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跟陸嶼清也在首都忙的腳不沾地,陸老爺子也是,所以陸沁出去玩,陸周就在後麵跟著,因為妹妹老愛跟人打架,按照陸老爺子的級別,國家給配的阿姨在家裏做飯洗衣服。
河山溝,周將搬回來了一大摞書,這是他先下手去之前的學校找到的。
周源今年都已經是二十一,一直都在罐頭廠裏幹活,負責監督生產,個子已經跟周將差不多高了。
周溫十七歲,去年就長到了一米六五,今年也就沒再長,她在家裏就多照顧兩個弟弟。
周將發現她格外的聰明,很多東西幾乎都能舉一反三,分析一些國外文學也說的頭頭是道,而且見解很獨到,他就越發覺得周溫的優秀,對此他的內心是十分欣慰的。
一大摞書放在桌子上,看家裏也沒個人。
周溫他們幾個都在果園裏幫忙,今年又進了一批新的雞崽跟鴨崽,這麽多年,果園裏也都換過了好幾批。
周洪山還是按照之前的方法把這一批清理出去的當做福利給大家按照人數分了,想吃想養就看他們自己。
周溫在旁邊登記 ,周源維持秩序。
周實跟程寧期也幫忙抓雞抓鴨,不過都穿戴了圍裙跟手套。
周將正準備出門就被來家的王大錘給堵上。
王大錘喘著氣,臉上還有些漲紅,“周,周叔,是不是要恢複高考?”他總覺得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但也沒確切的消息。
周將看他這麽激動,臉上有一絲笑意,“是,好好準備吧,我相信你這次肯定沒問題。”說完他就先邁著大步出去。
王大錘站在原地還在平複心情,終於要恢複高考了,他沒白等,十年,他等了整整十年,笑著笑著就覺得鼻頭發酸,大隊裏的人都說他想上大學想瘋了,他也確實是快瘋了,他就是想,做夢都想,這次終於是他去參加高考了。
周將遠遠的就看到果園那邊熱鬧的不行,大步走了過去。
周溫先看到她爹的,她在登記不能亂走,隻是揮了揮手,“爹,在這呢。”
周將沒幾步就走了過去,低頭看看閨女工整的字體。
“好,你爺爺呢?”
周溫指了指果園裏麵,“幹活呢,您今個怎麽這會回來了?”
周將伸手摸摸她的頭頂,“你姑姑跟姑父來信,說是已經啟程回首都了。”
周溫聽到這消息,瞬間就瞪大了眼睛。
“真的啊?那快告訴爺爺奶奶,還有寧期。”
周將笑著嗯了下,他也開始在果園裏幫忙幹活。
大家夥一直都對周將的印象很好,人家雖然當官,但回村裏從來沒有一點點架子,做事都是腳踏實地的。
一直到這一批給大家都分完,周家人才一起回去。
關於有可能恢複高考的事情,周將是到家裏才跟大家說的。
周將說完就看著周源跟周溫,“今年可以參加,但這都是我的預估,等到正式消息出來,你們可以選擇報名,另外好好看書複習。”
周源覺得參加高考這是個新奇事,他隻聽說過很多年前可以考試,小時候他見過周喜姑參加高考,現在也能到他頭上。
“爹,放心吧,我們肯定會好好複習的。”
周溫也點點頭,她沒什麽想法,還是上輩子的專業,武器科研,依舊是她的母校,現在應該叫北京工業學院,也是她導師當初的學校,導師是七九屆的,這麽算來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入學,她都變成了導師的學姐。
周洪山自始至終都是支持孩子們讀書的,要不這些年也不會讓他們沒事就看書,他自己上半輩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苦,當然也是家裏條件窮,上學是有錢人家的事情。
周實剛剛一直在看著大家,想了一會才舉手,“爺爺,我也想參加高考。”他想快點去學校裏念書,他覺得自己會的東西已經很多了。
周溫其實是知道周實的能力,他在數字方麵特別有天賦,其實數學才是一切的基礎。
田耽看了一眼向陽,“跟你娘說吧,你娘說了算。”
周實嚴肅的皺著眉頭看著向陽,“娘,我想去,而且我要去。”
周實比周溫小了將近兩歲,即使到明年才十六,“你真的想去?”
周實篤定的點頭,“當然。”
向陽歎了一聲氣,“好,那就去吧。”
程寧期有些失落,他的出身不好,能考大學嗎?需要篩查資質。
周將這次才伸手拍拍程寧期的肩膀,“爹娘,還有個好消息,周繁跟其右回首都了,說是盡快報道,首都很缺人才,預計回去的醫院是301,還有要過段時間就接寧期回北京。”
周洪山跟田耽其實昨天晚上還在說這件事情,眼瞅著全國都是一種新風氣,也有聽說下放到隔壁大隊的一些教授也有好些人都摘了帽子,知道這個消息也不是很驚訝,就是看著程寧期,當初送過來才四歲。
“好,等你爸媽安排好,你就回首都,到時候在那邊參加高考。”田耽看著外孫是不舍得。
程寧期也有些沒反應過來,雖然是很高興,但他對於爸媽的思念隨著在河山溝的時間越來越久,也越來越淺,冷不丁的聽到他們可以回來還要接他走,心理說不出來的滋味。
十四歲的少年站在一旁,低著頭,手指掐著自己的手心,“姥姥,我不想走。”他不是對爸媽有氣,隻是不舍得這裏。
周家這都是好事。
周洪山幹脆把今天自己家也分到的雞直接宰殺了,因為之前養著都是下蛋雞,所以其實也沒多少肉。
周家大人都在外麵院子裏或者廚房裏。
周源帶著弟弟妹妹把所有書都搬回自己房間,帶著幾個人看書。
程寧期隨手拿起來一本書,他剛剛想過,等等看再參加高考,舅舅說的對他年紀還小。他看著周源哥在寫寫算算,又看到周溫姐是在拿著一本雜談。
周溫姐的聰明像是不動聲色,很有力量,每次寬慰人的時候都能說到心坎裏。
周實在於數學上專注的聰明,十歲的時候就像個老學究,一整天可以不動就趴在那裏解題。
“周源哥,你為什麽要學飛行器製造方向啊?”
周源轉身一條胳膊搭在椅子靠背上,另外一隻手轉著筆,十分的少年意氣,“你知道七五年咱們國家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嗎?當時報紙上說我們是第三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我們國家在這方麵一直都很努力,而且你沒覺得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飛上浩瀚無窮的宇宙,想起來就會熱血沸騰。”
其他三個人都看著他專注的講著自己的夢想,整個人像是在閃閃發光。
程寧期很是羨慕,他好像還沒自己的夢想。
他低著頭有些失落。
周溫看到程寧期自從知道要被接回首都之後,情緒其實有些不對的,現在估計是有些迫切的想成長,周源跟周實其實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跟他們在一起多少會被影響,也會覺得自己很差。
“你還小,如果不能確定也不用這麽沮喪,大哥不也是這幾年才知道的,那要是往回數上幾年,他最大的夢想還是吃呢。”後麵說著的時候語氣就變的有些打趣。
周源伸手敲了一下周溫的額頭,“你呢,你都從來沒告訴過你想幹什麽?”
周溫把手裏的書合上,“做武器,做很多很先進的武器,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希望我們的閱兵上也能有很多先進的武器。”她還在上輩子看到的一句話,那是周總理說的,飛機不夠就多飛幾遍。
她當時的觸動太大,可後來的國家確實很強大,不需要飛兩遍,在這耽誤的十年裏,付出的代價太大,可新成立的國家就像是剛剛長大的孩子,孩子不犯錯怎麽會前進,所幸現在熬了過來。
周實倒是被吸引的抬頭看著周溫,一本正經的開口,“周溫姐這話要是讓我爹聽到,他肯定特別高興。”當兵的最喜歡的就是先進武器。
這話說完,幾個人在屋裏都笑了起來。
西北某邊境軍區。
三十五歲的周場周旅長接到電話,把帽子摘下來,有些不太高興,這在邊境待的好好的,非要調任首都某部隊旅長。
他其實不太想動的,在首都哪裏有在這裏舒服,想了半天還是去找了自己的老領導,問問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衛勇是早就得知消息的,畢竟要動自己手下的人,肯定是先通過他的,上次去首都開會他就被暗示過,聽到外麵打報告他就讓人進來。
“怎麽了?火氣這麽大?”
周場略皺著眉頭也沒敬禮,“老領導,要調我回首都任什麽部隊旅長,我不是在這裏好好的嗎?”
衛勇端著茶杯砰的一聲放在他的麵前,“坐下說。”
周場就知道他肯定什麽都知道,也就坐了下來。
衛勇也坐在他的對麵,“這算是升遷,周場你算上軍校四年,已經參軍快十七年了,你兒子都十六歲了吧。”
周場提到家裏人總是愧疚的,確實如此,這十七年他在外麵風風雨雨,無論遇到什麽事情,受多大的傷都沒對家裏吐過半分,當然也同樣,向陽在家裏操勞這十幾年也從未對自己抱怨過半個字,他們自從結婚以來相處的時間滿打滿算可能都不到一年。
“是。”
衛勇雙手握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笑了起來,“現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首都需要你,咱們部隊裏難找到大學生,你算一個,文化水平高,實戰經驗足,首都需要你這樣的人回去,上麵給我透過口風,大概你回去先待上倆月,就會破格調師長,你看看你身上的傷,參加過的大小戰役,而且首都的需要整頓,你回去就會發現,都亂七八糟。”他也不舍得讓周場走,但沒辦法,上麵直接開口問他要的。
周場聽到這裏就知道事情已經板上釘釘,再開口就頗有些無奈,“我在這裏習慣了。”上麵安排的是過了年二月一定要報道。
衛勇抬起胳膊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到了首都就能把家裏人都接到身邊,一家人也要好好團聚團聚。”說完語氣又變的嚴肅起來,“團聚歸團聚,任務不能忘,知道嗎?”
周場站起來敬了一個禮,“是。”不過他也暫時沒往家裏說,隻是象征性的寄了一封報平安的信。
向燃現在已經結婚,在部隊裏辦的,組織牽線,向陽沒說什麽,隻是把應該給他的一千五寄了過去,當年去首都要錢的時候他才十歲左右,時間過得可真快,結婚第二年向燃媳婦就生了一個女兒,向陽還打電話過來,讓他拿錢找人照顧,畢竟她是姐姐,不能再照顧他太多,不過也是隨了孩子的份子錢。
向陽跟那姑娘也沒見過麵,電話都沒通過。
一九七七年八月份,教育的有關部門跟大領導開會,武漢大學副教授提出恢複高考,在場的三十多位教育工作者都紛紛附議,並且要越快越好。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體都報道了恢複高考的消息。
一瞬間全國各地都沸騰起來,是真的高考,跟一九六六年以前一樣,可以自主的選擇自己要上的大學,專業,最先報名最多的就是知青。
河山溝也是。
周家一大早飯桌上。
周源喝了一口米糊糊就給周溫使眼色,眼睛眨了又眨。
周洪山咬了一口油餅,看他們兄妹倆,“幹啥呢,大早上的,有話直說。”
周溫把筷子放下,“是這樣的,爺爺,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咱們家不是複習資料最多嗎?現在外麵都在搶,很多人都沒書看,我想幹脆把咱們大隊原來的教室收拾出來,大家一起學習,我跟大哥都可以給大家講題。”
周源也跟著點頭。
周洪山似笑非笑的跟田耽對視一眼又看向孫女,“怎麽,我可聽說今年報名高考的有幾百萬人,但錄取的可是特別少,如果別人學的多,你們不是吃虧了嗎?”
周溫就知道爺爺故意逗他們,馬上反問,“那我們這不是跟爺爺學習的嗎?爺爺把河山溝做的這麽好,家家戶戶都能吃的起飯,看得起病,往後還能上學,爺爺不怕人家的日子比咱們家過的嗎?”
餘秀敏抿嘴笑笑,繼續吃飯,不管他們。
周洪山隻是被孫女說的一時有些感動,他做的事情是切切實實的影響到孩子們的,那就好,他不是說追求孩子們要舍己為人,但希望他們能成為一個有寬大胸懷的人。
“好,去吧,一會我把廣播室的鑰匙給你,你可以去廣播通知大家。”
周源他們四個聽完笑了起來,高考日期是定在十二月二十號跟二十一號兩天,滿打滿算不過才兩個月,下次高考是在一九七九年的七月,其實兩次才相差半年時間。
吃過飯,周源就去廣播室簡單的說了一下,周溫帶著弟弟們在家裏把書分類。
其實他們給大家講一遍的過程也是幫助自己鞏固的過程,是個相互幫助的事情。
不過周源低估了大家想上大學心態,就連隔壁大隊的人都有過來,教室裏都擁擠。
河山溝,周將搬回來了一大摞書,這是他先下手去之前的學校找到的。
周源今年都已經是二十一,一直都在罐頭廠裏幹活,負責監督生產,個子已經跟周將差不多高了。
周溫十七歲,去年就長到了一米六五,今年也就沒再長,她在家裏就多照顧兩個弟弟。
周將發現她格外的聰明,很多東西幾乎都能舉一反三,分析一些國外文學也說的頭頭是道,而且見解很獨到,他就越發覺得周溫的優秀,對此他的內心是十分欣慰的。
一大摞書放在桌子上,看家裏也沒個人。
周溫他們幾個都在果園裏幫忙,今年又進了一批新的雞崽跟鴨崽,這麽多年,果園裏也都換過了好幾批。
周洪山還是按照之前的方法把這一批清理出去的當做福利給大家按照人數分了,想吃想養就看他們自己。
周溫在旁邊登記 ,周源維持秩序。
周實跟程寧期也幫忙抓雞抓鴨,不過都穿戴了圍裙跟手套。
周將正準備出門就被來家的王大錘給堵上。
王大錘喘著氣,臉上還有些漲紅,“周,周叔,是不是要恢複高考?”他總覺得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但也沒確切的消息。
周將看他這麽激動,臉上有一絲笑意,“是,好好準備吧,我相信你這次肯定沒問題。”說完他就先邁著大步出去。
王大錘站在原地還在平複心情,終於要恢複高考了,他沒白等,十年,他等了整整十年,笑著笑著就覺得鼻頭發酸,大隊裏的人都說他想上大學想瘋了,他也確實是快瘋了,他就是想,做夢都想,這次終於是他去參加高考了。
周將遠遠的就看到果園那邊熱鬧的不行,大步走了過去。
周溫先看到她爹的,她在登記不能亂走,隻是揮了揮手,“爹,在這呢。”
周將沒幾步就走了過去,低頭看看閨女工整的字體。
“好,你爺爺呢?”
周溫指了指果園裏麵,“幹活呢,您今個怎麽這會回來了?”
周將伸手摸摸她的頭頂,“你姑姑跟姑父來信,說是已經啟程回首都了。”
周溫聽到這消息,瞬間就瞪大了眼睛。
“真的啊?那快告訴爺爺奶奶,還有寧期。”
周將笑著嗯了下,他也開始在果園裏幫忙幹活。
大家夥一直都對周將的印象很好,人家雖然當官,但回村裏從來沒有一點點架子,做事都是腳踏實地的。
一直到這一批給大家都分完,周家人才一起回去。
關於有可能恢複高考的事情,周將是到家裏才跟大家說的。
周將說完就看著周源跟周溫,“今年可以參加,但這都是我的預估,等到正式消息出來,你們可以選擇報名,另外好好看書複習。”
周源覺得參加高考這是個新奇事,他隻聽說過很多年前可以考試,小時候他見過周喜姑參加高考,現在也能到他頭上。
“爹,放心吧,我們肯定會好好複習的。”
周溫也點點頭,她沒什麽想法,還是上輩子的專業,武器科研,依舊是她的母校,現在應該叫北京工業學院,也是她導師當初的學校,導師是七九屆的,這麽算來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入學,她都變成了導師的學姐。
周洪山自始至終都是支持孩子們讀書的,要不這些年也不會讓他們沒事就看書,他自己上半輩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苦,當然也是家裏條件窮,上學是有錢人家的事情。
周實剛剛一直在看著大家,想了一會才舉手,“爺爺,我也想參加高考。”他想快點去學校裏念書,他覺得自己會的東西已經很多了。
周溫其實是知道周實的能力,他在數字方麵特別有天賦,其實數學才是一切的基礎。
田耽看了一眼向陽,“跟你娘說吧,你娘說了算。”
周實嚴肅的皺著眉頭看著向陽,“娘,我想去,而且我要去。”
周實比周溫小了將近兩歲,即使到明年才十六,“你真的想去?”
周實篤定的點頭,“當然。”
向陽歎了一聲氣,“好,那就去吧。”
程寧期有些失落,他的出身不好,能考大學嗎?需要篩查資質。
周將這次才伸手拍拍程寧期的肩膀,“爹娘,還有個好消息,周繁跟其右回首都了,說是盡快報道,首都很缺人才,預計回去的醫院是301,還有要過段時間就接寧期回北京。”
周洪山跟田耽其實昨天晚上還在說這件事情,眼瞅著全國都是一種新風氣,也有聽說下放到隔壁大隊的一些教授也有好些人都摘了帽子,知道這個消息也不是很驚訝,就是看著程寧期,當初送過來才四歲。
“好,等你爸媽安排好,你就回首都,到時候在那邊參加高考。”田耽看著外孫是不舍得。
程寧期也有些沒反應過來,雖然是很高興,但他對於爸媽的思念隨著在河山溝的時間越來越久,也越來越淺,冷不丁的聽到他們可以回來還要接他走,心理說不出來的滋味。
十四歲的少年站在一旁,低著頭,手指掐著自己的手心,“姥姥,我不想走。”他不是對爸媽有氣,隻是不舍得這裏。
周家這都是好事。
周洪山幹脆把今天自己家也分到的雞直接宰殺了,因為之前養著都是下蛋雞,所以其實也沒多少肉。
周家大人都在外麵院子裏或者廚房裏。
周源帶著弟弟妹妹把所有書都搬回自己房間,帶著幾個人看書。
程寧期隨手拿起來一本書,他剛剛想過,等等看再參加高考,舅舅說的對他年紀還小。他看著周源哥在寫寫算算,又看到周溫姐是在拿著一本雜談。
周溫姐的聰明像是不動聲色,很有力量,每次寬慰人的時候都能說到心坎裏。
周實在於數學上專注的聰明,十歲的時候就像個老學究,一整天可以不動就趴在那裏解題。
“周源哥,你為什麽要學飛行器製造方向啊?”
周源轉身一條胳膊搭在椅子靠背上,另外一隻手轉著筆,十分的少年意氣,“你知道七五年咱們國家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嗎?當時報紙上說我們是第三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我們國家在這方麵一直都很努力,而且你沒覺得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飛上浩瀚無窮的宇宙,想起來就會熱血沸騰。”
其他三個人都看著他專注的講著自己的夢想,整個人像是在閃閃發光。
程寧期很是羨慕,他好像還沒自己的夢想。
他低著頭有些失落。
周溫看到程寧期自從知道要被接回首都之後,情緒其實有些不對的,現在估計是有些迫切的想成長,周源跟周實其實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跟他們在一起多少會被影響,也會覺得自己很差。
“你還小,如果不能確定也不用這麽沮喪,大哥不也是這幾年才知道的,那要是往回數上幾年,他最大的夢想還是吃呢。”後麵說著的時候語氣就變的有些打趣。
周源伸手敲了一下周溫的額頭,“你呢,你都從來沒告訴過你想幹什麽?”
周溫把手裏的書合上,“做武器,做很多很先進的武器,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希望我們的閱兵上也能有很多先進的武器。”她還在上輩子看到的一句話,那是周總理說的,飛機不夠就多飛幾遍。
她當時的觸動太大,可後來的國家確實很強大,不需要飛兩遍,在這耽誤的十年裏,付出的代價太大,可新成立的國家就像是剛剛長大的孩子,孩子不犯錯怎麽會前進,所幸現在熬了過來。
周實倒是被吸引的抬頭看著周溫,一本正經的開口,“周溫姐這話要是讓我爹聽到,他肯定特別高興。”當兵的最喜歡的就是先進武器。
這話說完,幾個人在屋裏都笑了起來。
西北某邊境軍區。
三十五歲的周場周旅長接到電話,把帽子摘下來,有些不太高興,這在邊境待的好好的,非要調任首都某部隊旅長。
他其實不太想動的,在首都哪裏有在這裏舒服,想了半天還是去找了自己的老領導,問問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衛勇是早就得知消息的,畢竟要動自己手下的人,肯定是先通過他的,上次去首都開會他就被暗示過,聽到外麵打報告他就讓人進來。
“怎麽了?火氣這麽大?”
周場略皺著眉頭也沒敬禮,“老領導,要調我回首都任什麽部隊旅長,我不是在這裏好好的嗎?”
衛勇端著茶杯砰的一聲放在他的麵前,“坐下說。”
周場就知道他肯定什麽都知道,也就坐了下來。
衛勇也坐在他的對麵,“這算是升遷,周場你算上軍校四年,已經參軍快十七年了,你兒子都十六歲了吧。”
周場提到家裏人總是愧疚的,確實如此,這十七年他在外麵風風雨雨,無論遇到什麽事情,受多大的傷都沒對家裏吐過半分,當然也同樣,向陽在家裏操勞這十幾年也從未對自己抱怨過半個字,他們自從結婚以來相處的時間滿打滿算可能都不到一年。
“是。”
衛勇雙手握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笑了起來,“現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首都需要你,咱們部隊裏難找到大學生,你算一個,文化水平高,實戰經驗足,首都需要你這樣的人回去,上麵給我透過口風,大概你回去先待上倆月,就會破格調師長,你看看你身上的傷,參加過的大小戰役,而且首都的需要整頓,你回去就會發現,都亂七八糟。”他也不舍得讓周場走,但沒辦法,上麵直接開口問他要的。
周場聽到這裏就知道事情已經板上釘釘,再開口就頗有些無奈,“我在這裏習慣了。”上麵安排的是過了年二月一定要報道。
衛勇抬起胳膊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到了首都就能把家裏人都接到身邊,一家人也要好好團聚團聚。”說完語氣又變的嚴肅起來,“團聚歸團聚,任務不能忘,知道嗎?”
周場站起來敬了一個禮,“是。”不過他也暫時沒往家裏說,隻是象征性的寄了一封報平安的信。
向燃現在已經結婚,在部隊裏辦的,組織牽線,向陽沒說什麽,隻是把應該給他的一千五寄了過去,當年去首都要錢的時候他才十歲左右,時間過得可真快,結婚第二年向燃媳婦就生了一個女兒,向陽還打電話過來,讓他拿錢找人照顧,畢竟她是姐姐,不能再照顧他太多,不過也是隨了孩子的份子錢。
向陽跟那姑娘也沒見過麵,電話都沒通過。
一九七七年八月份,教育的有關部門跟大領導開會,武漢大學副教授提出恢複高考,在場的三十多位教育工作者都紛紛附議,並且要越快越好。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體都報道了恢複高考的消息。
一瞬間全國各地都沸騰起來,是真的高考,跟一九六六年以前一樣,可以自主的選擇自己要上的大學,專業,最先報名最多的就是知青。
河山溝也是。
周家一大早飯桌上。
周源喝了一口米糊糊就給周溫使眼色,眼睛眨了又眨。
周洪山咬了一口油餅,看他們兄妹倆,“幹啥呢,大早上的,有話直說。”
周溫把筷子放下,“是這樣的,爺爺,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咱們家不是複習資料最多嗎?現在外麵都在搶,很多人都沒書看,我想幹脆把咱們大隊原來的教室收拾出來,大家一起學習,我跟大哥都可以給大家講題。”
周源也跟著點頭。
周洪山似笑非笑的跟田耽對視一眼又看向孫女,“怎麽,我可聽說今年報名高考的有幾百萬人,但錄取的可是特別少,如果別人學的多,你們不是吃虧了嗎?”
周溫就知道爺爺故意逗他們,馬上反問,“那我們這不是跟爺爺學習的嗎?爺爺把河山溝做的這麽好,家家戶戶都能吃的起飯,看得起病,往後還能上學,爺爺不怕人家的日子比咱們家過的嗎?”
餘秀敏抿嘴笑笑,繼續吃飯,不管他們。
周洪山隻是被孫女說的一時有些感動,他做的事情是切切實實的影響到孩子們的,那就好,他不是說追求孩子們要舍己為人,但希望他們能成為一個有寬大胸懷的人。
“好,去吧,一會我把廣播室的鑰匙給你,你可以去廣播通知大家。”
周源他們四個聽完笑了起來,高考日期是定在十二月二十號跟二十一號兩天,滿打滿算不過才兩個月,下次高考是在一九七九年的七月,其實兩次才相差半年時間。
吃過飯,周源就去廣播室簡單的說了一下,周溫帶著弟弟們在家裏把書分類。
其實他們給大家講一遍的過程也是幫助自己鞏固的過程,是個相互幫助的事情。
不過周源低估了大家想上大學心態,就連隔壁大隊的人都有過來,教室裏都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