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懷隻覺有一道驚雷劈在頭頂。在此之前,這件事他連想都沒想過,向上爬,怎麽爬?就憑他孤立無援,受人排擠,怎麽能爬得上那靠資曆和傳承所決定的太醫院頂層呢?
淑嵐見他驚愕,也知道他心中所想,信手拿起書案上的紙筆,刷刷提了幾個大字,遞給了張懷。
張懷虔誠地接過,隻見那紙上寫了四個大字:“和光同塵”。
作者有話說:
清朝太醫院級別:太醫院內,宣統以前,級別最高的是五品官,被稱為太醫院院使。也就是說,太醫院在清朝時,屬於五品衙門。而在太醫院院使下,則是左院判、右院判。它們的官階為正六品。至於禦醫,則是太醫院內的下屬官員。
禦醫以下,又有吏目、醫士、醫生等職位。不過,這些職位中,除了吏目是從九品,醫士、醫生都屬於不入流。
感謝大家的支持!看到大家的留言碼字都有勁兒了起來
第27章 升職
張懷還待再開口, 抬頭去看座上的淑嵐時,卻見她隻是微笑, 便知她不打算多說了。
他便又拿起毛筆, 鄭重其事地在剛才的筆記上寫了淑嵐剛才提到的“海克利姆”四個字,對淑嵐說:“微臣知道了。微臣回去會念著海公的普濟之心……至於這‘和光同塵’這四個字,微臣還要再回去參悟一番。”
他知道這是恩人留給自己的禪機, 也是一道考題,不能說破。若是自己愚鈍無法參悟,便也不配再進一步向她討教了。
佟格格見張懷鄭重其事地把筆記連同那四個字放進了醫藥箱中, 捧傳家寶一般離去了,才開口對淑嵐說:“你賞他那四個字, 他能琢磨明白嗎?”
淑嵐點點頭:“他天資很好,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進了太醫院, 觀察敏銳, 醫理也極通。聰明人若是願意稍稍放下傲骨,把精力放在一部分在人情世故上, 成就絕對不會差的。”
她今日讓他回去琢磨這四個字, 便是明著告訴他, 忠臣要想做事,就要比奸臣更奸。
送走了張懷,淑嵐鬆了口氣,她看過的不少小說都告訴她一個道理:要想在後宮立得住,首先要培養一個靠得住的太醫, 而張懷雖然現在人微言輕,未嚐不是一個可造之才, 今日稍加雨露, 未來可能便可長成參天大樹。
又過兩日。
福寧殿後殿, 玄燁正一邊閉目養神,一邊把手放在案幾上,讓劉院使給自己請平安脈。
“皇上身體無恙,隻是近來想必是操心國事太過,有些心肺燥熱,有失清潤之象……並不礙事,隻多多休息,多飲甘草茶即可。”那劉院使起身回稟道。
此時,梁九功從門外進來,打了個千兒,對皇上說:“為烏雅貴人診治的張太醫到,說是來回稟貴人病情的。”
“張太醫?是哪個張太醫?”玄燁問道。無論是太皇太後,還是皇太後,還是幾個懷孕的嬪妃麵前,來來回回就那麽幾個熟麵孔轉來轉去,他倒不記得有這麽一號人。
“回稟皇上,是張懷張太醫,兩年前進的太醫院,前幾日那萬壽功德宴上,他來過一次。”梁九功知道這件事被皇上上了心,為了防止主子查問,特意做了一番功課,此時倒是對答如流。“前幾日就是他奉旨去了春溪閣,幫烏雅貴人看診的。”
“怎麽是他?不是說叫你去找個好點的太醫嗎?”玄燁眉頭一皺,眼睛瞥向了侍立在一旁的劉院使。
他隻記得上次是淑嵐出手救了長生,對這個背景板張太醫毫無印象。【看小說公眾號:玖橘推文】
劉院使隻覺得冷汗直冒,這話聽著像是說給梁九功聽的,實際上卻是說給自己這個太醫院院使聽的。
梁九功自然也是看得出太醫院的貓膩的,這劉院使,若是好差事就派給他的徒子徒孫,那些冷清差事,就派給這些沒什麽門路的小太醫。
“稟皇上,這幾日,夏院判都在馬佳庶妃那裏忙著安胎事宜,脫不開身,而錢院判則為太皇太後娘娘調理身體……微臣見張懷雖然年紀輕些,卻醫理極通,能堪大用。而這風寒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對症下藥,便可無虞。微臣便叫他去曆練曆練。”劉院使冷汗直流,卻不敢用袖子去擦,麵對皇上的問話隻好斟酌著詞句作答。為了表示自己不是看輕烏雅貴人,他還狠狠地誇了張懷這小子幾句。
這幾句他誇得頗為違心:平日就看這小子是個刺兒頭,也不知道顧及前輩的麵子,太醫院裏沒有跟他出得來的。
“好吧,那便讓張太醫進來,正好劉院使也在這,一起幫著看看方子。”玄燁並不知道劉院使此刻心中的百轉千回,隻是叫張懷進殿來問話。
一個區區貴人的傷寒藥方,也要我一個院使幫著看?劉院使身為太醫院之首,此刻感覺到了莫大的羞辱。
但皇上既然說了,他無有不從命的,隻好點頭稱是。
來人進殿,果然便是那張懷。隻見他開口便匯報道:“微臣前幾日去為烏雅貴人看診,得知烏雅貴人一直風寒未愈,纏綿病榻,吃了幾副藥也不見好,反倒更覺病情反複了……”
玄燁聽見纏綿病榻四個字,就眉頭緊鎖,追問道:“現在如何了?”
“皇上不必擔憂,臣前幾日給烏雅貴人診過脈後,重新擬定了一道方子,小主連續吃了幾日,已然精神好多了,現在已經下得來床了。”張懷一板一眼地垂首回答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旁人聽了,隻會覺得他初次麵君,能對答如流已經是很好了,殊不知,從來耿直的張懷,讓他鑽研醫術容易,讓他撒謊,可太難為他了。
為了能成功在皇上麵前把那個活蹦亂跳的烏雅貴人編成弱柳扶風纏綿病榻的樣子,他私下裏寫了好幾版稿子,反複背誦,這才勉強做到不一說謊就憋得耳朵通紅。
“你有心了。”聽見病情稍愈,玄燁點了點頭,稍微一想,又覺得不對,便對旁邊的劉院使道:“在張太醫去診治前,是哪個太醫去看診的?怎麽小小的風寒治了那麽多天不見好,反而纏綿病榻了?”
劉院使更是冷汗滂沱,他向來自持清高,何曾過問過這等小事?他正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來,張懷這事卻接過了話茬。
“回稟皇上,微臣聽聞,皇太後前幾日犯了積食之症,劉院使前幾日侍奉在病榻之前,甚是辛苦,少往太醫院來,可能並不清楚烏雅貴人之事。”張懷答得恭恭敬敬,字裏行間都是替劉院使的失職遮掩。
劉院使暗中鬆了口氣:這小子倒開竅了,隻要皇上不把失察之責歸之於自己,怎樣都好。
張懷繼續說:“微臣翻閱了烏雅貴人前幾日的脈案,是夏院判與鄧太醫出的方子,一方是治療風熱,一方是治療風燥,依微臣所見,兩方皆不對症,才另烏雅貴人越發病體沉重,耽誤了恢複最好的時機。”
劉院使一聽,這兩個名字他倒是熟悉,分屬於太醫院兩大派係,一個是派係的領頭人,一個是另一派係的得意門生。這二人平時針尖對麥芒,誰也看不起誰,這才開了完全藥性不同的方子。
而張懷一張嘴,卻把兩大派係中給烏雅貴人開藥的全打成了庸醫。
玄燁聽了,麵露不悅:“豈有此理。張太醫,你那方子可帶了?給劉院使瞧瞧。”
張懷一躬到地,“微臣帶了,為了研究其中藥性,好對症下藥,微臣日日將這藥方帶在身邊,以便時時斟酌用量。”
說罷,又從懷中取了一張方子,高舉過頂地遞給了劉院使。
劉院使不知張懷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正打算好好拜讀一番張懷自稱“斟酌研究”的藥方,不料一打開那張藥方,卻是大跌眼鏡。
隻見那藥方倒短,隻有三行字:麻黃二錢、杏仁二錢、甘草二錢。
這有什麽好斟酌的?這不就是張仲景的三拗湯的方子?怕是藥館裏看門的學徒都會抓。他剛想說點什麽,卻見皇上和那張懷一起盯著自己。
劉院使話到嘴邊,卻咽了下去。
若是此時大加貶斥這方子不過爾爾,那便坐實了剛才對他的大加誇讚是假話,犯了欺君之罪,也坐實了自己失察和輕視貴人的責任。
想及此處,他一咬牙,心一橫,那便丟車保帥吧!
下定主意,他便折疊好藥方,交還給了張懷,然後深深對皇上一躬:“回稟皇上,微臣看了這藥方,實在是精妙無比,無可加減;這前兩位太醫定是錯判了病因,才不得其法,開錯了藥,致使貴人病情加重。”
張懷也看懂了,劉院使這是一口咬定是這兩個太醫能力不足才讓烏雅貴人纏綿病榻,把責任都推在這兩個家夥身上,把自己輕飄飄地摘了出去。
“連個風寒都治不好,如此庸醫留在太醫院,簡直是白養了蠹蟲。”玄燁聽完了劉院使的話,轉頭對梁九功揮揮手道:“把夏院判降職留用,鄧太醫直接革職出宮。”
劉院使聽到了皇上隻把火氣發在那二人身上,未曾波及到自己,心中暗喜。這件事中,他也有自己的私心:這夏院判早就覬覦自己院使的位置了,總想著博個大功勞,把自己從位置上擠下去。這次終於有機會,借皇上之手將他降職,恐怕永遠也翻不了身了。
“奴才這就去辦。”梁九功應到,想了想又抬頭問:“不過……這太醫院合該有兩位院判,這夏院判不在了,院判的位置就空出來了……”
“這有何難,叫這個張……”玄燁指了指堂下的張懷。
“微臣名叫張懷。”張懷拱手答道。
“叫張太醫補上缺不就得了。”玄燁大手一揮,瞬間將張懷這個不起眼的小太醫抬舉成了太醫院一人之下的院判之位。
身為帝王,他自然覺得太醫院最高也不過是五品小官,無非是一群螞蟻和另一群螞蟻。既然原來的不頂用了,就交個頂用的換上。
但這之於張懷,這簡直是乘著大鵬鳥直升九萬裏,玄燁的一句話,就讓他少奮鬥了二十年,不,是四十年!他又驚又喜,連忙跪下連連叩首謝恩。
而劉院使雖然想把自己派係的人扶上院判之位,奈何皇上開了金口指了張懷,他也隻好附和著大讚張懷天資聰穎,定能勝任。心中盤算著如何拉攏賄賂張懷,讓這個沒有派係的白板太醫變成自己的親信。
作者有話說:
朋友們,我30號上夾子,當日更新晚一點,23點左右更新。會發一章二合一,謝謝支持
第28章 考驗
春溪閣中。
淑嵐正和佟格格在榻上看話本, 忽聽庭中章嬤嬤的聲音:“太醫張懷求見,來給烏雅貴人請平安脈了。”
“把他請進來吧。”淑嵐合上了手中的話本。
章嬤嬤帶了張懷進來, 張懷放下手中的藥箱, 對著榻上二人深深一拜。
佟格格眼尖,一眼就瞧出今天張懷身上的衣服是新製的,樣式與之前做普通太醫時略有不同了, 便揶揄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張太醫穿的新官服補子, 我瞧著倒從鴛鴦換成鷺鷥了呀。”
張懷雖是比同齡人多幾分沉著,但還是難掩臉上喜色:“佟格格笑話了, 微臣得承聖恩,破格提拔為太醫院院判。”
佟格格又問了他是怎麽短短兩日便直升院判, 張懷一一把殿前的對話照實說了, 佟格格聽了不時點頭。
淑嵐點點頭,讚道:“你比我預想中升得快多了。”
張懷笑答:“貴人謬讚了。”
從前他不願意攪合進太醫院裏權力傾軋之中, 寧願被排擠坐冷板凳。如今隻言片語間便利用幾股派係中的矛盾, 讓院使不得不親口幫自己說話, 得了這個職位。往日裏耳邊時時環繞的誹謗之語也隨著他換上新官服後瞬間消失,他自然是覺得神清氣爽的。
淑嵐望了望張懷帶來的醫藥箱,問:“我讓你帶的東西,都帶來了嗎?”
張懷點點頭,打開醫藥箱, 依次拿出中間的幾個紙包,遞給了淑嵐。
淑嵐接了, 那幾個小紙包就是張懷開的藥方上的藥。出了那付三拗湯裏所需的麻黃、杏仁與甘草之外, 還有幾個紙包, 紙封上分別用蠅頭小字寫著桑葉、白菊、連翹等字樣,林林總總十來種,都是輔助治療風寒的藥材。
張懷不知烏雅貴人要這些尋常草藥是想做什麽,正疑惑間,又見她對一邊的盼夏招了招手,讓她搬個椅子來給自己坐著,椅子的朝向卻是背對著小榻的。
張懷聽了,頓時有些猶豫:用後背對著主子,是為不敬。
誰知淑嵐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讓你轉過去坐著你就轉過去。”
張懷依言在小榻六尺的位置背對著坐了,心中惴惴,不知淑嵐要做什麽,正胡思亂想時,卻聽見身後的淑嵐說:“張院判,這是什麽藥材?”
張懷一怔,聽見身後有細微的細細簌簌聲,空氣中頓時彌漫出曬幹的草藥被搓散後陳積的香味。
“回貴人,這個簡單,這是薄荷。”
淑嵐又打開一個藥包。
“回貴人,這是白菊。”
……
憑氣味分辨藥材,對於張懷來說過於簡單了。他從剛開蒙時就跟隨家父學習醫術,辨識草藥是基本中的基本。各種藥材,無論是嗅、味、觸的何種特點,他都早已了然於心,別說是此刻讓他分辨出草藥的種類,就連這藥材是否生蟲腐敗,居上中下哪一品,他也隻一聞便知。
見這次烏雅貴人這次給自己的考驗正中自己下懷,遇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張懷的情緒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不錯,全對。”淑嵐點點頭,又叫盼夏端上藥罐,放在小火爐之上,不一會,水便微微沸起,室內一時充滿了濕熱的蒸汽。
佟格格嫌熱,卻不願意錯過這一場熱鬧,隻好離那藥罐遠些。
淑嵐在桌上攤開的幾個藥包中隨意抓了幾把,投入沸水之中,然後蓋上了藥罐蓋子。那幾種藥材在沸水中翻滾著,但因並未充分釋放出藥性,溢出的氣味淡淡的,若有若無。
“張院判,那這次呢?說說我剛才投入藥罐的,共有幾種藥材。”
佟格格睜大了眼睛:這也能猜到?她隻能聞到草味,各種發苦的草味。
而這氣息,在張懷眼中,卻並不如此。正如庖丁解牛一般,在外人眼中是一頭囫圇的牛罷了,在庖丁眼中則是肋排,板腱、眼肉。這混合為一的藥香,在張懷麵前如同一卷畫卷緩緩展開。
味甘中帶一絲微苦的是麻黃,帶著澀味的類青草香氣的是桑葉,那構成了微微甘甜的後味的自然是甘草……
淑嵐見他驚愕,也知道他心中所想,信手拿起書案上的紙筆,刷刷提了幾個大字,遞給了張懷。
張懷虔誠地接過,隻見那紙上寫了四個大字:“和光同塵”。
作者有話說:
清朝太醫院級別:太醫院內,宣統以前,級別最高的是五品官,被稱為太醫院院使。也就是說,太醫院在清朝時,屬於五品衙門。而在太醫院院使下,則是左院判、右院判。它們的官階為正六品。至於禦醫,則是太醫院內的下屬官員。
禦醫以下,又有吏目、醫士、醫生等職位。不過,這些職位中,除了吏目是從九品,醫士、醫生都屬於不入流。
感謝大家的支持!看到大家的留言碼字都有勁兒了起來
第27章 升職
張懷還待再開口, 抬頭去看座上的淑嵐時,卻見她隻是微笑, 便知她不打算多說了。
他便又拿起毛筆, 鄭重其事地在剛才的筆記上寫了淑嵐剛才提到的“海克利姆”四個字,對淑嵐說:“微臣知道了。微臣回去會念著海公的普濟之心……至於這‘和光同塵’這四個字,微臣還要再回去參悟一番。”
他知道這是恩人留給自己的禪機, 也是一道考題,不能說破。若是自己愚鈍無法參悟,便也不配再進一步向她討教了。
佟格格見張懷鄭重其事地把筆記連同那四個字放進了醫藥箱中, 捧傳家寶一般離去了,才開口對淑嵐說:“你賞他那四個字, 他能琢磨明白嗎?”
淑嵐點點頭:“他天資很好,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進了太醫院, 觀察敏銳, 醫理也極通。聰明人若是願意稍稍放下傲骨,把精力放在一部分在人情世故上, 成就絕對不會差的。”
她今日讓他回去琢磨這四個字, 便是明著告訴他, 忠臣要想做事,就要比奸臣更奸。
送走了張懷,淑嵐鬆了口氣,她看過的不少小說都告訴她一個道理:要想在後宮立得住,首先要培養一個靠得住的太醫, 而張懷雖然現在人微言輕,未嚐不是一個可造之才, 今日稍加雨露, 未來可能便可長成參天大樹。
又過兩日。
福寧殿後殿, 玄燁正一邊閉目養神,一邊把手放在案幾上,讓劉院使給自己請平安脈。
“皇上身體無恙,隻是近來想必是操心國事太過,有些心肺燥熱,有失清潤之象……並不礙事,隻多多休息,多飲甘草茶即可。”那劉院使起身回稟道。
此時,梁九功從門外進來,打了個千兒,對皇上說:“為烏雅貴人診治的張太醫到,說是來回稟貴人病情的。”
“張太醫?是哪個張太醫?”玄燁問道。無論是太皇太後,還是皇太後,還是幾個懷孕的嬪妃麵前,來來回回就那麽幾個熟麵孔轉來轉去,他倒不記得有這麽一號人。
“回稟皇上,是張懷張太醫,兩年前進的太醫院,前幾日那萬壽功德宴上,他來過一次。”梁九功知道這件事被皇上上了心,為了防止主子查問,特意做了一番功課,此時倒是對答如流。“前幾日就是他奉旨去了春溪閣,幫烏雅貴人看診的。”
“怎麽是他?不是說叫你去找個好點的太醫嗎?”玄燁眉頭一皺,眼睛瞥向了侍立在一旁的劉院使。
他隻記得上次是淑嵐出手救了長生,對這個背景板張太醫毫無印象。【看小說公眾號:玖橘推文】
劉院使隻覺得冷汗直冒,這話聽著像是說給梁九功聽的,實際上卻是說給自己這個太醫院院使聽的。
梁九功自然也是看得出太醫院的貓膩的,這劉院使,若是好差事就派給他的徒子徒孫,那些冷清差事,就派給這些沒什麽門路的小太醫。
“稟皇上,這幾日,夏院判都在馬佳庶妃那裏忙著安胎事宜,脫不開身,而錢院判則為太皇太後娘娘調理身體……微臣見張懷雖然年紀輕些,卻醫理極通,能堪大用。而這風寒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對症下藥,便可無虞。微臣便叫他去曆練曆練。”劉院使冷汗直流,卻不敢用袖子去擦,麵對皇上的問話隻好斟酌著詞句作答。為了表示自己不是看輕烏雅貴人,他還狠狠地誇了張懷這小子幾句。
這幾句他誇得頗為違心:平日就看這小子是個刺兒頭,也不知道顧及前輩的麵子,太醫院裏沒有跟他出得來的。
“好吧,那便讓張太醫進來,正好劉院使也在這,一起幫著看看方子。”玄燁並不知道劉院使此刻心中的百轉千回,隻是叫張懷進殿來問話。
一個區區貴人的傷寒藥方,也要我一個院使幫著看?劉院使身為太醫院之首,此刻感覺到了莫大的羞辱。
但皇上既然說了,他無有不從命的,隻好點頭稱是。
來人進殿,果然便是那張懷。隻見他開口便匯報道:“微臣前幾日去為烏雅貴人看診,得知烏雅貴人一直風寒未愈,纏綿病榻,吃了幾副藥也不見好,反倒更覺病情反複了……”
玄燁聽見纏綿病榻四個字,就眉頭緊鎖,追問道:“現在如何了?”
“皇上不必擔憂,臣前幾日給烏雅貴人診過脈後,重新擬定了一道方子,小主連續吃了幾日,已然精神好多了,現在已經下得來床了。”張懷一板一眼地垂首回答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旁人聽了,隻會覺得他初次麵君,能對答如流已經是很好了,殊不知,從來耿直的張懷,讓他鑽研醫術容易,讓他撒謊,可太難為他了。
為了能成功在皇上麵前把那個活蹦亂跳的烏雅貴人編成弱柳扶風纏綿病榻的樣子,他私下裏寫了好幾版稿子,反複背誦,這才勉強做到不一說謊就憋得耳朵通紅。
“你有心了。”聽見病情稍愈,玄燁點了點頭,稍微一想,又覺得不對,便對旁邊的劉院使道:“在張太醫去診治前,是哪個太醫去看診的?怎麽小小的風寒治了那麽多天不見好,反而纏綿病榻了?”
劉院使更是冷汗滂沱,他向來自持清高,何曾過問過這等小事?他正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來,張懷這事卻接過了話茬。
“回稟皇上,微臣聽聞,皇太後前幾日犯了積食之症,劉院使前幾日侍奉在病榻之前,甚是辛苦,少往太醫院來,可能並不清楚烏雅貴人之事。”張懷答得恭恭敬敬,字裏行間都是替劉院使的失職遮掩。
劉院使暗中鬆了口氣:這小子倒開竅了,隻要皇上不把失察之責歸之於自己,怎樣都好。
張懷繼續說:“微臣翻閱了烏雅貴人前幾日的脈案,是夏院判與鄧太醫出的方子,一方是治療風熱,一方是治療風燥,依微臣所見,兩方皆不對症,才另烏雅貴人越發病體沉重,耽誤了恢複最好的時機。”
劉院使一聽,這兩個名字他倒是熟悉,分屬於太醫院兩大派係,一個是派係的領頭人,一個是另一派係的得意門生。這二人平時針尖對麥芒,誰也看不起誰,這才開了完全藥性不同的方子。
而張懷一張嘴,卻把兩大派係中給烏雅貴人開藥的全打成了庸醫。
玄燁聽了,麵露不悅:“豈有此理。張太醫,你那方子可帶了?給劉院使瞧瞧。”
張懷一躬到地,“微臣帶了,為了研究其中藥性,好對症下藥,微臣日日將這藥方帶在身邊,以便時時斟酌用量。”
說罷,又從懷中取了一張方子,高舉過頂地遞給了劉院使。
劉院使不知張懷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正打算好好拜讀一番張懷自稱“斟酌研究”的藥方,不料一打開那張藥方,卻是大跌眼鏡。
隻見那藥方倒短,隻有三行字:麻黃二錢、杏仁二錢、甘草二錢。
這有什麽好斟酌的?這不就是張仲景的三拗湯的方子?怕是藥館裏看門的學徒都會抓。他剛想說點什麽,卻見皇上和那張懷一起盯著自己。
劉院使話到嘴邊,卻咽了下去。
若是此時大加貶斥這方子不過爾爾,那便坐實了剛才對他的大加誇讚是假話,犯了欺君之罪,也坐實了自己失察和輕視貴人的責任。
想及此處,他一咬牙,心一橫,那便丟車保帥吧!
下定主意,他便折疊好藥方,交還給了張懷,然後深深對皇上一躬:“回稟皇上,微臣看了這藥方,實在是精妙無比,無可加減;這前兩位太醫定是錯判了病因,才不得其法,開錯了藥,致使貴人病情加重。”
張懷也看懂了,劉院使這是一口咬定是這兩個太醫能力不足才讓烏雅貴人纏綿病榻,把責任都推在這兩個家夥身上,把自己輕飄飄地摘了出去。
“連個風寒都治不好,如此庸醫留在太醫院,簡直是白養了蠹蟲。”玄燁聽完了劉院使的話,轉頭對梁九功揮揮手道:“把夏院判降職留用,鄧太醫直接革職出宮。”
劉院使聽到了皇上隻把火氣發在那二人身上,未曾波及到自己,心中暗喜。這件事中,他也有自己的私心:這夏院判早就覬覦自己院使的位置了,總想著博個大功勞,把自己從位置上擠下去。這次終於有機會,借皇上之手將他降職,恐怕永遠也翻不了身了。
“奴才這就去辦。”梁九功應到,想了想又抬頭問:“不過……這太醫院合該有兩位院判,這夏院判不在了,院判的位置就空出來了……”
“這有何難,叫這個張……”玄燁指了指堂下的張懷。
“微臣名叫張懷。”張懷拱手答道。
“叫張太醫補上缺不就得了。”玄燁大手一揮,瞬間將張懷這個不起眼的小太醫抬舉成了太醫院一人之下的院判之位。
身為帝王,他自然覺得太醫院最高也不過是五品小官,無非是一群螞蟻和另一群螞蟻。既然原來的不頂用了,就交個頂用的換上。
但這之於張懷,這簡直是乘著大鵬鳥直升九萬裏,玄燁的一句話,就讓他少奮鬥了二十年,不,是四十年!他又驚又喜,連忙跪下連連叩首謝恩。
而劉院使雖然想把自己派係的人扶上院判之位,奈何皇上開了金口指了張懷,他也隻好附和著大讚張懷天資聰穎,定能勝任。心中盤算著如何拉攏賄賂張懷,讓這個沒有派係的白板太醫變成自己的親信。
作者有話說:
朋友們,我30號上夾子,當日更新晚一點,23點左右更新。會發一章二合一,謝謝支持
第28章 考驗
春溪閣中。
淑嵐正和佟格格在榻上看話本, 忽聽庭中章嬤嬤的聲音:“太醫張懷求見,來給烏雅貴人請平安脈了。”
“把他請進來吧。”淑嵐合上了手中的話本。
章嬤嬤帶了張懷進來, 張懷放下手中的藥箱, 對著榻上二人深深一拜。
佟格格眼尖,一眼就瞧出今天張懷身上的衣服是新製的,樣式與之前做普通太醫時略有不同了, 便揶揄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張太醫穿的新官服補子, 我瞧著倒從鴛鴦換成鷺鷥了呀。”
張懷雖是比同齡人多幾分沉著,但還是難掩臉上喜色:“佟格格笑話了, 微臣得承聖恩,破格提拔為太醫院院判。”
佟格格又問了他是怎麽短短兩日便直升院判, 張懷一一把殿前的對話照實說了, 佟格格聽了不時點頭。
淑嵐點點頭,讚道:“你比我預想中升得快多了。”
張懷笑答:“貴人謬讚了。”
從前他不願意攪合進太醫院裏權力傾軋之中, 寧願被排擠坐冷板凳。如今隻言片語間便利用幾股派係中的矛盾, 讓院使不得不親口幫自己說話, 得了這個職位。往日裏耳邊時時環繞的誹謗之語也隨著他換上新官服後瞬間消失,他自然是覺得神清氣爽的。
淑嵐望了望張懷帶來的醫藥箱,問:“我讓你帶的東西,都帶來了嗎?”
張懷點點頭,打開醫藥箱, 依次拿出中間的幾個紙包,遞給了淑嵐。
淑嵐接了, 那幾個小紙包就是張懷開的藥方上的藥。出了那付三拗湯裏所需的麻黃、杏仁與甘草之外, 還有幾個紙包, 紙封上分別用蠅頭小字寫著桑葉、白菊、連翹等字樣,林林總總十來種,都是輔助治療風寒的藥材。
張懷不知烏雅貴人要這些尋常草藥是想做什麽,正疑惑間,又見她對一邊的盼夏招了招手,讓她搬個椅子來給自己坐著,椅子的朝向卻是背對著小榻的。
張懷聽了,頓時有些猶豫:用後背對著主子,是為不敬。
誰知淑嵐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讓你轉過去坐著你就轉過去。”
張懷依言在小榻六尺的位置背對著坐了,心中惴惴,不知淑嵐要做什麽,正胡思亂想時,卻聽見身後的淑嵐說:“張院判,這是什麽藥材?”
張懷一怔,聽見身後有細微的細細簌簌聲,空氣中頓時彌漫出曬幹的草藥被搓散後陳積的香味。
“回貴人,這個簡單,這是薄荷。”
淑嵐又打開一個藥包。
“回貴人,這是白菊。”
……
憑氣味分辨藥材,對於張懷來說過於簡單了。他從剛開蒙時就跟隨家父學習醫術,辨識草藥是基本中的基本。各種藥材,無論是嗅、味、觸的何種特點,他都早已了然於心,別說是此刻讓他分辨出草藥的種類,就連這藥材是否生蟲腐敗,居上中下哪一品,他也隻一聞便知。
見這次烏雅貴人這次給自己的考驗正中自己下懷,遇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張懷的情緒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不錯,全對。”淑嵐點點頭,又叫盼夏端上藥罐,放在小火爐之上,不一會,水便微微沸起,室內一時充滿了濕熱的蒸汽。
佟格格嫌熱,卻不願意錯過這一場熱鬧,隻好離那藥罐遠些。
淑嵐在桌上攤開的幾個藥包中隨意抓了幾把,投入沸水之中,然後蓋上了藥罐蓋子。那幾種藥材在沸水中翻滾著,但因並未充分釋放出藥性,溢出的氣味淡淡的,若有若無。
“張院判,那這次呢?說說我剛才投入藥罐的,共有幾種藥材。”
佟格格睜大了眼睛:這也能猜到?她隻能聞到草味,各種發苦的草味。
而這氣息,在張懷眼中,卻並不如此。正如庖丁解牛一般,在外人眼中是一頭囫圇的牛罷了,在庖丁眼中則是肋排,板腱、眼肉。這混合為一的藥香,在張懷麵前如同一卷畫卷緩緩展開。
味甘中帶一絲微苦的是麻黃,帶著澀味的類青草香氣的是桑葉,那構成了微微甘甜的後味的自然是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