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點了點頭,“自然,胤礽在心中說,那人招認鄭經軍中總有十萬人之數,幾乎都為水軍。”


    十萬比起大清的六十萬可調用軍隊,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


    隻是,玄燁的一顆心,卻也不能全放下來。


    這六十萬軍隊雖然數量上占優,但並未進行過水上作戰訓練,也因此,海寇連續不絕,鄭經不斷騷擾,清軍也隻是將其趕回大海便了事。治標不治本,才一直使這成為大清的心頭之患。


    他曾想過,是否要設禁海令?禁絕一切海上的往來,不給海寇與叛賊以流竄之機。


    但是自從太子出海巡遊後,他便慢慢斷了這個念頭。


    為何要固守自封,而非主動出擊,永絕後患?


    但除了鍛煉水軍之外,還有一大問題。


    胤礽的信裏還提到了一事,說大清的船雖然裝備了用以自保的□□大炮,卻因此而使船體沉重;鄭經麾下之船雖然小,軍備也遠遠不及我們,但勝在機動強,船速快,進攻時常令我們的船員躲避不及,而退軍時更是追也追不上,隻能眼睜睜看他們遠去。


    玄燁看著太子的字跡,看得出他在寫這些字時,筆畫如鐵,顯然是憤慨無比。


    既然訓練不如他們,那便要在裝備上碾壓他們!


    玄燁想及剛才胤礽的心中寫了,船速不夠,無法追擊,十分痛惜之類的話,便一邊撚動著手串,一邊自言自語道:“若是有法子可以使這船速變快,勝過鄭經的小船就好了。”


    說完了,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便自嘲地搖了搖頭:“鄭經精於水戰,手下的船定然是最為先進的,船的結構設計之優越,恐怕改無可改,船速一事上怕是難以匹敵。”


    “結構上比不過,也可在動力上比過他們!”一直沒說話的淑嵐卻忽然開了口。


    “動力?”玄燁笑出聲來,“德妃的意思是,每艘船多放些槳夫劃船?”


    “自然不是,嬪妾指的是,蒸汽。”淑嵐答道。


    第200章 二合一


    淑嵐此言一出, 在場之人都看向了她,表情不是震驚, 而是迷茫。


    “妹妹剛才說的是, 蒸汽?”佟皇後一臉迷惑,淑嵐她是知道的,平日裏做個新鮮吃食, 做個新鮮物件也就罷了,在航海行船的大事之上,她竟然也開口提意見?


    她連忙拉了拉淑嵐的手, 示意她慎言,免得說出荒唐的點子來, 惹本就尋太子心切的皇上生氣。


    而玄燁見她一臉胸有成竹地吐出這兩個字,本覺得有些無稽之談, 但又想起她平日也是妙手一揮就將看起來不能吃的食材變成一道道佳肴, 便也揮揮手,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嬪妾說的蒸汽, 便是燒水燒菜時的那個蒸汽。”淑嵐解釋道, “不知皇上可曾見過, 燒水之時,小小蒸汽便可推動壺蓋,這‘蒸汽機’,便是以此為動力……”


    玄燁聽著淑嵐的話,越聽越覺得離譜, 小小壺蓋,和萬鈞巨船, 怎麽可以同日而語?難道開船時, 要一群水手一起燒水不成?


    淑嵐解釋著原理, 見玄燁嘴角的嘴角從不信任的下撇,慢慢上揚,變成了一個仿佛在聽笑話一般的笑容。


    她在心中歎了一聲,感歎道:人果然不能想象自己見識以外的事物。


    “若是皇上覺得不可信,不如帶造辦處黃履莊上來一瞧。”淑嵐道。


    總歸還是要眼見為實,才有說服力。


    玄燁挑了挑眉,黃履莊?倒是聽德妃前些日子念叨過,當時對著自己誇得天上有地上無,但呈上來的東西也不過是小巧取樂之物。


    在德妃自己的巧克力工廠用用也便罷了,這等海運造船之事,可不是兒戲,還是托付給工部的專家才好。


    淑嵐見玄燁興趣缺缺,便撇撇嘴,將那日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請求說了出來。


    “若是皇上沒興趣,就算了。回去嬪妾叫那黃履莊去搞出來後,再呈給皇上您看就是了。”淑嵐毫不客氣地對玄燁伸出了手。


    玄燁一瞧,掌心向上,這是問自己要錢要人呢。


    “你要多少?”玄燁聲音裏帶著漫不經心,想著之前淑嵐要經費的經曆,想來至多不過三五百兩罷了。


    淑嵐見玄燁隨自己開價,便伸出一根手指:“嗯……五十……一百個工匠吧!”


    菜市場砍價的經曆告訴她,第一次要價的時候,要說得多些,要給對方砍價的空間。


    玄燁聽到這個數目,卻瞪圓了眼睛:“一百個?是什麽樣的物件,用得著這麽多工匠?造辦處放得下嗎?”


    一百人多倒是不多,若是放在工部,隻要一百個工匠算是少了。


    但是造辦處的工匠,在他的印象裏,不過是幾個人在案前敲敲打打,做些精致的手藝活兒,哪裏用得著那麽多人?


    “唔……放不下,這倒是個問題,住恐怕也住不下……”淑嵐摸了摸下巴。


    “住嘛,每年年節時入宮的民間手藝人、雜耍表演之人入宮暫住的廡房倒是空著,可以叫工匠們住在那裏。”佟皇後倒是拉著淑嵐說起了可行性來。


    “說來,造辦處附近有幾處空地後院,長年無人整修踏足,都荒廢了,我瞧著院落倒是寬敞的,不如收拾出來挪給他們用……”淑嵐也說道。


    “等、等一下。”玄燁眼瞧著自己的皇後和德妃已經嘰嘰喳喳地討論起如何安頓這些工匠的具體事宜了,心中不由得呐喊:朕還沒同意呢!


    見玄燁開口,討論得熱鬧的淑嵐與佟皇後齊刷刷地瞧向了他。


    “朕改注意了,反正今日無事,便叫那個黃履莊來一見。”玄燁說道。


    若這個什麽“蒸汽機”真的有那般效用,他倒是可以允許他們去造一造。


    但若是個滿口謊言、隻想靠小玩意騙錢財的江湖騙子,能哄騙住了德妃,可別想哄騙住他!


    沒多久,黃履莊便被傳上殿來。


    淑嵐看著他手中抱著數本書卷、演算草紙,寶貝似的抱著,不肯假手他人,連梁九功想幫忙捧著,也被他謝絕了;而身後更是拉著一個形狀簡陋的車,似是輪軸沒做好潤滑,一拉上來吱呀吱呀地響。


    “微臣、黃履莊,見過皇上。”黃履莊行禮之時,千小心萬小心,還是弄掉了幾卷卷軸,待玄燁命他平身後,他才有些笨拙地從宮人手中接過,“多謝、多謝公公。”


    引得小太監臉上都露出一絲不屑的笑。


    淑嵐不由得在旁邊捏一把汗,畢竟是她舉薦的人,還是希望他能表現得好點。


    但畢竟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一次麵見天子,便是講解闡述自己的發明,這簡直像上班第一天就給公司總裁匯報報表一樣緊張——至少公司總裁不會讓人掉腦袋。


    但當他開了口後,尷尬的氛圍就瞬間扭轉了——黃履莊在攤開圖紙開始講解的一刹那,就像是進入了自己的領域,不像是一個在天子麵前唯唯諾諾的造辦處小管事,而像是一位高高在上又知無不言的先知,而玄燁不過是他眼中普通的一個學生罷了。


    而玄燁也似乎被全然吸引住了,從一開始懶散地倚靠在龍椅之上,到瞪大了眼睛,前傾著身體;到疾步走下龍椅,到了圖紙前細細觀瞧。


    玄燁並非一味守舊之輩,他對洋教士們帶來的知識接受良好,對於算數一類也頗感興趣,甚至指名了幾位洋教士教授自己這些知識。因此,對於黃履莊演算紙上旁人看著如同天數的數字,他不但能看得懂,甚至還能在心中默默演算一二。


    而當他看到黃履莊製出的初版蒸汽小車後,更是一驚——這東西雖然能看得出趕工的痕跡,但是其機構環環相扣,極其精巧,推動著小車緩緩前行。


    玄燁並不是第一次看這樣精巧的結構,他從前收到過不少外國傳教士進獻給自己的機巧玩意,有一轉發條就會唱歌的黃鶯,也有一轉發條就會寫字的人偶。


    無論再精巧,都須人力來維持。而眼前的物件,隻需填入燃料,便可不知疲憊地前行……


    玄燁想起那些數字——若是計算無誤的話,這簡直能推動萬鈞巨船!


    航海非常依賴風向,水上行軍更是如此,若是風向不對,便如陷泥沼。


    昔日諸葛尚且要開壇借東風,如今若有如此利器,豈不是不管什麽風向,都能全速前行了?


    從前因海上流寇叛賊熟悉風向海流,水軍總是拿他們無能為力,如今看來,有此利器,簡直天助大清!


    玄燁想及此處,便越發激動,拳頭也握得緊緊的。


    “你竟能製出如此機巧之物,真乃我大清幸事。”玄燁激動之間,拍了拍黃履莊的肩膀,“你就在京城住著,竟然吏部官員都如盲了眼睛,竟然無一人察覺有此等人才!若不是德妃慧眼識珠,竟害我大清差點失了一位有功之臣!”


    “皇上……過獎了。”黃履莊講完了蒸汽機的事,被玄燁戴了一通高帽,又回到了惶恐的樣子,向淑嵐的方向看了看,又說道:“其實,此物也不全是微臣的功勞,若非德妃娘娘提點,這蒸汽機恐怕隻是中看不中用罷了……”


    “哦?德妃還懂得這些?”玄燁望向淑嵐。


    “微臣一直愁於,機械中的冷凝水會使熱量損失之事,娘娘便用灶台間如何分離冷凝水的道理提點微臣,微臣這才連夜改造出如今的結構。要說功勞,還是離不開德妃娘娘。”黃履莊倒也沒將功勞都放在自己一人身上,而是將改進的原委說了出來。


    “嬪妾不敢居功。”淑嵐忙謙虛道。她心中自知,自己隻是身為過來人,才知道改進的方向,然而沒有人去具體實施,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罷了。


    不過嘛,她知道玄燁在心中給自己記了一功,如此一來,倒是可以趁機跟他要點什麽。


    敲玄燁一筆什麽東西,這個可以暫且擱置之後再細細想來,眼下自然還是要替黃履莊跟玄燁談判才是。


    淑嵐見黃履莊脫離了專業範疇,便嘴笨得很,對著玄燁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便歎了口氣,對玄燁一禮,開口道:“皇上,您可還記得,方才嬪妾說,這給大船造發動機一事,需要的一百工匠的事?您看……”


    “一百工匠?!”


    黃履莊脫口而出,他現在覺得管著小幾十的人,就是一大片人了,要一百人在眼前……他想想都覺得頭暈眼花。


    “一百工匠?”


    這是玄燁的聲音,“區區一百,這哪裏夠?”


    他此行派去的,不隻是接應胤礽的船,還要為水軍預備戰船,且要一戰製敵,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如此一來,所需蒸汽機數量便更大!


    而且,他一想到胤礽深處海寇流竄之地,就覺得擔心得很,恨不得下一刻便趕過去,那造蒸汽機一事便更要多多的工人來趕工才是!


    “朕先撥給你三百……不、五百……要不幹脆撥上一千!”玄燁一邊暗自計算著,一邊將人數頻頻上調。


    黃履莊早已一頭漿糊,說不出話來了:這麽多人,都讓他管……


    倒是佟皇後平日管理公務賬目,有些憂心地開了口:“臣妾能理解皇上思慮太子,但京中可調度的工匠,有那麽多嗎?”


    淑嵐心中也有次疑惑:畢竟製作機械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不能隨便拉來服役的工人便趕鴨子上架,就算是造辦處全部工匠都被趕去充數,人也是不夠呀。


    “朕自有辦法。”玄燁顯得胸有成竹,仿佛這並不是什麽問題,走回到了書案前,便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玄燁的“辦法”十分簡單,那便是給工部寫信,信的內容也十分直接,就是問他們要人。


    工部平日小到一匹綢緞、一卷皮毛的物件,大到修橋鋪路之事都要經手,手下自然司管著無數工匠,向他們要人總是沒錯。


    如玄燁所料,工部很快回了折子,其中言辭倒是懇切,頗為冗長,結合成兩個字便是:哭窮。


    說手下的工匠數目不夠,本就需要連夜趕工;皇上要挪走一部分人手,原來的工程恐怕是要耽擱下來了……


    洋洋灑灑好幾頁,隻字不提何時借人手之事。


    “混賬!”玄燁氣得將折子擲了出去,背過身去生了半天悶氣,又忽然轉念,叫梁九功將折子撿回來。


    梁九功心驚膽戰地撿了回來,見玄燁在其上隻寫了一行朱批,便遞給梁九功,要他發回去。


    不想才不到一日光景,工部便乖乖遞上來了工匠名冊,不光恭恭敬敬地送了人,還多出一些以備候選。


    “皇上真神人也,這麽一句話便說動工部那幫人了。”饒是梁九功都有些驚訝,工部的那些人可是些滾刀肉,平日裏最是難纏的。


    “朕還不知道他們麽,平日裏手腳不幹淨,怕是找不出一個沒有虛報工匠人數的項目。”玄燁冷哼一聲,瞧著那呈上來的工匠名錄,心中也頗有幾分得意,“朕隻在朱批上說,感念他們辛苦,即日起便排下欽差去查驗工程,若真工匠人數不足,朕便補給他們。”


    結果很明顯,為免欽差查驗,自然趕緊將工匠給玄燁送來。


    “算他們識相,平日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罷了,造船之事涉及胤礽,他們也敢如此怠慢!”玄燁可算出了氣,便將名冊交給梁九功,叫他送與黃履莊查看安排。


    梁九功接了那名冊,卻沒立刻退去,而是開口道:“奴才還有一事,德妃娘娘托奴才給您傳句話。”


    “什麽事?”玄燁問道。


    “德妃娘娘說,您說過答應她一件事,她這會兒想好了。”梁九功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長頸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長頸鹿並收藏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