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沈玉壽客氣而疏離的回應了。
薑逐元心中早有預感,倒也不意外,挑眉低聲道:“若雲兄入翰林是板上釘釘之事,宣瓊兄的官職和任地嘛,則難說,不知宣瓊兄心意幾何,是想留任京師,還是去地方曆練?”
沈玉壽心中一凜,客氣拱手回應:“全憑聖上心意,無論何地何職,沈某都感激不已。”
“哦?宣瓊兄覺悟甚高,將來必成大才。”薑逐元微笑著,言罷,“不過初任何職,初任何地,事關重大還是應多加思慮才是,我譽王府的大門,隨時向二位打開,有任何困難和需求,請盡管向我開口。”
恰在此時,殿前軍統帥黃一鳴前來視察宴會的守備情況。
他是聖上多年的親信,禦駕之安,皆由他親手負責,黃一鳴巡視內場,銳利的目光掃視全場,接著落在譽王、景郡王、沈長林以及沈玉壽幾人身上。
從他的視線看去,他們湊在一處,交談甚密。
黃一鳴閃到一旁,喚來一位銀甲小將,耳語幾句後,銀甲小將又找來一小太監供黃一鳴問話。
“方才譽王和沈狀元說話,你聽見了什麽?”
“回黃殿帥的話,奴才上酒時,隱約聽見他們在談論官位一類的事,隻是聲音過小,奴才聽的不全。”
“嗯,去吧,繼續多聽多看,有何異常立即上報。”黃一鳴握著劍柄,複又看向沈長林他們所在的方向,目光淩厲的掃視一圈,方出去接聖上。
護送聖上禦駕往瓊林苑咯的路上,黃一鳴小聲的將剛才所見所聽,一五一十的告知聖上。
皇帝微低著頭,眼眸微眯,迸射出一道寒芒,身旁的近侍見聖上神情嚴肅,麵色凝重,大氣也不敢出。
說話間,瓊林苑已至,諸位文武官員皇子王公,及新科進士等,皆候在門口迎接。
聖上今日穿著常服,頭戴玉冠,足踏雲靴,手握一柄紫檀小折扇,一身清爽的下了禦輦,方才還寒氣森然的眼眸此刻盛滿和煦的笑意。
沈長林打眼望去,想起鄉試結束那日,蔣文嶠笑著追上來的畫麵。
今日沒有玉簾遮擋,君臣之間的距離也格外的近,不比在保和殿那日,隔了四五丈,於是沈玉壽也瞧清了聖上的五官,一那瞬間熟悉感湧上,和沈長林一樣,他很快就想起友人蔣文嶠和聖上相貌極似。
但沈玉壽並不知道前太子的事情,所以他並未多想,隻在心裏解釋,這是巧合罷了。
如此想著不免又多看一眼,怪哉,竟連眉形和眼尾的弧度都一模一樣。
“眾卿免禮。”聖上搖著小折扇,笑得格外溫和,“諸卿將此宴當做私宴即可,不必緊張,也千萬不要端著,都給朕放輕鬆,好好享受方不負良辰美景。”
此宴為新科進士專門舉辦,沈長林作為新科狀元,自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因此他站在人群居中的位置,聖上進門時順勢一把扶住他的手臂:“沈卿,今夜你隨朕身邊。”
皇上親臨,瓊林宴正式開場。
此刻天色已全暗下,林苑內掛了無數盞精致宮燈,還有數十架青銅燭台佇立其間,使得整座園林亮如白晝。
精致成套的白瓷盛著各色珍饈,由宮人端上桌。
西域進貢的葡萄酒,市麵少見的各色佳果在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水晶杯、金盤、象牙箸,一件件精美器皿在燭光下熠熠生輝。
教坊司的琴師歌姬坐在紗簾後,隱約顯露婀娜身姿,空靈曼妙的歌聲伴隨雅致的琴音飄然入耳,令人如癡如醉。
酒還未曾入喉,酒氣已然醉人,輕紗帳幔美人笑,玉盤珍饈值千金。
在開宴動筷前,還有賞賜的環節,一般是賜詩書和官服。
聖上寫了兩首詩,一首賜給今科所有的進士,另一首單獨賜給狀元公,皆是勉勵他們今後向上為公之語,賜詩之後,又賜書,乃《大學》《中庸》等書籍,意在不忘聖人之言,最後,便是賜官服。
昨日點狀元時,隻賜了狀元、榜眼、探花三位一甲進士大紅朝服,而紅色是四品以上高官的官服顏色,三位一甲進士被賜的這套大紅朝服,除了禦馬遊街和瓊林宴可穿,今後正式入仕,就要按照規製著裝了。
因此,聖上今夜將賜一百位進士,一人一套青袍官服,上麵的補子圖案先空著,待官職擬定妥當,再補繡上去即可。
以上種種賞賜,皆按照慣例進行。
至此,正宴開場,帳幔後的琴師換上了節奏更加歡快的樂章,彈奏琵琶、箜篌的樂師或合奏或獨奏,各展技藝,歌喉曼妙的歌姬也輪番演繹著,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酒過數旬後,技術高超身姿輕盈的舞姬們穿著華麗的薄紗舞衣,伴隨琴音歌聲,表演排練過無數遍的舞蹈。
沈長林欣賞著舞姬們的表演,隻見她們一顰一笑皆風情萬種,肢體嬌軟卻柔中帶剛,那都是無數次刻苦練習才換來的。
一舞畢,沈長林不由的鼓掌。
聖上笑盈盈望來:“沈卿覺得如何?這是教坊司新編的《洛陽賦》。”
沈長林頷首答:“舞姿精妙,配樂絕佳,配合的天衣無縫,臣有幸觀之,深覺榮幸。”
“沈卿是識貨的,這支舞乃羅貴妃指導編撰,她是樂舞行家,這曲《洛陽賦》精妙所在便是舞者和樂章的配合,踩點精準方才令人沉醉。”聖上雖然沉迷修道,但也喜歡美姬歌舞,羅貴妃能得盛寵,和她能歌善舞有關。
聖上說完,招手讓四位舞姬和紗幔後的二位樂師出來:“沈卿既是同好,這幾位舞者樂者,便賜予卿。”
沈長林一愣,這份賞賜是他萬沒想到的:“陛下,臣不能受此賞賜。”
“哦?為何?”
在場諸人屏息凝神,都等著聽沈長林說一番警醒世人,不可沉迷酒色的高論,誰知這位狀元郎輕輕一笑,說的卻是:“臣家貧,住處簡陋,實在沒多餘的房間,這幾位舞樂師跟了臣,恐要寶珠蒙塵了,實乃暴殄天物矣。”
聖上大笑:“哈哈哈哈哈。”
在場的文武官員等,也忍俊不禁。
聖上歎笑著搖頭:“是朕考慮不周了。”
林月賢是本科探花郎,所以他的座次就在沈長林近旁,他望著那些歌舞樂師,內心湧起一抹道不明的苦澀,他的妻子素素便是教坊司的一位琴師。
在大乾朝,教坊司的所有樂師舞者全歸屬賤籍,賤籍世代相傳,她們時常被這樣隨手轉贈。
賤籍二字,將他的素素壓得一輩子喘不過氣,即便後來脫籍從良了,在林文二家眼中,依舊是蠱惑自己的賤人。
若有朝一日,能廢除賤籍製度該有多好,素素知道了,想必九泉之下也會感到欣慰吧。
林月賢一不小心失了神,多盯著舞姬們看了幾眼,正好被聖上捕捉到:“林探花若有所思,何故啊?”
“臣在回味方才那曲《洛陽賦》,舞者身姿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樂者琴音琳琅如玉珠墜落,交相輝映,環環相扣,實乃天下一絕。”林月賢微笑道。
對這位即將成為自己外甥女婿的探花郎,聖上還是頗有好感的,加上他極好分享,於是順勢道:“林探花家宅多地廣,定不會使明珠蒙塵,朕便將她們賜予探花郎吧。”
說罷一頓,似覺不妥,采月即將和林月賢成婚,他這時送林月賢美貌舞姬,時機不對。
然而林月賢起身拱手,從善如流:“臣謝主隆恩,必奉幾位尊客為上賓,臣曾得到幾本失傳的樂譜殘本,正尋人補全,待補全後正好交給她們排練新舞,屆時再邀聖上觀賞品鑒。”
“甚好甚好!朕拭目以待!”
這番話說得龍心大悅,聖上越看林月賢越順眼。
坐在稍遠處的林太傅卻臉色陰沉,烏雲密布,林家人最恨的就是林月賢和舞姬歌姬沾染上關係,他們林家的好孫兒,就是被一個賤籍女子給毀了!
不僅林家長輩氣惱,一些清流官員對林月賢此舉也嗤笑不已。
清流官員們最厭惡的,便是林月賢這樣奉承君主,巧舌如簧之人,一副諂臣之相,丟讀書人的臉!
此後流言紛紛,言林月賢是借未婚妻采月郡主的光,才被點為探花,名不符實,是個靠鑽女人裙底的小白臉,林月賢隻輕笑而過,倒是林家文家人聽見了,被氣個半死。
自然,這都是後話。
瓊林宴上酒過數巡,接著還有簪花、作詩等等環節,君臣舉杯同歡,不知不覺至深夜方散。
聖上起駕回宮,文武百官也散去,諸新科進士們可留在瓊林苑暫歇一宿,他們還有一事未畢,便是連夜寫一份謝表,第二日入宮麵聖致謝。
如此,殿試後續相關的一係列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便是等待吏部下發正式官職,進士乃人人有官做,且起步便是正七品,隻是等待的日子各有長短,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
兄弟倆一邊等待,一邊悠閑過日子放鬆。
沈長林繼續和薑無戈學武論政,偶爾參加士子間的各色聚會,而沈玉壽則迷上了研究《水經注》。
他幼時便極喜歡這套巨著,當時沒錢買全套,後來是王巡檢給送了套全的,但書是有了,時間上卻不充裕,隻能匆匆一覽,直至今日,方能精心研究。
沈玉壽對書中記載的沿途工事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寫到如何分流、修築水庫、鞏固沿途鬆軟土地的法子感興趣,他還記得當年和許先生遊學,經過興源縣見民夫修築水庫的場景。
此前興源縣年年洪水倒灌,水庫修築完畢後,風調雨順,百姓們收成好了,日子越過越順遂,這全靠水庫修的好,可見工事修築妥當,於國於民大有利處。
不僅沈玉壽愛研究這些,華京城中還有一批同樣熱愛此道的士人,同類相吸,沈玉壽很快結交了一批同好,他們一起研讀工書,還有人用水和泥,做微縮模型。
沈玉壽沉溺其中,樂得自在。
這日,沈長林又向師傅學了幾招,臨走前薑無戈突然道。
“長林,你拜我為師已有半年了,今日為師送你一份禮物。”
沈長林一愣,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袖中纏繞的軟劍,自參加長公主生日宴前,薑無戈將此物交給他防身後,就一直放在他身上,莫非?師傅要將此物贈送給他?
見小徒眼神清亮,手不自覺的摸著手腕,薑無戈便猜到他的心思:“這柄軟劍我早想贈給你,隻是一直沒說罷了,這柄劍是你的了,而我今日要送給你的,是另一件東西。”
說罷,指了指桌上放著的一個長形盒子:“打開看看。”
沈長林捧著盒子,感到沉甸甸的,打開看裏麵是一柄木製折扇:“看起來是木質,卻為何這般沉手?”
“做此扇的木料產自南洋,名為玄鐵,數千年才成一株,比一般的鐵器還要堅固,且質韌不易折斷,因此十分沉手,扇子上有兩個機關,扇骨可發射暗針,扇柄可彈出鋼刀。”薑無戈說著向沈長林演示一番,“它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防身的好物件。”
沈長林很喜歡,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多謝師傅。”
薑無戈微微一笑:“閑置之物,留在庫中也是積灰,不如給你防身。”
這日,薑無戈是目送著徒兒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視野中的,他凝望著徒兒,長長歎息一聲。
小童子阿星上前道:“師傅,貴人來了。”
薑無戈臉色一沉,點點頭:“派人將門戶守好。”
說罷匆匆入內室,隻見軒窗下,立著一道明黃色的身影。
沈長林從薑無戈處離開,去酒樓買了一隻燒雞,幾個燒餅,準備提回去和小兄一起做晚飯。
正拎著油紙包走在路上,突聞前方一片嘈雜,原來是一批欽犯被押解進京了。
沈長林好奇的望了一眼,隻見一輛囚車從麵前經過,裏麵蹲著個渾身髒汙,瞧不清麵容的男子。
男子頹敗不已,卻在見到沈長林時突然激動的站起來,支支吾吾,似有千言萬語不能說出口。
沈長林微微蹙眉,這是……萬永珺?
作者有話說:
推薦一下專欄完結文,細水長流的種田經商文,古代背景~
《錦鯉娘子》
文案:
文案:
沈澤秋和寡母賣布討生活,日子過得很難,村裏人都覺得他這輩子也娶不上妻了。
直到有一天,他娘領回個傷了容貌的姑娘給他做媳婦。姑娘叫安寧,好胳膊好腿的,沈澤秋很知足。為了把小日子過的紅火,他走街串巷賣布時更加賣力氣了。
後來他發現,安寧能識文斷字,臉上的傷也全養好了還沒留疤,且如錦鯉轉世般好運。
薑逐元心中早有預感,倒也不意外,挑眉低聲道:“若雲兄入翰林是板上釘釘之事,宣瓊兄的官職和任地嘛,則難說,不知宣瓊兄心意幾何,是想留任京師,還是去地方曆練?”
沈玉壽心中一凜,客氣拱手回應:“全憑聖上心意,無論何地何職,沈某都感激不已。”
“哦?宣瓊兄覺悟甚高,將來必成大才。”薑逐元微笑著,言罷,“不過初任何職,初任何地,事關重大還是應多加思慮才是,我譽王府的大門,隨時向二位打開,有任何困難和需求,請盡管向我開口。”
恰在此時,殿前軍統帥黃一鳴前來視察宴會的守備情況。
他是聖上多年的親信,禦駕之安,皆由他親手負責,黃一鳴巡視內場,銳利的目光掃視全場,接著落在譽王、景郡王、沈長林以及沈玉壽幾人身上。
從他的視線看去,他們湊在一處,交談甚密。
黃一鳴閃到一旁,喚來一位銀甲小將,耳語幾句後,銀甲小將又找來一小太監供黃一鳴問話。
“方才譽王和沈狀元說話,你聽見了什麽?”
“回黃殿帥的話,奴才上酒時,隱約聽見他們在談論官位一類的事,隻是聲音過小,奴才聽的不全。”
“嗯,去吧,繼續多聽多看,有何異常立即上報。”黃一鳴握著劍柄,複又看向沈長林他們所在的方向,目光淩厲的掃視一圈,方出去接聖上。
護送聖上禦駕往瓊林苑咯的路上,黃一鳴小聲的將剛才所見所聽,一五一十的告知聖上。
皇帝微低著頭,眼眸微眯,迸射出一道寒芒,身旁的近侍見聖上神情嚴肅,麵色凝重,大氣也不敢出。
說話間,瓊林苑已至,諸位文武官員皇子王公,及新科進士等,皆候在門口迎接。
聖上今日穿著常服,頭戴玉冠,足踏雲靴,手握一柄紫檀小折扇,一身清爽的下了禦輦,方才還寒氣森然的眼眸此刻盛滿和煦的笑意。
沈長林打眼望去,想起鄉試結束那日,蔣文嶠笑著追上來的畫麵。
今日沒有玉簾遮擋,君臣之間的距離也格外的近,不比在保和殿那日,隔了四五丈,於是沈玉壽也瞧清了聖上的五官,一那瞬間熟悉感湧上,和沈長林一樣,他很快就想起友人蔣文嶠和聖上相貌極似。
但沈玉壽並不知道前太子的事情,所以他並未多想,隻在心裏解釋,這是巧合罷了。
如此想著不免又多看一眼,怪哉,竟連眉形和眼尾的弧度都一模一樣。
“眾卿免禮。”聖上搖著小折扇,笑得格外溫和,“諸卿將此宴當做私宴即可,不必緊張,也千萬不要端著,都給朕放輕鬆,好好享受方不負良辰美景。”
此宴為新科進士專門舉辦,沈長林作為新科狀元,自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因此他站在人群居中的位置,聖上進門時順勢一把扶住他的手臂:“沈卿,今夜你隨朕身邊。”
皇上親臨,瓊林宴正式開場。
此刻天色已全暗下,林苑內掛了無數盞精致宮燈,還有數十架青銅燭台佇立其間,使得整座園林亮如白晝。
精致成套的白瓷盛著各色珍饈,由宮人端上桌。
西域進貢的葡萄酒,市麵少見的各色佳果在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水晶杯、金盤、象牙箸,一件件精美器皿在燭光下熠熠生輝。
教坊司的琴師歌姬坐在紗簾後,隱約顯露婀娜身姿,空靈曼妙的歌聲伴隨雅致的琴音飄然入耳,令人如癡如醉。
酒還未曾入喉,酒氣已然醉人,輕紗帳幔美人笑,玉盤珍饈值千金。
在開宴動筷前,還有賞賜的環節,一般是賜詩書和官服。
聖上寫了兩首詩,一首賜給今科所有的進士,另一首單獨賜給狀元公,皆是勉勵他們今後向上為公之語,賜詩之後,又賜書,乃《大學》《中庸》等書籍,意在不忘聖人之言,最後,便是賜官服。
昨日點狀元時,隻賜了狀元、榜眼、探花三位一甲進士大紅朝服,而紅色是四品以上高官的官服顏色,三位一甲進士被賜的這套大紅朝服,除了禦馬遊街和瓊林宴可穿,今後正式入仕,就要按照規製著裝了。
因此,聖上今夜將賜一百位進士,一人一套青袍官服,上麵的補子圖案先空著,待官職擬定妥當,再補繡上去即可。
以上種種賞賜,皆按照慣例進行。
至此,正宴開場,帳幔後的琴師換上了節奏更加歡快的樂章,彈奏琵琶、箜篌的樂師或合奏或獨奏,各展技藝,歌喉曼妙的歌姬也輪番演繹著,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酒過數旬後,技術高超身姿輕盈的舞姬們穿著華麗的薄紗舞衣,伴隨琴音歌聲,表演排練過無數遍的舞蹈。
沈長林欣賞著舞姬們的表演,隻見她們一顰一笑皆風情萬種,肢體嬌軟卻柔中帶剛,那都是無數次刻苦練習才換來的。
一舞畢,沈長林不由的鼓掌。
聖上笑盈盈望來:“沈卿覺得如何?這是教坊司新編的《洛陽賦》。”
沈長林頷首答:“舞姿精妙,配樂絕佳,配合的天衣無縫,臣有幸觀之,深覺榮幸。”
“沈卿是識貨的,這支舞乃羅貴妃指導編撰,她是樂舞行家,這曲《洛陽賦》精妙所在便是舞者和樂章的配合,踩點精準方才令人沉醉。”聖上雖然沉迷修道,但也喜歡美姬歌舞,羅貴妃能得盛寵,和她能歌善舞有關。
聖上說完,招手讓四位舞姬和紗幔後的二位樂師出來:“沈卿既是同好,這幾位舞者樂者,便賜予卿。”
沈長林一愣,這份賞賜是他萬沒想到的:“陛下,臣不能受此賞賜。”
“哦?為何?”
在場諸人屏息凝神,都等著聽沈長林說一番警醒世人,不可沉迷酒色的高論,誰知這位狀元郎輕輕一笑,說的卻是:“臣家貧,住處簡陋,實在沒多餘的房間,這幾位舞樂師跟了臣,恐要寶珠蒙塵了,實乃暴殄天物矣。”
聖上大笑:“哈哈哈哈哈。”
在場的文武官員等,也忍俊不禁。
聖上歎笑著搖頭:“是朕考慮不周了。”
林月賢是本科探花郎,所以他的座次就在沈長林近旁,他望著那些歌舞樂師,內心湧起一抹道不明的苦澀,他的妻子素素便是教坊司的一位琴師。
在大乾朝,教坊司的所有樂師舞者全歸屬賤籍,賤籍世代相傳,她們時常被這樣隨手轉贈。
賤籍二字,將他的素素壓得一輩子喘不過氣,即便後來脫籍從良了,在林文二家眼中,依舊是蠱惑自己的賤人。
若有朝一日,能廢除賤籍製度該有多好,素素知道了,想必九泉之下也會感到欣慰吧。
林月賢一不小心失了神,多盯著舞姬們看了幾眼,正好被聖上捕捉到:“林探花若有所思,何故啊?”
“臣在回味方才那曲《洛陽賦》,舞者身姿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樂者琴音琳琅如玉珠墜落,交相輝映,環環相扣,實乃天下一絕。”林月賢微笑道。
對這位即將成為自己外甥女婿的探花郎,聖上還是頗有好感的,加上他極好分享,於是順勢道:“林探花家宅多地廣,定不會使明珠蒙塵,朕便將她們賜予探花郎吧。”
說罷一頓,似覺不妥,采月即將和林月賢成婚,他這時送林月賢美貌舞姬,時機不對。
然而林月賢起身拱手,從善如流:“臣謝主隆恩,必奉幾位尊客為上賓,臣曾得到幾本失傳的樂譜殘本,正尋人補全,待補全後正好交給她們排練新舞,屆時再邀聖上觀賞品鑒。”
“甚好甚好!朕拭目以待!”
這番話說得龍心大悅,聖上越看林月賢越順眼。
坐在稍遠處的林太傅卻臉色陰沉,烏雲密布,林家人最恨的就是林月賢和舞姬歌姬沾染上關係,他們林家的好孫兒,就是被一個賤籍女子給毀了!
不僅林家長輩氣惱,一些清流官員對林月賢此舉也嗤笑不已。
清流官員們最厭惡的,便是林月賢這樣奉承君主,巧舌如簧之人,一副諂臣之相,丟讀書人的臉!
此後流言紛紛,言林月賢是借未婚妻采月郡主的光,才被點為探花,名不符實,是個靠鑽女人裙底的小白臉,林月賢隻輕笑而過,倒是林家文家人聽見了,被氣個半死。
自然,這都是後話。
瓊林宴上酒過數巡,接著還有簪花、作詩等等環節,君臣舉杯同歡,不知不覺至深夜方散。
聖上起駕回宮,文武百官也散去,諸新科進士們可留在瓊林苑暫歇一宿,他們還有一事未畢,便是連夜寫一份謝表,第二日入宮麵聖致謝。
如此,殿試後續相關的一係列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便是等待吏部下發正式官職,進士乃人人有官做,且起步便是正七品,隻是等待的日子各有長短,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
兄弟倆一邊等待,一邊悠閑過日子放鬆。
沈長林繼續和薑無戈學武論政,偶爾參加士子間的各色聚會,而沈玉壽則迷上了研究《水經注》。
他幼時便極喜歡這套巨著,當時沒錢買全套,後來是王巡檢給送了套全的,但書是有了,時間上卻不充裕,隻能匆匆一覽,直至今日,方能精心研究。
沈玉壽對書中記載的沿途工事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寫到如何分流、修築水庫、鞏固沿途鬆軟土地的法子感興趣,他還記得當年和許先生遊學,經過興源縣見民夫修築水庫的場景。
此前興源縣年年洪水倒灌,水庫修築完畢後,風調雨順,百姓們收成好了,日子越過越順遂,這全靠水庫修的好,可見工事修築妥當,於國於民大有利處。
不僅沈玉壽愛研究這些,華京城中還有一批同樣熱愛此道的士人,同類相吸,沈玉壽很快結交了一批同好,他們一起研讀工書,還有人用水和泥,做微縮模型。
沈玉壽沉溺其中,樂得自在。
這日,沈長林又向師傅學了幾招,臨走前薑無戈突然道。
“長林,你拜我為師已有半年了,今日為師送你一份禮物。”
沈長林一愣,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袖中纏繞的軟劍,自參加長公主生日宴前,薑無戈將此物交給他防身後,就一直放在他身上,莫非?師傅要將此物贈送給他?
見小徒眼神清亮,手不自覺的摸著手腕,薑無戈便猜到他的心思:“這柄軟劍我早想贈給你,隻是一直沒說罷了,這柄劍是你的了,而我今日要送給你的,是另一件東西。”
說罷,指了指桌上放著的一個長形盒子:“打開看看。”
沈長林捧著盒子,感到沉甸甸的,打開看裏麵是一柄木製折扇:“看起來是木質,卻為何這般沉手?”
“做此扇的木料產自南洋,名為玄鐵,數千年才成一株,比一般的鐵器還要堅固,且質韌不易折斷,因此十分沉手,扇子上有兩個機關,扇骨可發射暗針,扇柄可彈出鋼刀。”薑無戈說著向沈長林演示一番,“它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防身的好物件。”
沈長林很喜歡,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多謝師傅。”
薑無戈微微一笑:“閑置之物,留在庫中也是積灰,不如給你防身。”
這日,薑無戈是目送著徒兒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視野中的,他凝望著徒兒,長長歎息一聲。
小童子阿星上前道:“師傅,貴人來了。”
薑無戈臉色一沉,點點頭:“派人將門戶守好。”
說罷匆匆入內室,隻見軒窗下,立著一道明黃色的身影。
沈長林從薑無戈處離開,去酒樓買了一隻燒雞,幾個燒餅,準備提回去和小兄一起做晚飯。
正拎著油紙包走在路上,突聞前方一片嘈雜,原來是一批欽犯被押解進京了。
沈長林好奇的望了一眼,隻見一輛囚車從麵前經過,裏麵蹲著個渾身髒汙,瞧不清麵容的男子。
男子頹敗不已,卻在見到沈長林時突然激動的站起來,支支吾吾,似有千言萬語不能說出口。
沈長林微微蹙眉,這是……萬永珺?
作者有話說:
推薦一下專欄完結文,細水長流的種田經商文,古代背景~
《錦鯉娘子》
文案:
文案:
沈澤秋和寡母賣布討生活,日子過得很難,村裏人都覺得他這輩子也娶不上妻了。
直到有一天,他娘領回個傷了容貌的姑娘給他做媳婦。姑娘叫安寧,好胳膊好腿的,沈澤秋很知足。為了把小日子過的紅火,他走街串巷賣布時更加賣力氣了。
後來他發現,安寧能識文斷字,臉上的傷也全養好了還沒留疤,且如錦鯉轉世般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