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又是什麽原因?” 玄燁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官學又不像私學,不需要繳納學費,甚至住所也統一安排好了,為何也招不到人?
“若是農戶之家多一人去進學,便少一人去勞作,進學若要有所成效,須數年之功,而民智未開之地,自然不願家中人去做這等見不到回報的事。長此以往,始終民智不開,官學難以為繼。”太子合上手中的小冊子,認真地對皇阿瑪回稟道。
他從前自以為在京城中,博文廣知,殊不知到了京城之外的民間,才真是他未曾見識過的模樣。
京中八旗子弟飯局中打賞歌伎的銀錢,足以支撐這些鄉間百姓一年的開銷。在隨船出行的這些日子裏,他見了許多人家為了一點救命錢賣兒賣女,一開始他還頗為動容,廣散銀錢,後來他才漸漸明白,天下貧苦之人太多,他是救不過來的。
“官學已經不要學費了,難道還要倒貼錢給他們念書不成?”納蘭容若在旁小聲地嘀咕一聲。
玄燁對他的小聲嘀咕不予置評,他想要推廣官學、書院,讓百姓們多多進學,更有另外一層考慮。
那便是如今三藩才定,仍不太平,若是百姓們將精力多放一份在進學功名之上,便可少一份叛亂謀反之心;書院中多一個進學的學子,山野間便可少一個落草的流寇。
想及此處,玄燁看了看從剛才起一直低頭不語,似是在默默思考的胤禛,問道:“胤禛,你怎麽看?”
“我覺得,納蘭侍衛說的法子也不錯呀?”胤禛歪著頭看向皇阿瑪。“既然那些貧苦人家上不起學,便給他們錢就好啦?”
淑嵐扶額,心中想:兒子啊,你可知道你皇阿瑪是什麽樣的人,要從他的腰包裏往外掏錢有多難,你知道嗎?
連玄燁都笑了,問道:“你可知這天下有多少學子,這麽多銀子白散出去,國庫可是要被掏空了啊。”
“我可沒說是白散出去的。”胤禛眨了眨大眼睛,“待學子學成之後,有了餉銀,之前培養他們的銀錢便加上利息,按月從他們的月餉中扣便是啦!”
好家夥,簡直就是清朝版的助學貸款嘛!
“當然啦,要經過選拔和考核才能將這筆錢發出去,不過至少可以讓寒門學子無後顧之憂地進學堂啦!”胤禛補充道。
玄燁一邊聽,一邊默默點頭:雖然是孩子的童言無忌之語,倒是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寒門學子有了上升途徑,朝廷又可以賺取利息,雖然回本時間可能長了些,但以長遠計,倒是可以推行。
況且,如今朝中官位多為世家子弟把持,其中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官官相護;譬如前些日子,他想查京城中散布關於太子的謠言的源頭,就如陷泥沼般難以查下去,不必說,自然是那些世家之間互相袒護的緣故。
若以此方法提拔一些寒門子弟入朝選作言官,想來是極好的……
“沒想到這些日子不見,四弟倒長進多了,竟能想到在官學上賺錢,虧你想得出來,不知是在哪兒學的?”胤礽笑著問道。
“這個嘛……”胤禛故作神秘。
而玄燁則心中有數:除了淑嵐,還能有誰?
每日淑嵐在永和宮中樂此不疲地打算盤算著利潤盈餘,胤禛自然耳濡目染。除了算數能力之外,還學到了一條原則——不做虧本的買賣。
淑嵐瞧著胤禛提出了這個讓寒門學子進學入仕的主意,玄燁不僅聽了,還走了心,一旁的納蘭容若神色微動,似是有一絲為難之色。
想來是納蘭本家為京城中的一大世家,本就本能地不喜寒門之子入仕,擠占官場中的好位置。但見玄燁對這個主意甚是滿意的樣子,他也不好說什麽,隻能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
“你有什麽想說的,說便是了。”也許是玄燁看出了納蘭容若的糾結樣,便點名讓他說說。
“胤禛阿哥說的改進官學之事,確實有道理,但奴才覺得,若是百姓們都去醉心讀書,隻為博功名,那便無人務農務工了,奴才是怕如此一來……百業荒蕪。”納蘭容若斟酌著用詞說道。
“誰說官學便一定要教四書五經一類的聖賢書了?”這次是胤礽開了口,“兒臣此行遊曆,越發覺得各式技術的重要,天文,算術,機巧……各有各的重要,而我朝中掌握這些知識的,卻多是那些洋教士……不如在官學中開辦這些學科,便可多多培養有用之才。”
玄燁微微點頭,覺得確有道理,從前一向將這些視為奇技淫巧的末技,如今,這裝了蒸汽機的大船一日千裏,將那鄭氏叛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他算是見識到了這些機械的力量。
“就是,說不定將這船上的蒸汽機往犁地的農具上一裝,也能一日千裏,幾個時辰就犁完了地,便不需要那麽多農戶了呢,納蘭侍衛真是瞎操心。”胤禛撇撇嘴,鑽到了胤礽身後。
在場幾人都被胤禛誇張的說辭逗得笑起來,唯有淑嵐沒笑——若真能製出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這些大型機械取代了人力,既能提高產能,又能將人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進入各種工廠,投入更需要人手的行業中去。
“你別說,胤禛說的這物件,說不定黃履莊真能造出來。”玄燁道,又對旁邊的侍衛道:“去傳他過來,朕有事吩咐他。”
若是放在一年前,他絕不會相信光靠著蒸汽就能推動一艘大船;而如今,就算是再異想天開的主意,他都會認真將黃履莊叫來,一起商討一下可行性了。
“黃履莊?那是何人?”胤礽問道。
還不等玄燁解釋,胤禛便先開了口,劈裏啪啦地說了一通他十分崇敬的黃師傅妙手所做的發明,末了,還加上了一句:“依我看,黃師傅說不定比太子哥哥身邊的戴師傅還厲害些!”
“哦?旁的也就罷了,若說發明,戴師傅可絕對不輸任何人。”太子平時看起來謙和有禮,一向是讓著弟妹的,但聽到自己最崇拜的戴梓師傅被踩了一腳,便也辯駁了起來。
“黃師傅最厲害,會做蒸汽機!”
“戴師傅厲害,還會做□□!”
……
淑嵐頓時感覺一個頭兩個大,一手一個將兩個孩子拎開:理智討論,不要捧一踩一!
作者有話說:
第204章 章魚小丸子
淑嵐雖然拉開了二人, 但胤禛和胤礽依然沒討論出個結果來,各自不服氣。
明明就是黃師傅/戴師傅厲害些!
不一會兒, 剛才玄燁派下去的侍衛便回來回話道:“回皇上, 奴才剛才去尋了黃履莊,他並不在船上值守,聽說是到田地裏考察去了。”
玄燁搖了搖頭, 這天才之人總有幾分與眾不同,他也不在意這些,隻要能製出他想要的東西, 行為出格些也無妨。
一行人正在那鄭家老仆的指引下慢慢向前走,眼前便是一片甘蔗園, 雖然現在也已經荒廢,大片的甘蔗無人收割, 倒伏了一地, 很是令人覺得可惜;但依然能從其規模,看出其昔日的盛況。
“從前鄭老爺便是看中此地土壤肥沃, 陽光充足, 便從荷蘭人處引來了甘蔗廣為種植, 也是靠著甘蔗生意,才發展壯大起來。”那老仆看著如今破敗的甘蔗園,長長歎息。
玄燁點了點頭,從前他隻覺得不過彈丸小島,無足輕重;如今看來, 倒是一片沃土,一路上走來, 多得是他叫不出名字的草木花果;且地域優勢極佳, 是極佳做海上貿易的場所, 尤其是這蔗糖生意,更是利潤巨大,不光可以供給大清,還可以銷往海外!
幸而這塊寶地不曾落入那禽獸不如的馮範錫手裏,不然豈不是白白糟蹋了?
他正想著,便聽到眼前的甘蔗園中隱隱傳來激烈的人聲,側耳一聽,倒像是吵架的聲音。
“下去看看,是誰在這兒爭吵?”玄燁皺了皺眉。
島上軍士正忙著清點人員登記造冊,怎麽有人不配合,還躲在甘蔗地裏吵架?
待到納蘭容若十分費勁地鑽進了甘蔗叢,帶出了兩個人到了眾人眼前,眾人皆是一愣。
“黃師傅!您怎麽了?”
“戴師傅!您沒事兒吧!”
胤禛和胤礽兩人紛紛露出擔憂之色。
眼前兩人,正是黃履莊和戴梓,隻是他們此時的模樣頗為狼狽,頭上還插著不少雜草植葉,臉上似乎還帶了傷。
兩人到了皇上麵前,雖然恭恭敬敬地下跪問安,但平身後,互相看對方的眼神,倒像是鬥雞似的。
淑嵐瞧瞧黃履莊,又瞧瞧戴梓,從前她是覺得這二人皆是不世出的發明天才,臥龍鳳雛一般的存在,如今能讓兩人共同為大清效命,那定然是讓科技大踏步向前的存在。
淑嵐本想著找個機會,好好引薦一下,讓他們互相認識一下,互相幫助,互相成就,不想他們倒提前認識了,而且似乎這第一次相識,並不怎麽愉快……
“你們自己說說,這腦袋上是怎麽了?”玄燁也開口問道。
二人摸摸臉,又看看身上,說法十分一致:“這是微臣進甘蔗田時刮傷的。”
那老仆忙說:“這甘蔗葉子刺人,若不是手熟的工人很容易刮傷,因而島上家家都備了藥膏,若不處理,這傷口便會又癢又腫的。”
淑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她就說嘛,戴梓雖從過軍,但也是翰林院侍讀,做了多年文官的,怎麽可能會輕易打人呢。更不提那黃履莊是身子骨格外文弱了。
“好端端的,怎麽鑽進那地方去了?”玄燁皺著眉問。
“回皇上,微臣上島後,見這甘蔗田原本是極好的,卻因為人手不足而荒於收割,十分心痛,便進園子考察一二,走著走著,便遇見了這一位大人。”黃履莊率先開了口。
“回皇上,微臣也一樣,微臣想著丈量一下數字,以備回去製機械所用,便在園中遇見了這一位大人……”戴梓也緊接著答道。
原來二人不謀而合,都想造出一樣機械來,以作為收割甘蔗、提高產量所用。
二人見對方竟與自己目的一致,便一邊丈量數據,便一邊互通姓名,各自講起自己的發明來。
這個世代搞理工機械一類學科的人本就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見竟然在此地遇見了同好,二人立刻將彼此引為知音,才從甘蔗田的東邊走到西邊的路程中,兩個人恨不得立刻燃香磕頭當場拜把子了。
誰知將各自的設計圖紙一攤開,兩個人剛才還其樂融融的氛圍立刻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一開始還十分客氣,沒一會兒,兩人討論的聲音漸漸激昂了起來,黃履莊說一句“像你這樣的結構會浪費燃料”,戴梓便又指著黃履莊的圖紙道:“你的結構還會大大磨損,使機器報廢呢!”
兩人一時間唇槍舌劍,為自己的設計而辯護,連皇上一行到了近前,兩人都沒聽見,隻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裏。
玄燁聽著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自己聽不懂的術語塞滿了耳朵,眼瞧著就要在自己麵前吵起來了,頗為頭疼。
不是他不想在中間評理誰對誰錯,實在是太過專業,他聽不懂!
“活塞”是什麽,“連軸”是什麽,“曲軸”又是什麽?
明明兩個都是有利於大清的有功之臣,平日裏瞧著都謙和平順,怎麽一到討論發明器械之事時,就這麽針尖對麥芒!
他瞧了瞧身邊的兩個兒子,本想讓他們幫著勸勸各自的師傅,不想兩個孩子竟然看他們鬥嘴看得津津有味,恨不得呐喊助威起來。
玄燁更是無奈,便丟了個眼神給一旁看好戲的淑嵐。
淑嵐正聽得津津有味,本想看臥龍鳳雛互相扶持,不過現在看來,臥龍和鳳雛吵架的場景倒是也有趣得很。
撕得好,再撕響些!
但見玄燁求助的眼神,淑嵐還是頗有些遺憾地打破了他們在玄燁駕前開學術會議的氛圍。
“所以說,你們二人都覺得,還是自己的設計好?”淑嵐清了清嗓子,朗聲問道。
“那是自然!”二人異口同聲,一邊說,還一邊將設計草圖呈給淑嵐看,試圖獲得支持。
淑嵐看著兩位天才寫滿計算步驟的草稿紙就覺得頭暈,連忙擺了擺手,“說再多理論,都不過隻紙上談兵,不如你們二人比一比,就知道誰的設計更勝一籌了。”
“好!娘娘說比什麽?”兩人眼睛都發亮了,第一次棋逢對手,那叫一個幹勁十足。
“就比……你們眼前的這甘蔗林,從中間劃分,一人一半,到時候不但要比誰的機器收得快,還要比誰的產量高。”淑嵐摸著下巴說道,“時間就限在七日之後。”
“好,就比這個!”那兩人聽了淑嵐的話,對視一眼,便忙不迭地對玄燁行禮跪安,又一頭紮進甘蔗園中去了。
而胤禛和胤礽也較上了勁,胤礽說:“戴師傅可是自小聰穎,軍功傍身,被皇阿瑪提拔到翰林院的,肯定比你那個平頭百姓出身的師傅厲害許多!”
胤禛則駁道:“身為平頭百姓,隻靠著發明就能被提拔進造辦處,那才叫厲害呢!”
淑嵐又是頭疼,把兩個孩子拎開:要吵就等比賽結果出來再吵!
一旁的鄭府老仆看著這一切,驚得下巴差點掉到地上,顫巍巍地開了口:“是老奴聽錯了嗎?方才娘娘是說,將這麽大一片地,都讓那兩位大人收割?”
那要幹到猴年馬月去!
要知道,收割甘蔗的活計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要在保證速度的時候不割傷自己可是一門學問,一個甘蔗工少說也要在甘蔗地裏沒日沒夜地割地上一個月,才能勉強達到出師的能力,何況這兩個細皮嫩肉,一瞧像是書生一般的人?
他幾乎能預見到這批甘蔗爛在地裏,腐爛惡臭的模樣了……
“是啊,就他們倆,不許帶幫手,這才公平嘛。”淑嵐答道。
官學又不像私學,不需要繳納學費,甚至住所也統一安排好了,為何也招不到人?
“若是農戶之家多一人去進學,便少一人去勞作,進學若要有所成效,須數年之功,而民智未開之地,自然不願家中人去做這等見不到回報的事。長此以往,始終民智不開,官學難以為繼。”太子合上手中的小冊子,認真地對皇阿瑪回稟道。
他從前自以為在京城中,博文廣知,殊不知到了京城之外的民間,才真是他未曾見識過的模樣。
京中八旗子弟飯局中打賞歌伎的銀錢,足以支撐這些鄉間百姓一年的開銷。在隨船出行的這些日子裏,他見了許多人家為了一點救命錢賣兒賣女,一開始他還頗為動容,廣散銀錢,後來他才漸漸明白,天下貧苦之人太多,他是救不過來的。
“官學已經不要學費了,難道還要倒貼錢給他們念書不成?”納蘭容若在旁小聲地嘀咕一聲。
玄燁對他的小聲嘀咕不予置評,他想要推廣官學、書院,讓百姓們多多進學,更有另外一層考慮。
那便是如今三藩才定,仍不太平,若是百姓們將精力多放一份在進學功名之上,便可少一份叛亂謀反之心;書院中多一個進學的學子,山野間便可少一個落草的流寇。
想及此處,玄燁看了看從剛才起一直低頭不語,似是在默默思考的胤禛,問道:“胤禛,你怎麽看?”
“我覺得,納蘭侍衛說的法子也不錯呀?”胤禛歪著頭看向皇阿瑪。“既然那些貧苦人家上不起學,便給他們錢就好啦?”
淑嵐扶額,心中想:兒子啊,你可知道你皇阿瑪是什麽樣的人,要從他的腰包裏往外掏錢有多難,你知道嗎?
連玄燁都笑了,問道:“你可知這天下有多少學子,這麽多銀子白散出去,國庫可是要被掏空了啊。”
“我可沒說是白散出去的。”胤禛眨了眨大眼睛,“待學子學成之後,有了餉銀,之前培養他們的銀錢便加上利息,按月從他們的月餉中扣便是啦!”
好家夥,簡直就是清朝版的助學貸款嘛!
“當然啦,要經過選拔和考核才能將這筆錢發出去,不過至少可以讓寒門學子無後顧之憂地進學堂啦!”胤禛補充道。
玄燁一邊聽,一邊默默點頭:雖然是孩子的童言無忌之語,倒是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寒門學子有了上升途徑,朝廷又可以賺取利息,雖然回本時間可能長了些,但以長遠計,倒是可以推行。
況且,如今朝中官位多為世家子弟把持,其中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官官相護;譬如前些日子,他想查京城中散布關於太子的謠言的源頭,就如陷泥沼般難以查下去,不必說,自然是那些世家之間互相袒護的緣故。
若以此方法提拔一些寒門子弟入朝選作言官,想來是極好的……
“沒想到這些日子不見,四弟倒長進多了,竟能想到在官學上賺錢,虧你想得出來,不知是在哪兒學的?”胤礽笑著問道。
“這個嘛……”胤禛故作神秘。
而玄燁則心中有數:除了淑嵐,還能有誰?
每日淑嵐在永和宮中樂此不疲地打算盤算著利潤盈餘,胤禛自然耳濡目染。除了算數能力之外,還學到了一條原則——不做虧本的買賣。
淑嵐瞧著胤禛提出了這個讓寒門學子進學入仕的主意,玄燁不僅聽了,還走了心,一旁的納蘭容若神色微動,似是有一絲為難之色。
想來是納蘭本家為京城中的一大世家,本就本能地不喜寒門之子入仕,擠占官場中的好位置。但見玄燁對這個主意甚是滿意的樣子,他也不好說什麽,隻能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
“你有什麽想說的,說便是了。”也許是玄燁看出了納蘭容若的糾結樣,便點名讓他說說。
“胤禛阿哥說的改進官學之事,確實有道理,但奴才覺得,若是百姓們都去醉心讀書,隻為博功名,那便無人務農務工了,奴才是怕如此一來……百業荒蕪。”納蘭容若斟酌著用詞說道。
“誰說官學便一定要教四書五經一類的聖賢書了?”這次是胤礽開了口,“兒臣此行遊曆,越發覺得各式技術的重要,天文,算術,機巧……各有各的重要,而我朝中掌握這些知識的,卻多是那些洋教士……不如在官學中開辦這些學科,便可多多培養有用之才。”
玄燁微微點頭,覺得確有道理,從前一向將這些視為奇技淫巧的末技,如今,這裝了蒸汽機的大船一日千裏,將那鄭氏叛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他算是見識到了這些機械的力量。
“就是,說不定將這船上的蒸汽機往犁地的農具上一裝,也能一日千裏,幾個時辰就犁完了地,便不需要那麽多農戶了呢,納蘭侍衛真是瞎操心。”胤禛撇撇嘴,鑽到了胤礽身後。
在場幾人都被胤禛誇張的說辭逗得笑起來,唯有淑嵐沒笑——若真能製出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這些大型機械取代了人力,既能提高產能,又能將人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進入各種工廠,投入更需要人手的行業中去。
“你別說,胤禛說的這物件,說不定黃履莊真能造出來。”玄燁道,又對旁邊的侍衛道:“去傳他過來,朕有事吩咐他。”
若是放在一年前,他絕不會相信光靠著蒸汽就能推動一艘大船;而如今,就算是再異想天開的主意,他都會認真將黃履莊叫來,一起商討一下可行性了。
“黃履莊?那是何人?”胤礽問道。
還不等玄燁解釋,胤禛便先開了口,劈裏啪啦地說了一通他十分崇敬的黃師傅妙手所做的發明,末了,還加上了一句:“依我看,黃師傅說不定比太子哥哥身邊的戴師傅還厲害些!”
“哦?旁的也就罷了,若說發明,戴師傅可絕對不輸任何人。”太子平時看起來謙和有禮,一向是讓著弟妹的,但聽到自己最崇拜的戴梓師傅被踩了一腳,便也辯駁了起來。
“黃師傅最厲害,會做蒸汽機!”
“戴師傅厲害,還會做□□!”
……
淑嵐頓時感覺一個頭兩個大,一手一個將兩個孩子拎開:理智討論,不要捧一踩一!
作者有話說:
第204章 章魚小丸子
淑嵐雖然拉開了二人, 但胤禛和胤礽依然沒討論出個結果來,各自不服氣。
明明就是黃師傅/戴師傅厲害些!
不一會兒, 剛才玄燁派下去的侍衛便回來回話道:“回皇上, 奴才剛才去尋了黃履莊,他並不在船上值守,聽說是到田地裏考察去了。”
玄燁搖了搖頭, 這天才之人總有幾分與眾不同,他也不在意這些,隻要能製出他想要的東西, 行為出格些也無妨。
一行人正在那鄭家老仆的指引下慢慢向前走,眼前便是一片甘蔗園, 雖然現在也已經荒廢,大片的甘蔗無人收割, 倒伏了一地, 很是令人覺得可惜;但依然能從其規模,看出其昔日的盛況。
“從前鄭老爺便是看中此地土壤肥沃, 陽光充足, 便從荷蘭人處引來了甘蔗廣為種植, 也是靠著甘蔗生意,才發展壯大起來。”那老仆看著如今破敗的甘蔗園,長長歎息。
玄燁點了點頭,從前他隻覺得不過彈丸小島,無足輕重;如今看來, 倒是一片沃土,一路上走來, 多得是他叫不出名字的草木花果;且地域優勢極佳, 是極佳做海上貿易的場所, 尤其是這蔗糖生意,更是利潤巨大,不光可以供給大清,還可以銷往海外!
幸而這塊寶地不曾落入那禽獸不如的馮範錫手裏,不然豈不是白白糟蹋了?
他正想著,便聽到眼前的甘蔗園中隱隱傳來激烈的人聲,側耳一聽,倒像是吵架的聲音。
“下去看看,是誰在這兒爭吵?”玄燁皺了皺眉。
島上軍士正忙著清點人員登記造冊,怎麽有人不配合,還躲在甘蔗地裏吵架?
待到納蘭容若十分費勁地鑽進了甘蔗叢,帶出了兩個人到了眾人眼前,眾人皆是一愣。
“黃師傅!您怎麽了?”
“戴師傅!您沒事兒吧!”
胤禛和胤礽兩人紛紛露出擔憂之色。
眼前兩人,正是黃履莊和戴梓,隻是他們此時的模樣頗為狼狽,頭上還插著不少雜草植葉,臉上似乎還帶了傷。
兩人到了皇上麵前,雖然恭恭敬敬地下跪問安,但平身後,互相看對方的眼神,倒像是鬥雞似的。
淑嵐瞧瞧黃履莊,又瞧瞧戴梓,從前她是覺得這二人皆是不世出的發明天才,臥龍鳳雛一般的存在,如今能讓兩人共同為大清效命,那定然是讓科技大踏步向前的存在。
淑嵐本想著找個機會,好好引薦一下,讓他們互相認識一下,互相幫助,互相成就,不想他們倒提前認識了,而且似乎這第一次相識,並不怎麽愉快……
“你們自己說說,這腦袋上是怎麽了?”玄燁也開口問道。
二人摸摸臉,又看看身上,說法十分一致:“這是微臣進甘蔗田時刮傷的。”
那老仆忙說:“這甘蔗葉子刺人,若不是手熟的工人很容易刮傷,因而島上家家都備了藥膏,若不處理,這傷口便會又癢又腫的。”
淑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她就說嘛,戴梓雖從過軍,但也是翰林院侍讀,做了多年文官的,怎麽可能會輕易打人呢。更不提那黃履莊是身子骨格外文弱了。
“好端端的,怎麽鑽進那地方去了?”玄燁皺著眉問。
“回皇上,微臣上島後,見這甘蔗田原本是極好的,卻因為人手不足而荒於收割,十分心痛,便進園子考察一二,走著走著,便遇見了這一位大人。”黃履莊率先開了口。
“回皇上,微臣也一樣,微臣想著丈量一下數字,以備回去製機械所用,便在園中遇見了這一位大人……”戴梓也緊接著答道。
原來二人不謀而合,都想造出一樣機械來,以作為收割甘蔗、提高產量所用。
二人見對方竟與自己目的一致,便一邊丈量數據,便一邊互通姓名,各自講起自己的發明來。
這個世代搞理工機械一類學科的人本就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見竟然在此地遇見了同好,二人立刻將彼此引為知音,才從甘蔗田的東邊走到西邊的路程中,兩個人恨不得立刻燃香磕頭當場拜把子了。
誰知將各自的設計圖紙一攤開,兩個人剛才還其樂融融的氛圍立刻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一開始還十分客氣,沒一會兒,兩人討論的聲音漸漸激昂了起來,黃履莊說一句“像你這樣的結構會浪費燃料”,戴梓便又指著黃履莊的圖紙道:“你的結構還會大大磨損,使機器報廢呢!”
兩人一時間唇槍舌劍,為自己的設計而辯護,連皇上一行到了近前,兩人都沒聽見,隻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裏。
玄燁聽著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自己聽不懂的術語塞滿了耳朵,眼瞧著就要在自己麵前吵起來了,頗為頭疼。
不是他不想在中間評理誰對誰錯,實在是太過專業,他聽不懂!
“活塞”是什麽,“連軸”是什麽,“曲軸”又是什麽?
明明兩個都是有利於大清的有功之臣,平日裏瞧著都謙和平順,怎麽一到討論發明器械之事時,就這麽針尖對麥芒!
他瞧了瞧身邊的兩個兒子,本想讓他們幫著勸勸各自的師傅,不想兩個孩子竟然看他們鬥嘴看得津津有味,恨不得呐喊助威起來。
玄燁更是無奈,便丟了個眼神給一旁看好戲的淑嵐。
淑嵐正聽得津津有味,本想看臥龍鳳雛互相扶持,不過現在看來,臥龍和鳳雛吵架的場景倒是也有趣得很。
撕得好,再撕響些!
但見玄燁求助的眼神,淑嵐還是頗有些遺憾地打破了他們在玄燁駕前開學術會議的氛圍。
“所以說,你們二人都覺得,還是自己的設計好?”淑嵐清了清嗓子,朗聲問道。
“那是自然!”二人異口同聲,一邊說,還一邊將設計草圖呈給淑嵐看,試圖獲得支持。
淑嵐看著兩位天才寫滿計算步驟的草稿紙就覺得頭暈,連忙擺了擺手,“說再多理論,都不過隻紙上談兵,不如你們二人比一比,就知道誰的設計更勝一籌了。”
“好!娘娘說比什麽?”兩人眼睛都發亮了,第一次棋逢對手,那叫一個幹勁十足。
“就比……你們眼前的這甘蔗林,從中間劃分,一人一半,到時候不但要比誰的機器收得快,還要比誰的產量高。”淑嵐摸著下巴說道,“時間就限在七日之後。”
“好,就比這個!”那兩人聽了淑嵐的話,對視一眼,便忙不迭地對玄燁行禮跪安,又一頭紮進甘蔗園中去了。
而胤禛和胤礽也較上了勁,胤礽說:“戴師傅可是自小聰穎,軍功傍身,被皇阿瑪提拔到翰林院的,肯定比你那個平頭百姓出身的師傅厲害許多!”
胤禛則駁道:“身為平頭百姓,隻靠著發明就能被提拔進造辦處,那才叫厲害呢!”
淑嵐又是頭疼,把兩個孩子拎開:要吵就等比賽結果出來再吵!
一旁的鄭府老仆看著這一切,驚得下巴差點掉到地上,顫巍巍地開了口:“是老奴聽錯了嗎?方才娘娘是說,將這麽大一片地,都讓那兩位大人收割?”
那要幹到猴年馬月去!
要知道,收割甘蔗的活計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要在保證速度的時候不割傷自己可是一門學問,一個甘蔗工少說也要在甘蔗地裏沒日沒夜地割地上一個月,才能勉強達到出師的能力,何況這兩個細皮嫩肉,一瞧像是書生一般的人?
他幾乎能預見到這批甘蔗爛在地裏,腐爛惡臭的模樣了……
“是啊,就他們倆,不許帶幫手,這才公平嘛。”淑嵐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