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回到了營區,北靖候世子一臉失落的騎著馬也回來了。
沈長林瞧他這臉色,便知沒獵到祥瑞白鹿,隻得安慰他:“明日再努力。”
“隻得如此。”小世子坐下,嗅了嗅空氣中烤肉的香氣,“烤兔肉?”
“對,今日上午不是獵到了兩隻野兔麽,已醃製好了,在那邊烤呢。”沈長林說著,往旁邊的篝火走去,上麵架著很多烤架,其中有兩隻鐵簽字穿著的野兔,便是他今日的收獲。
沈長林用布包住鐵簽手柄,將野兔取下看了看,隻見表皮金黃,油順著皮肉直往下淌,一陣陣誘人的肉香味飄散開,勾得人直流口水,他取出腰間的小匕首,削了一片兔肉塞到嘴裏嚐滋味。
“嗯,熟了,真香,世子快過來嚐嚐。”
一共兩隻烤野兔,他們正好一人一隻,也懶得切成薄片,直接撕下來手捧著啃便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滋味甚美。
望著漆黑天空中閃爍的繁星和皎潔的明月,沈長林感覺心情一片暢快。
他一邊吃肉,一邊和北靖候世子閑話,問起西北的種種風土人情和趣事。
“小沈,你要是到了西北,我帶你去獵狼!”
沈長林哈哈大笑:“那敢情好,一言為定!”
說笑的同時,沈長林也分心想著聖上的病情,不知為何,聖上舊病複發的消息未曾公開。
一夜過去,直到翌日早上,大家才知昨夜聖上已低調返回皇城,雖用的是回宮處理緊急政務的借口,但隻要稍稍思索,任誰都猜得出,隻怕是聖上又病了。
宣旨的太監嗓門極高:“聖上口諭,請諸位繼續狩獵,該有的彩頭和獎賞,自有之。”
聖上和三位皇子都走了,對於想借機表現自己,得聖上青眼的人來說,自是沮喪不已,但對沈長林來講,卻無關緊要,而北靖候世子也放棄了獵祥瑞的想法,二人互相配合,日日滿載而歸。
幾天後狩獵結束,一累計總數,北靖候世子名下的獵物竟是最多的,聖上賞了那柄他念念不忘的玄鐵弓,還有一袋子金錠。
“玄鐵弓歸我,金錠歸你!”
沈長林付出了一半功勞,便沒有推遲,將滿滿一袋金錠收下。
聖上出手自然大方,這一袋子金錠合計五十兩,價值四百兩白銀,完全可以在華京城買一座像樣的雅致小院。
他有種驟然暴富之感,但這隻不過是貴人從手指縫中流出來的小財罷了。
沈長林嘖嘖歎息,揣上一袋金錠回了住處。
財不外露,雖趙悲煦不會覬覦他這區區五十兩黃金,文平憲也不是眼皮子淺薄的人,但秉承低調發財的原則,沈長林隻和小兄分享了這件事。
二人商量後,將金錠換成了銀票,仔細存放,待回景安之時,再孝敬一半給錢氏。
狩獵結束後又過了幾日,終於等到春闈放榜之時。
這日清晨,四人早早醒來,都沒有去貢院看榜,因為隻要高中,自有人來家裏報喜。
華京城榜下捉婿的風俗更甚,若一不小心被捉了去,恐要費好大一番力氣才能脫身。
吃罷早飯,四人閑來無事,沈長林幹脆做起師傅來,教其他三人套練一些簡單的劍招。
他們雖說沒有去看榜,但事關重大,免不得心中激動和煎熬,因此這劍招練的有些漫不經心。
突然,一陣鑼鼓聲從街口由遠及近。
這鼓聲震耳欲聾,不一會就到了他們居住的小院門口。
“恭喜趙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春闈杏榜第三十二名!”報喜的人高聲喊道。
趙悲煦狠狠的舒了一口氣,春闈登榜便是貢士,至金鑾殿走一遭後,至少有個同進士出生,他們景安趙家,多少年沒有出過進士了,苦讀二十餘載,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既對得起父輩祖宗,也算對得起自己。
“煜照兄,恭喜恭喜。”
“苟富貴勿相忘呀。”
“可不要飛黃騰達了,就忘了老友啊。”
趙悲煦努力平複著激動的心情,回應友人的調侃:“莫光顧著恭喜我,你們的喜報還在後頭呢。”
京城趙家應該一早就派小廝去榜下盯著了,發現趙悲煦榜上有名後,立即派了馬車接人過府,設宴慶賀,盛情之下,趙悲煦告別友人,匆匆登車離去。
小院熱鬧了一陣,又迅速歸於平靜,唯有安靜的等待。
突然,又一陣鑼鼓聲到了門前,傳信人喜氣洋洋高聲唱喝。
“恭喜府上沈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春闈杏榜第五十七名,新貴人快出來吧!”
沈長林和沈玉壽對望了一眼,未曾來得及開口,文平憲焦急詢問:“我們這有兩位沈公子,請閣下將全名說出來,我們才搞得清是哪位!”
這位傳信人未曾來得及開口,身後幾輛馬車駛來停在門口,車上下來幾位穿官服的男子。
“春闈杏榜第五十七名是沈玉壽,大沈公子。”
說著作揖步入院內:“恭喜沈長林小沈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本次春闈杏榜第一名,高中會元!小沈公子乃去歲平安布政司秋闈的解元,加如今已連中兩元!可喜可賀啊!”
另有一官員道:“大沈公子小沈公子雙雙高中,家學興旺,真乃天下士人之典範!”
沈長林沈玉壽笑著回應,一個說哪裏哪裏,另一人道謬讚謬讚。
待報喜的人離去,雙雙相望而笑。
寒窗苦讀的辛苦,背井離鄉的付出,一切因科舉而嚐的酸甜苦辣,盡在這一眼之中。
沈長林高中會元,離連中三元僅一步之遙,若將小三元算在內,他已連中五元。
春闈魁首的名號迅速在華京城傳播開來,沈長林的姓名、年歲、長相、才學,和他相關的信息如春風般迅速湧動,人人都對這年輕的會元感到好奇,並津津樂道。
他是第一名,來報喜的人自是一波接著一波,幾乎將小院的門檻踏平。
待送走最後一波報喜的人,沈長林和沈玉壽才得空,細細品味這中了貢士的滋味。
沈長林想起從前中縣案首府案首時的心情,那時會激動的全身發抖,思緒混亂,而現在連中兩元,卻淡定得多了,竟有種笑看風雲的淡定。
沈玉壽亦然,他挑挑眉:“老規矩,先寫家書。”
待奶奶和爹娘知道他們雙雙高中,隻怕是要樂瘋了。
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文平憲強顏歡笑,望著將暗的天色,隻能自我安慰,有舉人功名也很好了。
正想著,突然一陣鑼音傳來,緊接著是賀喜聲:“恭喜文公子高中,位列春闈副榜第三名!”
作者有話說:
注:捕獵食用野生動物犯法且不健康,也破壞自然環境!文中背景特殊,且劇情需要,才有狩獵這個情節!。,。感謝在2022-06-29 23:29:20~2022-06-30 23:19: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蕉寶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霧都隱者 10瓶;29276671 5瓶;晨熙麻麻 1瓶;
第81章 參酒會
◎豪傑文武雙修◎
春闈有正副榜之分。
正榜合一百人, 將在下月齊登金鑾寶殿參加殿試,由聖上親自考察學問,並按前三前二十三至前一百, 分成一甲二甲三甲進士,成為天子門生。
至於副榜, 今年取二十人,雖掛副貢士之名,其實仍舊是舉人, 隻是可進國子監讀書, 日後直接授官,不想進國子監的也可到吏部報到,會被優先安排官職,比普通舉人更快得到實差,不必苦熬等待。
“甚好,甚好,甚好!”
文平憲原以為自己徹底落榜,雖自我安慰著, 但內心仍十分失落, 誰料失落之時, 又引來轉機,心情幾起幾浮, 若非他年輕身骨好, 換個老頭兒來經曆這一遭, 準要背過氣去。
“上得副榜也很好了,雖就差幾名, 但時也命也!”文平憲道。
送走報喜的人, 天色已徹底暗下, 一輪絨月緩緩升起,暖風徐徐吹入窗欞,帶來一陣清新。
一院的四人都上了榜,真乃天大的喜慶事,沈玉壽請街麵上跑腿的上酒樓叫了一桌好酒菜,他們邊吃邊聊並說起未來的打算。
“拙荊和孩子們還在平昌等我,讀書這些年苦了他們幾個,去國子監讀書少不得又要兩年時光,授予的官職雖好些,但也要拚人脈,我不定落個什麽差事,不如直接去吏部報到,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此前任過景安知府,名喚宋槐程,你們應當認得,當年若雲兄中小三元時,不就是這宋大人點的麽。”
文平憲說著,舉杯道:“論起來,這位宋槐程大人,還是二位的座師呢。”
這座師,指的是舉子科考時的主考官,府試由知府主持,所以宋槐程確實也算沈長林沈玉壽的座師。
朝廷雖明令禁止考官和考生以師徒名義稱呼來往,但私下裏,互稱座師門徒的官生仍然不少,畢竟這是一條現成的架設人脈網絡的好路子。
明看是師徒,其實就是相互抱團罷了。
沈長林也舉起酒杯:“宋大人為人剛直,不講這一套,我和玉壽不敢自稱為門徒。”
文平憲一訕,點頭稱是。
其實他的話一出口,沈長林便明白是何意,哪怕上了副榜,去吏部報到時,也是有熟人好說話,文平憲向來老實,到了授官的這一步,方覺自己什麽人都不認得。
聽沈長林這樣答,他自責起來,自認唐突:“我說錯話了,自罰一杯。”
“隨口一言,有何妨礙,文兄不必掛懷。”
沈長林雖暗暗拒絕了文平憲,但心裏已經決定,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幫一幫這位老兄。
師傅薑無戈還有恩師許晉蓓皆能量巨大,但他們不會輕易助人,沈長林思來想去,北靖候世子或可幫上忙。
但事情在辦妥前,還是不要同文平憲說了,免得空歡喜一場。
“按慣例,一甲進士將直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編修等職,二甲選為庶吉士,任國子博士、中書舍人等官職,一入官場便是天子近臣,將來入閣拜相,大有前途,就算是三甲進士,也可任地方府府同知、縣令,起步便高人一等,將來至少是地方的四品五品大員。”
文平憲再敬他們一杯:“祝你們殿試上一切順利,將來鵬程萬裏,大展宏圖。”
“但願如此……”
這頓酒吃到深夜。
第二日、第三日,沈長林又去拜謝師傅薑無戈、恩師許晉蓓,恰好青空先生歸京,又去拜見他老人家。
接著又與來京後認得的同鄉、同年,已及原先在淮華書院認得的同窗聚會慶賀。
人人都想見見這位年輕的沈會元,於是聚會之時,友人往往攜朋帶友,各人互相引薦,又結識了許多新人。
這些人中,有敬仰的、羨慕的、好奇的,也有嫉妒的、挑刺的,沈長林經曆過這麽多,對場麵上的奉承和為難早已看淡,接受善意的讚美,但絕不在誇讚聲中迷失,如今他風頭無二,但在士人階層中,仍舊是小角色罷了,飄不得。
而諷刺和冒犯,他也會毫不客氣的反擊,他一個頂天立地的七尺男兒,就是要活得坦蕩瀟灑。
這日常翠樓的酒宴上,便有一位周士子挑釁沈長林,周士子生的魁梧,出身武將之家,大概是家裏武夫太多,便想要培養出一位文臣,隻可惜周士子非讀書的料,讀到而立之年,才勉強得了個秀才,接著蒙祖蔭到國子監讀書。
混了幾年,讀書沒長進,狐朋狗友倒是結交了一堆。
“沈會元,光學問了得還不夠啊。”
沈長林哦了一聲:“依兄台之見,該當如何啊?”
沈長林瞧他這臉色,便知沒獵到祥瑞白鹿,隻得安慰他:“明日再努力。”
“隻得如此。”小世子坐下,嗅了嗅空氣中烤肉的香氣,“烤兔肉?”
“對,今日上午不是獵到了兩隻野兔麽,已醃製好了,在那邊烤呢。”沈長林說著,往旁邊的篝火走去,上麵架著很多烤架,其中有兩隻鐵簽字穿著的野兔,便是他今日的收獲。
沈長林用布包住鐵簽手柄,將野兔取下看了看,隻見表皮金黃,油順著皮肉直往下淌,一陣陣誘人的肉香味飄散開,勾得人直流口水,他取出腰間的小匕首,削了一片兔肉塞到嘴裏嚐滋味。
“嗯,熟了,真香,世子快過來嚐嚐。”
一共兩隻烤野兔,他們正好一人一隻,也懶得切成薄片,直接撕下來手捧著啃便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滋味甚美。
望著漆黑天空中閃爍的繁星和皎潔的明月,沈長林感覺心情一片暢快。
他一邊吃肉,一邊和北靖候世子閑話,問起西北的種種風土人情和趣事。
“小沈,你要是到了西北,我帶你去獵狼!”
沈長林哈哈大笑:“那敢情好,一言為定!”
說笑的同時,沈長林也分心想著聖上的病情,不知為何,聖上舊病複發的消息未曾公開。
一夜過去,直到翌日早上,大家才知昨夜聖上已低調返回皇城,雖用的是回宮處理緊急政務的借口,但隻要稍稍思索,任誰都猜得出,隻怕是聖上又病了。
宣旨的太監嗓門極高:“聖上口諭,請諸位繼續狩獵,該有的彩頭和獎賞,自有之。”
聖上和三位皇子都走了,對於想借機表現自己,得聖上青眼的人來說,自是沮喪不已,但對沈長林來講,卻無關緊要,而北靖候世子也放棄了獵祥瑞的想法,二人互相配合,日日滿載而歸。
幾天後狩獵結束,一累計總數,北靖候世子名下的獵物竟是最多的,聖上賞了那柄他念念不忘的玄鐵弓,還有一袋子金錠。
“玄鐵弓歸我,金錠歸你!”
沈長林付出了一半功勞,便沒有推遲,將滿滿一袋金錠收下。
聖上出手自然大方,這一袋子金錠合計五十兩,價值四百兩白銀,完全可以在華京城買一座像樣的雅致小院。
他有種驟然暴富之感,但這隻不過是貴人從手指縫中流出來的小財罷了。
沈長林嘖嘖歎息,揣上一袋金錠回了住處。
財不外露,雖趙悲煦不會覬覦他這區區五十兩黃金,文平憲也不是眼皮子淺薄的人,但秉承低調發財的原則,沈長林隻和小兄分享了這件事。
二人商量後,將金錠換成了銀票,仔細存放,待回景安之時,再孝敬一半給錢氏。
狩獵結束後又過了幾日,終於等到春闈放榜之時。
這日清晨,四人早早醒來,都沒有去貢院看榜,因為隻要高中,自有人來家裏報喜。
華京城榜下捉婿的風俗更甚,若一不小心被捉了去,恐要費好大一番力氣才能脫身。
吃罷早飯,四人閑來無事,沈長林幹脆做起師傅來,教其他三人套練一些簡單的劍招。
他們雖說沒有去看榜,但事關重大,免不得心中激動和煎熬,因此這劍招練的有些漫不經心。
突然,一陣鑼鼓聲從街口由遠及近。
這鼓聲震耳欲聾,不一會就到了他們居住的小院門口。
“恭喜趙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春闈杏榜第三十二名!”報喜的人高聲喊道。
趙悲煦狠狠的舒了一口氣,春闈登榜便是貢士,至金鑾殿走一遭後,至少有個同進士出生,他們景安趙家,多少年沒有出過進士了,苦讀二十餘載,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既對得起父輩祖宗,也算對得起自己。
“煜照兄,恭喜恭喜。”
“苟富貴勿相忘呀。”
“可不要飛黃騰達了,就忘了老友啊。”
趙悲煦努力平複著激動的心情,回應友人的調侃:“莫光顧著恭喜我,你們的喜報還在後頭呢。”
京城趙家應該一早就派小廝去榜下盯著了,發現趙悲煦榜上有名後,立即派了馬車接人過府,設宴慶賀,盛情之下,趙悲煦告別友人,匆匆登車離去。
小院熱鬧了一陣,又迅速歸於平靜,唯有安靜的等待。
突然,又一陣鑼鼓聲到了門前,傳信人喜氣洋洋高聲唱喝。
“恭喜府上沈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春闈杏榜第五十七名,新貴人快出來吧!”
沈長林和沈玉壽對望了一眼,未曾來得及開口,文平憲焦急詢問:“我們這有兩位沈公子,請閣下將全名說出來,我們才搞得清是哪位!”
這位傳信人未曾來得及開口,身後幾輛馬車駛來停在門口,車上下來幾位穿官服的男子。
“春闈杏榜第五十七名是沈玉壽,大沈公子。”
說著作揖步入院內:“恭喜沈長林小沈公子金榜題名,名列本次春闈杏榜第一名,高中會元!小沈公子乃去歲平安布政司秋闈的解元,加如今已連中兩元!可喜可賀啊!”
另有一官員道:“大沈公子小沈公子雙雙高中,家學興旺,真乃天下士人之典範!”
沈長林沈玉壽笑著回應,一個說哪裏哪裏,另一人道謬讚謬讚。
待報喜的人離去,雙雙相望而笑。
寒窗苦讀的辛苦,背井離鄉的付出,一切因科舉而嚐的酸甜苦辣,盡在這一眼之中。
沈長林高中會元,離連中三元僅一步之遙,若將小三元算在內,他已連中五元。
春闈魁首的名號迅速在華京城傳播開來,沈長林的姓名、年歲、長相、才學,和他相關的信息如春風般迅速湧動,人人都對這年輕的會元感到好奇,並津津樂道。
他是第一名,來報喜的人自是一波接著一波,幾乎將小院的門檻踏平。
待送走最後一波報喜的人,沈長林和沈玉壽才得空,細細品味這中了貢士的滋味。
沈長林想起從前中縣案首府案首時的心情,那時會激動的全身發抖,思緒混亂,而現在連中兩元,卻淡定得多了,竟有種笑看風雲的淡定。
沈玉壽亦然,他挑挑眉:“老規矩,先寫家書。”
待奶奶和爹娘知道他們雙雙高中,隻怕是要樂瘋了。
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文平憲強顏歡笑,望著將暗的天色,隻能自我安慰,有舉人功名也很好了。
正想著,突然一陣鑼音傳來,緊接著是賀喜聲:“恭喜文公子高中,位列春闈副榜第三名!”
作者有話說:
注:捕獵食用野生動物犯法且不健康,也破壞自然環境!文中背景特殊,且劇情需要,才有狩獵這個情節!。,。感謝在2022-06-29 23:29:20~2022-06-30 23:19: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蕉寶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霧都隱者 10瓶;29276671 5瓶;晨熙麻麻 1瓶;
第81章 參酒會
◎豪傑文武雙修◎
春闈有正副榜之分。
正榜合一百人, 將在下月齊登金鑾寶殿參加殿試,由聖上親自考察學問,並按前三前二十三至前一百, 分成一甲二甲三甲進士,成為天子門生。
至於副榜, 今年取二十人,雖掛副貢士之名,其實仍舊是舉人, 隻是可進國子監讀書, 日後直接授官,不想進國子監的也可到吏部報到,會被優先安排官職,比普通舉人更快得到實差,不必苦熬等待。
“甚好,甚好,甚好!”
文平憲原以為自己徹底落榜,雖自我安慰著, 但內心仍十分失落, 誰料失落之時, 又引來轉機,心情幾起幾浮, 若非他年輕身骨好, 換個老頭兒來經曆這一遭, 準要背過氣去。
“上得副榜也很好了,雖就差幾名, 但時也命也!”文平憲道。
送走報喜的人, 天色已徹底暗下, 一輪絨月緩緩升起,暖風徐徐吹入窗欞,帶來一陣清新。
一院的四人都上了榜,真乃天大的喜慶事,沈玉壽請街麵上跑腿的上酒樓叫了一桌好酒菜,他們邊吃邊聊並說起未來的打算。
“拙荊和孩子們還在平昌等我,讀書這些年苦了他們幾個,去國子監讀書少不得又要兩年時光,授予的官職雖好些,但也要拚人脈,我不定落個什麽差事,不如直接去吏部報到,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此前任過景安知府,名喚宋槐程,你們應當認得,當年若雲兄中小三元時,不就是這宋大人點的麽。”
文平憲說著,舉杯道:“論起來,這位宋槐程大人,還是二位的座師呢。”
這座師,指的是舉子科考時的主考官,府試由知府主持,所以宋槐程確實也算沈長林沈玉壽的座師。
朝廷雖明令禁止考官和考生以師徒名義稱呼來往,但私下裏,互稱座師門徒的官生仍然不少,畢竟這是一條現成的架設人脈網絡的好路子。
明看是師徒,其實就是相互抱團罷了。
沈長林也舉起酒杯:“宋大人為人剛直,不講這一套,我和玉壽不敢自稱為門徒。”
文平憲一訕,點頭稱是。
其實他的話一出口,沈長林便明白是何意,哪怕上了副榜,去吏部報到時,也是有熟人好說話,文平憲向來老實,到了授官的這一步,方覺自己什麽人都不認得。
聽沈長林這樣答,他自責起來,自認唐突:“我說錯話了,自罰一杯。”
“隨口一言,有何妨礙,文兄不必掛懷。”
沈長林雖暗暗拒絕了文平憲,但心裏已經決定,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幫一幫這位老兄。
師傅薑無戈還有恩師許晉蓓皆能量巨大,但他們不會輕易助人,沈長林思來想去,北靖候世子或可幫上忙。
但事情在辦妥前,還是不要同文平憲說了,免得空歡喜一場。
“按慣例,一甲進士將直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編修等職,二甲選為庶吉士,任國子博士、中書舍人等官職,一入官場便是天子近臣,將來入閣拜相,大有前途,就算是三甲進士,也可任地方府府同知、縣令,起步便高人一等,將來至少是地方的四品五品大員。”
文平憲再敬他們一杯:“祝你們殿試上一切順利,將來鵬程萬裏,大展宏圖。”
“但願如此……”
這頓酒吃到深夜。
第二日、第三日,沈長林又去拜謝師傅薑無戈、恩師許晉蓓,恰好青空先生歸京,又去拜見他老人家。
接著又與來京後認得的同鄉、同年,已及原先在淮華書院認得的同窗聚會慶賀。
人人都想見見這位年輕的沈會元,於是聚會之時,友人往往攜朋帶友,各人互相引薦,又結識了許多新人。
這些人中,有敬仰的、羨慕的、好奇的,也有嫉妒的、挑刺的,沈長林經曆過這麽多,對場麵上的奉承和為難早已看淡,接受善意的讚美,但絕不在誇讚聲中迷失,如今他風頭無二,但在士人階層中,仍舊是小角色罷了,飄不得。
而諷刺和冒犯,他也會毫不客氣的反擊,他一個頂天立地的七尺男兒,就是要活得坦蕩瀟灑。
這日常翠樓的酒宴上,便有一位周士子挑釁沈長林,周士子生的魁梧,出身武將之家,大概是家裏武夫太多,便想要培養出一位文臣,隻可惜周士子非讀書的料,讀到而立之年,才勉強得了個秀才,接著蒙祖蔭到國子監讀書。
混了幾年,讀書沒長進,狐朋狗友倒是結交了一堆。
“沈會元,光學問了得還不夠啊。”
沈長林哦了一聲:“依兄台之見,該當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