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學齋室的床位隻有三尺寬,冬天被子又厚重,要睡下兩個半大的少年,還是頗為勉強的,不過二人都甘心如芥。


    一夜到天明,雪也停了,足有四五寸厚。


    今日說好要去拜訪顧北安,於是一早,四人便收拾妥當,拿上最近的作業,踩著雪,走路去了春水巷。


    知府衙門過小年才放假,一直放到元宵節,合計大半個月。


    忙碌半年的顧北安終於得了一段空閑日子,接過昔日學生寫的詩文策論,他看的很欣慰:“進步很大,詩酒趁年華,你們要珍惜大好的時光。”


    莊稼長勢好,他這位老農才會安心。


    白雪笑著插話:“努力向學自然是應當,不過今日可以放鬆一下,你們有口福,今日有鹿肉吃,雪日吃這個最是滋補了。”


    鹿肉?沈長林驚喜的瞪大眼睛:“哪來的?”


    “還能是誰,王指揮送來的唄,已經切成薄片醃製好了,你們先點炭火,等他來就可以烤了,我去請魏醫士過來。”


    說曹操曹操便到,話才說完,王指揮也就是王巡檢便到了院門口。


    這鹿肉是衙門的同仁獵到的,送了他一塊,王指揮雖是一介大老粗,但明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立刻趁新鮮送到顧北安這兒來。


    美其名曰感謝顧北安不忘承諾,保他升職,以作謝禮。


    不過明眼人都瞧得出,老王醉翁之意不在酒,對魏醫士還有些念念不忘的意思,借著吃烤鹿肉的機會,想和魏醫士多見見。


    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魏醫士對他依舊冷淡。


    不過王指揮內心十分堅強,悠悠道:“就算是一顆石頭,也有被我捂熱的一天。”


    沈長林挑了挑眉:“不一定哦,很難的。”


    “……”


    王指揮一記眼刀飛來:“小長林,我好歹是你師傅,就這麽懟我?”


    說罷一招擒拿術要揪沈長林的胳膊,但沈長林反應迅速,一個閃躲,竟從王指揮的手下躲開,並閃出半丈遠。


    “行啊,身手有進步。”


    “哈哈,多虧師傅教的好。”


    平淡規律的學習時光過的飛快,冬去春來,秋至暑散,很快就到了院試前夕。


    院考的主考官是一省之學政,學政雖在地方為官,卻都是皇帝親任,三年一屆,等於欽差大臣,都是天子親近之人,其才學閱曆皆很出眾。


    按規製,學子們要去省府參加院考,但考慮到路途遙遠兼人數眾多,一般都采用學政在個府巡考的方式舉行,因此,每府院考的時間不盡相同。


    這次景安府輪到八月舉行考試,恰好氣溫宜人,屬於運氣特別好的一年。


    院考分兩場,一為正試,二為複試,主要考四書文、經論、詩文、雜文等,科舉考試無論童試、鄉試、會試,其考試體型大同小異,區別在於競爭激烈的程度,還有考題的深奧度,越往上考,考生素質越高,想要脫穎而出,必須有真知灼見。


    而院考的題目,則由學政本人加各著名書院的山長,在世大儒以及大學者聯合討論而定,沈長林看過往年的題目,基本從四書五經出題,但出題角度會更側重治國方略,而不是泛泛之論。


    考前半個月,沈長林一行去給幫他們做保的廩生送銀兩,這叫做送贄敬,廩生幫人做保,若被保學子出現舞弊等擾亂考紀的行為,作保人也要連坐,嚴重者會丟掉廩生名額甚至治罪。


    因此,這贄敬,也像是風險保證金,不退還那種。


    沈長林原本想請李文柏做保,不過他似乎想利用這次院考好好掙一筆外快,知道他家貧十分缺銀子,沈長林幾人便很識趣的另找他人,免得他為難。


    交了贄敬,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準備階段,每日按照計劃去複習準備,沈長林由一開始的緊張,到逐漸放鬆,最後輕裝上陣,啟程來到考院前。


    照例是先搜身,核對考引,廩生認保等程序,接著領取考牌,按照序號進入自己的考間。


    來時天還未明,等考生們各自落座,天色已經大亮。


    緊接著銅鍾敲響,全場肅靜。


    院考正式開始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28 23:33:59~2022-05-29 23:38: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最近爛文怎麽這麽多、橘橙3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最近爛文怎麽這麽多 5瓶;野火 2瓶;宛若夏花 1瓶;


    第50章 試帖詩


    ◎是陷阱的味道【合更】◎


    院試的錄取名額, 按當地的文風高下、賦稅人丁多寡而不同。


    景川府的錄取名額是六十人,今年參考的學子超七百,錄取率不足十分之一。


    沈長林剛才排隊入考場時, 見了好些須發皆白的老童生,及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 成家立業甚至年老了都不放棄科考,可見科舉考試的魅力和競爭之大。


    按照慣例,沈長林依舊邊研墨邊看試卷, 第一場考八股文一篇, 試帖詩一首,答題時間共兩天一夜,時間上還是頗為充裕的。


    八股文的題目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1],這題不算難,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人要堅持根本,這樣治國做人的根本才會有。


    本題出的中規中矩, 可發揮的餘地不大, 沈長林想了想, 破題——惟求道而不立本心,則昏聵而無益於己, 接著承題、起講, 整篇八股文概括起來, 便是讚同古先聖賢的真知灼見,並化用了一些典故, 讚頌當今聖上和國策, 最後表了一番忠心, 抒發一些自我之本道。


    沈長林考府試時答題比較激進,經過一年多時間沉澱磨煉,院試時整個人沉穩了許多。


    然,內心的風雲激蕩永不會消失。


    在沈長林的內心,他對這個時代、社會、製度有很多個人看法,在他看來,如今雖是太平盛世,但盛景之下仍是滿目瘡痍,社會底層仍過得很苦,有無數的地方待改進。


    但這些觀點,在府考中出現是不合時宜的,因此他隻在歌功頌德的錦繡華文下,暗藏了一點點自己的小心思。


    沈長林先在心裏打腹稿,接著屏息凝神,蘸墨下筆。


    等他寫完,考院報時的鍾聲敲響,是申時,答題進度和沈長林預估的差不多。


    寫完八股文,接下來便是試帖詩了,其題目是——平仲君遷。


    試帖詩的題目基本出自古人成句,因此答題學子必須知其出處,才能準確切中韻腳和題意。


    此時再看題,沈長林嗅出幾絲陷阱的味道,因為這題出的較冷門,源自《枯樹賦》,詩賦中有雲——中若夫鬆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槎枿千年[2】,因此韻腳是年。


    沒有讀過《枯樹賦》的學子,便隻能想到晏子世稱平仲,不僅立意偏韻腳錯,估計還要疑惑一番,考晏子搬家有何深意。


    幸好到府學後,沈長林不說博覽群書,也算在能力範圍內,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詩文,他讀過這篇賦文。


    好險,沈長林暗道。


    試帖詩的書寫不比八股簡單,同樣要破題、承題,同時還有固定韻腳,並需注意粘聯及韻律,整體要有美感,雕琢起來頗費心血。


    因此,等沈長林打好腹稿,天色已暗。


    院考和府考不一樣,沒三支蠟燭的餘地,不許點燈,天黑便無法答卷。


    沈長林胸有成竹,倒不慌忙,就著最後一點天光洗漱妥當,合衣躺在考間的小床上沉沉睡去,等第二日天亮,將心裏想好的詩文謄寫到紙上即可。


    剩下大半天時間,便是重複檢查,以防偏題和錯字。


    第二場複試相對正試題目要簡單一些,是四書文兩題,六書轉注說兩題,擬古人賦一篇,擬古人論一篇,四書文和六書轉注說在沈長林這算送分題,先解釋鑒賞原文含義,然後肯定聖賢思想,再舉一反三,結合國情實際,表達自己的見解即可。


    至於擬古人的賦和論,簡而言之便是仿寫,也不算難。


    但第二場考試的時間未變,卻要答六題,題量增加不說,夜間還不許點燈加班,對考生而言,這是對答題速度、思維敏捷度、承壓力、體力的綜合考驗。


    沈長林基本策略是,先讀題,打腹稿,後在草紙上寫關鍵詞做提綱,反複推敲檢查兩遍,沒問題後一鼓作氣答完。


    免得重複書寫浪費寶貴的答題時間。


    “諸考生停筆,收卷。”


    伴隨銅鍾敲響,巡考官們開始收卷了,等全部試卷收妥,一直落鎖的考院大門才會被開啟,學子們魚貫而出。


    “玉壽,青山,我在這。”沈長林站在考院門口,對結伴走出的沈玉壽賀青山招手。


    落日餘暉下,每個人的身上臉上都鍍著一層金光,終於考完了,諸人都長舒一氣。


    “我們再等等舒陽。”


    等孫舒陽到了,四人一起往西市走去,預備找一家清淨的小飯館吃頓美食犒賞自己,順便核對討論彼此的答題文章。


    秋日的風徐徐拂麵,透著清新的桂花味,踩著夕陽聞著花香,四人的精神格外放鬆。


    他們一邊走一邊核題,前麵的還好,立意角度各有千秋,總的來說都答的不錯,唯到試帖詩——平仲君遷這題,賀青山整個人都不好了,他便是踩入陷阱,寫晏子搬家的其中一位。


    沈玉壽的閱讀量與沈長林基本持平,因此他知道平仲君遷的出處。


    而孫舒陽純屬運氣好,因為沈長林曾經在齋室小討論會上提到過《枯樹賦》這首詩,他覺得有意思,結束後找到全詩拜讀了一番,雖然看過就放下了,但至少知其典故。


    孫舒陽拍了拍賀青山的肩膀:“青山兄,我記得當時你也在場呀。”


    “……”


    賀青山拚命的回想,好像是有這麽回事,他當時幹什麽來著?


    哦,對了,他在看《包公案》。


    賀青山最近十分沉迷斷案類的雜書,《狄公案》《包公案》百看不厭,最近還買了套《洗冤錄》放在床頭,此前他一直認自己能兼顧的學業和興趣,今日一看,他大錯特錯。


    “唉。”賀青山長歎一聲,如果他當時沒在看雜書,就不會錯過《枯樹賦》這首詩,院試的試帖詩就不會偏題,他的成績本就不拔尖,現在更無中秀才的希望了。


    沈長林也為賀青山感到惋惜,但一切選擇皆源於自己,隨之而來的結果,自然也要承受。


    並且賀青山過幾年便要及冠,沒有幾分應對失敗和錯誤的魄力,怎能成人。


    “有詩雲,誰怕竹杖芒鞋輕勝馬,青山,你別多想,咱們吃飯去。”


    賀青山沉了沉肩:“說得對,走!”


    今夜的西市,格外熱鬧幾分,考完試的學子,有一大半匯聚於此。


    眼看僻靜的去處是尋不見了,沈長林他們改換目標,幹脆去了一家學子最多的飯館,裏麵有不少府學同窗,正好多交流。


    “聽說了嗎?這次院考揪出了一個作弊的。”


    “真的假的?我在考院怎麽沒聽見動靜?”


    剛一落座,最先聽見的卻是小道八卦。


    科舉舞弊,一直是從嚴從重處罰,翻看史書,上麵記載的因舞弊被革被流放,甚至被殺頭的比比皆是。


    “為不影響其他考生答題,這事發生時是冷處置,並未喧嘩。”


    “作弊考生已被羈押了,也牽扯到了為其做保的廩生,還有連保的學子,這一串人是慘咯,接下來科考無望不說,說不定還要下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搖上青雲(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墨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墨色並收藏扶搖上青雲(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