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還是前線這裏最重要。
他一回來,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竟然不約而同地露出鬆一口氣的樣子。
座上兩名“陳鋒”見了這情形,心中一陣異樣,既有點不甘,但又沒辦法——做好“陳鋒”,這可是他們三人的共同任務。
其他人連忙請重銳坐下,又主動積極地將談判的事情跟他說了一遍,說完後還再次忍不住抱怨了一下:“他們這怕不是拿準了咱們不敢對淩雙怎麽樣!”
“就是,真當我們不敢似的!”
重銳一樂:“那要不現在就去把淩雙的胳膊卸下來,然後送去對麵?”
眾人:“……”
開什麽玩笑,淩雙什麽身份,這要是真廢了他一條胳膊,還談什麽談,直接開打了!他們現在是想停戰,不想再打下去了!
這些年來,燕國即使與別國打仗,基本都是派千機鐵騎去的,其他人幾乎沒什麽機會出去。
一是比不過千機鐵騎,二是大部分人都世家出身,襲爵位,不用打仗也過得好好的,犯不著去拚命。
如今出來是沒辦法,必須上,不然家中的榮耀富貴保不住,就希望趕緊停戰,停戰!
又或者……
要是能反過來將對麵三國聯軍全都打回去,那自然是最好,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這其中一個“陳鋒”也是有點本事,但仗也沒打過幾場,誰都不想冒這個險。
如果擱在從前,重銳沒戴這個麵具,早就毫不留情地嘲諷回去了:這還不叫不敢?一群慫蛋!
可他現在是“陳鋒”,所以他得憋著。
當“陳鋒”,大概是他在軍中脾氣最好的時候了。
所有人都被重銳說卸淩雙胳膊的話整無語了,重銳剛好就趁機開口:“備戰吧,對麵不會退兵的。”
眾人臉色微變,他不緊不慢地分析道——
“淩雙雖然是親王,越軍的副將肯定也會不敢輕舉妄動,要詢問朝廷那邊的意思,可按照如今越國的情況,淩雙是太子黨,其他皇子必然聯合要求繼續打下去,怕是有一番爭論。”
越國的皇子不少,好幾個的勢頭都不差,淩雙是太子黨,本來是輕易不會上戰場的,要留在朝廷中支持太子。
重銳記得,前世那越國太子就差點被廢過,淩雙為了保太子,可費了不少功夫。這一世淩雙碰上荀狗提議結盟,十有八九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給太子黨這邊搶戰功,穩住太子的地位。
如今淩雙被俘,其他皇子又怎麽會放過這個打壓太子黨的機會?甭管平時互相之間怎麽鬥,現在必然是聯合起來對抗太子,要求繼續打下去的。
一是搶主帥的位置,安排自己的人代替淩雙,從而將原本屬於太子黨的戰功搶過來;二是哪怕搶不到,但若是讓淩雙死在燕軍中,也能重挫太子黨的實力。
而越國太子肯定會要求將淩雙贖回來,雙方爭論起來,越國皇帝怕也一時間下不了決定。
“但是,即使越國那邊一時間下不了決定,可晉國和楚國那邊,就是必定不會退兵。”
“韓睿臨的情況與淩雙差不多,是晉國太子董文希的人,董文希的太子之位不穩,需要戰功來增加籌碼。”
也正是因為這樣,荀狗、淩雙、董文希這三人當初在結盟上,說得上是一拍即合:三打一,而且還是背後偷襲捅刀,勝算極高,回報更高。
“對麵現在占了我們這麽多城池,你們猜陛下會不會要我們將這些城池奪回來?對麵會乖乖把吃了的都吐出來?”
“越國是有個親王被俘虜了,但晉國和楚國的主帥可都還是好好的,他們打仗也花了人力財力,若是兩手空空回去,董文希還當得成太子?”
“楚國就更不用說了,背信棄義的小人,就是因為楚國背後捅刀,要真的停戰,那停戰之後,咱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楚國算賬!楚國能想不明白?楚國敢停嗎?”
關於楚國,重銳說的隻是明麵上的。
如今楚國神策軍主力由張奕代為掌管,張奕同樣不想退兵,因為荀少琛那邊輸了,他這邊必須要贏回來,否則一旦停戰,荀少琛就是以輸結尾,怕是要受到其他大臣攻擊。
不過……重銳在麵具下無聲地勾起唇角,心道,現在張奕最心焦的,大概也不在此處,而是不知道荀狗去了何處。
荀狗現在,應該是馬不停蹄地往楚國趕吧。
三國聯軍的人肯定都在等荀狗,以為荀狗不是過來麗城這邊,就是退守晏城。
荀狗這樣棄神策軍不顧,自然不會提前打招呼,到時候聯軍半天等不到來麗城,再派人去晏城問,一來一回的時間,足夠讓荀狗跑遠了。
三國聯軍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堅不可摧,到現在因為一個“陳鋒”,終於出現裂縫了,都忙著打各自的小算盤呢。
重銳最後總結道:“所以,哪怕越國因為淩雙而退出盟約,但還有晉國和楚國。”
他的一番分析下來,其他將領根本無法反駁,不說別的,就說他們燕國的皇帝陛下,最是要麵子的,這回吃了這麽大的虧,真要停戰,一定會要將楚國打得滿頭包才肯罷休。
其中一人點點頭,道:“陳將軍說的是,荀少琛雖然輸了,可荀少琛又不傻,肯定會想方設法穩住和晉國的聯盟。”
於是,所有人不得不接受現實,接下來要準備開戰,大概隻能打到對麵求饒,才有可能停戰了。
可是,這談何容易呢?
當即有人就問重銳:“陳將軍,以您所見,咱們這場仗要如何打?”
重銳:“那你們有什麽想法?”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咱們現在這兵力,看著人多,但其中不少都是之前臨時拉過來的青壯年,根本就沒打過仗,隻能用來消耗點對麵的力氣。”
“是啊是啊,讓他們衝在最前麵……噯,之前咱們不是用過趙先生的火藥彈嗎?就是去炸對麵糧草那回,這麽些天過去了,機關府那邊應該做出來不少了吧?”
“哈哈哈我懂你意思!讓那些編外的拿著火藥彈衝在前麵,去炸敵軍是不是?可以可以!”
“話是這麽說,但他們能這麽老實地去嗎?那火藥彈不是誰都能用的,那些愚民,都蠢得要死,哪兒來得及讓他們一個個學?”
“學什麽呀?你不說我不說,他們誰知道這東西會連著他們一起炸死?”
“就是,咱們就告訴他們,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重銳當初可不就是從流民上來的?他們要是炸好了,能活下來,那也是立功不是?”
“說起來,都怪那重銳,這都能被荀少琛偷襲到!要不是他,哪兒來那麽多的事,他倒好,昏迷了那麽多天,啥也不用幹!”
“那有什麽辦法呢?賤民就是賤民,沒見識沒遠見,就是爬得再高,還不是跌回去了?我看他這回是要粉身碎骨了。”
原本正在商討對策,因為重銳的出身也是流民,這些將領們的怨氣一下子就轉移到了重銳身上。
畢竟隻要官位夠高,夠得上見宣武王一麵的,那必定是在宣武王麵前吃過癟的。
眾人說著說著,發現“陳鋒”將軍沒怎麽說話,馬上又拍起了馬屁:“還是陳將軍您厲害,每次都料事如神,妙計連珠,一環扣一環,連荀少琛都中計了!”
“就是,重銳那算什麽名將,陳將軍這才叫名將!”
“誒,此言差矣!何止名將,等贏了這場仗,陳將軍那就是天下第一名將,無人能敵!”
重銳在心中哼了一聲,心想:這些人都是什麽玩意兒,不就是想讓他上場嗎?這名頭這麽好,給你你要不要?
燕國這些個沒用的東西,打仗本事不多,心眼倒是不少。
回頭等他摘下麵具,嚇死你們!
“後麵的仗,我來掛帥,但是安排編外那些人拿火藥彈的事,”重銳慢吞吞地說著,看向了另外兩名陳鋒,“那就辛苦二位了。”
對於沒能談判成功,其他兩個“陳鋒”原本心裏就不高興,覺得又落了重銳這第三個“陳鋒”一截。
原本勝仗就是第三“陳鋒”打的,他們還主動擔了談判的活兒,拍著心口說沒問題,回來想再去請重銳,但是心中又別扭:自己又沒幹成什麽,難道又要再指望人家嗎?雖然現在人家願意分功,誰知道後麵會怎樣呢?
剛才大夥兒在這討論,明明他們三個人都是“陳鋒”,可顯然大家都自動忽略了另外兩個,直接將那人當成唯一的“陳鋒”了,這能不讓他們難受嗎?
然而,這又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人家能打勝仗呢?他們這另外兩個“陳鋒”,還要仰仗他。
比起上陣打仗,做好那些青壯年流民的安排可就容易多了,於是兩人忙不迭地應下了。
就這樣,策略初步定了下來,商討結束後眾人各自開始忙活。
*
第二日,燕軍軍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原本,將領們在前一夜商量好對策,另外兩名“陳鋒”便想著盡早把事情辦好,當夜就去將人員編好。
其中一名“陳鋒”告訴那些青壯年流民:因為你們之中大多都沒習過武,剛好軍中製造厲害的新武器,隻要帶個火折子,點燃,再扔向敵軍,就能炸死一大片,然後你們朝兩邊散開,剩下的,就交給其他將士,咱們就都能活下來,還能打勝仗!
那些青壯年們一聽,都十分慶幸,又聽了幾句鼓勵話,要是能活下來,說不定還能做個軍爺,於是從死氣沉沉,一下子就變得有幹勁起來。
可不知為何,半夜裏不知從哪裏就傳開了這樣一個消息:那些所謂的新武器,厲害是厲害,誰用誰死,還會拉著周遭一大片人死,根本就是人肉火彈!
那可不?得靠著人將這些火藥彈扛到敵軍麵前,再跟敵軍同歸於盡,可不就是人肉火彈?
所有青壯年流民都反應過來了:那個陳鋒將軍,說得那樣好聽,原來竟然是哄著他們去送死!
於是,天還沒亮,這些青壯年流民一下子就起來反抗了,拿起手邊所有能做武器的東西,一下子往帥帳的方向湧,要去討個說法。
而編內的燕軍自然不會讓他們得逞,雙方當即發生了衝突,喊聲衝天,整個軍營都沸沸揚揚的。
這些流民中也有一些大家信服的人,現在也都衝在前頭,站在最前麵的青年約莫二十五六歲,名叫範誌銘,正是這些人的頭子。
“我們要見陳鋒將軍!他是不是讓大夥兒去送死?這跟他說的不一樣!”
原本這些青壯年流民往日都是良民,如今因為戰事,一下子就淪為流民,而且還是被本該保護他們的燕軍強行拉來的。
當時燕軍拉人的時候就威脅,如果他們這些青壯年不聽話,燕軍就要當場殺了他們的親人。
如今到了丹沙城,他們無時無刻不記掛著家裏人。
其實他們隻要仔細一想,當初寒冬裏頭,哪怕他們為了家人的性命,不得不跟了這些燕軍走,可燕軍將家中的東西能砸的都砸了,吃的都帶走了,他們家裏人如何能撐過寒冬呢?
隻是他們一直都自欺欺人,都想著萬一呢?隻要不去想,隻要還沒親眼所見,隻要還沒親耳所聽,他們的親人就還活著。
這是支撐他們在這丹沙城中活下去的信念,也許等到戰事結束,等到他們終於能離開,就能回去找到自己的家人。
之前幾場仗裏麵,不管是流民還是正式的燕軍,每一場都有許多人戰死,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不過想著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陳鋒將軍之前看起來比其他將軍靠譜些,但其實也是一樣的不將他們當人看!
憑什麽?他們明明也是良民!是燕軍硬生生地將他們拉過來的!
燕軍們也衝他們喊道:“將軍是你們想見就能見的嗎?識相的話就全都滾回去!不然全都軍法處置!”
那個傳言他們也聽到了,雖然不知道是真還是假的,萬一是真的呢?那什麽火藥彈真那麽歹毒,得拿命去換,那肯定讓這些個流民去換啊!難不成還讓他們這些正式軍去?
雙方平日裏就有矛盾,流民們當初就是被這些士兵抓來的,哪怕如今進了同一個軍營,但雙方待遇天差地別:
編內的士兵們有吃有穿有糧餉,而他們這些流民,就隻有一口吃的,別的什麽都沒有,又是幹苦力又是上戰場,要是不聽話照做,就是一頓軍棍亂打。
今天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新仇舊恨一起上來,最開始還隻是推推搡搡,逐漸就動起手來,連家夥都用上了。
然而,正式軍畢竟是正式軍,最後流民們被一頓暴打後鎮壓下來,被正式軍團團圍住,昨夜拿新武器騙他們的那位“陳鋒”這才終於露麵了。
他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掃過一張又一張憤怒的臉,反問道:“既沒有打過仗,又沒受過訓練,不就是隻能做這些嗎?”
“你們會使刀還是會騎馬?什麽都不會,與其上去就被人砍死,拿個火藥彈要是用對了,一個人就能殺一片敵人,全身而退,不是更好?”
“你們現在有這個機會就該偷笑了,識相點,要是上戰場,沒準還能活下來,拿個軍功,享榮華富貴,當初重銳也是你們這種出身,最後不是當了個王爺?你們也有這種機會!”
“但要是不識相,我一聲令下,你們腦袋就立馬要跟身子分家!是現在去見閻羅王,還是上戰場拿戰功賺富貴,你們自己看著辦!”
他一回來,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竟然不約而同地露出鬆一口氣的樣子。
座上兩名“陳鋒”見了這情形,心中一陣異樣,既有點不甘,但又沒辦法——做好“陳鋒”,這可是他們三人的共同任務。
其他人連忙請重銳坐下,又主動積極地將談判的事情跟他說了一遍,說完後還再次忍不住抱怨了一下:“他們這怕不是拿準了咱們不敢對淩雙怎麽樣!”
“就是,真當我們不敢似的!”
重銳一樂:“那要不現在就去把淩雙的胳膊卸下來,然後送去對麵?”
眾人:“……”
開什麽玩笑,淩雙什麽身份,這要是真廢了他一條胳膊,還談什麽談,直接開打了!他們現在是想停戰,不想再打下去了!
這些年來,燕國即使與別國打仗,基本都是派千機鐵騎去的,其他人幾乎沒什麽機會出去。
一是比不過千機鐵騎,二是大部分人都世家出身,襲爵位,不用打仗也過得好好的,犯不著去拚命。
如今出來是沒辦法,必須上,不然家中的榮耀富貴保不住,就希望趕緊停戰,停戰!
又或者……
要是能反過來將對麵三國聯軍全都打回去,那自然是最好,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這其中一個“陳鋒”也是有點本事,但仗也沒打過幾場,誰都不想冒這個險。
如果擱在從前,重銳沒戴這個麵具,早就毫不留情地嘲諷回去了:這還不叫不敢?一群慫蛋!
可他現在是“陳鋒”,所以他得憋著。
當“陳鋒”,大概是他在軍中脾氣最好的時候了。
所有人都被重銳說卸淩雙胳膊的話整無語了,重銳剛好就趁機開口:“備戰吧,對麵不會退兵的。”
眾人臉色微變,他不緊不慢地分析道——
“淩雙雖然是親王,越軍的副將肯定也會不敢輕舉妄動,要詢問朝廷那邊的意思,可按照如今越國的情況,淩雙是太子黨,其他皇子必然聯合要求繼續打下去,怕是有一番爭論。”
越國的皇子不少,好幾個的勢頭都不差,淩雙是太子黨,本來是輕易不會上戰場的,要留在朝廷中支持太子。
重銳記得,前世那越國太子就差點被廢過,淩雙為了保太子,可費了不少功夫。這一世淩雙碰上荀狗提議結盟,十有八九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給太子黨這邊搶戰功,穩住太子的地位。
如今淩雙被俘,其他皇子又怎麽會放過這個打壓太子黨的機會?甭管平時互相之間怎麽鬥,現在必然是聯合起來對抗太子,要求繼續打下去的。
一是搶主帥的位置,安排自己的人代替淩雙,從而將原本屬於太子黨的戰功搶過來;二是哪怕搶不到,但若是讓淩雙死在燕軍中,也能重挫太子黨的實力。
而越國太子肯定會要求將淩雙贖回來,雙方爭論起來,越國皇帝怕也一時間下不了決定。
“但是,即使越國那邊一時間下不了決定,可晉國和楚國那邊,就是必定不會退兵。”
“韓睿臨的情況與淩雙差不多,是晉國太子董文希的人,董文希的太子之位不穩,需要戰功來增加籌碼。”
也正是因為這樣,荀狗、淩雙、董文希這三人當初在結盟上,說得上是一拍即合:三打一,而且還是背後偷襲捅刀,勝算極高,回報更高。
“對麵現在占了我們這麽多城池,你們猜陛下會不會要我們將這些城池奪回來?對麵會乖乖把吃了的都吐出來?”
“越國是有個親王被俘虜了,但晉國和楚國的主帥可都還是好好的,他們打仗也花了人力財力,若是兩手空空回去,董文希還當得成太子?”
“楚國就更不用說了,背信棄義的小人,就是因為楚國背後捅刀,要真的停戰,那停戰之後,咱們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楚國算賬!楚國能想不明白?楚國敢停嗎?”
關於楚國,重銳說的隻是明麵上的。
如今楚國神策軍主力由張奕代為掌管,張奕同樣不想退兵,因為荀少琛那邊輸了,他這邊必須要贏回來,否則一旦停戰,荀少琛就是以輸結尾,怕是要受到其他大臣攻擊。
不過……重銳在麵具下無聲地勾起唇角,心道,現在張奕最心焦的,大概也不在此處,而是不知道荀狗去了何處。
荀狗現在,應該是馬不停蹄地往楚國趕吧。
三國聯軍的人肯定都在等荀狗,以為荀狗不是過來麗城這邊,就是退守晏城。
荀狗這樣棄神策軍不顧,自然不會提前打招呼,到時候聯軍半天等不到來麗城,再派人去晏城問,一來一回的時間,足夠讓荀狗跑遠了。
三國聯軍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堅不可摧,到現在因為一個“陳鋒”,終於出現裂縫了,都忙著打各自的小算盤呢。
重銳最後總結道:“所以,哪怕越國因為淩雙而退出盟約,但還有晉國和楚國。”
他的一番分析下來,其他將領根本無法反駁,不說別的,就說他們燕國的皇帝陛下,最是要麵子的,這回吃了這麽大的虧,真要停戰,一定會要將楚國打得滿頭包才肯罷休。
其中一人點點頭,道:“陳將軍說的是,荀少琛雖然輸了,可荀少琛又不傻,肯定會想方設法穩住和晉國的聯盟。”
於是,所有人不得不接受現實,接下來要準備開戰,大概隻能打到對麵求饒,才有可能停戰了。
可是,這談何容易呢?
當即有人就問重銳:“陳將軍,以您所見,咱們這場仗要如何打?”
重銳:“那你們有什麽想法?”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咱們現在這兵力,看著人多,但其中不少都是之前臨時拉過來的青壯年,根本就沒打過仗,隻能用來消耗點對麵的力氣。”
“是啊是啊,讓他們衝在最前麵……噯,之前咱們不是用過趙先生的火藥彈嗎?就是去炸對麵糧草那回,這麽些天過去了,機關府那邊應該做出來不少了吧?”
“哈哈哈我懂你意思!讓那些編外的拿著火藥彈衝在前麵,去炸敵軍是不是?可以可以!”
“話是這麽說,但他們能這麽老實地去嗎?那火藥彈不是誰都能用的,那些愚民,都蠢得要死,哪兒來得及讓他們一個個學?”
“學什麽呀?你不說我不說,他們誰知道這東西會連著他們一起炸死?”
“就是,咱們就告訴他們,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重銳當初可不就是從流民上來的?他們要是炸好了,能活下來,那也是立功不是?”
“說起來,都怪那重銳,這都能被荀少琛偷襲到!要不是他,哪兒來那麽多的事,他倒好,昏迷了那麽多天,啥也不用幹!”
“那有什麽辦法呢?賤民就是賤民,沒見識沒遠見,就是爬得再高,還不是跌回去了?我看他這回是要粉身碎骨了。”
原本正在商討對策,因為重銳的出身也是流民,這些將領們的怨氣一下子就轉移到了重銳身上。
畢竟隻要官位夠高,夠得上見宣武王一麵的,那必定是在宣武王麵前吃過癟的。
眾人說著說著,發現“陳鋒”將軍沒怎麽說話,馬上又拍起了馬屁:“還是陳將軍您厲害,每次都料事如神,妙計連珠,一環扣一環,連荀少琛都中計了!”
“就是,重銳那算什麽名將,陳將軍這才叫名將!”
“誒,此言差矣!何止名將,等贏了這場仗,陳將軍那就是天下第一名將,無人能敵!”
重銳在心中哼了一聲,心想:這些人都是什麽玩意兒,不就是想讓他上場嗎?這名頭這麽好,給你你要不要?
燕國這些個沒用的東西,打仗本事不多,心眼倒是不少。
回頭等他摘下麵具,嚇死你們!
“後麵的仗,我來掛帥,但是安排編外那些人拿火藥彈的事,”重銳慢吞吞地說著,看向了另外兩名陳鋒,“那就辛苦二位了。”
對於沒能談判成功,其他兩個“陳鋒”原本心裏就不高興,覺得又落了重銳這第三個“陳鋒”一截。
原本勝仗就是第三“陳鋒”打的,他們還主動擔了談判的活兒,拍著心口說沒問題,回來想再去請重銳,但是心中又別扭:自己又沒幹成什麽,難道又要再指望人家嗎?雖然現在人家願意分功,誰知道後麵會怎樣呢?
剛才大夥兒在這討論,明明他們三個人都是“陳鋒”,可顯然大家都自動忽略了另外兩個,直接將那人當成唯一的“陳鋒”了,這能不讓他們難受嗎?
然而,這又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人家能打勝仗呢?他們這另外兩個“陳鋒”,還要仰仗他。
比起上陣打仗,做好那些青壯年流民的安排可就容易多了,於是兩人忙不迭地應下了。
就這樣,策略初步定了下來,商討結束後眾人各自開始忙活。
*
第二日,燕軍軍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原本,將領們在前一夜商量好對策,另外兩名“陳鋒”便想著盡早把事情辦好,當夜就去將人員編好。
其中一名“陳鋒”告訴那些青壯年流民:因為你們之中大多都沒習過武,剛好軍中製造厲害的新武器,隻要帶個火折子,點燃,再扔向敵軍,就能炸死一大片,然後你們朝兩邊散開,剩下的,就交給其他將士,咱們就都能活下來,還能打勝仗!
那些青壯年們一聽,都十分慶幸,又聽了幾句鼓勵話,要是能活下來,說不定還能做個軍爺,於是從死氣沉沉,一下子就變得有幹勁起來。
可不知為何,半夜裏不知從哪裏就傳開了這樣一個消息:那些所謂的新武器,厲害是厲害,誰用誰死,還會拉著周遭一大片人死,根本就是人肉火彈!
那可不?得靠著人將這些火藥彈扛到敵軍麵前,再跟敵軍同歸於盡,可不就是人肉火彈?
所有青壯年流民都反應過來了:那個陳鋒將軍,說得那樣好聽,原來竟然是哄著他們去送死!
於是,天還沒亮,這些青壯年流民一下子就起來反抗了,拿起手邊所有能做武器的東西,一下子往帥帳的方向湧,要去討個說法。
而編內的燕軍自然不會讓他們得逞,雙方當即發生了衝突,喊聲衝天,整個軍營都沸沸揚揚的。
這些流民中也有一些大家信服的人,現在也都衝在前頭,站在最前麵的青年約莫二十五六歲,名叫範誌銘,正是這些人的頭子。
“我們要見陳鋒將軍!他是不是讓大夥兒去送死?這跟他說的不一樣!”
原本這些青壯年流民往日都是良民,如今因為戰事,一下子就淪為流民,而且還是被本該保護他們的燕軍強行拉來的。
當時燕軍拉人的時候就威脅,如果他們這些青壯年不聽話,燕軍就要當場殺了他們的親人。
如今到了丹沙城,他們無時無刻不記掛著家裏人。
其實他們隻要仔細一想,當初寒冬裏頭,哪怕他們為了家人的性命,不得不跟了這些燕軍走,可燕軍將家中的東西能砸的都砸了,吃的都帶走了,他們家裏人如何能撐過寒冬呢?
隻是他們一直都自欺欺人,都想著萬一呢?隻要不去想,隻要還沒親眼所見,隻要還沒親耳所聽,他們的親人就還活著。
這是支撐他們在這丹沙城中活下去的信念,也許等到戰事結束,等到他們終於能離開,就能回去找到自己的家人。
之前幾場仗裏麵,不管是流民還是正式的燕軍,每一場都有許多人戰死,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不過想著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陳鋒將軍之前看起來比其他將軍靠譜些,但其實也是一樣的不將他們當人看!
憑什麽?他們明明也是良民!是燕軍硬生生地將他們拉過來的!
燕軍們也衝他們喊道:“將軍是你們想見就能見的嗎?識相的話就全都滾回去!不然全都軍法處置!”
那個傳言他們也聽到了,雖然不知道是真還是假的,萬一是真的呢?那什麽火藥彈真那麽歹毒,得拿命去換,那肯定讓這些個流民去換啊!難不成還讓他們這些正式軍去?
雙方平日裏就有矛盾,流民們當初就是被這些士兵抓來的,哪怕如今進了同一個軍營,但雙方待遇天差地別:
編內的士兵們有吃有穿有糧餉,而他們這些流民,就隻有一口吃的,別的什麽都沒有,又是幹苦力又是上戰場,要是不聽話照做,就是一頓軍棍亂打。
今天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新仇舊恨一起上來,最開始還隻是推推搡搡,逐漸就動起手來,連家夥都用上了。
然而,正式軍畢竟是正式軍,最後流民們被一頓暴打後鎮壓下來,被正式軍團團圍住,昨夜拿新武器騙他們的那位“陳鋒”這才終於露麵了。
他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掃過一張又一張憤怒的臉,反問道:“既沒有打過仗,又沒受過訓練,不就是隻能做這些嗎?”
“你們會使刀還是會騎馬?什麽都不會,與其上去就被人砍死,拿個火藥彈要是用對了,一個人就能殺一片敵人,全身而退,不是更好?”
“你們現在有這個機會就該偷笑了,識相點,要是上戰場,沒準還能活下來,拿個軍功,享榮華富貴,當初重銳也是你們這種出身,最後不是當了個王爺?你們也有這種機會!”
“但要是不識相,我一聲令下,你們腦袋就立馬要跟身子分家!是現在去見閻羅王,還是上戰場拿戰功賺富貴,你們自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