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凱桓早就露出過馬腳,薄時衍命人調查過他,此時自然不意外,對於他以前的所作所為,也有過猜測。
根據這位郡王爺暗地裏的小動作,不難推敲出他的野心,以及大致的方向。
任何不安分的人,背地裏都該有些倚仗,來支撐他的不臣之心。
第一條就是錢財,薄時衍命人深挖齊凱桓的家底,過程不算順利,但不能說一無所獲。
野心又不是空口白話掛在嘴上,他既然付諸行動,難免會留下痕跡。
薄時衍當時思索了一圈,很快就留意到當年船王的案子。
這事鬧得人心惶惶,從頭到尾卻有些滑稽倉促。
那時候先帝已經沉湎於修仙問道,認為能夠及時發現大堰的不安定因素,是上天的啟示。
他對身邊的術士深信不疑,甚至動了立為國師的念頭,遭遇文武百官反對。
若是先帝長壽一些,說不準他所堅持的已經實現了。
但在當時,國師一事被阻攔,謝家的其他人卻在術士建議積德之下,被輕飄飄放過了。
但凡換個君主,估計都不會這樣算了,即便不要謝家的命,起碼也會把遠洋船的圖紙納入國庫。
可是一心成仙的先帝,對造船技術興致缺缺,他壓根沒想過要擴寬水運一道,也對出海沒想法。
這東西對他來說,毫無價值,可能不如一粒仙丹來得實在。
明麵上看,是先帝糊塗荒唐,往深處一想,這其中未必沒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有那麽些人,對此樂見其成,於是借著先帝的決定,保下謝家。
保下謝家的人,很可能是齊凱桓,因為他動機充足。
先帝對自己的手足並沒有多好,從幾位郡王的封號就能看出來了。
不僅沒授予親王級別,還拘著人不給去封地,領著食邑在京城做個閑散王爺。
平日裏連表現兄友弟恭都懶得。
同樣生在帝王家,就因為長幼排序,錯失大位,所過的日子天差地別。
估計會觸發一些不甘心,還有對榮華富貴的渴望。
若是與船王勾搭上了,暗處操作起來,無疑會是一條源源不斷的財路。
明裕郡王必然缺錢,要謀大事,一座金山都嫌少。
薄時衍稍一思索,已經想到了好幾個能利用水運發財致富的路子。
他潛伏多年,就是靠此來蘊養自己的野心。
謝虹卿一看薄時衍麵不改色的模樣,便知自己拋出來的籌碼,完全不夠看。
想借攝政王的勢,豈是那麽容易?
不過……
他垂下眼簾,輕聲一笑:“我既然來找王爺,便意味著齊凱桓尚未得手,不是麽?”
倘若明裕郡王拿到了遠洋船的圖紙,謝家哪還有存在的必要?
他又何必偷偷摸摸躲藏。
謝虹卿認為,薄時衍哪怕是為了給齊凱桓添堵,也該幫他一把。
但是對方看上去並不急切,甚至視線越過他,落在遠處那個馬車上。
湯娘子正從車上緩步下來,帶著侍女湊近火堆,暖光映照在她身上,勾勒出妙曼的曲線。
謝虹卿不禁跟著多看了兩眼,這世間美麗的事物,都是受到上蒼偏寵的,她們稀疏平常的一個舉動,已然像畫卷一般賞心悅目。
未來得及撒下第三眼,薄時衍冷冽的視線凝了過來。
方才是麵無表情,與現在兩相對比,才凸顯出那股子平和。
謝虹卿輕咳一聲,拱手道:“謝七誠心來與王爺交易,絕無冒犯之處……”
薄時衍站起身,居高臨下,“本王會派人安置你,明日離開。”
這話聽上去是要分道揚鑣了,而且,他現在站起來一副要結束談話的樣子。
他們甚至連‘圖紙’兩個字都還沒提起。
謝虹卿:“?”
眼看著薄時衍打算朝湯娘子走去,謝虹卿連忙出聲挽留:“不知王爺對齊凱桓有何打算?“
薄時衍:“沒什麽打算。”
“王爺別誤會,謝七並非為了探聽……”他隻是拿不準他的態度,想了想,主動拋出手中的籌碼:“隻要王爺願意庇護謝家,遠洋船必為王爺效力。”
多少人在眼饞這份獨一無二的技術,可薄時衍麵上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他道:“此事隨後再議。”
謝虹卿原以為自己會掌握至少一半的主動權,但是對方的冷淡,讓他陡然被動起來。
“王爺提出開海禁,惹得朝堂議論紛紛,這會兒瞧著卻是不著急?”
度洋遠行的船隻都沒有,開了海禁又能改變什麽?
大堰可不能隻靠那麽一小部分商船去致富。
“著急?”薄時衍似笑非笑,“謝七,開海禁本王勢在必行,而你,別無選擇。”
時日一到,迎刃而解的事情,他為何要去做出承諾?
謝家若有眼色,自己就該知道如何抉擇。
都火燒眉毛了,還想拿圖紙做籌碼談交易,薄時衍希望他們清楚,與虎謀皮,需要什麽態度。
他從不掩飾,自己是隻老虎。
********
在湯幼寧沒留意的時候,樂師脫離了隊伍,與他們分道揚鑣了。
等她後知後覺發現時,蒲蘭穀已經近在眼前。
作為一個揚名在外的藥穀,前來求醫問診的人很多,蒲蘭穀儼然發展成一個不小的城鎮模樣。
人員流動,離不開衣食住行,起初在穀裏的佃農以種植草藥為生,後來佃農的家人們,慢慢開始做生意。
經營客棧茶樓,什麽都好,逐漸改變了蒲蘭穀的麵貌。
規模壯大熱鬧起來之後,蒲蘭穀的收入自然非常可觀。
但是它養著這麽多人,還有時不時外出義診的規矩,開銷也非常大。
它還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之人,留在穀裏有力出力。
陸雲苓也是如此,不過又特殊一些。
她的父母是行走江湖的一對俠義夫婦,為了救人死於非命,恰好當時的穀主在現場,把這可憐的小嬰兒帶回去,認作義女。
從那時起,陸謙顏有了一位義妹。
陸雲苓自幼在穀中長大,很多人都認識她。
這會兒聽聞陸神醫的義女來了,前來迎接的人們,乍一見湯幼寧,紛紛驚呼她與穀主夫人有三分相似。
“穀主夫人?”湯幼寧對這個稱呼略有些驚訝。
眼下的狀況看著,所有人都讚成陸謙顏迎娶自己的義妹?
這是一段廣為告知的關係?
範子懸是來給他們帶路的,低聲解釋道:“師母原是穀裏的三小姐,當年我還沒出生吧……反正師父發瘋一樣,找不到人也要娶她為妻,逼著所有人都改口了……”
範子懸沒有被逼迫,從他拜師之後,直接就喊師母了。
那時的蒲蘭穀,早就沒有什麽三小姐了,隻有[穀主夫人]。
而現在,過去了那麽多年,陸雲苓一直沒有出現,一開始對陸謙顏的決定議論紛紛甚至反對唾罵的人,隻餘下唏噓。
漫長的時光,磨平了那些不同的聲音。
看著穀主如此堅決執拗,甚至他們都在祈禱,希望陸雲苓回來,與他雙宿雙棲。
至於世俗的規矩,在沉重的十幾年蹉跎之下,變得無足輕重。
也盡夠了。
可惜,陸雲苓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會兒突然冒出一位義女。
眾人不知道湯幼寧是因為相貌的緣故,或者與陸雲苓有何淵源,反正,穀主有了新的家人和牽絆,這是好事。
湯幼寧一行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醫者本就受到世人尊敬,蒲蘭穀的醫師們尤其如此,因為他們行醫救人,多行善事,還給那麽多人提供了生存環境。
陸謙顏這麽多年在外遊醫,很少回來,但他的威望絲毫沒有減少。
甚至穀裏經常會收到各地鄉紳的捐贈,一些草藥布匹甚至是銀兩,皆為了感謝陸神醫。
湯幼寧以義女的身份進來,對外的說法,陸雲苓是她的幹娘。
他們不能把陸雲苓與湯家的諺氏聯係到一處,這些傳揚出去,頗為混亂。
對陸謙顏來說,陸雲苓永遠是他的妻子,是穀主夫人。
如何能讓她在京城與旁人做妾生子?
對湯幼寧而言,娘親在京城和父親生下她,怎麽又掛名做其它男子的妻?
人都已經死了,落在外人口中說道一番,隻怕會有汙言穢語,不堪入耳。
不知道的,還以為陸雲苓是什麽三心二意,兩頭兼顧之人。
湯幼寧不想看見這種局麵,哪怕是攝政王出手,也控製不住人的言論。
陸謙顏同樣無法忍受,已經逝去的苓兒,還要被流言中傷。
湯幼寧的住處被安排在陸謙顏的隔壁院子。
進門一眼就能看到一架秋千,範子懸說這是師父親手做的,他曾經給師母做過一個,就在隔壁。
屋子裏,屏風是梨花細娟紗的,垂幔鵝黃床帳藕粉,架子上塞了滿滿當當屬於小姑娘的精致擺件。
根據這位郡王爺暗地裏的小動作,不難推敲出他的野心,以及大致的方向。
任何不安分的人,背地裏都該有些倚仗,來支撐他的不臣之心。
第一條就是錢財,薄時衍命人深挖齊凱桓的家底,過程不算順利,但不能說一無所獲。
野心又不是空口白話掛在嘴上,他既然付諸行動,難免會留下痕跡。
薄時衍當時思索了一圈,很快就留意到當年船王的案子。
這事鬧得人心惶惶,從頭到尾卻有些滑稽倉促。
那時候先帝已經沉湎於修仙問道,認為能夠及時發現大堰的不安定因素,是上天的啟示。
他對身邊的術士深信不疑,甚至動了立為國師的念頭,遭遇文武百官反對。
若是先帝長壽一些,說不準他所堅持的已經實現了。
但在當時,國師一事被阻攔,謝家的其他人卻在術士建議積德之下,被輕飄飄放過了。
但凡換個君主,估計都不會這樣算了,即便不要謝家的命,起碼也會把遠洋船的圖紙納入國庫。
可是一心成仙的先帝,對造船技術興致缺缺,他壓根沒想過要擴寬水運一道,也對出海沒想法。
這東西對他來說,毫無價值,可能不如一粒仙丹來得實在。
明麵上看,是先帝糊塗荒唐,往深處一想,這其中未必沒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有那麽些人,對此樂見其成,於是借著先帝的決定,保下謝家。
保下謝家的人,很可能是齊凱桓,因為他動機充足。
先帝對自己的手足並沒有多好,從幾位郡王的封號就能看出來了。
不僅沒授予親王級別,還拘著人不給去封地,領著食邑在京城做個閑散王爺。
平日裏連表現兄友弟恭都懶得。
同樣生在帝王家,就因為長幼排序,錯失大位,所過的日子天差地別。
估計會觸發一些不甘心,還有對榮華富貴的渴望。
若是與船王勾搭上了,暗處操作起來,無疑會是一條源源不斷的財路。
明裕郡王必然缺錢,要謀大事,一座金山都嫌少。
薄時衍稍一思索,已經想到了好幾個能利用水運發財致富的路子。
他潛伏多年,就是靠此來蘊養自己的野心。
謝虹卿一看薄時衍麵不改色的模樣,便知自己拋出來的籌碼,完全不夠看。
想借攝政王的勢,豈是那麽容易?
不過……
他垂下眼簾,輕聲一笑:“我既然來找王爺,便意味著齊凱桓尚未得手,不是麽?”
倘若明裕郡王拿到了遠洋船的圖紙,謝家哪還有存在的必要?
他又何必偷偷摸摸躲藏。
謝虹卿認為,薄時衍哪怕是為了給齊凱桓添堵,也該幫他一把。
但是對方看上去並不急切,甚至視線越過他,落在遠處那個馬車上。
湯娘子正從車上緩步下來,帶著侍女湊近火堆,暖光映照在她身上,勾勒出妙曼的曲線。
謝虹卿不禁跟著多看了兩眼,這世間美麗的事物,都是受到上蒼偏寵的,她們稀疏平常的一個舉動,已然像畫卷一般賞心悅目。
未來得及撒下第三眼,薄時衍冷冽的視線凝了過來。
方才是麵無表情,與現在兩相對比,才凸顯出那股子平和。
謝虹卿輕咳一聲,拱手道:“謝七誠心來與王爺交易,絕無冒犯之處……”
薄時衍站起身,居高臨下,“本王會派人安置你,明日離開。”
這話聽上去是要分道揚鑣了,而且,他現在站起來一副要結束談話的樣子。
他們甚至連‘圖紙’兩個字都還沒提起。
謝虹卿:“?”
眼看著薄時衍打算朝湯娘子走去,謝虹卿連忙出聲挽留:“不知王爺對齊凱桓有何打算?“
薄時衍:“沒什麽打算。”
“王爺別誤會,謝七並非為了探聽……”他隻是拿不準他的態度,想了想,主動拋出手中的籌碼:“隻要王爺願意庇護謝家,遠洋船必為王爺效力。”
多少人在眼饞這份獨一無二的技術,可薄時衍麵上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他道:“此事隨後再議。”
謝虹卿原以為自己會掌握至少一半的主動權,但是對方的冷淡,讓他陡然被動起來。
“王爺提出開海禁,惹得朝堂議論紛紛,這會兒瞧著卻是不著急?”
度洋遠行的船隻都沒有,開了海禁又能改變什麽?
大堰可不能隻靠那麽一小部分商船去致富。
“著急?”薄時衍似笑非笑,“謝七,開海禁本王勢在必行,而你,別無選擇。”
時日一到,迎刃而解的事情,他為何要去做出承諾?
謝家若有眼色,自己就該知道如何抉擇。
都火燒眉毛了,還想拿圖紙做籌碼談交易,薄時衍希望他們清楚,與虎謀皮,需要什麽態度。
他從不掩飾,自己是隻老虎。
********
在湯幼寧沒留意的時候,樂師脫離了隊伍,與他們分道揚鑣了。
等她後知後覺發現時,蒲蘭穀已經近在眼前。
作為一個揚名在外的藥穀,前來求醫問診的人很多,蒲蘭穀儼然發展成一個不小的城鎮模樣。
人員流動,離不開衣食住行,起初在穀裏的佃農以種植草藥為生,後來佃農的家人們,慢慢開始做生意。
經營客棧茶樓,什麽都好,逐漸改變了蒲蘭穀的麵貌。
規模壯大熱鬧起來之後,蒲蘭穀的收入自然非常可觀。
但是它養著這麽多人,還有時不時外出義診的規矩,開銷也非常大。
它還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之人,留在穀裏有力出力。
陸雲苓也是如此,不過又特殊一些。
她的父母是行走江湖的一對俠義夫婦,為了救人死於非命,恰好當時的穀主在現場,把這可憐的小嬰兒帶回去,認作義女。
從那時起,陸謙顏有了一位義妹。
陸雲苓自幼在穀中長大,很多人都認識她。
這會兒聽聞陸神醫的義女來了,前來迎接的人們,乍一見湯幼寧,紛紛驚呼她與穀主夫人有三分相似。
“穀主夫人?”湯幼寧對這個稱呼略有些驚訝。
眼下的狀況看著,所有人都讚成陸謙顏迎娶自己的義妹?
這是一段廣為告知的關係?
範子懸是來給他們帶路的,低聲解釋道:“師母原是穀裏的三小姐,當年我還沒出生吧……反正師父發瘋一樣,找不到人也要娶她為妻,逼著所有人都改口了……”
範子懸沒有被逼迫,從他拜師之後,直接就喊師母了。
那時的蒲蘭穀,早就沒有什麽三小姐了,隻有[穀主夫人]。
而現在,過去了那麽多年,陸雲苓一直沒有出現,一開始對陸謙顏的決定議論紛紛甚至反對唾罵的人,隻餘下唏噓。
漫長的時光,磨平了那些不同的聲音。
看著穀主如此堅決執拗,甚至他們都在祈禱,希望陸雲苓回來,與他雙宿雙棲。
至於世俗的規矩,在沉重的十幾年蹉跎之下,變得無足輕重。
也盡夠了。
可惜,陸雲苓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會兒突然冒出一位義女。
眾人不知道湯幼寧是因為相貌的緣故,或者與陸雲苓有何淵源,反正,穀主有了新的家人和牽絆,這是好事。
湯幼寧一行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醫者本就受到世人尊敬,蒲蘭穀的醫師們尤其如此,因為他們行醫救人,多行善事,還給那麽多人提供了生存環境。
陸謙顏這麽多年在外遊醫,很少回來,但他的威望絲毫沒有減少。
甚至穀裏經常會收到各地鄉紳的捐贈,一些草藥布匹甚至是銀兩,皆為了感謝陸神醫。
湯幼寧以義女的身份進來,對外的說法,陸雲苓是她的幹娘。
他們不能把陸雲苓與湯家的諺氏聯係到一處,這些傳揚出去,頗為混亂。
對陸謙顏來說,陸雲苓永遠是他的妻子,是穀主夫人。
如何能讓她在京城與旁人做妾生子?
對湯幼寧而言,娘親在京城和父親生下她,怎麽又掛名做其它男子的妻?
人都已經死了,落在外人口中說道一番,隻怕會有汙言穢語,不堪入耳。
不知道的,還以為陸雲苓是什麽三心二意,兩頭兼顧之人。
湯幼寧不想看見這種局麵,哪怕是攝政王出手,也控製不住人的言論。
陸謙顏同樣無法忍受,已經逝去的苓兒,還要被流言中傷。
湯幼寧的住處被安排在陸謙顏的隔壁院子。
進門一眼就能看到一架秋千,範子懸說這是師父親手做的,他曾經給師母做過一個,就在隔壁。
屋子裏,屏風是梨花細娟紗的,垂幔鵝黃床帳藕粉,架子上塞了滿滿當當屬於小姑娘的精致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