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淑嵐點點頭,她心中不祥的預感越來越膨脹起來。
“此人穿的不是火軍的衣服。”佟皇後低聲道。
宮中向來是一處人管一處事,滅火的火軍自是隨時穿著專門的服色,以防起火和人員疏導,為何此時又換了這臉生的小太監來?
而火勢能蔓延得如此之快,怎麽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失火。
“莫非是從內部燒起來?”
“是不是有人蓄意縱火?”
淑嵐與佟皇後兩兩對視,低聲不約而同地說出了心中的猜想。
如今玄燁不在紫禁城,以縱火引起混亂,從而以避火為理由將一種嬪妃引到同一處,都讓淑嵐想起了兩個字:宮變。
如此便說得通了,宮中尊貴女眷聚於一處,便成了人質,無論背後之人想做什麽,都是一個極佳的砝碼。
淑嵐瞧著外頭除了太監以外,似乎還有不少侍衛人頭攢動,心中又是一沉:不知道外麵有多少人,恐怕貿然闖出去,是要吃虧的。
眼瞧著世間正慢慢流逝,淑嵐正急得團團轉,無計可施時,卻聽見殿中已有人禁不住了,那便是宜妃。
隻見她提著嗓子嚷道:“什麽火,我可沒瞧見火燒起來,怎麽就莫名其妙地被半夜趕到這兒來了?還不讓人走,誰準許你們這麽幹的?”
而守門的太監依然是方才那一套說辭,勸宜妃好生在殿中等候。
而宜妃並不是淑嵐的性子,直著嗓子一邊叫嚷,一邊去推搡那太監,直說要回自己宮去,而那太監被推搡得煩了,竟然猝不及防地從懷中掏出一物,隻聽刷的一聲,銀光閃爍,宜妃頓時噤聲。
淑嵐看得清楚,那銀亮亮的,分別就是刀子。
太監怎麽會帶這種東西?淑嵐心中大驚,卻聽得一直垂首不言的惠妃幽幽地回首:“宜妃妹妹,還是小聲些為好,不然刀劍無眼,怕是要劃傷妹妹的花容月貌了。”
宜妃瞧著那一閃而逝的銀光,驚得後退了好幾步,被郭絡羅貴人扶著才站穩身形,她一手撫著胸口,一手顫抖著指著惠妃,似是剛發現端倪一般:“你、你和這人是一夥的……?好大的膽子,竟敢帶刀出入太皇太後駕前!你不要命了嗎!”
她這一句話,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整個景陽宮中都炸了鍋一般,嬪妃們不是夾著憤怒指責惠妃,便是匆匆帶著宮人準備推搡著奪門逃跑。
而混亂卻沒有持續過一秒,方才人頭攢動的門衛侍衛們統統拔出刀來,一片令人膽寒的聲音,瞬間令方才還混亂的人群定在了原地。
淑嵐不自覺地吞了口口水,完了,方才還想著不要打草驚蛇,如今對方不裝了,圖窮匕見了。
而一片暫時的死寂中,卻響起了一個蒼老的聲音。
“惠妃,你便直說吧,老婆子在宮中一輩子,倒也不怕嚇唬,你到底想做什麽?”
景陽宮中眾人紛紛回頭望去,是坐於堂中的太皇太後。
“好,果然是太皇太後,嬪妾便直說了,聽說皇上如今對承繼大統之人已有了人選。”惠妃見太皇太後麵上竟然無一絲懼色,倒有些訝異。
“且不說後宮不能幹政,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太皇太後又道。
“嬪妾隻是希望,無論皇上擬定的詔書上寫的是誰的名字,過了今晚,都能改作嬪妾兒子的名字。”惠妃笑道,平日裏顯得慈眉順目的五官在抖動燭火的映襯下,竟然顯得有一絲可怖。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這樣的心思,宮中恐怕人人都有,但能宣之於口的,要麽便是發瘋了,活夠了,要不便是……
她有自信讓全場中人都乖乖閉嘴,一個都不說出去。
瞧著殿中閃閃發亮的數把利刃,宮中嬪妃皆是心中叫苦;縱使是你家中勢力如何,你出不了這個宮門,報不出信也是白搭。
眼瞧著自己身家性命都握在人家手中,方才最鬧騰的宜妃也連忙閉嘴,眼神躲閃,生怕被刀兵所傷。
而堂上的太皇太後又徐徐開了口:“好啊,好,你終於說出來了。哀家從前隻以為你愚鈍昏聵有餘,性子是不壞,如今看來,你倒真是佛口蛇心!”
惠妃卻完全不接這一茬,似乎這樣的指責早就不能傷她分毫,笑道:“所以,太皇太後的答案呢?是繼續在慈寧宮頤養天年,做安享天倫之樂的老祖宗,還是……”
“你做夢!”太皇太後憤憤,將龍頭拐杖狠狠擊打在地上,“你想左右皇子承繼大統,可別忘了,皇上馬上便要回宮了,到時候見到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你自己想想你的後果!”
“若嬪妾會怕皇上回宮懲罰嬪妾,嬪妾便不會行著一著了。”惠妃似是對這樣的話早有準備,正待再說些什麽,忽然一個侍衛模樣的人從外頭跑了進來,垂首在惠妃耳邊報告了些什麽。
淑嵐瞧著惠妃臉上似乎蕩起了一個笑容,心中頓時大喊不妙。
果然,惠妃聽完報告後,臉上又更多了幾分從容:“方才傳來急報,皇上在來京途中遭遇不測,業已駕崩了,還望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節哀。”
此話才一出,又是滿堂皆驚,大家皆神色慌張地轉頭去望太皇太後,以求個主心骨,誰知太皇太後身邊的嬤嬤卻急急喚道:“太皇太後,您這是怎麽了?”
第227章 複活
淑嵐瞧太皇太後歪倒在一旁的李嬤嬤身上, 雙眼緊閉,牙關緊鎖, 便覺不對, 立刻撥開眾人要上前查看。
“德妃,你要做什麽?”惠妃冷聲問,她此時對景陽宮中被她禁錮的眾人的一舉一動都分外敏感。
“太皇太後有舊疾, 最不能受驚嚇,你要太皇太後承認你兒子繼承皇位,也得等太皇太後先醒過來再說吧!”淑嵐說著, 見惠妃對自己的說法並無異議,便走到了太皇太後近前。
“醒了沒有?德妃, 我警告你,可不要想耍什麽小花招。”惠妃又道。
“……還沒有, 往常太皇太後發作時, 你又不是沒見過,我不是太醫, 治不了這病, 想來隻能叫太醫進來查看……”淑嵐試探著說著, 還沒說完,便被惠妃厲聲打斷了。
“我看你是想叫太醫進來,傳遞情報吧?”惠妃提高的嗓門。
淑嵐啞然,在某些方麵,她倒是腦袋轉得快。
“……若是不治, 也不知太皇太後能不能醒過來。”淑嵐隻好退了一步。
“醒不過來的人,想來也不會反對我的兒子登上皇位了吧。”惠妃話指著太皇太後, 眼睛卻瞧著景陽宮中噤若寒蟬的眾嬪妃。
眾嬪妃皆不敢發一言, 若是此刻閉嘴, 日後若真是皇位有變,自己還能得個太妃太嬪當當,若是此刻反對這孤注一擲紅了眼睛的惠妃,先要看自己的脖子硬,還是她手下的刀子硬。
畢竟惠妃可是連太皇太後的命都沒放在眼中的!
不多時,惠妃便將目光落在了人群中的佟皇後身上。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無論宮中哪位阿哥上位,佟皇後都是當之無愧的聖母皇太後,既然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她又怎麽肯讓佟皇後壓自己一頭?
果不其然,淑嵐心中最不願見到的場景出現了,惠妃對一旁持刀的侍衛耳語幾句,便有兩人粗暴地橫撥開人群,向佟皇後的方向走去,而周圍的人紛紛怕殃及自身,皆如魚群一般避讓出一條道路,膽小者甚至閉上了眼睛。
隻見一道寒光而過,飛濺的血跡將地麵浸染得顏色更深了,甚至沒聽見一聲慘叫,隻聽得身體悶聲倒地的聲音,引得宮中一陣尖叫聲。
淑嵐轉頭去瞧,卻見佟皇後還好好地站在原處,隻是衣裙上飛濺了血漬,盡管麵上嚇得有些蒼白,但還是保持著莊嚴不可侵犯之色,死的是那妄圖取佟皇後性命的侍衛其中之一,而另一個侍衛則被眼前轉瞬之間發生的事驚得後退兩步,不可置信地望著同伴的屍體。
此時眾人才發現,動刀之人,便是一旁的大公主;手中使的,是太子所贈的鏈子刀。
隨著大公主的拔刀,她身後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宮女們也齊刷刷地抽了刀,似乎在說:像大公主這麽能打的,還有十二個。
眾嬪妃皆驚掉了下巴,這不是大公主平日操練的那些世家女子麽?竟然真的能打?
大公主對著惠妃抬了抬下巴,似乎在說:“有本事你便叫你的人過來試試。”
“好個黃毛丫頭,你可別得意得太早了,就算你一身本事,區區十幾個人,這宮裏宮外這麽多人,你能打得過嗎?”惠妃怒極反笑,眼中滿是通紅的血絲,“原還想給你和你額娘一個痛快……”
“皇阿瑪會回來的。”大公主打斷了她的話,似乎根本沒聽進去似的。
“你是聾了?沒聽我說,皇上已經駕崩了?”惠妃冷笑,雖然有大公主這麽個意外反抗自己,但隻要等到鈕祜祿府的私兵和策反的軍隊合二為一,這宮中的俘虜還不是任自己拿捏?
有了她們,她們在朝中的父兄不也任自己拿捏?
不過等待一時罷了……惠妃想著,聽到牆外官道上傳來地動山搖的行軍腳步聲。
來了!
惠妃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轉頭對身旁侍衛道:“快去開殿門!迎進來!”
而門開後湧進來的戴甲兵士們,很快便將景陽宮圍了個紮實。
惠妃還不及說什麽,便聽得戴甲兵士們傳來一個聲音:“不知道這是不是惠妃想等的呢?”
景陽宮眾人皆愕然抬頭,這個聲音無比熟悉,戴甲兵士們呈扇形向兩邊散開,正好露出立於中間轎輦上的明黃色身影。
“皇阿瑪!您果然回來了!”大公主倒是驚愕的人群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
“自然,朕一言九鼎,自然不會食言。”玄燁頗為從容地從轎輦上邁步下來,望著石階上僵直如石像般的惠妃,開口道:“怎麽,看見朕沒有如你所想,死在那頂轎子裏,很失望吧?”
“怎、怎麽會……嬪妾哪裏有這樣的膽量……”惠妃惶惶地隨著眾人跪下,將頭埋得極深。
“既然你不敢說,朕就替你說。”玄燁瞧著眼前這個平日慈眉善目的女人因極大的驚懼而花了的妝容,心情複雜。
他從袖中抽出一張羊皮卷紙,抖在了惠妃麵前。
惠妃瞧見那紙上所寫,猛然抬頭。
“你勾結鈕祜祿氏,利用其北直隸的屯兵夜闖紫禁城,意圖發動宮變,卻不知異動早就被胤禛發現,傳信傳了回來。”玄燁將把羊皮卷又收回袖中。
為防通信途中驛站被人買通,他早和胤禛約定,平時無事便罷,若有不可外傳之秘事,便將做一明一暗兩道信,明信如常用油封筒寄出,暗信則藏在每次寄來的罐頭裏。
這罐頭,不光是為報平安,也是為傳情報之用。
從前曾有不少朝臣覺得自己將胤禛放到了鈕祜祿氏的勢力範圍中,是輕視他,給他找罪受,卻不知這既是給胤禛的一份考驗,更是深深紮進鈕祜祿氏勢力中的一根刺。
如今看來,胤禛交上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而你,連那轎子裏頭放的也不過是一座木像都不知,當真以為朕死了。”玄燁冷聲道。
“那皇上明知如此,為何還要將計就計?難道就隻為了看嬪妾的笑話?”惠妃見全然被拆穿,也不再裝得低眉順眼,猛地抬起伸來注視著玄燁。
“自然不是。”玄燁道。“朕倒想看看,究竟還有誰膽敢謀逆篡位,覬覦皇儲之位,如今看來,除了鈕祜祿氏,其黨羽也沉不住氣浮出水麵了,朕陪你們演這一出戲,倒也不虧。”
頓了頓,他又道:“隻是,朕沒想到的是,你行此舉,倒將你的親兒子推在局外,真不知你是聰明,還是糊塗了。”
聽到談及胤禔,惠妃的眼中又閃過一絲嘲笑的神色,“他?他蠢得很,不但不知上進,倒做盡了扯後腿的事!我這個做額娘的為他前途考慮,他反倒叫我不要肖想不該想的東西,憑什麽?我有那個力氣,倒還不如扶持他弟弟的好。”
淑嵐聽聞,心中一驚,從前見惠妃寶貝她兒子像眼珠子似的,沒想到到頭來卻要扶持胤禩上位。
但轉念一想,說不定她與鈕祜祿氏約定好的,便是讓胤禩上位,畢竟年小的阿哥好控製,而胤禔不但年長,還有些軍隊中的經曆,此時又是少年心性,一心忠於皇阿瑪,未必會願意登上這個搶來的位置。
但再想想,惠妃恐怕此時也隻是假意順從,若來日她真成了太後,未必不會將沒有還手之力的小皇帝鴆殺,再送自己的親生兒子登上更加平坦的皇帝之路。
隻是如今看來,無論是惠妃是如何打算,都已經不重要了。
淑嵐正想著,便聽得玄燁又道:“胤禔,出來吧。”
批甲軍士之間又閃出一條小道,胤禔失魂落魄地翻馬而下,瞧著石階上狀似瘋狂的額娘,一時不知說什麽是好。他方才遵皇阿瑪的指令去延禧宮領了八弟胤禩過來,隻知宮中有人趁皇上親征發起宮變,如今業已平息,他還擔心了一陣額娘的安慰,未曾想撥開人群卻發現,額娘便是那個始作俑者。
“胤禔,謀反者倫律當處何等刑罰?”玄燁問。
胤禔梗著脖子半天說不出話來,直到玄燁又一次沉聲問出這個問題後,才顫著聲音答道:“謀反、謀大逆兩罪,不分首從,同謀者,皆處以極刑……株連父子、祖孫及兄弟,男子年十六以上,斬立決,財物收官……皇阿瑪,額娘雖有萬死之罪,但求皇阿瑪看在額娘養育了這幾個孩子的份上,且留皇額娘一條命吧!”
“胤禔,方才的大清律是你自己背的,你該知道這其中的分量。”玄燁皺緊了眉頭,看來惠妃對這個兒子的評價倒是正確,不但蠢,還頗為心軟。
當下自己沒有遷怒於他也就罷了,他居然還敢為罪婦求情!
而胤禔隻抱著玄燁的一條腿,久久不肯放開。
正當眾人的眼睛都聚集在胤禔和玄燁身上時,方才乖乖站在胤禔身邊不出聲的胤禩忽然跑向了伏在地上的惠妃。
“八弟!”胤禔阻止不及,小胤禩已經像離弦的箭似的紮到了惠妃身上。
“此人穿的不是火軍的衣服。”佟皇後低聲道。
宮中向來是一處人管一處事,滅火的火軍自是隨時穿著專門的服色,以防起火和人員疏導,為何此時又換了這臉生的小太監來?
而火勢能蔓延得如此之快,怎麽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失火。
“莫非是從內部燒起來?”
“是不是有人蓄意縱火?”
淑嵐與佟皇後兩兩對視,低聲不約而同地說出了心中的猜想。
如今玄燁不在紫禁城,以縱火引起混亂,從而以避火為理由將一種嬪妃引到同一處,都讓淑嵐想起了兩個字:宮變。
如此便說得通了,宮中尊貴女眷聚於一處,便成了人質,無論背後之人想做什麽,都是一個極佳的砝碼。
淑嵐瞧著外頭除了太監以外,似乎還有不少侍衛人頭攢動,心中又是一沉:不知道外麵有多少人,恐怕貿然闖出去,是要吃虧的。
眼瞧著世間正慢慢流逝,淑嵐正急得團團轉,無計可施時,卻聽見殿中已有人禁不住了,那便是宜妃。
隻見她提著嗓子嚷道:“什麽火,我可沒瞧見火燒起來,怎麽就莫名其妙地被半夜趕到這兒來了?還不讓人走,誰準許你們這麽幹的?”
而守門的太監依然是方才那一套說辭,勸宜妃好生在殿中等候。
而宜妃並不是淑嵐的性子,直著嗓子一邊叫嚷,一邊去推搡那太監,直說要回自己宮去,而那太監被推搡得煩了,竟然猝不及防地從懷中掏出一物,隻聽刷的一聲,銀光閃爍,宜妃頓時噤聲。
淑嵐看得清楚,那銀亮亮的,分別就是刀子。
太監怎麽會帶這種東西?淑嵐心中大驚,卻聽得一直垂首不言的惠妃幽幽地回首:“宜妃妹妹,還是小聲些為好,不然刀劍無眼,怕是要劃傷妹妹的花容月貌了。”
宜妃瞧著那一閃而逝的銀光,驚得後退了好幾步,被郭絡羅貴人扶著才站穩身形,她一手撫著胸口,一手顫抖著指著惠妃,似是剛發現端倪一般:“你、你和這人是一夥的……?好大的膽子,竟敢帶刀出入太皇太後駕前!你不要命了嗎!”
她這一句話,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整個景陽宮中都炸了鍋一般,嬪妃們不是夾著憤怒指責惠妃,便是匆匆帶著宮人準備推搡著奪門逃跑。
而混亂卻沒有持續過一秒,方才人頭攢動的門衛侍衛們統統拔出刀來,一片令人膽寒的聲音,瞬間令方才還混亂的人群定在了原地。
淑嵐不自覺地吞了口口水,完了,方才還想著不要打草驚蛇,如今對方不裝了,圖窮匕見了。
而一片暫時的死寂中,卻響起了一個蒼老的聲音。
“惠妃,你便直說吧,老婆子在宮中一輩子,倒也不怕嚇唬,你到底想做什麽?”
景陽宮中眾人紛紛回頭望去,是坐於堂中的太皇太後。
“好,果然是太皇太後,嬪妾便直說了,聽說皇上如今對承繼大統之人已有了人選。”惠妃見太皇太後麵上竟然無一絲懼色,倒有些訝異。
“且不說後宮不能幹政,就算如此,那又如何?”太皇太後又道。
“嬪妾隻是希望,無論皇上擬定的詔書上寫的是誰的名字,過了今晚,都能改作嬪妾兒子的名字。”惠妃笑道,平日裏顯得慈眉順目的五官在抖動燭火的映襯下,竟然顯得有一絲可怖。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這樣的心思,宮中恐怕人人都有,但能宣之於口的,要麽便是發瘋了,活夠了,要不便是……
她有自信讓全場中人都乖乖閉嘴,一個都不說出去。
瞧著殿中閃閃發亮的數把利刃,宮中嬪妃皆是心中叫苦;縱使是你家中勢力如何,你出不了這個宮門,報不出信也是白搭。
眼瞧著自己身家性命都握在人家手中,方才最鬧騰的宜妃也連忙閉嘴,眼神躲閃,生怕被刀兵所傷。
而堂上的太皇太後又徐徐開了口:“好啊,好,你終於說出來了。哀家從前隻以為你愚鈍昏聵有餘,性子是不壞,如今看來,你倒真是佛口蛇心!”
惠妃卻完全不接這一茬,似乎這樣的指責早就不能傷她分毫,笑道:“所以,太皇太後的答案呢?是繼續在慈寧宮頤養天年,做安享天倫之樂的老祖宗,還是……”
“你做夢!”太皇太後憤憤,將龍頭拐杖狠狠擊打在地上,“你想左右皇子承繼大統,可別忘了,皇上馬上便要回宮了,到時候見到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你自己想想你的後果!”
“若嬪妾會怕皇上回宮懲罰嬪妾,嬪妾便不會行著一著了。”惠妃似是對這樣的話早有準備,正待再說些什麽,忽然一個侍衛模樣的人從外頭跑了進來,垂首在惠妃耳邊報告了些什麽。
淑嵐瞧著惠妃臉上似乎蕩起了一個笑容,心中頓時大喊不妙。
果然,惠妃聽完報告後,臉上又更多了幾分從容:“方才傳來急報,皇上在來京途中遭遇不測,業已駕崩了,還望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節哀。”
此話才一出,又是滿堂皆驚,大家皆神色慌張地轉頭去望太皇太後,以求個主心骨,誰知太皇太後身邊的嬤嬤卻急急喚道:“太皇太後,您這是怎麽了?”
第227章 複活
淑嵐瞧太皇太後歪倒在一旁的李嬤嬤身上, 雙眼緊閉,牙關緊鎖, 便覺不對, 立刻撥開眾人要上前查看。
“德妃,你要做什麽?”惠妃冷聲問,她此時對景陽宮中被她禁錮的眾人的一舉一動都分外敏感。
“太皇太後有舊疾, 最不能受驚嚇,你要太皇太後承認你兒子繼承皇位,也得等太皇太後先醒過來再說吧!”淑嵐說著, 見惠妃對自己的說法並無異議,便走到了太皇太後近前。
“醒了沒有?德妃, 我警告你,可不要想耍什麽小花招。”惠妃又道。
“……還沒有, 往常太皇太後發作時, 你又不是沒見過,我不是太醫, 治不了這病, 想來隻能叫太醫進來查看……”淑嵐試探著說著, 還沒說完,便被惠妃厲聲打斷了。
“我看你是想叫太醫進來,傳遞情報吧?”惠妃提高的嗓門。
淑嵐啞然,在某些方麵,她倒是腦袋轉得快。
“……若是不治, 也不知太皇太後能不能醒過來。”淑嵐隻好退了一步。
“醒不過來的人,想來也不會反對我的兒子登上皇位了吧。”惠妃話指著太皇太後, 眼睛卻瞧著景陽宮中噤若寒蟬的眾嬪妃。
眾嬪妃皆不敢發一言, 若是此刻閉嘴, 日後若真是皇位有變,自己還能得個太妃太嬪當當,若是此刻反對這孤注一擲紅了眼睛的惠妃,先要看自己的脖子硬,還是她手下的刀子硬。
畢竟惠妃可是連太皇太後的命都沒放在眼中的!
不多時,惠妃便將目光落在了人群中的佟皇後身上。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無論宮中哪位阿哥上位,佟皇後都是當之無愧的聖母皇太後,既然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她又怎麽肯讓佟皇後壓自己一頭?
果不其然,淑嵐心中最不願見到的場景出現了,惠妃對一旁持刀的侍衛耳語幾句,便有兩人粗暴地橫撥開人群,向佟皇後的方向走去,而周圍的人紛紛怕殃及自身,皆如魚群一般避讓出一條道路,膽小者甚至閉上了眼睛。
隻見一道寒光而過,飛濺的血跡將地麵浸染得顏色更深了,甚至沒聽見一聲慘叫,隻聽得身體悶聲倒地的聲音,引得宮中一陣尖叫聲。
淑嵐轉頭去瞧,卻見佟皇後還好好地站在原處,隻是衣裙上飛濺了血漬,盡管麵上嚇得有些蒼白,但還是保持著莊嚴不可侵犯之色,死的是那妄圖取佟皇後性命的侍衛其中之一,而另一個侍衛則被眼前轉瞬之間發生的事驚得後退兩步,不可置信地望著同伴的屍體。
此時眾人才發現,動刀之人,便是一旁的大公主;手中使的,是太子所贈的鏈子刀。
隨著大公主的拔刀,她身後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宮女們也齊刷刷地抽了刀,似乎在說:像大公主這麽能打的,還有十二個。
眾嬪妃皆驚掉了下巴,這不是大公主平日操練的那些世家女子麽?竟然真的能打?
大公主對著惠妃抬了抬下巴,似乎在說:“有本事你便叫你的人過來試試。”
“好個黃毛丫頭,你可別得意得太早了,就算你一身本事,區區十幾個人,這宮裏宮外這麽多人,你能打得過嗎?”惠妃怒極反笑,眼中滿是通紅的血絲,“原還想給你和你額娘一個痛快……”
“皇阿瑪會回來的。”大公主打斷了她的話,似乎根本沒聽進去似的。
“你是聾了?沒聽我說,皇上已經駕崩了?”惠妃冷笑,雖然有大公主這麽個意外反抗自己,但隻要等到鈕祜祿府的私兵和策反的軍隊合二為一,這宮中的俘虜還不是任自己拿捏?
有了她們,她們在朝中的父兄不也任自己拿捏?
不過等待一時罷了……惠妃想著,聽到牆外官道上傳來地動山搖的行軍腳步聲。
來了!
惠妃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轉頭對身旁侍衛道:“快去開殿門!迎進來!”
而門開後湧進來的戴甲兵士們,很快便將景陽宮圍了個紮實。
惠妃還不及說什麽,便聽得戴甲兵士們傳來一個聲音:“不知道這是不是惠妃想等的呢?”
景陽宮眾人皆愕然抬頭,這個聲音無比熟悉,戴甲兵士們呈扇形向兩邊散開,正好露出立於中間轎輦上的明黃色身影。
“皇阿瑪!您果然回來了!”大公主倒是驚愕的人群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
“自然,朕一言九鼎,自然不會食言。”玄燁頗為從容地從轎輦上邁步下來,望著石階上僵直如石像般的惠妃,開口道:“怎麽,看見朕沒有如你所想,死在那頂轎子裏,很失望吧?”
“怎、怎麽會……嬪妾哪裏有這樣的膽量……”惠妃惶惶地隨著眾人跪下,將頭埋得極深。
“既然你不敢說,朕就替你說。”玄燁瞧著眼前這個平日慈眉善目的女人因極大的驚懼而花了的妝容,心情複雜。
他從袖中抽出一張羊皮卷紙,抖在了惠妃麵前。
惠妃瞧見那紙上所寫,猛然抬頭。
“你勾結鈕祜祿氏,利用其北直隸的屯兵夜闖紫禁城,意圖發動宮變,卻不知異動早就被胤禛發現,傳信傳了回來。”玄燁將把羊皮卷又收回袖中。
為防通信途中驛站被人買通,他早和胤禛約定,平時無事便罷,若有不可外傳之秘事,便將做一明一暗兩道信,明信如常用油封筒寄出,暗信則藏在每次寄來的罐頭裏。
這罐頭,不光是為報平安,也是為傳情報之用。
從前曾有不少朝臣覺得自己將胤禛放到了鈕祜祿氏的勢力範圍中,是輕視他,給他找罪受,卻不知這既是給胤禛的一份考驗,更是深深紮進鈕祜祿氏勢力中的一根刺。
如今看來,胤禛交上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而你,連那轎子裏頭放的也不過是一座木像都不知,當真以為朕死了。”玄燁冷聲道。
“那皇上明知如此,為何還要將計就計?難道就隻為了看嬪妾的笑話?”惠妃見全然被拆穿,也不再裝得低眉順眼,猛地抬起伸來注視著玄燁。
“自然不是。”玄燁道。“朕倒想看看,究竟還有誰膽敢謀逆篡位,覬覦皇儲之位,如今看來,除了鈕祜祿氏,其黨羽也沉不住氣浮出水麵了,朕陪你們演這一出戲,倒也不虧。”
頓了頓,他又道:“隻是,朕沒想到的是,你行此舉,倒將你的親兒子推在局外,真不知你是聰明,還是糊塗了。”
聽到談及胤禔,惠妃的眼中又閃過一絲嘲笑的神色,“他?他蠢得很,不但不知上進,倒做盡了扯後腿的事!我這個做額娘的為他前途考慮,他反倒叫我不要肖想不該想的東西,憑什麽?我有那個力氣,倒還不如扶持他弟弟的好。”
淑嵐聽聞,心中一驚,從前見惠妃寶貝她兒子像眼珠子似的,沒想到到頭來卻要扶持胤禩上位。
但轉念一想,說不定她與鈕祜祿氏約定好的,便是讓胤禩上位,畢竟年小的阿哥好控製,而胤禔不但年長,還有些軍隊中的經曆,此時又是少年心性,一心忠於皇阿瑪,未必會願意登上這個搶來的位置。
但再想想,惠妃恐怕此時也隻是假意順從,若來日她真成了太後,未必不會將沒有還手之力的小皇帝鴆殺,再送自己的親生兒子登上更加平坦的皇帝之路。
隻是如今看來,無論是惠妃是如何打算,都已經不重要了。
淑嵐正想著,便聽得玄燁又道:“胤禔,出來吧。”
批甲軍士之間又閃出一條小道,胤禔失魂落魄地翻馬而下,瞧著石階上狀似瘋狂的額娘,一時不知說什麽是好。他方才遵皇阿瑪的指令去延禧宮領了八弟胤禩過來,隻知宮中有人趁皇上親征發起宮變,如今業已平息,他還擔心了一陣額娘的安慰,未曾想撥開人群卻發現,額娘便是那個始作俑者。
“胤禔,謀反者倫律當處何等刑罰?”玄燁問。
胤禔梗著脖子半天說不出話來,直到玄燁又一次沉聲問出這個問題後,才顫著聲音答道:“謀反、謀大逆兩罪,不分首從,同謀者,皆處以極刑……株連父子、祖孫及兄弟,男子年十六以上,斬立決,財物收官……皇阿瑪,額娘雖有萬死之罪,但求皇阿瑪看在額娘養育了這幾個孩子的份上,且留皇額娘一條命吧!”
“胤禔,方才的大清律是你自己背的,你該知道這其中的分量。”玄燁皺緊了眉頭,看來惠妃對這個兒子的評價倒是正確,不但蠢,還頗為心軟。
當下自己沒有遷怒於他也就罷了,他居然還敢為罪婦求情!
而胤禔隻抱著玄燁的一條腿,久久不肯放開。
正當眾人的眼睛都聚集在胤禔和玄燁身上時,方才乖乖站在胤禔身邊不出聲的胤禩忽然跑向了伏在地上的惠妃。
“八弟!”胤禔阻止不及,小胤禩已經像離弦的箭似的紮到了惠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