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卿香盈袖(重生)/偏執丞相寵妻日常 作者:袖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顧晚卿還是覺得他這想法太過天真。
她家爹爹哪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就懲處別人家兒子的人。
何況衛琛在她爹心中一向作風正派,從小到大都是頂天立地的君子形象。
若說衛琛拐了她出京,想來他老人家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算了,你還是送我回府吧。”
顧晚卿心裏暗暗歎了一口氣,若是衛琛去了,她爹真怪罪他怎麽辦?
這麽一想,顧晚卿便打消了讓他一同入府的念頭。
馬車到太傅府後門外的巷子裏停穩,衛琛先下車。
他將顧晚卿扶下車後,與她在太傅府後門門口的簷下站了許久。
無非是再三確認她真不打算讓他隨她回去,拜見雙親?
顧晚卿始終堅持讓他回太尉府。
一來是怕爹娘怪罪於他,將來他們若是真要議親,便不好給他們二老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來也是怕她同衛琛一起回去,他倆暗度陳倉的事被爹娘看穿。
顧晚卿到底還是不願現在就議親的。
她回京修整一番後,便要入國子監求學問道。
成親之事,還是等過兩年再說。
且不說求學問道,便是她與衛琛之間的關係,也需要時間鞏固才是。
若是草率嫁了,未來的日子裏,他們若是發現彼此不和,便是後悔怕也晚了。
顧晚卿心中的顧慮,衛琛自是不知。
就像顧晚卿也不知道在衛琛心中,他們之間永遠不會不和。
他永遠以她馬首是瞻。
-
黃昏時分,日頭西斜,風也不如正午時那般燥熱。
顧晚卿回府的消息,也如同這傍晚的微風,吹散到太傅府各個院落。
直到晚膳時,全府上下都知曉了她回府的消息。
連已然出嫁的大姐顧晚依也問詢,特意從她婆家趕了回來。
可惜顧晚依趕回太傅府時,顧晚卿已經被一家之主的顧準罰去了顧家祠堂。
說是讓她跪在列祖列宗麵前反省,連晚膳都不讓用。
顧晚依拜見過袁氏後,便趕去了顧準的書房。
恰好大哥顧晚白拉著二弟顧晚相,也正打算去找父親求情。
姊妹三人在顧準書房外的院子遇上,互相問候了一番。
顧晚依才提及了正事:“婠婠此番可是當真惹惱了父親?”
她回來得晚,又出嫁在外,對府中的事情自然不及顧晚白與顧晚相清楚。
顧晚白身為嫡出長兄,一向是敦厚溫潤的兄長做派。
對他們幾個弟弟妹妹十分愛護,尤其是顧晚卿。
不過平日裏他同父親一樣,公務繁忙,難免有疏忽底下幾個兄弟姐妹的地方。
所以顧晚卿這次犯下的過錯,還是顧晚相最為清楚。
“自然是真惹惱了,否則父親哪舍得讓她去祠堂罰跪啊。”顧晚相手裏搖著一柄折扇,穿一身紫色華服,偏俊美的長相,怎麽看怎麽妖孽。
說起話來的語調,憋著一股子壞,沒個正形。
再加上他平日裏遊手好閑沒個正形,連父親大人都對他失望透頂,幹脆不做管束了。
隻要顧晚相不在外頭闖大禍,連累太傅府的名聲。
他做什麽,顧準都不會過問。
平日裏顧晚相也極少在府中晃蕩。
一日三餐多數時候與他那幫狐朋狗友一起,今日也就是顧晚卿回府,他得了衛琛那邊派人傳來的信。
特意回府替他照看一二。
若是事態發展過於嚴重,顧晚相還得悄悄給衛琛傳信去。
眼下父親都讓顧晚卿那丫頭去跪祠堂了,顧晚相覺著,這信可以傳了。
“不過是出京遊曆了一段時日,父親何必如此動怒。”顧晚依想不明白。
從小到大,顧晚卿犯的錯,比這嚴重的多了去。
“大姐有所不知,婠婠離京後,那兵部尚書親自找過咱爹。”
“說是他家次子,就成煜那病秧子,因著婠婠逃府出京避著他這件事,狠狠病了一通。”
“那成煜本就羸弱不堪,這一病小命險些沒了。”
反正那兵部尚書成虎的意思,覺著顧晚卿對成煜避如蛇蠍的態度頗為過分。
還為此等芝麻大點的小事,去聖上跟前念叨。
這不,顧準身為當朝太傅,又是太子老師,卻連自己的子女都管教不好,實在落人話柄。
縱然顧準在外頭表現得毫不在乎,甚至回懟了成虎。
堂堂戶部尚書的兒子,心性不堅,病弱不堪。
自個兒身體不行,求親不成受了挫折,怎的還將病倒的罪責怪在了他家卿卿一介弱女子身上?
但回到了府中,一想到外人說他管教不嚴。
顧準還是免不了生氣。
正在氣頭上,顧晚卿回來了,他若是不嚴厲懲罰她堵住悠悠眾口,難不成還等旁人來對他女兒指手畫腳不成。
-
院中,顧晚相的話令顧晚依和顧晚白先後皺起了眉頭。
前者是半點不知情,後者倒是知道成虎找過顧準,卻不知竟是為了此等事。
哪知這還沒完。
顧晚相接著道:“更何況,咱這小妹啊,也是真被寵壞了。”
“逃府也就罷了,還去了太尉府找阿錦。”
雖說這事兒京中鮮有傳聞,但卻也流出了一些風聲。
隻不過沒人有實質證據,便是流言蜚語,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不過外人不知,顧晚相卻知曉。
畢竟顧晚卿離府時,還留了一封書信,字裏行間坦坦蕩蕩,直言去尋衛琛了。
她坦蕩,旁人卻不這般作想。
顧準見了信,自然也是有些生氣的。
剛及笄的女兒,怕還沒寶貝夠呢,心就要飛到衛家那小子身上去了。
想到女大不中留,顧準便越發來氣。
顧晚相看不透這一層,隻當顧晚卿不愛惜自己的名聲觸了父親大人的底線。
這才罰她重些。
顧晚相話落,顧晚依和顧晚白相繼陷入沉默。
他們都知道,自家這位小妹,從小就與衛家三郎親近。
這麽些年,他二人倒也沒生出什麽貓膩。
至少顧晚白沒講他們湊一對看待過。
但旁人不知曉這些,難免誤會。
誤會深了,慢慢自會衍生出謠言來。
“這般看來,小妹這次,確實當罰。”顧晚白擰起長眉。
雖然也舍不得顧晚卿被罰跪,卻又找不到正當理由替她開脫。
心下很是為難。
顧晚依便不如他這般公理分明,心下隻覺得父親罰得重,“當罰也不必嚴罰,父親便是罰她抄抄書經也就罷了。”
三人犯愁之際,顧家老三顧晚塵也來了。
生性內斂如他,在自己院中猶豫了許久,還是想來替小妹求求情。
如他所料,兄長姐姐,都在。
果然他不該來的,求情這種事情,向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可來都來了,顧晚塵也不想打退堂鼓。
與兄長姐姐們見了禮,便乖乖站在一旁,聽他們拿主意。
-
這一耗,便是半個時辰。
顧準在書房中忙碌,顧晚相姊妹幾個在院子裏想法子。
最好能一舉說通父親大人。
天色近晚,夜幕垂了下來。
太傅府內點亮了燈火,卻也驅不散愈漸深濃的夜色。
她家爹爹哪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就懲處別人家兒子的人。
何況衛琛在她爹心中一向作風正派,從小到大都是頂天立地的君子形象。
若說衛琛拐了她出京,想來他老人家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算了,你還是送我回府吧。”
顧晚卿心裏暗暗歎了一口氣,若是衛琛去了,她爹真怪罪他怎麽辦?
這麽一想,顧晚卿便打消了讓他一同入府的念頭。
馬車到太傅府後門外的巷子裏停穩,衛琛先下車。
他將顧晚卿扶下車後,與她在太傅府後門門口的簷下站了許久。
無非是再三確認她真不打算讓他隨她回去,拜見雙親?
顧晚卿始終堅持讓他回太尉府。
一來是怕爹娘怪罪於他,將來他們若是真要議親,便不好給他們二老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來也是怕她同衛琛一起回去,他倆暗度陳倉的事被爹娘看穿。
顧晚卿到底還是不願現在就議親的。
她回京修整一番後,便要入國子監求學問道。
成親之事,還是等過兩年再說。
且不說求學問道,便是她與衛琛之間的關係,也需要時間鞏固才是。
若是草率嫁了,未來的日子裏,他們若是發現彼此不和,便是後悔怕也晚了。
顧晚卿心中的顧慮,衛琛自是不知。
就像顧晚卿也不知道在衛琛心中,他們之間永遠不會不和。
他永遠以她馬首是瞻。
-
黃昏時分,日頭西斜,風也不如正午時那般燥熱。
顧晚卿回府的消息,也如同這傍晚的微風,吹散到太傅府各個院落。
直到晚膳時,全府上下都知曉了她回府的消息。
連已然出嫁的大姐顧晚依也問詢,特意從她婆家趕了回來。
可惜顧晚依趕回太傅府時,顧晚卿已經被一家之主的顧準罰去了顧家祠堂。
說是讓她跪在列祖列宗麵前反省,連晚膳都不讓用。
顧晚依拜見過袁氏後,便趕去了顧準的書房。
恰好大哥顧晚白拉著二弟顧晚相,也正打算去找父親求情。
姊妹三人在顧準書房外的院子遇上,互相問候了一番。
顧晚依才提及了正事:“婠婠此番可是當真惹惱了父親?”
她回來得晚,又出嫁在外,對府中的事情自然不及顧晚白與顧晚相清楚。
顧晚白身為嫡出長兄,一向是敦厚溫潤的兄長做派。
對他們幾個弟弟妹妹十分愛護,尤其是顧晚卿。
不過平日裏他同父親一樣,公務繁忙,難免有疏忽底下幾個兄弟姐妹的地方。
所以顧晚卿這次犯下的過錯,還是顧晚相最為清楚。
“自然是真惹惱了,否則父親哪舍得讓她去祠堂罰跪啊。”顧晚相手裏搖著一柄折扇,穿一身紫色華服,偏俊美的長相,怎麽看怎麽妖孽。
說起話來的語調,憋著一股子壞,沒個正形。
再加上他平日裏遊手好閑沒個正形,連父親大人都對他失望透頂,幹脆不做管束了。
隻要顧晚相不在外頭闖大禍,連累太傅府的名聲。
他做什麽,顧準都不會過問。
平日裏顧晚相也極少在府中晃蕩。
一日三餐多數時候與他那幫狐朋狗友一起,今日也就是顧晚卿回府,他得了衛琛那邊派人傳來的信。
特意回府替他照看一二。
若是事態發展過於嚴重,顧晚相還得悄悄給衛琛傳信去。
眼下父親都讓顧晚卿那丫頭去跪祠堂了,顧晚相覺著,這信可以傳了。
“不過是出京遊曆了一段時日,父親何必如此動怒。”顧晚依想不明白。
從小到大,顧晚卿犯的錯,比這嚴重的多了去。
“大姐有所不知,婠婠離京後,那兵部尚書親自找過咱爹。”
“說是他家次子,就成煜那病秧子,因著婠婠逃府出京避著他這件事,狠狠病了一通。”
“那成煜本就羸弱不堪,這一病小命險些沒了。”
反正那兵部尚書成虎的意思,覺著顧晚卿對成煜避如蛇蠍的態度頗為過分。
還為此等芝麻大點的小事,去聖上跟前念叨。
這不,顧準身為當朝太傅,又是太子老師,卻連自己的子女都管教不好,實在落人話柄。
縱然顧準在外頭表現得毫不在乎,甚至回懟了成虎。
堂堂戶部尚書的兒子,心性不堅,病弱不堪。
自個兒身體不行,求親不成受了挫折,怎的還將病倒的罪責怪在了他家卿卿一介弱女子身上?
但回到了府中,一想到外人說他管教不嚴。
顧準還是免不了生氣。
正在氣頭上,顧晚卿回來了,他若是不嚴厲懲罰她堵住悠悠眾口,難不成還等旁人來對他女兒指手畫腳不成。
-
院中,顧晚相的話令顧晚依和顧晚白先後皺起了眉頭。
前者是半點不知情,後者倒是知道成虎找過顧準,卻不知竟是為了此等事。
哪知這還沒完。
顧晚相接著道:“更何況,咱這小妹啊,也是真被寵壞了。”
“逃府也就罷了,還去了太尉府找阿錦。”
雖說這事兒京中鮮有傳聞,但卻也流出了一些風聲。
隻不過沒人有實質證據,便是流言蜚語,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不過外人不知,顧晚相卻知曉。
畢竟顧晚卿離府時,還留了一封書信,字裏行間坦坦蕩蕩,直言去尋衛琛了。
她坦蕩,旁人卻不這般作想。
顧準見了信,自然也是有些生氣的。
剛及笄的女兒,怕還沒寶貝夠呢,心就要飛到衛家那小子身上去了。
想到女大不中留,顧準便越發來氣。
顧晚相看不透這一層,隻當顧晚卿不愛惜自己的名聲觸了父親大人的底線。
這才罰她重些。
顧晚相話落,顧晚依和顧晚白相繼陷入沉默。
他們都知道,自家這位小妹,從小就與衛家三郎親近。
這麽些年,他二人倒也沒生出什麽貓膩。
至少顧晚白沒講他們湊一對看待過。
但旁人不知曉這些,難免誤會。
誤會深了,慢慢自會衍生出謠言來。
“這般看來,小妹這次,確實當罰。”顧晚白擰起長眉。
雖然也舍不得顧晚卿被罰跪,卻又找不到正當理由替她開脫。
心下很是為難。
顧晚依便不如他這般公理分明,心下隻覺得父親罰得重,“當罰也不必嚴罰,父親便是罰她抄抄書經也就罷了。”
三人犯愁之際,顧家老三顧晚塵也來了。
生性內斂如他,在自己院中猶豫了許久,還是想來替小妹求求情。
如他所料,兄長姐姐,都在。
果然他不該來的,求情這種事情,向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可來都來了,顧晚塵也不想打退堂鼓。
與兄長姐姐們見了禮,便乖乖站在一旁,聽他們拿主意。
-
這一耗,便是半個時辰。
顧準在書房中忙碌,顧晚相姊妹幾個在院子裏想法子。
最好能一舉說通父親大人。
天色近晚,夜幕垂了下來。
太傅府內點亮了燈火,卻也驅不散愈漸深濃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