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顧春來暢笑。
“是是,咱們顧家可是更夫世家,昭兒啊,去了州城你好好的幹,在知州大人麵前更是要好好的表現,以後啊,咱們去皇城打更,說出去,那也是皇城根腳下的體麵人了。”
顧昭肅容:“必定不辜負阿爺的期許。”
兩人對視一眼,完成了君子一諾。
老杜氏:......
聽著這爺倆的話,要不是她知情,她都要以為她家老頭兒和昭兒是許願要當狀元郎,以後打馬遊街了。
......
都說窮家難舍,故土難離,但也有一句話叫做樹挪死,人挪活。
顧春來和老杜氏思忖一夜,便決定跟著顧昭去靖州城瞧瞧。
說句心裏話,到了他們這個年齡,真不是孩子舍不得他們,是他們舍不得孩子罷了。
都說破家值萬貫,平日裏還不覺得,真到搬家的時候,那是家什一大堆,老杜氏哪哪都舍不得擱下。
顧昭攙過老杜氏的胳膊,親昵道。
“阿奶,別整這些了,咱們帶些衣裳就成,旁的啊,到了州城咱們再買。”
老杜氏不讚同,“胡鬧,家裏有還要重新再買,那不是成了謔謔銀子了?”
“不會不會。”顧昭繼續勸道,“雖然咱們去了州城,但這玉溪鎮的屋子,它是咱們的根,平日年節時候,咱們總要回來瞧瞧的。”
“要是都搬空了,到時家裏空蕩蕩的,那還怎麽住人了?”
老杜氏遲疑。
她放眼看過身後這屋舍,長寧街的這處屋舍雖然舊了一些,但這是她和老頭子攢了一輩子銀子,一點點置辦出來的。
這個月添一口甕,下個月添一張方桌,就這樣,他們一點點添置,每一件東西,她都記得自己買它時候的事兒。
過日子的人家,大抵都是這樣吧。
老杜氏惆悵。
平時不覺得,真要離開了,怎地這般舍不得呢,就連院子裏的那個破籮筐都覺得親切。
也許,這屋子不是屋子,是她和老頭子的一輩子。
顧昭摟著老杜氏的胳膊晃了晃,笑著安撫道。
“阿奶不要難過,小潘哥說了,每一旬我都有一日休沐的假期,那日不要當值,到時咱們就坐寶船回來,好不好?很快的。”
老杜氏深吸一口氣,“成,咱們到州城買新的!”
顧昭笑眯眯:“阿奶豪氣!”
......
想著玉溪鎮的巡夜活計,顧昭思忖一番,去六馬街的喇叭花精那兒討了兩粒種子。
長寧街,顧家。
顧昭淨了手,將這次在靖州城新買的黃紙和朱砂取出。
銀子貴自然有銀子貴的道理,這家店家將朱砂研磨提純,因此,這朱砂粉質細膩,顏色鮮豔,是丹砂中的珍品。
顧昭取了一小勺擱到杯盞中,用清水調和,片刻後,她微微凝神,沾朱砂,筆走龍蛇。
朱紅的顏色在黃紙上蜿蜒,絳宮處的金丹滴溜溜的轉著,隨著元炁注入,符文就像是一條條蜿蜒的溪流,纏綿不絕。
最後,它們匯聚成磅礴之勢,如凶猛的水龍呼嘯的朝符竅擊去。
片刻後,瑩光漾過,符成!
顧昭收了筆,拿起桌上的黃符,麵上歡喜。
這是成了?
她緊著又將黃符往兩粒喇叭花種子上拍去。
隻見符籙倏忽的化作星辰點點,瑩光沒入種子,接著,桌上土褐色的種子跳了跳,隨即恢複平靜。
……
院子裏。
顧春來坐在廊簷裏抽大旱煙,老杜氏嫌棄他味兒大,不肯他去屋子裏抽。
瞧見顧昭在院子裏忙活,顧春來問道。
“昭兒,忙什麽呢?”
“種一株喇叭藤。”顧昭拿著鐵鍬,腳一踩,鐵鍬入土,掘起一捧土,待坑洞差不多了,這才將一粒喇叭藤丟進去,埋土。
深褐色的種子入了黃泥,隨著元炁的澆灌,不過是三五息的功夫,種子破殼,一抹青翠不斷的生長延伸,很快,它便爬滿了半個籬笆牆。
上頭,朝天開口的喇叭迎著風搖擺,此時陽光明媚,一朵朵花兒粉紫粉紫的,瞧過去便是活潑模樣。
“成了。”顧昭淨了淨手,抬腳坐在顧春來旁邊。
顧春來不解:“這都要走了,怎地還要種喇叭藤啊?”
“阿爺你看。”顧昭攤開手心,繼續道。
“這裏還有另一顆的喇叭花種子,到時咱們到了靖州城就將它種下去。”
“這兩顆種子我浸潤了金品傳靈符,回頭我和趙叔說一聲,鎮子裏要是有什麽不尋常的動靜,他來咱們院子裏和喇叭花說說,靖州城那邊,另一株喇叭藤旁,咱們便能聽到。”
顧春來嘶的倒抽一口氣。
他大旱煙也不抽了,兩下站起了身子,抬腳來到爬著籬笆的喇叭藤旁邊,來回踱步,上下打量。
“嘖嘖,這便是千裏傳音嗎?當真是神鬼手段啊。”
顧昭謙虛:“沒有千裏啦,百裏,百裏而已。”
玉溪鎮到靖州城,行水陸約莫是兩百多裏,當然,要是不繞路,那是更近的,千裏……眼下的她還畫不出這樣的符籙!
顧春來擺手,“一樣的,一樣的。”
他好似想起了什麽,忙不迭的側頭問道。
“昭兒啊,那咱們種在靖州城的那株喇叭藤,回頭我對它說話,長寧街的這株,它能說出來不?”
顧昭點頭,“成是成,不過,阿爺你要和誰說話啊,咱們家屋舍都空了。”
“嗐!”顧春來擺手,“這事你就甭管了。”
他再看向籬笆牆上的喇叭藤時,目光可親極了,怎麽瞧怎麽覺得那花骨朵可愛。
有了這,他可得好好的走走這靖州城,瞧瞧它到底是怎樣的繁華熱鬧,回頭啊,他得給父老鄉親們好好的嘮嗑嘮嗑。
必定要讓鄉親們聽一回熱乎又新鮮的!
想到這,顧春來原先有些駝的背都挺直了,大著嗓門朝屋內喊道。
“老婆子,還沒整好麽?我也來幫忙,唔,我先去灶房把鍋刷了吧。”
這一人做一點,他也能早一點去靖州城,這一回啊,他得親自給那喇叭藤種子挖個洞,挑個吉祥的地兒種下。
唔,離他屋子最近的地方一定最吉祥。
屋裏。
聽到顧春來的聲音,老杜氏莫名。
“你爹居然會去刷鍋?今兒這是日頭打西邊起來了?”
顧秋花笑了笑,“爹也是瞧咱們忙。”
老杜氏:“嗤,他哪裏這般好心了。”
兩人一邊閑說話,手中的動作卻不停。
......
顧昭上六馬街尋了趙刀,聽到顧昭去靖州城,趙刀很是為顧昭歡喜,他拍了拍顧昭的肩膀,笑得暢快。
“是得這樣,水往低處流,咱們人就得往高處走,以後啊,我要是有機會,也得將你家佑哥送到州城,旁的不說,那兒的先生應該更好一些。”
顧昭探頭四處看了看,“家佑哥呢?”
趙刀:“去學堂了,自打替我值夜巡邏後,對讀書識字也上心了。”
顧昭的目光瞧到趙家院子外頭,那兒一盞囊螢燈掛在樹梢,風來,燈籠搖搖擺擺。
顧昭偷笑。
這有夜翹勸學,家佑哥不上心也得上心。
顧昭將家裏籬笆牆的喇叭藤說了說,最後,分別時又寬慰道。
“叔你也別擔心,我隔幾日便從鬼道裏拐回來瞧瞧,必定不讓那等魑魅魍魎肆意妄為。”
趙刀點頭,“去了州城,萬事小心。”
顧昭:“我會的。”
辭別趙刀,顧昭往長寧街走去,那兒,老杜氏和顧秋花已經收拾妥了,瞧見顧昭,連忙招手。
“好了,東西都擱船上了,咱們什麽時候走?”
顧昭瞧了瞧,樹上,長尾的喜鵲在枝頭跳躍,它們從這邊跳到那邊,嘴裏歡快又嘰嘰喳喳的叫著。
瞧人時,小眼睛滴溜溜又機靈。
“今兒就走吧,喜時聞喜鵲,今兒便是個好日子呢。”
老杜氏自然沒有不應的。
“對了,我阿爺呢?”顧昭左右搜尋。
“這呢這呢。”顧春來從外頭走回來,雖然瘦瞿,腳步卻輕快沉穩。
顧昭:“那咱們走吧。”
路上,老杜氏問顧春來去哪裏了,顧春來咳了一聲,似不在意的說道。
“沒事,和街坊鄰居們說一聲咱們進城了,讓他們照看下家裏。”
“是是,咱們顧家可是更夫世家,昭兒啊,去了州城你好好的幹,在知州大人麵前更是要好好的表現,以後啊,咱們去皇城打更,說出去,那也是皇城根腳下的體麵人了。”
顧昭肅容:“必定不辜負阿爺的期許。”
兩人對視一眼,完成了君子一諾。
老杜氏:......
聽著這爺倆的話,要不是她知情,她都要以為她家老頭兒和昭兒是許願要當狀元郎,以後打馬遊街了。
......
都說窮家難舍,故土難離,但也有一句話叫做樹挪死,人挪活。
顧春來和老杜氏思忖一夜,便決定跟著顧昭去靖州城瞧瞧。
說句心裏話,到了他們這個年齡,真不是孩子舍不得他們,是他們舍不得孩子罷了。
都說破家值萬貫,平日裏還不覺得,真到搬家的時候,那是家什一大堆,老杜氏哪哪都舍不得擱下。
顧昭攙過老杜氏的胳膊,親昵道。
“阿奶,別整這些了,咱們帶些衣裳就成,旁的啊,到了州城咱們再買。”
老杜氏不讚同,“胡鬧,家裏有還要重新再買,那不是成了謔謔銀子了?”
“不會不會。”顧昭繼續勸道,“雖然咱們去了州城,但這玉溪鎮的屋子,它是咱們的根,平日年節時候,咱們總要回來瞧瞧的。”
“要是都搬空了,到時家裏空蕩蕩的,那還怎麽住人了?”
老杜氏遲疑。
她放眼看過身後這屋舍,長寧街的這處屋舍雖然舊了一些,但這是她和老頭子攢了一輩子銀子,一點點置辦出來的。
這個月添一口甕,下個月添一張方桌,就這樣,他們一點點添置,每一件東西,她都記得自己買它時候的事兒。
過日子的人家,大抵都是這樣吧。
老杜氏惆悵。
平時不覺得,真要離開了,怎地這般舍不得呢,就連院子裏的那個破籮筐都覺得親切。
也許,這屋子不是屋子,是她和老頭子的一輩子。
顧昭摟著老杜氏的胳膊晃了晃,笑著安撫道。
“阿奶不要難過,小潘哥說了,每一旬我都有一日休沐的假期,那日不要當值,到時咱們就坐寶船回來,好不好?很快的。”
老杜氏深吸一口氣,“成,咱們到州城買新的!”
顧昭笑眯眯:“阿奶豪氣!”
......
想著玉溪鎮的巡夜活計,顧昭思忖一番,去六馬街的喇叭花精那兒討了兩粒種子。
長寧街,顧家。
顧昭淨了手,將這次在靖州城新買的黃紙和朱砂取出。
銀子貴自然有銀子貴的道理,這家店家將朱砂研磨提純,因此,這朱砂粉質細膩,顏色鮮豔,是丹砂中的珍品。
顧昭取了一小勺擱到杯盞中,用清水調和,片刻後,她微微凝神,沾朱砂,筆走龍蛇。
朱紅的顏色在黃紙上蜿蜒,絳宮處的金丹滴溜溜的轉著,隨著元炁注入,符文就像是一條條蜿蜒的溪流,纏綿不絕。
最後,它們匯聚成磅礴之勢,如凶猛的水龍呼嘯的朝符竅擊去。
片刻後,瑩光漾過,符成!
顧昭收了筆,拿起桌上的黃符,麵上歡喜。
這是成了?
她緊著又將黃符往兩粒喇叭花種子上拍去。
隻見符籙倏忽的化作星辰點點,瑩光沒入種子,接著,桌上土褐色的種子跳了跳,隨即恢複平靜。
……
院子裏。
顧春來坐在廊簷裏抽大旱煙,老杜氏嫌棄他味兒大,不肯他去屋子裏抽。
瞧見顧昭在院子裏忙活,顧春來問道。
“昭兒,忙什麽呢?”
“種一株喇叭藤。”顧昭拿著鐵鍬,腳一踩,鐵鍬入土,掘起一捧土,待坑洞差不多了,這才將一粒喇叭藤丟進去,埋土。
深褐色的種子入了黃泥,隨著元炁的澆灌,不過是三五息的功夫,種子破殼,一抹青翠不斷的生長延伸,很快,它便爬滿了半個籬笆牆。
上頭,朝天開口的喇叭迎著風搖擺,此時陽光明媚,一朵朵花兒粉紫粉紫的,瞧過去便是活潑模樣。
“成了。”顧昭淨了淨手,抬腳坐在顧春來旁邊。
顧春來不解:“這都要走了,怎地還要種喇叭藤啊?”
“阿爺你看。”顧昭攤開手心,繼續道。
“這裏還有另一顆的喇叭花種子,到時咱們到了靖州城就將它種下去。”
“這兩顆種子我浸潤了金品傳靈符,回頭我和趙叔說一聲,鎮子裏要是有什麽不尋常的動靜,他來咱們院子裏和喇叭花說說,靖州城那邊,另一株喇叭藤旁,咱們便能聽到。”
顧春來嘶的倒抽一口氣。
他大旱煙也不抽了,兩下站起了身子,抬腳來到爬著籬笆的喇叭藤旁邊,來回踱步,上下打量。
“嘖嘖,這便是千裏傳音嗎?當真是神鬼手段啊。”
顧昭謙虛:“沒有千裏啦,百裏,百裏而已。”
玉溪鎮到靖州城,行水陸約莫是兩百多裏,當然,要是不繞路,那是更近的,千裏……眼下的她還畫不出這樣的符籙!
顧春來擺手,“一樣的,一樣的。”
他好似想起了什麽,忙不迭的側頭問道。
“昭兒啊,那咱們種在靖州城的那株喇叭藤,回頭我對它說話,長寧街的這株,它能說出來不?”
顧昭點頭,“成是成,不過,阿爺你要和誰說話啊,咱們家屋舍都空了。”
“嗐!”顧春來擺手,“這事你就甭管了。”
他再看向籬笆牆上的喇叭藤時,目光可親極了,怎麽瞧怎麽覺得那花骨朵可愛。
有了這,他可得好好的走走這靖州城,瞧瞧它到底是怎樣的繁華熱鬧,回頭啊,他得給父老鄉親們好好的嘮嗑嘮嗑。
必定要讓鄉親們聽一回熱乎又新鮮的!
想到這,顧春來原先有些駝的背都挺直了,大著嗓門朝屋內喊道。
“老婆子,還沒整好麽?我也來幫忙,唔,我先去灶房把鍋刷了吧。”
這一人做一點,他也能早一點去靖州城,這一回啊,他得親自給那喇叭藤種子挖個洞,挑個吉祥的地兒種下。
唔,離他屋子最近的地方一定最吉祥。
屋裏。
聽到顧春來的聲音,老杜氏莫名。
“你爹居然會去刷鍋?今兒這是日頭打西邊起來了?”
顧秋花笑了笑,“爹也是瞧咱們忙。”
老杜氏:“嗤,他哪裏這般好心了。”
兩人一邊閑說話,手中的動作卻不停。
......
顧昭上六馬街尋了趙刀,聽到顧昭去靖州城,趙刀很是為顧昭歡喜,他拍了拍顧昭的肩膀,笑得暢快。
“是得這樣,水往低處流,咱們人就得往高處走,以後啊,我要是有機會,也得將你家佑哥送到州城,旁的不說,那兒的先生應該更好一些。”
顧昭探頭四處看了看,“家佑哥呢?”
趙刀:“去學堂了,自打替我值夜巡邏後,對讀書識字也上心了。”
顧昭的目光瞧到趙家院子外頭,那兒一盞囊螢燈掛在樹梢,風來,燈籠搖搖擺擺。
顧昭偷笑。
這有夜翹勸學,家佑哥不上心也得上心。
顧昭將家裏籬笆牆的喇叭藤說了說,最後,分別時又寬慰道。
“叔你也別擔心,我隔幾日便從鬼道裏拐回來瞧瞧,必定不讓那等魑魅魍魎肆意妄為。”
趙刀點頭,“去了州城,萬事小心。”
顧昭:“我會的。”
辭別趙刀,顧昭往長寧街走去,那兒,老杜氏和顧秋花已經收拾妥了,瞧見顧昭,連忙招手。
“好了,東西都擱船上了,咱們什麽時候走?”
顧昭瞧了瞧,樹上,長尾的喜鵲在枝頭跳躍,它們從這邊跳到那邊,嘴裏歡快又嘰嘰喳喳的叫著。
瞧人時,小眼睛滴溜溜又機靈。
“今兒就走吧,喜時聞喜鵲,今兒便是個好日子呢。”
老杜氏自然沒有不應的。
“對了,我阿爺呢?”顧昭左右搜尋。
“這呢這呢。”顧春來從外頭走回來,雖然瘦瞿,腳步卻輕快沉穩。
顧昭:“那咱們走吧。”
路上,老杜氏問顧春來去哪裏了,顧春來咳了一聲,似不在意的說道。
“沒事,和街坊鄰居們說一聲咱們進城了,讓他們照看下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