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姚晴天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說個什麽章程出來,反正她和趙軍晚上又開開心心吃了一頓雞湯做湯底的火鍋,吃完散步了一小時才徹底消食成功。
動蕩的那十年過去了,村裏又慢慢興起了過年搖龍舞獅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一,一隊一隊的年輕人敲鑼打鼓地穿梭在每一家每一戶門口,鞭炮聲、喝彩聲好不熱鬧。
姚晴天拉著趙軍像孩子似的一直跟著隊伍興高采烈地看著,最後在姚晴天滿是期盼的眼光下,趙軍接過了一位已經疲憊不堪的搖龍選手的杆子,加入搖龍隊搖動起來。
那矯健的身姿,穩健的步伐,一致的節奏,贏的大家一片喝彩。
後來搖龍頭的兄弟聽說趙軍不分獲得的彩頭,很光棍地把龍頭位置讓出來給他了。
趙軍也玩得正起勁,便接了下來。
姚晴天更是直接化身小迷妹,喊得嗓子都劈了。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就在這樣精彩而熱烈中度過了。
大年初二,出嫁女回娘家。
趙軍便帶著姚晴天大包小包去了姚家。
姚晴天帶的禮物真不少,家裏的臘魚、臘肉除了給趙磊夫妻的她都帶過來了,反正下午她就要和趙軍去鎮上了,留著也沒用。
父母有再多的不是,總歸生養她一場,過年過節送點煙酒糖肉也算全了她為人子女的孝心和義務。
這個臘月,娘家的個別兄嫂肯定對她一肚子意見,到了今時今日,姚晴天也懶得管了,她就不信分了的姚家還能再合起來重新分一次家。
果然,姚晴天到姚家時,除了二哥二嫂比較熱情,其他人臉色都一般。
姚母更是拉著一張臉,不過也不全是衝女兒去的。
三兒媳消停沒幾天又開始同小兒子吵,大兒媳更是整個臘月天天往娘家跑,孩子的吃喝也不管,都丟給姚母,前天除夕更是因為孩子們的壓歲錢鬧了一場。
見到臉色紅潤笑意盈盈的女兒,姚母臉色好了些,等看清趙軍手上提籃裏的各色物品時,她繃不住臉色的神色脫口而出問道:“你這是把家裏吃得都搬空了吧?正月不用請親戚吃飯?”
農村裏,過年就是親戚間相互拜年,吃吃喝喝。
大年三十、初一是老一輩兄弟和幾個兒子聚在一起吃年飯,初二女兒回娘家,初三、初四老一輩的大小姑子回娘家,姚母還要抽個空回自己娘家,而後是姚家子侄、她娘家的姐妹、侄子走動……
反正這些年從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幾,姚母都是在廚房度過,每天割臘肉都得算計著量,不能早早用完了,誰知道後麵還有沒有沒料到的親戚過來拜年。
而她的憨閨女回個娘家居然拿了三刀臘肉,還有臘魚。
姚晴天不以為然地聳聳肩:“拿給你,你就接著!”
然後上前挽著姚母的胳膊道:“那些糖和酒,還有糕點都是給你和我爸拿的,你要拿去外婆、舅舅家我也沒意見,但是你要是給幾個嫂子分了,明年過年我肯定就不往家裏拿了。”
姚母還想說什麽,聽了這句話都噎住了。
農村人條件就那樣,哪家不是東西送來挪去的,大兒媳、三兒媳這會還沒動身,不就是在等著她派東西。
當初分家也沒說到這樣細的部分,而往年也都是姚母給幾個媳婦準備過年回娘家的各種禮節。
不過她看女兒神色,不似作偽。
“我和你爸這麽年輕,哪要喝這麽多糖?”
姚晴天聽了直直看著姚母:“你這樣說,我可就當真了啊。”
“當什麽真?我和你爸喝不了,你外公外婆能喝啊,你幾個舅舅……今晚住這,明天跟我一起去你外婆家拜年?”
姚晴天搖搖頭,道:“來年再說吧,我和趙軍今天下午就要動身去鎮上了,肉鋪明天就開張。”
趙軍在邊上點著頭,如此,姚母也不好說什麽。
中午吃飯,隻有姚父姚母和姚晴天夫婦,倒也清淨。
吃完飯,趙軍便帶著姚晴天回家簡單收拾一番,騎著車往鎮上去了。
租的房子還需要打掃,兩人今晚依然打算在店裏湊合一晚,明天再去那邊整理。
店鋪雖然在離開時收拾得幹幹淨淨,可許多湯湯水水的要處理。
兩人有條不紊忙著時聽到外麵有人敲門。
大年初二,隔壁肉鋪已經營業了,肉量很少肯定早早賣完了,所以小武和小劉早在他們沒到時回去了。
趙軍聽到敲門聲,以為是來買肉的,出來一看,卻見兩位衣著考究的中年人:男士穿著質感厚實的大衣,文質彬彬,女士黑色高領羊毛衫,外麵是同色的呢絨套裝。
看上去也不像來肉鋪買肉的。
“你們是?”
男同誌打量了趙軍一番,伸出一隻手:“你好,我是薛明華,這是我愛人,我們聽薛要說起過你們,冒昧來訪,打擾了。”
趙軍也打量了一番,然後伸出手,同對方握了一下,然後朝裏麵喊:“晴天,出來一下。”
趙軍想,這對夫妻十有八九是衝著他媳婦的那手廚藝來的。
看著麵相很是清貴,舉止儒雅,應該和那薛麗華不是同一類人,所以他喊姚晴天出來見一見。
第51章 喜相逢
經過前幾天的事,姚晴天也對薛明華這個名字映像非常深刻了。
結合她做遊魂時所知道的,加上趙軍打探到的一些消息,姚晴天知道薛麗華的父親,薛洪,早些年是縣城歌委會工萱隊成員,如今是教育局一名幹事,並且善於鑽營,很快能升上去。
而薛麗華是薛洪同一位知青生的非婚生女,早些年對外一直瞞著,直到薛洪的原配妻子過世,薛麗華公然和她母親出入薛洪的家,同薛洪婚生子多次發生衝突,大家才都知道了。
姚晴天還在那天聽了不少那些薛家婦人說的一手的八卦。
薛明華是這一帶薛姓人中輩分最大的,也是領頭人,雖然他才四十多歲。
而五十多歲的薛洪得稱薛明華做叔叔。
並且,薛洪的祖父是妾生子,所以薛洪這一脈隻能算作薛家旁枝。
雖然現在新社會不講究什麽嫡庶尊卑,但是姚晴天覺得,薛明華肯定是看不上薛麗華那樣出生的人。
何況她那名字取得就膈應到薛明華了。
薛洪能爬得那樣快除了會鑽營,背後多少還扯著薛明華這扇大旗作勢。
所以這樣的人找過來,姚晴天怎麽也得見一見。
而薛明華和他愛人也隻是過來碰碰運氣,畢竟按照薛要的說法,趙屠戶回村裏過年去了,初五初六回來就算早的了。
沒想到他們運氣不錯,真碰到人回來了。
為著這次祭祖,薛明華攜帶妻兒大老遠回來一趟著實不容易,已經準備明天一早坐車回去了。
薛明華父母算是老年得子,等薛明華成年,他父母都已經過世。
他在求學時期遇到現在的愛人,工作、生活上一直得嶽家照顧、扶持,多以對嶽家多有感激。
嶽家詩書傳家,少有的清貴,兩位老人如今依然在做學問,除了讀書寫字,還格外鍾愛美食。
大年三十那頓大席,薛明華原隻覺得尋常,可總能聞到一股不太尋常的香味,而後他便品嚐到了至今為止他吃過最美味的鹵鵝。
他的長子當時就忍不住說出了,要是外公、外婆也能來就好啦,能吃到這麽多好吃的。
薛家祭祖,老丈人怎麽可能過來,不過當時薛明華以為席麵上的菜色都是薛家人自己做的,所以他當場就同兒子說,到時候麻煩薛要讓人重新做一些,到回去的時候打包帶回去。
散席後,薛明華愛人也提起了席上的幾樣菜,言語之間也有那方麵的意思。
當天散席都半夜了,薛明華第二天一早就找了薛要,哪裏知道原來那幾道菜都是請的外援,怪不得檔次完全不一樣。
人家小夫妻回老家過年了,也是沒有辦法,可眼看著明天要離開,總覺得很是遺憾,便想著出來碰碰運氣。
沒想到運氣很好。
薛明華言辭懇切地表達了他們的來意,他們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食材,如果姚晴天同意的話,馬上讓人送過來,因為明天一早就要離開,所以得麻煩他們得連夜趕工。
當然,酬勞不成問題……
薛明華還沒說完,一道身影風風火火趕過來打斷了談話。
那人穿著整個鎮上都很少見的西服,腳上是擦得鋥亮的皮鞋,一上來就擠開薛明華,對著姚晴天說他是花園飯店的老板,特地過來誠懇邀請姚晴天去他們花園飯店做廚師。
這位許老板將薛明華夫妻當做別家飯店的老板,所以才這樣急切的打斷他們的談話。
自兩年前郭嘉出台了關於個體經濟相關政策的文件,個體經營再也不是投機倒把,而是有了官方認證,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人加入個體經營這一行業,許老板開設了花園飯店,算是陽灣鎮第一批下海吃到螃蟹的人。
相比個體戶,許老板如今有個更響亮的名頭,那就是萬元戶,他是陽灣鎮第一個萬元戶。
早期也隻是賣賣盒飯、瓜子之類的小吃,不想每天能有上百名顧客,掙得的錢是他在棉紡廠車間工資的幾十倍,所以他便帶領家中兄弟都從廠子裏辭職開起了花園飯店,一年時間他就成了萬元戶。
而後鎮上出現了不少個個體戶,連飯店都開了三四家,不過都是小打小鬧,根本趕不上花園飯店的規模和檔次,他完全不擔心。
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維持龍頭地位,花園飯店今年更是一改傳統,大年三十也沒關門歇業,雖然最終隻有七桌客人,可就是這七桌客人讓他掙了三百多塊,比平常二三十桌客流量時掙得還多。
人家來吃年飯,自然是什麽貴挑什麽上,然後許老板發現許多人唯獨對水晶豬蹄、醬鴨和醬肘子的價格接受度畢竟強,還說下次還來吃。
而對於飯店其他一些原本主打的高檔菜,都對性價比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許老板原本不以為意,反正評價有不好也有好的,還願意再來就行了。
他原本以為那幾道飽受顧客青睞的鹵味是自家廚師研發的新菜色,事後一問才知道是外麵買來的熟食。
買來時就貴,但是經過飯店這麽一轉手,掙得不比旁的大菜少。
關鍵是大多數人不覺得貴。
所以老板讓人留意著這邊鹵味店,讓看到人回來了,就趕緊通知他,免得被別家飯店捷足先登了。
沒想到這麽嚴密的盯梢還是被人搶先了,所以許老板有些急躁並且說話態度很強硬。
說了一連串,不待姚晴天點頭,他又接著說,去他們花園飯店做廚師,很輕鬆,每天隻要做她拿手的鹵味就行,給她花園飯店主廚一樣高的工資。
就是不允許自己私下做了進行買賣。
許老板最後這話完全是說給旁邊疑似競爭對手聽的,反正他覺得自己財大氣粗,旁人爭不過。
姚晴天原本想說兩句,這會完全不想開口了。
趙軍走過來禮貌第請許老板外麵談,然後不等人作出答複直接架著這位許老板出了他家店麵。
許老板自己開飯店的,加上如今已經是腰纏萬貫,這兩年吃得是膀大腰圓,沒想到他這麽大噸位居然被這眼前瘦高個不費什麽力氣就架出來了。
一時之間像被卡住了脖子似的什麽都說不出來。
“許老板是吧?您在這鎮上看著也住了好些年吧,我是屠宰場殺豬的趙軍,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我?”
“我媳婦不會去哪家飯店做什麽鹵菜師傅,你們花園飯店如果想要鹵味,可以來我們店裏買,明碼標價、自願買賣。”
動蕩的那十年過去了,村裏又慢慢興起了過年搖龍舞獅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一,一隊一隊的年輕人敲鑼打鼓地穿梭在每一家每一戶門口,鞭炮聲、喝彩聲好不熱鬧。
姚晴天拉著趙軍像孩子似的一直跟著隊伍興高采烈地看著,最後在姚晴天滿是期盼的眼光下,趙軍接過了一位已經疲憊不堪的搖龍選手的杆子,加入搖龍隊搖動起來。
那矯健的身姿,穩健的步伐,一致的節奏,贏的大家一片喝彩。
後來搖龍頭的兄弟聽說趙軍不分獲得的彩頭,很光棍地把龍頭位置讓出來給他了。
趙軍也玩得正起勁,便接了下來。
姚晴天更是直接化身小迷妹,喊得嗓子都劈了。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就在這樣精彩而熱烈中度過了。
大年初二,出嫁女回娘家。
趙軍便帶著姚晴天大包小包去了姚家。
姚晴天帶的禮物真不少,家裏的臘魚、臘肉除了給趙磊夫妻的她都帶過來了,反正下午她就要和趙軍去鎮上了,留著也沒用。
父母有再多的不是,總歸生養她一場,過年過節送點煙酒糖肉也算全了她為人子女的孝心和義務。
這個臘月,娘家的個別兄嫂肯定對她一肚子意見,到了今時今日,姚晴天也懶得管了,她就不信分了的姚家還能再合起來重新分一次家。
果然,姚晴天到姚家時,除了二哥二嫂比較熱情,其他人臉色都一般。
姚母更是拉著一張臉,不過也不全是衝女兒去的。
三兒媳消停沒幾天又開始同小兒子吵,大兒媳更是整個臘月天天往娘家跑,孩子的吃喝也不管,都丟給姚母,前天除夕更是因為孩子們的壓歲錢鬧了一場。
見到臉色紅潤笑意盈盈的女兒,姚母臉色好了些,等看清趙軍手上提籃裏的各色物品時,她繃不住臉色的神色脫口而出問道:“你這是把家裏吃得都搬空了吧?正月不用請親戚吃飯?”
農村裏,過年就是親戚間相互拜年,吃吃喝喝。
大年三十、初一是老一輩兄弟和幾個兒子聚在一起吃年飯,初二女兒回娘家,初三、初四老一輩的大小姑子回娘家,姚母還要抽個空回自己娘家,而後是姚家子侄、她娘家的姐妹、侄子走動……
反正這些年從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幾,姚母都是在廚房度過,每天割臘肉都得算計著量,不能早早用完了,誰知道後麵還有沒有沒料到的親戚過來拜年。
而她的憨閨女回個娘家居然拿了三刀臘肉,還有臘魚。
姚晴天不以為然地聳聳肩:“拿給你,你就接著!”
然後上前挽著姚母的胳膊道:“那些糖和酒,還有糕點都是給你和我爸拿的,你要拿去外婆、舅舅家我也沒意見,但是你要是給幾個嫂子分了,明年過年我肯定就不往家裏拿了。”
姚母還想說什麽,聽了這句話都噎住了。
農村人條件就那樣,哪家不是東西送來挪去的,大兒媳、三兒媳這會還沒動身,不就是在等著她派東西。
當初分家也沒說到這樣細的部分,而往年也都是姚母給幾個媳婦準備過年回娘家的各種禮節。
不過她看女兒神色,不似作偽。
“我和你爸這麽年輕,哪要喝這麽多糖?”
姚晴天聽了直直看著姚母:“你這樣說,我可就當真了啊。”
“當什麽真?我和你爸喝不了,你外公外婆能喝啊,你幾個舅舅……今晚住這,明天跟我一起去你外婆家拜年?”
姚晴天搖搖頭,道:“來年再說吧,我和趙軍今天下午就要動身去鎮上了,肉鋪明天就開張。”
趙軍在邊上點著頭,如此,姚母也不好說什麽。
中午吃飯,隻有姚父姚母和姚晴天夫婦,倒也清淨。
吃完飯,趙軍便帶著姚晴天回家簡單收拾一番,騎著車往鎮上去了。
租的房子還需要打掃,兩人今晚依然打算在店裏湊合一晚,明天再去那邊整理。
店鋪雖然在離開時收拾得幹幹淨淨,可許多湯湯水水的要處理。
兩人有條不紊忙著時聽到外麵有人敲門。
大年初二,隔壁肉鋪已經營業了,肉量很少肯定早早賣完了,所以小武和小劉早在他們沒到時回去了。
趙軍聽到敲門聲,以為是來買肉的,出來一看,卻見兩位衣著考究的中年人:男士穿著質感厚實的大衣,文質彬彬,女士黑色高領羊毛衫,外麵是同色的呢絨套裝。
看上去也不像來肉鋪買肉的。
“你們是?”
男同誌打量了趙軍一番,伸出一隻手:“你好,我是薛明華,這是我愛人,我們聽薛要說起過你們,冒昧來訪,打擾了。”
趙軍也打量了一番,然後伸出手,同對方握了一下,然後朝裏麵喊:“晴天,出來一下。”
趙軍想,這對夫妻十有八九是衝著他媳婦的那手廚藝來的。
看著麵相很是清貴,舉止儒雅,應該和那薛麗華不是同一類人,所以他喊姚晴天出來見一見。
第51章 喜相逢
經過前幾天的事,姚晴天也對薛明華這個名字映像非常深刻了。
結合她做遊魂時所知道的,加上趙軍打探到的一些消息,姚晴天知道薛麗華的父親,薛洪,早些年是縣城歌委會工萱隊成員,如今是教育局一名幹事,並且善於鑽營,很快能升上去。
而薛麗華是薛洪同一位知青生的非婚生女,早些年對外一直瞞著,直到薛洪的原配妻子過世,薛麗華公然和她母親出入薛洪的家,同薛洪婚生子多次發生衝突,大家才都知道了。
姚晴天還在那天聽了不少那些薛家婦人說的一手的八卦。
薛明華是這一帶薛姓人中輩分最大的,也是領頭人,雖然他才四十多歲。
而五十多歲的薛洪得稱薛明華做叔叔。
並且,薛洪的祖父是妾生子,所以薛洪這一脈隻能算作薛家旁枝。
雖然現在新社會不講究什麽嫡庶尊卑,但是姚晴天覺得,薛明華肯定是看不上薛麗華那樣出生的人。
何況她那名字取得就膈應到薛明華了。
薛洪能爬得那樣快除了會鑽營,背後多少還扯著薛明華這扇大旗作勢。
所以這樣的人找過來,姚晴天怎麽也得見一見。
而薛明華和他愛人也隻是過來碰碰運氣,畢竟按照薛要的說法,趙屠戶回村裏過年去了,初五初六回來就算早的了。
沒想到他們運氣不錯,真碰到人回來了。
為著這次祭祖,薛明華攜帶妻兒大老遠回來一趟著實不容易,已經準備明天一早坐車回去了。
薛明華父母算是老年得子,等薛明華成年,他父母都已經過世。
他在求學時期遇到現在的愛人,工作、生活上一直得嶽家照顧、扶持,多以對嶽家多有感激。
嶽家詩書傳家,少有的清貴,兩位老人如今依然在做學問,除了讀書寫字,還格外鍾愛美食。
大年三十那頓大席,薛明華原隻覺得尋常,可總能聞到一股不太尋常的香味,而後他便品嚐到了至今為止他吃過最美味的鹵鵝。
他的長子當時就忍不住說出了,要是外公、外婆也能來就好啦,能吃到這麽多好吃的。
薛家祭祖,老丈人怎麽可能過來,不過當時薛明華以為席麵上的菜色都是薛家人自己做的,所以他當場就同兒子說,到時候麻煩薛要讓人重新做一些,到回去的時候打包帶回去。
散席後,薛明華愛人也提起了席上的幾樣菜,言語之間也有那方麵的意思。
當天散席都半夜了,薛明華第二天一早就找了薛要,哪裏知道原來那幾道菜都是請的外援,怪不得檔次完全不一樣。
人家小夫妻回老家過年了,也是沒有辦法,可眼看著明天要離開,總覺得很是遺憾,便想著出來碰碰運氣。
沒想到運氣很好。
薛明華言辭懇切地表達了他們的來意,他們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食材,如果姚晴天同意的話,馬上讓人送過來,因為明天一早就要離開,所以得麻煩他們得連夜趕工。
當然,酬勞不成問題……
薛明華還沒說完,一道身影風風火火趕過來打斷了談話。
那人穿著整個鎮上都很少見的西服,腳上是擦得鋥亮的皮鞋,一上來就擠開薛明華,對著姚晴天說他是花園飯店的老板,特地過來誠懇邀請姚晴天去他們花園飯店做廚師。
這位許老板將薛明華夫妻當做別家飯店的老板,所以才這樣急切的打斷他們的談話。
自兩年前郭嘉出台了關於個體經濟相關政策的文件,個體經營再也不是投機倒把,而是有了官方認證,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人加入個體經營這一行業,許老板開設了花園飯店,算是陽灣鎮第一批下海吃到螃蟹的人。
相比個體戶,許老板如今有個更響亮的名頭,那就是萬元戶,他是陽灣鎮第一個萬元戶。
早期也隻是賣賣盒飯、瓜子之類的小吃,不想每天能有上百名顧客,掙得的錢是他在棉紡廠車間工資的幾十倍,所以他便帶領家中兄弟都從廠子裏辭職開起了花園飯店,一年時間他就成了萬元戶。
而後鎮上出現了不少個個體戶,連飯店都開了三四家,不過都是小打小鬧,根本趕不上花園飯店的規模和檔次,他完全不擔心。
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維持龍頭地位,花園飯店今年更是一改傳統,大年三十也沒關門歇業,雖然最終隻有七桌客人,可就是這七桌客人讓他掙了三百多塊,比平常二三十桌客流量時掙得還多。
人家來吃年飯,自然是什麽貴挑什麽上,然後許老板發現許多人唯獨對水晶豬蹄、醬鴨和醬肘子的價格接受度畢竟強,還說下次還來吃。
而對於飯店其他一些原本主打的高檔菜,都對性價比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許老板原本不以為意,反正評價有不好也有好的,還願意再來就行了。
他原本以為那幾道飽受顧客青睞的鹵味是自家廚師研發的新菜色,事後一問才知道是外麵買來的熟食。
買來時就貴,但是經過飯店這麽一轉手,掙得不比旁的大菜少。
關鍵是大多數人不覺得貴。
所以老板讓人留意著這邊鹵味店,讓看到人回來了,就趕緊通知他,免得被別家飯店捷足先登了。
沒想到這麽嚴密的盯梢還是被人搶先了,所以許老板有些急躁並且說話態度很強硬。
說了一連串,不待姚晴天點頭,他又接著說,去他們花園飯店做廚師,很輕鬆,每天隻要做她拿手的鹵味就行,給她花園飯店主廚一樣高的工資。
就是不允許自己私下做了進行買賣。
許老板最後這話完全是說給旁邊疑似競爭對手聽的,反正他覺得自己財大氣粗,旁人爭不過。
姚晴天原本想說兩句,這會完全不想開口了。
趙軍走過來禮貌第請許老板外麵談,然後不等人作出答複直接架著這位許老板出了他家店麵。
許老板自己開飯店的,加上如今已經是腰纏萬貫,這兩年吃得是膀大腰圓,沒想到他這麽大噸位居然被這眼前瘦高個不費什麽力氣就架出來了。
一時之間像被卡住了脖子似的什麽都說不出來。
“許老板是吧?您在這鎮上看著也住了好些年吧,我是屠宰場殺豬的趙軍,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我?”
“我媳婦不會去哪家飯店做什麽鹵菜師傅,你們花園飯店如果想要鹵味,可以來我們店裏買,明碼標價、自願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