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趁著玉樸往她屋裏去,她梳妝打扮一番,把炕桌上的昏燈挑明,目光嬌得可憐,“你去同太太說一說吧,還將虔哥送回來我自己帶。太太跟前那麽些瑣碎的事情,哪裏還經得住這半大的孩子吵鬧?”
玉樸盤著腿在對過看書,將頭抬起來睇她一眼,“她不怕吵鬧就隨她去,況且我見她將虔哥照料得很好。她是太太,就連我也要給她幾分麵子,不好去駁她。”
他是個很講規矩的人,唐姨娘跟了他三年,多少知道些他的脾性,不好在多言。她將銀釭往他那頭推了推,他抬起頭來,闔上了書,“她那個人,有時候雖然講話不中聽,心眼倒是不壞。”
唐姨娘在失落裏柔順地笑笑,“我曉得。”
玉樸便將胳膊肘撐在炕桌上,托著腦袋看她。她的確生得出挑,眉似新月,臉如初桃,怪道給那蕭內官看上。
奈何官場上送禮送得十分講究。不能明著送,明著送顯得送禮的人諂媚,收禮的人貪婪。何況他這等清流文官最受名聲所累,一旦給人知道他奉承太監,在京中哪裏還抬得起頭來?
虧得家中還有霜太太,他日將唐姨娘送回南京唐家,再拖唐家暗裏將人送給蕭內官,人家議論起來,隻當是正頭太太吃醋,背著他打發了小妾。
橫豎累不著他的名聲。他歪著眼,笑意慵散,“等回了錢塘我同她說說。不過她未必肯聽我的,她那個人脾氣上來,潑婦似的。”
窗外黑沉沉的,唐姨娘的眼裏卻又點起一星蕪雜的希望。他去說恐怕更要將霜太太得罪了,可她就這麽個兒子,情願冒著得罪人的風險。
做人小妾的就是這點不好,並不是嫁了個丈夫,而是嫁了對夫妻。在大事上,人家才是夫妻同心,共榮共辱。
就連琴太太那樣的,即便是大老爺沒了,她也得周全著一家子的體麵。
因次日要回錢塘,這日晨起,琴太太叫了月貞來屋裏,說是有事吩咐。
月貞估不到什麽事情,趕著梳洗了到那屋裏。琴太太在榻上吃早飯,岫哥與元崇在底下圓案上由奶母伺候著吃飯,連那蔣文興也在椅上坐著,身旁的小幾上也擺著幾個碗碟。
見月貞進來,蔣文興忙擱下碗起身打拱,“貞大嫂。”
月貞稍稍福身還禮,琴太太將她叫到榻上坐。近來琴太太喜歡熱鬧,常將兩個孩子叫到屋裏來,她歪在榻上瞧他們玩鬧,小孩子靜不住,似乎將她的心也吵得有些火熱。
她笑說:“明日就要回去了,我請你文兄弟來問問孩子們的學業。虧得你文兄弟費心,兩個孩子現如今認得了好些字。”
蔣文興道:“都是小侄分內的事。”
他因要跟著回錢塘,他姐姐特地趕著給他裁了身竹青的直身,穿在身上愈發襯得人溫文爾雅。月貞眼睛在他身上溜一圈,笑著客套,“多謝文四爺。”
落後蔣文興並孩子奶母辭將出去,留二人說話。琴太太捧著碗,在炕桌上幾個精致的碟子裏挑挑揀揀,吃得沒滋沒味,索性擱住碗,“月貞,明朝家去了,有件事你去向三位姨娘交代一下。”
月貞冷不丁想起來,大老爺還有三位姨娘留下來。
琴太太漱了口,拈著帕子蘸嘴角,“頭先問她們,倘或願意回娘家去嫁人就叫她們各自回娘家去,誰知她們又都不情願回去。不想回娘家也罷,好歹是老爺的人,李家也不會缺她們飯吃。隻是不好再帶回錢塘去了,錢塘那地方人多事雜,為生意上的事,進出家裏的生人多,保不齊哪隻眼不到,就出什麽岔子。”
她慮得周到,人想不到的她都想在了前頭去,“她們又都年輕,難保的事情。要是真出了什麽亂子,傳出去,不單是咱們李家外頭體麵難保,就連你們這些奶奶姑娘也跟著難做人。你去傳我的話,叫她們不必收拾行李了,家裏的東西,等咱們這裏回了錢塘,再打發小的給她們送過來。叫她們在鄉下安分守己,月份銀子還照錢塘的規矩,每月晁管家曉得發放。”
月貞略顯茫然,“叫我去?”
琴太太繼而笑道:“你是大奶奶,這家裏的瑣事遲早都是要交給你,現如今就學著料理吧。我近來有些精力不濟,累得很。”
“是,太太。”
琴太太目光鬼魅地望著她出去,旋即馮媽坐到榻上來,“隻怕那幾位鬧起來大奶奶降不住。”
琴太太輕飄飄地道:“月貞這孩子是小門戶出來的,哪裏都好,就是不會擺架子。叫她學著端端威勢,才是咱們家奶奶該有的樣子。”
馮媽有些弄不明白,這威勢真日漸端起來,往後豈不是更不好拿捏?
琴太太睞她一眼,哼著鼻管子笑一聲,“月貞麵上瞧著乖,你看她同芸娘巧蘭兩個坐在一處的時候,跟她們一個樣子。其實不一樣,她把腦地低著,其實一對眼睛在底下轉得機靈得很。她什麽都懂,就是什麽都不改。”
馮媽益發蒙頭蒙惱,“改什麽?”
“改什麽……”要怎麽說才恰當呢?琴太太身子歪一歪,斜眼望向窗外。
她無非是要月貞改掉那一線秋陽般的烈性爛漫。倒不是那樣不好,隻是太灼人的眼。她嗟歎一句,“我也是為她好,她那個性子,少不得要吃虧。”
月貞哪裏知她這番“苦心”,到廊下方回過味來,琴太太這是把個得罪人的差事交給她去辦。
誰不想到那花醉燈迷的錢塘去,怎甘留在這冷冷清清的鄉下。
果不其然,三位姨娘一聽這話,當即變鬧在一間屋子裏,將月貞團團圍住,又哭又嚎,“大奶奶,這話怎麽說的?留我們在這裏做什麽?這裏山高水長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豈不是放我們在這裏等死?大奶奶,你去跟太太說一說,還帶著我們回去,我們在家,好歹是個幫手啊。”
“就是呀貞大奶奶,我們膝下雖然沒孩子,可在家裏幫著照管些家事還是幫襯得上的。況且沒道理,這老爺前腳才走,你們就不管他留下的人了!”
“我要到老爺墳上問問他去!到老爺墳上哭他去!”
這三人嚷得月貞耳根子發嗡,偏著腦袋讓一讓,“這是太太的意思,我不過是傳她老人家的話。您三位在鄉下也是一樣吃穿,月份銀子也同從前一樣,還有哪裏不自在?”
三人還不甘願,撒手慪氣坐到椅上去。其中那桂姨娘直拿眼乜月貞,“你貞大奶奶話說得到簡單,敢情不是你留在這裏。你瞧瞧這地方,連個戲班子都沒有,要聽戲,還得到縣上去請。天一黑就是孤燈照孤月,街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有什麽趣?”
月貞勉強道:“在家也是一樣的。”
那桂姨娘慪得將拈帕的手狠狠一甩,“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日子叫你貞大奶奶來過一段試試看。”言訖頓了頓,軟下臉起身扯月貞,“貞大奶奶,太太疼你,你去幫著我們說一說,還叫我們跟著回錢塘去?”
月貞沒奈何一笑,“我哪裏有這樣大的臉子?您幾位不是作難我嚜。既不想留在這裏,那時候要放你們回娘家,你們怎的又不願意呢?”
說話坐到榻上,抬眼將三人一睃,見三人麵露哀色,月貞立時便懂了。
還能為什麽,不過是家裏窮,或是她們自己不願意回去吃糠咽菜,或是她們娘家人全仗著她們接濟著過日子。真回去了,形同又落回雞窩。
月貞心裏不免唏噓,她放柔了嗓子,苦心勸慰,“這裏盡管清靜些,好歹不缺衣少食,不是一樣過日子麽?”
桂姨娘也欺她門第不好,一把竄起來指著她冷嘲熱諷,“你倒是在這裏住個一年半載試試看,我看你熬不熬得住!簡直沒道理,你才進李家的門就克死了大爺,也是守著寡,怎的不叫你留下?怎見得你在錢塘就是肯踏實的?”
陡地說得月貞臉上倏紅倏白,心虛得怒從膽邊生。但要叫她仗勢壓人,她又做不到。
何必呢?不過是三個可憐人對一個可憐人,其實她同她們沒什麽兩樣。
她陪著笑臉哄她們,“您幾位權當在這裏休養段日子,等大老爺的麻期過了,我再向太太求求情,還接你們回去?”
三人鬧來鬧去,就是鬧破天也沒別的法。曉得是哄人的話,也隻得勉強應下來。至於往後,誰想得到那麽長遠?
月貞辭將出來,走過屋外百年的遊廊,看見兩根廊柱子被蟲蟻噬出些密密麻麻的小孔。日子左不過就是這些粗壯的圓柱子,不過是熬一天算一天,遲早有熬到頭的一天。
可是人世無涯,真要一天天熬,形同文火煎心。
這個時候,她又想起了疾來,記得他那夜挹動的目光,似乎也有些動搖了吧?
她把小小一片車窗簾子撩起來,在焚花灼柳的山路上尋他的影子。可路上拖拖拉拉扯出一連串的馬車,哪一片簾子後頭是他?她也不確定。
有一輛馬車並行上來,窗簾子撩開,卻是蔣文興,他向前後路上望望,對著月貞笑了笑,“貞大嫂是在尋崇兒?他與岫哥奶母在後頭那輛車上。”
“啊?啊。”月貞順著他的話笑著點頭,“沒什麽,就是不放心看看。”
蔣文興放下簾子,在車內把唇微微彎著,那嘴角裏仿佛藏著些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知是誰透了點風聲在他耳朵裏,說是徐家橋的掌櫃人選,二老爺還是屬意老鄭的兒子。人家是他們李家的家奴出身,不像他,終歸是個外路人。他在李家操勞這幾個月,不過是白操勞。
也不算,他掌握著李家多少秘密,這時候正可以派上用場。
回錢塘幾日,趁著老鄭還沒咽氣,二老爺還沒露出意思來。蔣文興便先尋到了疾屋裏。
他細細打算過,緇宣那頭不必說,自然肯替他說話。若了疾與霜太太也能向著他說話,就是二老爺也得賣這些人幾分麵子。
誰知走到廊頭,竟見月貞從場院裏一徑走來。他忙避身在柱子後頭,隻待月貞進門,方悄步挪至窗畔。
窗上糊著蜜合色的紗,罩住一雙碧影朦朧。月貞見了疾將幾件僧袍在榻上攤開收疊,一下急斂了蛾眉,“你今日就要走?”
她進門時刻意躡著腳,了疾不覺有人進來,冷不防一轉頭,她苦癟著一張臉,他卻給她逗得想笑,“後日就走。”
月貞自打雨關廂回來,一直記得中秋那夜的情景,仿佛有些話沒說話,有些情未啟齒,恨不得將他一把拽到身前來說個清楚。可自回到錢塘這幾日,就沒個恰當的由頭到這邊宅裏尋他。
若沒個正經話,大嫂子往小叔子屋裏跑,終歸不像樣子。
好容易今日是替琴太太來傳話給霜太太,說是虔哥的皈依禮,正趕上達摩祖師聖誕在前,兩宅裏索性一並去廟裏禮佛。霜太太聽後,又打發月貞往了疾屋裏來告訴一聲,叮囑他回去命僧眾收拾出禪房。
月貞此刻聽見他後日就走,什麽話都渾忘了,一屁股坐在榻上仰麵睇他,“這樣急?二老爺還在家呢,他好容易回來一趟,你不在他跟前盡盡孝道?”
了疾將她壓在裙子底下的僧袍扯了扯,滿臉淡漠,“父親自有他的事忙。”
聽說玉樸自打雨關廂回來,每日忙著會見本地官員,成日不見人影。月貞拿眼在他麵上睃幾遍,低聲問:“你似乎不大敬重他。”
了疾冷哼了一聲。
“為什麽?二老爺在京做官,連二老太爺他們都捧著他,你做兒子的,反倒有些瞧不起?”
那袍子給她死死坐住,像是故意的。他扯不出來,便丟開手,轉身給她倒茶,“這天下,未見得當官的都是好官,讀書的就都是君子。”
月貞甚少與玉樸打交道,不曉得他的脾性,隻想著他素日裏在晚輩麵前一向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樣子。了疾雖然常笑著,可態度疏疏淡淡的,兩個人在氣度上倒有些相似。
她一搦腰肢笑起來,“你們父子倆長得像,等你老了,八成就是他那樣子。”
誰知了疾端著盅掉轉身來,似笑非笑,“變成他那副樣子有什麽好?”
他轉到對麵坐下,月貞便在炕桌上托著腮看他,“做官受人敬重,還不好麽?況且你瞧他,又有賢妻又有美妾,這不就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好日子?難道你不是男人?”
又說到男男女女的話上頭去了,了疾睞她一眼,險些給她那一縷可愛而狡黠的目光蠱惑了去。他正了正聲色,待要說什麽,卻乍聽見場院裏有腳步聲。
月貞也聽見了,扭頭一瞧,紗窗外有個丫頭款步而來。她忙捉裙起身,小聲說:“入夜你到我們那頭的橫岫洞裏來,我有話問你。”
門外那丫頭喊著話進來,“鶴二爺在屋裏麽?”
月貞立時放開了音調,裝模作樣地囑咐,“可千萬記得收拾出幾間禪房來,闔家都是要去的,不單是你們這頭的人,佛爺的聖誕嚜。”
她目光晃晃悠悠地巡過屋子,與那丫頭擦身。了疾望著她“鎮定從容”的背影,那搦曼妙多情的細腰被光穿透,令人怦然心動。
他在一個晃神間笑了,又覺得不該笑,便抿著嘴唇低下眼去,帶著一抹跅落而克製的赧色。
作者有話說:
琴太太:你那是喜歡嗎,你那是饞他的身子!
月貞:我不管!留不住他的心,我也要睡到他的人!
第35章 強爭春(五)
那丫頭迎麵瞧見了疾的笑臉, 心內不禁鬆了口氣,正是為有事情來求他, 隻怕他不答應。盡管素日見他都是副和善麵孔, 卻一向僻靜,不大與人走動。
這下好了,磨在舌尖的話得已鬆鬆快快地吐將出來, “鶴二爺在家呢。我們姨娘叫我來請二爺到屋裏去說句話。”
了疾適才想起來,這丫頭是唐姨娘京裏帶來的人,上回跟著唐姨娘往他屋裏送過鞋子。他不動聲色地斂了笑容, 把袖口理一理,“是老爺叫我?”
丫頭隻恐了疾推諉, 腦筋轉得倒快,“那倒不是, 老爺出門訪友去了, 是我們姨娘想請您去講講經。”
了疾應下說午後過去,丫頭便福身出去了。這間隙裏, 那蔣文興跨門進來, 半揚著調侃的音調, “今天鶴兄弟這裏還真是熱鬧啊。”
他剪著一隻手踅入罩屏,笑容裏半藏半露著一些深意,又向窗戶外頭睇一眼,“我才見貞大嫂從你這裏出去,後頭又是唐姨娘屋裏的丫頭。難得難得, 鶴兄弟最好清靜的一個人,今日忽然來了這麽些客。”
這人一改先前的謙卑態度, 忽然放出些狡詐意味, 了疾料定了他是刻意拿話來刺探些什麽。
刺探些什麽呢?他幾句話不離女人, 無非是刺探一點隱秘的男女私情。
了疾丟下袍子,擺出手請他坐,“過幾日闔家要到廟裏禮佛,姨媽使貞大嫂來傳句話。今天還真不知是吹的什麽風,把你文表哥也吹到我這裏來了,稀客,稀客。”
蔣文興笑睇他片刻,仍將談鋒落在月貞身上,“貞大嫂還真是市井小戶的姑娘,擺著規矩全當瞧不見,不管不顧的。倘或哪天不防,傳出些什麽閑言碎語,豈不是自毀名節?”說著,詭譎地笑一下,“鶴兄弟既與她走得近,還該提醒著她才是。”
玉樸盤著腿在對過看書,將頭抬起來睇她一眼,“她不怕吵鬧就隨她去,況且我見她將虔哥照料得很好。她是太太,就連我也要給她幾分麵子,不好去駁她。”
他是個很講規矩的人,唐姨娘跟了他三年,多少知道些他的脾性,不好在多言。她將銀釭往他那頭推了推,他抬起頭來,闔上了書,“她那個人,有時候雖然講話不中聽,心眼倒是不壞。”
唐姨娘在失落裏柔順地笑笑,“我曉得。”
玉樸便將胳膊肘撐在炕桌上,托著腦袋看她。她的確生得出挑,眉似新月,臉如初桃,怪道給那蕭內官看上。
奈何官場上送禮送得十分講究。不能明著送,明著送顯得送禮的人諂媚,收禮的人貪婪。何況他這等清流文官最受名聲所累,一旦給人知道他奉承太監,在京中哪裏還抬得起頭來?
虧得家中還有霜太太,他日將唐姨娘送回南京唐家,再拖唐家暗裏將人送給蕭內官,人家議論起來,隻當是正頭太太吃醋,背著他打發了小妾。
橫豎累不著他的名聲。他歪著眼,笑意慵散,“等回了錢塘我同她說說。不過她未必肯聽我的,她那個人脾氣上來,潑婦似的。”
窗外黑沉沉的,唐姨娘的眼裏卻又點起一星蕪雜的希望。他去說恐怕更要將霜太太得罪了,可她就這麽個兒子,情願冒著得罪人的風險。
做人小妾的就是這點不好,並不是嫁了個丈夫,而是嫁了對夫妻。在大事上,人家才是夫妻同心,共榮共辱。
就連琴太太那樣的,即便是大老爺沒了,她也得周全著一家子的體麵。
因次日要回錢塘,這日晨起,琴太太叫了月貞來屋裏,說是有事吩咐。
月貞估不到什麽事情,趕著梳洗了到那屋裏。琴太太在榻上吃早飯,岫哥與元崇在底下圓案上由奶母伺候著吃飯,連那蔣文興也在椅上坐著,身旁的小幾上也擺著幾個碗碟。
見月貞進來,蔣文興忙擱下碗起身打拱,“貞大嫂。”
月貞稍稍福身還禮,琴太太將她叫到榻上坐。近來琴太太喜歡熱鬧,常將兩個孩子叫到屋裏來,她歪在榻上瞧他們玩鬧,小孩子靜不住,似乎將她的心也吵得有些火熱。
她笑說:“明日就要回去了,我請你文兄弟來問問孩子們的學業。虧得你文兄弟費心,兩個孩子現如今認得了好些字。”
蔣文興道:“都是小侄分內的事。”
他因要跟著回錢塘,他姐姐特地趕著給他裁了身竹青的直身,穿在身上愈發襯得人溫文爾雅。月貞眼睛在他身上溜一圈,笑著客套,“多謝文四爺。”
落後蔣文興並孩子奶母辭將出去,留二人說話。琴太太捧著碗,在炕桌上幾個精致的碟子裏挑挑揀揀,吃得沒滋沒味,索性擱住碗,“月貞,明朝家去了,有件事你去向三位姨娘交代一下。”
月貞冷不丁想起來,大老爺還有三位姨娘留下來。
琴太太漱了口,拈著帕子蘸嘴角,“頭先問她們,倘或願意回娘家去嫁人就叫她們各自回娘家去,誰知她們又都不情願回去。不想回娘家也罷,好歹是老爺的人,李家也不會缺她們飯吃。隻是不好再帶回錢塘去了,錢塘那地方人多事雜,為生意上的事,進出家裏的生人多,保不齊哪隻眼不到,就出什麽岔子。”
她慮得周到,人想不到的她都想在了前頭去,“她們又都年輕,難保的事情。要是真出了什麽亂子,傳出去,不單是咱們李家外頭體麵難保,就連你們這些奶奶姑娘也跟著難做人。你去傳我的話,叫她們不必收拾行李了,家裏的東西,等咱們這裏回了錢塘,再打發小的給她們送過來。叫她們在鄉下安分守己,月份銀子還照錢塘的規矩,每月晁管家曉得發放。”
月貞略顯茫然,“叫我去?”
琴太太繼而笑道:“你是大奶奶,這家裏的瑣事遲早都是要交給你,現如今就學著料理吧。我近來有些精力不濟,累得很。”
“是,太太。”
琴太太目光鬼魅地望著她出去,旋即馮媽坐到榻上來,“隻怕那幾位鬧起來大奶奶降不住。”
琴太太輕飄飄地道:“月貞這孩子是小門戶出來的,哪裏都好,就是不會擺架子。叫她學著端端威勢,才是咱們家奶奶該有的樣子。”
馮媽有些弄不明白,這威勢真日漸端起來,往後豈不是更不好拿捏?
琴太太睞她一眼,哼著鼻管子笑一聲,“月貞麵上瞧著乖,你看她同芸娘巧蘭兩個坐在一處的時候,跟她們一個樣子。其實不一樣,她把腦地低著,其實一對眼睛在底下轉得機靈得很。她什麽都懂,就是什麽都不改。”
馮媽益發蒙頭蒙惱,“改什麽?”
“改什麽……”要怎麽說才恰當呢?琴太太身子歪一歪,斜眼望向窗外。
她無非是要月貞改掉那一線秋陽般的烈性爛漫。倒不是那樣不好,隻是太灼人的眼。她嗟歎一句,“我也是為她好,她那個性子,少不得要吃虧。”
月貞哪裏知她這番“苦心”,到廊下方回過味來,琴太太這是把個得罪人的差事交給她去辦。
誰不想到那花醉燈迷的錢塘去,怎甘留在這冷冷清清的鄉下。
果不其然,三位姨娘一聽這話,當即變鬧在一間屋子裏,將月貞團團圍住,又哭又嚎,“大奶奶,這話怎麽說的?留我們在這裏做什麽?這裏山高水長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豈不是放我們在這裏等死?大奶奶,你去跟太太說一說,還帶著我們回去,我們在家,好歹是個幫手啊。”
“就是呀貞大奶奶,我們膝下雖然沒孩子,可在家裏幫著照管些家事還是幫襯得上的。況且沒道理,這老爺前腳才走,你們就不管他留下的人了!”
“我要到老爺墳上問問他去!到老爺墳上哭他去!”
這三人嚷得月貞耳根子發嗡,偏著腦袋讓一讓,“這是太太的意思,我不過是傳她老人家的話。您三位在鄉下也是一樣吃穿,月份銀子也同從前一樣,還有哪裏不自在?”
三人還不甘願,撒手慪氣坐到椅上去。其中那桂姨娘直拿眼乜月貞,“你貞大奶奶話說得到簡單,敢情不是你留在這裏。你瞧瞧這地方,連個戲班子都沒有,要聽戲,還得到縣上去請。天一黑就是孤燈照孤月,街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有什麽趣?”
月貞勉強道:“在家也是一樣的。”
那桂姨娘慪得將拈帕的手狠狠一甩,“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日子叫你貞大奶奶來過一段試試看。”言訖頓了頓,軟下臉起身扯月貞,“貞大奶奶,太太疼你,你去幫著我們說一說,還叫我們跟著回錢塘去?”
月貞沒奈何一笑,“我哪裏有這樣大的臉子?您幾位不是作難我嚜。既不想留在這裏,那時候要放你們回娘家,你們怎的又不願意呢?”
說話坐到榻上,抬眼將三人一睃,見三人麵露哀色,月貞立時便懂了。
還能為什麽,不過是家裏窮,或是她們自己不願意回去吃糠咽菜,或是她們娘家人全仗著她們接濟著過日子。真回去了,形同又落回雞窩。
月貞心裏不免唏噓,她放柔了嗓子,苦心勸慰,“這裏盡管清靜些,好歹不缺衣少食,不是一樣過日子麽?”
桂姨娘也欺她門第不好,一把竄起來指著她冷嘲熱諷,“你倒是在這裏住個一年半載試試看,我看你熬不熬得住!簡直沒道理,你才進李家的門就克死了大爺,也是守著寡,怎的不叫你留下?怎見得你在錢塘就是肯踏實的?”
陡地說得月貞臉上倏紅倏白,心虛得怒從膽邊生。但要叫她仗勢壓人,她又做不到。
何必呢?不過是三個可憐人對一個可憐人,其實她同她們沒什麽兩樣。
她陪著笑臉哄她們,“您幾位權當在這裏休養段日子,等大老爺的麻期過了,我再向太太求求情,還接你們回去?”
三人鬧來鬧去,就是鬧破天也沒別的法。曉得是哄人的話,也隻得勉強應下來。至於往後,誰想得到那麽長遠?
月貞辭將出來,走過屋外百年的遊廊,看見兩根廊柱子被蟲蟻噬出些密密麻麻的小孔。日子左不過就是這些粗壯的圓柱子,不過是熬一天算一天,遲早有熬到頭的一天。
可是人世無涯,真要一天天熬,形同文火煎心。
這個時候,她又想起了疾來,記得他那夜挹動的目光,似乎也有些動搖了吧?
她把小小一片車窗簾子撩起來,在焚花灼柳的山路上尋他的影子。可路上拖拖拉拉扯出一連串的馬車,哪一片簾子後頭是他?她也不確定。
有一輛馬車並行上來,窗簾子撩開,卻是蔣文興,他向前後路上望望,對著月貞笑了笑,“貞大嫂是在尋崇兒?他與岫哥奶母在後頭那輛車上。”
“啊?啊。”月貞順著他的話笑著點頭,“沒什麽,就是不放心看看。”
蔣文興放下簾子,在車內把唇微微彎著,那嘴角裏仿佛藏著些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知是誰透了點風聲在他耳朵裏,說是徐家橋的掌櫃人選,二老爺還是屬意老鄭的兒子。人家是他們李家的家奴出身,不像他,終歸是個外路人。他在李家操勞這幾個月,不過是白操勞。
也不算,他掌握著李家多少秘密,這時候正可以派上用場。
回錢塘幾日,趁著老鄭還沒咽氣,二老爺還沒露出意思來。蔣文興便先尋到了疾屋裏。
他細細打算過,緇宣那頭不必說,自然肯替他說話。若了疾與霜太太也能向著他說話,就是二老爺也得賣這些人幾分麵子。
誰知走到廊頭,竟見月貞從場院裏一徑走來。他忙避身在柱子後頭,隻待月貞進門,方悄步挪至窗畔。
窗上糊著蜜合色的紗,罩住一雙碧影朦朧。月貞見了疾將幾件僧袍在榻上攤開收疊,一下急斂了蛾眉,“你今日就要走?”
她進門時刻意躡著腳,了疾不覺有人進來,冷不防一轉頭,她苦癟著一張臉,他卻給她逗得想笑,“後日就走。”
月貞自打雨關廂回來,一直記得中秋那夜的情景,仿佛有些話沒說話,有些情未啟齒,恨不得將他一把拽到身前來說個清楚。可自回到錢塘這幾日,就沒個恰當的由頭到這邊宅裏尋他。
若沒個正經話,大嫂子往小叔子屋裏跑,終歸不像樣子。
好容易今日是替琴太太來傳話給霜太太,說是虔哥的皈依禮,正趕上達摩祖師聖誕在前,兩宅裏索性一並去廟裏禮佛。霜太太聽後,又打發月貞往了疾屋裏來告訴一聲,叮囑他回去命僧眾收拾出禪房。
月貞此刻聽見他後日就走,什麽話都渾忘了,一屁股坐在榻上仰麵睇他,“這樣急?二老爺還在家呢,他好容易回來一趟,你不在他跟前盡盡孝道?”
了疾將她壓在裙子底下的僧袍扯了扯,滿臉淡漠,“父親自有他的事忙。”
聽說玉樸自打雨關廂回來,每日忙著會見本地官員,成日不見人影。月貞拿眼在他麵上睃幾遍,低聲問:“你似乎不大敬重他。”
了疾冷哼了一聲。
“為什麽?二老爺在京做官,連二老太爺他們都捧著他,你做兒子的,反倒有些瞧不起?”
那袍子給她死死坐住,像是故意的。他扯不出來,便丟開手,轉身給她倒茶,“這天下,未見得當官的都是好官,讀書的就都是君子。”
月貞甚少與玉樸打交道,不曉得他的脾性,隻想著他素日裏在晚輩麵前一向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樣子。了疾雖然常笑著,可態度疏疏淡淡的,兩個人在氣度上倒有些相似。
她一搦腰肢笑起來,“你們父子倆長得像,等你老了,八成就是他那樣子。”
誰知了疾端著盅掉轉身來,似笑非笑,“變成他那副樣子有什麽好?”
他轉到對麵坐下,月貞便在炕桌上托著腮看他,“做官受人敬重,還不好麽?況且你瞧他,又有賢妻又有美妾,這不就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好日子?難道你不是男人?”
又說到男男女女的話上頭去了,了疾睞她一眼,險些給她那一縷可愛而狡黠的目光蠱惑了去。他正了正聲色,待要說什麽,卻乍聽見場院裏有腳步聲。
月貞也聽見了,扭頭一瞧,紗窗外有個丫頭款步而來。她忙捉裙起身,小聲說:“入夜你到我們那頭的橫岫洞裏來,我有話問你。”
門外那丫頭喊著話進來,“鶴二爺在屋裏麽?”
月貞立時放開了音調,裝模作樣地囑咐,“可千萬記得收拾出幾間禪房來,闔家都是要去的,不單是你們這頭的人,佛爺的聖誕嚜。”
她目光晃晃悠悠地巡過屋子,與那丫頭擦身。了疾望著她“鎮定從容”的背影,那搦曼妙多情的細腰被光穿透,令人怦然心動。
他在一個晃神間笑了,又覺得不該笑,便抿著嘴唇低下眼去,帶著一抹跅落而克製的赧色。
作者有話說:
琴太太:你那是喜歡嗎,你那是饞他的身子!
月貞:我不管!留不住他的心,我也要睡到他的人!
第35章 強爭春(五)
那丫頭迎麵瞧見了疾的笑臉, 心內不禁鬆了口氣,正是為有事情來求他, 隻怕他不答應。盡管素日見他都是副和善麵孔, 卻一向僻靜,不大與人走動。
這下好了,磨在舌尖的話得已鬆鬆快快地吐將出來, “鶴二爺在家呢。我們姨娘叫我來請二爺到屋裏去說句話。”
了疾適才想起來,這丫頭是唐姨娘京裏帶來的人,上回跟著唐姨娘往他屋裏送過鞋子。他不動聲色地斂了笑容, 把袖口理一理,“是老爺叫我?”
丫頭隻恐了疾推諉, 腦筋轉得倒快,“那倒不是, 老爺出門訪友去了, 是我們姨娘想請您去講講經。”
了疾應下說午後過去,丫頭便福身出去了。這間隙裏, 那蔣文興跨門進來, 半揚著調侃的音調, “今天鶴兄弟這裏還真是熱鬧啊。”
他剪著一隻手踅入罩屏,笑容裏半藏半露著一些深意,又向窗戶外頭睇一眼,“我才見貞大嫂從你這裏出去,後頭又是唐姨娘屋裏的丫頭。難得難得, 鶴兄弟最好清靜的一個人,今日忽然來了這麽些客。”
這人一改先前的謙卑態度, 忽然放出些狡詐意味, 了疾料定了他是刻意拿話來刺探些什麽。
刺探些什麽呢?他幾句話不離女人, 無非是刺探一點隱秘的男女私情。
了疾丟下袍子,擺出手請他坐,“過幾日闔家要到廟裏禮佛,姨媽使貞大嫂來傳句話。今天還真不知是吹的什麽風,把你文表哥也吹到我這裏來了,稀客,稀客。”
蔣文興笑睇他片刻,仍將談鋒落在月貞身上,“貞大嫂還真是市井小戶的姑娘,擺著規矩全當瞧不見,不管不顧的。倘或哪天不防,傳出些什麽閑言碎語,豈不是自毀名節?”說著,詭譎地笑一下,“鶴兄弟既與她走得近,還該提醒著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