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知道趙明同趙軍不和,所以雖然趙明是三代之內的堂兄弟,也不會同他親近,不過他們平常也碰不到一處,倒也不需要特地挑明。
這幾個月趙磊時常往縣城跑,偶爾在路上遠遠看見趙明也當著沒看見,不會特地過去打招呼,可今日人找過來,趙磊依然客道地喊他明哥,沒辦法前兩年喊習慣了。
“明哥這時候找過來有什麽事嗎?”
趙明應該知道這家店是趙軍開的,以往他不會這麽不識趣過來遭人白眼。
趙軍和姚晴天原本站在外麵送送趙磊,交代他路上開車慢些,此時也看到了車右側的趙明。
姚晴天什麽話都沒說,直接轉身進店了。
趙軍沒動,也沒同趙明打招呼,就站在那裏看著。
趙明幾次相同趙軍緩和關係,趙軍都拒人千裏之外,他也就懶得假惺惺喊人了,隻對趙磊說:“你每日都要來縣裏對吧?明日把我爸媽和壯壯捎帶過來下,這不馬上要過年了嘛,我給他們製備點新衣服,讓他們來試一試。”
趙軍知道,對於趙壯壯的出生,趙明心中肯定一直有疙瘩在,經過今日薛麗華的一番言辭,趙明大概沒辦法繼續掩耳盜鈴了,所以他準備先把趙壯壯弄回縣城了。
至於弄回來怎麽處理,趙軍猜他首先肯定是向秦三敲一筆竹杠,不過秦三如今也是外強中幹了,不知道能不能擠一些東西出來補償趙明,要是能的話,趙明大概依然能和秦三好兄弟一樣合作了。
趙磊不清楚趙壯壯的事,他看了看趙軍,而後轉頭回複趙明道:“我們三輪車拉鹵味時,車廂裏不能坐人的。再說大強叔他們在上灣村吧,等他們從村裏到鎮上來,都大中午了,我也不順道了。”
趙明聽了這才改了臉色,他一直以為父母帶著孩子住在趙軍的養殖場裏,趙軍那麽有本事,又是開店又是開養殖場,管老人侄子吃住也不費什麽事,他一直儒慕趙大強這個父親不是,肯定很想老人同他一起住。
趙明朝趙軍怒斥道:“爸怎麽回老家了?家中糧食作物都被大哥你拿去賣了,米缸都是空的,柴禾也沒有,這寒冬臘月的,大哥你怎麽能趕爸回老家呢?你那裏幾十間房屋,隨便收拾一間給他們住就可以了……”
趙磊不等趙軍說話,打斷道:“明明是大強叔自己要回去的,再說軍哥讓人送米麵油回去了,我們院子裏也有柴垛,肯定不能讓大強叔餓著凍著,明哥你怎麽能胡言亂語、胡攪蠻纏呢?”
此時店裏正是上客的時候,裏裏外外都是客人呢,趙明這樣大聲嚷嚷,被顧客聽到了總歸是影響不好。
趙明還想爭執,趙軍直接讓趙磊發動車子趕緊回去了,畢竟天色已晚,耽擱下去,夜路不好走,車上還有五個孩子呢。
“從鎮上到縣城來,每日有兩班客車,大強叔要是要到縣城來,還是坐客車方便,再說給父母買衣服,還需要本人過來試嗎?不是我說,明哥你這有點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趙磊說完催動油門開車走了。
趙明氣得臉都扭曲了,不過他一向能裝,也會忍,很快恢複了平靜,一臉無事般對趙軍說道:“我以為爸媽他們在大哥的養殖場,畢竟上次爸離開時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哥和大侄女,所以我誤會,一時心急才口無遮攔,大哥不會生氣吧?”
看那走動的方向,大概還想進店裏蹭頓飯。
趙軍罕見衝趙明笑了,說出口的話語也意外地很溫和:
“你是想把壯壯抱回來細細查看他的長相吧?放心吧,爸比你精明,他已經發現壯壯長得和我們趙家人沒有一絲相像的地方,已經讓毛蘭花抱著孩子回毛家去了,畢竟不管生父是誰,那孩子總歸是從毛家人肚子裏生下來的,毛家人會認!”
尖酸刻薄的話語通過趙軍的嘴緩緩道來,不仔細聽的人還以為兩人在話家常呢,有那聽懂了理解了話裏意思的人,連搶手的鹵味都顧不上了,停在那裏豎著耳朵聽著。
畢竟這孩子長得和大人像不像的話題很勁爆。
刹那間,趙明臉上血色退得一幹二淨,他沒想到今日第二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說出這樣的事。
自己知道了是一回事,所有人都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時趙明隻慶幸趙磊已經開著車離開了,沒有聽到這樣的話。
趙明卻不知道,趙磊很快就從萬燕紅嘴裏得知了這一勁爆消息,不止趙磊知道了,上灣村和前灣村兩個村的人也基本上知道了,倒不是趙大強和毛蘭花大聲嚷嚷出去的,是毛婷婷弟媳鬧開的,她不同意那個叫壯壯的孩子老是住在家裏,吵著鬧著要公婆將孩子送回趙家去,而趙大強又不讓毛家人和趙壯壯進屋,一來二去吵起來,大夥就都知道了。
也就這兩天的事情,村裏沒有電話,交通也不便,所以消息沒有傳過來,趙明也就不知道他幫他人養兒子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那邊趙軍還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歎息道:“其實我多次同你說過那孩子的出生有問題,你就是不信,被人家騙的團團轉,簡直丟趙家人的臉。”
饒是趙明心裏素質再好也扛不住了,他轉身疾步走了,心裏的憤怒除了當晚被狠揍了一頓的毛婷婷,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這兩年趙明和毛婷婷在縣城生活,趙明從來沒朝毛婷婷動過手,左右鄰居還誇他性子好,毛婷婷有福氣呢。
趙明離開後,趙軍像什麽事都沒發生似的,腳步輕快地回了店裏。
店裏顧客多,不過多是散客,後麵那張大桌子還空著,薛青鬆和林笑笑抱著趙昕悅坐在那逗著她玩兒。
姚晴天在櫃台邊算賬,趙軍走去過,一臉擔憂道:“小昕昕怎麽一點不念生?”
這樣會不會容易被人拐走啊?
“你看緊了就是,難不成你想她誰都不要,整日隻讓我倆抱著?”
除了開業姚晴天離開那天哭得厲害,那天原本姚晴天還擔心要鬧幾天呢,不想睡一晚,這孩子就忘了,第二天她繼續忙,抽空過去抱抱就行了。
“你剛剛又刺激趙明了?沒必要,以後別管他的事,別髒了自己的手。”
姚晴天也看開了,如今是法治社會,不能用打擊報複那一套,也沒有必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姚晴天這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不能朝趙明動手,不值當。
趙軍自然聽得懂,他笑著說:“放心吧,有人收拾他,毛婷婷如今在縣城可比當年在鎮上活躍多了,有的是憐香惜玉的人。”
第115章
趙軍沒正規上過幾年學, 念得書不多,可這些年都在城裏,見多識廣, 接觸的大多都是像薛青鬆這樣的知識分子,自然是知法懂法,更守法。
報複人的方式有許多種, 沒必要髒了自己的手,如今有妻有女的趙軍更是謹言慎行,萬不會把自己搭進去。
再說縣城可不比陽灣鎮, 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趙明和毛婷婷兩個人沒有什麽根基,卻整天想著興風作浪, 特別是毛婷婷,一點不知道收斂,什麽人都敢招惹,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就看他們夫妻倆誰先被收拾罷了。
而趙軍如今要做的, 還是掙錢養家。
過了饑荒年,到全麵開展計劃生育這中間近二十年時間裏,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僅僅陽湖縣縣城就有七萬戶居民, 而周邊農村戶口是城鎮戶口人數的五六倍,整個陽湖縣有一百一十多萬人。
這些年農村分田到戶分, 城鎮大力發展經濟, 九成九的人相比十年前,日子明顯好過起來,陽湖縣坐落在魚米之鄉, 加上這兩年風調雨順,幾乎很少見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現象。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手上一旦有餘錢了,首先想要滿足的肯定是口腹之欲,再有條件的就是買些布料做身保暖的棉衣。
臨近過年,田地中也沒有活,所以進城趕集辦年貨的那叫一個人山人海,而整條街上肉香四溢的飯店對人們的吸引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哪怕不是飯點哪怕各色鹵味定價相對而言比較昂貴店裏也幾乎座無虛席。
客人多準備的食材自然就得跟著翻翻,姚晴天這些天幾乎從早到晚泡在那個大廚房裏,每天對賬都得等到夜深人靜,今日既然打算住在縣城薛青鬆家中不回養殖場,姚晴天就想著抽空提前把店裏的賬目對一下。
至於鎮上老店以及養殖場的賬,前者成係統比較穩定,後者建立廠房招了工人後有專門管收支的人匯總好,都比較省事。
有道是熟能生巧,趙軍和姚晴天做了這麽久的生意,賬目查對起來越發熟練了。
姚晴天盤著簡單大方的發髻,在熱鬧嘈雜的店鋪中,臉麵柔和靜雅,一手翻著賬本,一手撥著算盤,素手翻飛,著實是賞心悅目。
趙軍看了一會,不由有些出神,心想媳婦喜歡黃金,就該配個金算盤,哪怕店裏人多眼雜,家裏卻是無礙的,何況家中打造的保險箱和地下室除了一些紙質賬冊還是空無一物的。
他們養殖場新蓋的那房子,外表看著和縣城一些樓房並無太大的差異,內裏卻相當結實,特別是地底下不止澆築了厚實的鋼筋混泥土層更釘下了十八根長長的管樁,就算以後江水上漲,漫過堤壩,大水泡上兩三個月,房子也不可能下沉或是開裂,可以說是固若磐石一般。
而他們住的一樓下麵,趁著打地基時,用鋼筋混凝土澆築了幾間地下室,當然如今裏麵還是空蕩蕩的,趙軍想著等道有需要時再裝飾加固。
冬天晝短夜長,外麵天早早黑了下來,雖然正街上有路燈,可人流消退的很快,倒是車輛多了起來。
這一年,正街上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最大的變化就是路上的車輛多了起來。
一年前能買上一輛摩托車或是三輪柴油車那就是轟動十裏八鄉的大事,如今四輪的小轎車縣城都有好幾輛了,更不要說摩托車和自行車,已經不那麽稀罕了。
縣城房子也蓋了不少,正街兩邊兩層的樓房都少,多是三到四層的。這邊是縣城新區,再往外不是在動土準備蓋新房就是蓋得七七八八的房子。
薛青鬆家的老房子在老城區,這邊還多是瓦房,好一點也就和薛青鬆家一樣的靠背椅式樣的兩層樓房,就二樓房子隻有一樓一半大小,前麵一半是樓板,後麵蓋了瓦房,不過也有不少人家在翻新或是擴建,整體顯得擁擠陳舊。
因為要結婚,薛青鬆也請人將老房子進行了簡單的翻新,院子內外稍微修整了一番。
其實薛青鬆也不是沒有能力把舊房子推倒重新蓋,當然他上班也就一年半時間,手上錢不是很多,可對於他來說錢從來不是什麽問題,他隻是擔心將這舊房子推倒重新蓋了新樓房,薛洪會想回來住。
要知道,薛洪當初徹底搬出這裏在外麵另買房子就是嫌這老房子破舊,住著不舒適。
如今薛洪老了,他那後買的房子也舊了,加上最近秦家出現了很大的變動,秦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沒了,秦玫和薛麗華肯定想從薛洪身上挖錢,薛洪肯定想躲清淨,薛青鬆這裏便是最好的選擇。
薛青鬆自然不能讓他如意,所以每次見到薛洪,薛青鬆就先下手為強,哭窮,用各種名目試圖找薛洪要錢,畢竟惟一的兒子即將結婚,娶的還是家大業大的林家女,薛洪一分錢不出自然是說不過去,可他也真是囊中羞澀,所以大多數時候薛洪躲薛青鬆都來不及,如此倒是你好我好相安無事過了這麽些時間。
因為有趙昕悅這個小娃娃在,大晚上也不方便外出去飯店吃飯,趙軍便從自家店裏帶了一些熟食,薛青鬆再去常去的那家老字號飯店打包了一些特色菜回來,一群人吃了飯,薛青鬆起身送林笑笑回家,等他回來時,趙昕悅早已睡著了,有爸媽在身邊,小昕昕一點認生的跡象都沒有,餓了吃,吃了睡,乖得不行。
三人就婚事細節再推敲了一番,因著第二日事情都安排好了,所以討論得有些晚,第二天便起晚了。
這兩年姚晴天大多跟著趙軍的作息,這次趙軍跟著姚晴天,也是難得睡了次懶覺,一直等到趙昕悅睡醒,一家三口才起來,然後高高興興去街上早餐店吃早飯。
既然家是在縣城,種地的自然少,多是在工廠做工的,也有在各機關單位上班的,早上更多的是在外麵買些吃的,也不貴,白米稀飯4分錢一大碗,雜糧饅頭五分,燒餅一毛二一個,煎餅因為要用油,比燒餅貴上三分,和大肉包子一樣的價,一大家子早餐也就一塊錢的樣子,省心省事。
縣城人口多,早餐店也就多,大多賣的種類都差不多,遠遠望去就能看見堆得高高的饅頭、包子和店裏店外紮堆的人群,當然也有個別高檔次的飯店,價格自然也高些,相對人會少很多,趙軍對這一帶已經很熟悉了,抱著閨女領著媳婦輕車熟路進了其中一家,這家就是光粥都有五六種,更不要說其他一些精致的吃食,相比尋常早餐店也更幹淨寬敞。
自家就是做吃食生意的,姚晴天很少有機會在外麵吃飯,偶爾體驗一次,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趙昕悅還是個奶娃娃,但是在家時已經開始添了雞蛋羹、米湯之類的輔食,這會對麵前泛著香甜氣味的紅薯粥很感興趣,被趙軍抱在懷裏,飽滿的嫩臉像白麵饅頭似的一個勁往前探著,仔細看那鼻翼還輕微得煽動著。
趙昕悅嘴裏已經有兩顆小小的白白的乳牙冒頭了,長牙期,口水明顯多了起來,這會加上食物香味的刺激,那口水就更豐富了,小嘴唇濕噠噠的,她還不停嗒吧著,趙軍看了都忍不住笑了,一手攬著,一手用孩子脖子處係著的棉布輕輕擦了擦快掉下來的口水,而後將粥裏大塊的紅薯搗碎,用從家中帶出來的小勺子喂趙昕悅。
其實姚晴天也好趙軍也好,都是不愛吃這紅薯的,畢竟小時候吃太多了,那時候哪有多少白米飯吃,多是雜糧、雜菜飯,紅薯算是那些雜糧中口感最好的,產量也算高,所以在農村家庭鍋台上出現的頻率最高,許多人家都挖了地窖專門存放紅薯,就指著地裏糧食青黃不接時不至於餓死,可倉儲得再好,幾個月時間一過,味道還是差了很多,甚至帶著一絲苦味,再加上需要天天吃,頓頓吃,不吃完多少量的紅薯是不給白米飯吃的,這樣下來,哪裏還喜歡得起來。
如今條件好了,姚晴天已經很久沒再飯桌上看見紅薯了。
可趙昕悅還小,那些五花八門的豆粥她吃不了,何況這會是在年前臘月裏,紅薯還很新鮮,店家選的還全是紅心的甜薯,外皮全部削掉,切成大塊和上等的稻米一起熬粥,又黏又糯,的確很香甜。
趙昕悅人小肚量卻一點不小,趙軍一勺連著一勺喂著,比姚晴天吃得還認真,姚晴天吃了半碗赤豆粥還吃了半碗豆腐腦,加上趙昕悅吃剩的半碗稠粥,趙軍挨著碗擺開的順序逐一將三個碗裏的剩餘的粥和豆腐腦吃完,原本姚晴天吃飯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趙軍,可誰讓他那邊有隻搗亂的胖團子拖後腿,不止困住了一隻手,能動的那隻手還得隨時去阻止好動寶寶探索世界時可能遇到的磕磕碰碰,所以優哉遊哉的姚晴天吃飯的進度還略微快了趙軍一絲絲。
趙軍全付心神在小昕昕身上,所以並沒有發現在這家店裏用餐的有位熟人薛洪,薛洪住的地方離這一片不是太遠,騎著自行車十多分鍾的路程,前些年享受慣了,是這家店的常客,哪怕如今手上沒有早些年那麽寬裕也不至於到了節衣縮食的地步,依然保留著原來的一些習慣,特別是最近秦玫買菜時專挑便宜的蔬菜買,魚肉一概全無,薛洪在家吃得就更少了。
薛洪才坐下來便看到了趙軍一行,他也發現了薛青鬆並不在,所以放心地吃起了早餐,一邊吃一邊還算計著些事情。
薛洪知道薛青鬆時常利用午休和下班後的時間去趙軍開的鹵肉店幫忙,他隻道是為了在那店裏吃兩頓免費的飯,並不知道薛青鬆算是店裏半個老板,幫著管店的。
在薛洪印象中,薛青鬆這個兒子一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病弱模樣,就這還能在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情況下找了一份打雜的活就為了養活自己,家中秦玫薛麗華母女卻隻知道伸手找他要錢,薛洪覺得她們娘倆不能一直在家中坐吃山空,該出去找份活幹了,就是薛麗華最近自己也有這想法。
原先秦三有份油水豐厚的肥差事,秦三他媳婦更是有好幾處門麵和店鋪,母女倆真想工作也不愁沒地方去,可如今因為秦三在學校裏犯了事,他媳婦也受到牽連丟了正式的工作,正和他鬧著,這種時候但凡她看到一個姓秦的都要罵上幾句,更不要說安排工作了。
倒是趙軍那個店合適,據薛洪所知,那店生意特別好,店裏服務員工資不可能低,並且隔三差五打包一些鹵味回來肯定也方便,說不定都能學會做那些鹵味,以後他們開個薛家鹵味店就更好了。
如今啊,幹個體戶老賺錢了,薛洪可是知道,住他家樓下的一家子原是在火柴廠上班的,把工作崗位賣了開店做買賣去了,聽說都成萬元戶了,幾個兒子最近鬧著分家。
他隻有薛青鬆一個兒子,這家業以後肯定都是留給他的,相信他很願意幫著安排謀劃,不過這事得等過了來年正月再找他說……
心裏算計著這些事,薛洪吃得就慢了,等趙軍一行起身,薛洪自個的早餐涼透了才回神,大冬天的,涼了的早餐味道差了很多,薛洪勉勉強強吃了一半就放下了,將剩下的包子裝起來塞到皮包裏,騎著自行車去單位上班了。
其實這個點,薛洪早就遲到了,不過他這些年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同事和領導早就習慣了,一把年紀的人,又是單位老人,說了又不聽,聽了也不會改,反正升職加薪沒他的份,礙不著旁人的事,大家也懶得管了,也就導致薛洪在工作上越來越混了。
吃完飯,趙軍帶著姚晴天去了店裏,這時候處理好的鴨子已經送到店裏了,這些是要做烤鴨的。
整個大樓是一個扁扁的口字型,一樓的話除了四個拐角處的幾間店鋪,其餘後麵都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劃分使用,最近,趙軍開了後門,在外麵砌了兩個大烤爐,專門用來做烤鴨,畢竟烤鴨這樣的美食最好是趁剛出爐熱乎乎的時候吃更佳,新鮮出爐烤鴨的香味也是勾著一群群人不停來店裏消費的大殺器。
鴨子進烤爐之前需要用特製的料醃製浸泡,這些配料和各種鹵汁經過姚晴天不停的改良、優化,味蕾上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也是鹵味店的立身根本,如今都是姚晴天一人單獨調配、熬製,配方除了他們夫妻其餘人都不得而知。
過了中午,和薛青鬆一起吃了中飯,姚晴天才抱著趙昕悅坐上了三輪車回村裏,趙軍去學開車了。
縣城裏如今有好幾輛轎車,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和林家相熟的一位於姓老板剛剛購置了一輛私人轎車,兩家交情非比尋常,主動提出將轎車出借,讓林笑笑可以坐轎車出嫁。
薛青鬆原本想著開三輪車迎親也很好,到時候趙軍陪著他一起去,趙軍人高力氣大,既可以做司機又能幫著搬嫁妝。
如今換成四輪轎車,薛青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司機,於老板是女方親友也不合適,幹脆還是趙軍來,畢竟他開三輪車之前也是現學現開走的。
離過年也就還有三兩天,村裏家家戶戶都在備年貨,殺雞殺鴨、醃魚醃肉的,還有那更寬裕的,麻花、丸子都炸起來了,年味十足。
這幾個月趙磊時常往縣城跑,偶爾在路上遠遠看見趙明也當著沒看見,不會特地過去打招呼,可今日人找過來,趙磊依然客道地喊他明哥,沒辦法前兩年喊習慣了。
“明哥這時候找過來有什麽事嗎?”
趙明應該知道這家店是趙軍開的,以往他不會這麽不識趣過來遭人白眼。
趙軍和姚晴天原本站在外麵送送趙磊,交代他路上開車慢些,此時也看到了車右側的趙明。
姚晴天什麽話都沒說,直接轉身進店了。
趙軍沒動,也沒同趙明打招呼,就站在那裏看著。
趙明幾次相同趙軍緩和關係,趙軍都拒人千裏之外,他也就懶得假惺惺喊人了,隻對趙磊說:“你每日都要來縣裏對吧?明日把我爸媽和壯壯捎帶過來下,這不馬上要過年了嘛,我給他們製備點新衣服,讓他們來試一試。”
趙軍知道,對於趙壯壯的出生,趙明心中肯定一直有疙瘩在,經過今日薛麗華的一番言辭,趙明大概沒辦法繼續掩耳盜鈴了,所以他準備先把趙壯壯弄回縣城了。
至於弄回來怎麽處理,趙軍猜他首先肯定是向秦三敲一筆竹杠,不過秦三如今也是外強中幹了,不知道能不能擠一些東西出來補償趙明,要是能的話,趙明大概依然能和秦三好兄弟一樣合作了。
趙磊不清楚趙壯壯的事,他看了看趙軍,而後轉頭回複趙明道:“我們三輪車拉鹵味時,車廂裏不能坐人的。再說大強叔他們在上灣村吧,等他們從村裏到鎮上來,都大中午了,我也不順道了。”
趙明聽了這才改了臉色,他一直以為父母帶著孩子住在趙軍的養殖場裏,趙軍那麽有本事,又是開店又是開養殖場,管老人侄子吃住也不費什麽事,他一直儒慕趙大強這個父親不是,肯定很想老人同他一起住。
趙明朝趙軍怒斥道:“爸怎麽回老家了?家中糧食作物都被大哥你拿去賣了,米缸都是空的,柴禾也沒有,這寒冬臘月的,大哥你怎麽能趕爸回老家呢?你那裏幾十間房屋,隨便收拾一間給他們住就可以了……”
趙磊不等趙軍說話,打斷道:“明明是大強叔自己要回去的,再說軍哥讓人送米麵油回去了,我們院子裏也有柴垛,肯定不能讓大強叔餓著凍著,明哥你怎麽能胡言亂語、胡攪蠻纏呢?”
此時店裏正是上客的時候,裏裏外外都是客人呢,趙明這樣大聲嚷嚷,被顧客聽到了總歸是影響不好。
趙明還想爭執,趙軍直接讓趙磊發動車子趕緊回去了,畢竟天色已晚,耽擱下去,夜路不好走,車上還有五個孩子呢。
“從鎮上到縣城來,每日有兩班客車,大強叔要是要到縣城來,還是坐客車方便,再說給父母買衣服,還需要本人過來試嗎?不是我說,明哥你這有點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趙磊說完催動油門開車走了。
趙明氣得臉都扭曲了,不過他一向能裝,也會忍,很快恢複了平靜,一臉無事般對趙軍說道:“我以為爸媽他們在大哥的養殖場,畢竟上次爸離開時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哥和大侄女,所以我誤會,一時心急才口無遮攔,大哥不會生氣吧?”
看那走動的方向,大概還想進店裏蹭頓飯。
趙軍罕見衝趙明笑了,說出口的話語也意外地很溫和:
“你是想把壯壯抱回來細細查看他的長相吧?放心吧,爸比你精明,他已經發現壯壯長得和我們趙家人沒有一絲相像的地方,已經讓毛蘭花抱著孩子回毛家去了,畢竟不管生父是誰,那孩子總歸是從毛家人肚子裏生下來的,毛家人會認!”
尖酸刻薄的話語通過趙軍的嘴緩緩道來,不仔細聽的人還以為兩人在話家常呢,有那聽懂了理解了話裏意思的人,連搶手的鹵味都顧不上了,停在那裏豎著耳朵聽著。
畢竟這孩子長得和大人像不像的話題很勁爆。
刹那間,趙明臉上血色退得一幹二淨,他沒想到今日第二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說出這樣的事。
自己知道了是一回事,所有人都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了,這時趙明隻慶幸趙磊已經開著車離開了,沒有聽到這樣的話。
趙明卻不知道,趙磊很快就從萬燕紅嘴裏得知了這一勁爆消息,不止趙磊知道了,上灣村和前灣村兩個村的人也基本上知道了,倒不是趙大強和毛蘭花大聲嚷嚷出去的,是毛婷婷弟媳鬧開的,她不同意那個叫壯壯的孩子老是住在家裏,吵著鬧著要公婆將孩子送回趙家去,而趙大強又不讓毛家人和趙壯壯進屋,一來二去吵起來,大夥就都知道了。
也就這兩天的事情,村裏沒有電話,交通也不便,所以消息沒有傳過來,趙明也就不知道他幫他人養兒子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那邊趙軍還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歎息道:“其實我多次同你說過那孩子的出生有問題,你就是不信,被人家騙的團團轉,簡直丟趙家人的臉。”
饒是趙明心裏素質再好也扛不住了,他轉身疾步走了,心裏的憤怒除了當晚被狠揍了一頓的毛婷婷,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這兩年趙明和毛婷婷在縣城生活,趙明從來沒朝毛婷婷動過手,左右鄰居還誇他性子好,毛婷婷有福氣呢。
趙明離開後,趙軍像什麽事都沒發生似的,腳步輕快地回了店裏。
店裏顧客多,不過多是散客,後麵那張大桌子還空著,薛青鬆和林笑笑抱著趙昕悅坐在那逗著她玩兒。
姚晴天在櫃台邊算賬,趙軍走去過,一臉擔憂道:“小昕昕怎麽一點不念生?”
這樣會不會容易被人拐走啊?
“你看緊了就是,難不成你想她誰都不要,整日隻讓我倆抱著?”
除了開業姚晴天離開那天哭得厲害,那天原本姚晴天還擔心要鬧幾天呢,不想睡一晚,這孩子就忘了,第二天她繼續忙,抽空過去抱抱就行了。
“你剛剛又刺激趙明了?沒必要,以後別管他的事,別髒了自己的手。”
姚晴天也看開了,如今是法治社會,不能用打擊報複那一套,也沒有必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姚晴天這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不能朝趙明動手,不值當。
趙軍自然聽得懂,他笑著說:“放心吧,有人收拾他,毛婷婷如今在縣城可比當年在鎮上活躍多了,有的是憐香惜玉的人。”
第115章
趙軍沒正規上過幾年學, 念得書不多,可這些年都在城裏,見多識廣, 接觸的大多都是像薛青鬆這樣的知識分子,自然是知法懂法,更守法。
報複人的方式有許多種, 沒必要髒了自己的手,如今有妻有女的趙軍更是謹言慎行,萬不會把自己搭進去。
再說縣城可不比陽灣鎮, 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趙明和毛婷婷兩個人沒有什麽根基,卻整天想著興風作浪, 特別是毛婷婷,一點不知道收斂,什麽人都敢招惹,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就看他們夫妻倆誰先被收拾罷了。
而趙軍如今要做的, 還是掙錢養家。
過了饑荒年,到全麵開展計劃生育這中間近二十年時間裏,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僅僅陽湖縣縣城就有七萬戶居民, 而周邊農村戶口是城鎮戶口人數的五六倍,整個陽湖縣有一百一十多萬人。
這些年農村分田到戶分, 城鎮大力發展經濟, 九成九的人相比十年前,日子明顯好過起來,陽湖縣坐落在魚米之鄉, 加上這兩年風調雨順,幾乎很少見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現象。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手上一旦有餘錢了,首先想要滿足的肯定是口腹之欲,再有條件的就是買些布料做身保暖的棉衣。
臨近過年,田地中也沒有活,所以進城趕集辦年貨的那叫一個人山人海,而整條街上肉香四溢的飯店對人們的吸引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哪怕不是飯點哪怕各色鹵味定價相對而言比較昂貴店裏也幾乎座無虛席。
客人多準備的食材自然就得跟著翻翻,姚晴天這些天幾乎從早到晚泡在那個大廚房裏,每天對賬都得等到夜深人靜,今日既然打算住在縣城薛青鬆家中不回養殖場,姚晴天就想著抽空提前把店裏的賬目對一下。
至於鎮上老店以及養殖場的賬,前者成係統比較穩定,後者建立廠房招了工人後有專門管收支的人匯總好,都比較省事。
有道是熟能生巧,趙軍和姚晴天做了這麽久的生意,賬目查對起來越發熟練了。
姚晴天盤著簡單大方的發髻,在熱鬧嘈雜的店鋪中,臉麵柔和靜雅,一手翻著賬本,一手撥著算盤,素手翻飛,著實是賞心悅目。
趙軍看了一會,不由有些出神,心想媳婦喜歡黃金,就該配個金算盤,哪怕店裏人多眼雜,家裏卻是無礙的,何況家中打造的保險箱和地下室除了一些紙質賬冊還是空無一物的。
他們養殖場新蓋的那房子,外表看著和縣城一些樓房並無太大的差異,內裏卻相當結實,特別是地底下不止澆築了厚實的鋼筋混泥土層更釘下了十八根長長的管樁,就算以後江水上漲,漫過堤壩,大水泡上兩三個月,房子也不可能下沉或是開裂,可以說是固若磐石一般。
而他們住的一樓下麵,趁著打地基時,用鋼筋混凝土澆築了幾間地下室,當然如今裏麵還是空蕩蕩的,趙軍想著等道有需要時再裝飾加固。
冬天晝短夜長,外麵天早早黑了下來,雖然正街上有路燈,可人流消退的很快,倒是車輛多了起來。
這一年,正街上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最大的變化就是路上的車輛多了起來。
一年前能買上一輛摩托車或是三輪柴油車那就是轟動十裏八鄉的大事,如今四輪的小轎車縣城都有好幾輛了,更不要說摩托車和自行車,已經不那麽稀罕了。
縣城房子也蓋了不少,正街兩邊兩層的樓房都少,多是三到四層的。這邊是縣城新區,再往外不是在動土準備蓋新房就是蓋得七七八八的房子。
薛青鬆家的老房子在老城區,這邊還多是瓦房,好一點也就和薛青鬆家一樣的靠背椅式樣的兩層樓房,就二樓房子隻有一樓一半大小,前麵一半是樓板,後麵蓋了瓦房,不過也有不少人家在翻新或是擴建,整體顯得擁擠陳舊。
因為要結婚,薛青鬆也請人將老房子進行了簡單的翻新,院子內外稍微修整了一番。
其實薛青鬆也不是沒有能力把舊房子推倒重新蓋,當然他上班也就一年半時間,手上錢不是很多,可對於他來說錢從來不是什麽問題,他隻是擔心將這舊房子推倒重新蓋了新樓房,薛洪會想回來住。
要知道,薛洪當初徹底搬出這裏在外麵另買房子就是嫌這老房子破舊,住著不舒適。
如今薛洪老了,他那後買的房子也舊了,加上最近秦家出現了很大的變動,秦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沒了,秦玫和薛麗華肯定想從薛洪身上挖錢,薛洪肯定想躲清淨,薛青鬆這裏便是最好的選擇。
薛青鬆自然不能讓他如意,所以每次見到薛洪,薛青鬆就先下手為強,哭窮,用各種名目試圖找薛洪要錢,畢竟惟一的兒子即將結婚,娶的還是家大業大的林家女,薛洪一分錢不出自然是說不過去,可他也真是囊中羞澀,所以大多數時候薛洪躲薛青鬆都來不及,如此倒是你好我好相安無事過了這麽些時間。
因為有趙昕悅這個小娃娃在,大晚上也不方便外出去飯店吃飯,趙軍便從自家店裏帶了一些熟食,薛青鬆再去常去的那家老字號飯店打包了一些特色菜回來,一群人吃了飯,薛青鬆起身送林笑笑回家,等他回來時,趙昕悅早已睡著了,有爸媽在身邊,小昕昕一點認生的跡象都沒有,餓了吃,吃了睡,乖得不行。
三人就婚事細節再推敲了一番,因著第二日事情都安排好了,所以討論得有些晚,第二天便起晚了。
這兩年姚晴天大多跟著趙軍的作息,這次趙軍跟著姚晴天,也是難得睡了次懶覺,一直等到趙昕悅睡醒,一家三口才起來,然後高高興興去街上早餐店吃早飯。
既然家是在縣城,種地的自然少,多是在工廠做工的,也有在各機關單位上班的,早上更多的是在外麵買些吃的,也不貴,白米稀飯4分錢一大碗,雜糧饅頭五分,燒餅一毛二一個,煎餅因為要用油,比燒餅貴上三分,和大肉包子一樣的價,一大家子早餐也就一塊錢的樣子,省心省事。
縣城人口多,早餐店也就多,大多賣的種類都差不多,遠遠望去就能看見堆得高高的饅頭、包子和店裏店外紮堆的人群,當然也有個別高檔次的飯店,價格自然也高些,相對人會少很多,趙軍對這一帶已經很熟悉了,抱著閨女領著媳婦輕車熟路進了其中一家,這家就是光粥都有五六種,更不要說其他一些精致的吃食,相比尋常早餐店也更幹淨寬敞。
自家就是做吃食生意的,姚晴天很少有機會在外麵吃飯,偶爾體驗一次,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趙昕悅還是個奶娃娃,但是在家時已經開始添了雞蛋羹、米湯之類的輔食,這會對麵前泛著香甜氣味的紅薯粥很感興趣,被趙軍抱在懷裏,飽滿的嫩臉像白麵饅頭似的一個勁往前探著,仔細看那鼻翼還輕微得煽動著。
趙昕悅嘴裏已經有兩顆小小的白白的乳牙冒頭了,長牙期,口水明顯多了起來,這會加上食物香味的刺激,那口水就更豐富了,小嘴唇濕噠噠的,她還不停嗒吧著,趙軍看了都忍不住笑了,一手攬著,一手用孩子脖子處係著的棉布輕輕擦了擦快掉下來的口水,而後將粥裏大塊的紅薯搗碎,用從家中帶出來的小勺子喂趙昕悅。
其實姚晴天也好趙軍也好,都是不愛吃這紅薯的,畢竟小時候吃太多了,那時候哪有多少白米飯吃,多是雜糧、雜菜飯,紅薯算是那些雜糧中口感最好的,產量也算高,所以在農村家庭鍋台上出現的頻率最高,許多人家都挖了地窖專門存放紅薯,就指著地裏糧食青黃不接時不至於餓死,可倉儲得再好,幾個月時間一過,味道還是差了很多,甚至帶著一絲苦味,再加上需要天天吃,頓頓吃,不吃完多少量的紅薯是不給白米飯吃的,這樣下來,哪裏還喜歡得起來。
如今條件好了,姚晴天已經很久沒再飯桌上看見紅薯了。
可趙昕悅還小,那些五花八門的豆粥她吃不了,何況這會是在年前臘月裏,紅薯還很新鮮,店家選的還全是紅心的甜薯,外皮全部削掉,切成大塊和上等的稻米一起熬粥,又黏又糯,的確很香甜。
趙昕悅人小肚量卻一點不小,趙軍一勺連著一勺喂著,比姚晴天吃得還認真,姚晴天吃了半碗赤豆粥還吃了半碗豆腐腦,加上趙昕悅吃剩的半碗稠粥,趙軍挨著碗擺開的順序逐一將三個碗裏的剩餘的粥和豆腐腦吃完,原本姚晴天吃飯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趙軍,可誰讓他那邊有隻搗亂的胖團子拖後腿,不止困住了一隻手,能動的那隻手還得隨時去阻止好動寶寶探索世界時可能遇到的磕磕碰碰,所以優哉遊哉的姚晴天吃飯的進度還略微快了趙軍一絲絲。
趙軍全付心神在小昕昕身上,所以並沒有發現在這家店裏用餐的有位熟人薛洪,薛洪住的地方離這一片不是太遠,騎著自行車十多分鍾的路程,前些年享受慣了,是這家店的常客,哪怕如今手上沒有早些年那麽寬裕也不至於到了節衣縮食的地步,依然保留著原來的一些習慣,特別是最近秦玫買菜時專挑便宜的蔬菜買,魚肉一概全無,薛洪在家吃得就更少了。
薛洪才坐下來便看到了趙軍一行,他也發現了薛青鬆並不在,所以放心地吃起了早餐,一邊吃一邊還算計著些事情。
薛洪知道薛青鬆時常利用午休和下班後的時間去趙軍開的鹵肉店幫忙,他隻道是為了在那店裏吃兩頓免費的飯,並不知道薛青鬆算是店裏半個老板,幫著管店的。
在薛洪印象中,薛青鬆這個兒子一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病弱模樣,就這還能在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情況下找了一份打雜的活就為了養活自己,家中秦玫薛麗華母女卻隻知道伸手找他要錢,薛洪覺得她們娘倆不能一直在家中坐吃山空,該出去找份活幹了,就是薛麗華最近自己也有這想法。
原先秦三有份油水豐厚的肥差事,秦三他媳婦更是有好幾處門麵和店鋪,母女倆真想工作也不愁沒地方去,可如今因為秦三在學校裏犯了事,他媳婦也受到牽連丟了正式的工作,正和他鬧著,這種時候但凡她看到一個姓秦的都要罵上幾句,更不要說安排工作了。
倒是趙軍那個店合適,據薛洪所知,那店生意特別好,店裏服務員工資不可能低,並且隔三差五打包一些鹵味回來肯定也方便,說不定都能學會做那些鹵味,以後他們開個薛家鹵味店就更好了。
如今啊,幹個體戶老賺錢了,薛洪可是知道,住他家樓下的一家子原是在火柴廠上班的,把工作崗位賣了開店做買賣去了,聽說都成萬元戶了,幾個兒子最近鬧著分家。
他隻有薛青鬆一個兒子,這家業以後肯定都是留給他的,相信他很願意幫著安排謀劃,不過這事得等過了來年正月再找他說……
心裏算計著這些事,薛洪吃得就慢了,等趙軍一行起身,薛洪自個的早餐涼透了才回神,大冬天的,涼了的早餐味道差了很多,薛洪勉勉強強吃了一半就放下了,將剩下的包子裝起來塞到皮包裏,騎著自行車去單位上班了。
其實這個點,薛洪早就遲到了,不過他這些年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同事和領導早就習慣了,一把年紀的人,又是單位老人,說了又不聽,聽了也不會改,反正升職加薪沒他的份,礙不著旁人的事,大家也懶得管了,也就導致薛洪在工作上越來越混了。
吃完飯,趙軍帶著姚晴天去了店裏,這時候處理好的鴨子已經送到店裏了,這些是要做烤鴨的。
整個大樓是一個扁扁的口字型,一樓的話除了四個拐角處的幾間店鋪,其餘後麵都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劃分使用,最近,趙軍開了後門,在外麵砌了兩個大烤爐,專門用來做烤鴨,畢竟烤鴨這樣的美食最好是趁剛出爐熱乎乎的時候吃更佳,新鮮出爐烤鴨的香味也是勾著一群群人不停來店裏消費的大殺器。
鴨子進烤爐之前需要用特製的料醃製浸泡,這些配料和各種鹵汁經過姚晴天不停的改良、優化,味蕾上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也是鹵味店的立身根本,如今都是姚晴天一人單獨調配、熬製,配方除了他們夫妻其餘人都不得而知。
過了中午,和薛青鬆一起吃了中飯,姚晴天才抱著趙昕悅坐上了三輪車回村裏,趙軍去學開車了。
縣城裏如今有好幾輛轎車,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和林家相熟的一位於姓老板剛剛購置了一輛私人轎車,兩家交情非比尋常,主動提出將轎車出借,讓林笑笑可以坐轎車出嫁。
薛青鬆原本想著開三輪車迎親也很好,到時候趙軍陪著他一起去,趙軍人高力氣大,既可以做司機又能幫著搬嫁妝。
如今換成四輪轎車,薛青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司機,於老板是女方親友也不合適,幹脆還是趙軍來,畢竟他開三輪車之前也是現學現開走的。
離過年也就還有三兩天,村裏家家戶戶都在備年貨,殺雞殺鴨、醃魚醃肉的,還有那更寬裕的,麻花、丸子都炸起來了,年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