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不久前吃過冰棍,很有可能是在上樓時候吃的,著急忙慌往嘴裏塞,所以嘴裏很冰。
大夏天貪涼的鍾越河,頭一回貪熱,親熱許久,親熱到身體都有了反應。
他們有意防孩子進來,親著親著就抵在廚房門上,親完,王錦繡恢複正常呼吸頻率後,輕聲斥責他:“你不要吃冰吃太著急,對嘴巴不好,以後再這樣吃,我真的打你了!”
“是不是很解暑?”鍾越河沒回答她。
“一點也不解暑,隻是涼快一會兒,沒多久就熱了,你快答應我!”
“嗯,以後不著急吃了。”他今天臨時產生的念頭,吃完冰棍,趁冰涼的工夫和她親嘴。
有提前想過她的反應,和實際發生的情況差不多,會柔柔訓斥他幾句。
王錦繡:“今天饒了你,下不為例。”
“回家看到你的時候,表情不太愉快,學習遇到困難了?”
“遇到困難了,數學看不懂,學不會,以後上數學課就是在聽天書。”說到數學,王錦繡眉頭緊蹙。
鍾越河:“實在學不進去就別硬抓數學了,在需要背的科目上多費心,彌補數學的不足。”
“不說數學了,你今天上班順利嗎?”
“我上班為什麽不順利?”
王錦繡:“放了三天假,有沒有一堆事情需要你去做,讓你慌了手腳。”
三天時間去過海縣,去過遊樂場,她總有種丈夫很久沒上班的錯覺。
“有什麽好慌的,我花錢請一群人是讓他們吃幹飯的?”
“你說話太不客氣,沒事的話我喊湯圓葉子來吃晚飯了。”
“等等,我反應消了再喊他們吃晚飯。”
“冤家!”
幸好湯圓葉子核對布娃娃數量能核對大半天。
? 第191章
暫時不能叫孩子們來吃飯, 王錦繡去洗搪瓷缸子。
看她洗搪瓷缸子,鍾越河再次說起她在教室裏的位置:“你們教室有吊扇嗎?”
“好像是有的,我記不清楚了。”當時看了黑板和整個教室的課桌布局, 沒仔細注意頭頂位置的吊扇。
可能有的,但在教室裏學習的學生沒打開。
鍾越河:“有也和你沒關係, 你那種位置怎麽可能吹到風。”
他沒見過她的位置, 聽她形容就知道很差。
冬冷夏熱。
“教室就那麽大,我前麵也有位置, 和我離得不遠,他們交了三百塊錢, 要麽都吹不到,要麽就必須照顧角落的同學,我無所謂, 沒有很怕熱。”她確實無所謂,如果五十塊錢和三百塊錢同學待遇一樣,對交三百塊錢的同學來說公平嗎?
鍾越河:“我沒記錯的話,別人能換位置, 你不能換位置吧。”
王錦繡:“沒多大事, 我待在家裏學習也不愛開電風扇吹風,怕吹著涼了。”
小朋友們醒著的時候也不用電風扇,他們熱了會自己拿扇子扇風, 午睡的時候才需要開風扇。
“服了你了。”
“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 我自己想開了,隻用交吃午飯的錢, 有嶄新的書本, 不用參加早課和晚課, 成人高考難度也比普通高考難度低, 壓力比他們小太多了。”在省城五十塊錢頂十個月午飯已經很不錯了。
“隨便,說再多也沒用,除非我有錢到把整個機構買下來,不然白搭。”鍾越河不是看不清實際的人,道理都懂,感情上不能接受而已。
王錦繡不質疑丈夫的能力:“有錢也別想著辦學習機構,今年高考結束不久,成績沒出來,我猜不會每家都歡喜,肯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上的好說,考不上的要把錢退回去,遇到考試失利落榜,精神崩潰的學生上吊自殺,機構要負責。”
她聽青蓮說過類似的事情,以前不明白,自己學習後,能明白學生的壓力了。
“我沒傻,又不認識當老師的人,我看也就老師和深受其害的學生能想到辦這種機構賺錢了,你說說能賺幾個錢,上限擺在那裏了。”
深受其害的學生指的是曾經在這種機構學習過的學生。
機構不是學校,機構學費昂貴,還不能保過。
王錦繡:“是吧,很難長時間開下去,好老師難找,學費高,學生落榜沒崩潰,家長都要崩潰了,很可能是全家砸鍋賣鐵供孩子讀書。”
她把搪瓷缸子洗幹淨擦幹,問他有沒有消下去。
什麽消下去,不言而喻。
“想到你讀書的事情,立刻消了。”
“那我叫湯圓葉子來吃晚飯,明天不讓葉子綁娃娃,給她找另外的事情做。”越河說得沒錯,再讓葉子綁下去,小布娃娃都黑了。
小布娃娃們實際是用毛線做的,都不好洗幹淨。
“翻花繩、拚圖、積木、魔方,哪個都能讓小孩玩半天了,不用費心思讓孩子做這樣事情那樣事情。”他是懶得給孩子找事情做的。
按她說的,他在養孩子方麵很不靠譜,很不負責任。
他承認。
王錦繡:“拚圖積木魔方都是什麽?很貴嗎?”
她知道翻花繩很便宜,甚至不用花錢,一根長點的繩子就行。
可是需要兩個小朋友一起玩,湯圓願意陪妹妹玩翻花繩,也得妹妹會玩。
葉子小短手指以及不會想太多的小腦筋,沒辦法讓她熟悉花繩玩法。
“帶湯圓葉子買書包那次你沒注意到吧,我注意到這些小孩玩具了,價格不是很便宜。”他家錦繡就沒仔細觀察過玩具。
她的注意力在筆記本上,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在書包上,隻有他注意到玩具。
“不是很便宜啊,那就先不想了,翻花繩對葉子來說很難,還是我自己想辦法給葉子找事情做。”聽到不便宜,她退卻了。
鍾越河:“我下次跟車去市裏,記得的話,帶一套積木給小孩子,湯圓葉子都能玩,還能玩半天,我們家笨閨女玩不來魔方和拚圖的。”
湯圓應該能玩明白,但是湯圓要學寫字,玩具主要是給閑著沒事情做的葉子玩。
“行吧,湯圓葉子都能玩就最好了,之前的陀螺,到現在也隻有湯圓會玩,葉子早沒興趣了。”
葉子現在是喜歡玩布娃娃的,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葉子玩布娃娃,會和布娃娃們說話,自問自答,安靜不下來。
爸爸把小朋友們丟在辦公室裏,不會被葉子的自問自答打擾到,她在旁邊學習會受影響。
孩子們睡午覺的時候,她學習效率提高,說明她在很難學進去的狀態下,容易因為別的聲音分神。
“叫小孩子們進來吃晚飯了。”
“嗯,早點吃完晚飯,我好再看會兒數學書。”
鍾越河:“你是在和我過日子還是在和學習過日子?”
鑒於這個話題說起來會沒完沒了,王錦繡不想回答,去喊湯圓葉子吃晚飯。
...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七月下旬,湯圓生日,王錦繡帶他和葉子去水產品市場,讓湯圓挑選自己想吃的一兩樣水產品。
湯圓葉子對水產品市場並不陌生,湯圓想吃螃蟹,王錦繡就安排了兩隻螃蟹,晚上蒸著吃。
一家三口逛著的時候,意外遇到熟人。
是他們一家三口都認識的熟人,小吳嶽。
帶小吳嶽過來的不是吳卉,是吳曉君的婆婆,身邊還有個推著小推車的保姆,小推車裏是年紀很小的妹妹珠珠。
其實也才大半個月沒見麵,小吳嶽已經習慣現在的生活,一一和哥哥姐姐對他來說已經有點陌生了。
湯圓不是多熱情的小朋友,葉子熱情也是對熟悉的人熱情,三四歲的年紀,見到二十幾天沒見麵的五月弟弟,她沒敢上前打招呼,隻是看看媽媽。
王錦繡認識吳曉君的婆婆和他們家帶孩子的保姆,主動上前打招呼。
她過去打招呼,湯圓葉子也跟過去了,兩個小朋友看著弟弟,弟弟也看著他們。
珠珠現在隻是三個月齡的小寶寶,不會說話,也不會坐起來,和自己待了大半個月的吳嶽哥哥都不認識,更不用說王錦繡一家人。
大人們在說話,小朋友們則是在大眼瞪大眼。
珠珠現在醒著,葉子對小妹妹更感興趣,站在推車旁邊看著妹妹。
王錦繡和吳曉君婆婆沒熟悉到無話不說的程度,聊的都是小朋友的話題,聊了幾句就分開,各自逛著水產品市場。
分開前王錦繡又對小吳嶽說了次再見,湯圓葉子也和弟弟說再見,小吳嶽隻是怯怯看著他們,沒回話。
分開後,葉子問媽媽,弟弟怎麽不認識他們,都不和他們揮揮手了。
才多久沒見過麵,就算她很長時間沒見過小紅鸝小久他們,她也能在見麵的時候,很快認出他們,跟他們打招呼。
見到弟弟的場景實在太微妙,葉子沒敢主動打招呼。
兩邊小朋友都沒有主動。
讓王錦繡形容吳曉君婆婆,她隻能想到知性優雅,和吳曉君一樣,都是講究穿戴的人,但是婆婆沒吳曉君平易近人。
雖說她第一次看見吳曉君,也覺得她不好靠近,同自己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是婆媳兩人一開口,就能感覺出她們的不同了。
這樣的婆婆來幫忙帶孩子,王錦繡估計是閑了,想帶孫女玩玩。
不用親自伺候孩子吃喝拉撒,有保姆在,真的隻是帶孫女玩玩。
小吳嶽不主動說話,婆婆看起來不好接近,葉子不敢當麵問弟弟為什麽不認識他們,不和他們打招呼,隻能轉頭問媽媽了。
? 第192章
對此, 王錦繡的解釋是:“弟弟年紀很小,比葉子還小,忘記我們很正常, 因為小朋友記性都不好。”
葉子說自己記性很好,不會忘記朋友們, 也沒有忘記弟弟。
隻有弟弟忘記他們了。
王錦繡:“因為葉子年紀比弟弟大, 所以葉子記性比弟弟好,小朋友年紀越小, 記性越差,哥哥的記性就比葉子好, 哥哥都記得和小阿姨出去玩的事情,葉子卻記不起來出去玩的事情了。”
葉子問哥哥,他們和小阿姨一家出去玩的時候, 哥哥都記得嗎?
她記得肉餅妹妹,出去玩的細節不記得了。
湯圓點頭說記得,一共就出去玩四五天,最多一些小細節忘記, 大概去哪玩都記得。
湯圓:“休息日, 放假時候出去玩的。”
大夏天貪涼的鍾越河,頭一回貪熱,親熱許久,親熱到身體都有了反應。
他們有意防孩子進來,親著親著就抵在廚房門上,親完,王錦繡恢複正常呼吸頻率後,輕聲斥責他:“你不要吃冰吃太著急,對嘴巴不好,以後再這樣吃,我真的打你了!”
“是不是很解暑?”鍾越河沒回答她。
“一點也不解暑,隻是涼快一會兒,沒多久就熱了,你快答應我!”
“嗯,以後不著急吃了。”他今天臨時產生的念頭,吃完冰棍,趁冰涼的工夫和她親嘴。
有提前想過她的反應,和實際發生的情況差不多,會柔柔訓斥他幾句。
王錦繡:“今天饒了你,下不為例。”
“回家看到你的時候,表情不太愉快,學習遇到困難了?”
“遇到困難了,數學看不懂,學不會,以後上數學課就是在聽天書。”說到數學,王錦繡眉頭緊蹙。
鍾越河:“實在學不進去就別硬抓數學了,在需要背的科目上多費心,彌補數學的不足。”
“不說數學了,你今天上班順利嗎?”
“我上班為什麽不順利?”
王錦繡:“放了三天假,有沒有一堆事情需要你去做,讓你慌了手腳。”
三天時間去過海縣,去過遊樂場,她總有種丈夫很久沒上班的錯覺。
“有什麽好慌的,我花錢請一群人是讓他們吃幹飯的?”
“你說話太不客氣,沒事的話我喊湯圓葉子來吃晚飯了。”
“等等,我反應消了再喊他們吃晚飯。”
“冤家!”
幸好湯圓葉子核對布娃娃數量能核對大半天。
? 第191章
暫時不能叫孩子們來吃飯, 王錦繡去洗搪瓷缸子。
看她洗搪瓷缸子,鍾越河再次說起她在教室裏的位置:“你們教室有吊扇嗎?”
“好像是有的,我記不清楚了。”當時看了黑板和整個教室的課桌布局, 沒仔細注意頭頂位置的吊扇。
可能有的,但在教室裏學習的學生沒打開。
鍾越河:“有也和你沒關係, 你那種位置怎麽可能吹到風。”
他沒見過她的位置, 聽她形容就知道很差。
冬冷夏熱。
“教室就那麽大,我前麵也有位置, 和我離得不遠,他們交了三百塊錢, 要麽都吹不到,要麽就必須照顧角落的同學,我無所謂, 沒有很怕熱。”她確實無所謂,如果五十塊錢和三百塊錢同學待遇一樣,對交三百塊錢的同學來說公平嗎?
鍾越河:“我沒記錯的話,別人能換位置, 你不能換位置吧。”
王錦繡:“沒多大事, 我待在家裏學習也不愛開電風扇吹風,怕吹著涼了。”
小朋友們醒著的時候也不用電風扇,他們熱了會自己拿扇子扇風, 午睡的時候才需要開風扇。
“服了你了。”
“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 我自己想開了,隻用交吃午飯的錢, 有嶄新的書本, 不用參加早課和晚課, 成人高考難度也比普通高考難度低, 壓力比他們小太多了。”在省城五十塊錢頂十個月午飯已經很不錯了。
“隨便,說再多也沒用,除非我有錢到把整個機構買下來,不然白搭。”鍾越河不是看不清實際的人,道理都懂,感情上不能接受而已。
王錦繡不質疑丈夫的能力:“有錢也別想著辦學習機構,今年高考結束不久,成績沒出來,我猜不會每家都歡喜,肯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上的好說,考不上的要把錢退回去,遇到考試失利落榜,精神崩潰的學生上吊自殺,機構要負責。”
她聽青蓮說過類似的事情,以前不明白,自己學習後,能明白學生的壓力了。
“我沒傻,又不認識當老師的人,我看也就老師和深受其害的學生能想到辦這種機構賺錢了,你說說能賺幾個錢,上限擺在那裏了。”
深受其害的學生指的是曾經在這種機構學習過的學生。
機構不是學校,機構學費昂貴,還不能保過。
王錦繡:“是吧,很難長時間開下去,好老師難找,學費高,學生落榜沒崩潰,家長都要崩潰了,很可能是全家砸鍋賣鐵供孩子讀書。”
她把搪瓷缸子洗幹淨擦幹,問他有沒有消下去。
什麽消下去,不言而喻。
“想到你讀書的事情,立刻消了。”
“那我叫湯圓葉子來吃晚飯,明天不讓葉子綁娃娃,給她找另外的事情做。”越河說得沒錯,再讓葉子綁下去,小布娃娃都黑了。
小布娃娃們實際是用毛線做的,都不好洗幹淨。
“翻花繩、拚圖、積木、魔方,哪個都能讓小孩玩半天了,不用費心思讓孩子做這樣事情那樣事情。”他是懶得給孩子找事情做的。
按她說的,他在養孩子方麵很不靠譜,很不負責任。
他承認。
王錦繡:“拚圖積木魔方都是什麽?很貴嗎?”
她知道翻花繩很便宜,甚至不用花錢,一根長點的繩子就行。
可是需要兩個小朋友一起玩,湯圓願意陪妹妹玩翻花繩,也得妹妹會玩。
葉子小短手指以及不會想太多的小腦筋,沒辦法讓她熟悉花繩玩法。
“帶湯圓葉子買書包那次你沒注意到吧,我注意到這些小孩玩具了,價格不是很便宜。”他家錦繡就沒仔細觀察過玩具。
她的注意力在筆記本上,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在書包上,隻有他注意到玩具。
“不是很便宜啊,那就先不想了,翻花繩對葉子來說很難,還是我自己想辦法給葉子找事情做。”聽到不便宜,她退卻了。
鍾越河:“我下次跟車去市裏,記得的話,帶一套積木給小孩子,湯圓葉子都能玩,還能玩半天,我們家笨閨女玩不來魔方和拚圖的。”
湯圓應該能玩明白,但是湯圓要學寫字,玩具主要是給閑著沒事情做的葉子玩。
“行吧,湯圓葉子都能玩就最好了,之前的陀螺,到現在也隻有湯圓會玩,葉子早沒興趣了。”
葉子現在是喜歡玩布娃娃的,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葉子玩布娃娃,會和布娃娃們說話,自問自答,安靜不下來。
爸爸把小朋友們丟在辦公室裏,不會被葉子的自問自答打擾到,她在旁邊學習會受影響。
孩子們睡午覺的時候,她學習效率提高,說明她在很難學進去的狀態下,容易因為別的聲音分神。
“叫小孩子們進來吃晚飯了。”
“嗯,早點吃完晚飯,我好再看會兒數學書。”
鍾越河:“你是在和我過日子還是在和學習過日子?”
鑒於這個話題說起來會沒完沒了,王錦繡不想回答,去喊湯圓葉子吃晚飯。
...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七月下旬,湯圓生日,王錦繡帶他和葉子去水產品市場,讓湯圓挑選自己想吃的一兩樣水產品。
湯圓葉子對水產品市場並不陌生,湯圓想吃螃蟹,王錦繡就安排了兩隻螃蟹,晚上蒸著吃。
一家三口逛著的時候,意外遇到熟人。
是他們一家三口都認識的熟人,小吳嶽。
帶小吳嶽過來的不是吳卉,是吳曉君的婆婆,身邊還有個推著小推車的保姆,小推車裏是年紀很小的妹妹珠珠。
其實也才大半個月沒見麵,小吳嶽已經習慣現在的生活,一一和哥哥姐姐對他來說已經有點陌生了。
湯圓不是多熱情的小朋友,葉子熱情也是對熟悉的人熱情,三四歲的年紀,見到二十幾天沒見麵的五月弟弟,她沒敢上前打招呼,隻是看看媽媽。
王錦繡認識吳曉君的婆婆和他們家帶孩子的保姆,主動上前打招呼。
她過去打招呼,湯圓葉子也跟過去了,兩個小朋友看著弟弟,弟弟也看著他們。
珠珠現在隻是三個月齡的小寶寶,不會說話,也不會坐起來,和自己待了大半個月的吳嶽哥哥都不認識,更不用說王錦繡一家人。
大人們在說話,小朋友們則是在大眼瞪大眼。
珠珠現在醒著,葉子對小妹妹更感興趣,站在推車旁邊看著妹妹。
王錦繡和吳曉君婆婆沒熟悉到無話不說的程度,聊的都是小朋友的話題,聊了幾句就分開,各自逛著水產品市場。
分開前王錦繡又對小吳嶽說了次再見,湯圓葉子也和弟弟說再見,小吳嶽隻是怯怯看著他們,沒回話。
分開後,葉子問媽媽,弟弟怎麽不認識他們,都不和他們揮揮手了。
才多久沒見過麵,就算她很長時間沒見過小紅鸝小久他們,她也能在見麵的時候,很快認出他們,跟他們打招呼。
見到弟弟的場景實在太微妙,葉子沒敢主動打招呼。
兩邊小朋友都沒有主動。
讓王錦繡形容吳曉君婆婆,她隻能想到知性優雅,和吳曉君一樣,都是講究穿戴的人,但是婆婆沒吳曉君平易近人。
雖說她第一次看見吳曉君,也覺得她不好靠近,同自己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是婆媳兩人一開口,就能感覺出她們的不同了。
這樣的婆婆來幫忙帶孩子,王錦繡估計是閑了,想帶孫女玩玩。
不用親自伺候孩子吃喝拉撒,有保姆在,真的隻是帶孫女玩玩。
小吳嶽不主動說話,婆婆看起來不好接近,葉子不敢當麵問弟弟為什麽不認識他們,不和他們打招呼,隻能轉頭問媽媽了。
? 第192章
對此, 王錦繡的解釋是:“弟弟年紀很小,比葉子還小,忘記我們很正常, 因為小朋友記性都不好。”
葉子說自己記性很好,不會忘記朋友們, 也沒有忘記弟弟。
隻有弟弟忘記他們了。
王錦繡:“因為葉子年紀比弟弟大, 所以葉子記性比弟弟好,小朋友年紀越小, 記性越差,哥哥的記性就比葉子好, 哥哥都記得和小阿姨出去玩的事情,葉子卻記不起來出去玩的事情了。”
葉子問哥哥,他們和小阿姨一家出去玩的時候, 哥哥都記得嗎?
她記得肉餅妹妹,出去玩的細節不記得了。
湯圓點頭說記得,一共就出去玩四五天,最多一些小細節忘記, 大概去哪玩都記得。
湯圓:“休息日, 放假時候出去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