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喪屍爆發,但女寢囤貨! 作者:緒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不覺得它會想要斧子吧。”旁邊的女生小聲道。
然而,並沒有回應這個問題,鬆鼠眨眨眼睛,把手中的美食果斷地丟了出去,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優美的拋物線。
“砰。”
鬆果直直栽進了層層落葉中。
它也轉過身子,在枝繁葉茂的樹蔭裏迅速消失了。
“這算什麽?”沈未放開護住腦袋的頭,鬆了一口氣,“這就走了?”
“一看就是那種故事的開頭。”陳訪桐篤定道,“我們破壞了它們的家園,它們今晚會來複仇的。”
“鬆鬆鼠的複仇??”沈未倒吸一口冷空氣。
“它隻是看了我們一眼,也沒做出什麽表示生氣的舉動,別想那麽多了。”蘇梓臨說,“我們還要修圍欄呢,時間不等人。”
聞言,大家也隻好繼續砍起樹枝來。
片刻後,蘇梓臨又看向鬆鼠消失的方向,默默道:
“算了,今晚要不還是摘點上好的大鬆果放在宿舍窗台上吧。”
一小時的勞作後,修圍欄的樹枝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
大家回到地麵,開始進一步修剪起來。
用手鋸鋸掉兩端不要的部分,再用小刀削掉多餘的分叉和枝葉,大體上修出一個粗細比較均勻的筆直的木棍形狀,長度大約在一米五的樣子。
接著,木棍斜約30度插在泥土裏20厘米,另一根則與之相對,在交叉點用鐵絲牢牢栓緊,並且保證空隙要小於家雞的體型,以免它們出逃。
這樣不斷反複,形成數個牢固的三角形,熟練了之後,手便快了許多。這種圍欄的做法一般都是用非常細的竹竿來製作的,替換成鬆樹枝,無形中穩固性大大提升。
由於還是抱有想散養的野心,於是並沒有圈住太大的地,隻是正正好好可以讓家雞們在這裏睡覺。
並且在靠近外部邊緣的地方留出了大約兩個身位的空格,用塞滿了雜草的麻袋堵住,方便人進出。
當然了,主要還是因為不會做門。
兩小時後,銅藝首家頗具規模的養雞場終於宣告成立。
雖然圍欄歪歪扭扭,但是還算牢固。
隻要能關住雞不讓它們亂跑,醜點也不算什麽。
接著,大家又摘了樹葉,準備了肉丁和牙簽,如法炮製了在餘巧曼那兒學到的妙計,將還在樹林裏到處撒野的家雞們一個個逮回了圍欄,包括它們的草窩和雞蛋。
三十隻,一隻不少。
挨個摘掉綠色小麵罩之後,三十隻雞在狹小的空間裏暈暈乎乎,如夢初醒般麵麵相覷。
看那些迷茫的小豆眼,意思大概就是:“你怎麽也進來了?”
“如果我們要散養的話,是不是得培養學習型條件反射了?”沈未說,“得讓它們知道這個圍欄裏麵就是吃飯的地方。”
短發女生讚同道:“我記得一般農村家裏都是會用敲鑼之類的方法叫山上的雞回來吃飯的,那我們也得用某種特定的聲音,來讓它們明白這種聲音和回家吃飯之間的聯係。”
理論是這個理論。
它們自從被從山上帶到學校裏以來,還沒有特地喂過食,雖然在鬆樹林裏啄來啄去,但是事實上也吃不到什麽能飽腹的食物,這會兒也都餓的夠嗆,正是培養習慣的好時機。
於是從食堂用盆取回了一些小白菜和菠菜——準確的說,是取回了幾棵,畢竟大小擺在那裏,拿多了,這些雞也吃不完。
“咯咯噠——!”
“咯咯、咯咯”
嗅到了空氣中菜葉的香氣,它們紛紛躁動起來,一個個扭著屁股衝到了圍欄前。
那兩隻帶頭打架的大公雞,更是飛馳在隊伍前列,就差撲騰翅膀原地起飛了。
“就是現在!”沈未說,“快,食物已經到位了,我們用什麽聲音?”
“拍手?”一個女生建議道。
“不對不對,這個聲音太普遍了,不好辨認。”另一個女生反駁。
“那怎麽辦?學雞叫?”
“哪有學雞叫讓雞回來吃飯的?學的不像它們害怕,學得太像它們分不出來可怎麽辦。”
“那就唱歌算了。”沈未說,“你們誰來點個嘹亮的曲子,大家都會唱的那種?”
“嘹亮的曲子?”蘇梓臨思考道,“還得大家都會唱,這個條件是不是有點苛刻?”
陳訪桐:“校歌。”
大家:
短發女生當即扔出一大片翠綠的小白菜葉,正聲開嗓:
“冰雪融化的年月,遠在千秋之前——
大江匯聚的原野,充盈我輩胸襟——
啊,銅洲之濱,山高水長,性靈泉源——
啊,銅江之水,巧手妙眼,立藝立言——”
在這樣的歌聲下,雞群們吃得比誰都歡,畫麵極其詭異。
一曲唱罷,菜葉也喂完了。
“?”沈未懷疑道,“你們是大學生還是我們是大學生?”
“咯咯咯!”雞們快活回應。
相信這樣培養下去,以後隻要一開口唱校歌,它們就會以無比熱烈又虔誠的姿態,向歌聲的方向一步一磕頭。
養雞場算是初步竣工了。學校裏的人數已經上百,這麽多雞自然是供應不了足夠的蛋白質,隻能讓它們先隨緣生長,好歹可以收獲一點雞蛋,有總比沒有好。
家禽乃至牲畜,這種時候要想在學校裏成規模的養殖起來,難度仍然過大。
接下來,三人又往池塘的方向跑了一趟。學校裏最大的湖泊文澤湖養起這些魚來恐怕很困難,到時候想要撈魚都沒處找,便先選定了麵積較小的池塘作為魚塘。
這些池塘原本是配合假山的園林建築一景,就在花園旁邊。在護城河的植物堤壩解鎖之前,裏麵全部都是死水,淤積了許多雜物和營養過剩的水生植物。
現在校內水流與銅江貫通了之後,池塘煥然一新,水質更是尤其適合養魚。
“這裏啊,這個池子裏有草魚、鯉魚、泥鰍、鯽魚、花鰱、白鰱和黑殼蝦。”
陸朝南心不在焉地介紹道,好像課堂上老師逼迫讓給全班同學點名的課代表。
“那這個呢?”蘇梓臨看向相鄰的另一個池塘,兩個池子大小幾乎相等,距離也很近。
陸朝南掃了一眼:“什麽都沒有。”
“所以我就說,絕對不能把它們都放在一起養。”那個男生依舊沒有放棄這個問題,“這麽多種類,萬一打起來了可怎麽辦?”
“是嗎。”陸朝南回答,“那就過兩天等他們把池子打通了,讓魚自己選行不行?”
“如果魚能聰明到自己選的話,那還叫魚嗎?”
“哦,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野外的魚都是野人幫他們決定是長在上遊中遊還是下遊的?”
“啊?”尹赫在一邊努力理清邏輯,“野人?這個架是怎麽吵到野人的話題上來的?”
陸朝南抬手打斷:“別插嘴,我還有道理沒有跟他說完。”
“?你說就你說,凶我幹什麽”
鬱黎憐愛地揉揉他的腦袋表示同情,又看向三人:“等他們吵完了,一起去吃飯?”
雖然有些小爭端,但是看起來,他們這邊也圓滿完成了安置魚苗的工作。
魚塘也算是
正式投入運營了。
但是和養雞場的問題一樣,目前的規模隻能算試水,要想和現在的蔬菜一樣變成提供食物的中流砥柱,仍然是天方夜譚。
天色逐漸暗下來,校園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宿舍樓的方向匯集。
又到一天完工的時候了。
現在的物資票券暫時還是局限在糧票和蔬菜票上,規格則是完成一天的工作分量,分別得到一張糧票和一張蔬菜票,再根據當天大棚的收獲情況,來決定要不要用蔬菜作為獎金。
不過,自從大家把午晚飯的期望放在食堂之後,這兩種票券突然就失去了原本兌換的作用,反而變成了一種飯票,隻要在午飯和晚飯的飯點進入食堂,把一天獲得的票券交給蔡叔和食堂組的同學,就能盡情享用校園大飯堂的快樂。
糧食種子尚要等老劉從景門鎮運過來,學校又一下子多了這麽多人,大米的儲量不敢隨意揮霍。
因此今天的主食,蔡叔便很痛快地直接換成了土豆。
又糯又粉的土豆泥,用適當的鹽和胡椒調味,還加入了少許芝士,一口下去,滿滿都是土豆清甜又不乏鮮味的滿足感。
包裹滿鮮嫩蔬菜的土豆餅外表用油炸得金黃酥脆,掰開來,便露出切得齊齊整整的各色蔬菜丁。
大棚蔬菜爽口鮮嫩,加上被煮透了的粉狀土豆,口感既粉糯又生脆,兩種味道交織在舌尖,蘸上熬出來的濃稠番茄汁,一口接一口,一塊又圓又厚的餅便不知不覺吞進肚子。
“食物目前隻能做到這個程度了。”蘇梓臨用勺子戳土豆餅,“雖然可能會艱苦一點,但是供這麽多人過冬沒問題。”
陳訪桐咽下一大口土豆餅,吸吸鼻子閉目道:“這個我能再吃一年。”
“雖然我們在說的問題不是這個,但是我也是。”沈未連忙點頭。
“城牆的話,也隻能先盡全力升級了。”鬱黎點頭,“木材能先用學校的就先用,至於石料,幾天之後向景門鎮打探打探吧。”
陸朝南蹙眉:“可是如果真的是喪屍潮,他們從景門鎮攻來學校,鎮上的人要怎麽辦?”
“我覺得,這取決於喪屍潮究竟是哪一種類型。”蘇梓臨說,“如果是像遊戲裏的那樣,恐怕它們會直接放棄路途中的其他目標,直接攻擊我們這些所謂的[內測用戶]所在的區域。但是如果這隻是app給出的一種預警的話,鎮上的人就危在旦夕了,必要的時候,還是得開放學校讓他們來避難。”
“但是這麽大的動靜,時間離首屆排位賽越近,喪屍不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
沈未咬著叉子,“我們有那麽高的電視塔,還有望遠鏡,不如明天去頂上試試看,視野夠不夠觀測到景門鎮的喪屍動向”
大家紛紛點頭。
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封鎖期第一天時,三人用望遠鏡就能在宿舍七樓清晰地看到環山公路。
那麽當高度達到電視信號塔那麽高時,能看到景門鎮也說不定。
土豆果然是怎麽做都好吃,一頓晚飯便在這樣的討論中滿足進肚。
大家在宿舍樓的小噴泉前各自打道回府。
坐電梯上樓前,三人不忘抹黑從鬆樹林裏撿了幾顆大鬆果帶回宿舍。
然而,並沒有回應這個問題,鬆鼠眨眨眼睛,把手中的美食果斷地丟了出去,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優美的拋物線。
“砰。”
鬆果直直栽進了層層落葉中。
它也轉過身子,在枝繁葉茂的樹蔭裏迅速消失了。
“這算什麽?”沈未放開護住腦袋的頭,鬆了一口氣,“這就走了?”
“一看就是那種故事的開頭。”陳訪桐篤定道,“我們破壞了它們的家園,它們今晚會來複仇的。”
“鬆鬆鼠的複仇??”沈未倒吸一口冷空氣。
“它隻是看了我們一眼,也沒做出什麽表示生氣的舉動,別想那麽多了。”蘇梓臨說,“我們還要修圍欄呢,時間不等人。”
聞言,大家也隻好繼續砍起樹枝來。
片刻後,蘇梓臨又看向鬆鼠消失的方向,默默道:
“算了,今晚要不還是摘點上好的大鬆果放在宿舍窗台上吧。”
一小時的勞作後,修圍欄的樹枝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
大家回到地麵,開始進一步修剪起來。
用手鋸鋸掉兩端不要的部分,再用小刀削掉多餘的分叉和枝葉,大體上修出一個粗細比較均勻的筆直的木棍形狀,長度大約在一米五的樣子。
接著,木棍斜約30度插在泥土裏20厘米,另一根則與之相對,在交叉點用鐵絲牢牢栓緊,並且保證空隙要小於家雞的體型,以免它們出逃。
這樣不斷反複,形成數個牢固的三角形,熟練了之後,手便快了許多。這種圍欄的做法一般都是用非常細的竹竿來製作的,替換成鬆樹枝,無形中穩固性大大提升。
由於還是抱有想散養的野心,於是並沒有圈住太大的地,隻是正正好好可以讓家雞們在這裏睡覺。
並且在靠近外部邊緣的地方留出了大約兩個身位的空格,用塞滿了雜草的麻袋堵住,方便人進出。
當然了,主要還是因為不會做門。
兩小時後,銅藝首家頗具規模的養雞場終於宣告成立。
雖然圍欄歪歪扭扭,但是還算牢固。
隻要能關住雞不讓它們亂跑,醜點也不算什麽。
接著,大家又摘了樹葉,準備了肉丁和牙簽,如法炮製了在餘巧曼那兒學到的妙計,將還在樹林裏到處撒野的家雞們一個個逮回了圍欄,包括它們的草窩和雞蛋。
三十隻,一隻不少。
挨個摘掉綠色小麵罩之後,三十隻雞在狹小的空間裏暈暈乎乎,如夢初醒般麵麵相覷。
看那些迷茫的小豆眼,意思大概就是:“你怎麽也進來了?”
“如果我們要散養的話,是不是得培養學習型條件反射了?”沈未說,“得讓它們知道這個圍欄裏麵就是吃飯的地方。”
短發女生讚同道:“我記得一般農村家裏都是會用敲鑼之類的方法叫山上的雞回來吃飯的,那我們也得用某種特定的聲音,來讓它們明白這種聲音和回家吃飯之間的聯係。”
理論是這個理論。
它們自從被從山上帶到學校裏以來,還沒有特地喂過食,雖然在鬆樹林裏啄來啄去,但是事實上也吃不到什麽能飽腹的食物,這會兒也都餓的夠嗆,正是培養習慣的好時機。
於是從食堂用盆取回了一些小白菜和菠菜——準確的說,是取回了幾棵,畢竟大小擺在那裏,拿多了,這些雞也吃不完。
“咯咯噠——!”
“咯咯、咯咯”
嗅到了空氣中菜葉的香氣,它們紛紛躁動起來,一個個扭著屁股衝到了圍欄前。
那兩隻帶頭打架的大公雞,更是飛馳在隊伍前列,就差撲騰翅膀原地起飛了。
“就是現在!”沈未說,“快,食物已經到位了,我們用什麽聲音?”
“拍手?”一個女生建議道。
“不對不對,這個聲音太普遍了,不好辨認。”另一個女生反駁。
“那怎麽辦?學雞叫?”
“哪有學雞叫讓雞回來吃飯的?學的不像它們害怕,學得太像它們分不出來可怎麽辦。”
“那就唱歌算了。”沈未說,“你們誰來點個嘹亮的曲子,大家都會唱的那種?”
“嘹亮的曲子?”蘇梓臨思考道,“還得大家都會唱,這個條件是不是有點苛刻?”
陳訪桐:“校歌。”
大家:
短發女生當即扔出一大片翠綠的小白菜葉,正聲開嗓:
“冰雪融化的年月,遠在千秋之前——
大江匯聚的原野,充盈我輩胸襟——
啊,銅洲之濱,山高水長,性靈泉源——
啊,銅江之水,巧手妙眼,立藝立言——”
在這樣的歌聲下,雞群們吃得比誰都歡,畫麵極其詭異。
一曲唱罷,菜葉也喂完了。
“?”沈未懷疑道,“你們是大學生還是我們是大學生?”
“咯咯咯!”雞們快活回應。
相信這樣培養下去,以後隻要一開口唱校歌,它們就會以無比熱烈又虔誠的姿態,向歌聲的方向一步一磕頭。
養雞場算是初步竣工了。學校裏的人數已經上百,這麽多雞自然是供應不了足夠的蛋白質,隻能讓它們先隨緣生長,好歹可以收獲一點雞蛋,有總比沒有好。
家禽乃至牲畜,這種時候要想在學校裏成規模的養殖起來,難度仍然過大。
接下來,三人又往池塘的方向跑了一趟。學校裏最大的湖泊文澤湖養起這些魚來恐怕很困難,到時候想要撈魚都沒處找,便先選定了麵積較小的池塘作為魚塘。
這些池塘原本是配合假山的園林建築一景,就在花園旁邊。在護城河的植物堤壩解鎖之前,裏麵全部都是死水,淤積了許多雜物和營養過剩的水生植物。
現在校內水流與銅江貫通了之後,池塘煥然一新,水質更是尤其適合養魚。
“這裏啊,這個池子裏有草魚、鯉魚、泥鰍、鯽魚、花鰱、白鰱和黑殼蝦。”
陸朝南心不在焉地介紹道,好像課堂上老師逼迫讓給全班同學點名的課代表。
“那這個呢?”蘇梓臨看向相鄰的另一個池塘,兩個池子大小幾乎相等,距離也很近。
陸朝南掃了一眼:“什麽都沒有。”
“所以我就說,絕對不能把它們都放在一起養。”那個男生依舊沒有放棄這個問題,“這麽多種類,萬一打起來了可怎麽辦?”
“是嗎。”陸朝南回答,“那就過兩天等他們把池子打通了,讓魚自己選行不行?”
“如果魚能聰明到自己選的話,那還叫魚嗎?”
“哦,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野外的魚都是野人幫他們決定是長在上遊中遊還是下遊的?”
“啊?”尹赫在一邊努力理清邏輯,“野人?這個架是怎麽吵到野人的話題上來的?”
陸朝南抬手打斷:“別插嘴,我還有道理沒有跟他說完。”
“?你說就你說,凶我幹什麽”
鬱黎憐愛地揉揉他的腦袋表示同情,又看向三人:“等他們吵完了,一起去吃飯?”
雖然有些小爭端,但是看起來,他們這邊也圓滿完成了安置魚苗的工作。
魚塘也算是
正式投入運營了。
但是和養雞場的問題一樣,目前的規模隻能算試水,要想和現在的蔬菜一樣變成提供食物的中流砥柱,仍然是天方夜譚。
天色逐漸暗下來,校園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宿舍樓的方向匯集。
又到一天完工的時候了。
現在的物資票券暫時還是局限在糧票和蔬菜票上,規格則是完成一天的工作分量,分別得到一張糧票和一張蔬菜票,再根據當天大棚的收獲情況,來決定要不要用蔬菜作為獎金。
不過,自從大家把午晚飯的期望放在食堂之後,這兩種票券突然就失去了原本兌換的作用,反而變成了一種飯票,隻要在午飯和晚飯的飯點進入食堂,把一天獲得的票券交給蔡叔和食堂組的同學,就能盡情享用校園大飯堂的快樂。
糧食種子尚要等老劉從景門鎮運過來,學校又一下子多了這麽多人,大米的儲量不敢隨意揮霍。
因此今天的主食,蔡叔便很痛快地直接換成了土豆。
又糯又粉的土豆泥,用適當的鹽和胡椒調味,還加入了少許芝士,一口下去,滿滿都是土豆清甜又不乏鮮味的滿足感。
包裹滿鮮嫩蔬菜的土豆餅外表用油炸得金黃酥脆,掰開來,便露出切得齊齊整整的各色蔬菜丁。
大棚蔬菜爽口鮮嫩,加上被煮透了的粉狀土豆,口感既粉糯又生脆,兩種味道交織在舌尖,蘸上熬出來的濃稠番茄汁,一口接一口,一塊又圓又厚的餅便不知不覺吞進肚子。
“食物目前隻能做到這個程度了。”蘇梓臨用勺子戳土豆餅,“雖然可能會艱苦一點,但是供這麽多人過冬沒問題。”
陳訪桐咽下一大口土豆餅,吸吸鼻子閉目道:“這個我能再吃一年。”
“雖然我們在說的問題不是這個,但是我也是。”沈未連忙點頭。
“城牆的話,也隻能先盡全力升級了。”鬱黎點頭,“木材能先用學校的就先用,至於石料,幾天之後向景門鎮打探打探吧。”
陸朝南蹙眉:“可是如果真的是喪屍潮,他們從景門鎮攻來學校,鎮上的人要怎麽辦?”
“我覺得,這取決於喪屍潮究竟是哪一種類型。”蘇梓臨說,“如果是像遊戲裏的那樣,恐怕它們會直接放棄路途中的其他目標,直接攻擊我們這些所謂的[內測用戶]所在的區域。但是如果這隻是app給出的一種預警的話,鎮上的人就危在旦夕了,必要的時候,還是得開放學校讓他們來避難。”
“但是這麽大的動靜,時間離首屆排位賽越近,喪屍不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
沈未咬著叉子,“我們有那麽高的電視塔,還有望遠鏡,不如明天去頂上試試看,視野夠不夠觀測到景門鎮的喪屍動向”
大家紛紛點頭。
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封鎖期第一天時,三人用望遠鏡就能在宿舍七樓清晰地看到環山公路。
那麽當高度達到電視信號塔那麽高時,能看到景門鎮也說不定。
土豆果然是怎麽做都好吃,一頓晚飯便在這樣的討論中滿足進肚。
大家在宿舍樓的小噴泉前各自打道回府。
坐電梯上樓前,三人不忘抹黑從鬆樹林裏撿了幾顆大鬆果帶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