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嬪聽了這話,心中更是湧起一陣怒氣。
皇太後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自然比尋常人更畏寒些,怎麽又能以皇太後覺得冷,就要讓胤祺也受著熱?
但強辯是不能辯的,皇太後身邊經年的老嬤嬤,連宜嬪這樣高傲張揚慣了的也要忍讓三分。
“嬤嬤,這胤祺睡不安穩,若是吵鬧不休,也會擾了皇太後的休息……想來胤祺是汗津津的悶得難受,若是不能用冰,開著窗子透透風也是好的……”郭絡羅貴人見嫡姐一股火發不出來,氣得抱著小胤祺的手都在發抖,連忙對那嬤嬤說道。
“郭絡羅貴人真是心係阿哥,但如今胤祺阿哥養在皇太後膝下,皇太後娘娘對胤祺阿哥的心絲毫不比二位主子的少。”那嬤嬤語氣恭敬,“奴婢們關門閉戶,是這時節裏蚊蟲頗多,生怕有毒蟲飛進來叮了阿哥貴體,還請宜嬪娘娘不要誤會的好。”
宜嬪聽了這話,眼睛都要瞪圓了。
這話更是胡扯!
就連尋常貴族家的孩子,睡覺時旁邊都要放幾個大丫頭守著,打扇子的打扇子,趕蚊蟲的趕蚊蟲,這胤祺身邊的八個乳母,八個保姆嬤嬤,難道是擺設不成?
分明是瞧著皇太後不如生身母親般時時盯著,又怕蚊蟲叮咬留下痕跡被瞧見,這下麵的奴才們躲懶想出來的法子罷了!
宜嬪剛想說什麽,便被旁邊的郭絡羅貴人暗中拉了拉衣袖,暗示自己要有話說。
“怎麽?”宜嬪頗有些依依不舍地把懷裏的胤祺又交還給乳母,低聲對郭絡羅貴人問道。
“姐姐與她們理論也無用,她們自然是唯皇太後娘娘的命令是從……若是尋個咱們說得上話的,私下裏托付,恐怕還好些。”郭絡羅貴人見那嬤嬤從偏殿退出去,往正殿去了,便趁著這個機會對宜嬪咬耳朵。
宜嬪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之前將胤祺送入皇太後宮中,她並非沒留後手。胤祺身邊的八個保母、八個乳母裏,她先是以“胤祺年紀小,若是離了梳洗的乳母會哭”為理由,硬是將自己宮裏信得過的乳母送過去了兩個,這是明的;之後又讓在內務府的阿瑪暗中動手腳,又走了內務府的關係,送進去了兩個受了郭絡羅府好處的乳母。
如此費盡苦心,並非為了探聽皇太後的心思,而是就為了這種時刻,能暗中多照料一下胤祺。
想及此處,宜嬪便伸直了脖子,試圖在偏殿侍奉的人中找到這幾個熟悉的身影。
奈何她張望了半天,倒發現這殿中幾乎換了一批人,似乎全都是生麵孔。
宜嬪心中暗暗著急,若是如此,此時就算將金銀偷偷塞到哪個乳母懷裏,一是怕她不接,二是怕她回頭便將這事告知皇太後,叫皇太後心生不悅。
宜嬪看著那齊刷刷一排垂首不言的保母宮女們,第一次感覺錢送也送不出去,十分難受的感覺。
正心中猶豫不決中,方才那出了殿的嬤嬤又陰魂不散地回來了。
“二位娘娘,皇太後此時已起了,還請二位娘娘倒正殿請安。”那嬤嬤對宜嬪和郭絡羅貴人一禮,又對著偏殿的大門做了個“請”的手勢。
宜嬪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已被乳母抱回去繼續哄睡的小胤祺,抿了抿嘴,還是什麽都沒說,對那嬤嬤點點頭,往正殿而去。
進了正殿,果然是如出一轍的悶熱,宜嬪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悶熱,額頭都沁出了汗珠。
今日她是揣著心事前來的,隻覺得和皇太後的例行寒暄更讓人難熬。
她正憂慮著不知該如何開口,皇太後卻先開了口。
“去看過胤祺了?”皇太後一邊呷了口茶,眯起眼睛瞧著宜嬪。
“嬤嬤方才帶嬪妾去瞧過了,看到胤祺在這裏過得十分妥帖,嬪妾心裏也就安心了。”宜嬪望了望一旁站著的不苟言笑的嬤嬤,雖然方才心裏很不是滋味,此時也硬是擠出了笑容。“胤祺……能得您庇佑,是嬪妾,也是郭絡羅一族的榮幸啊。”
“哀家老了,庇護個繈褓幼子,還算過得去,再多的卻也管不了了。”皇太後聽著宜嬪提到郭絡羅氏,倒也沒接茬。
“太後說笑了……”宜嬪隻覺得無比地尷尬,空氣都像凝滯了一般。
打破尷尬的卻是皇太後,她話鋒一轉,開口道:“近些日子,這宮裏倒不太太平。”
?!
宜嬪忍不住和郭絡羅貴人偷偷地對視了一眼。
莫非太後要主動挑明嗎?
“說出去倒要叫人笑話了,哀家宮裏,近日竟出了些手腳不幹淨的嬤嬤,偷了東西不說,嘴巴也不老實,總也不肯據實招來。”太後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屈起指頭叩了叩茶盅,“這茶有些涼了,換新的來。”
“是,奴婢這就倒些熱的。”那嬤嬤聽了,便撤下了小幾上的茶盅,去了外殿。
“……所以呀,哀家便換了一批可心得力的。”皇太後接著說道,“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上頭有了不幹淨的人,教出來的孩子恐怕是要壞了秉性的……宜嬪,你說說,哀家說的是也不是?”
宜嬪心中一涼,如此說來,自己確實未曾看錯,皇太後是借著這個由頭,將自己安在胤祺身邊的人一口氣全換了個幹淨。
不僅如此,聽太後的話外之音,倒不像是說怕嬤嬤教壞了阿哥,倒像是說自己的阿瑪行事不檢點,手腳不幹淨,也教壞了自己和妹妹?
“太後娘娘一心為了胤祺好,嬪妾自然沒有什麽不願意的。”宜嬪隻覺得細細上的茉莉粉都要因為汗水從臉上脫了,卻也隻能陪著笑,一邊在腦中快速地想著應對之法。
“宜嬪能懂分寸,哀家便放心了。”太後笑笑,“這次換上的嬤嬤乳母,都是哀家親自挑選的,咱們滿族上三旗裏家世清白的女子,斷然不會再如從前一般,混進去不幹淨的東西。”
宜嬪看著皇太後臉上晦暗不清的神色,還是決定再試著再爭取一下。
“隻是,嬪妾想著,如今皇上對漢人臣子多有重用,也鼓勵皇子們多學漢文典籍……”宜嬪斟酌著措辭,“嬪妾也聽說,如皇後、德嬪、惠嬪等人的宮中,為讓皇子公主早學漢話,便在孩子還牙牙學語時在旁放了教漢話的嬤嬤和宮女……嬪妾往日裏見那會說漢話的嬤嬤教胤祺說話,教得倒是極用心的,不如太後對她高抬貴手,還讓她回來伺候胤祺,將功補過……”
“漢話漢話,是皇子的品性重要,還是學漢話重要?”
不料,方才還一臉平靜無波的皇太後聽了這話卻驟然變了臉色:“哀家隨著先帝這麽多年,入主中原後還不是不曾學過漢話,又有何不妥?”
“嬪妾言語失當,請太後恕罪!”宜嬪隻覺一陣五雷轟頂,臉刷地轉為蒼白,隻恨自己關心則亂,竟然哪壺不開提哪壺地說了學漢文的事,連忙手忙腳亂地與郭絡羅貴人一同跪下請罪。
良久,才聽皇太後又一次開了口。
“你今日來,心思哀家已知道了。哀家今日也累了,你且回去吧。”
“嬪妾不敢。”宜嬪聽不出太後的意思是允了還是沒允,便還是跪在地上,連抬頭看看太後的臉色也不敢。
頓了頓,她隻聽太後又開口道:“隻要你懂分寸,你阿瑪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過些日子,你便知道了。”
“是。”宜嬪不敢問過些日子會如何,隻敢應了一聲,便跪安了。
隻是她心中明白,這懂分寸的意思,便意味著她往後不能再多插手胤祺的事了,恐怕連像今日這樣的母子團聚的機會都要大大減少了。
第102章 生辰
自從宜嬪從太後宮中回來, 宮中的下人們見她便要更加避讓著三分。
往日裏宜嬪每每去太後宮裏看胤祺後,回來總會有幾天笑模樣, 如今既然皇太後暗示了要在皇上麵前保郭絡羅一族, 那作為交換,宜嬪便必須遵循承諾,往後的日子裏, 無論明裏暗裏,都不能再插手胤祺的教育,也不能對皇太後的種種養育方法置喙, 甚至連之前那樣去太後宮中看望小胤祺,都變成了奢望。
之後的日子, 母子倆想來隻能在逢年過節、合宮歡聚的日子裏再團聚了。
“也不知到那時,胤祺還認不認得本宮這個親額娘。”宜嬪在外人麵前自然是不敢露出一絲對皇太後的不悅之情, 唯有在關起門來時, 才能與大宮女金佩狠狠地說出心裏話,心酸之中更夾雜著些憤憤。
“娘娘, 來日方長呢, 小阿哥如今還小, 等再長大些,可以開蒙讀書後,便不會再整日被皇太後拘在宮裏,之後娘娘想再見,也是易如反掌了。”金佩小心翼翼地勸著, 一邊用手在宜嬪的背後輕輕地撫摸順氣。
“是了,待到胤祺長大些, 想來太後也不能再拿捏他了。”宜嬪聽了這話, 心中堵著的氣才覺得舒緩了些。
舒緩之外, 又覺得有些心酸:皇子開蒙,早也要四五歲,還要掰著手指數多久啊!
“再說了,娘娘您還正是年輕的好時候,您再在皇上身上下些工夫,這孩子往後還會有的……”金佩是宜嬪從郭絡羅府中帶出來的陪嫁丫頭,總是見縫插針地按郭絡羅三官保的意思提點著宜嬪。
“這我還不知道?還不是為了阿瑪的事,這才顧不上……”宜嬪端起桌上的茶,大口飲了一口,以平心頭怒意,卻差點把口中的茶吐出來。
“這是什麽茶?往年的陳茶也呈上來?”宜嬪將那茶盅猛地往桌上一放,剛壓下去的心火又冒了出來。“若是皇上來了可怎麽是好,也給皇上喝這個?”
金佩被她突如其來的脾氣嚇得一震,臉上出現了些為難的神色,壓低了聲音道:“娘娘,今日不同往日,如今您阿瑪往日在內務府的門路,如今礙著皇上的雷霆手段,並不敢動用,沒法兒給您弄額外的好東西……奴婢也隻能將往日分例裏的存著的茶拿出來沏上……這些日子,您還是忍忍罷。”
照理來說,嬪位所得的茶葉分例並不差,但宜嬪總是瞧不上,往往包起來賞人用,如今乍一入口,隻覺難以下咽得很。
“罷了,罷了,都是為了阿瑪,本宮的委屈受得真是夠多的了。”宜嬪隻覺得眼睛又開始酸澀起來。
她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自言自語道:“也不知太後那老虔婆把阿瑪的事辦得怎麽樣了,竟然這麽多天一點消息都沒傳出來,害得本宮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正說著,忽然聽聞殿門被推開的聲音。
“娘娘,郭絡羅大人托內務府的小夏子給您捎信了!”玉華一路顯然是跑著來的,為了給宜嬪傳遞消息,此時連氣都沒喘勻。
“快拿來給本宮看看!”宜嬪急不可耐,劈手就將那信奪過來讀。
“娘娘,老大人可還安好?”金佩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宜嬪看起來越來越激動的神色,開口問道。
“上天保佑我郭絡羅氏,阿瑪的位置算是抱住了。”
良久,宜嬪才深深地吐出一口氣,深深地靠回黃花梨扶手椅中。
“不枉本宮舍了胤祺,太後這老太婆,倒也算說話算話。”宜嬪一邊說著,一邊吩咐著金佩幫自己將燭台端過來,將那捎進來的密信細細地燒了。“阿瑪說,不但位置保住了,之後皇上的壽宴,阿瑪能經手操辦之事,想來是個能在皇上麵前討好的機會。”
“如此便好,如此娘娘和老大人都可心安了。”金佩見宜嬪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也跟著鬆了口氣。
畢竟若是主子不悅,她這做貼身大宮女的,便要日日受氣,提著自己的腦袋侍奉了。
“你且去找找往日裏那些命婦送來的料子,做裁置新衣服來。”宜嬪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此次壽宴,阿瑪必然要得臉,我這個做女兒的,自然也不能丟郭絡羅家的臉。”
“是,奴婢這就去辦。”金佩連忙應道。
淑嵐這些日子,終於見了佟皇後的笑模樣。
“如今內務府呈上來的花銷單子,我查驗了一遍,你猜怎的?”佟皇後抖了抖手中的單子,故作神秘地看著淑嵐。
“如何?”淑嵐一片啜飲著承乾宮剛冰鎮過的青梅飲,一邊十分捧場地問道。
“核算下來,竟然比往年的生辰花銷要少上一大半。”佟皇後神清氣爽,狠狠地咬了一口盼夏剛端上來的這時節新下的脆桃,頗有些解氣地開了口:“往年裏,我對那些奴才們千叮嚀萬囑咐,耳提麵命地說無比儉省花銷,他們嘴上答應的好好的,事後又來本宮這裏哭窮,說壽宴上這少不得,那少不得,若是少了,皇上便會怪罪……誰不知道他們一個個的心思,都想著借著辦宴席的理由好好大撈一筆……”
“奴婢還聽說,這次是郭絡羅三官保置辦這次壽宴的花銷,聽說是皇太後和皇上商議的……不知是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聽說那郭絡羅三官保這次反而用自家的家底,往裏填補了不少。”佟皇後身邊的章嬤嬤皺著眉頭說道。她雖然是皇後身邊的貼身嬤嬤,這些年倒從未借此行私權,最是看不上郭絡羅三官保這樣的人物,但這次他的行徑,倒是古怪得很。“莫非是痛改前非了?”
佟皇後笑著搖了搖頭:“不過是散財求個平安罷了,想來是近日內務府的清查之事,他也心虛吧。這才自掏腰包以求皇上垂憐……待到風頭過去,說不定又故態重萌了也未可知。”
淑嵐點了點頭,平日裏佟皇後要和下麵厚著臉皮的內務府官員太監們兜著圈子鬥法,明明知道對方在胡扯,還要礙著自己是皇後的身份,不能失了儀態,每日別提多憋氣了。這次算是終於讓內務府的人夾著尾巴,不但不敢再貪,還把往日貪的往外吐,以保平安,怪不得佟皇後顯得出了口惡氣。
不管以後會不會故態重萌,能震嚇一下這些貪得流油的家夥終歸是好的。
而且,既然是郭絡羅三官保花了大力氣置辦,這一次的壽宴想必除了一些花裏胡哨的排場熱鬧之外,膳食恐怕也是一流的。
淑嵐想著想著,便又出神了起來。
“想什麽呢?口水都流出來了。”佟皇後以手支頤,笑著看著淑嵐。
“唔……沒什麽,沒什麽。”淑嵐趕緊擦擦嘴邊的口水。
佟皇後不想戳穿她,便換了個話題問道:“壽宴之日,眾妃嬪便要進獻禮物給皇上,不知你可準備了沒有?”
禮物?
淑嵐的臉瞬間苦了起來。
她平日裏的分例,自然是都換了吃食,母家又不似郭絡羅府、鈕祜祿府那般,要不家底雄厚,要不身居油水豐厚的部門,能對她補貼花銷。
雖然玄燁應允了她搞鼓搗新東西可以有無上限的預算,造辦處也聽她調遣,但若是她花著玄燁的預算給玄燁送東西,這樣左手倒右手,倒是沒趣得很。
“送什麽好呢……”淑嵐最討厭這種時刻了,一想到後宮眾嬪妃和前朝眾官員都要抓緊這個一年一次的機會,爭奇鬥豔地皇上麵前露臉,又要送到皇上心坎上,又要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簡直比甲方的要求還要難以實現。“皇後娘娘,您知不知道別的嬪妃送了些什麽?給我透個底吧!”
“皇上喜歡趙子昂的書畫,聽說宜嬪搜羅了市麵上的真跡,預備那日送給皇上,以充實皇上的收藏……”
“聽說僖嬪托人尋了千裏良駒,近日已送至上駟院,正等馴服妥當後,獻給皇上賞玩……”
皇太後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自然比尋常人更畏寒些,怎麽又能以皇太後覺得冷,就要讓胤祺也受著熱?
但強辯是不能辯的,皇太後身邊經年的老嬤嬤,連宜嬪這樣高傲張揚慣了的也要忍讓三分。
“嬤嬤,這胤祺睡不安穩,若是吵鬧不休,也會擾了皇太後的休息……想來胤祺是汗津津的悶得難受,若是不能用冰,開著窗子透透風也是好的……”郭絡羅貴人見嫡姐一股火發不出來,氣得抱著小胤祺的手都在發抖,連忙對那嬤嬤說道。
“郭絡羅貴人真是心係阿哥,但如今胤祺阿哥養在皇太後膝下,皇太後娘娘對胤祺阿哥的心絲毫不比二位主子的少。”那嬤嬤語氣恭敬,“奴婢們關門閉戶,是這時節裏蚊蟲頗多,生怕有毒蟲飛進來叮了阿哥貴體,還請宜嬪娘娘不要誤會的好。”
宜嬪聽了這話,眼睛都要瞪圓了。
這話更是胡扯!
就連尋常貴族家的孩子,睡覺時旁邊都要放幾個大丫頭守著,打扇子的打扇子,趕蚊蟲的趕蚊蟲,這胤祺身邊的八個乳母,八個保姆嬤嬤,難道是擺設不成?
分明是瞧著皇太後不如生身母親般時時盯著,又怕蚊蟲叮咬留下痕跡被瞧見,這下麵的奴才們躲懶想出來的法子罷了!
宜嬪剛想說什麽,便被旁邊的郭絡羅貴人暗中拉了拉衣袖,暗示自己要有話說。
“怎麽?”宜嬪頗有些依依不舍地把懷裏的胤祺又交還給乳母,低聲對郭絡羅貴人問道。
“姐姐與她們理論也無用,她們自然是唯皇太後娘娘的命令是從……若是尋個咱們說得上話的,私下裏托付,恐怕還好些。”郭絡羅貴人見那嬤嬤從偏殿退出去,往正殿去了,便趁著這個機會對宜嬪咬耳朵。
宜嬪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之前將胤祺送入皇太後宮中,她並非沒留後手。胤祺身邊的八個保母、八個乳母裏,她先是以“胤祺年紀小,若是離了梳洗的乳母會哭”為理由,硬是將自己宮裏信得過的乳母送過去了兩個,這是明的;之後又讓在內務府的阿瑪暗中動手腳,又走了內務府的關係,送進去了兩個受了郭絡羅府好處的乳母。
如此費盡苦心,並非為了探聽皇太後的心思,而是就為了這種時刻,能暗中多照料一下胤祺。
想及此處,宜嬪便伸直了脖子,試圖在偏殿侍奉的人中找到這幾個熟悉的身影。
奈何她張望了半天,倒發現這殿中幾乎換了一批人,似乎全都是生麵孔。
宜嬪心中暗暗著急,若是如此,此時就算將金銀偷偷塞到哪個乳母懷裏,一是怕她不接,二是怕她回頭便將這事告知皇太後,叫皇太後心生不悅。
宜嬪看著那齊刷刷一排垂首不言的保母宮女們,第一次感覺錢送也送不出去,十分難受的感覺。
正心中猶豫不決中,方才那出了殿的嬤嬤又陰魂不散地回來了。
“二位娘娘,皇太後此時已起了,還請二位娘娘倒正殿請安。”那嬤嬤對宜嬪和郭絡羅貴人一禮,又對著偏殿的大門做了個“請”的手勢。
宜嬪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已被乳母抱回去繼續哄睡的小胤祺,抿了抿嘴,還是什麽都沒說,對那嬤嬤點點頭,往正殿而去。
進了正殿,果然是如出一轍的悶熱,宜嬪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悶熱,額頭都沁出了汗珠。
今日她是揣著心事前來的,隻覺得和皇太後的例行寒暄更讓人難熬。
她正憂慮著不知該如何開口,皇太後卻先開了口。
“去看過胤祺了?”皇太後一邊呷了口茶,眯起眼睛瞧著宜嬪。
“嬤嬤方才帶嬪妾去瞧過了,看到胤祺在這裏過得十分妥帖,嬪妾心裏也就安心了。”宜嬪望了望一旁站著的不苟言笑的嬤嬤,雖然方才心裏很不是滋味,此時也硬是擠出了笑容。“胤祺……能得您庇佑,是嬪妾,也是郭絡羅一族的榮幸啊。”
“哀家老了,庇護個繈褓幼子,還算過得去,再多的卻也管不了了。”皇太後聽著宜嬪提到郭絡羅氏,倒也沒接茬。
“太後說笑了……”宜嬪隻覺得無比地尷尬,空氣都像凝滯了一般。
打破尷尬的卻是皇太後,她話鋒一轉,開口道:“近些日子,這宮裏倒不太太平。”
?!
宜嬪忍不住和郭絡羅貴人偷偷地對視了一眼。
莫非太後要主動挑明嗎?
“說出去倒要叫人笑話了,哀家宮裏,近日竟出了些手腳不幹淨的嬤嬤,偷了東西不說,嘴巴也不老實,總也不肯據實招來。”太後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屈起指頭叩了叩茶盅,“這茶有些涼了,換新的來。”
“是,奴婢這就倒些熱的。”那嬤嬤聽了,便撤下了小幾上的茶盅,去了外殿。
“……所以呀,哀家便換了一批可心得力的。”皇太後接著說道,“上梁不正下梁歪,若是上頭有了不幹淨的人,教出來的孩子恐怕是要壞了秉性的……宜嬪,你說說,哀家說的是也不是?”
宜嬪心中一涼,如此說來,自己確實未曾看錯,皇太後是借著這個由頭,將自己安在胤祺身邊的人一口氣全換了個幹淨。
不僅如此,聽太後的話外之音,倒不像是說怕嬤嬤教壞了阿哥,倒像是說自己的阿瑪行事不檢點,手腳不幹淨,也教壞了自己和妹妹?
“太後娘娘一心為了胤祺好,嬪妾自然沒有什麽不願意的。”宜嬪隻覺得細細上的茉莉粉都要因為汗水從臉上脫了,卻也隻能陪著笑,一邊在腦中快速地想著應對之法。
“宜嬪能懂分寸,哀家便放心了。”太後笑笑,“這次換上的嬤嬤乳母,都是哀家親自挑選的,咱們滿族上三旗裏家世清白的女子,斷然不會再如從前一般,混進去不幹淨的東西。”
宜嬪看著皇太後臉上晦暗不清的神色,還是決定再試著再爭取一下。
“隻是,嬪妾想著,如今皇上對漢人臣子多有重用,也鼓勵皇子們多學漢文典籍……”宜嬪斟酌著措辭,“嬪妾也聽說,如皇後、德嬪、惠嬪等人的宮中,為讓皇子公主早學漢話,便在孩子還牙牙學語時在旁放了教漢話的嬤嬤和宮女……嬪妾往日裏見那會說漢話的嬤嬤教胤祺說話,教得倒是極用心的,不如太後對她高抬貴手,還讓她回來伺候胤祺,將功補過……”
“漢話漢話,是皇子的品性重要,還是學漢話重要?”
不料,方才還一臉平靜無波的皇太後聽了這話卻驟然變了臉色:“哀家隨著先帝這麽多年,入主中原後還不是不曾學過漢話,又有何不妥?”
“嬪妾言語失當,請太後恕罪!”宜嬪隻覺一陣五雷轟頂,臉刷地轉為蒼白,隻恨自己關心則亂,竟然哪壺不開提哪壺地說了學漢文的事,連忙手忙腳亂地與郭絡羅貴人一同跪下請罪。
良久,才聽皇太後又一次開了口。
“你今日來,心思哀家已知道了。哀家今日也累了,你且回去吧。”
“嬪妾不敢。”宜嬪聽不出太後的意思是允了還是沒允,便還是跪在地上,連抬頭看看太後的臉色也不敢。
頓了頓,她隻聽太後又開口道:“隻要你懂分寸,你阿瑪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過些日子,你便知道了。”
“是。”宜嬪不敢問過些日子會如何,隻敢應了一聲,便跪安了。
隻是她心中明白,這懂分寸的意思,便意味著她往後不能再多插手胤祺的事了,恐怕連像今日這樣的母子團聚的機會都要大大減少了。
第102章 生辰
自從宜嬪從太後宮中回來, 宮中的下人們見她便要更加避讓著三分。
往日裏宜嬪每每去太後宮裏看胤祺後,回來總會有幾天笑模樣, 如今既然皇太後暗示了要在皇上麵前保郭絡羅一族, 那作為交換,宜嬪便必須遵循承諾,往後的日子裏, 無論明裏暗裏,都不能再插手胤祺的教育,也不能對皇太後的種種養育方法置喙, 甚至連之前那樣去太後宮中看望小胤祺,都變成了奢望。
之後的日子, 母子倆想來隻能在逢年過節、合宮歡聚的日子裏再團聚了。
“也不知到那時,胤祺還認不認得本宮這個親額娘。”宜嬪在外人麵前自然是不敢露出一絲對皇太後的不悅之情, 唯有在關起門來時, 才能與大宮女金佩狠狠地說出心裏話,心酸之中更夾雜著些憤憤。
“娘娘, 來日方長呢, 小阿哥如今還小, 等再長大些,可以開蒙讀書後,便不會再整日被皇太後拘在宮裏,之後娘娘想再見,也是易如反掌了。”金佩小心翼翼地勸著, 一邊用手在宜嬪的背後輕輕地撫摸順氣。
“是了,待到胤祺長大些, 想來太後也不能再拿捏他了。”宜嬪聽了這話, 心中堵著的氣才覺得舒緩了些。
舒緩之外, 又覺得有些心酸:皇子開蒙,早也要四五歲,還要掰著手指數多久啊!
“再說了,娘娘您還正是年輕的好時候,您再在皇上身上下些工夫,這孩子往後還會有的……”金佩是宜嬪從郭絡羅府中帶出來的陪嫁丫頭,總是見縫插針地按郭絡羅三官保的意思提點著宜嬪。
“這我還不知道?還不是為了阿瑪的事,這才顧不上……”宜嬪端起桌上的茶,大口飲了一口,以平心頭怒意,卻差點把口中的茶吐出來。
“這是什麽茶?往年的陳茶也呈上來?”宜嬪將那茶盅猛地往桌上一放,剛壓下去的心火又冒了出來。“若是皇上來了可怎麽是好,也給皇上喝這個?”
金佩被她突如其來的脾氣嚇得一震,臉上出現了些為難的神色,壓低了聲音道:“娘娘,今日不同往日,如今您阿瑪往日在內務府的門路,如今礙著皇上的雷霆手段,並不敢動用,沒法兒給您弄額外的好東西……奴婢也隻能將往日分例裏的存著的茶拿出來沏上……這些日子,您還是忍忍罷。”
照理來說,嬪位所得的茶葉分例並不差,但宜嬪總是瞧不上,往往包起來賞人用,如今乍一入口,隻覺難以下咽得很。
“罷了,罷了,都是為了阿瑪,本宮的委屈受得真是夠多的了。”宜嬪隻覺得眼睛又開始酸澀起來。
她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自言自語道:“也不知太後那老虔婆把阿瑪的事辦得怎麽樣了,竟然這麽多天一點消息都沒傳出來,害得本宮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正說著,忽然聽聞殿門被推開的聲音。
“娘娘,郭絡羅大人托內務府的小夏子給您捎信了!”玉華一路顯然是跑著來的,為了給宜嬪傳遞消息,此時連氣都沒喘勻。
“快拿來給本宮看看!”宜嬪急不可耐,劈手就將那信奪過來讀。
“娘娘,老大人可還安好?”金佩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宜嬪看起來越來越激動的神色,開口問道。
“上天保佑我郭絡羅氏,阿瑪的位置算是抱住了。”
良久,宜嬪才深深地吐出一口氣,深深地靠回黃花梨扶手椅中。
“不枉本宮舍了胤祺,太後這老太婆,倒也算說話算話。”宜嬪一邊說著,一邊吩咐著金佩幫自己將燭台端過來,將那捎進來的密信細細地燒了。“阿瑪說,不但位置保住了,之後皇上的壽宴,阿瑪能經手操辦之事,想來是個能在皇上麵前討好的機會。”
“如此便好,如此娘娘和老大人都可心安了。”金佩見宜嬪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也跟著鬆了口氣。
畢竟若是主子不悅,她這做貼身大宮女的,便要日日受氣,提著自己的腦袋侍奉了。
“你且去找找往日裏那些命婦送來的料子,做裁置新衣服來。”宜嬪突然想起了什麽一般,“此次壽宴,阿瑪必然要得臉,我這個做女兒的,自然也不能丟郭絡羅家的臉。”
“是,奴婢這就去辦。”金佩連忙應道。
淑嵐這些日子,終於見了佟皇後的笑模樣。
“如今內務府呈上來的花銷單子,我查驗了一遍,你猜怎的?”佟皇後抖了抖手中的單子,故作神秘地看著淑嵐。
“如何?”淑嵐一片啜飲著承乾宮剛冰鎮過的青梅飲,一邊十分捧場地問道。
“核算下來,竟然比往年的生辰花銷要少上一大半。”佟皇後神清氣爽,狠狠地咬了一口盼夏剛端上來的這時節新下的脆桃,頗有些解氣地開了口:“往年裏,我對那些奴才們千叮嚀萬囑咐,耳提麵命地說無比儉省花銷,他們嘴上答應的好好的,事後又來本宮這裏哭窮,說壽宴上這少不得,那少不得,若是少了,皇上便會怪罪……誰不知道他們一個個的心思,都想著借著辦宴席的理由好好大撈一筆……”
“奴婢還聽說,這次是郭絡羅三官保置辦這次壽宴的花銷,聽說是皇太後和皇上商議的……不知是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聽說那郭絡羅三官保這次反而用自家的家底,往裏填補了不少。”佟皇後身邊的章嬤嬤皺著眉頭說道。她雖然是皇後身邊的貼身嬤嬤,這些年倒從未借此行私權,最是看不上郭絡羅三官保這樣的人物,但這次他的行徑,倒是古怪得很。“莫非是痛改前非了?”
佟皇後笑著搖了搖頭:“不過是散財求個平安罷了,想來是近日內務府的清查之事,他也心虛吧。這才自掏腰包以求皇上垂憐……待到風頭過去,說不定又故態重萌了也未可知。”
淑嵐點了點頭,平日裏佟皇後要和下麵厚著臉皮的內務府官員太監們兜著圈子鬥法,明明知道對方在胡扯,還要礙著自己是皇後的身份,不能失了儀態,每日別提多憋氣了。這次算是終於讓內務府的人夾著尾巴,不但不敢再貪,還把往日貪的往外吐,以保平安,怪不得佟皇後顯得出了口惡氣。
不管以後會不會故態重萌,能震嚇一下這些貪得流油的家夥終歸是好的。
而且,既然是郭絡羅三官保花了大力氣置辦,這一次的壽宴想必除了一些花裏胡哨的排場熱鬧之外,膳食恐怕也是一流的。
淑嵐想著想著,便又出神了起來。
“想什麽呢?口水都流出來了。”佟皇後以手支頤,笑著看著淑嵐。
“唔……沒什麽,沒什麽。”淑嵐趕緊擦擦嘴邊的口水。
佟皇後不想戳穿她,便換了個話題問道:“壽宴之日,眾妃嬪便要進獻禮物給皇上,不知你可準備了沒有?”
禮物?
淑嵐的臉瞬間苦了起來。
她平日裏的分例,自然是都換了吃食,母家又不似郭絡羅府、鈕祜祿府那般,要不家底雄厚,要不身居油水豐厚的部門,能對她補貼花銷。
雖然玄燁應允了她搞鼓搗新東西可以有無上限的預算,造辦處也聽她調遣,但若是她花著玄燁的預算給玄燁送東西,這樣左手倒右手,倒是沒趣得很。
“送什麽好呢……”淑嵐最討厭這種時刻了,一想到後宮眾嬪妃和前朝眾官員都要抓緊這個一年一次的機會,爭奇鬥豔地皇上麵前露臉,又要送到皇上心坎上,又要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簡直比甲方的要求還要難以實現。“皇後娘娘,您知不知道別的嬪妃送了些什麽?給我透個底吧!”
“皇上喜歡趙子昂的書畫,聽說宜嬪搜羅了市麵上的真跡,預備那日送給皇上,以充實皇上的收藏……”
“聽說僖嬪托人尋了千裏良駒,近日已送至上駟院,正等馴服妥當後,獻給皇上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