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嫻此時出聲,告訴女兒,她隻能喝茶水,不能問別的小朋友討要桂圓。
大人的桂圓顆數,王錦繡是看著舀的,小朋友每個都是一樣的顆數,三顆,防著小朋友們較真。
她甚至擔心某個小朋友碗裏的桂圓太大顆,被別的小朋友看在眼裏,不光控製數量,還控製大小。
每個都差不多。
小紅鸝最先吃掉三顆桂圓,吃完三顆桂圓才開始喝茶水。
別的小朋友包括湯圓,都沒急著吃光桂圓,所以在小紅鸝喝完的時候,他們碗裏都還有桂圓。
媽媽的話算是斷了小朋友的後路,朱青蓮不怎麽管小孩的嘴,有時候在家裏還是小孩管著她。
在小紅鸝吃桂圓的事上,她的看法是:“小紅鸝,不要現在就吃飽了,現在吃飽怎麽吃得下中午的菜,中午有滿桌子的菜等著你吃。”
小紅鸝問朱阿姨,大桌子都放滿嗎?
今天的大桌子是小朋友見過的最大桌子了,即使隻是一個大圓桌麵架在尋常的飯桌上。
小朋友不管大桌子是怎麽來的,隻知道能裝下很多菜。
“是啊,這上麵的東西都要做成菜的,你現在就吃飽了,中午吃不下怎麽辦。”
朱阿姨的話叫小紅鸝振奮起來,保證吃飯前不會再吃東西,茶水也不喝了。
還是朱青蓮懂小吃貨的心理。
奈何對小朋友來說,在吃飯之前不吃任何東西,實在太困難了。
桂圓茶喝完,廚房也開火做菜了。
中午掌勺的是小話嘮的爸爸馮少濤,馮少濤負責做菜,洗菜燒火的活就交給別人了。
主人家反而成了客人,王錦繡很不好意思,就是廚房太小,朱青蓮又說自己丈夫做飯菜比較有經驗,讓他做效率很高,她隻能放下炒菜的活,去做洗切的活。
馮少濤隻在下鄉那段時間用過大鐵鍋做菜,過去十幾年,已經不太習慣大鐵鍋做菜。
先開始很是生疏,做了一兩道菜就熟悉起來。
他對火力的了解比一般人更清楚,朱青蓮負責燒火。
燒火可是件輕鬆的活,她非常樂意做。
飯菜的香味很是霸道,把小紅鸝饞蟲勾出來了,別的幾個小朋友,除了小話嘮,都有點心動意動。
小話嘮吃過爸爸做的飯菜,多香的味道都能抵禦住,今天做的飯菜比家裏平時吃的豐盛很多倍,他也期待,隻是不如別的小朋友那麽期待而已。
小紅鸝遊戲玩不下去了,趁著爸爸媽媽沒注意,摸去廚房。
廚房比較小,飯桌搬走後留出點空間,幾個大人待在裏麵也有點擠,小紅鸝摸著空隙走到馮叔叔身邊。
馮少濤剛炒好一道菜,把菜裝盤,要放到蒸籠裏。
小紅鸝出現,眼巴巴看著菜,露出想吃的神情。
在馮少濤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朱青蓮出聲了:“小紅鸝,忘記你跟阿姨說什麽了?現在不能吃,要等午飯才可以吃,少濤,你把菜放到蒸籠裏,灶膛還在燒火,你得開始做下道菜了。”
大鐵鍋的火力比較猛,馮少濤聞言,沒再猶豫,將菜放到蒸籠裏,往大鐵鍋裏加水,簡單清理鐵鍋後,將鍋裏的水舀掉,開始做下道菜。
小紅鸝沒吃到菜也沒關係,看著叔叔做菜。
不久後,一串小朋友進來。
小廚房顯得更加擁擠。
還是楊嫻進來把女兒帶走,一串小朋友跟著離開,小廚房才空下來。
小朋友們進來一趟,朱青蓮也不坐在灶膛前了,換鍾越河坐在灶膛前燒火,她去外麵找人聊天。
“你們兩個太冷的話,去廚房待著,廚房暖和。”朱青蓮對楊嫻和秦虹雨說。
現在不是夫妻合作了,女人一起幹活,男人一起幹活。
楊嫻:“水是有點涼,但是院子裏有太陽,不是很冷。”
秦虹雨:“廚房地方太小了,我們進去礙事。”
朱青蓮幫她倆的忙,一起洗菜,注意到潤潤,小聲對楊嫻秦虹雨說,她要不要勸潤潤進去堂屋,跟爸爸媽媽多說會兒話。
這孩子沒因為爸爸媽媽常年不在身邊怨恨爸爸媽媽,似乎還挺想念爸爸媽媽,想和爸爸媽媽親近。
潤潤的父母都在堂屋,怕他們突然出現在院子,也怕潤潤聽見,她聲音壓得很低。
很低,讓楊嫻秦虹雨聽見就行。
秦虹雨點頭:“就是不知道潤潤會不會進去,這孩子今天一直都忍不住看著爸爸媽媽,現在玩遊戲玩得也不專心。”
要說玩遊戲玩得最不專心的兩個小孩,一個是小紅鸝,另一個則是潤潤。
剩下四個都玩得很專心,陪幾個弟弟妹妹玩遊戲,大哥哥湯圓也玩得很投入。
小紅鸝心思全在吃上,潤潤心思全在爸媽。
楊嫻剛才看在眼裏:“我把麗麗從廚房揪出來,別的小朋友一起出來,我就發現潤潤偷偷在看自己爸爸媽媽。”
小朋友們想法天真,以為藏得很好,其實大人都能看到。
朱青蓮不想嚼舌根,還是忍不住猜測:“潤潤的媽媽不會是後媽吧,和孩子不是很熟。”
潤潤家的事,他們了解很少。
潤潤也在a大附屬幼兒園,就說明爸爸或者媽媽是a大的人。
朱青蓮聽說過一點事情,知道潤潤爸爸不在a大工作,所以應該是媽媽或者爺爺奶奶輩的親人在a大工作。
楊嫻在a大工作,沒見過潤潤媽媽,不過看到潤潤媽媽的態度,感覺像是親媽,又可能不是親媽。
秦虹雨:“潤潤長得像爸爸,眉眼有點媽媽的樣子,應該不是後媽,有哪幾個後媽對孩子是冷冰冰的態度,除非是潤潤爸爸主動追求,求人家和自己在一起……也說不過去啊,兩人看起來都很忙,沒聽過有別的孩子。”
朱青蓮:“除非他們夫妻是對怨偶,本來就沒有感情基礎,生個小孩,分居各過各的日子,即使後媽在家裏對孩子不好,在外麵也會裝樣子,都是體麵人。”
這個比較有可能,另外兩人覺得不至於說成怨偶,有可能是沒任何感情基礎,結婚生小孩完成任務,之後忙自己的事業去了。
朱青蓮和她們聊過兩句後,決定跟潤潤說話的時候,王錦繡出來喊潤潤,告訴潤潤,她媽媽找他。
潤潤聽到媽媽找自己,告訴小話嘮自己待會兒再來玩,很快跑去堂屋。
王錦繡怕小朋友摔著,連忙跟在小朋友身邊。
小紅鸝看潤潤進去,也想跟進去,被媽媽攔住,讓她待在院子裏,不能去堂屋,吃午飯的時候才能進去。
小紅鸝這會兒終於噘嘴了,噘嘴後,告訴媽媽自己口渴想喝水。
“口渴想喝水啊,爸爸給你倒水喝。”鄭金峰聽到女兒口渴,去幫她倒水,不給女兒進堂屋進廚房的機會。
沒希望了,小紅鸝吸鼻子,把香味都吸進鼻子裏。
望梅止渴。
鄭金峰端水出來,看到女兒吸空氣,想提醒女兒空氣中存在粉塵,她這樣是把髒東西吸進鼻子裏。
怕他說起這話的時候,女兒要發火了,幹脆不說。
潤潤進去後,一直到吃午飯都沒回來院子裏,錦繡阿姨喊他們吃午飯的時候,小紅鸝第一個衝進去。
她等這個時候等了好久!
王錦繡今天借了不少碗,在小桌子上也放了幾道菜,用碗裝著的小分量菜,有幾個小朋友坐小飯桌吃飯,小紅鸝知道大飯桌比小飯桌更豐富,然而爸爸媽媽坐大飯桌。
她會被限製吃多少。
思來想去,小朋友先坐在大人桌吃飯,讓爸爸媽媽給自己夾想吃的菜,吃完一碗飯,吃第二碗的時候跑去小孩桌吃。
女兒吃完一碗飯的時候,楊嫻也已經吃了半碗飯,隨著女兒來到小孩桌。
盯著女兒吃飯菜。
小話嘮爸爸的手藝沒話說,色香味俱全,不會做菜的大學老師不是好廚子。
鍾越河一上午都是不說話隻幹活的形象,中午的飯菜,叫他沒說話,吃了兩大碗飯。
中午吃飯的場景可以說熱鬧非凡,吃完午飯,大人收拾廚餘,剛吃飽飯的小朋友待在院子裏曬太陽。
小紅鸝爸媽知道不能限製女兒限製太過,在女兒吃第一碗飯的時候,女兒想吃什麽菜,他們都給女兒夾一點嚐味道。
女兒吃第二碗飯的時候才開始限製。
盡管被限製了,小紅鸝午飯吃得還是很滿足,吃完飯在院子裏曬太陽,幸福地眯起眼睛。
差不多到下午兩點,一行人離開,來的時候說過新年快樂,離開的時候也說了新年快樂。
兩個小朋友犯困去睡覺,王錦繡和鍾越河也回到自己的睡覺間。
王錦繡沒有坐在書桌前,而是坐在床邊。
“今天又累又開心,不過最累的應該是小話嘮的爸爸,我想馮少濤明天起來,胳膊肩膀酸痛得不行了。”王錦繡看出來馮少濤不太適應大鐵鍋炒菜。
起初不適應,後來慢慢習慣了。
“要慶幸我們炒菜和蒸菜是一半一半的,不然他胳膊確實保不住了。”他也看出來了。
馮少濤開始還保持著小習慣,有些動作看出來,他是想顛鍋,奈何大鐵鍋沒辦法做到,隻能叫自己慢慢適應。
他們家賣水產品的,肯定會有很多水產品,大多數用蒸的就行。
“本來他們十點到也能幫忙,九點就過來,反而忙了更多,比我們主人家更忙了。”
請客的主人家反而沒有特別忙碌,王錦繡一上午都在切食材,差點趕不上馮少濤做菜速度。
一看就知道他是廚房老手。
上午來的客人非常多,多到讓鍾越河不是很適應,幸好除了朱青蓮,都不是特別熱情會主動說話的人。
朱青蓮話題沒帶到鍾越河身上,鍾越河就一直安靜不說話。
他挺喜歡這樣,大家各忙各的,互不打擾。
“我的提議怎麽樣,是不是放鬆大腦了?”鍾越河問她。
王錦繡:“放鬆了,你摸摸我的手,我今天手一直都是暖和的,隻有洗菜的時候涼。”
今天溫度不高,動起來身子就不冷了。
鍾越河:“我熱得不行,都想脫掉棉衣,你不讓脫。”
上午每個大人都有點事情做,鍾越河不例外。
大人的桂圓顆數,王錦繡是看著舀的,小朋友每個都是一樣的顆數,三顆,防著小朋友們較真。
她甚至擔心某個小朋友碗裏的桂圓太大顆,被別的小朋友看在眼裏,不光控製數量,還控製大小。
每個都差不多。
小紅鸝最先吃掉三顆桂圓,吃完三顆桂圓才開始喝茶水。
別的小朋友包括湯圓,都沒急著吃光桂圓,所以在小紅鸝喝完的時候,他們碗裏都還有桂圓。
媽媽的話算是斷了小朋友的後路,朱青蓮不怎麽管小孩的嘴,有時候在家裏還是小孩管著她。
在小紅鸝吃桂圓的事上,她的看法是:“小紅鸝,不要現在就吃飽了,現在吃飽怎麽吃得下中午的菜,中午有滿桌子的菜等著你吃。”
小紅鸝問朱阿姨,大桌子都放滿嗎?
今天的大桌子是小朋友見過的最大桌子了,即使隻是一個大圓桌麵架在尋常的飯桌上。
小朋友不管大桌子是怎麽來的,隻知道能裝下很多菜。
“是啊,這上麵的東西都要做成菜的,你現在就吃飽了,中午吃不下怎麽辦。”
朱阿姨的話叫小紅鸝振奮起來,保證吃飯前不會再吃東西,茶水也不喝了。
還是朱青蓮懂小吃貨的心理。
奈何對小朋友來說,在吃飯之前不吃任何東西,實在太困難了。
桂圓茶喝完,廚房也開火做菜了。
中午掌勺的是小話嘮的爸爸馮少濤,馮少濤負責做菜,洗菜燒火的活就交給別人了。
主人家反而成了客人,王錦繡很不好意思,就是廚房太小,朱青蓮又說自己丈夫做飯菜比較有經驗,讓他做效率很高,她隻能放下炒菜的活,去做洗切的活。
馮少濤隻在下鄉那段時間用過大鐵鍋做菜,過去十幾年,已經不太習慣大鐵鍋做菜。
先開始很是生疏,做了一兩道菜就熟悉起來。
他對火力的了解比一般人更清楚,朱青蓮負責燒火。
燒火可是件輕鬆的活,她非常樂意做。
飯菜的香味很是霸道,把小紅鸝饞蟲勾出來了,別的幾個小朋友,除了小話嘮,都有點心動意動。
小話嘮吃過爸爸做的飯菜,多香的味道都能抵禦住,今天做的飯菜比家裏平時吃的豐盛很多倍,他也期待,隻是不如別的小朋友那麽期待而已。
小紅鸝遊戲玩不下去了,趁著爸爸媽媽沒注意,摸去廚房。
廚房比較小,飯桌搬走後留出點空間,幾個大人待在裏麵也有點擠,小紅鸝摸著空隙走到馮叔叔身邊。
馮少濤剛炒好一道菜,把菜裝盤,要放到蒸籠裏。
小紅鸝出現,眼巴巴看著菜,露出想吃的神情。
在馮少濤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朱青蓮出聲了:“小紅鸝,忘記你跟阿姨說什麽了?現在不能吃,要等午飯才可以吃,少濤,你把菜放到蒸籠裏,灶膛還在燒火,你得開始做下道菜了。”
大鐵鍋的火力比較猛,馮少濤聞言,沒再猶豫,將菜放到蒸籠裏,往大鐵鍋裏加水,簡單清理鐵鍋後,將鍋裏的水舀掉,開始做下道菜。
小紅鸝沒吃到菜也沒關係,看著叔叔做菜。
不久後,一串小朋友進來。
小廚房顯得更加擁擠。
還是楊嫻進來把女兒帶走,一串小朋友跟著離開,小廚房才空下來。
小朋友們進來一趟,朱青蓮也不坐在灶膛前了,換鍾越河坐在灶膛前燒火,她去外麵找人聊天。
“你們兩個太冷的話,去廚房待著,廚房暖和。”朱青蓮對楊嫻和秦虹雨說。
現在不是夫妻合作了,女人一起幹活,男人一起幹活。
楊嫻:“水是有點涼,但是院子裏有太陽,不是很冷。”
秦虹雨:“廚房地方太小了,我們進去礙事。”
朱青蓮幫她倆的忙,一起洗菜,注意到潤潤,小聲對楊嫻秦虹雨說,她要不要勸潤潤進去堂屋,跟爸爸媽媽多說會兒話。
這孩子沒因為爸爸媽媽常年不在身邊怨恨爸爸媽媽,似乎還挺想念爸爸媽媽,想和爸爸媽媽親近。
潤潤的父母都在堂屋,怕他們突然出現在院子,也怕潤潤聽見,她聲音壓得很低。
很低,讓楊嫻秦虹雨聽見就行。
秦虹雨點頭:“就是不知道潤潤會不會進去,這孩子今天一直都忍不住看著爸爸媽媽,現在玩遊戲玩得也不專心。”
要說玩遊戲玩得最不專心的兩個小孩,一個是小紅鸝,另一個則是潤潤。
剩下四個都玩得很專心,陪幾個弟弟妹妹玩遊戲,大哥哥湯圓也玩得很投入。
小紅鸝心思全在吃上,潤潤心思全在爸媽。
楊嫻剛才看在眼裏:“我把麗麗從廚房揪出來,別的小朋友一起出來,我就發現潤潤偷偷在看自己爸爸媽媽。”
小朋友們想法天真,以為藏得很好,其實大人都能看到。
朱青蓮不想嚼舌根,還是忍不住猜測:“潤潤的媽媽不會是後媽吧,和孩子不是很熟。”
潤潤家的事,他們了解很少。
潤潤也在a大附屬幼兒園,就說明爸爸或者媽媽是a大的人。
朱青蓮聽說過一點事情,知道潤潤爸爸不在a大工作,所以應該是媽媽或者爺爺奶奶輩的親人在a大工作。
楊嫻在a大工作,沒見過潤潤媽媽,不過看到潤潤媽媽的態度,感覺像是親媽,又可能不是親媽。
秦虹雨:“潤潤長得像爸爸,眉眼有點媽媽的樣子,應該不是後媽,有哪幾個後媽對孩子是冷冰冰的態度,除非是潤潤爸爸主動追求,求人家和自己在一起……也說不過去啊,兩人看起來都很忙,沒聽過有別的孩子。”
朱青蓮:“除非他們夫妻是對怨偶,本來就沒有感情基礎,生個小孩,分居各過各的日子,即使後媽在家裏對孩子不好,在外麵也會裝樣子,都是體麵人。”
這個比較有可能,另外兩人覺得不至於說成怨偶,有可能是沒任何感情基礎,結婚生小孩完成任務,之後忙自己的事業去了。
朱青蓮和她們聊過兩句後,決定跟潤潤說話的時候,王錦繡出來喊潤潤,告訴潤潤,她媽媽找他。
潤潤聽到媽媽找自己,告訴小話嘮自己待會兒再來玩,很快跑去堂屋。
王錦繡怕小朋友摔著,連忙跟在小朋友身邊。
小紅鸝看潤潤進去,也想跟進去,被媽媽攔住,讓她待在院子裏,不能去堂屋,吃午飯的時候才能進去。
小紅鸝這會兒終於噘嘴了,噘嘴後,告訴媽媽自己口渴想喝水。
“口渴想喝水啊,爸爸給你倒水喝。”鄭金峰聽到女兒口渴,去幫她倒水,不給女兒進堂屋進廚房的機會。
沒希望了,小紅鸝吸鼻子,把香味都吸進鼻子裏。
望梅止渴。
鄭金峰端水出來,看到女兒吸空氣,想提醒女兒空氣中存在粉塵,她這樣是把髒東西吸進鼻子裏。
怕他說起這話的時候,女兒要發火了,幹脆不說。
潤潤進去後,一直到吃午飯都沒回來院子裏,錦繡阿姨喊他們吃午飯的時候,小紅鸝第一個衝進去。
她等這個時候等了好久!
王錦繡今天借了不少碗,在小桌子上也放了幾道菜,用碗裝著的小分量菜,有幾個小朋友坐小飯桌吃飯,小紅鸝知道大飯桌比小飯桌更豐富,然而爸爸媽媽坐大飯桌。
她會被限製吃多少。
思來想去,小朋友先坐在大人桌吃飯,讓爸爸媽媽給自己夾想吃的菜,吃完一碗飯,吃第二碗的時候跑去小孩桌吃。
女兒吃完一碗飯的時候,楊嫻也已經吃了半碗飯,隨著女兒來到小孩桌。
盯著女兒吃飯菜。
小話嘮爸爸的手藝沒話說,色香味俱全,不會做菜的大學老師不是好廚子。
鍾越河一上午都是不說話隻幹活的形象,中午的飯菜,叫他沒說話,吃了兩大碗飯。
中午吃飯的場景可以說熱鬧非凡,吃完午飯,大人收拾廚餘,剛吃飽飯的小朋友待在院子裏曬太陽。
小紅鸝爸媽知道不能限製女兒限製太過,在女兒吃第一碗飯的時候,女兒想吃什麽菜,他們都給女兒夾一點嚐味道。
女兒吃第二碗飯的時候才開始限製。
盡管被限製了,小紅鸝午飯吃得還是很滿足,吃完飯在院子裏曬太陽,幸福地眯起眼睛。
差不多到下午兩點,一行人離開,來的時候說過新年快樂,離開的時候也說了新年快樂。
兩個小朋友犯困去睡覺,王錦繡和鍾越河也回到自己的睡覺間。
王錦繡沒有坐在書桌前,而是坐在床邊。
“今天又累又開心,不過最累的應該是小話嘮的爸爸,我想馮少濤明天起來,胳膊肩膀酸痛得不行了。”王錦繡看出來馮少濤不太適應大鐵鍋炒菜。
起初不適應,後來慢慢習慣了。
“要慶幸我們炒菜和蒸菜是一半一半的,不然他胳膊確實保不住了。”他也看出來了。
馮少濤開始還保持著小習慣,有些動作看出來,他是想顛鍋,奈何大鐵鍋沒辦法做到,隻能叫自己慢慢適應。
他們家賣水產品的,肯定會有很多水產品,大多數用蒸的就行。
“本來他們十點到也能幫忙,九點就過來,反而忙了更多,比我們主人家更忙了。”
請客的主人家反而沒有特別忙碌,王錦繡一上午都在切食材,差點趕不上馮少濤做菜速度。
一看就知道他是廚房老手。
上午來的客人非常多,多到讓鍾越河不是很適應,幸好除了朱青蓮,都不是特別熱情會主動說話的人。
朱青蓮話題沒帶到鍾越河身上,鍾越河就一直安靜不說話。
他挺喜歡這樣,大家各忙各的,互不打擾。
“我的提議怎麽樣,是不是放鬆大腦了?”鍾越河問她。
王錦繡:“放鬆了,你摸摸我的手,我今天手一直都是暖和的,隻有洗菜的時候涼。”
今天溫度不高,動起來身子就不冷了。
鍾越河:“我熱得不行,都想脫掉棉衣,你不讓脫。”
上午每個大人都有點事情做,鍾越河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