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巧蘭沒留神,她偷麽掩了兩顆在虎口處,餘下的又裝進罐子裏遞回去,“我瞧著就跟尋常的藥丸子一樣,沒甚稀奇的。”
“本來也沒甚稀奇,就你少見多怪。”巧蘭一翻眼皮,又放回臥房裏去。
趁其不備,月貞將那兩顆丸藥包在絹子裏揣於懷內,隻等飯畢,打著燈籠從禪房這頭下來,又往那頭沿階而上。
晚天蕭索,幽篁沉寂,和尚們做完了晚課,各回房裏,點著漫山零星的燈火。三重殿內的神佛此刻也都闔上了眼休息,那長階上卻有點火光縹緲而下,像是刻意在茫茫黑夜裏飄來迎她。
果然是了疾提著燈籠下來。寺裏上來下去的,都是石階,石階上又遍生苔痕,黑燈瞎火的,他隻怕月貞不小心摔在哪裏。他又是不愛勞煩人的性情,底下人收拾了一下午,好容易歇下,不好累她們起來接月貞。況且叫她們來接,不會抱怨他,隻會把賬記在月貞頭上。
隻得他自己來接。又恐月貞的念頭叫他重提起來,便不近不遠地倚在那石壁上,等著她走上來。
他穿了件翡翠色的紗袍,背微微躬著貼在那峭壁,像崔嵬的縫隙裏長出的一株古鬆,有種飽經風霜卻依舊蒼勁有力的翩然氣度。
“我巡查下頭的香爐子滅了沒有,天幹物燥,隻怕起火。大嫂才從巧大嫂那裏下來?”
月貞在三個石階底下丟了裙,仰起麵凝望他,心裏篤定地想,他一定也是有些愛她的,隻是他搖擺不定,不敢承認。
她忽然有些看他不起,認定他是膽小,是軟弱,便勾著嘴輕飄飄地笑,“是啊,想不到出來天都這麽黑了。”
待她捉裙上來,了疾歪正了身,將燈籠照在她裙下,“起了露,路上有些滑。”
月貞瞟他一眼,“你還真是細心。”
話是讚他,卻有些鄙薄的口吻,含著欲出難出的怨氣。了疾知道她是為什麽,也無可辯駁,隻是散淡而苦悶地笑笑,“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其實真是有些自恨,明明要放一切都無影無蹤地過去,又忍不住為她費心。他不該來的,偏偏又來了。
沉默得難耐。月貞心裏也恨,恨這段長階突然變短。在漆黑的夜裏,短得隻剩蠟燭照見的這一截,前頭不知哪一截,就要走完。
她走得小心翼翼,因此也走得格外慢。
風從上頭吹下來,空曠中回蕩著鴉啼,這不正是書裏寫的迷情夜?哪裏來的糊塗書生荒郊野嶺走失了路途,莽撞地闖進一座古樸精致的老宅,撞見一位貌若天仙來路不明的女人,從而生出一段斷腸故事。
故事裏,為什麽總是夜晚?因為看不清,在似霧非霧的月色裏,什麽都不清晰,誰還管她是人是鬼呢?她也不管他是神是佛。也沒有那麽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是一個本能的男人同一個本能的女人,本能地貼近。
月貞懷裏的兩粒丸藥刹那間成了蠱人的藥,還沒來得及跳進他嘴裏蠱惑他,倒先貼在她心口,將她迷惑了。
她忽然一歪身子,跌進他臂膀裏,“哎呀,踩著顆石子。”
了疾幾乎本能地一把繞過臂去扶住她的腰,穩住她。待要退開,她卻整個人都扒到他懷裏來,“我腳像是崴著了。”
她仰著麵,呼吸細細柔柔地噴到他的脖子與下頜,像是晨起未刮麵,有些青澀的茸茸的癢。它們在生長。
他下瞥一眼,提在她背後的燈籠晃了兩下,隻有兩條胳膊穩在她左右,手掌離開了她窄瘦的背,伸在後頭,動作有些別扭,“要緊麽?還能不能走?”
月貞愈發貼在他胸膛裏,眼下泛起一抹斜紅,流露出自然的媚態。聲音如錦如緞,嬌滴滴的,能滴出淚來,“不曉得,就是疼得厲害。”
那雙眼睛籠著濕漉漉的霧,也像是要凝出水。了疾看見了,硬生生把目光拔向身旁的黑暗裏,“先坐下來,我瞧瞧。”
月貞原本不肯,轉過念頭一想,看她的腳,難免要掀起裙子,撩開袴子,解下鞋襪,這也未嚐不可。但上回有過一次了,並沒有發生什麽。
也許是她上回還太懵懂,不夠誘人。這次不同了,她領略過別人的情.愛,總能悟出點心得去踐行吧?
短短一瞬,她思緒反複,七上八下。到底還是退坐到石階上,把繡鞋翹起來,“這一隻。”
了疾沉默著落下一條膝蓋,把她的腳放在另一條膝上,遞給她燈籠,“你照著。”
月貞將燈籠懸在二人中間,隻管用那雙煙籠霧迷的眼睛盯著他,看他微掀裙麵,輕解鞋襪。她也忘了是哪裏看來的,女人的腳對男人有些異樣的吸引力,便把幾個嫩白的腳指頭故意微微蜷縮,似欲拒還迎地逗引。
晚鴉四啼,叫得周遭愈顯空曠。這無人的四野,了疾一顆心卻懸著,既怕人看見,又怕自己多看她一眼。
他管緊了自己的眼睛,隻照一照她腳踝兩邊,“沒見紅腫,應該不妨礙。”
“可是,疼呐。”那音調十分委屈,疼得像是將哭未哭。
了疾不由抬眼看她,在她眼底察覺一絲狡黠意味。然而又怎麽樣呢?明知她是在撒謊耍花招,也做不到拆穿訓斥她。
怪誰呢?怪他自己佛心不定,意誌不堅,給了她遐想的餘地。
既然管不住她,還是隻能管自己。他立起身,接過燈籠,“不要緊,明日起來倘或還疼,再請大夫來瞧瞧。先穿上鞋襪,山裏冷。”
的確是有些冷,他的不為所動,令月貞腔子裏的熱情一陣萎敗。他到底有沒有一點愛她?她又再懷疑了。也或許,是她還不夠美,手段太拙劣,不足以撼動他的心。但這番舉動,的確是她一切的廉恥與勇氣了。
她一點點穿上鞋襪,如同一點點在人眼下脫去衣裳,滿是不甘與屈辱。
兩人一前一後,沉默著走到屋前的小路上,月貞轉了道,倏然回身叫住了循上而去的了疾,“李鶴年!”
了疾在石階上回首,隔著吊梢的鬆竹,望見她眼裏的怨懣忽起忽落,隨之倏起倏落的,還有一點眼裏的螢火。
他的心也同時在沉浮著,隻恐她那點莫名的情愫落下去,又恐落不下去。左右為難,腹背受敵。
她接下來卻是無話可說。兩人無聲相望,思緒起伏。
聽見“吱呀”一聲,珠嫂子開門出來,“我的姑奶奶,怎麽坐了這麽久?還當你要睡在巧大奶奶屋裏呢。”
正好,什麽也不必說了。月貞跟著她踅進屋去。
芳媽也在榻坐著,打著哈欠抱怨,“怎麽在那頭坐了這樣久?我的奶奶,出門了也要省事,就跟放飛的鳥似的,隻顧著玩。明日太太們到,早起還要到大慈悲寺那頭查檢他們住的屋子呢,還不早些睡?”
月貞沒聽見似的,自往臥房裏睡了。
這一夜翻來覆去地想,拿到那兩丸藥又該如何?難道真給了疾使用?那可就真成個“淫.婦”了,給人知道,不單臉麵難保,恐怕性命也難保。
況且了疾又會怎樣看待她?他方才不是不知道她的意思,沒戳破,業已給她保全臉麵了。
翻過身,卻聽見鴉啼空穀,對著窗外一彎月。這裏月冷夜清。何止是這裏,隻怕餘生都是如此。闔家人口明天一到,又要熱鬧起來,但人人都自說自的話。琴太太暗打她的算盤,霜太太強撐她的顏麵,就連惠歌那半大的小姐也在心裏籌謀她的婚事,芸娘緇宣更不必說。
熱鬧不過是利與益在平和底下的交鋒,恨與怨在虛偽裏的碰撞,其實各人的靈魂鎖在各人的腔子裏,鎖得牢牢的。她想到自己也要慢慢地被封鎖起來,在徹底麻木之前,隻有了疾能給她一點熱切與苦痛。
不覺淚濕冷枕,月貞抬手搽一搽,覺著驚訝,何至於哭得這樣子?他並沒有哪點傷害欺負她。於是念頭忽然又轉,覺得值得冒這一趟險。
畢竟餘生連眼前苦痛的機會都少見了。她還有什麽機會再去遇上別的什麽人?隻剩下那枚月與無盡的荒涼歲月。情願痛,也不要麻痹的活著。何況她嫂子說過“疼是會疼一點”,疼想必也是愛的一部分,它令愛愈發深刻了。
至於了疾怎樣看她?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反正他無論是愛她還是恨她,都是沉默。他越是老實,越是要逮著他欺負,誰叫她可欺負的人並無幾個。
打定主意,月貞這一覺反倒睡得踏實,一睜眼便聽見巧蘭來喊她,二人帶著仆婦往大慈悲寺那頭去收拾太太們睡的禪房。
霜太太生怕屋子不幹淨,早前吩咐巧蘭給她屋裏熏了極重的香料。玉樸甫進門,便驟斂眉頭。
大慈悲寺的老住持玉芳很擅察言觀色,忙上前一步合十,“寺裏香客蕪雜,隻怕留下什麽氣味熏著老爺,才叫多點些香熏一熏。大人若是聞不慣,貧僧叫弟子們下山另買一味香來?”
玉樸遙著手落到榻上去,“不妨礙不妨礙,即來則安。多謝玉芳禪師。”
玉芳因寺內修建佛塔之事唯恐被牽連,成日提心吊膽。如今李家來借宿,可算叫他撿著位靠山,無不殷勤,“不敢不敢。聽說老爺此番前來,是為給小公子辦皈依禮?不知貧僧有哪裏可效力的地方,但憑老爺吩咐。”
玉樸將下首立著的了疾指一指,“都交給犬子去張羅了。他既入你們佛門修行,修了這些年,總要見個成果。”
“是是,師兄與佛有緣,早修得功德無量。”
那玉芳奉承兩句,見無立足之處,暫且告辭而去。適逢緇宣提著衣擺進來,玉樸因問:“錢莊裏的事情都交代了?”
緇宣道:“已按父親的話交代了各位掌櫃,叫他們預備好一年的明細賬,年關前送到家去。隻是徐家橋老鄭的病實在不好,恐怕要拖些時日。”
“他是病中,拖幾日也不妨。他那兒子從南京叫回來沒有?”
緇宣還想著安插蔣文興,趁機回,“信是送往南京了,隻是南京那頭也實在有些走不開,恐怕也得耽擱些日子。”
了疾因受蔣文興所迫,也見機插話,“他在南京做得熟了,許多事情都離不開他,一時要叫他回來,單是交代裏裏外外的事就得交代好些時候。嘖,我看得年後才能回錢塘了吧,你說呢,大哥?”
緇宣睞他一眼,些許詫異,“快馬加鞭,元夕能趕得回來就算不錯了。”
玉樸聞言,蹙額擱下茶碗,“徐家橋那頭也耽誤不得啊,年關將近,好些商戶結銀兌款……緇宣,你上回說的那個姓、姓什麽的?”
“回父親,姓蔣,蔣文興。”
玉樸抿抿唇,目光流轉到了疾身上,又低下去,“叫了他來我見見,要是像你說的是個人才,就叫他頂上老鄭的缺也未嚐不可。”
緇宣即刻拱手,“我這就吩咐人回家去傳他到寺裏來。”
待緇宣出去,了疾也欲告辭,卻被玉樸抬手止住,叫他坐到椅上去。
了疾在椅上坐了許久,直坐到手腳有些麻痹。玉樸隻在榻上吃茶不說話,像是故意管製著眼睛不往這邊看。了疾心內止不住一陣煩悶,這些人似乎曉得自己的目的不純,有話從來不肯直說。
隔定半晌,玉樸才悠然笑道:“我看這個蔣文興不簡單呐,能叫你也幫著他說話。”
了疾微笑著,把目光落到地磚上,“我不過是替父親與兄長解憂。”
“你老子與你大哥為李家的前程憂了不是一日兩日了,你怎的今日才想起來忽然多這幾句嘴?”
言訖,玉樸笑著長歎,“算了,就當這姓蔣的是個人才吧,難得你和你大哥都看他好。更難得是你想著管一管家裏的事。你也大了,是李家的男人,就不該對李家的事情袖手旁觀,我還是那句話,早些還俗歸家。”
正值午晌,大慈悲寺的和尚在午休,寺內十分清靜,塵世的喧聲嚷不到這裏。倘或回去,日日不絕於耳的利欲紛擾,遲早將人渾濁。
說是說清者自清,可踐行起來談何容易?塵世無奈,不為手中刃,便為刀下鬼。
了疾既不想成為人的手中刃,也不要做那無端的刀下鬼,因此仍是拿前話來搪塞,“家中有父親與大哥做主,我一個無用之人,隻怕是添亂。”
玉樸臉色微變,揮揮袖叫他下去預備皈依禮的細則。然而那對幽黑的眼卻在背後緊盯他不放。
遇上霜太太從琴太太禪房裏回來,睇見玉樸臉色,便在下首體貼地問:“是鶴年惹了老爺生氣?那孩子就是那耿直樣子,倒不是成心,老爺可千萬別計較。”
玉樸回轉目光凝她一眼,“我這三個兒子,緇宣雖有些心計,卻是個軟弱性子,擔不起什麽大業,也就在生意場上混混罷了。虔哥又還小。隻得鶴年,心思重,性情穩,還可到官場上去助一助我。李家單靠我,想要興盛門楣,終歸是勢單力薄。你以為我為什麽想法子去打點那蕭內官,為的就是想叫他幫著在吏部說句話,好替鶴年謀個一官半職。可你看他,像是紮根在這寺廟裏,說不動他。”
李家雖然富甲一方,到底不如那些簪纓世家體麵。況且如今朝廷裏做官的,誰不是聯親聯族,枝繁葉茂?隻得玉樸是單槍匹馬,手上沒有個可靠可信之人,有時未免惶恐不安。
霜太太哪裏懂官場上如履薄冰的日子,她隻是一貫陪著笑臉,“老爺不要煩心,等我得空再去勸他。”
玉樸橫她一眼,滿眼無可奈何的煩嫌,“你去勸?你勸了這些年,起什麽用?你隻本本分分把唐姨娘的事情給我辦好就得了。”
霜太太隻得將微微欠起的身子訕訕地落回去,在椅上點著下巴頦,“噯,老爺放心,出門時我都安排好了,安排好了的。”
這可不就是活脫脫的一柄“手中刃”,不過愚鈍了些。
霜太太所謂的妥善安排,無非是授意幾個下人冷待奚落著唐姨娘,麵子上,也是下人們趁著主子不在家亂做法,主子全不知情。
闔家人口前腳走,後腳唐姨娘屋裏便翻天覆地換了景象。先是端來的早飯不成樣子,往常都是四五樣菜有葷有素,今番卻隻一樣炒冬筍並一碗稀粥。
跟前那丫頭抱怨道:“我往廚房裏去,那些人簡直不像話,懶懶散散的在那裏。非說姨娘起得暗了,過了飯點,沒有現成的菜,隻有一樣冬筍,還問我吃不吃。我倒像個討飯的花子似的。主子才出門一日,他們就沒個章法了。等太太回來,回明了她,看不扒他們的皮!”
唐姨娘捧著碗看她一眼,因未梳妝,笑一下,竟有幾分落魄樣,“就是回了太太,太太也不會打罵責罰,說不準還要賞他們。”
“姨娘這意思,是太太叫他們刻薄著咱們的?”
“這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那丫頭憤道:“那就等老爺回來告訴他!”
“告訴他?”唐姨娘呆愣了一下,輕輕呢喃,“告訴他管用麽?”她也有些拿不準了。
在京時,她一個小妾,雖與玉樸稱不上什麽風協鸞和,也算享盡於飛之樂。回到錢塘來,一日一日的,不知哪裏出了差錯,總是看他有些陌生起來,仿佛與從前認得的他不是一個人,麵孔還是那副麵孔,不過目光冷了。
也許是冷天在作祟,立了冬,朔風驟緊,秋色遮盡,處處慘霧愁雲。
唐姨娘沒甚胃口,擱下碗來,往臥房裏梳梳妝,“叫人點上熏籠吧,這天有些冷了。”
門簾子在那裏晃蕩,掠起來又落下去,一條縫寬了又窄,寬了又窄。她的豔影在裏頭,像被剪刀“哢嚓哢嚓”地裁剪成破碎的片段。
“本來也沒甚稀奇,就你少見多怪。”巧蘭一翻眼皮,又放回臥房裏去。
趁其不備,月貞將那兩顆丸藥包在絹子裏揣於懷內,隻等飯畢,打著燈籠從禪房這頭下來,又往那頭沿階而上。
晚天蕭索,幽篁沉寂,和尚們做完了晚課,各回房裏,點著漫山零星的燈火。三重殿內的神佛此刻也都闔上了眼休息,那長階上卻有點火光縹緲而下,像是刻意在茫茫黑夜裏飄來迎她。
果然是了疾提著燈籠下來。寺裏上來下去的,都是石階,石階上又遍生苔痕,黑燈瞎火的,他隻怕月貞不小心摔在哪裏。他又是不愛勞煩人的性情,底下人收拾了一下午,好容易歇下,不好累她們起來接月貞。況且叫她們來接,不會抱怨他,隻會把賬記在月貞頭上。
隻得他自己來接。又恐月貞的念頭叫他重提起來,便不近不遠地倚在那石壁上,等著她走上來。
他穿了件翡翠色的紗袍,背微微躬著貼在那峭壁,像崔嵬的縫隙裏長出的一株古鬆,有種飽經風霜卻依舊蒼勁有力的翩然氣度。
“我巡查下頭的香爐子滅了沒有,天幹物燥,隻怕起火。大嫂才從巧大嫂那裏下來?”
月貞在三個石階底下丟了裙,仰起麵凝望他,心裏篤定地想,他一定也是有些愛她的,隻是他搖擺不定,不敢承認。
她忽然有些看他不起,認定他是膽小,是軟弱,便勾著嘴輕飄飄地笑,“是啊,想不到出來天都這麽黑了。”
待她捉裙上來,了疾歪正了身,將燈籠照在她裙下,“起了露,路上有些滑。”
月貞瞟他一眼,“你還真是細心。”
話是讚他,卻有些鄙薄的口吻,含著欲出難出的怨氣。了疾知道她是為什麽,也無可辯駁,隻是散淡而苦悶地笑笑,“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其實真是有些自恨,明明要放一切都無影無蹤地過去,又忍不住為她費心。他不該來的,偏偏又來了。
沉默得難耐。月貞心裏也恨,恨這段長階突然變短。在漆黑的夜裏,短得隻剩蠟燭照見的這一截,前頭不知哪一截,就要走完。
她走得小心翼翼,因此也走得格外慢。
風從上頭吹下來,空曠中回蕩著鴉啼,這不正是書裏寫的迷情夜?哪裏來的糊塗書生荒郊野嶺走失了路途,莽撞地闖進一座古樸精致的老宅,撞見一位貌若天仙來路不明的女人,從而生出一段斷腸故事。
故事裏,為什麽總是夜晚?因為看不清,在似霧非霧的月色裏,什麽都不清晰,誰還管她是人是鬼呢?她也不管他是神是佛。也沒有那麽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是一個本能的男人同一個本能的女人,本能地貼近。
月貞懷裏的兩粒丸藥刹那間成了蠱人的藥,還沒來得及跳進他嘴裏蠱惑他,倒先貼在她心口,將她迷惑了。
她忽然一歪身子,跌進他臂膀裏,“哎呀,踩著顆石子。”
了疾幾乎本能地一把繞過臂去扶住她的腰,穩住她。待要退開,她卻整個人都扒到他懷裏來,“我腳像是崴著了。”
她仰著麵,呼吸細細柔柔地噴到他的脖子與下頜,像是晨起未刮麵,有些青澀的茸茸的癢。它們在生長。
他下瞥一眼,提在她背後的燈籠晃了兩下,隻有兩條胳膊穩在她左右,手掌離開了她窄瘦的背,伸在後頭,動作有些別扭,“要緊麽?還能不能走?”
月貞愈發貼在他胸膛裏,眼下泛起一抹斜紅,流露出自然的媚態。聲音如錦如緞,嬌滴滴的,能滴出淚來,“不曉得,就是疼得厲害。”
那雙眼睛籠著濕漉漉的霧,也像是要凝出水。了疾看見了,硬生生把目光拔向身旁的黑暗裏,“先坐下來,我瞧瞧。”
月貞原本不肯,轉過念頭一想,看她的腳,難免要掀起裙子,撩開袴子,解下鞋襪,這也未嚐不可。但上回有過一次了,並沒有發生什麽。
也許是她上回還太懵懂,不夠誘人。這次不同了,她領略過別人的情.愛,總能悟出點心得去踐行吧?
短短一瞬,她思緒反複,七上八下。到底還是退坐到石階上,把繡鞋翹起來,“這一隻。”
了疾沉默著落下一條膝蓋,把她的腳放在另一條膝上,遞給她燈籠,“你照著。”
月貞將燈籠懸在二人中間,隻管用那雙煙籠霧迷的眼睛盯著他,看他微掀裙麵,輕解鞋襪。她也忘了是哪裏看來的,女人的腳對男人有些異樣的吸引力,便把幾個嫩白的腳指頭故意微微蜷縮,似欲拒還迎地逗引。
晚鴉四啼,叫得周遭愈顯空曠。這無人的四野,了疾一顆心卻懸著,既怕人看見,又怕自己多看她一眼。
他管緊了自己的眼睛,隻照一照她腳踝兩邊,“沒見紅腫,應該不妨礙。”
“可是,疼呐。”那音調十分委屈,疼得像是將哭未哭。
了疾不由抬眼看她,在她眼底察覺一絲狡黠意味。然而又怎麽樣呢?明知她是在撒謊耍花招,也做不到拆穿訓斥她。
怪誰呢?怪他自己佛心不定,意誌不堅,給了她遐想的餘地。
既然管不住她,還是隻能管自己。他立起身,接過燈籠,“不要緊,明日起來倘或還疼,再請大夫來瞧瞧。先穿上鞋襪,山裏冷。”
的確是有些冷,他的不為所動,令月貞腔子裏的熱情一陣萎敗。他到底有沒有一點愛她?她又再懷疑了。也或許,是她還不夠美,手段太拙劣,不足以撼動他的心。但這番舉動,的確是她一切的廉恥與勇氣了。
她一點點穿上鞋襪,如同一點點在人眼下脫去衣裳,滿是不甘與屈辱。
兩人一前一後,沉默著走到屋前的小路上,月貞轉了道,倏然回身叫住了循上而去的了疾,“李鶴年!”
了疾在石階上回首,隔著吊梢的鬆竹,望見她眼裏的怨懣忽起忽落,隨之倏起倏落的,還有一點眼裏的螢火。
他的心也同時在沉浮著,隻恐她那點莫名的情愫落下去,又恐落不下去。左右為難,腹背受敵。
她接下來卻是無話可說。兩人無聲相望,思緒起伏。
聽見“吱呀”一聲,珠嫂子開門出來,“我的姑奶奶,怎麽坐了這麽久?還當你要睡在巧大奶奶屋裏呢。”
正好,什麽也不必說了。月貞跟著她踅進屋去。
芳媽也在榻坐著,打著哈欠抱怨,“怎麽在那頭坐了這樣久?我的奶奶,出門了也要省事,就跟放飛的鳥似的,隻顧著玩。明日太太們到,早起還要到大慈悲寺那頭查檢他們住的屋子呢,還不早些睡?”
月貞沒聽見似的,自往臥房裏睡了。
這一夜翻來覆去地想,拿到那兩丸藥又該如何?難道真給了疾使用?那可就真成個“淫.婦”了,給人知道,不單臉麵難保,恐怕性命也難保。
況且了疾又會怎樣看待她?他方才不是不知道她的意思,沒戳破,業已給她保全臉麵了。
翻過身,卻聽見鴉啼空穀,對著窗外一彎月。這裏月冷夜清。何止是這裏,隻怕餘生都是如此。闔家人口明天一到,又要熱鬧起來,但人人都自說自的話。琴太太暗打她的算盤,霜太太強撐她的顏麵,就連惠歌那半大的小姐也在心裏籌謀她的婚事,芸娘緇宣更不必說。
熱鬧不過是利與益在平和底下的交鋒,恨與怨在虛偽裏的碰撞,其實各人的靈魂鎖在各人的腔子裏,鎖得牢牢的。她想到自己也要慢慢地被封鎖起來,在徹底麻木之前,隻有了疾能給她一點熱切與苦痛。
不覺淚濕冷枕,月貞抬手搽一搽,覺著驚訝,何至於哭得這樣子?他並沒有哪點傷害欺負她。於是念頭忽然又轉,覺得值得冒這一趟險。
畢竟餘生連眼前苦痛的機會都少見了。她還有什麽機會再去遇上別的什麽人?隻剩下那枚月與無盡的荒涼歲月。情願痛,也不要麻痹的活著。何況她嫂子說過“疼是會疼一點”,疼想必也是愛的一部分,它令愛愈發深刻了。
至於了疾怎樣看她?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反正他無論是愛她還是恨她,都是沉默。他越是老實,越是要逮著他欺負,誰叫她可欺負的人並無幾個。
打定主意,月貞這一覺反倒睡得踏實,一睜眼便聽見巧蘭來喊她,二人帶著仆婦往大慈悲寺那頭去收拾太太們睡的禪房。
霜太太生怕屋子不幹淨,早前吩咐巧蘭給她屋裏熏了極重的香料。玉樸甫進門,便驟斂眉頭。
大慈悲寺的老住持玉芳很擅察言觀色,忙上前一步合十,“寺裏香客蕪雜,隻怕留下什麽氣味熏著老爺,才叫多點些香熏一熏。大人若是聞不慣,貧僧叫弟子們下山另買一味香來?”
玉樸遙著手落到榻上去,“不妨礙不妨礙,即來則安。多謝玉芳禪師。”
玉芳因寺內修建佛塔之事唯恐被牽連,成日提心吊膽。如今李家來借宿,可算叫他撿著位靠山,無不殷勤,“不敢不敢。聽說老爺此番前來,是為給小公子辦皈依禮?不知貧僧有哪裏可效力的地方,但憑老爺吩咐。”
玉樸將下首立著的了疾指一指,“都交給犬子去張羅了。他既入你們佛門修行,修了這些年,總要見個成果。”
“是是,師兄與佛有緣,早修得功德無量。”
那玉芳奉承兩句,見無立足之處,暫且告辭而去。適逢緇宣提著衣擺進來,玉樸因問:“錢莊裏的事情都交代了?”
緇宣道:“已按父親的話交代了各位掌櫃,叫他們預備好一年的明細賬,年關前送到家去。隻是徐家橋老鄭的病實在不好,恐怕要拖些時日。”
“他是病中,拖幾日也不妨。他那兒子從南京叫回來沒有?”
緇宣還想著安插蔣文興,趁機回,“信是送往南京了,隻是南京那頭也實在有些走不開,恐怕也得耽擱些日子。”
了疾因受蔣文興所迫,也見機插話,“他在南京做得熟了,許多事情都離不開他,一時要叫他回來,單是交代裏裏外外的事就得交代好些時候。嘖,我看得年後才能回錢塘了吧,你說呢,大哥?”
緇宣睞他一眼,些許詫異,“快馬加鞭,元夕能趕得回來就算不錯了。”
玉樸聞言,蹙額擱下茶碗,“徐家橋那頭也耽誤不得啊,年關將近,好些商戶結銀兌款……緇宣,你上回說的那個姓、姓什麽的?”
“回父親,姓蔣,蔣文興。”
玉樸抿抿唇,目光流轉到了疾身上,又低下去,“叫了他來我見見,要是像你說的是個人才,就叫他頂上老鄭的缺也未嚐不可。”
緇宣即刻拱手,“我這就吩咐人回家去傳他到寺裏來。”
待緇宣出去,了疾也欲告辭,卻被玉樸抬手止住,叫他坐到椅上去。
了疾在椅上坐了許久,直坐到手腳有些麻痹。玉樸隻在榻上吃茶不說話,像是故意管製著眼睛不往這邊看。了疾心內止不住一陣煩悶,這些人似乎曉得自己的目的不純,有話從來不肯直說。
隔定半晌,玉樸才悠然笑道:“我看這個蔣文興不簡單呐,能叫你也幫著他說話。”
了疾微笑著,把目光落到地磚上,“我不過是替父親與兄長解憂。”
“你老子與你大哥為李家的前程憂了不是一日兩日了,你怎的今日才想起來忽然多這幾句嘴?”
言訖,玉樸笑著長歎,“算了,就當這姓蔣的是個人才吧,難得你和你大哥都看他好。更難得是你想著管一管家裏的事。你也大了,是李家的男人,就不該對李家的事情袖手旁觀,我還是那句話,早些還俗歸家。”
正值午晌,大慈悲寺的和尚在午休,寺內十分清靜,塵世的喧聲嚷不到這裏。倘或回去,日日不絕於耳的利欲紛擾,遲早將人渾濁。
說是說清者自清,可踐行起來談何容易?塵世無奈,不為手中刃,便為刀下鬼。
了疾既不想成為人的手中刃,也不要做那無端的刀下鬼,因此仍是拿前話來搪塞,“家中有父親與大哥做主,我一個無用之人,隻怕是添亂。”
玉樸臉色微變,揮揮袖叫他下去預備皈依禮的細則。然而那對幽黑的眼卻在背後緊盯他不放。
遇上霜太太從琴太太禪房裏回來,睇見玉樸臉色,便在下首體貼地問:“是鶴年惹了老爺生氣?那孩子就是那耿直樣子,倒不是成心,老爺可千萬別計較。”
玉樸回轉目光凝她一眼,“我這三個兒子,緇宣雖有些心計,卻是個軟弱性子,擔不起什麽大業,也就在生意場上混混罷了。虔哥又還小。隻得鶴年,心思重,性情穩,還可到官場上去助一助我。李家單靠我,想要興盛門楣,終歸是勢單力薄。你以為我為什麽想法子去打點那蕭內官,為的就是想叫他幫著在吏部說句話,好替鶴年謀個一官半職。可你看他,像是紮根在這寺廟裏,說不動他。”
李家雖然富甲一方,到底不如那些簪纓世家體麵。況且如今朝廷裏做官的,誰不是聯親聯族,枝繁葉茂?隻得玉樸是單槍匹馬,手上沒有個可靠可信之人,有時未免惶恐不安。
霜太太哪裏懂官場上如履薄冰的日子,她隻是一貫陪著笑臉,“老爺不要煩心,等我得空再去勸他。”
玉樸橫她一眼,滿眼無可奈何的煩嫌,“你去勸?你勸了這些年,起什麽用?你隻本本分分把唐姨娘的事情給我辦好就得了。”
霜太太隻得將微微欠起的身子訕訕地落回去,在椅上點著下巴頦,“噯,老爺放心,出門時我都安排好了,安排好了的。”
這可不就是活脫脫的一柄“手中刃”,不過愚鈍了些。
霜太太所謂的妥善安排,無非是授意幾個下人冷待奚落著唐姨娘,麵子上,也是下人們趁著主子不在家亂做法,主子全不知情。
闔家人口前腳走,後腳唐姨娘屋裏便翻天覆地換了景象。先是端來的早飯不成樣子,往常都是四五樣菜有葷有素,今番卻隻一樣炒冬筍並一碗稀粥。
跟前那丫頭抱怨道:“我往廚房裏去,那些人簡直不像話,懶懶散散的在那裏。非說姨娘起得暗了,過了飯點,沒有現成的菜,隻有一樣冬筍,還問我吃不吃。我倒像個討飯的花子似的。主子才出門一日,他們就沒個章法了。等太太回來,回明了她,看不扒他們的皮!”
唐姨娘捧著碗看她一眼,因未梳妝,笑一下,竟有幾分落魄樣,“就是回了太太,太太也不會打罵責罰,說不準還要賞他們。”
“姨娘這意思,是太太叫他們刻薄著咱們的?”
“這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那丫頭憤道:“那就等老爺回來告訴他!”
“告訴他?”唐姨娘呆愣了一下,輕輕呢喃,“告訴他管用麽?”她也有些拿不準了。
在京時,她一個小妾,雖與玉樸稱不上什麽風協鸞和,也算享盡於飛之樂。回到錢塘來,一日一日的,不知哪裏出了差錯,總是看他有些陌生起來,仿佛與從前認得的他不是一個人,麵孔還是那副麵孔,不過目光冷了。
也許是冷天在作祟,立了冬,朔風驟緊,秋色遮盡,處處慘霧愁雲。
唐姨娘沒甚胃口,擱下碗來,往臥房裏梳梳妝,“叫人點上熏籠吧,這天有些冷了。”
門簾子在那裏晃蕩,掠起來又落下去,一條縫寬了又窄,寬了又窄。她的豔影在裏頭,像被剪刀“哢嚓哢嚓”地裁剪成破碎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