這是一個土得老掉牙的故事,念念卻一點不嫌棄,還要嘰嘰咕咕地問這問那:“狐狸公主為什麽要和凡人走呢,她為什麽不留在自己的爹爹和娘的身邊呢。”
秦玄策想了一下:“因為她傻吧。”
小孩子畢竟精力不濟,聽著聽著就開始犯困了,她揉著眼睛,用奶乎乎的小嗓子嘀咕著:“那她後來為什麽要回去呢?”
秦玄策把她的小手塞到被子裏去:“嗯,可能因為她突然又不傻了。”
念念閉上了眼睛,要睡著了,含含糊糊地還在問:“那凡人為什麽不去找她呢?”
“因為,他做不到。”秦玄策說得很慢很慢、很輕很輕,“那是天上的仙女,她已經不傻了,不要那個凡人了,凡人沒辦法再把她找回來了。”
角落裏的鵝梨甘棠香漸漸彌漫在空氣裏,那種味道甜絮,又帶著一點清冷的意思,煙徑嫋嫋,盤來盤去,不須等風來,自然就散了,仔細分辯時,又已經是暗香殘冷,不可捉摸。
過了一會兒,念念就完全安靜了。
“你說完了嗎?說完就可以走了。”因為怕驚動念念,阿檀的聲音很小、很小,在朦朧的燭光中聽來,軟得快要融化了。
秦玄策依依不舍:“再等等,讓我再陪她一會兒、就一小會兒。”
阿檀不肯,她的聲音又輕又溫柔,卻隻是道:“念念有我陪著,不敢勞煩你呢,你還是趕緊走吧。”
秦玄策好像歎了一口氣,他的身體動了動,想要站起來。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念念抓住了秦玄策的手指,他一動,她就察覺到了,她在朦朦朧朧的睡意中受到打擾,很不高興,蹙起了小眉頭,發出難過的“哼哼”聲,小小的身子在被窩裏拱來拱去的,眼看著就要醒過來。
秦玄策趕緊又俯下去,不動了,屏住了呼吸看著念念。
念念把秦玄策的手指抓得更緊了,小嘴巴“吧唧吧唧”了兩下,又安靜了下來。
“再過一會兒吧,等孩子睡熟了我就走。”秦玄策低聲道。
阿檀沒有吭聲。
那個男人,他的身上依舊穿著下等奴仆的短衫,半跪在床前,保持著屈膝折腰的姿勢,出神地看著孩子,一動不動,好像試圖一直這樣看下去,可以看到天明時分。
夏天的夜晚,窗外的蟲子還未睡去,在草木中唧唧啁啁地鳴叫著,細碎而淩亂,不知疲倦。
“二爺……”阿檀幽幽地叫了他一聲。
“別叫我二爺。”他似乎苦笑了一下,“傅娘子,我如今在貴府上做事,你若要稱呼,叫我秦二就好。”
阿檀沉默了很久,輕輕地吐出兩個字:“玄策……”
他怔了一下,花了很大力氣才控製住自己,不敢回頭看她,隻能一動不動僵硬在那裏,應了一聲:“是,我在。”
“家父關心則亂,失了分寸,竟以仆役待你,我心裏十分過意不去。”阿檀的聲音很輕,甚至有些含糊。
“不,不要說什麽過意不去,我本來就應該……”秦玄策急促地道,然後頓了一下,又接下去,“傅侯爺來找我商量的時候,也是客客氣氣的,隻問我願不願意,是我自己肯首的。”
其實傅侯爺一點都不客氣,就硬邦邦問了一句“你肯不肯?”,他怎麽不肯呢,簡直求之而不得。
燭火搖曳了一下,爆開了一朵燭花,發出輕微的“劈啪”的聲響,人的影子也跟著搖晃了一下,似乎不太穩。
“你去了北麵三年,很難嗎?”阿檀突然問了這麽一句,“比在涼州的時候還難嗎?”
“不難。”秦玄策沒有任何遲疑,很自然地應道,“好幾次,快要熬不下去的時候,想想阿檀,就覺得不難了,隻是有一點遺憾,當時我答應過阿檀,若有機會,我帶她一起去那黃沙漫天,落日蒼茫的壯麗景象,可惜了,我的阿檀不在身邊。”
他寥寥幾語帶過,並不願意多說,但是阿檀經曆過涼州的那場大戰,她知道他所說的“快要熬不下去”有多艱難、多慘烈,那時候,她陪在他的身邊,他們曾經窩在破舊的木棚子下,一起看著涼州城樓上的月色,確實沒有什麽難的,隻覺得歡喜而已。
而到了後來呢,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是如何度過那麽多個夜晚的?她想不出來,隻覺得心揪了起來,一抽一抽的。
“你後悔嗎?你豁出性命去,我卻不領情,你後悔了嗎?”她的聲音很低、很輕,或許,她其實並不想這麽問他,隻是喃喃的,近乎自語,說給自己聽。
但周圍那麽安靜,靜得可以聽見蠟燭燃燒時,燭淚流淌下來的聲音,所以,她的問話,他聽得清清楚楚。
他很輕地笑了一下,仰起臉,吐出了一口氣,低聲道:“嗯,我後悔了。”
他回眸,看了阿檀一眼,燭光搖曳,落在他的眼中,那一眼,有一種溫存得近乎悲傷的錯覺,而這種感覺,其實並不應該出現在他的身上,他鐵血鏗鏘,堅硬如鐵石,卻在這個夜晚,變得陌生起來。
“我去求什麽聖旨呢,是因為我太過懦弱了,如果一開始就想好了,我要娶你,從涼州一回來我們就成親,你就不會受那麽多苦,我自以為對你好,可說到底,是因為那時我覺得你配不上我,才需要那些虛名為你撐住身份,其實,那算什麽呢,我喜歡阿檀,我要娶阿檀,就這麽簡單的一個事情,我為什麽不能早點做到?”
他用平淡的語氣慢慢地說著,最後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我是個沒用的男人罷了,今日這般境地,都是我自討的,說什麽後悔不後悔的,也太遲了。”
阿檀忡怔了半晌,鼻尖發酸,她使勁地吸了一下,慢慢地低下頭去:“倒也不必如此,我說過了,我不怨你、也不恨你,隻是看到你,有時候會想起從前的事情,覺得心裏有點難受,你能想開了最好,待此間事了,你就走吧,日後彼此不見,各自過安生日子去。”
秦玄策又把頭轉過去,不看阿檀、也不作聲,幹脆當作沒聽見。
阿檀咬了咬嘴唇:“就這麽說好了,你……”
卻在這時,外麵有人敲了敲門,元嬤嬤的聲音,聽過去有些急促:“娘子,您睡下了嗎?”
第86章
阿檀看了看秦玄策, 收拾起神情,掩飾地按了按發鬢,對外頭回道:“不曾睡,怎麽了?”
“阿檀, 是我, 想和你說幾句話,能容我進去嗎?”男人的聲音清澈而溫和, 卻是崔明堂。
阿檀吃驚起來, 崔明堂是個執禮君子,孤身半夜來訪, 還要進女子閨房, 想來定有蹊蹺之處。
她有些著急, 瞪了秦玄策好幾眼,怎奈那個男人秉持沉默如山的狀態, 繼續當作什麽也沒聽見,直直地杵在那裏。
阿檀拿他沒辦法,這個節骨眼了,總不好和他推搡吵鬧, 那更是要驚動旁人了,她將燈燭移了出去,放下花罩間煙水碧霞羅紗簾,遮住臥房裏間的情形,然後匆匆過去開了門。
崔明堂踏了進來,他披著一件煙墨色的大氅,半新不舊, 看過去灰撲撲的, 還圍著兜帽, 蓋住了整個頭臉,仿佛是在遮掩著自己的身形。
阿檀心頭一跳:“大表兄,出了什麽了事了?”
崔明堂對元嬤嬤做了個手勢,元嬤嬤馬上把門口守夜的仆婦帶下去了,崔明堂謹慎地看了看左右,掩上了房門。
“出了什麽事了?”阿檀心跳得厲害,“難道,是父親……”
崔明堂馬上答道:“不,姑父好好的,並沒有消息傳來,你不要擔憂。”
阿檀鬆了一口氣。
“但也與姑父有關,阿檀,你不要著急,也不要害怕,聽我說。”崔明堂將兜帽子脫下,一臉慎重之色。
阿檀越發不安,捂住胸口:“好,你說,我聽著呢。”
“我在大理寺卿鄭大人手下做事,鄭大人對我頗為賞識,今天散值的時候,他特意把我叫過去說話,聽說宮裏傳出來的風聲,太子殿下不太好,估計拖不過今夏……”
阿檀對這朝堂之事不太懂,聽得呆呆的。
崔明堂急促地道:“皇上已經有了春秋,龍體欠安,擔憂國本動搖,有意立魏王為下一任儲君,魏王者,杜貴妃所出,杜家與傅家有血仇,若來日魏王禦極,傅家必為新君所惡,危殆矣。鄭大人勸我千萬不要再與傅家往來,更不可娶傅家女為妻,我聽到這消息,就趕緊過來和你知會一聲,你心裏要有數,如今姑父不在家,你萬事務必小心謹慎。”
阿檀臉色發白,眉頭深深地蹙了起來:“我一個女流之輩,不涉朝堂,無論什麽事,大致不會牽連到我,我卻擔心父親,這等情形,對他老人家是否不利?前方戰事吃緊,後方若不穩固,豈不糟糕?”
崔明堂搖了搖頭:“姑父神武無雙,乃不世出的名將,此戰應無恙,隻是長安局勢不明,反倒是你叫我放心不下。”
他來回踱了兩步,似乎不太情願,用一種勉強的語氣道:“姑父臨走前交代過我,他叫了……嗯,那人守在府裏,護你周全。”他說得很含糊,“那人”是誰,不願直言,隻是道,“那人最近稱病不上朝,大約宮中的情形,他都沒放在心上,這樣怕要誤事,你明天抽空要和他說說,叫他把精神打點起來,別成天想著不著邊際的事情,什麽是輕重緩急,一定要分辯清楚了。”
他說到此處,好像聽見有人哼氣的聲音,很輕,仿佛隻是錯覺,屏風後麵,恍惚有道身影閃了一下,高大而挺拔,充滿了威壓,燭光驟然黯淡了一下。
崔明堂目光一沉,他用手抵住拳頭,使勁咳了兩聲,突然又換了個話頭:“阿檀,我打算等姑父回來,就向你家求親,你意下如何呢?”
“啊?”阿檀沒想到他驟然提起此時,不知該如何回他,隻能垂下眼簾,不太敢看他,結結巴巴地道,“我早和大表兄說過,我不太合宜的,何況,那位鄭大人也囑咐過你,叫你別娶傅家女,方才提起的,怎麽就忘了。”
崔明堂笑了一下:“可是,我又不肯聽他的話,來日,若真有什麽不妥的時候,我就帶著你回清河老家去,崔氏在當地根基深厚,父親是崔氏的族長,無論在金鑾殿上坐的是哪一位,都不至於和崔氏決裂,我們家有錢有田地,就算不做官,我也能讓你和念念安享富貴,你不用擔心。”
阿檀心中忐忑又不安,不住地搖頭:“大表兄,你不必……”
“阿檀。”崔明堂溫柔地喚了一聲,打斷了阿檀的話,他的目光清朗,那樣望著阿檀,“你不必這麽快就做出決斷,我心悅你,卻無意讓你為難,你若允我,我歡喜不盡,若不允,亦無妨。”
他笑了起來,如同春天的和風惠暢,輕若無物:“大表兄很好,什麽都很好,阿檀你能不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慎重斟酌一下,等到姑父回來,你再告訴我答案,無論結果如何,大表兄對你的關愛之心,一絲兒都不會少,你明白嗎?”
阿檀怔了一下,閉了閉眼睛,很快又睜開,她眼眸清澄,嘴角微微地翹了起來,輕聲應道:“嗯,我知道了,大表兄。”
其實,大表兄才是最好的,他人品樣貌以及才學都是一等一,性子溫和,又體貼又大方,崔家舅舅那般疼愛她,若嫁過去,也不必擔心念念會被人輕慢,似乎,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可是……可是,那又能如何呢?
她是那麽害羞又膽小的人,卻在年少不更事時,拉住那個男人,軟軟地哀求他“今夜,你不要走……”,也曾經哭著對那個男人說,“阿檀喜歡玄策,很喜歡、很喜歡呢。”,大抵這一生所有的愛意都在那時候消耗盡了,如今對著別的人,再也沒有力氣生出同樣的心思了。
大表兄,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一個人呢,卻是可惜了。
阿檀柔聲道:“夜深了,大表兄快回去吧,你放心,你說的話我都記住了。”
崔明堂又笑了一下,看了看隔著花罩簾子的裏間:“念念在裏麵嗎,表舅想抱抱她再走。”
阿檀紅了臉,側過頭去,不敢看他:“她睡著了,不去吵她,免得她要鬧,大表兄改日再來看她吧。”
崔明堂也不說破,點了點頭,重新把兜帽帶上:“如此,我先走了,總之阿檀你最近萬事小心,若有什麽需要之處,及時過來和我說,我雖無能,亦會拚盡全力為你分憂。”
阿檀蹲身福禮,誠心誠意地道了一聲:“是,多謝大表兄了。”
崔明堂幹脆利落地走了。
阿檀重新把門掩上,心中又生出了不知名的愁緒,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她挑起簾子走入裏間:“你怎麽還不走?”
不知道什麽時候,秦玄策拿起了她放在案台上的那個繡了一半的荷包,放在手裏,翻來覆去地端詳著,此時聽見她的聲音,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一點溫柔的懷念。
“不會做女紅就別做,免得把自己的手指頭給紮了,你的手藝還是這樣,這蝙蝠繡得也太……太過清奇了些。”
果然,隻有這個男人才是最討厭的。
阿檀的臉更紅了,走過去一把奪過他手裏那個荷包,氣鼓鼓地道:“什麽蝙蝠,這是喜鵲、喜鵲才對,我手藝很好,是你自己眼神不好。”
秦玄策確實呆了一下,旋即低下頭,從鼻子裏發出一點壓抑的聲音,好像是在笑:“居然是喜鵲,對不住,真沒看出來,這麽多年了,我一直以為是蝙蝠來著。”
阿檀警覺起來,睜大了眼睛:“什麽這麽多年?你幾時見過?”
秦玄策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大約是藏得比較深,他摸了一會兒才摸出來:“喏,這是你當年留給我的東西,不是蝙蝠嗎?”
這是一方草綠色的帕子,大約是經常被人摩挲,褪色得厲害,看過去黯淡陳舊,攤開來,四邊的線腳縫得歪歪扭扭的,中間還繡了一隻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大的腦袋,兩個小翅膀,和如今那個荷包上麵的一模一樣,大約,阿檀隻會繡這一樣東西。
這是當年她給腹中孩兒做的小圍兜,走的時候來不及帶上,留在了房中。
阿檀太過生氣了,又有點害臊,眼中不自覺地泛起水光,霧蒙蒙、淚汪汪,就那樣瞪著秦玄策,其實並沒有多少威懾力,但是她卻試圖擺出主人家的架子來,把手伸過去:“你這廝,好生無禮,那是我的東西,快快還來。”
秦玄策看了阿檀一眼,又鄭重地把那帕子收回了懷中,還按了按:“不給,這是我家的東西,我的阿檀留給我的,誰都不給。這樣東西,我一直帶在身邊,在漠北那幾年,我熬不住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我就會想到,我的阿檀還在等著我,無論如何,我要爬起來,我要回去找她,娶她為妻。”
他說著,又搖了搖頭,淡淡地道:“可是,誰能想到呢,阿檀已經不要我了,我隻有這麽一個東西可以憑吊過往,那更不能給出去了。”
阿檀好像被人戳了一針,肚子裏的火“嗤”的一下全部漏光了,她僵硬地轉過身去,吸了一下鼻子:“你別再說了。”
她的聲音有點顫抖,她自己也覺察到了,勉強按捺下來,吸了好幾口氣,才重新開口:“阿檀從前喜歡玄策的時候,他明明是知道的,卻不能對阿檀更好一點,到如今,說這些事情又有什麽意思呢?”
“阿檀,你怨我嗎?”秦玄策小聲地問道。
“沒有。”她馬上這樣回道。
秦玄策想了一下:“因為她傻吧。”
小孩子畢竟精力不濟,聽著聽著就開始犯困了,她揉著眼睛,用奶乎乎的小嗓子嘀咕著:“那她後來為什麽要回去呢?”
秦玄策把她的小手塞到被子裏去:“嗯,可能因為她突然又不傻了。”
念念閉上了眼睛,要睡著了,含含糊糊地還在問:“那凡人為什麽不去找她呢?”
“因為,他做不到。”秦玄策說得很慢很慢、很輕很輕,“那是天上的仙女,她已經不傻了,不要那個凡人了,凡人沒辦法再把她找回來了。”
角落裏的鵝梨甘棠香漸漸彌漫在空氣裏,那種味道甜絮,又帶著一點清冷的意思,煙徑嫋嫋,盤來盤去,不須等風來,自然就散了,仔細分辯時,又已經是暗香殘冷,不可捉摸。
過了一會兒,念念就完全安靜了。
“你說完了嗎?說完就可以走了。”因為怕驚動念念,阿檀的聲音很小、很小,在朦朧的燭光中聽來,軟得快要融化了。
秦玄策依依不舍:“再等等,讓我再陪她一會兒、就一小會兒。”
阿檀不肯,她的聲音又輕又溫柔,卻隻是道:“念念有我陪著,不敢勞煩你呢,你還是趕緊走吧。”
秦玄策好像歎了一口氣,他的身體動了動,想要站起來。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念念抓住了秦玄策的手指,他一動,她就察覺到了,她在朦朦朧朧的睡意中受到打擾,很不高興,蹙起了小眉頭,發出難過的“哼哼”聲,小小的身子在被窩裏拱來拱去的,眼看著就要醒過來。
秦玄策趕緊又俯下去,不動了,屏住了呼吸看著念念。
念念把秦玄策的手指抓得更緊了,小嘴巴“吧唧吧唧”了兩下,又安靜了下來。
“再過一會兒吧,等孩子睡熟了我就走。”秦玄策低聲道。
阿檀沒有吭聲。
那個男人,他的身上依舊穿著下等奴仆的短衫,半跪在床前,保持著屈膝折腰的姿勢,出神地看著孩子,一動不動,好像試圖一直這樣看下去,可以看到天明時分。
夏天的夜晚,窗外的蟲子還未睡去,在草木中唧唧啁啁地鳴叫著,細碎而淩亂,不知疲倦。
“二爺……”阿檀幽幽地叫了他一聲。
“別叫我二爺。”他似乎苦笑了一下,“傅娘子,我如今在貴府上做事,你若要稱呼,叫我秦二就好。”
阿檀沉默了很久,輕輕地吐出兩個字:“玄策……”
他怔了一下,花了很大力氣才控製住自己,不敢回頭看她,隻能一動不動僵硬在那裏,應了一聲:“是,我在。”
“家父關心則亂,失了分寸,竟以仆役待你,我心裏十分過意不去。”阿檀的聲音很輕,甚至有些含糊。
“不,不要說什麽過意不去,我本來就應該……”秦玄策急促地道,然後頓了一下,又接下去,“傅侯爺來找我商量的時候,也是客客氣氣的,隻問我願不願意,是我自己肯首的。”
其實傅侯爺一點都不客氣,就硬邦邦問了一句“你肯不肯?”,他怎麽不肯呢,簡直求之而不得。
燭火搖曳了一下,爆開了一朵燭花,發出輕微的“劈啪”的聲響,人的影子也跟著搖晃了一下,似乎不太穩。
“你去了北麵三年,很難嗎?”阿檀突然問了這麽一句,“比在涼州的時候還難嗎?”
“不難。”秦玄策沒有任何遲疑,很自然地應道,“好幾次,快要熬不下去的時候,想想阿檀,就覺得不難了,隻是有一點遺憾,當時我答應過阿檀,若有機會,我帶她一起去那黃沙漫天,落日蒼茫的壯麗景象,可惜了,我的阿檀不在身邊。”
他寥寥幾語帶過,並不願意多說,但是阿檀經曆過涼州的那場大戰,她知道他所說的“快要熬不下去”有多艱難、多慘烈,那時候,她陪在他的身邊,他們曾經窩在破舊的木棚子下,一起看著涼州城樓上的月色,確實沒有什麽難的,隻覺得歡喜而已。
而到了後來呢,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是如何度過那麽多個夜晚的?她想不出來,隻覺得心揪了起來,一抽一抽的。
“你後悔嗎?你豁出性命去,我卻不領情,你後悔了嗎?”她的聲音很低、很輕,或許,她其實並不想這麽問他,隻是喃喃的,近乎自語,說給自己聽。
但周圍那麽安靜,靜得可以聽見蠟燭燃燒時,燭淚流淌下來的聲音,所以,她的問話,他聽得清清楚楚。
他很輕地笑了一下,仰起臉,吐出了一口氣,低聲道:“嗯,我後悔了。”
他回眸,看了阿檀一眼,燭光搖曳,落在他的眼中,那一眼,有一種溫存得近乎悲傷的錯覺,而這種感覺,其實並不應該出現在他的身上,他鐵血鏗鏘,堅硬如鐵石,卻在這個夜晚,變得陌生起來。
“我去求什麽聖旨呢,是因為我太過懦弱了,如果一開始就想好了,我要娶你,從涼州一回來我們就成親,你就不會受那麽多苦,我自以為對你好,可說到底,是因為那時我覺得你配不上我,才需要那些虛名為你撐住身份,其實,那算什麽呢,我喜歡阿檀,我要娶阿檀,就這麽簡單的一個事情,我為什麽不能早點做到?”
他用平淡的語氣慢慢地說著,最後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我是個沒用的男人罷了,今日這般境地,都是我自討的,說什麽後悔不後悔的,也太遲了。”
阿檀忡怔了半晌,鼻尖發酸,她使勁地吸了一下,慢慢地低下頭去:“倒也不必如此,我說過了,我不怨你、也不恨你,隻是看到你,有時候會想起從前的事情,覺得心裏有點難受,你能想開了最好,待此間事了,你就走吧,日後彼此不見,各自過安生日子去。”
秦玄策又把頭轉過去,不看阿檀、也不作聲,幹脆當作沒聽見。
阿檀咬了咬嘴唇:“就這麽說好了,你……”
卻在這時,外麵有人敲了敲門,元嬤嬤的聲音,聽過去有些急促:“娘子,您睡下了嗎?”
第86章
阿檀看了看秦玄策, 收拾起神情,掩飾地按了按發鬢,對外頭回道:“不曾睡,怎麽了?”
“阿檀, 是我, 想和你說幾句話,能容我進去嗎?”男人的聲音清澈而溫和, 卻是崔明堂。
阿檀吃驚起來, 崔明堂是個執禮君子,孤身半夜來訪, 還要進女子閨房, 想來定有蹊蹺之處。
她有些著急, 瞪了秦玄策好幾眼,怎奈那個男人秉持沉默如山的狀態, 繼續當作什麽也沒聽見,直直地杵在那裏。
阿檀拿他沒辦法,這個節骨眼了,總不好和他推搡吵鬧, 那更是要驚動旁人了,她將燈燭移了出去,放下花罩間煙水碧霞羅紗簾,遮住臥房裏間的情形,然後匆匆過去開了門。
崔明堂踏了進來,他披著一件煙墨色的大氅,半新不舊, 看過去灰撲撲的, 還圍著兜帽, 蓋住了整個頭臉,仿佛是在遮掩著自己的身形。
阿檀心頭一跳:“大表兄,出了什麽了事了?”
崔明堂對元嬤嬤做了個手勢,元嬤嬤馬上把門口守夜的仆婦帶下去了,崔明堂謹慎地看了看左右,掩上了房門。
“出了什麽事了?”阿檀心跳得厲害,“難道,是父親……”
崔明堂馬上答道:“不,姑父好好的,並沒有消息傳來,你不要擔憂。”
阿檀鬆了一口氣。
“但也與姑父有關,阿檀,你不要著急,也不要害怕,聽我說。”崔明堂將兜帽子脫下,一臉慎重之色。
阿檀越發不安,捂住胸口:“好,你說,我聽著呢。”
“我在大理寺卿鄭大人手下做事,鄭大人對我頗為賞識,今天散值的時候,他特意把我叫過去說話,聽說宮裏傳出來的風聲,太子殿下不太好,估計拖不過今夏……”
阿檀對這朝堂之事不太懂,聽得呆呆的。
崔明堂急促地道:“皇上已經有了春秋,龍體欠安,擔憂國本動搖,有意立魏王為下一任儲君,魏王者,杜貴妃所出,杜家與傅家有血仇,若來日魏王禦極,傅家必為新君所惡,危殆矣。鄭大人勸我千萬不要再與傅家往來,更不可娶傅家女為妻,我聽到這消息,就趕緊過來和你知會一聲,你心裏要有數,如今姑父不在家,你萬事務必小心謹慎。”
阿檀臉色發白,眉頭深深地蹙了起來:“我一個女流之輩,不涉朝堂,無論什麽事,大致不會牽連到我,我卻擔心父親,這等情形,對他老人家是否不利?前方戰事吃緊,後方若不穩固,豈不糟糕?”
崔明堂搖了搖頭:“姑父神武無雙,乃不世出的名將,此戰應無恙,隻是長安局勢不明,反倒是你叫我放心不下。”
他來回踱了兩步,似乎不太情願,用一種勉強的語氣道:“姑父臨走前交代過我,他叫了……嗯,那人守在府裏,護你周全。”他說得很含糊,“那人”是誰,不願直言,隻是道,“那人最近稱病不上朝,大約宮中的情形,他都沒放在心上,這樣怕要誤事,你明天抽空要和他說說,叫他把精神打點起來,別成天想著不著邊際的事情,什麽是輕重緩急,一定要分辯清楚了。”
他說到此處,好像聽見有人哼氣的聲音,很輕,仿佛隻是錯覺,屏風後麵,恍惚有道身影閃了一下,高大而挺拔,充滿了威壓,燭光驟然黯淡了一下。
崔明堂目光一沉,他用手抵住拳頭,使勁咳了兩聲,突然又換了個話頭:“阿檀,我打算等姑父回來,就向你家求親,你意下如何呢?”
“啊?”阿檀沒想到他驟然提起此時,不知該如何回他,隻能垂下眼簾,不太敢看他,結結巴巴地道,“我早和大表兄說過,我不太合宜的,何況,那位鄭大人也囑咐過你,叫你別娶傅家女,方才提起的,怎麽就忘了。”
崔明堂笑了一下:“可是,我又不肯聽他的話,來日,若真有什麽不妥的時候,我就帶著你回清河老家去,崔氏在當地根基深厚,父親是崔氏的族長,無論在金鑾殿上坐的是哪一位,都不至於和崔氏決裂,我們家有錢有田地,就算不做官,我也能讓你和念念安享富貴,你不用擔心。”
阿檀心中忐忑又不安,不住地搖頭:“大表兄,你不必……”
“阿檀。”崔明堂溫柔地喚了一聲,打斷了阿檀的話,他的目光清朗,那樣望著阿檀,“你不必這麽快就做出決斷,我心悅你,卻無意讓你為難,你若允我,我歡喜不盡,若不允,亦無妨。”
他笑了起來,如同春天的和風惠暢,輕若無物:“大表兄很好,什麽都很好,阿檀你能不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慎重斟酌一下,等到姑父回來,你再告訴我答案,無論結果如何,大表兄對你的關愛之心,一絲兒都不會少,你明白嗎?”
阿檀怔了一下,閉了閉眼睛,很快又睜開,她眼眸清澄,嘴角微微地翹了起來,輕聲應道:“嗯,我知道了,大表兄。”
其實,大表兄才是最好的,他人品樣貌以及才學都是一等一,性子溫和,又體貼又大方,崔家舅舅那般疼愛她,若嫁過去,也不必擔心念念會被人輕慢,似乎,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可是……可是,那又能如何呢?
她是那麽害羞又膽小的人,卻在年少不更事時,拉住那個男人,軟軟地哀求他“今夜,你不要走……”,也曾經哭著對那個男人說,“阿檀喜歡玄策,很喜歡、很喜歡呢。”,大抵這一生所有的愛意都在那時候消耗盡了,如今對著別的人,再也沒有力氣生出同樣的心思了。
大表兄,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一個人呢,卻是可惜了。
阿檀柔聲道:“夜深了,大表兄快回去吧,你放心,你說的話我都記住了。”
崔明堂又笑了一下,看了看隔著花罩簾子的裏間:“念念在裏麵嗎,表舅想抱抱她再走。”
阿檀紅了臉,側過頭去,不敢看他:“她睡著了,不去吵她,免得她要鬧,大表兄改日再來看她吧。”
崔明堂也不說破,點了點頭,重新把兜帽帶上:“如此,我先走了,總之阿檀你最近萬事小心,若有什麽需要之處,及時過來和我說,我雖無能,亦會拚盡全力為你分憂。”
阿檀蹲身福禮,誠心誠意地道了一聲:“是,多謝大表兄了。”
崔明堂幹脆利落地走了。
阿檀重新把門掩上,心中又生出了不知名的愁緒,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她挑起簾子走入裏間:“你怎麽還不走?”
不知道什麽時候,秦玄策拿起了她放在案台上的那個繡了一半的荷包,放在手裏,翻來覆去地端詳著,此時聽見她的聲音,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一點溫柔的懷念。
“不會做女紅就別做,免得把自己的手指頭給紮了,你的手藝還是這樣,這蝙蝠繡得也太……太過清奇了些。”
果然,隻有這個男人才是最討厭的。
阿檀的臉更紅了,走過去一把奪過他手裏那個荷包,氣鼓鼓地道:“什麽蝙蝠,這是喜鵲、喜鵲才對,我手藝很好,是你自己眼神不好。”
秦玄策確實呆了一下,旋即低下頭,從鼻子裏發出一點壓抑的聲音,好像是在笑:“居然是喜鵲,對不住,真沒看出來,這麽多年了,我一直以為是蝙蝠來著。”
阿檀警覺起來,睜大了眼睛:“什麽這麽多年?你幾時見過?”
秦玄策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大約是藏得比較深,他摸了一會兒才摸出來:“喏,這是你當年留給我的東西,不是蝙蝠嗎?”
這是一方草綠色的帕子,大約是經常被人摩挲,褪色得厲害,看過去黯淡陳舊,攤開來,四邊的線腳縫得歪歪扭扭的,中間還繡了一隻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大的腦袋,兩個小翅膀,和如今那個荷包上麵的一模一樣,大約,阿檀隻會繡這一樣東西。
這是當年她給腹中孩兒做的小圍兜,走的時候來不及帶上,留在了房中。
阿檀太過生氣了,又有點害臊,眼中不自覺地泛起水光,霧蒙蒙、淚汪汪,就那樣瞪著秦玄策,其實並沒有多少威懾力,但是她卻試圖擺出主人家的架子來,把手伸過去:“你這廝,好生無禮,那是我的東西,快快還來。”
秦玄策看了阿檀一眼,又鄭重地把那帕子收回了懷中,還按了按:“不給,這是我家的東西,我的阿檀留給我的,誰都不給。這樣東西,我一直帶在身邊,在漠北那幾年,我熬不住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我就會想到,我的阿檀還在等著我,無論如何,我要爬起來,我要回去找她,娶她為妻。”
他說著,又搖了搖頭,淡淡地道:“可是,誰能想到呢,阿檀已經不要我了,我隻有這麽一個東西可以憑吊過往,那更不能給出去了。”
阿檀好像被人戳了一針,肚子裏的火“嗤”的一下全部漏光了,她僵硬地轉過身去,吸了一下鼻子:“你別再說了。”
她的聲音有點顫抖,她自己也覺察到了,勉強按捺下來,吸了好幾口氣,才重新開口:“阿檀從前喜歡玄策的時候,他明明是知道的,卻不能對阿檀更好一點,到如今,說這些事情又有什麽意思呢?”
“阿檀,你怨我嗎?”秦玄策小聲地問道。
“沒有。”她馬上這樣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