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幼娘拉過孔嬋娟,“好了好了,他應該也是回去尋阿娘了,咱們快回去吧,你剛剛真是嚇死我了。”
尋到孔嬋娟,謝幼娘對幫忙的顧昭道了謝,緊著就要往回走。
顧昭看著這母女兩人走了,視線落在跟在孔嬋娟身後的羊皮氈帽小子上,忍不住道。
“唉,你......”
羊皮氈帽的小子貼著孔嬋娟身後走,聽到聲音,他回過了頭,嘴角翕動了下。
顧昭知道,它說的是,她許了供奉,而它允了。
小月母女越走越遠,而那羊皮氈帽的小子貼著小月的影子也跟著走遠了。
顧昭頗愁,欸,怎麽就這麽一會兒的功夫,那小月亮就供上了神呢?
還是一尊毛鬼神。
......
第117章
萬物皆有靈,有人認老樹老井做契親,像小井姑娘和謝樹棣那樣,還有人在年節和初一十五時候,供奉紫姑和土地公,保家保安康。
毛鬼神雖然也享受供奉,但供奉它的人卻偷偷摸摸的,隻在初二和十四這兩日,偷偷的牆角旮旯處上香供奉,輕易不肯被外人知道。
因為毛鬼神又叫貓鬼神,據說,它是修行有成的黑貓死後化為精鬼怪,坊間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它是方士遺棄的貓鬼。1
不過,不論是精鬼怪還是貓鬼,有一點毋庸置疑。
那就是,它是一尊賊神。
它會為主人家去外家偷運偷糧,供奉了它,日子蒸蒸日上,不過,並不是這樣就萬事大吉了,毛鬼神性子喜怒無常,還會嫌貧愛富,要是主人家運道差了,它還反過來偷主人家的運道。
因為有這賊神的稱號,所以,供奉它的人輕易不肯讓別人知道。
顧昭看著貼著孔嬋娟影子走的氈帽小子,愁極了。
這這,小月亮這般小,當真會懂得如何頂戴麽!
......
不過,就像這毛鬼神回頭說的一樣,她許了供奉,而它允了,這一人一神之間,自然有了羈絆牽掛,顧昭發愁也沒用,這是她們人神之間的緣分。
日頭將人的影子拉長,小胖丫頭拉著阿娘的手,一蹦一跳的往前,時不時,她還昂起頭和她阿娘說一句什麽,樂樂嗬嗬的歡喜模樣。
謝幼娘側了側頭,光落在臉上格外的柔和。
影子裏,羊皮氈帽的小子小心的跟著,遇到有圍牆的地方,它身影一晃,貼著牆角根兒繼續往前。
顧昭收回目光。
罷罷,總歸是一場緣分。
......
顧昭抬腳走到青魚街,那兒,沒有瞧見衛平彥,隻桌子和書笈擺得整齊,桌麵上擱一遝的毛邊紙,上頭一顆貓兒形狀的石頭鎮著。
顧昭探頭:“表哥?”
“他洗碗去了。”旁邊,書生郎裴一清眼睛不離手中書卷,隨口說了一句。
顧昭笑了笑,“多謝。”
她往前走了兩步,果然在拱橋下的小河邊瞧見了衛平彥。
他正蹲在石頭坡上,頗為認真的洗著那白瓷碗和湯匙,就連那藤編的食盒都洗得幹淨擱在腳邊。
顧昭喚了一聲:“表哥。”
衛平彥頭也不回,“就來,快洗好了。”
他又過了一趟水,這才站了起來了,手中的食盒抖了抖,湯匙和白瓷碗擱好,抬腳沿著石頭坡往上走。
“表弟,給。”食盒被遞了過去。
顧昭接過,“表哥,我先回去了,你要一道回去嗎?”
衛平彥搖頭,“不了,賺銅板要緊,一會還會有客人呢。”
顧昭失笑:“行,那我先去把這食盒還了。”
……
顧昭轉身要走,這時,衛平彥又喚住了顧昭。
“表弟等等。”
顧昭回頭,目光落在衛平彥身上,有些詫異。
隻見他麵上有些不舍,有些肉痛,眉毛擰得要打結了,似乎十分踟躕。
就在顧昭要再問時,他低頭拉開抽屜,快快的數了十個銅板出來,往顧昭手中塞了塞。
“表弟拿去買小食吃吧,這是零花。”
說罷,他急急的揮了揮手,避著眼睛不再看。
他怕他看了,會忍不住將那十個銅板再搶回來,那樣就丟大臉了。
顧昭瞧著手中多出來的十個銅板,愣了愣,隨即笑得暢快。
“哈哈,既然是表哥請客,那我就不客氣了,多謝表哥。”
“家裏見。”
顧昭揣著十個銅板走了,腳步輕快,遙遙的還揮了揮手。
衛平彥原先還有些舍不得那些銅板,見到顧昭這般歡喜,他也嘿嘿笑了兩聲,格外滿足。
不錯不錯,他都能給表弟零花銅板了!他好好幹活,以後給表弟零花銀子!
……
拱橋下,衛平彥拿出一卷書,認真的看著,旁邊,裴一清讀累了,正好起身走走,活動活動身子骨。
他走到衛平彥旁邊,眼睛瞟了一眼,笑道。
“剛剛那是你表弟啊。”
衛平彥點頭,“自然,親親的。”
裴一清笑道,“瞧出來了,你們哥倆倒是感情頗好。”
他微微眯了眯眼,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眼裏閃過笑意和懷念,不過一瞬,那抹溫度就像是掠水的鷺鳥漾起點點漣漪,轉眼又不見波動。
許是今兒日頭頗好,他的心情也跟著舒暢了一些。
裴一清輕輕叩了叩衛平彥的杉木方桌,指點道。
“有客人要寫信的時候,咱們能多寫一張是一張,好歹能多賺一些銅板,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衛平彥手頓了頓,抬頭看了裴一清一眼,不讚成的搖頭,道。
“怎可如此,不妥不妥。”
家裏攢點銅板可不容易了,表弟和阿娘都說過了,討生活艱難,家家戶戶都是如此,他愛財,也得取之有道啊。
裴一清笑了笑,笑意淺淺不到眼底。
“迂腐!”
“咱們討銀子也不容易啊,再說了,會尋咱們寫信的,那都是不識字的百姓,又久不聯係親朋好友,都說紙短情長,咱們多寫幾個字,這情也能更長一些,也是替他們周全親戚朋友間的情誼,你說是吧。”
衛平彥覺得不對,偏生他嘴笨,隻搖了搖頭,說一句這樣不成,旁的也不知該如何再說了。
“榆木疙瘩。”裴一清搖了搖頭,失了談興,踱步回了自己的位置。
衛平彥繼續看自己手中的書卷,他的視線又偷偷的覷了一眼另一桌的裴一清。
隻見他已經重新捧卷,青衣書生袍,頭戴綸巾,日頭下,端的是麵如冠玉,溫文爾雅。
半分不似那會為了多賺幾個銅板,特意將人的信紙寫長的模樣。
表弟說得對,人不可貌相!
......
那廂,顧昭還了食盒收回押金。
此時她在驚春路,正好是城北這一片,她左右看了看,這時候接近晌午,市集上的人少了許多,商販收整收整自己的貨物和家什,挑籮趕驢的要往家的方向走去。
賣胡辣湯的老漢也在收著桌椅到板車上。
東西堆得高了一些,他再往上擱一張凳子時,下頭的桌麵滑了滑,眼見著就要砸到腳。
危急時刻,顧昭手疾眼快的伸手扶了扶。
老漢驚了驚,緊著拿了麻繩過來,將東西紮了紮,他又扯了扯麻繩,待確定牢固了,這才對旁邊的顧昭笑道。
“嗬嗬,多謝小郎了。”
顧昭鬆手,“店家客氣了。”
看著忙碌的老漢,顧昭搭了把手,一邊忙活,一邊閑話道。
“店家,你知道榆林的謝家還有什麽人嗎?”
老漢手中的動作頓了頓,“榆林的謝家?”
顧昭點頭,“現在的義莊便是謝家的祠堂。”
老漢擺手,“沒了,哪裏還有什麽謝家!打我小時候開始,那兒便是義莊,倒是有聽我祖祖說過,以前的謝家豪富蠻橫著呢,還有謝半城的說法,現在都沒了……”
“可見這人啊,要是不修德,再大再豪的家業都留不住,謝家,早就被不孝子孫敗光嘍!”
顧昭思忖:“這樣啊。”
兩人又閑說了幾句,沒有問出什麽,顧昭又去了趟義莊。
義莊木梁腐朽,裏頭棺木擺了一個又一個,蛛絲密布,塵土堆積,偶爾風來,吹動殘破的木門咯吱咯吱響。
歲月洪流下,時光隻給這謝半城留下一個龐然的空殼,隻有木門上模糊的花雕,露出半分謝宅曾經的風光。
尋到孔嬋娟,謝幼娘對幫忙的顧昭道了謝,緊著就要往回走。
顧昭看著這母女兩人走了,視線落在跟在孔嬋娟身後的羊皮氈帽小子上,忍不住道。
“唉,你......”
羊皮氈帽的小子貼著孔嬋娟身後走,聽到聲音,他回過了頭,嘴角翕動了下。
顧昭知道,它說的是,她許了供奉,而它允了。
小月母女越走越遠,而那羊皮氈帽的小子貼著小月的影子也跟著走遠了。
顧昭頗愁,欸,怎麽就這麽一會兒的功夫,那小月亮就供上了神呢?
還是一尊毛鬼神。
......
第117章
萬物皆有靈,有人認老樹老井做契親,像小井姑娘和謝樹棣那樣,還有人在年節和初一十五時候,供奉紫姑和土地公,保家保安康。
毛鬼神雖然也享受供奉,但供奉它的人卻偷偷摸摸的,隻在初二和十四這兩日,偷偷的牆角旮旯處上香供奉,輕易不肯被外人知道。
因為毛鬼神又叫貓鬼神,據說,它是修行有成的黑貓死後化為精鬼怪,坊間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它是方士遺棄的貓鬼。1
不過,不論是精鬼怪還是貓鬼,有一點毋庸置疑。
那就是,它是一尊賊神。
它會為主人家去外家偷運偷糧,供奉了它,日子蒸蒸日上,不過,並不是這樣就萬事大吉了,毛鬼神性子喜怒無常,還會嫌貧愛富,要是主人家運道差了,它還反過來偷主人家的運道。
因為有這賊神的稱號,所以,供奉它的人輕易不肯讓別人知道。
顧昭看著貼著孔嬋娟影子走的氈帽小子,愁極了。
這這,小月亮這般小,當真會懂得如何頂戴麽!
......
不過,就像這毛鬼神回頭說的一樣,她許了供奉,而它允了,這一人一神之間,自然有了羈絆牽掛,顧昭發愁也沒用,這是她們人神之間的緣分。
日頭將人的影子拉長,小胖丫頭拉著阿娘的手,一蹦一跳的往前,時不時,她還昂起頭和她阿娘說一句什麽,樂樂嗬嗬的歡喜模樣。
謝幼娘側了側頭,光落在臉上格外的柔和。
影子裏,羊皮氈帽的小子小心的跟著,遇到有圍牆的地方,它身影一晃,貼著牆角根兒繼續往前。
顧昭收回目光。
罷罷,總歸是一場緣分。
......
顧昭抬腳走到青魚街,那兒,沒有瞧見衛平彥,隻桌子和書笈擺得整齊,桌麵上擱一遝的毛邊紙,上頭一顆貓兒形狀的石頭鎮著。
顧昭探頭:“表哥?”
“他洗碗去了。”旁邊,書生郎裴一清眼睛不離手中書卷,隨口說了一句。
顧昭笑了笑,“多謝。”
她往前走了兩步,果然在拱橋下的小河邊瞧見了衛平彥。
他正蹲在石頭坡上,頗為認真的洗著那白瓷碗和湯匙,就連那藤編的食盒都洗得幹淨擱在腳邊。
顧昭喚了一聲:“表哥。”
衛平彥頭也不回,“就來,快洗好了。”
他又過了一趟水,這才站了起來了,手中的食盒抖了抖,湯匙和白瓷碗擱好,抬腳沿著石頭坡往上走。
“表弟,給。”食盒被遞了過去。
顧昭接過,“表哥,我先回去了,你要一道回去嗎?”
衛平彥搖頭,“不了,賺銅板要緊,一會還會有客人呢。”
顧昭失笑:“行,那我先去把這食盒還了。”
……
顧昭轉身要走,這時,衛平彥又喚住了顧昭。
“表弟等等。”
顧昭回頭,目光落在衛平彥身上,有些詫異。
隻見他麵上有些不舍,有些肉痛,眉毛擰得要打結了,似乎十分踟躕。
就在顧昭要再問時,他低頭拉開抽屜,快快的數了十個銅板出來,往顧昭手中塞了塞。
“表弟拿去買小食吃吧,這是零花。”
說罷,他急急的揮了揮手,避著眼睛不再看。
他怕他看了,會忍不住將那十個銅板再搶回來,那樣就丟大臉了。
顧昭瞧著手中多出來的十個銅板,愣了愣,隨即笑得暢快。
“哈哈,既然是表哥請客,那我就不客氣了,多謝表哥。”
“家裏見。”
顧昭揣著十個銅板走了,腳步輕快,遙遙的還揮了揮手。
衛平彥原先還有些舍不得那些銅板,見到顧昭這般歡喜,他也嘿嘿笑了兩聲,格外滿足。
不錯不錯,他都能給表弟零花銅板了!他好好幹活,以後給表弟零花銀子!
……
拱橋下,衛平彥拿出一卷書,認真的看著,旁邊,裴一清讀累了,正好起身走走,活動活動身子骨。
他走到衛平彥旁邊,眼睛瞟了一眼,笑道。
“剛剛那是你表弟啊。”
衛平彥點頭,“自然,親親的。”
裴一清笑道,“瞧出來了,你們哥倆倒是感情頗好。”
他微微眯了眯眼,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眼裏閃過笑意和懷念,不過一瞬,那抹溫度就像是掠水的鷺鳥漾起點點漣漪,轉眼又不見波動。
許是今兒日頭頗好,他的心情也跟著舒暢了一些。
裴一清輕輕叩了叩衛平彥的杉木方桌,指點道。
“有客人要寫信的時候,咱們能多寫一張是一張,好歹能多賺一些銅板,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衛平彥手頓了頓,抬頭看了裴一清一眼,不讚成的搖頭,道。
“怎可如此,不妥不妥。”
家裏攢點銅板可不容易了,表弟和阿娘都說過了,討生活艱難,家家戶戶都是如此,他愛財,也得取之有道啊。
裴一清笑了笑,笑意淺淺不到眼底。
“迂腐!”
“咱們討銀子也不容易啊,再說了,會尋咱們寫信的,那都是不識字的百姓,又久不聯係親朋好友,都說紙短情長,咱們多寫幾個字,這情也能更長一些,也是替他們周全親戚朋友間的情誼,你說是吧。”
衛平彥覺得不對,偏生他嘴笨,隻搖了搖頭,說一句這樣不成,旁的也不知該如何再說了。
“榆木疙瘩。”裴一清搖了搖頭,失了談興,踱步回了自己的位置。
衛平彥繼續看自己手中的書卷,他的視線又偷偷的覷了一眼另一桌的裴一清。
隻見他已經重新捧卷,青衣書生袍,頭戴綸巾,日頭下,端的是麵如冠玉,溫文爾雅。
半分不似那會為了多賺幾個銅板,特意將人的信紙寫長的模樣。
表弟說得對,人不可貌相!
......
那廂,顧昭還了食盒收回押金。
此時她在驚春路,正好是城北這一片,她左右看了看,這時候接近晌午,市集上的人少了許多,商販收整收整自己的貨物和家什,挑籮趕驢的要往家的方向走去。
賣胡辣湯的老漢也在收著桌椅到板車上。
東西堆得高了一些,他再往上擱一張凳子時,下頭的桌麵滑了滑,眼見著就要砸到腳。
危急時刻,顧昭手疾眼快的伸手扶了扶。
老漢驚了驚,緊著拿了麻繩過來,將東西紮了紮,他又扯了扯麻繩,待確定牢固了,這才對旁邊的顧昭笑道。
“嗬嗬,多謝小郎了。”
顧昭鬆手,“店家客氣了。”
看著忙碌的老漢,顧昭搭了把手,一邊忙活,一邊閑話道。
“店家,你知道榆林的謝家還有什麽人嗎?”
老漢手中的動作頓了頓,“榆林的謝家?”
顧昭點頭,“現在的義莊便是謝家的祠堂。”
老漢擺手,“沒了,哪裏還有什麽謝家!打我小時候開始,那兒便是義莊,倒是有聽我祖祖說過,以前的謝家豪富蠻橫著呢,還有謝半城的說法,現在都沒了……”
“可見這人啊,要是不修德,再大再豪的家業都留不住,謝家,早就被不孝子孫敗光嘍!”
顧昭思忖:“這樣啊。”
兩人又閑說了幾句,沒有問出什麽,顧昭又去了趟義莊。
義莊木梁腐朽,裏頭棺木擺了一個又一個,蛛絲密布,塵土堆積,偶爾風來,吹動殘破的木門咯吱咯吱響。
歲月洪流下,時光隻給這謝半城留下一個龐然的空殼,隻有木門上模糊的花雕,露出半分謝宅曾經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