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白柒柒和林月賢的事則略過,不再提及,隻有陸家姐弟及沈長林沈玉壽二人知道這段。


    陸清栩陸清瀚和林月賢沒甚交情,自然也不會過管閑事,隻有沈長林沈玉壽感覺到事情特別的荒唐。


    告別了陸清栩,他們從瑞康醫館出來,走在人潮熙攘的街道上,迎著璀璨的夕陽光影,沈玉壽道:“這些年月賢變化好大,總覺得他心中藏著許多事,對了,去歲剛相逢時,他說他有兒子了,不知何時可見上小家夥一麵。”


    沈長林蹙眉思忖,那日是聽他說起過,可後來就沒見提起,不會出什麽問題了吧?總覺得其中還有很大的隱情,比方說,他竟然直言已娶妻,現在又為何迎娶郡主呢?月賢並不是那種靠聯姻來飛黃騰達之人。


    他正思考著,沈玉壽道:“說起父子關係,我倒想起件事來,一直忘了說,瓊林宴近距離見到聖上時簡直嚇我一跳,聖上與蔣——”


    “玉壽,回家說。”沈長林猛地攥緊小兄的手腕。


    沈玉壽怔愣一瞬:“好。”


    從瓊林宴小兄也近距離見到聖上之後,沈長林便知道前太子的瞞不住了,為防止小兄今後無意將有人神似聖上的事說出去,他隻好先實言相告。


    “我沒有將這件事告訴任何人,之所以連你也瞞,實在是事太大了,越少人知道越好。”


    “長林,我明白。”沈玉壽非常理解兄弟的選擇,“換做是我,也會這麽做的。”


    兄弟多年,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日子一晃,便到六月中旬,這日早朝後,幾位老臣催促吏部趕緊給新科進士們授官。


    “殿試已結束月餘,三甲進士有一半授了實差,可一甲二甲竟無一人授妥,到底是你們吏部的人懈怠,還是有甚隱情?”


    吏部的人也是滿腹委屈:“早就擬好了,已交內閣票擬,可司禮監不批紅,我等有甚法子?”


    六部各司其職,然後將所處政務寫成折子,交給內閣處理,內閣大臣們審核覺得沒有問題之後再進行票擬,最終交給司禮監去批紅,兩道程序都妥當後,政務才算處理完畢。


    司禮監乃聖上身邊的大太監,都是親信,所以司禮監的意思就是聖上的意思。


    幾位老臣捋著胡子:“既然是司禮監駁回,那一定是你們沒安置妥當!”


    吏部官員大呼委屈:“我們吏部官員日夜研究,平衡各方,眼睛都熬紅了,才熬出這個結果,怎會不妥?”


    “那怎麽被駁回了?”


    吏部官員無言以為,私底下揣摩一番,隻能是聖心不悅,但翻看那份授官名單,橫看豎看都挑不出毛病。


    一甲的三位,自不必多言,按照慣例,必定要入翰林的,狀元公自從六品的修撰做起,榜眼和探花則是正七品的編修,至於二甲的二十三位,年輕俊逸的且聖上有讚賞過的,優先擇入翰林院、鴻臚寺、國子監等處,譬如狀元郎的親哥哥,便排了國子監之監丞的位置。


    唉,究竟何處出問題了呢?


    與此同時,史家的案子因牽涉過大,正交給三法司會審,譽王被聖上封為特使,監督協同三法司審案。


    此舉,也被視為聖上對譽王看重,意在培養接班人的象征。


    譽王完美的平衡著與史家案有關各方的關係,該抓的抓,該放的放,擺出一種老實交代便既往不咎的姿態,顯示出高超政治手腕的同時,也借機籠絡了一批朝臣,聲望大增。


    一日傍晚,薑無戈剛送走小徒沈長林,童子阿星便來稟:“貴人到了。”


    近日這位神秘的貴人時常來訪,阿星和阿月看守門戶的同時,也在咬耳朵小聲嘀咕。


    “這位貴人好神秘呀,不知什麽來頭,師傅對他很尊敬的樣子。”


    “是呀,跟在師傅身邊這麽多年了,還是頭次見師傅對人這樣,不過不管是誰,我們盡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唔,阿星,這貴人帶來的糕餅真好吃,尤其是這中桃花形狀的。”兩位小童邊守門邊吃著神秘貴人帶來的糕餅。


    阿星嚐了一大口:“果真香甜。”


    二人正吃得歡,沈長林突然去而複返:“師傅呢。”


    阿星和阿月一怔,薑無戈特地叮囑過,他見貴人的事情要和所有人保密:“師傅忙事情去啦。”


    沈長林沒再多問,他回來隻是取遺落的傘,既然師傅有事,就不打擾了。


    不過臨走前他嗅見了糕餅的香氣,平時裏和阿星阿月鬧騰慣了,沈長林故意逗孩子玩:“吃什麽好的,我也要。”


    豈料今日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一向護食的兩個小童子,今日竟格外大方,直接抓了一塊塞給沈長林:“給。”


    沈長林笑著啃了一口:“走啦,下次給你們帶燒雞吃。”


    說罷拿著傘走出了院子,阿星阿月長舒一口氣,好險啊。


    再說沈長林,吃著糕餅突然覺得滋味特別熟悉,低頭詳看,見剩下半塊是荷花形狀,餡料則是薄荷蜜糖,吃起來格外清新爽口,但這不是宮中製作的點心嗎?


    沈長林在瓊林宴上吃過,難道宮裏來人了?


    他一口吞掉剩下半塊,沒有多想。


    與此同時,薑無戈正在盤腿坐在蒲團上泡茶。


    茶香氣嫋嫋飄散,而坐在他對麵的人,正是當今聖上,皇帝讚歎道:“羽弟,還是你這的茶最香。”


    薑無戈道:“聖上言過了,這隻是最普通的茶。”


    “還是叫我三哥吧。”聖上啜了口茶,“不要生分了。”


    “無論叫您聖上還是三哥,我們兄弟的情誼從來不曾改變。”薑無戈歎息一聲,“若沒聖上庇佑,我何有今日。”


    聖上黯然的擱下茶盞:“這些年委屈你了,髒活累活全讓你的影鏡司幹了,以至你換名隱退,活成了皇室的邊緣人。“


    “不說這些,說正經事吧。”薑無戈道。


    聖上眸光一凜:“是時候將昶兒迎回來了。”


    薑無戈艱難的吞了吞口水:“非如此不可麽?”


    “幺子年幼,胡兒不可靠,至於逐元,他母妃一族崛起的太快了,恐外戚幹政。”聖上說著,聲音裏夾雜著哽咽:“而且這麽多年了,我想他,我希望能陪在我身邊。”


    “昶兒的性子,像皇後娘娘,十分純良,恐怕不是為帝的好人選。”


    聖上語氣篤定:“正因如此,才要趁我還在,早早迎他回朝,我若去了還有你,羽弟,你會替我護他周全的吧?”


    薑無戈頷首:“自然。”


    “那就按我們說好的辦,前太子回朝,需要一個由頭,這由頭還得漂亮,就讓沈長林來完成這項任務。”聖上說著,唇旁泛起一絲笑意:“這小子,倒是藏的深,在平昌時他就見過昶兒,我們父子倆長相相似,你又告知了他前太子的事,他不可能猜不出昶兒的身份,可他一直假裝不知,口風緊,是好事啊。”


    “是啊,長林是個好孩子。”薑無戈垂著眼眸,這一生他負了很多人,如今又要多一位了,“明日我找他。”


    聖上歎息:“羽弟,讓你為難了。”


    薑無戈默然良久,始終無話。


    第87章 海青縣


    ◎先回鄉後赴任◎


    入夜, 月色如水,小院裏的茉莉花開得正好,陣陣幽香順著風飄進屋內。


    沈長林和沈玉壽坐在書桌前, 正寫家書。


    已經六月了,吏部授官的程序再慢, 也該出結果了。


    兄弟倆都希望能在一處為官,但從現實考慮,世事往往不遂人願, 一切皆看朝廷安排, 他們不會人為去幹涉。


    “早些睡吧。”寫妥家書,沈長林舒服的伸了個懶腰,揉著眼睛道。


    沈玉壽點頭:“是該早些歇息,我明日還有事呢。”


    最近他在和同好們幫農人修水渠,工程雖小,但可將他們研究的理論付諸實踐,令沈玉壽他們十分振奮。


    沈長林明日則繼續去找師傅薑無戈,大概又是習武討論時政的一天, 對咯, 去之前還要買隻燒雞帶給阿星阿月兩個小鬼。


    不出意外的話, 這樣悠哉閑適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待實差落下,各有各的忙。


    迎客軒的烤雞乃華京城一絕, 無論總店分店, 門口總排著長隊, 隻為吃一口新鮮出爐的烤雞。


    這日清晨,沈長林特意早起半個時辰, 去迎客軒要了一隻剛出爐, 熱騰騰, 香噴噴的烤雞,走到薑無戈住處後,扔到兩個小童子的懷裏。


    “哇,真香。”油紙根本遮不住烤雞饞人的香味,阿星阿月眼前一亮,立即品出這是迎客軒的好吃食,“多謝長林哥!”


    沈長林笑著叮囑:“吃去吧,仔細莫叫師傅看見。”


    薑無戈多食素,兩個小童自然也跟著吃的清淡,薑無戈不禁止他們吃任何食物,但小童們開葷的時候,還是能避則避。


    “長林,你來了。”


    今日薑無戈起得特別早,或者說,他一夜未眠,縱有百千種委婉迂回的方法和沈長林提及前太子一事,但他思索整晚,還是選擇了開門見山。


    這算是最後的真誠吧。


    沈長林今日穿著件皂羅袍,微風一吹,衣袂飄飄,顯得格外清新俊逸。


    少年公子眉眼含笑,恭敬而快樂的說:“師傅,咱們今日學什麽?”


    “今日師傅有話要和你說。”薑無戈神情嚴肅。


    口吻之正,不由得讓沈長林坐直了腰:“師傅請說。”


    日影漸漸往前東傾斜,其實不過半個時辰而已,但在沈長林的感覺中,卻堪比度日如年。


    “長林,你和昶兒是好友,昶兒性淳,由你去告知他真正的身世,他定能接受,形勢如此,昶兒必須回朝。”


    薑無戈神情嚴肅,十分認真。


    但沈長林思緒萬千,甚至沒有心思去分辨去反駁去質疑,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一切的一切,收他做關門弟子,甚至被點狀元,難道都是一場騙局?


    師傅和聖上真正的目的,隻為拿他做跳板,迎前太子回朝?


    這個想法令沈長林格外難受,一朝飛雲直上,一瞬跌入泥潭,這滋味,簡直比落榜還要難受,讓他不禁懷疑,新科狀元的頭銜,不過是一個笑話,天大的笑話。


    “長林,師傅對不起你,但師傅不得不這麽做。”


    薑無戈麵色平靜而蒼白,這一生,明知不可為而為知的事,他做了太多,然,有些事本就身不由己。


    他是,現在的沈長林亦然。


    至此,沈長林才終於有一些能量,去分析思考師傅的話,這些話是那般荒唐詭誕。


    “退一萬步說,即便我勸了,即便他名正言順的歸朝了,即便他有張神似聖上的臉,可關於他身份真假的流言,也會甚囂塵上,這一點,足以被有心人利用,禍亂朝綱。”


    “再者,如今全天下的人都以為譽王將承繼大統,譽王的聲望和勢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強行扶前太子上位,是想要重演一遍永王之亂嗎? ”


    沈長林據理力爭,第一次對師傅薑無戈說話這般大聲,但事出非常,他情難自控也在情理之中。


    “隻要昶兒願意回來,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 ”


    沈長林沒有再說話了,聖上早有決斷,他說這些何用,他唯一可控的隻有自己,“恕難從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搖上青雲(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墨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墨色並收藏扶搖上青雲(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