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眉頭一挑:“怎麽會沒有你?今日因為旁人的陷害而沒了黃帶子的身份,那麽來日就以足夠高的榮光重新體體麵麵地將這份身份拿回來。


    那時候不是因為黃帶子,因為愛新覺羅家的子孫而榮耀,僅僅隻是因為你自己創造的榮光而榮耀。”


    “宜娘娘…”


    “嗯。”


    “我是相信皇阿瑪的政策的,沒有任何忤逆的想法。”


    “我知道,所以你更該去看看,這改革給大清不僅帶來了好的一麵,也有許多人鑽空子的滋生出了黑暗,去瞧瞧吧,保成去看一看,去經曆的多了,你就能明白你皇阿瑪的苦心了。”


    苦心,太子從這個詞匯中像是明白了什麽,再沒有了剛才平靜麻木的模樣,激動的點頭:“宜娘娘,您和皇阿瑪就看好了吧,保成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從小被寵著長大的太子見因為一點小事皇阿瑪不僅廢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還將自己貶為庶人,一下子什麽心氣都泄了,甚至忍不住的自我懷疑,從前的好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如今知道這隻是一場曆練,想法就不一樣了,當年始皇對扶蘇便是如此,越想越覺得是這樣的太子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發誓要做出一番成績來。


    多年的爭鬥,太子和大阿哥可以說是最了解彼此的人了,倒不如說是親兄弟呢,一聽他的行為模式也腦補出了同樣的理由。


    之後他們雖然被貶為了庶民,康熙卻沒不管他們,而是讓他們各自去了一個貧困的小縣城當縣令,這更是佐證了他們的想法,二人風風火火地收拾起了行李,發誓要做出個成績來。


    二人的馬車駛離京誠,站在城牆上看著他們馬車漸漸離去的烏那希握緊了康熙的手:“別擔心,他們還年輕,早晚有一天會曆練出來的。”


    康熙反手握著她的手:“也就你這麽想了,其他人都在嘀咕我這個做皇帝的實在是冷心冷情。”


    烏那希半靠在他身上:“你要真狠心就不會給他們留一個機會了,你這是失望了。”


    如今九子奪嫡才剛剛有些端倪呢,還不是之後一邊要防備自己的冤種兄弟,一邊要應對多疑的老父親,九龍尚且都稚嫩著呢。


    而康熙從小就沒太平過,風雨飄零的環境裏長大和在富貴鄉裏長大完全是兩碼子事,前者看後者那是怎麽看怎麽不滿意。


    康熙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不止是他們兩個,其他的也得都丟出去,不經過一番摔摔打打,都不成器!”


    說著冷哼了一聲:“這兩個不成器的孽障甩出去了,那些故意借機試探朕底線的也該收拾了。”


    一句話拉開了整場改革中最血腥的一部分,所有頑固的抵抗者都被牽連進去,上上下下殺了個人頭滾滾。


    以兩位阿哥先後貶謫,後麵朝臣們接二連三的落馬來證明了康熙對改革的決心,以及對整個朝堂的說一不二。


    這還有什麽好說的,錢重要,但小命更重要啊,倒不是所有人都這麽識趣,看得開,主要是不識趣,看的不開的腦袋都已經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如此各方麵的改革才算是真正開始了,對於整件事情的輿論方麵,別問,問就是皇帝大公無私,就是阿哥犯法都與庶民同罪。


    報紙上刊登的一清二楚,托烏那希這麽多年源源不斷的砸錢下去的學堂的福,百姓們的識字率是大大的提高了,就是年長的大人不識字,但家裏的小孩也能讀報紙給長輩聽。


    胡同口,幾個滿臉滄桑的百姓坐在椅子上,慈愛的聽著自家的小輩捏著報紙認認真真的讀著。


    清脆的童音念的一點磕絆都不打,幾個大人聽著聽著就笑得滿臉都是褶子,滿足的看著自家的孩子。


    他們一輩子就這樣了,但自己的孩子不一樣,想著前些日子扛大包時,家裏的孩子三下兩下的就算出他們這幾日該得的工錢是多少,幾位因為生活艱辛而顯得特別蒼老的長者笑得更加開懷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2-20 22:46:40~2023-02-21 23:52:4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鹹魚嬸 2瓶;堇色、素華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8章 完結


    深知這份改變是由誰帶來的長輩們一聽這消息更是堅定的表示:“放他娘的狗屁, 啥叫不許女人出去做工?有那有份工錢來補貼著家裏都能吃上肉了,還是皇上好, 那些貪官真是該殺!”


    “現在不用交那麽多稅了, 家裏能有餘糧了,那群貪官金山銀山的都還不夠,非得要我們小老百姓這點血汗錢, 死的那麽輕鬆真是便宜他了!”


    “你看那個什麽禦史, 還說不應該讓學堂免費教書還提供食物,這樣因為占小便宜的心思而來的學生心不誠, 沒有了供養孩子的責任久而久之百姓們會因此心生懶惰,無事的四處浪蕩惹是生非。


    這是什麽黑心腸啊?再去他家裏扔石頭!”


    說是扔石頭, 可事後越想越氣,好不容易有學堂能夠免費教孩子識字,不用當睜眼瞎,不說將來當官作宰,可去鎮上找活計都比他們在苦力的強。


    這樣小小的希望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結果竟然有王八蛋想要阻止,這可戳中了百姓們的心窩子。


    過後據不知名人員報道, 上了報紙的幾位官員的宅邸皆被潑了大糞,尤其某禦史家裏臭不可聞。


    前車之鑒擺在這了,不管是真心想要改革的還是被逼無奈上的, 都跟被抽了鞭子的毛驢一樣一點都不敢停歇的。


    “聽說前朝的大臣們都忙得腳不沾地了,我還以為你也會跟著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呢!”夏日炎炎, 二人坐在小舟上獨自劃入那滿池的荷花中。


    心甘情願地當著苦力親自劃船的康熙一挑眉地說道:“就是因為他們忙了, 所以我才不忙啊, 做皇帝的總不可能事事都要經手一遍的, 要真那麽幹就是累死我也幹不完呀。”


    烏那希伸手去夠一旁開的正好的荷花, 笑嘻嘻的說道:“你這樣子看著可真欠打!”


    嬉皮笑臉的康熙得意洋洋地表示:“主要是朝臣們夠勤奮,原本幾個毛都沒長齊就想紮翅的小崽子,在看到保成和保清的下場之後也跟著乖了下來,我可不就無事一身輕了嘛。”


    烏那希犀利的拆穿了他的假麵:“朝臣們想不勤勞行嗎?之前在報紙上登過的官員們就是前車之鑒,看樣子沒個三十年百姓們都忘不了他們。”


    康熙笑嗬嗬的說道:“不管過程怎麽樣,但結局還是好的嘛,你看他們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再也不用擔心懷才不遇了,而我有了清閑,這不是皆大歡喜嘛。”


    伸手掐了一朵荷花的烏那希伸手用荷花輕輕打了打他:“你這臉皮可真厚。”


    康熙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皇帝的臉皮都厚。”


    兩個打著嘴仗的人都是一副眉眼俱笑的模樣,小舟慢慢地從那滿池的荷花中穿梭而過,微微的蕩漾著,烏那希伸了個懶腰,抬著小臉的享受著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


    半晌聲音含含糊糊的說道:“這日頭真好,我這些日子也是急昏頭了。”


    康熙輕聲的安慰道:“那事與你有什麽關係,說那些士紳們故意的借機想要砰擊你的聲望,若非他們的有意算計,最為保守的百姓怎麽可能全部去種辣椒呢?”


    前麵烏那希勸太子說的黑暗麵不是空談,之前推行出去的辣椒和番茄一開始很新鮮,滋味又不錯,導致種植它的經濟效應很好。


    再加上有心人的誇大和哄抬市價導致一個縣城大半的百姓都去種植辣椒,又有富戶在後頭兜底,那當然是大賺特賺,如此第二年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田地都種上了辣椒。


    然後完了,如今各方麵的基建設施不發達,當地沒有產糧,從外地運輸過來的話,這其中的車馬費損耗費無形之中就哄抬了糧價,再加上早有準備的富戶們哄抬糧價。


    官府隻當沒這回事,家底薄弱的百姓們為了活下去,也隻能賣田賣地賣兒賣女,最終富戶們達到了一開始兼並土地的目的,官員們借此為話柄砰擊了改革的政策,唯一損失的便是那群沒有任何應對風險的銀錢的升鬥小民。


    還隻是冰山一角,烏那希幾乎是急切的想要去改變現狀,最後不得不承認哪怕改革是好的,但仍有無數的人願意為了利益去破壞。


    各種聳人聽聞的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奇葩手段齊上陣,看的烏那希整個人都emo了!


    不願意讓身邊的人擔心自己的烏那希努力的維持原樣,沒想到還是被康熙看出來了,被這樣關心著的她隻覺得頓時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


    眼神亮晶晶的說道:“身邊有人這麽關心我,我怎麽會因為那群無恥小人而一直壞了自己的心情呢?”


    康熙捏著船槳的手微微一握緊,臉上掛著不知不覺就揚起來了的笑容:“這就對了嘛,高高興興的,別把那些蒼蠅狗盜的伎倆放在心上! ”


    嘿嘿,被關心著的烏那希傻笑著,康熙看著笑得這樣開懷的烏那希,心裏的某些想法也不知不覺的堅定了起來。


    各方麵的改革讓大清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讓妃嬪們看得越來越眼熱,畢竟誰讓這些年康熙如非必要不進後宮,進了後宮也隻往翊坤宮去。


    多數都是烏那希在養心殿陪著康熙,後宮妃嬪們都見不到皇帝,連勾心鬥角的必要都沒了,被圈在那四四方方的院子裏就是再多的心氣都被磨沒了。


    有孩子的還好,有盼頭,可多數都是沒孩子的,如今再見外頭已經漸漸有了女官之實,但還沒有正式命名的女官們,要說心裏沒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你們看到報紙嗎?那白糖廠的女廠長之前我也見過,文采吧普普通通,各方麵平常的還沒我腦子靈活呢!”


    “前些日子招聘的廣告,我也看了,這是我沒去,要不然憑我的水準也能應聘上的。”


    “咱們是嬪妃呢!”


    這自嘲的話一出,一群閑在一起嗑瓜子閑聊天的宮妃們都萎靡了,她們是天子的女人,便是有想法又能如何呢?


    別看康熙不進後宮,但可一直沒小瞧後宮這群女人,該有的釘子眼線一樣沒少,很快,這場談話就記錄在冊的出現在了康熙的禦桌上。


    眼見時機成熟,直接下旨遣散六宮,怎麽說呢?並不是很意外,大家又不是瞎子,康熙這些年獨寵烏那希,眾人都是看在眼裏的。


    心疼女兒守活寡似的隻能慢慢的熬著的人家已經開始準備接自己的女兒回家了,一則皇上說遣散六宮,乾剛獨斷的旁人也沒有反駁的餘地。


    二則皇上也給了不少的選擇,想要嫁人的皇宮會專門的出一副嫁妝也是一份庇佑,若是家裏人不慈愛或是不耐煩再去嫁人生子的,也可以去皇家的道館裏清修。


    說是清修其實日子和宮裏的一樣,該有的都不會少,反倒山青水綠的有更寬闊的地方可以四處探索。


    這就很好了不是,要說擔憂奉過皇帝的女人沒人敢娶,這就多慮了不是,皇太極都會把自己的女人賜給立了功的武將,他後宮裏二嫁的女人也不在少數,從根子上他們就沒講究過什麽貞潔之類的東西。


    之所以講究起來也是因為後來漢化了的原因,說到底漢家的文明太過於瑰麗,文化底蘊皆不夠的滿人被漢化是肯定的。


    這種文化的融合當然是有積極正向的一麵,但不可否認亦有較為狹隘不足的那一麵,比如所謂的三寸金蓮,所謂的貞潔牌坊。


    可誰讓這輩子康熙在烏那希的影響之下就沒停止過折騰的腳步,也遠遠沒到他晚年沉迷於漢女的時候,社會風氣還是很開放的。


    又沒有輿論壓力又能出去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不比在這宮裏熬著強啊!宮妃們都是積極響應。


    駛離這紫禁城的馬車一輛接著一輛的,烏那希調侃著說道:“有沒有覺得很挫敗呀。”


    康熙光棍的表示:“怎麽可能?我沒把她們放在心上,她們同樣也沒把我放心上,大家都隻是各取所需,本來就是求取利益而已。


    我哪有那麽大的魅力迷得所有的女人都對我死心塌地的,他們喜歡的是皇帝,壓根不拘於坐在皇位上的人,隻有你這個小笨蛋才是,不管我變成什麽樣都會陪著我的。”


    烏那希很不自在的用手衝著臉扇了扇風,耳朵卻還是酥酥麻麻的:“怎麽突然這麽煽情啊?”


    康熙輕輕地吻住了那鮮紅如石榴的耳垂,溫柔的說道:“是真情流露,突然很感激你在我的身邊,所以我就想要把這份心情傳達給你。”


    隻是日常和康熙拌個嘴的烏那希臉紅彤彤的跟個番茄一樣:“我也很感激你能在我的身邊!”


    哪怕不自在,烏那希仍舊努力的直視著他的眼睛,同樣也想將這份心情傳遞給他。


    世間沒有什麽比兩情相悅更美好的事情,看著這樣的烏那希隻覺得世界都變得五彩繽紛的康熙如此確定。


    兩個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的,濃情蜜意的比新婚的夫妻還要粘糊,陽光照耀在他們的身上,模糊了他們的五官,唯有那眼睛裏透露出來的比陽光更耀眼,更灼熱的情感,卻是濃鬱的旁觀者都忍不住的嘴角上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寵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婉並收藏清穿之寵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