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世家家主穿成病弱女配 作者:漫漫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您想多了。”蕭鸞對王穎的擔心有些無奈,其實一個人的日子也沒什麽不好,特別是現代社會比大陳對女子要寬容太多,在這裏女子即便沒有婚姻,也能活出自己的價值。
“和鄭鈞在一起好好的,收斂起你那些壞脾氣。”王穎說道,她覺得失憶後的女兒比失憶前更難搞,失憶前女兒是淡漠,失憶後女兒就是冷漠,雖然失憶後的女兒看起來更活潑一些,但王穎發現她在乎的東西似乎更少了,性子也更加冷靜。
蕭鸞點點頭,沒說什麽,之後就上樓收拾東西,她明天還要跟著導師離開。
第69章 嘴甜的鄭鈞
第二天蕭鸞就動身離開了,本來要送妹妹去機場的蕭陽,結果任務被鄭鈞截胡了。
“我送阿鸞就行。”鄭鈞對著蕭陽說道:“就不麻煩大哥了。”
蕭陽被鄭鈞這種不要臉的行為弄得嘴角抽了抽,“我如果沒記錯,鄭總應該比我還大兩歲吧。”
這種時候鄭鈞哪裏還會在乎什麽臉麵,笑著道:“馬上就要是一家人了,提前稱呼也早點適應起來,大哥是阿鸞的大哥,自然也是我的大哥。”如果按照在商界的成就,蕭陽基本上算是鄭鈞的後輩了,被鄭鈞叫一聲大哥,不止提了一個輩分。
如果是其他時候,被提了輩分,蕭陽肯定高興,這代表他的工作能力被認可了,可是偏偏這不是,而是靠自己妹妹得到的,讓蕭陽有一種出賣妹妹的感覺。
“怨不得鄭總能哄得住阿鸞。”蕭陽嗬嗬一下,他覺得他妹妹就是被鄭均的甜言蜜語哄騙了。
鄭總對蕭陽這種毒舌並不在意,也不理會蕭陽話裏的意有所指,左右這是大舅子,他不能太和對方計較,他這還沒追到阿鸞呢,可不能再得罪大舅子了。
鄭鈞能在商場裏打轉這麽多年,絕對是一個能屈能伸的。
“阿鸞這麽聰明,哪裏能用哄的,肯定是要真心換真心才行。”雖然鄭鈞嘴上功夫比不上蕭鸞,但是麵對其他人他絕對是王者。
聽到這話蕭陽哼哼了兩聲,看著鄭鈞忙前忙後地對他妹妹,也就沒覺得心裏不平衡了,最起碼有鄭鈞護著,他妹妹以後能自在很多。
“路上小心些。”蕭陽把妹妹送上車,囑咐道:“到了地方及時和家裏人報平安。” m.xsw5首發
“我知道。”蕭鸞點頭。
蕭陽是第一次送妹妹遠行,從小到大蕭陽就沒離妹妹這麽遠過,就連蕭鸞上大學也是在一個城市,這一離這麽遠,搞得蕭陽忍不住擔心囑咐起來。
“我都知道,我都多大了,你和爸媽別擔心了。”蕭鸞看著操著老父親心的大哥,無奈道。
“大哥放心,我會經常過去照看阿鸞的。”鄭鈞保證道。
蕭鸞:這下更不放心了。
蕭陽一臉難過地送別了妹妹,車內的蕭鸞也有些傷感,前世她出門遠遊或者是出公差巡查地方,也沒有這麽傷感過,果然是人不在權力中央了,連心也變得溫情起來。
等鄭鈞把蕭鸞送到機場的時候,正好看到吳教授已經在了。
吳教授看著鄭鈞和蕭鸞一起走過來,金童玉女,心中更高興了,他多希望自己最喜歡的兩個學生能在一起,現在看來這願望馬上要成真了。
“老師。”蕭鸞上前笑著喊道:“讓您久等了。”
“我也剛到。”吳教授笑嗬嗬地道:“不晚不晚。”
“阿鸞是第一次去野外考古,到時候還要麻煩教授多多照顧。”鄭鈞對著吳教授客氣道。
“你放心,我肯定照顧好阿鸞。”吳教授眼角都笑出了皺紋,打趣道:“不然你在辦公室恐怕不能安心工作吧。”
“我這點小心思都被您看出來了。”鄭鈞也不害臊,笑嗬嗬地對著吳教授道:“她是個小姑娘,又是第一次還沒有熟人,隻能托您多照顧了。”
吳教授當然知道野外考古女生的不方便,點頭道:“你放心現在咱們條件好了,不是幾十年前那麽艱苦了,對女生也能照顧到了,要不然我也不放心她跟我一起去。”他既然願意邀蕭鸞這個學生同去,自然是方方麵麵都考量過了。
蕭鸞笑道:“老師已經夠照顧我了,等到了地方我一定不拖老師的後腿。”她是去學習工作去的,不是去享福去的,這點決心她絕對是有的,雖然她知道鄭鈞這麽說是好心,但她不希望給吳教授一個她是嬌滴滴的小姑娘的印象,這樣會影響她後麵的工作深度的。
鄭鈞也知道蕭鸞的心思,笑道:“您放心,阿鸞決定能吃苦耐勞,她專業能力好,這點您盡管放心,我隻是想讓您在生活上多照顧她一些,工作上您多派給她工作隻怕她更開心呢。”
旁邊的蕭鸞看了一眼鄭鈞,她以前怎麽沒發現鄭鈞的語言藝術修養這麽高呢,前世這位可是沉默寡言的代名詞,想想之前鄭鈞和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個多嘴會說話的人。
看著旁邊言笑宴宴的鄭鈞,蕭鸞好奇,他這麽會說話是因為她還是性子一向如此?
沒等蕭鸞多想,旁邊的吳教授就笑道:“果然談戀愛了就是不一樣了,以前我怎麽不知道你這小子這麽會說話呢。”
隨後吳教授看了看手表,旁邊機場的廣播也已經響起,他拍了拍鄭鈞的肩膀,“好了,再不舍也得告別了,現在交通方便,你有空就去看我們,地址我不是都給你了嗎?”
“我會去看您和阿鸞。”鄭鈞笑著保證道。
蕭鸞在吳教授打趣的目光中和鄭鈞揮揮手告別,沒想到鄭鈞上前抱了一下她,在她耳邊道:“有事一定要跟我打電話。”
靠在溫暖的懷抱中,蕭鸞勾了勾嘴角,“好。”
等到蕭鸞和吳教授上了飛機,吳教授還打趣道:“當時我就想著介紹你們兩個認識,沒想到你們真能成。”他對自己這個媒做得十分開心,金童玉女誰不喜歡。
這話蕭鸞沒法接話,她能告訴自己兩世的恩師,他們之所以在一起,是相互算計嗎?
這種時候,蕭鸞隻能低下頭不說話,一副害羞的樣子。
吳教授見蕭鸞羞澀的樣子,覺得小姑娘臉皮薄,也不再打趣,換了個話題。
“根據公安部門和文物局的消息,這次盜墓賊關顧了好幾個墓葬,我看過一些追回的文物,初步判斷這些墓葬時間門相差不是太遠,靠近魏朝,而且根據墓葬的級別看,應該不是帝王墓或者是諸侯墓。”吳教授道:“隻是陪葬品的等級倒是不低,也不知道這些墓主人是什麽人。”
蕭鸞道:“魏朝前期和之前的朝代,世家權傾朝野,雖不是皇家宗室,但墓葬也一向奢華,且魏朝厚葬成風,這些墓葬說不定出自世家豪族。”
“我也是這樣推測的,想不到咱們師生兩個的想法一樣。”吳教授很高興自己學生和自己的看法一樣。
之後兩個人又做了一些交流,很快飛機就降落在了這次考古的城市。
等兩人下飛機後,就遇到了來接他們的工作人員。
這些都是地方文物局的人,見到吳教授都很高興,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十分儒雅,對吳教授十分敬重,“終於盼到您來了。”
吳教授和這人握了握手,看這人見到自己激動的樣子,好奇地問道:“你認識我?”
“我之前在
市聽過您關於魏朝的講座,裏麵提出的很多觀點都發人深省,我考研究生的時候,本來想要考您的研究生,隻可惜差了兩分無緣,這也是我一直的遺憾。”隨後又自我介紹道:“我叫湯慶,現任蘭陵文物局副局長。”
“雖然你沒考上我的研究生,但你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績,這很不錯啊。”吳教授下笑道:“我們兩個雖然沒有師生的緣分,但有同事的緣分,這也是我們兩人的緣分啊。”
湯慶聽到吳教授這話,更高興了,“聽說這次上麵請了您過來,我別提過高興了,我盼著跟您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能多多和您學習。”
“大家共同進步,共同進步。”吳教授笑嗬嗬地道,又將蕭鸞介紹給了湯慶。
湯慶想了想,總覺得蕭鸞這個名字特別熟悉,很快就想到了什麽,一拍掌道:“前段時間門我記得《華國史研究動態》有一篇關於魏朝的論文觀點很新穎,當時我印象深刻,我記得那篇論文的作者好像叫蕭鸞。”
“拙作而已,讓湯局長見笑了,您叫我小蕭就行。”蕭鸞點頭客氣道。
“這話就說錯了,如果小蕭你那邊還是拙作,那我們的文章都不要見人了。”然後又對著吳教授到道:“真是名師出高徒。”
“小孩子當不得誇。”吳教授也是一副餘有榮焉的樣子,學生有出息了,最高興的自然就是老師了。
等到了考古的現場,蕭鸞發現環境確實不好,墓葬群在荒郊野外。這裏和魏朝相差的時間門太遠了,蕭鸞完全看不出來這裏是不是蕭家的族地。
這裏隻有剛剛搭建好的和正在搭建的一些房子,周圍除了茂密的林子,就是一片荒蕪,幸好周圍不遠處就有村民居住,水電倒是能在各方幫助下通上。
其實考古和曆史文料研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起碼蕭鸞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考古學畢業,很多東西都還要重新學起,特別是實踐方麵,不過蕭鸞一向聰明,上手快,很快就進步很大。
“現在主要是墓葬口的位置無法確認。”湯慶道:“之前盜墓賊打的盜洞已經完全坍塌了,我們現在要重新確定墓葬的入口,最好能從墓葬的正確入口進入,免得破壞墓葬的主體結構。”
蕭鸞看了看地圖和方位,道:“我倒是有個想法。”
第70章 風水
“有什麽想法就說。”吳教授對自己這個學生一向是很看重,而且他的教學方式也很開放,對學生的各種想法向來是鼓勵的。
旁邊的湯慶也道:“小蕭的想法向來都很新穎,我們都想聽一聽。”
蕭鸞點頭說道:“魏朝的大貴族和皇室墓葬一般為依山建陵和積土為塚兩大類,特別是前者較多,我們現在也處在丘陵之上,墓葬形式應該也是依山建陵。”
“古時墓葬大多依照群星方位山川河流等進行選址,特別是家族墓葬群更是要對墓葬周圍進行勘探。”蕭鸞說道:“一般墓葬大門應該是坐北朝南,由南至北依次建造主墓室和各種陪葬墓室。”
“家族墓葬群不同於一般的帝王墓葬,選址的時候要主意主從關係等等因素。”蕭鸞說道:“特別是風水學說,為貴族和皇室墓葬最為重視的部分。”
“你究竟想說什麽?”吳教授還是有些不明白蕭鸞說得意思。
“我略通風水墓葬之說。”蕭鸞說道,作為蘭陵蕭氏的家主一朝宰輔,她父母的墓地甚至是先皇的墓地都是經過她的手選出來的,所以她對這方麵再熟悉不過。
大陳的陵墓選址一般都要報到內閣批複,蕭鸞雖是讀書人但對風水之事很有了解,特別是蘭陵蕭氏選擇族地的時候也是她親自把關,其實大陳的讀書人對風水之事都深信不疑,所以或多或少都精通一些風水,蕭鸞甚至屬於其中的佼佼者。
“你懂這個?”湯慶有些驚訝,雖說他們這些學曆史的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風水,但是都是從特殊年代過來的,這個東西多少都有些封建迷信,他們研究地並不多,他們更相信曆史唯物主義。
蕭鸞也知道湯慶心裏的顧及,笑道:“風水學說和封建迷信跳大神什麽的還是有區別的,《葬書》有載: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學說是一個整體學說,包含星象環境地理等等,其中很多和現代科學結論不謀而合,算是古人最早期地對選擇居所係統論的簡單應用。”
“魏朝時期墓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前麵有河流涓涓流過,是上佳的墓葬之所,雖夠不上帝王墓葬格局,但也算得上是清奇俊秀之所,依照風水學說,此地往東二百米左右選座墓葬之門最為合適。” m.xsw5首發
“你確定?”吳教授連忙打開地圖,仔細查看起來。
“我來的時候看過,往東二百米左右居位最正。”蕭鸞說道。
吳教授和湯慶也看起來。
“往東二百米是山腰坡下麵,每個時代的墓葬選址風格都會不同,更早的朝代選擇山頂,但到了魏朝大部分以山腰坡下麵作為最佳的墓葬選擇,魏朝的人覺得葬山腰如同在母親的繈褓之中。群山環撓,深得大自然之寵愛。龍氣也是由山頭往腳下走的,下麵能更好的吸收上麵的龍氣。”
這個時候吳教授和湯慶也發現了其中的奧妙,確實往東二百米處更符合魏朝墓葬的選址風格。
“確實是。”吳教授對著湯慶道:“組織人手從往東二百米的地方開始挖掘。”
湯慶也同意,“好,我這就安排人手去做。”
隨後湯慶安排完人手回來後,對著蕭鸞打趣道:“如果真的如小蕭說得,回頭得給小蕭記一大功。”
“是您和老師相信我,給了我這個機會,您和老師不嫌我添麻煩就好。”蕭鸞謙虛地道,前世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蕭鸞的語言藝術可謂相當好,別說是和這些心思單純的學者打交道能麵麵俱到,就是和體製內的人交流也能不出一點錯。
考古工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細致和細心的過程,最要經得住的就是耐心。
一些不知道墓葬情況的考古更難做,往往要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點點地清掃,而這個墓葬不一樣,作為被現代盜墓賊光顧過的墓葬,裏麵很多情況盜墓賊已經在審訊中交代了,也讓他們更好地進行發掘工作。
看著已經能夠動用現代科技輔助的考古現場,吳教授發出了感慨。
“想當初我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分到地方博物館,那個時候是考古最艱難的時期,我要帶著所有的工具木箱,裝在運輸公司大客車的頂棚,那個大客車要開上整整一天才能到達鎮上,然後還要坐上一天的拖拉機才能到工地。”
“還記得那個時候最貴重的設備還是一部雙鏡頭的進口攝像機,就這個攝像機還是我們廢了老大的勁兒才申請到的。”吳教授感歎道:“和以前一比,咱們現在的工作也不能算艱難了。”
湯慶也道:“我比您工作晚,比您好一些但和現在也是天差地別,我零零年參加工作的時候局裏一年的經費也就二十萬,那個時候連數碼照相機都沒有,不過膠卷可以管夠,那對我們來說都很值得高興了。”
蕭鸞聽著兩位前輩回想以前的事情,心中也有些感慨。作為一個帶著前世記憶的現代人,她太清楚科技發展帶給世界的改變了。
其實她很慶幸自己能夠來到這個世界,見識到社會還能這樣發展,百姓還能過上這樣衣食無憂的生活。
想想她前世最大的抱負也不過是希望大陳子民人人能夠裹腹,到了現代,就是貧困地區也已經過上頓頓精細糧的日子了,這都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產物。
作為一個古人,蕭鸞即便思想再陳舊,對科技極有認同感。
“未來會更好的,相信我們的考古工作也會一日比一日好。”蕭鸞道。
“和鄭鈞在一起好好的,收斂起你那些壞脾氣。”王穎說道,她覺得失憶後的女兒比失憶前更難搞,失憶前女兒是淡漠,失憶後女兒就是冷漠,雖然失憶後的女兒看起來更活潑一些,但王穎發現她在乎的東西似乎更少了,性子也更加冷靜。
蕭鸞點點頭,沒說什麽,之後就上樓收拾東西,她明天還要跟著導師離開。
第69章 嘴甜的鄭鈞
第二天蕭鸞就動身離開了,本來要送妹妹去機場的蕭陽,結果任務被鄭鈞截胡了。
“我送阿鸞就行。”鄭鈞對著蕭陽說道:“就不麻煩大哥了。”
蕭陽被鄭鈞這種不要臉的行為弄得嘴角抽了抽,“我如果沒記錯,鄭總應該比我還大兩歲吧。”
這種時候鄭鈞哪裏還會在乎什麽臉麵,笑著道:“馬上就要是一家人了,提前稱呼也早點適應起來,大哥是阿鸞的大哥,自然也是我的大哥。”如果按照在商界的成就,蕭陽基本上算是鄭鈞的後輩了,被鄭鈞叫一聲大哥,不止提了一個輩分。
如果是其他時候,被提了輩分,蕭陽肯定高興,這代表他的工作能力被認可了,可是偏偏這不是,而是靠自己妹妹得到的,讓蕭陽有一種出賣妹妹的感覺。
“怨不得鄭總能哄得住阿鸞。”蕭陽嗬嗬一下,他覺得他妹妹就是被鄭均的甜言蜜語哄騙了。
鄭總對蕭陽這種毒舌並不在意,也不理會蕭陽話裏的意有所指,左右這是大舅子,他不能太和對方計較,他這還沒追到阿鸞呢,可不能再得罪大舅子了。
鄭鈞能在商場裏打轉這麽多年,絕對是一個能屈能伸的。
“阿鸞這麽聰明,哪裏能用哄的,肯定是要真心換真心才行。”雖然鄭鈞嘴上功夫比不上蕭鸞,但是麵對其他人他絕對是王者。
聽到這話蕭陽哼哼了兩聲,看著鄭鈞忙前忙後地對他妹妹,也就沒覺得心裏不平衡了,最起碼有鄭鈞護著,他妹妹以後能自在很多。
“路上小心些。”蕭陽把妹妹送上車,囑咐道:“到了地方及時和家裏人報平安。” m.xsw5首發
“我知道。”蕭鸞點頭。
蕭陽是第一次送妹妹遠行,從小到大蕭陽就沒離妹妹這麽遠過,就連蕭鸞上大學也是在一個城市,這一離這麽遠,搞得蕭陽忍不住擔心囑咐起來。
“我都知道,我都多大了,你和爸媽別擔心了。”蕭鸞看著操著老父親心的大哥,無奈道。
“大哥放心,我會經常過去照看阿鸞的。”鄭鈞保證道。
蕭鸞:這下更不放心了。
蕭陽一臉難過地送別了妹妹,車內的蕭鸞也有些傷感,前世她出門遠遊或者是出公差巡查地方,也沒有這麽傷感過,果然是人不在權力中央了,連心也變得溫情起來。
等鄭鈞把蕭鸞送到機場的時候,正好看到吳教授已經在了。
吳教授看著鄭鈞和蕭鸞一起走過來,金童玉女,心中更高興了,他多希望自己最喜歡的兩個學生能在一起,現在看來這願望馬上要成真了。
“老師。”蕭鸞上前笑著喊道:“讓您久等了。”
“我也剛到。”吳教授笑嗬嗬地道:“不晚不晚。”
“阿鸞是第一次去野外考古,到時候還要麻煩教授多多照顧。”鄭鈞對著吳教授客氣道。
“你放心,我肯定照顧好阿鸞。”吳教授眼角都笑出了皺紋,打趣道:“不然你在辦公室恐怕不能安心工作吧。”
“我這點小心思都被您看出來了。”鄭鈞也不害臊,笑嗬嗬地對著吳教授道:“她是個小姑娘,又是第一次還沒有熟人,隻能托您多照顧了。”
吳教授當然知道野外考古女生的不方便,點頭道:“你放心現在咱們條件好了,不是幾十年前那麽艱苦了,對女生也能照顧到了,要不然我也不放心她跟我一起去。”他既然願意邀蕭鸞這個學生同去,自然是方方麵麵都考量過了。
蕭鸞笑道:“老師已經夠照顧我了,等到了地方我一定不拖老師的後腿。”她是去學習工作去的,不是去享福去的,這點決心她絕對是有的,雖然她知道鄭鈞這麽說是好心,但她不希望給吳教授一個她是嬌滴滴的小姑娘的印象,這樣會影響她後麵的工作深度的。
鄭鈞也知道蕭鸞的心思,笑道:“您放心,阿鸞決定能吃苦耐勞,她專業能力好,這點您盡管放心,我隻是想讓您在生活上多照顧她一些,工作上您多派給她工作隻怕她更開心呢。”
旁邊的蕭鸞看了一眼鄭鈞,她以前怎麽沒發現鄭鈞的語言藝術修養這麽高呢,前世這位可是沉默寡言的代名詞,想想之前鄭鈞和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個多嘴會說話的人。
看著旁邊言笑宴宴的鄭鈞,蕭鸞好奇,他這麽會說話是因為她還是性子一向如此?
沒等蕭鸞多想,旁邊的吳教授就笑道:“果然談戀愛了就是不一樣了,以前我怎麽不知道你這小子這麽會說話呢。”
隨後吳教授看了看手表,旁邊機場的廣播也已經響起,他拍了拍鄭鈞的肩膀,“好了,再不舍也得告別了,現在交通方便,你有空就去看我們,地址我不是都給你了嗎?”
“我會去看您和阿鸞。”鄭鈞笑著保證道。
蕭鸞在吳教授打趣的目光中和鄭鈞揮揮手告別,沒想到鄭鈞上前抱了一下她,在她耳邊道:“有事一定要跟我打電話。”
靠在溫暖的懷抱中,蕭鸞勾了勾嘴角,“好。”
等到蕭鸞和吳教授上了飛機,吳教授還打趣道:“當時我就想著介紹你們兩個認識,沒想到你們真能成。”他對自己這個媒做得十分開心,金童玉女誰不喜歡。
這話蕭鸞沒法接話,她能告訴自己兩世的恩師,他們之所以在一起,是相互算計嗎?
這種時候,蕭鸞隻能低下頭不說話,一副害羞的樣子。
吳教授見蕭鸞羞澀的樣子,覺得小姑娘臉皮薄,也不再打趣,換了個話題。
“根據公安部門和文物局的消息,這次盜墓賊關顧了好幾個墓葬,我看過一些追回的文物,初步判斷這些墓葬時間門相差不是太遠,靠近魏朝,而且根據墓葬的級別看,應該不是帝王墓或者是諸侯墓。”吳教授道:“隻是陪葬品的等級倒是不低,也不知道這些墓主人是什麽人。”
蕭鸞道:“魏朝前期和之前的朝代,世家權傾朝野,雖不是皇家宗室,但墓葬也一向奢華,且魏朝厚葬成風,這些墓葬說不定出自世家豪族。”
“我也是這樣推測的,想不到咱們師生兩個的想法一樣。”吳教授很高興自己學生和自己的看法一樣。
之後兩個人又做了一些交流,很快飛機就降落在了這次考古的城市。
等兩人下飛機後,就遇到了來接他們的工作人員。
這些都是地方文物局的人,見到吳教授都很高興,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十分儒雅,對吳教授十分敬重,“終於盼到您來了。”
吳教授和這人握了握手,看這人見到自己激動的樣子,好奇地問道:“你認識我?”
“我之前在
市聽過您關於魏朝的講座,裏麵提出的很多觀點都發人深省,我考研究生的時候,本來想要考您的研究生,隻可惜差了兩分無緣,這也是我一直的遺憾。”隨後又自我介紹道:“我叫湯慶,現任蘭陵文物局副局長。”
“雖然你沒考上我的研究生,但你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績,這很不錯啊。”吳教授下笑道:“我們兩個雖然沒有師生的緣分,但有同事的緣分,這也是我們兩人的緣分啊。”
湯慶聽到吳教授這話,更高興了,“聽說這次上麵請了您過來,我別提過高興了,我盼著跟您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能多多和您學習。”
“大家共同進步,共同進步。”吳教授笑嗬嗬地道,又將蕭鸞介紹給了湯慶。
湯慶想了想,總覺得蕭鸞這個名字特別熟悉,很快就想到了什麽,一拍掌道:“前段時間門我記得《華國史研究動態》有一篇關於魏朝的論文觀點很新穎,當時我印象深刻,我記得那篇論文的作者好像叫蕭鸞。”
“拙作而已,讓湯局長見笑了,您叫我小蕭就行。”蕭鸞點頭客氣道。
“這話就說錯了,如果小蕭你那邊還是拙作,那我們的文章都不要見人了。”然後又對著吳教授到道:“真是名師出高徒。”
“小孩子當不得誇。”吳教授也是一副餘有榮焉的樣子,學生有出息了,最高興的自然就是老師了。
等到了考古的現場,蕭鸞發現環境確實不好,墓葬群在荒郊野外。這裏和魏朝相差的時間門太遠了,蕭鸞完全看不出來這裏是不是蕭家的族地。
這裏隻有剛剛搭建好的和正在搭建的一些房子,周圍除了茂密的林子,就是一片荒蕪,幸好周圍不遠處就有村民居住,水電倒是能在各方幫助下通上。
其實考古和曆史文料研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最起碼蕭鸞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考古學畢業,很多東西都還要重新學起,特別是實踐方麵,不過蕭鸞一向聰明,上手快,很快就進步很大。
“現在主要是墓葬口的位置無法確認。”湯慶道:“之前盜墓賊打的盜洞已經完全坍塌了,我們現在要重新確定墓葬的入口,最好能從墓葬的正確入口進入,免得破壞墓葬的主體結構。”
蕭鸞看了看地圖和方位,道:“我倒是有個想法。”
第70章 風水
“有什麽想法就說。”吳教授對自己這個學生一向是很看重,而且他的教學方式也很開放,對學生的各種想法向來是鼓勵的。
旁邊的湯慶也道:“小蕭的想法向來都很新穎,我們都想聽一聽。”
蕭鸞點頭說道:“魏朝的大貴族和皇室墓葬一般為依山建陵和積土為塚兩大類,特別是前者較多,我們現在也處在丘陵之上,墓葬形式應該也是依山建陵。”
“古時墓葬大多依照群星方位山川河流等進行選址,特別是家族墓葬群更是要對墓葬周圍進行勘探。”蕭鸞說道:“一般墓葬大門應該是坐北朝南,由南至北依次建造主墓室和各種陪葬墓室。”
“家族墓葬群不同於一般的帝王墓葬,選址的時候要主意主從關係等等因素。”蕭鸞說道:“特別是風水學說,為貴族和皇室墓葬最為重視的部分。”
“你究竟想說什麽?”吳教授還是有些不明白蕭鸞說得意思。
“我略通風水墓葬之說。”蕭鸞說道,作為蘭陵蕭氏的家主一朝宰輔,她父母的墓地甚至是先皇的墓地都是經過她的手選出來的,所以她對這方麵再熟悉不過。
大陳的陵墓選址一般都要報到內閣批複,蕭鸞雖是讀書人但對風水之事很有了解,特別是蘭陵蕭氏選擇族地的時候也是她親自把關,其實大陳的讀書人對風水之事都深信不疑,所以或多或少都精通一些風水,蕭鸞甚至屬於其中的佼佼者。
“你懂這個?”湯慶有些驚訝,雖說他們這些學曆史的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風水,但是都是從特殊年代過來的,這個東西多少都有些封建迷信,他們研究地並不多,他們更相信曆史唯物主義。
蕭鸞也知道湯慶心裏的顧及,笑道:“風水學說和封建迷信跳大神什麽的還是有區別的,《葬書》有載: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學說是一個整體學說,包含星象環境地理等等,其中很多和現代科學結論不謀而合,算是古人最早期地對選擇居所係統論的簡單應用。”
“魏朝時期墓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前麵有河流涓涓流過,是上佳的墓葬之所,雖夠不上帝王墓葬格局,但也算得上是清奇俊秀之所,依照風水學說,此地往東二百米左右選座墓葬之門最為合適。” m.xsw5首發
“你確定?”吳教授連忙打開地圖,仔細查看起來。
“我來的時候看過,往東二百米左右居位最正。”蕭鸞說道。
吳教授和湯慶也看起來。
“往東二百米是山腰坡下麵,每個時代的墓葬選址風格都會不同,更早的朝代選擇山頂,但到了魏朝大部分以山腰坡下麵作為最佳的墓葬選擇,魏朝的人覺得葬山腰如同在母親的繈褓之中。群山環撓,深得大自然之寵愛。龍氣也是由山頭往腳下走的,下麵能更好的吸收上麵的龍氣。”
這個時候吳教授和湯慶也發現了其中的奧妙,確實往東二百米處更符合魏朝墓葬的選址風格。
“確實是。”吳教授對著湯慶道:“組織人手從往東二百米的地方開始挖掘。”
湯慶也同意,“好,我這就安排人手去做。”
隨後湯慶安排完人手回來後,對著蕭鸞打趣道:“如果真的如小蕭說得,回頭得給小蕭記一大功。”
“是您和老師相信我,給了我這個機會,您和老師不嫌我添麻煩就好。”蕭鸞謙虛地道,前世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蕭鸞的語言藝術可謂相當好,別說是和這些心思單純的學者打交道能麵麵俱到,就是和體製內的人交流也能不出一點錯。
考古工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細致和細心的過程,最要經得住的就是耐心。
一些不知道墓葬情況的考古更難做,往往要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點點地清掃,而這個墓葬不一樣,作為被現代盜墓賊光顧過的墓葬,裏麵很多情況盜墓賊已經在審訊中交代了,也讓他們更好地進行發掘工作。
看著已經能夠動用現代科技輔助的考古現場,吳教授發出了感慨。
“想當初我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分到地方博物館,那個時候是考古最艱難的時期,我要帶著所有的工具木箱,裝在運輸公司大客車的頂棚,那個大客車要開上整整一天才能到達鎮上,然後還要坐上一天的拖拉機才能到工地。”
“還記得那個時候最貴重的設備還是一部雙鏡頭的進口攝像機,就這個攝像機還是我們廢了老大的勁兒才申請到的。”吳教授感歎道:“和以前一比,咱們現在的工作也不能算艱難了。”
湯慶也道:“我比您工作晚,比您好一些但和現在也是天差地別,我零零年參加工作的時候局裏一年的經費也就二十萬,那個時候連數碼照相機都沒有,不過膠卷可以管夠,那對我們來說都很值得高興了。”
蕭鸞聽著兩位前輩回想以前的事情,心中也有些感慨。作為一個帶著前世記憶的現代人,她太清楚科技發展帶給世界的改變了。
其實她很慶幸自己能夠來到這個世界,見識到社會還能這樣發展,百姓還能過上這樣衣食無憂的生活。
想想她前世最大的抱負也不過是希望大陳子民人人能夠裹腹,到了現代,就是貧困地區也已經過上頓頓精細糧的日子了,這都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產物。
作為一個古人,蕭鸞即便思想再陳舊,對科技極有認同感。
“未來會更好的,相信我們的考古工作也會一日比一日好。”蕭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