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是氣話,緇宣曉得,從容地在案上拿點心吃,冷笑道:“你要去我不攔你,你隻管去。”
巧蘭憤憤瞪他一會,又歪下腰去伏案哭起來,哭得肝腸寸斷,炕桌捶得“咚咚”直響,“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我是造了什麽孽嫁到你家來,我一個官家小姐,連個商戶女兒也比不上!這就罷了,如今連個煙熏火燎的油媳婦也把我踩了下去!有個丈夫是個死人,一門心思向著別人要氣死我!氣死我於你們有什麽好處?我告訴你,你別想!”
待她哭得沒了力氣,緇宣也得給個甜棗,便起身遞給她一個剝了皮的橘子,手背將她的肩碰兩下,“好了好了,誰又招得你不痛快,你隻管來罵我。大過年的,給人聽見豈不是白招笑話?”
巧蘭也懂得見好就收,端起腰淚涔涔地剜他一眼,接了橘子,“還不是今日那貞大嫂子不知錯搭了哪根筋,想起來到廚房裏炸了些果子,給太太屋裏也送了些。你是沒聽見,太太當著人將她好一頓誇,將我好一通貶。什麽人家的媳婦好,人家的媳婦會說話會辦事,我就是好吃懶做,一事沒能為!”
語氣雖狠,此刻卻知道放低聲音來,恐怕給底下壞心眼的下人聽見。緇宣那檔子事是大事,他們就是聽見一耳朵,也不敢搬嘴。但背地裏埋怨婆婆,這稟報上去就是討巧的事。
緇宣隻好笑著勸她,“我還當是什麽大事,就為這哭得這樣。有什麽,貞大嫂好怎麽不揀她做兒媳婦,到底不是揀了你麽?”
巧蘭淚珠子還掛在腮畔,憋著笑乜他一眼,“就會哄人。”
緇宣看著她,笑眼裏泄露一絲鄙薄。
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時候糊塗起來,愁喜也難分,愛恨也難辨,七情六欲匯在一起,塑起這悲情的人間。
月貞因為得了霜太太的賞,琴太太也高興,覺得是在她姐姐那頭長了臉,自己的媳婦比她的媳婦好,是增光的事。便也打發人往屋裏賞了月貞些東西。
這廂受寵若驚,與芸娘在屋裏看著那件紫銅掐銀絲雙耳熏爐,“太太怎的忽然賞起我東西來了,就為幾個麵果子?那值什麽的。”
芸娘抓著碟子裏瓜子玩耍,流沙似的,嘩啦啦響,“太太是覺得你給她爭了臉麵。兩位太太總是暗裏較著勁,多少年了,姊妹不似姊妹,妯娌不似妯娌的。”
月貞笑一笑,托著腮感慨,“沒想到我這炸果子的手藝還能派上用場。其實我是炸給文四爺的,廚娘們都圍在那裏,單給他一個人炸,說不過去。”
“文四爺?”芸娘好笑起來,“你怎麽想著去奉承他了?緇宣說他那個人有些邪性,連信也不叫他遞了。”
月貞把臉偏在窗戶上,“我倒是覺得他那個人斯斯文文的,早前我也覺得他有些邪性,可上回我回娘家,是他接送的,說過幾句話,倒還斯文有禮,也能體諒人。”
她這幾句話不免帶著些賭氣的成分。她在心裏將了疾與蔣文興做了番比較,仍然覺得了疾好。但那好,叫人灰敗生氣,於是說服自己,人家比他還好,越是要狠狠誇蔣文興。
“是麽?我倒是不知道了,我沒同他說過幾句話。”芸娘略略一笑,有些沒精神。
月貞調頭看她一眼,因問:“你在犯什麽愁?”
芸娘苦道:“我像是病了,上回行經,就那麽一天有那麽一點點。”
“那你請大夫來瞧啊。”
“過年了,亂得這樣,哪有那功夫?等年後吧。要給太太聽見,又要說我是嬌氣身子勞動不得,沒得招她的話說。”
想來也是,月貞點點頭,“沒事的,我也時少時多的。”
這裏正說話,聽見芸娘屋裏的丫頭進來喊,“奶奶,二爺回來了,請您回去,有件什麽東西要您幫著找一找。”
芸娘滿臉發煩,“他的東西要我找什麽?我從不收撿他的東西,不是都是他自己收著麽?”
“說是一件舊年穿的大毛衣裳,他要送人。”
“送人送人,八成是送給行院裏那些女人。送銀子不就得了麽,又想起送衣裳,送去人家又要拿去典,豈不費事?”
芸娘一麵嘮叨著,一麵辭了月貞往屋裏來。打簾子進臥房,果然見霖橋躬在那裏,把幾個描金的箱籠都打開攤地上。
“我上前年做的那件灰鼠毛大氅呢?怎麽不見?”
芸娘上前去幫著翻,“你都不穿那件衣裳,這會又翻騰什麽?總是壓在那裏了吧。”
霖橋又使丫頭進來幫著找,裏裏外外翻了個遍,總算給翻出來,叫人用個包袱皮包起來擱在榻上。
他得閑到榻上盤著腿吃茶,“張家的夏姐,我今日在張家應酬,撞見她那老爹到後門上管她要錢,說是凍得沒法子過冬。那老頭,縮頭縮腦的,身上就穿了件破袍子,裏頭還是碎布頭填的,瞧著也可憐。我把這件袍子給了他,穿也好典也好,隨他的便吧。”
芸娘不禁掉身看他一眼,他這個人,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染了一身公子哥不好的習性。
倒還剩一顆心還善,行院裏也不見得有那麽多相好,隻是經不住她們歪纏哭窮,常去照顧生意。
作者有話說:
月貞:永遠紀念你?你想得美!你大哥我都不紀念。
了疾:大哥是大哥,我是我,不能一概而論。
月貞:怎麽不能?從此我也隻當你死了!
了疾:和尚死了,李鶴年還活著。
第45章 夢中身(五)
霖橋隻管吃著茶說自己的話, 並不看芸娘。近來因為年節應酬多,像是吃胖了些, 顴骨沒那麽高聳了, 眼窩也浮上來,眼睛裏似乎也跟著有些疲憊浮露出來。
年底收賬,走到人家去, 都少不得吃席麵,乏累也是應當的。芸娘才沒功夫過問他,倒是他說的夏姐的老爹, 她說了一嘴,“這樣的窮漢, 好好的女兒都給他賣去做那勾當,你送這樣的好衣裳給他他必定也是賣。”
“賣也隨他。”霖橋豁然一笑, 無所謂的態度。
芸娘在榻那端坐下, 睇他一眼,想到小慈悲寺竹林內的那個人影, 總疑心是他。但打小慈悲寺回來兩個月, 又不見他有什麽異樣。別說來刺探, 就是人也少見在家。
她近日食不甘味,睡也睡不踏實,覺得是這個疑影的緣故。他不來刺探,她倒想調過去探一探他,好叫心裏踏實, “上回在廟裏,我給岫哥求了簽, 倒應驗了, 你得空跟鶴年說, 叫他回去替我還願。”
“什麽簽這麽快就靈驗了?”
芸娘盯著他的臉,不肯錯過一絲可疑的表情,“就是個問平安的簽,沒什麽。我還落了個耳墜子在廟裏,你叫鶴年幫著找一找,是不是丟在禪房裏了。”
霖橋神色並無異樣,看她一眼,懶懶靠著打了個哈欠,“什麽不得了的耳墜子,重新到鋪子裏打一副就是了,還得費心叫人找。”
“那樣式的難打,料子嚜平常,青白玉的,不過我最喜歡戴它。”她暗裏攥緊手帕,有些冒險,“就寥大人也上山那天,我穿一件靛青的衫子配它,誰知從鶴年精舍後頭那片竹林裏走下來時,竟不見了。我回去尋了一回,沒尋見,恐怕是丟在禪房裏的。”
霖橋不過“噢”了一聲,沒大放在心上的樣子,“回頭我見著他跟他說。”
言訖,他擱下茶盅拿了包袱皮就要走。
芸娘心裏的石頭落下來,想起來夜裏那邊宅裏請了個雜耍班子,霜太太叫人過去吃晚飯,正能和緇宣幽會,便問他:“姨媽那頭夜裏擺局請吃酒,你回不回來?”
霖橋頭也沒回,隻管把手搖一搖,“我外頭有的是局,推不開身,不去。你代我向母親姨媽說一聲。”
芸娘咕噥道:“我可不會替你扯謊。”
“那就照實說!”他扯著嗓子笑,一徑走出門去。
芸娘偏著臉在窗戶上望他一眼,他走路也是那樣子,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吊兒郎當的。她一向覺得是錯配了她,想到要同他過一生,隻覺得煩悶。
這漫長的一生,想伴著的人隔得遠,不想相伴的人卻抬頭不見低頭見。
偏陪嫁的媽媽還來跟前嘮叨,“這沒兩日就過年了,二爺外頭的賬還沒清完,怎的還見天往外跑?你不說他,太太就要說你。”
芸娘近日脾氣也大,但就是發脾氣,也還是那副溫溫柔柔的樣子,“說就說吧,無論怎樣都不合她的意,她總是要說的。我才懶得去管他,我巴不得他常出去呢。”
媽媽見怪不怪了,自己在那裏歎一聲,嘀咕著,“岫哥都這樣大了,前些時回咱們家去,咱們太太還在私底下問我你和姑爺什麽日子再生個小子。”
“不是有岫哥在那裏的?”
“孩子哪有嫌多的?不想生小子,那就生個小姐。”媽媽說著來了興頭,嘁嘁議論道:“岫哥他們這一輩裏頭,還沒有一位小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家家都想著生小子,我看咱們李家生個小姐反倒好,上上下下,那是獨一份的。我聽說,巧大奶奶還鑽營著要生個丫頭呢。”
芸娘聽見不免心裏泛酸,也有些鄙薄,“生姑娘,她一個人說了算麽?要生早生了。”
媽媽道:“年節底下,外頭的買賣也要歇幾日,緇大爺常在家待著,沒準就有了呢?”
說得芸娘不高興,瞟她一眼,催促道:“媽媽快忙你的去吧,少在這裏說人是非,巧大嫂子本來就愛與我過不去,給她聽見,還不又來排場我?”
媽媽捂著嘴竊笑一下,“巧大奶奶與霜太太一樣心眼子小,還是嫉恨從前你與緇大爺議過親的事。”
芸娘不喜歡她這個動作,捂嘴竊笑,不知道是在笑她還是在笑巧蘭,不論笑誰,她敢拿出來說,一定是認為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後,這件物就不帶著隱秘的曖昧了,可以隨意拿出來當著本家調侃。
她倏然煩躁,肚子裏像是有團暗火,燒又燒不起來,滅又滅不掉。她瞟媽媽一眼,“那都是老黃曆了,媽媽還說它做什麽?我想睡一會,夜裏還要到那頭應酬兩位太太呢。”
打發了人出去,她抱著被子蜷起身,獨自緬懷那一段遺憾的姻緣。因為遺憾,對當下的境況,就覺得慶幸,仿佛青春韶華並沒有徹底辜負她,到底是彌補給她了一份險象環生的精彩。
戲也精彩,緊鑼密鼓瘟疫似的傳染著,從這家院牆敲到那家朱門。往日街上的熱鬧各自歸家,隔著那些高矮一的牆,熱鬧還是那熱鬧,隻是掉了個,從前是牆內寂寞牆外笑,如今是牆外蕭條牆內鬧。
這一鬧便從年關闖過元夕,蔣文興也由姐夫家回來。臨走他姐姐叫他裝了好些地裏的瓜茄,並囑咐,“捎回去送到兩宅的廚房裏,遭霜打過的瓜菜最甜。”
蔣文興望著來接的小廝將幾簍瓜菜往馬車上搬,臉上有些不耐煩,“人家要什麽沒有,你這點東西送去討不著個人情,反惹人笑話。”
他姐姐將他捶一下,“你懂什麽,多少不過是個意思,你回來的時候裝了些東西,難道打空手回去?咱們家要別的沒有,就這些。”
蔣文興向泥牆上掛的些臘肉熏魚望一眼,“好歹捎些魚肉吧?”
他姐姐舍不得,把眼一翻道:“都說了不過是個意思,難道他們家還缺肉吃?”
蔣文興悶不作聲,心裏看不起這列小家子氣的做派,卻不便說,急於從這土坯牆內脫身,隻得耐著性子。趁他姐姐進屋的功夫,他還是去牆上摘了兩條熏魚擱到車上去。
及至錢塘,各家戲酒焰火仍然未斷,蔣文興趁熱鬧去給二位太太請安,在右邊說了一堆吉祥話,又回到左邊來。
這日正輪到左邊宅裏做東道,回請那邊宅裏的人,琴太太一並還請了些茶葉號裏的總管掌櫃並家眷,有意要教著月貞打理家務,早起便將月貞叫到屋裏吩咐預備酒席的事。
蔣文興這廂進去,恰逢月貞也在榻上坐著。自年前一別,大半月光景,他心裏待月貞的態度有了些不同尋常的轉變,暗裏盤算著要拿捏月貞,用來平衡他寄人籬下的一種委屈心緒。
拿住了他們家的女人,就如同踐踏了他們家的尊嚴。他俯首帖耳失去的尊嚴,就能得到彌補似的。
琴太太先使他坐,他撩著衣擺坐在椅上向二人問好。問到月貞時,帶著微妙的情緒,因此看得分外仔細,覺得她豐腴了兩分,想來這個年關吃得倒好。
他笑說:“太太臉色比年前好了許多,大嫂子也像是比年前富態了一點。”
琴太太笑意藹藹地搭著胳膊,摸摸自己的臉,“去年為了渠哥和大老爺的事常哭,氣色自然就不好了,年關底下鬧一鬧,心裏不想這些事,倒好了些。”
說著望向月貞,“我們月貞還真像是胖了點,時時見著倒不覺得,文興大半月未見,一眼就能看出來。”
蔣文興借機多看月貞幾回,“發福是好事。”
倒令月貞冷不防想起了疾從前的一句話,“有時候發起來的未必是福。”她自己也不喜歡胖,低著眼笑,“我倒是不想胖呢。”
蔣文興道:“胖點有什麽不好?瘦條條的身子弱,常日生病。”
琴太太跟著點頭,“是文興說的這個道理。你看芸娘,成日病歪歪的,沒有精神頭,坐在那裏就不喜氣。才剛又使媽媽來回話,說是她有些不大舒服,明日的戲酒恐怕不能來陪。你聽聽,咱們做東道請那些一年忙到頭的人,主人家自然該在席上。她的架子倒比我的還大,給你姨媽聽見,又要笑我們這頭不會待客。”
月貞少不得小心替芸娘辯白幾句,“像是真不舒服,大概是昨夜我們王家吃席停住食了,回來馬車上她就對我說腸胃裏有些不舒服。”
“她一日總有哪裏不舒服,不是吹了風就是著了涼,沒有個周全的時候。”琴太太淺笑著絮叨,懶得再說,便將眼轉到蔣文興身上,“文興這趟回去,家裏還好不好?”
蔣文興忙擱下茶碗,“勞太太惦記,一切都好。回來時姐姐叫捎帶了些新鮮瓜茄,叫給眾人嚐嚐鮮。”
如他所料,兩邊太太都隻是客氣地謝兩句,並不稀罕他那點東西。
琴太太又扭頭與月貞說明日下晌擺席的事情,“這兩月裏,想必大魚大肉的大家都吃得發膩了,你去吩咐廚房一聲,叫做些清淡精致的菜色。另吩咐幾樣素齋給鶴年,他雖然不吃晚飯,擺在那裏也是個樣子。”
月貞頭一回張羅席麵,不大知道,“不曉得做什麽素齋。”
“廚房裏自有單子,他們曉得照著單子做。”
應完事月貞出來,趕上蔣文興也辭出來。他要去廚房裏看小廝卸他捎帶回來的東西,兩個人正好一道往那頭去。
走一段,蔣文興忽然說,“我給大嫂另捎了樣東西,謝大嫂上回為我炸的果子,大嫂可別嫌我的回禮輕。”
月貞偏著臉,自嘲地笑一笑,“還能有我那些麵果子輕?街上兩個銅板一個。”
巧蘭憤憤瞪他一會,又歪下腰去伏案哭起來,哭得肝腸寸斷,炕桌捶得“咚咚”直響,“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我是造了什麽孽嫁到你家來,我一個官家小姐,連個商戶女兒也比不上!這就罷了,如今連個煙熏火燎的油媳婦也把我踩了下去!有個丈夫是個死人,一門心思向著別人要氣死我!氣死我於你們有什麽好處?我告訴你,你別想!”
待她哭得沒了力氣,緇宣也得給個甜棗,便起身遞給她一個剝了皮的橘子,手背將她的肩碰兩下,“好了好了,誰又招得你不痛快,你隻管來罵我。大過年的,給人聽見豈不是白招笑話?”
巧蘭也懂得見好就收,端起腰淚涔涔地剜他一眼,接了橘子,“還不是今日那貞大嫂子不知錯搭了哪根筋,想起來到廚房裏炸了些果子,給太太屋裏也送了些。你是沒聽見,太太當著人將她好一頓誇,將我好一通貶。什麽人家的媳婦好,人家的媳婦會說話會辦事,我就是好吃懶做,一事沒能為!”
語氣雖狠,此刻卻知道放低聲音來,恐怕給底下壞心眼的下人聽見。緇宣那檔子事是大事,他們就是聽見一耳朵,也不敢搬嘴。但背地裏埋怨婆婆,這稟報上去就是討巧的事。
緇宣隻好笑著勸她,“我還當是什麽大事,就為這哭得這樣。有什麽,貞大嫂好怎麽不揀她做兒媳婦,到底不是揀了你麽?”
巧蘭淚珠子還掛在腮畔,憋著笑乜他一眼,“就會哄人。”
緇宣看著她,笑眼裏泄露一絲鄙薄。
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時候糊塗起來,愁喜也難分,愛恨也難辨,七情六欲匯在一起,塑起這悲情的人間。
月貞因為得了霜太太的賞,琴太太也高興,覺得是在她姐姐那頭長了臉,自己的媳婦比她的媳婦好,是增光的事。便也打發人往屋裏賞了月貞些東西。
這廂受寵若驚,與芸娘在屋裏看著那件紫銅掐銀絲雙耳熏爐,“太太怎的忽然賞起我東西來了,就為幾個麵果子?那值什麽的。”
芸娘抓著碟子裏瓜子玩耍,流沙似的,嘩啦啦響,“太太是覺得你給她爭了臉麵。兩位太太總是暗裏較著勁,多少年了,姊妹不似姊妹,妯娌不似妯娌的。”
月貞笑一笑,托著腮感慨,“沒想到我這炸果子的手藝還能派上用場。其實我是炸給文四爺的,廚娘們都圍在那裏,單給他一個人炸,說不過去。”
“文四爺?”芸娘好笑起來,“你怎麽想著去奉承他了?緇宣說他那個人有些邪性,連信也不叫他遞了。”
月貞把臉偏在窗戶上,“我倒是覺得他那個人斯斯文文的,早前我也覺得他有些邪性,可上回我回娘家,是他接送的,說過幾句話,倒還斯文有禮,也能體諒人。”
她這幾句話不免帶著些賭氣的成分。她在心裏將了疾與蔣文興做了番比較,仍然覺得了疾好。但那好,叫人灰敗生氣,於是說服自己,人家比他還好,越是要狠狠誇蔣文興。
“是麽?我倒是不知道了,我沒同他說過幾句話。”芸娘略略一笑,有些沒精神。
月貞調頭看她一眼,因問:“你在犯什麽愁?”
芸娘苦道:“我像是病了,上回行經,就那麽一天有那麽一點點。”
“那你請大夫來瞧啊。”
“過年了,亂得這樣,哪有那功夫?等年後吧。要給太太聽見,又要說我是嬌氣身子勞動不得,沒得招她的話說。”
想來也是,月貞點點頭,“沒事的,我也時少時多的。”
這裏正說話,聽見芸娘屋裏的丫頭進來喊,“奶奶,二爺回來了,請您回去,有件什麽東西要您幫著找一找。”
芸娘滿臉發煩,“他的東西要我找什麽?我從不收撿他的東西,不是都是他自己收著麽?”
“說是一件舊年穿的大毛衣裳,他要送人。”
“送人送人,八成是送給行院裏那些女人。送銀子不就得了麽,又想起送衣裳,送去人家又要拿去典,豈不費事?”
芸娘一麵嘮叨著,一麵辭了月貞往屋裏來。打簾子進臥房,果然見霖橋躬在那裏,把幾個描金的箱籠都打開攤地上。
“我上前年做的那件灰鼠毛大氅呢?怎麽不見?”
芸娘上前去幫著翻,“你都不穿那件衣裳,這會又翻騰什麽?總是壓在那裏了吧。”
霖橋又使丫頭進來幫著找,裏裏外外翻了個遍,總算給翻出來,叫人用個包袱皮包起來擱在榻上。
他得閑到榻上盤著腿吃茶,“張家的夏姐,我今日在張家應酬,撞見她那老爹到後門上管她要錢,說是凍得沒法子過冬。那老頭,縮頭縮腦的,身上就穿了件破袍子,裏頭還是碎布頭填的,瞧著也可憐。我把這件袍子給了他,穿也好典也好,隨他的便吧。”
芸娘不禁掉身看他一眼,他這個人,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染了一身公子哥不好的習性。
倒還剩一顆心還善,行院裏也不見得有那麽多相好,隻是經不住她們歪纏哭窮,常去照顧生意。
作者有話說:
月貞:永遠紀念你?你想得美!你大哥我都不紀念。
了疾:大哥是大哥,我是我,不能一概而論。
月貞:怎麽不能?從此我也隻當你死了!
了疾:和尚死了,李鶴年還活著。
第45章 夢中身(五)
霖橋隻管吃著茶說自己的話, 並不看芸娘。近來因為年節應酬多,像是吃胖了些, 顴骨沒那麽高聳了, 眼窩也浮上來,眼睛裏似乎也跟著有些疲憊浮露出來。
年底收賬,走到人家去, 都少不得吃席麵,乏累也是應當的。芸娘才沒功夫過問他,倒是他說的夏姐的老爹, 她說了一嘴,“這樣的窮漢, 好好的女兒都給他賣去做那勾當,你送這樣的好衣裳給他他必定也是賣。”
“賣也隨他。”霖橋豁然一笑, 無所謂的態度。
芸娘在榻那端坐下, 睇他一眼,想到小慈悲寺竹林內的那個人影, 總疑心是他。但打小慈悲寺回來兩個月, 又不見他有什麽異樣。別說來刺探, 就是人也少見在家。
她近日食不甘味,睡也睡不踏實,覺得是這個疑影的緣故。他不來刺探,她倒想調過去探一探他,好叫心裏踏實, “上回在廟裏,我給岫哥求了簽, 倒應驗了, 你得空跟鶴年說, 叫他回去替我還願。”
“什麽簽這麽快就靈驗了?”
芸娘盯著他的臉,不肯錯過一絲可疑的表情,“就是個問平安的簽,沒什麽。我還落了個耳墜子在廟裏,你叫鶴年幫著找一找,是不是丟在禪房裏了。”
霖橋神色並無異樣,看她一眼,懶懶靠著打了個哈欠,“什麽不得了的耳墜子,重新到鋪子裏打一副就是了,還得費心叫人找。”
“那樣式的難打,料子嚜平常,青白玉的,不過我最喜歡戴它。”她暗裏攥緊手帕,有些冒險,“就寥大人也上山那天,我穿一件靛青的衫子配它,誰知從鶴年精舍後頭那片竹林裏走下來時,竟不見了。我回去尋了一回,沒尋見,恐怕是丟在禪房裏的。”
霖橋不過“噢”了一聲,沒大放在心上的樣子,“回頭我見著他跟他說。”
言訖,他擱下茶盅拿了包袱皮就要走。
芸娘心裏的石頭落下來,想起來夜裏那邊宅裏請了個雜耍班子,霜太太叫人過去吃晚飯,正能和緇宣幽會,便問他:“姨媽那頭夜裏擺局請吃酒,你回不回來?”
霖橋頭也沒回,隻管把手搖一搖,“我外頭有的是局,推不開身,不去。你代我向母親姨媽說一聲。”
芸娘咕噥道:“我可不會替你扯謊。”
“那就照實說!”他扯著嗓子笑,一徑走出門去。
芸娘偏著臉在窗戶上望他一眼,他走路也是那樣子,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吊兒郎當的。她一向覺得是錯配了她,想到要同他過一生,隻覺得煩悶。
這漫長的一生,想伴著的人隔得遠,不想相伴的人卻抬頭不見低頭見。
偏陪嫁的媽媽還來跟前嘮叨,“這沒兩日就過年了,二爺外頭的賬還沒清完,怎的還見天往外跑?你不說他,太太就要說你。”
芸娘近日脾氣也大,但就是發脾氣,也還是那副溫溫柔柔的樣子,“說就說吧,無論怎樣都不合她的意,她總是要說的。我才懶得去管他,我巴不得他常出去呢。”
媽媽見怪不怪了,自己在那裏歎一聲,嘀咕著,“岫哥都這樣大了,前些時回咱們家去,咱們太太還在私底下問我你和姑爺什麽日子再生個小子。”
“不是有岫哥在那裏的?”
“孩子哪有嫌多的?不想生小子,那就生個小姐。”媽媽說著來了興頭,嘁嘁議論道:“岫哥他們這一輩裏頭,還沒有一位小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家家都想著生小子,我看咱們李家生個小姐反倒好,上上下下,那是獨一份的。我聽說,巧大奶奶還鑽營著要生個丫頭呢。”
芸娘聽見不免心裏泛酸,也有些鄙薄,“生姑娘,她一個人說了算麽?要生早生了。”
媽媽道:“年節底下,外頭的買賣也要歇幾日,緇大爺常在家待著,沒準就有了呢?”
說得芸娘不高興,瞟她一眼,催促道:“媽媽快忙你的去吧,少在這裏說人是非,巧大嫂子本來就愛與我過不去,給她聽見,還不又來排場我?”
媽媽捂著嘴竊笑一下,“巧大奶奶與霜太太一樣心眼子小,還是嫉恨從前你與緇大爺議過親的事。”
芸娘不喜歡她這個動作,捂嘴竊笑,不知道是在笑她還是在笑巧蘭,不論笑誰,她敢拿出來說,一定是認為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後,這件物就不帶著隱秘的曖昧了,可以隨意拿出來當著本家調侃。
她倏然煩躁,肚子裏像是有團暗火,燒又燒不起來,滅又滅不掉。她瞟媽媽一眼,“那都是老黃曆了,媽媽還說它做什麽?我想睡一會,夜裏還要到那頭應酬兩位太太呢。”
打發了人出去,她抱著被子蜷起身,獨自緬懷那一段遺憾的姻緣。因為遺憾,對當下的境況,就覺得慶幸,仿佛青春韶華並沒有徹底辜負她,到底是彌補給她了一份險象環生的精彩。
戲也精彩,緊鑼密鼓瘟疫似的傳染著,從這家院牆敲到那家朱門。往日街上的熱鬧各自歸家,隔著那些高矮一的牆,熱鬧還是那熱鬧,隻是掉了個,從前是牆內寂寞牆外笑,如今是牆外蕭條牆內鬧。
這一鬧便從年關闖過元夕,蔣文興也由姐夫家回來。臨走他姐姐叫他裝了好些地裏的瓜茄,並囑咐,“捎回去送到兩宅的廚房裏,遭霜打過的瓜菜最甜。”
蔣文興望著來接的小廝將幾簍瓜菜往馬車上搬,臉上有些不耐煩,“人家要什麽沒有,你這點東西送去討不著個人情,反惹人笑話。”
他姐姐將他捶一下,“你懂什麽,多少不過是個意思,你回來的時候裝了些東西,難道打空手回去?咱們家要別的沒有,就這些。”
蔣文興向泥牆上掛的些臘肉熏魚望一眼,“好歹捎些魚肉吧?”
他姐姐舍不得,把眼一翻道:“都說了不過是個意思,難道他們家還缺肉吃?”
蔣文興悶不作聲,心裏看不起這列小家子氣的做派,卻不便說,急於從這土坯牆內脫身,隻得耐著性子。趁他姐姐進屋的功夫,他還是去牆上摘了兩條熏魚擱到車上去。
及至錢塘,各家戲酒焰火仍然未斷,蔣文興趁熱鬧去給二位太太請安,在右邊說了一堆吉祥話,又回到左邊來。
這日正輪到左邊宅裏做東道,回請那邊宅裏的人,琴太太一並還請了些茶葉號裏的總管掌櫃並家眷,有意要教著月貞打理家務,早起便將月貞叫到屋裏吩咐預備酒席的事。
蔣文興這廂進去,恰逢月貞也在榻上坐著。自年前一別,大半月光景,他心裏待月貞的態度有了些不同尋常的轉變,暗裏盤算著要拿捏月貞,用來平衡他寄人籬下的一種委屈心緒。
拿住了他們家的女人,就如同踐踏了他們家的尊嚴。他俯首帖耳失去的尊嚴,就能得到彌補似的。
琴太太先使他坐,他撩著衣擺坐在椅上向二人問好。問到月貞時,帶著微妙的情緒,因此看得分外仔細,覺得她豐腴了兩分,想來這個年關吃得倒好。
他笑說:“太太臉色比年前好了許多,大嫂子也像是比年前富態了一點。”
琴太太笑意藹藹地搭著胳膊,摸摸自己的臉,“去年為了渠哥和大老爺的事常哭,氣色自然就不好了,年關底下鬧一鬧,心裏不想這些事,倒好了些。”
說著望向月貞,“我們月貞還真像是胖了點,時時見著倒不覺得,文興大半月未見,一眼就能看出來。”
蔣文興借機多看月貞幾回,“發福是好事。”
倒令月貞冷不防想起了疾從前的一句話,“有時候發起來的未必是福。”她自己也不喜歡胖,低著眼笑,“我倒是不想胖呢。”
蔣文興道:“胖點有什麽不好?瘦條條的身子弱,常日生病。”
琴太太跟著點頭,“是文興說的這個道理。你看芸娘,成日病歪歪的,沒有精神頭,坐在那裏就不喜氣。才剛又使媽媽來回話,說是她有些不大舒服,明日的戲酒恐怕不能來陪。你聽聽,咱們做東道請那些一年忙到頭的人,主人家自然該在席上。她的架子倒比我的還大,給你姨媽聽見,又要笑我們這頭不會待客。”
月貞少不得小心替芸娘辯白幾句,“像是真不舒服,大概是昨夜我們王家吃席停住食了,回來馬車上她就對我說腸胃裏有些不舒服。”
“她一日總有哪裏不舒服,不是吹了風就是著了涼,沒有個周全的時候。”琴太太淺笑著絮叨,懶得再說,便將眼轉到蔣文興身上,“文興這趟回去,家裏還好不好?”
蔣文興忙擱下茶碗,“勞太太惦記,一切都好。回來時姐姐叫捎帶了些新鮮瓜茄,叫給眾人嚐嚐鮮。”
如他所料,兩邊太太都隻是客氣地謝兩句,並不稀罕他那點東西。
琴太太又扭頭與月貞說明日下晌擺席的事情,“這兩月裏,想必大魚大肉的大家都吃得發膩了,你去吩咐廚房一聲,叫做些清淡精致的菜色。另吩咐幾樣素齋給鶴年,他雖然不吃晚飯,擺在那裏也是個樣子。”
月貞頭一回張羅席麵,不大知道,“不曉得做什麽素齋。”
“廚房裏自有單子,他們曉得照著單子做。”
應完事月貞出來,趕上蔣文興也辭出來。他要去廚房裏看小廝卸他捎帶回來的東西,兩個人正好一道往那頭去。
走一段,蔣文興忽然說,“我給大嫂另捎了樣東西,謝大嫂上回為我炸的果子,大嫂可別嫌我的回禮輕。”
月貞偏著臉,自嘲地笑一笑,“還能有我那些麵果子輕?街上兩個銅板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