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淑嵐心滿意足地看著兩個小孩滿臉震驚的神色,他們此時看著自己的表情,仿佛看著仙人下凡一般。
若不是仙人,怎麽能將天上的雲朵憑空變到鍋裏呢?
淑嵐身邊的兩個宮女,此時分工十分明確:青雀在鉚足了全身力氣轉著軸子,讓那“雲朵”源源不斷地從出口冒出來,而雪雁則負責用一根木筷子在鍋中不斷卷著,讓那些絮狀物纏在筷子上,很快,那筷子上便纏了一大團“雲朵”。
“哇——”
兩個小孩眼睛裏簡直閃爍著星星,不說一向捧場的大公主,就連平日裏有些老氣橫秋、情緒內斂的太子胤礽,此時都像個真正的小孩一般把嘴張到了極限,仰著頭盯著那一團憑空出現的雲朵,口水不知不覺地從張著的嘴角滑了下來。
待到那木頭筷子上纏繞的雲朵足有兩個小孩的腦袋那麽大時,雪雁才頗為滿意地舉起自己的作品瞧了瞧,又矮下身來遞給兩個孩子。
“哇——”兩個小孩又無法矜持地兩眼放光了,這軟綿綿的雲朵,湊近了聞聞還有隱隱的甜甜香味呢!
“胤礽,你先拿著吧。”大公主頗有長姐風範。
胤礽被一叫,才有些意識到自己小孩子的一麵露了出來,連忙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頗為矜持地接過了雪雁手中的“雲朵”,又紅著臉小聲說了聲:“謝謝皇姐。”
淑嵐見兩個孩子儼然將這東西當成了新奇的玩具,便開口提醒道:“這不是玩具,是棉花糖,好吃的,你們快嚐嚐吧。”
“可以吃?”
兩個小孩更是震驚了。
這下,大公主也不謙讓了,她等不及雪雁再做出一朵香香的雲朵來,伸手便從那一大團雲朵上揪下一團來,往嘴裏塞去。
“胤礽,你快嚐嚐,是甜的!”大公主一臉世界觀受到衝擊的表情,看著淑嵐的眼神更是崇拜了,心中隻剩一個念頭。
等回了承乾宮,她一定要告訴皇額娘,淑嵐姐姐會從天上摘雲朵給他們吃,這雲朵還是甜的!
就算是皇額娘,也一定也沒吃過雲朵吧!
這雲朵的味道輕若柳絮,她才想多細細品嚐,卻還沒等咀嚼,那雲朵便在舌尖兒上化作了一汪甜水。
淑嵐內心的成就感別提有多膨脹了,她費了好大勁讓造辦處製出來的棉花糖機,果然如預想中一般,征服小孩的能力可謂所向披靡。
前些日子,那個為胤禛製嬰兒車,又給蕈菇房製了翻菇架的工匠,一直讓淑嵐充滿好奇。
她本以為自己帶來超過時代的裝置已經夠讓人震驚了,不想這個平平無奇的工匠卻還能在自己畫的圖紙上再加改進。
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既然玄燁開了口,允許她調用一切造辦處的資源,她自然也毫不客氣,待忙完了手上的事,便叫青雀去造辦處找這匠人,點了名叫這人來製新的器物。
造辦處這次雖然想如前兩次般再搪塞敷衍過去,青雀這次卻不吃那總管這一套,話裏話外地敲打他,說內務府的奴才因為敷衍主子,辦差不力,已有兩班人被從頭擼到尾,打屁股的打屁股,趕出去的趕出去。那造辦處的總管這才開口說了實話。
原來那兩次差事之所以辦得精彩,並非造辦處的匠人們中出了個天才,而是這兩樣東西都是由一位南書房行走的官員,閑來無事在造辦處查看時,見那設計圖有趣,這才隨手製作而得。
淑嵐這下才知道,這工匠並非因為忙碌才屢次召見而不來,而是造辦處總管想將這造物之功攬在自己身上罷了。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淑嵐倒無意因此事而降罪於這總管,畢竟以前造辦處日日被她為難,倒也還算任勞任怨。
她隻把那造物頗有才華的官員名字從那總管口中問出來,就算了事,盤算著下次再造什麽稀奇物件時,好方便直接通過玄燁借人。
隻是,這名字怎麽感覺頗為耳熟,仿佛在曆史書的某個角落聽過?
作者有話說:
第95章 牙疼
胤礽吃了幾口手中的棉花糖, 便將一整個讓給了大公主,自己則是一邊回味著口中清爽的甜味, 一邊歪著頭十分著迷地瞧著那棉花糖機吐出絲絲縷縷。
他一邊看著, 一邊小小的腦袋開始飛速地運轉,琢磨著眼前之物的原理來。
既然是甜味的,那方才倒進去的白色粉末想來就是糖粉了。到底是怎麽抽絲成雲的呢?
想及此處, 他便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這個嘛,原理倒也簡單,這糖粉被倒進小鍋中, 受熱後溶為糖漿,再從細孔中被高速甩出去, 這糖漿受了冷後,便會凝結成雲朵了。”淑嵐十分得意地解釋道。後世中這東西往往要連通一個電機, 在沒有電的時候, 便隻能改造成手搖的了。
小胤礽一邊聽著解釋一邊微微地點頭,忽然像小大人似的歎了口氣。
“怎麽, 胤礽不喜歡嗎?”淑嵐被他一個小孩還要作大人歎息狀逗樂了, 便開口問道。
“並非如此。”胤礽搖了搖頭, “隻是如此新奇之物,若是隻在後宮拿來做玩物,也太過可惜了……若是能如蕈菇粉一樣推向民間,不知又能賺上多少呢?兒臣真想見一見製出這器物的匠人……”
淑嵐倒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孩子小小年紀, 倒是想得挺遠,自己仿佛都聽到了他腦子裏劈裏啪啦打小算盤的聲音了。
這樣的東西雖然不如蕈菇粉一般可以批量生產, 但如此新鮮之物, 想必也能在京中風靡一時吧。
“太子想得倒是挺遠的……可是你皇阿瑪虧著你了?”淑嵐開口打趣道。
據她所知, 玄燁對太子的寵愛,簡直是將珍貴之物堆山填海地往他那送,要星星不給月亮,太子不該想要什麽而不得啊?
“德娘娘說笑了,兒臣並不缺錢,皇阿瑪常教育兒臣,說要心係民生,隻是比起書卷上的大道理,虛浮地討論利國利民,兒臣對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更感興趣。”胤礽的臉上罕有地露出了屬於他這個年齡的笑容。
淑嵐點了點頭,不由得想起了許多明明被家裏父母鋪好了康莊大道,卻不願意去走坦途的富家子弟們。
比起在父輩熟悉的道路上永遠被打擊得抬不起頭,他們寧願去另辟蹊徑,找到其他的愛好來得到成就感。
很顯然,自己眼前的這個小太子就是被親爹揠苗助長,搞得對政事一途毫無興趣,反而對這些新鮮技術發明感興趣了起來。
淑嵐點了點頭,“技術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胤礽眼睛一亮,他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說。
從小他跟在皇阿瑪身邊,每日耳濡目染、不成文的規矩便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名義上雖然地位一致,但對應的卻是富、貴、威、武、貧、賤。
諸如戶部掌管錢糧,說是“富”倒也合理,刑部是清水衙門,被戲稱“貧”也說得過去,但工部與技術民生息息相關,為何淪落下成,當了一個“賤”字呢?
就連皇阿瑪,雖然平日裏享用著各式洋匠師和宮中各種匠人帶來的新式技術,卻也話裏話外地對其地位頗有鄙薄之意呢?
要是他來說,這些能造出新式器物的匠人,倒比那些隻懂八股文章、在朝堂上誇誇其談的聒噪大臣要厲害得多。
他從前從來不敢把這些話與人說,怕人覺得自己是個隻知道追求末技、無心於治國之道的無用太子,這次倒在德嬪這裏找到了認同感。
“不知德嬪娘娘還知道什麽新鮮技藝?還有,為何這幾種□□齧合,便能讓這鍋子轉起來?何為要將這幾個部件如此排列?若是應用在別處……”
淑嵐見小太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說話的對象,嘰嘰喳喳地便沒完沒了地繼續說下去的樣子,剛想接點什麽,一抬頭便看見門口有一個嬤嬤匆匆走了進來。
“給德嬪娘娘請安,奴婢是來接太子回宮更衣用膳的。”那嬤嬤對著淑嵐一禮。
“哦,是常嬤嬤,不必多禮。”淑嵐衝著胤礽點點頭。
這個嬤嬤,她是認識的,每次胤礽來永和宮,這個嬤嬤若是當值,定然跟在旁邊,若是剛換上來,定然也要匆匆趕過來,不是站在旁邊瞧著太子的一舉一動,便是借故要帶太子回宮。
淑嵐一開始還不明白為什麽太子身邊的嬤嬤防賊似的防自己,覺得有些委屈,後來聽青雀解釋才明白其中道理。
“奴婢覺得,是皇上心中的顧慮,不希望太子與哪位嬪妃太過親密,被人利用,自然叮囑了太子身邊的人的,教她們時時留意著。”青雀如此說道。“再加上……最常侍奉在太子身邊的常嬤嬤,是赫舍裏皇後還在時就侍奉在側的老人了,赫舍裏皇後薨逝後,才把她給了太子,想來更是把太子看得像眼珠子似的。”
雖然是這個緣故,但想來也不全是。
若是為了皇上的叮囑而忤逆太子,想來時間長了也會被太子厭煩。想來,其中也有為她們自己打算的緣故。
太子一出生,就沒有親額娘照拂,自然全身心地仰賴這些嬤嬤。而隨著太子長大,身邊有了師傅,有了和其他嬪妃、臣子接觸的機會,這些嬤嬤自然生出危機感來了,定然要展露一下存在感和權威性,讓太子盡可能晚地精神獨立。
果然,剛才還十分興奮,侃侃而談的太子一見常嬤嬤來了,便立刻偃旗息鼓,不再追問方才的問題了。
“德娘娘,那胤礽先告退了。”胤礽垂著頭,又恢複了平時恭敬而不露情緒的模樣,恭恭敬敬地給淑嵐行了個禮後離去。
“太子,你的棉花糖奴婢才做好,您拿著在路上吃吧。”雪雁見太子剛才沒吃兩口便把自己的棉花糖讓給了大公主,自己還沒吃上就被常嬤嬤帶走了,心中有些不忍,便出言叫道。
太子轉身,才剛要從她手裏接那棉花糖,一個“謝”字還沒出口,常嬤嬤就比他更快一步,以她這個年紀令人歎為觀止的速度搶先一步將那木頭筷子穿的棉花糖拿在了手裏。
她先是懷著戒心地打量了一眼雪雁,又嗅了嗅那棉花糖,聞到絲絲縷縷的甜味後,雖然克製著臉上的表情,但眉頭還是差點擰了起來。
“老奴替太子殿下多謝德嬪娘娘的美意,隻是皇上曾叮囑過老奴,叫太子不可如小孩子一般肆意任性,放任口腹之欲,若是吃壞了牙齒可如何是好?”那常嬤嬤對淑嵐說話的語氣倒是恭恭敬敬,眼睛卻瞟著一邊的胤礽,話裏話外更是搬出了皇上。“太子啊,老奴也是為了你好,若是回頭皇上怪罪下來……”
“孤知道了,嬤嬤就不必說了。”胤礽聽常嬤嬤就這麽在德娘娘的麵前絮絮叨叨地念叨了起來,大有你不聽我的我就嘮叨到天荒地老的架勢,他的臉上出現了幾分難堪,連忙出言打斷了常嬤嬤的話頭。“我們走吧。”
“是……容老奴先幫您收著……”常嬤嬤一邊跟在胤礽身後,一邊低聲說著。
直到出了永和宮的大門,淑嵐還能隱隱約約地聽見常嬤嬤的嘮叨聲,苦笑著搖了搖頭。
想來這嬤嬤出了門,就要將這棉花糖找個見不到人的地方扔了,再拉上胤礽一通教育。隻是這些,她也管不了了,畢竟事關太子,處處都要小心,她還是少管為妙。
“這棉花糖雖然看起來大,但抿在嘴裏隻有那麽小一點點甜水罷了,吃上一點也不妨事嘛。”一旁的大公主頗為弟弟而鳴不平,“皇阿瑪不過是隨口叮囑了一聲,她便要拿著雞毛當令箭,倒比我當年的嬤嬤還要可惡許多。”
“你皇阿瑪也是為了你們好嘛。”淑嵐笑著應道,搖了搖頭。
“哪兒呀,皇阿瑪再嚴,平日的糖果還是讓我們吃的。”大公主嘴巴噘得老高,“還不是胤禔!”
“胤禔又怎麽了?”淑嵐好奇地問道。
“他最愛吃糖,惠娘娘每次將糖藏起來,他都翻箱倒櫃地找到,若是找不到,便要哭鬧不止,惠娘娘受不了,便每每都給他吃。”大公主憤憤地說著,“結果吃壞了牙齒,在宮裏夜半又哭又叫地請太醫……太醫叫他嚼著黃連可以緩解,他又被苦得大叫……”
淑嵐一想象胤礽被蛀牙疼得滿地打滾殺豬似的嚎叫,就覺得十分好笑,又有些可憐,問道:“難道他宮裏的宮女不曾伺候他刷牙不成?”
這個時代牙刷皆是在竹片上鑽孔後,嵌入豬鬃、馬尾一類的材料以清潔牙齒,早就跟現代的牙刷別無二致了。
“他是怕被他額娘發現,將那糖罐子偷藏在床上,每日洗漱完上床後偷偷地抱著罐子吃……”大公主翻了個白眼,自從馬場有了過節後,她就一直不太待見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弟弟。“這麽幹了一個多月,直到牙疼得受不住了,他才叫額娘去找太醫……”
“然後呢?”淑嵐捂著嘴努力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一開始,惠娘娘和那太醫怎麽找都沒找出緣由來……直到胤禔身邊的宮女收拾床榻時,發現床榻上爬了螞蟻,這才發現是他藏了糖塊在床鋪夾層裏,糖塊化了引來了螞蟻,這才知道牙疼是半夜裏含著糖睡覺鬧出來的。”大公主說道,“皇阿瑪生怕我們也如他一樣蛀壞了牙齒,這才叫身邊的嬤嬤們時時看著我們,不許吃那麽多糖。不過胤礽身邊的嬤嬤連一口糖都不讓吃,胤礽也太可憐了。”
說罷,大公主又小大人兒似的搖頭歎了口氣。
“原來是這麽個緣故。”淑嵐了然地點點頭,雖然好笑之餘,對胤禔也有些同情,畢竟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但是她一想象那宮女收拾床鋪時爬了滿床螞蟻的“盛景”,還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作者有話說:
第96章 怪人
出了永和宮, 長街之上,胤礽在轎輦上垂著頭, 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常嬤嬤倒也見怪不怪,還是在一旁絮絮叨叨些什麽。
當胤礽的轎輦走到交叉路處,轎輦上的胤礽忽然開口, 打斷了常嬤嬤的聲音:“先不回毓慶宮,先去造辦處。”
“太子爺,您這是什麽意思?”常嬤嬤猛然抬頭, 卻見胤礽並沒有看向自己的方向,也並沒有搭理自己的意思, 而是穩穩地坐在轎輦智商,小嘴抿得緊緊的。“回宮後老奴還要伺候您用膳溫書呢, 若是不將明日師傅要考的書背誦熟練, 明日師傅若是告訴了皇上……”
“去造辦處,都沒有聽到孤的話嗎?”胤礽並不去答常嬤嬤的話, 而是對著幾個抬轎子的太監提高的聲音。
“還請太子不要任性, 老奴可都是為著太子您好。”常嬤嬤還是第一次見太子這樣, 頓時心中一陣不安起來。
往常自己在太子這裏十分有麵子,是因為有三樣法寶。每每太子露出些不服自己的管教的苗頭來,隻要自己冷下臉來,先搬出師傅,再搬出皇上, 最後再搬出太子的額娘赫舍裏皇後,保管太子偃旗息鼓, 乖乖聽話。
常嬤嬤還在遲疑著要不要將治太子的大殺器:亡故多年的赫舍裏皇後搬出來, 就聽見胤礽又一次開口催促那些抬轎子的小太監了。
常嬤嬤張了張嘴, 還沒等說什麽,就見那些太監們一個個麵露難色,看看太子,又看看常嬤嬤,又看看太子,幾番權衡之下,還是覺得太子的命令更難應付:平日裏太子雖然並不為難他們這些下人,但若真是犯起倔來,他們這些做奴才的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若不是仙人,怎麽能將天上的雲朵憑空變到鍋裏呢?
淑嵐身邊的兩個宮女,此時分工十分明確:青雀在鉚足了全身力氣轉著軸子,讓那“雲朵”源源不斷地從出口冒出來,而雪雁則負責用一根木筷子在鍋中不斷卷著,讓那些絮狀物纏在筷子上,很快,那筷子上便纏了一大團“雲朵”。
“哇——”
兩個小孩眼睛裏簡直閃爍著星星,不說一向捧場的大公主,就連平日裏有些老氣橫秋、情緒內斂的太子胤礽,此時都像個真正的小孩一般把嘴張到了極限,仰著頭盯著那一團憑空出現的雲朵,口水不知不覺地從張著的嘴角滑了下來。
待到那木頭筷子上纏繞的雲朵足有兩個小孩的腦袋那麽大時,雪雁才頗為滿意地舉起自己的作品瞧了瞧,又矮下身來遞給兩個孩子。
“哇——”兩個小孩又無法矜持地兩眼放光了,這軟綿綿的雲朵,湊近了聞聞還有隱隱的甜甜香味呢!
“胤礽,你先拿著吧。”大公主頗有長姐風範。
胤礽被一叫,才有些意識到自己小孩子的一麵露了出來,連忙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頗為矜持地接過了雪雁手中的“雲朵”,又紅著臉小聲說了聲:“謝謝皇姐。”
淑嵐見兩個孩子儼然將這東西當成了新奇的玩具,便開口提醒道:“這不是玩具,是棉花糖,好吃的,你們快嚐嚐吧。”
“可以吃?”
兩個小孩更是震驚了。
這下,大公主也不謙讓了,她等不及雪雁再做出一朵香香的雲朵來,伸手便從那一大團雲朵上揪下一團來,往嘴裏塞去。
“胤礽,你快嚐嚐,是甜的!”大公主一臉世界觀受到衝擊的表情,看著淑嵐的眼神更是崇拜了,心中隻剩一個念頭。
等回了承乾宮,她一定要告訴皇額娘,淑嵐姐姐會從天上摘雲朵給他們吃,這雲朵還是甜的!
就算是皇額娘,也一定也沒吃過雲朵吧!
這雲朵的味道輕若柳絮,她才想多細細品嚐,卻還沒等咀嚼,那雲朵便在舌尖兒上化作了一汪甜水。
淑嵐內心的成就感別提有多膨脹了,她費了好大勁讓造辦處製出來的棉花糖機,果然如預想中一般,征服小孩的能力可謂所向披靡。
前些日子,那個為胤禛製嬰兒車,又給蕈菇房製了翻菇架的工匠,一直讓淑嵐充滿好奇。
她本以為自己帶來超過時代的裝置已經夠讓人震驚了,不想這個平平無奇的工匠卻還能在自己畫的圖紙上再加改進。
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既然玄燁開了口,允許她調用一切造辦處的資源,她自然也毫不客氣,待忙完了手上的事,便叫青雀去造辦處找這匠人,點了名叫這人來製新的器物。
造辦處這次雖然想如前兩次般再搪塞敷衍過去,青雀這次卻不吃那總管這一套,話裏話外地敲打他,說內務府的奴才因為敷衍主子,辦差不力,已有兩班人被從頭擼到尾,打屁股的打屁股,趕出去的趕出去。那造辦處的總管這才開口說了實話。
原來那兩次差事之所以辦得精彩,並非造辦處的匠人們中出了個天才,而是這兩樣東西都是由一位南書房行走的官員,閑來無事在造辦處查看時,見那設計圖有趣,這才隨手製作而得。
淑嵐這下才知道,這工匠並非因為忙碌才屢次召見而不來,而是造辦處總管想將這造物之功攬在自己身上罷了。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淑嵐倒無意因此事而降罪於這總管,畢竟以前造辦處日日被她為難,倒也還算任勞任怨。
她隻把那造物頗有才華的官員名字從那總管口中問出來,就算了事,盤算著下次再造什麽稀奇物件時,好方便直接通過玄燁借人。
隻是,這名字怎麽感覺頗為耳熟,仿佛在曆史書的某個角落聽過?
作者有話說:
第95章 牙疼
胤礽吃了幾口手中的棉花糖, 便將一整個讓給了大公主,自己則是一邊回味著口中清爽的甜味, 一邊歪著頭十分著迷地瞧著那棉花糖機吐出絲絲縷縷。
他一邊看著, 一邊小小的腦袋開始飛速地運轉,琢磨著眼前之物的原理來。
既然是甜味的,那方才倒進去的白色粉末想來就是糖粉了。到底是怎麽抽絲成雲的呢?
想及此處, 他便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這個嘛,原理倒也簡單,這糖粉被倒進小鍋中, 受熱後溶為糖漿,再從細孔中被高速甩出去, 這糖漿受了冷後,便會凝結成雲朵了。”淑嵐十分得意地解釋道。後世中這東西往往要連通一個電機, 在沒有電的時候, 便隻能改造成手搖的了。
小胤礽一邊聽著解釋一邊微微地點頭,忽然像小大人似的歎了口氣。
“怎麽, 胤礽不喜歡嗎?”淑嵐被他一個小孩還要作大人歎息狀逗樂了, 便開口問道。
“並非如此。”胤礽搖了搖頭, “隻是如此新奇之物,若是隻在後宮拿來做玩物,也太過可惜了……若是能如蕈菇粉一樣推向民間,不知又能賺上多少呢?兒臣真想見一見製出這器物的匠人……”
淑嵐倒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孩子小小年紀, 倒是想得挺遠,自己仿佛都聽到了他腦子裏劈裏啪啦打小算盤的聲音了。
這樣的東西雖然不如蕈菇粉一般可以批量生產, 但如此新鮮之物, 想必也能在京中風靡一時吧。
“太子想得倒是挺遠的……可是你皇阿瑪虧著你了?”淑嵐開口打趣道。
據她所知, 玄燁對太子的寵愛,簡直是將珍貴之物堆山填海地往他那送,要星星不給月亮,太子不該想要什麽而不得啊?
“德娘娘說笑了,兒臣並不缺錢,皇阿瑪常教育兒臣,說要心係民生,隻是比起書卷上的大道理,虛浮地討論利國利民,兒臣對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更感興趣。”胤礽的臉上罕有地露出了屬於他這個年齡的笑容。
淑嵐點了點頭,不由得想起了許多明明被家裏父母鋪好了康莊大道,卻不願意去走坦途的富家子弟們。
比起在父輩熟悉的道路上永遠被打擊得抬不起頭,他們寧願去另辟蹊徑,找到其他的愛好來得到成就感。
很顯然,自己眼前的這個小太子就是被親爹揠苗助長,搞得對政事一途毫無興趣,反而對這些新鮮技術發明感興趣了起來。
淑嵐點了點頭,“技術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胤礽眼睛一亮,他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說。
從小他跟在皇阿瑪身邊,每日耳濡目染、不成文的規矩便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名義上雖然地位一致,但對應的卻是富、貴、威、武、貧、賤。
諸如戶部掌管錢糧,說是“富”倒也合理,刑部是清水衙門,被戲稱“貧”也說得過去,但工部與技術民生息息相關,為何淪落下成,當了一個“賤”字呢?
就連皇阿瑪,雖然平日裏享用著各式洋匠師和宮中各種匠人帶來的新式技術,卻也話裏話外地對其地位頗有鄙薄之意呢?
要是他來說,這些能造出新式器物的匠人,倒比那些隻懂八股文章、在朝堂上誇誇其談的聒噪大臣要厲害得多。
他從前從來不敢把這些話與人說,怕人覺得自己是個隻知道追求末技、無心於治國之道的無用太子,這次倒在德嬪這裏找到了認同感。
“不知德嬪娘娘還知道什麽新鮮技藝?還有,為何這幾種□□齧合,便能讓這鍋子轉起來?何為要將這幾個部件如此排列?若是應用在別處……”
淑嵐見小太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說話的對象,嘰嘰喳喳地便沒完沒了地繼續說下去的樣子,剛想接點什麽,一抬頭便看見門口有一個嬤嬤匆匆走了進來。
“給德嬪娘娘請安,奴婢是來接太子回宮更衣用膳的。”那嬤嬤對著淑嵐一禮。
“哦,是常嬤嬤,不必多禮。”淑嵐衝著胤礽點點頭。
這個嬤嬤,她是認識的,每次胤礽來永和宮,這個嬤嬤若是當值,定然跟在旁邊,若是剛換上來,定然也要匆匆趕過來,不是站在旁邊瞧著太子的一舉一動,便是借故要帶太子回宮。
淑嵐一開始還不明白為什麽太子身邊的嬤嬤防賊似的防自己,覺得有些委屈,後來聽青雀解釋才明白其中道理。
“奴婢覺得,是皇上心中的顧慮,不希望太子與哪位嬪妃太過親密,被人利用,自然叮囑了太子身邊的人的,教她們時時留意著。”青雀如此說道。“再加上……最常侍奉在太子身邊的常嬤嬤,是赫舍裏皇後還在時就侍奉在側的老人了,赫舍裏皇後薨逝後,才把她給了太子,想來更是把太子看得像眼珠子似的。”
雖然是這個緣故,但想來也不全是。
若是為了皇上的叮囑而忤逆太子,想來時間長了也會被太子厭煩。想來,其中也有為她們自己打算的緣故。
太子一出生,就沒有親額娘照拂,自然全身心地仰賴這些嬤嬤。而隨著太子長大,身邊有了師傅,有了和其他嬪妃、臣子接觸的機會,這些嬤嬤自然生出危機感來了,定然要展露一下存在感和權威性,讓太子盡可能晚地精神獨立。
果然,剛才還十分興奮,侃侃而談的太子一見常嬤嬤來了,便立刻偃旗息鼓,不再追問方才的問題了。
“德娘娘,那胤礽先告退了。”胤礽垂著頭,又恢複了平時恭敬而不露情緒的模樣,恭恭敬敬地給淑嵐行了個禮後離去。
“太子,你的棉花糖奴婢才做好,您拿著在路上吃吧。”雪雁見太子剛才沒吃兩口便把自己的棉花糖讓給了大公主,自己還沒吃上就被常嬤嬤帶走了,心中有些不忍,便出言叫道。
太子轉身,才剛要從她手裏接那棉花糖,一個“謝”字還沒出口,常嬤嬤就比他更快一步,以她這個年紀令人歎為觀止的速度搶先一步將那木頭筷子穿的棉花糖拿在了手裏。
她先是懷著戒心地打量了一眼雪雁,又嗅了嗅那棉花糖,聞到絲絲縷縷的甜味後,雖然克製著臉上的表情,但眉頭還是差點擰了起來。
“老奴替太子殿下多謝德嬪娘娘的美意,隻是皇上曾叮囑過老奴,叫太子不可如小孩子一般肆意任性,放任口腹之欲,若是吃壞了牙齒可如何是好?”那常嬤嬤對淑嵐說話的語氣倒是恭恭敬敬,眼睛卻瞟著一邊的胤礽,話裏話外更是搬出了皇上。“太子啊,老奴也是為了你好,若是回頭皇上怪罪下來……”
“孤知道了,嬤嬤就不必說了。”胤礽聽常嬤嬤就這麽在德娘娘的麵前絮絮叨叨地念叨了起來,大有你不聽我的我就嘮叨到天荒地老的架勢,他的臉上出現了幾分難堪,連忙出言打斷了常嬤嬤的話頭。“我們走吧。”
“是……容老奴先幫您收著……”常嬤嬤一邊跟在胤礽身後,一邊低聲說著。
直到出了永和宮的大門,淑嵐還能隱隱約約地聽見常嬤嬤的嘮叨聲,苦笑著搖了搖頭。
想來這嬤嬤出了門,就要將這棉花糖找個見不到人的地方扔了,再拉上胤礽一通教育。隻是這些,她也管不了了,畢竟事關太子,處處都要小心,她還是少管為妙。
“這棉花糖雖然看起來大,但抿在嘴裏隻有那麽小一點點甜水罷了,吃上一點也不妨事嘛。”一旁的大公主頗為弟弟而鳴不平,“皇阿瑪不過是隨口叮囑了一聲,她便要拿著雞毛當令箭,倒比我當年的嬤嬤還要可惡許多。”
“你皇阿瑪也是為了你們好嘛。”淑嵐笑著應道,搖了搖頭。
“哪兒呀,皇阿瑪再嚴,平日的糖果還是讓我們吃的。”大公主嘴巴噘得老高,“還不是胤禔!”
“胤禔又怎麽了?”淑嵐好奇地問道。
“他最愛吃糖,惠娘娘每次將糖藏起來,他都翻箱倒櫃地找到,若是找不到,便要哭鬧不止,惠娘娘受不了,便每每都給他吃。”大公主憤憤地說著,“結果吃壞了牙齒,在宮裏夜半又哭又叫地請太醫……太醫叫他嚼著黃連可以緩解,他又被苦得大叫……”
淑嵐一想象胤礽被蛀牙疼得滿地打滾殺豬似的嚎叫,就覺得十分好笑,又有些可憐,問道:“難道他宮裏的宮女不曾伺候他刷牙不成?”
這個時代牙刷皆是在竹片上鑽孔後,嵌入豬鬃、馬尾一類的材料以清潔牙齒,早就跟現代的牙刷別無二致了。
“他是怕被他額娘發現,將那糖罐子偷藏在床上,每日洗漱完上床後偷偷地抱著罐子吃……”大公主翻了個白眼,自從馬場有了過節後,她就一直不太待見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弟弟。“這麽幹了一個多月,直到牙疼得受不住了,他才叫額娘去找太醫……”
“然後呢?”淑嵐捂著嘴努力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一開始,惠娘娘和那太醫怎麽找都沒找出緣由來……直到胤禔身邊的宮女收拾床榻時,發現床榻上爬了螞蟻,這才發現是他藏了糖塊在床鋪夾層裏,糖塊化了引來了螞蟻,這才知道牙疼是半夜裏含著糖睡覺鬧出來的。”大公主說道,“皇阿瑪生怕我們也如他一樣蛀壞了牙齒,這才叫身邊的嬤嬤們時時看著我們,不許吃那麽多糖。不過胤礽身邊的嬤嬤連一口糖都不讓吃,胤礽也太可憐了。”
說罷,大公主又小大人兒似的搖頭歎了口氣。
“原來是這麽個緣故。”淑嵐了然地點點頭,雖然好笑之餘,對胤禔也有些同情,畢竟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但是她一想象那宮女收拾床鋪時爬了滿床螞蟻的“盛景”,還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作者有話說:
第96章 怪人
出了永和宮, 長街之上,胤礽在轎輦上垂著頭, 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常嬤嬤倒也見怪不怪,還是在一旁絮絮叨叨些什麽。
當胤礽的轎輦走到交叉路處,轎輦上的胤礽忽然開口, 打斷了常嬤嬤的聲音:“先不回毓慶宮,先去造辦處。”
“太子爺,您這是什麽意思?”常嬤嬤猛然抬頭, 卻見胤礽並沒有看向自己的方向,也並沒有搭理自己的意思, 而是穩穩地坐在轎輦智商,小嘴抿得緊緊的。“回宮後老奴還要伺候您用膳溫書呢, 若是不將明日師傅要考的書背誦熟練, 明日師傅若是告訴了皇上……”
“去造辦處,都沒有聽到孤的話嗎?”胤礽並不去答常嬤嬤的話, 而是對著幾個抬轎子的太監提高的聲音。
“還請太子不要任性, 老奴可都是為著太子您好。”常嬤嬤還是第一次見太子這樣, 頓時心中一陣不安起來。
往常自己在太子這裏十分有麵子,是因為有三樣法寶。每每太子露出些不服自己的管教的苗頭來,隻要自己冷下臉來,先搬出師傅,再搬出皇上, 最後再搬出太子的額娘赫舍裏皇後,保管太子偃旗息鼓, 乖乖聽話。
常嬤嬤還在遲疑著要不要將治太子的大殺器:亡故多年的赫舍裏皇後搬出來, 就聽見胤礽又一次開口催促那些抬轎子的小太監了。
常嬤嬤張了張嘴, 還沒等說什麽,就見那些太監們一個個麵露難色,看看太子,又看看常嬤嬤,又看看太子,幾番權衡之下,還是覺得太子的命令更難應付:平日裏太子雖然並不為難他們這些下人,但若真是犯起倔來,他們這些做奴才的也是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