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皇帝陛下發話了,潘知州自然不再藏著掖著,當即將謝家莊村覆一事說了說。
最後,他眉目染上沉痛,手一推,長長的作揖,道。
“陛下,顧小郎焚燒了九百八十六具的皮囊,那都是謝丹蘊和衝虛道長為了傾覆我朝,複振東梁,行的詭譎之事,謝家莊整整九百八十六口人啊,活生生的入了鬼母蛛的腹肚,再生出來,便是聽從謝丹蘊指揮,徒有人形的傀儡。”
太和帝驚得站了起來。
“駒兒啊,我怎麽覺得,我好似聽了一場坊間誌異。”
他將視線看向攙扶住自己的馬公公,遲疑了一下,眉毛皺了皺,猶帶一絲不解,又補充道。
“還是一場頗為精彩的坊間誌怪。”
馬公公輕聲,“陛下,奴才聽了也覺得荒誕。”
潘知州歎了一口氣,“臣也希望是一場荒誕的誌異,奈何,此事真真的。”
他側了個身,示意兩人看向顧昭,沉聲道。
“顧小郎,他已經將人證和物證都帶來了,陛下要是願意,可以一觀。”
此話一出,太和帝和馬公公都將視線看向了顧昭。
顧昭往前走了一步,手一翻,上頭憑空出現一個白瓷瓶和一粒圓珠。
這一手,太和帝和馬公公瞧得眼睛又是瞪大了一些。
顧昭:“草民已將那一日發生的事以術法封存,陛下要是同意,草民當即掐破此珠。”
“說一萬道一千,不若陛下親自看一眼,來得明了。”
太和帝思忖片刻,手一揚,“準了。”
隨著太和帝話落,顧昭掐破了手心裏的圓珠。
隻見一道瑩光一閃而過,接著,此處起了一陣水霧,頓時,細細蒙蒙的水霧籠罩。
馬公公有些緊張的護在了太和帝前頭,口中呼道,“陛下小心!”
太和帝將人攔了下來,“莫要一驚一乍。”
他瞥了一眼顧昭,感慨道,“想不到,顧小郎如此年紀輕輕,竟是世外之人,當真是後生可畏,方才要是有怠慢的地方,還望小郎莫要介意。”
顧昭衝他微微頷首,“陛下言重了。”
“潘愛卿,你是何處尋到這樣鍾靈毓秀之人的?”太和帝側頭,問了潘知州一句。
“草民與潘大人祖上有一份緣。”
潘知州撫須,正待說話,卻聽顧昭率先出言,打斷了他原先的措辭,他手一頓,從善如流的改口。
“是極,顧小郎與臣祖上有一份緣。”
石龍化真龍,全賴顧小郎相助,既助滅山火,又贈功德金光點睛成龍,龍君身邊跟著的小南小北是他們潘家的小叔祖小姑奶奶,他如今在聖上麵前說一句祖上有緣,也不算謊言。
顧小郎說的不錯,那可是天大的緣分呢!
“祖上的緣分啊。”太和帝重複一聲,有些悵惘。
罷罷,祖上的緣分,才得這世外之人相助,也是,這世外之人又豈是這般容易親近的,太和帝暫時將出言想邀一事擱置。
潘知州又看了顧昭一眼。
陛下問這話,顯然是有招攬之意,而顧昭那一句祖上有緣,便是在陛下還未出口前便推拒了,雖然不知顧小郎為何推拒,不過,他自然是尊重顧小郎的選擇。
旁的不說,他們靖州城也很需要顧小郎呢,沒見顧小郎當值以來,靖州城太平了許多麽!
……
水幕上已經出現了當初謝家莊村覆之事……
長著美人臉的鬼母蛛,麵色蒼白似有弱症的謝丹蘊,鬼母蛛尾部一擺,渾渾噩噩的人從尾巴處掉下來,目光呆滯,初時稍顯稚嫩踉蹌的行走,接著,腳步越走越板正,逐漸有了人樣……
甘露殿裏。
瞧見這一幕,太和帝的麵色鐵青,他緊抿著唇沒有說話,隻明黃衣袖抖了抖,透露了他心底的不平靜。
馬公公一臉的驚駭,“陛下!此蛛邪異,萬萬不可留存於世。”
太和帝沒有說話。
這他如何不知?
這鬼母蛛誕下的人,表麵上看,居然和原來的那人簡直一模一樣,還有影子!
從一開始下地,路都走不清楚,慢慢的,腳步一點點變穩健,顯然,它是會學習的。
要是真讓此蛛繁衍,這人世間,它還是人世間嗎?
誰也不知道那風光霽月的皮囊下頭,到底是人是鬼!
太和帝越想,心裏越是悚然。
水幕裏的畫麵沒有依著人的心思停留,隻見畫麵繼續流轉,太和帝瞧到將自己和鬼母蛛融為一體的謝丹蘊,一蛛上有了兩張人臉,前頭是美人溫柔如慈母的臉,發絲繚亂,似慈母操持家中,麵有疲憊之色,蛛背上是謝丹蘊蒼白病弱的上半身……
無數麵容貪婪蒙昧的人蜂湧而至,隻見長.槍掃過,如江中波浪一般朝人群中拍去,眾人的眉心有紅光一閃而過,仔細一看,那哪裏是什麽紅光,分明是一隻隻指甲蓋大小的小蜘蛛。
也是,鬼母蛛誕下的自然是小蜘蛛,又怎麽會是前朝的千軍萬馬?
失去了蜘蛛,就好像失去了骨肉支撐,皮囊瞬間倒地,麵容朝天,詭譎又不甘。
一陣風吹過,皮囊好似布袋一般簌簌發響。
最後,一場大火撩過,此處一片黑燼,風一揚,再無痕跡。
……
再見謝家莊村覆之事,顧昭心下悵然,隨著心神一動,懸浮於半空中的水幕華光一閃,瞬間消弭,不留一丁半點痕跡。
“沒,沒了嗎?”馬公公往前走了兩步,繞著方才水幕懸浮之處,別說水幕了,便是水滴也沒有。
他走了回去,拂塵一揚,湊近皇帝,小聲道,“陛下,不是障眼之法。”
太和帝頷首。
自然不是障眼術法,方才那水幕上的影子真真的,每一個百姓的皮囊都是不一樣的,或老或少,或男或女,便是連衣裳都纖豪畢現。
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句戲法和障眼法能說明的。
他的目光落在顧昭身上。
這是有真本事的方外之人啊!
太和帝想起方才瞧到的,視線一轉,目光落在顧昭手中的白瓷瓶,輕輕倒抽一口氣,又道。
“小郎,這裏麵裝的,難道是——”
顧昭點頭,她將手中的白瓷瓶托舉,瞧了一眼,道,“沒錯,這裏頭裝的便是鬼母蛛和謝丹蘊,也就是前朝慶德帝身邊的紅人,謝吉祥謝大總管。”
隻聽“砰”的一聲,有凳子倒地的聲音。
顧昭幾人看了過去。
陳其坤結巴,“陛下,對不起,是臣禦前失儀了。”
太和帝好脾氣的擺了擺手,“不怪你,這謝家莊鬼母蛛一事,我瞧了心裏都駭然。”
他臉色沉了沉,怒罵道,“當真是蛇鼠蛆蠅一輩,盡做些不入流坑害人命之事!”
“是是,陛下聖明。”陳其坤心不在焉的附和了一句。
他小心的抬起頭,有些忐忑的朝潘知州方向看去,不,不是潘知州,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在用眼睛的餘光偷瞧那小郎,由潘知州帶來的,像尋常富貴人家家裏的小公子,實際卻是個世外之人的顧小郎。
倏忽的,陳其坤心下一窒,一瞬間,他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底躥到頭頂,涼颼颼的,耳朵裏是如擂巨鼓的心跳聲。
笑了,那顧小郎衝自己笑了?
為何——
他為何要笑?
難道——
陳其坤心裏有了猜想。
難道,這小郎便是掐破自己留在管老頭腦中眼珠子的人?
這樣一想,陳其坤麵上帶上了駭然之色。
是了是了,一定是這樣沒錯!
不然怎麽會這般湊巧,兩年了,他偷管老頭文氣兩年時間了,之前都沒事,怎麽這顧小郎一進京,他的法門便被破了?
陳其坤不相信,這皇城總不會一下子來了兩個厲害的修行之人吧。
又不是市集上的蘿卜,想有一個便有一個,想有兩個便有兩個!
顧昭知道這陳翰林疑心上自己了,當即也毫不遮掩,衝他又是一笑。
眼下還沒空收拾這惡賊。
哼!先嚇一嚇,權當為遭災兩年的七情先生收收利息了!
陳其坤心裏慌極了,偏偏太和帝的跟前,他還得故作鎮定,裝作無事發生一般。
……
顧昭將裝著謝丹蘊和鬼母蛛的瓷瓶拿在手中,太和帝多瞧了兩眼,微微擰眉,他倒是想親眼瞧一瞧這鬼母蛛,還有前朝慶德帝的心腹內侍,不過,剛剛在水幕中他也瞧到了,這一物頗為詭譎。
回頭要是放出來,他冷不丁的被嚇到了,落了麵子,失了體麵,給人瞧到了,他堂堂天啟的陛下,不要點臉麵的嗎?
馬公公盯著瓷瓶,也是神情戒備,如臨大敵模樣。
顧昭:“陛下,這人證還要瞧嗎?”
太和帝終於做了決定,正待點頭時,就見一個小內侍低著頭快步進來,眼睛四處一看,想尋馬公公匯報。
他來得巧了些,一時間,大家夥的目光都落在了小內侍身上。
小內侍心裏一慌。
馬公公快步走了過去,小聲數落,“沒點規矩,沒瞧見陛下和大人們在商討要事麽!”
他伸手輕輕一點,很鐵不成鋼,“呆頭呆腦的,說吧,什麽事!”
既然皇帝陛下發話了,潘知州自然不再藏著掖著,當即將謝家莊村覆一事說了說。
最後,他眉目染上沉痛,手一推,長長的作揖,道。
“陛下,顧小郎焚燒了九百八十六具的皮囊,那都是謝丹蘊和衝虛道長為了傾覆我朝,複振東梁,行的詭譎之事,謝家莊整整九百八十六口人啊,活生生的入了鬼母蛛的腹肚,再生出來,便是聽從謝丹蘊指揮,徒有人形的傀儡。”
太和帝驚得站了起來。
“駒兒啊,我怎麽覺得,我好似聽了一場坊間誌異。”
他將視線看向攙扶住自己的馬公公,遲疑了一下,眉毛皺了皺,猶帶一絲不解,又補充道。
“還是一場頗為精彩的坊間誌怪。”
馬公公輕聲,“陛下,奴才聽了也覺得荒誕。”
潘知州歎了一口氣,“臣也希望是一場荒誕的誌異,奈何,此事真真的。”
他側了個身,示意兩人看向顧昭,沉聲道。
“顧小郎,他已經將人證和物證都帶來了,陛下要是願意,可以一觀。”
此話一出,太和帝和馬公公都將視線看向了顧昭。
顧昭往前走了一步,手一翻,上頭憑空出現一個白瓷瓶和一粒圓珠。
這一手,太和帝和馬公公瞧得眼睛又是瞪大了一些。
顧昭:“草民已將那一日發生的事以術法封存,陛下要是同意,草民當即掐破此珠。”
“說一萬道一千,不若陛下親自看一眼,來得明了。”
太和帝思忖片刻,手一揚,“準了。”
隨著太和帝話落,顧昭掐破了手心裏的圓珠。
隻見一道瑩光一閃而過,接著,此處起了一陣水霧,頓時,細細蒙蒙的水霧籠罩。
馬公公有些緊張的護在了太和帝前頭,口中呼道,“陛下小心!”
太和帝將人攔了下來,“莫要一驚一乍。”
他瞥了一眼顧昭,感慨道,“想不到,顧小郎如此年紀輕輕,竟是世外之人,當真是後生可畏,方才要是有怠慢的地方,還望小郎莫要介意。”
顧昭衝他微微頷首,“陛下言重了。”
“潘愛卿,你是何處尋到這樣鍾靈毓秀之人的?”太和帝側頭,問了潘知州一句。
“草民與潘大人祖上有一份緣。”
潘知州撫須,正待說話,卻聽顧昭率先出言,打斷了他原先的措辭,他手一頓,從善如流的改口。
“是極,顧小郎與臣祖上有一份緣。”
石龍化真龍,全賴顧小郎相助,既助滅山火,又贈功德金光點睛成龍,龍君身邊跟著的小南小北是他們潘家的小叔祖小姑奶奶,他如今在聖上麵前說一句祖上有緣,也不算謊言。
顧小郎說的不錯,那可是天大的緣分呢!
“祖上的緣分啊。”太和帝重複一聲,有些悵惘。
罷罷,祖上的緣分,才得這世外之人相助,也是,這世外之人又豈是這般容易親近的,太和帝暫時將出言想邀一事擱置。
潘知州又看了顧昭一眼。
陛下問這話,顯然是有招攬之意,而顧昭那一句祖上有緣,便是在陛下還未出口前便推拒了,雖然不知顧小郎為何推拒,不過,他自然是尊重顧小郎的選擇。
旁的不說,他們靖州城也很需要顧小郎呢,沒見顧小郎當值以來,靖州城太平了許多麽!
……
水幕上已經出現了當初謝家莊村覆之事……
長著美人臉的鬼母蛛,麵色蒼白似有弱症的謝丹蘊,鬼母蛛尾部一擺,渾渾噩噩的人從尾巴處掉下來,目光呆滯,初時稍顯稚嫩踉蹌的行走,接著,腳步越走越板正,逐漸有了人樣……
甘露殿裏。
瞧見這一幕,太和帝的麵色鐵青,他緊抿著唇沒有說話,隻明黃衣袖抖了抖,透露了他心底的不平靜。
馬公公一臉的驚駭,“陛下!此蛛邪異,萬萬不可留存於世。”
太和帝沒有說話。
這他如何不知?
這鬼母蛛誕下的人,表麵上看,居然和原來的那人簡直一模一樣,還有影子!
從一開始下地,路都走不清楚,慢慢的,腳步一點點變穩健,顯然,它是會學習的。
要是真讓此蛛繁衍,這人世間,它還是人世間嗎?
誰也不知道那風光霽月的皮囊下頭,到底是人是鬼!
太和帝越想,心裏越是悚然。
水幕裏的畫麵沒有依著人的心思停留,隻見畫麵繼續流轉,太和帝瞧到將自己和鬼母蛛融為一體的謝丹蘊,一蛛上有了兩張人臉,前頭是美人溫柔如慈母的臉,發絲繚亂,似慈母操持家中,麵有疲憊之色,蛛背上是謝丹蘊蒼白病弱的上半身……
無數麵容貪婪蒙昧的人蜂湧而至,隻見長.槍掃過,如江中波浪一般朝人群中拍去,眾人的眉心有紅光一閃而過,仔細一看,那哪裏是什麽紅光,分明是一隻隻指甲蓋大小的小蜘蛛。
也是,鬼母蛛誕下的自然是小蜘蛛,又怎麽會是前朝的千軍萬馬?
失去了蜘蛛,就好像失去了骨肉支撐,皮囊瞬間倒地,麵容朝天,詭譎又不甘。
一陣風吹過,皮囊好似布袋一般簌簌發響。
最後,一場大火撩過,此處一片黑燼,風一揚,再無痕跡。
……
再見謝家莊村覆之事,顧昭心下悵然,隨著心神一動,懸浮於半空中的水幕華光一閃,瞬間消弭,不留一丁半點痕跡。
“沒,沒了嗎?”馬公公往前走了兩步,繞著方才水幕懸浮之處,別說水幕了,便是水滴也沒有。
他走了回去,拂塵一揚,湊近皇帝,小聲道,“陛下,不是障眼之法。”
太和帝頷首。
自然不是障眼術法,方才那水幕上的影子真真的,每一個百姓的皮囊都是不一樣的,或老或少,或男或女,便是連衣裳都纖豪畢現。
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句戲法和障眼法能說明的。
他的目光落在顧昭身上。
這是有真本事的方外之人啊!
太和帝想起方才瞧到的,視線一轉,目光落在顧昭手中的白瓷瓶,輕輕倒抽一口氣,又道。
“小郎,這裏麵裝的,難道是——”
顧昭點頭,她將手中的白瓷瓶托舉,瞧了一眼,道,“沒錯,這裏頭裝的便是鬼母蛛和謝丹蘊,也就是前朝慶德帝身邊的紅人,謝吉祥謝大總管。”
隻聽“砰”的一聲,有凳子倒地的聲音。
顧昭幾人看了過去。
陳其坤結巴,“陛下,對不起,是臣禦前失儀了。”
太和帝好脾氣的擺了擺手,“不怪你,這謝家莊鬼母蛛一事,我瞧了心裏都駭然。”
他臉色沉了沉,怒罵道,“當真是蛇鼠蛆蠅一輩,盡做些不入流坑害人命之事!”
“是是,陛下聖明。”陳其坤心不在焉的附和了一句。
他小心的抬起頭,有些忐忑的朝潘知州方向看去,不,不是潘知州,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在用眼睛的餘光偷瞧那小郎,由潘知州帶來的,像尋常富貴人家家裏的小公子,實際卻是個世外之人的顧小郎。
倏忽的,陳其坤心下一窒,一瞬間,他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底躥到頭頂,涼颼颼的,耳朵裏是如擂巨鼓的心跳聲。
笑了,那顧小郎衝自己笑了?
為何——
他為何要笑?
難道——
陳其坤心裏有了猜想。
難道,這小郎便是掐破自己留在管老頭腦中眼珠子的人?
這樣一想,陳其坤麵上帶上了駭然之色。
是了是了,一定是這樣沒錯!
不然怎麽會這般湊巧,兩年了,他偷管老頭文氣兩年時間了,之前都沒事,怎麽這顧小郎一進京,他的法門便被破了?
陳其坤不相信,這皇城總不會一下子來了兩個厲害的修行之人吧。
又不是市集上的蘿卜,想有一個便有一個,想有兩個便有兩個!
顧昭知道這陳翰林疑心上自己了,當即也毫不遮掩,衝他又是一笑。
眼下還沒空收拾這惡賊。
哼!先嚇一嚇,權當為遭災兩年的七情先生收收利息了!
陳其坤心裏慌極了,偏偏太和帝的跟前,他還得故作鎮定,裝作無事發生一般。
……
顧昭將裝著謝丹蘊和鬼母蛛的瓷瓶拿在手中,太和帝多瞧了兩眼,微微擰眉,他倒是想親眼瞧一瞧這鬼母蛛,還有前朝慶德帝的心腹內侍,不過,剛剛在水幕中他也瞧到了,這一物頗為詭譎。
回頭要是放出來,他冷不丁的被嚇到了,落了麵子,失了體麵,給人瞧到了,他堂堂天啟的陛下,不要點臉麵的嗎?
馬公公盯著瓷瓶,也是神情戒備,如臨大敵模樣。
顧昭:“陛下,這人證還要瞧嗎?”
太和帝終於做了決定,正待點頭時,就見一個小內侍低著頭快步進來,眼睛四處一看,想尋馬公公匯報。
他來得巧了些,一時間,大家夥的目光都落在了小內侍身上。
小內侍心裏一慌。
馬公公快步走了過去,小聲數落,“沒點規矩,沒瞧見陛下和大人們在商討要事麽!”
他伸手輕輕一點,很鐵不成鋼,“呆頭呆腦的,說吧,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