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姨娘再沒有力氣與她說話,也沒精神再睜著眼看她,她把眼慢慢闔上,呼吸也一點點慢慢延長。
月貞就在那裏靜靜地看著,心中不免悵怏惘然,不過她也是無能為力,隻能坐在那裏。恍惚中,像是看見了自己躺在那裏。
比起這死的慘相,她更怕琴太太那活的木然。她情願在這裏看著桂姨娘,腦子思量著別的事。想來想去,還是想到與蔣文興,與了疾的事。
在這種時候,她發現蔣文興並沒能替她抵抗掉多少空虛,那短暫的滿足後,空虛仍在無限膨脹。終歸還是了疾,在心裏給了她許多安慰,令她可以不驚不慌地坐在這裏,麵對這慘然的景象。
坐到下晌,雨停了,墨雲裏放出些微弱的陽光來,透進窗內。架子上的兩隻玉瓶又反照出幾點光斑,投去架子床內,在那猩紅的帳子扇輕輕浮動著,像是一種輕柔的撫慰。
那侍奉的婆子推門進來,看了月貞一眼,又走到床前去看桂姨娘,才發現桂姨娘早沒了氣了。她驚了一聲,“貞大奶奶,姨娘是幾時斷氣的?”
月貞恍恍惚惚回過神,說了句“不知道”,便立身走了。
回去告訴琴太太,琴太太也隻是“噢”了一聲,沒別的話,倒是掃了月貞好幾眼,道:“才打個死人的屋子裏出來,渾身都不幹淨,快回房去好好洗一洗,咱們明日好清清爽爽的回錢塘去。”
月貞笑了笑,也是“噢”了一聲。
琴太太對她這情狀似乎很滿意,藹藹地微笑著,在月貞去後,那笑容漸漸隱沒在雨後的微光裏。
錢塘的雨也連著下了好幾日,剛落停,太陽冒出來,卻是一副日暮途遠的景象。街上的人稀疏不少,隨處都是濕噠噠的,緇宣轉到徐家橋錢莊來,進門便將腳狠狠跺了幾下,跺下滿靴的泥垢。
雨天的緣故,鋪子裏顯得有些冷清,隻聽見一陣一陣算盤珠子的聲音,此起彼伏的,如同珠玉落盤。櫃上隻有那位安插過來的小川管事,不見蔣文興。緇宣趁此功夫,便將這位小川管事叫到後頭廳上去問蔣文興的事。
小川管事雖然占個“小”字,可已年過三十,麵龐裏藏著些老練與圓滑。他一行奉茶一行照實說:“這大半日都不見他,也沒使人傳個話,不知道哪裏去了。他喜歡與咱們錢莊的主顧來往,常與他們請客吃酒,大約今日也是約了哪位主顧在外頭吃酒吧。”
掌櫃的私底下與主顧來往,原沒什麽稀奇,就是要籠絡住他們叫他們把銀子放進錢莊裏。可聽小川的意思,那種交情又像是超出了這一範疇的,似乎有什麽別的幹係。
緇宣思來不對味,把茶碗蓋子“嗑”地落下,又問:“錢莊裏的定銀一向有什麽岔子沒有?
小川道:“那倒沒有。蔣掌櫃每日都核對得很清楚。不過我偶然聽見過一兩句,好像是他想同咱們那位做藥材生意的嚴主顧搭夥做個什麽買賣,正在愁本錢的事。”
“什麽買賣?”
小川幹笑兩聲,“不大清楚,就是聽見那麽一兩句。”
那位嚴大官人的生意做得雜,常往蘇州揚州去,又是販布又是販藥材,哪裏有生意往哪裏鑽。蔣文興想與他搭夥,本錢哪裏來?少不得就要打錢莊的主意。
緇宣不得不警惕起來,囑咐小川,“你把櫃上的銀子給我盯緊些,賬也要時刻查著,不要出一點紕漏。”
小川躬著腰,笑容裏透著點為難,“盯緊些是沒有問題的,可時刻查賬,隻怕掌櫃的多心怪罪小的啊。這一家鋪子裏,拿事的到底是掌櫃,小的,嘖,小的要過問掌櫃的做下的賬,這……”
緇宣睇他一眼,“你是我安插過來的,他不敢為難你。你盡管放心,既然將你安插在這裏,自然是對你有打算的,不叫你白得罪人。”
小川立時深深作了個揖,“得,大爺這樣說,小的也就沒什麽顧慮了。”
話未說完,就聽見簾外“吭吭”咳了兩聲,是蔣文興笑著打簾子進來,走在廳中向緇宣作揖,“我在前頭就聽見緇大哥的聲音,還說路上個濕漉漉的,大哥怎麽也不嫌泥濘,想起轉到徐家橋來了。”
緇宣擱下茶道:“我在前頭河邊趙媽媽家院子裏約了人談事,談完了順道走過來瞧瞧。這一陣忙,不得閑與文兄弟坐下來好好說說話,文兄弟在這裏做得還慣吧?”
蔣文興擇定張椅子坐,向那小川笑一笑,“小川,也給我倒盞茶來。”
一句話將那二人皆驚了驚,誰不知道小川是緇宣安插到這裏來的?也算是這鋪子裏的二號人物,別說旁人不敢輕易使喚他,就連蔣文興也不當使喚他做這端茶遞水的活計。
蔣文興有自己的盤算。自打當上這掌櫃,就分外憋屈,方才外頭零星聽見幾句,就知道緇宣是徹底靠不住了。賬上的銀子盯得緊不得挪用,往後做到死也就是個掌櫃,還有什麽可指望?還不如一門心思合計與嚴大官人的買賣要緊。
至於這本錢,蔣文興望著小川打簾子出去,笑著把眼轉回來,“緇大哥,我聽見些閑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見?”
緇宣臉色已有些不好,仍提了提嘴角,“什麽閑話?”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也是聽別人說的。說是芸二奶奶這次上山祈祝,名目上是為岫哥,實則是為肚子裏的另一個孩子。”
緇宣“嗬”了一聲,笑道:“要是真的,那可就要恭喜霖兄弟了。”
蔣文興低一低頭,把身子挪正一些,“我看,還是不要恭喜霖二爺了。倘或孩子是他的,怎麽他到南京去之前,竟然一點風聲沒漏出來?這樣大喜的事,應當早就傳開了,怎麽芸二奶奶反倒要避著人躲到廟裏去?緇大哥,有的事情暫且還是你知我知,過些日子,還不會有別人知道,那可就不好說了。”
沉默中,緇宣漸漸冷透了臉,“你又想要些什麽?你做掌櫃才半年,要接手更要緊的事情,別說我不答應,給老爺知道,他頭一個就要寫信回來罵我。文兄弟,我已經仁至義盡了,你也不要太強人所難。”
蔣文興略略笑起來,“你放心,我也知道你的難處,許多事情看著是你做主,其實還要問過二老爺的意思。我也知道,我在你們李家是沒什麽大前程可謀的,眼下我另有出路,不過需要些本錢。隻要你肯助我,我自去發我的財。我離了李家,你自然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了,豈不是兩全其美的是情感?”
聞言,緇宣倒暗裏鬆了口氣,因問:“你要多少本錢?”
“不多,五千兩。”
緇宣想了想,點頭應下,“銀子我想法湊給你,不過你得容我些時日。家裏的錢都在太太手裏,外頭的錢,我要調用,也得先把賬抹平。”
“緇大哥是個爽利人,我自然也爽利。我等你,什麽時候拿到了銀子,什麽時候我就從你們李家抽身。”
緇宣吃了個啞巴虧,心裏不大痛快,可更叫他不放心的還是芸娘那頭。事情既然漏到蔣文興這裏,保不齊有一日又會走漏到別人的耳朵裏。於是打徐家橋出來,緇宣便吩咐馬車往南屏山去。
那截山路更是泥濘,緇宣走到廟裏時,已給路上的林木澆了個透。甫進門,芸娘先是喜出望外一陣,話說了幾句,就忙著給他燒水瀹茶。
緇宣在榻上坐定,看見她行動已有些不方便,彎腰躬身間,總把個肚子扶著,顯得吃力。他心下有些不好過,埋怨道:“你那個丫頭就不該打發她回家去。和尚們也不好近身服侍你,凡事都得你自己來,你自己不累麽?”
芸娘提著茶壺走過來,一麵倒茶一麵笑,“哪裏有累的?不過是些倒茶燒水的小事情,每日的飯菜還是小和尚從飯堂端來給我呢。我又不能漫山去逛,再不給我點事情做,我都要坐死在這裏了。真不知道鶴年這十幾年是怎麽過的,他也不嫌悶。”
說話間摸到他濕漉漉的袍子,蛾眉便緊蹙起來,“這樣的天你還往這裏跑什麽?身上都濕透了。我去叫鶴年給你拿身衣裳換一換。”
“算了,你坐著,我去叫。”
緇宣在屋外頭朝上喊了一聲,未幾就見了疾拿了身袍子到屋裏來給他換。
兄弟倆寒暄兩句後,緇宣又將蔣文興那樁事說給他聽。了疾默了片刻,倒是說了幾句讚同的話,“像蔣文興那樣的小人,長留在家中反倒是個禍患,給錢打發他出去也好。”
其實他也有些私心,想著不論蔣文興同月貞有何瓜葛,隻要他走,兩個人再有什麽自然也就斷了。他來不及知道前因,能先斬斷後果也是好的。
緇宣眼下卻是頭疼銀子的事情,“可他要五千兩,這不是筆小數目。你是知道的,要在家裏頭支錢,母親就要過問。母親那個性子,給錢是爽快,可凡事打聽個清清楚楚她是不會罷休的。倘或要在鋪子裏支錢……”
話未說完,了疾便攢眉睇住他的背影,“在公賬上支錢不大好吧?賬終歸是對不上,往後父親查對下來,豈不是要叫那些老掌櫃來背擔這個責?這事情到底與他們不相幹,何苦帶累這些無辜的人。”
緇宣掉過身來,張著胳膊任芸娘給他係著衣帶。他臉上有些不好看,端著兄長的架子,“那你說怎麽辦?他們原本就是咱們家的奴才夥計,不替主子背這個責,每月白放他們那麽些薪俸做什麽?”
了疾聽了這話也不由得微微掛起臉,“理不是這樣論,奴才夥計也是人,主子東家也是人,誰的命比誰的值錢不成?”
緇宣懶得聽他這論調,把手擺一擺,“你這些‘眾生平等’的話留著跟那班和尚講吧,我是個俗人。你倒是有心處處為外人打算,怎麽不替你親大哥打算打算?”
見此狀,芸娘理罷他的衣裳,兩頭笑勸,“怎麽兄弟倆說話老這樣夾槍帶棒的?有什麽事情好好商量嘛。鶴年又沒說不替你想法子,他要是真不為你這個做哥哥的打算,又何必幫咱們這麽多?”
趕上緇宣心煩,便叱了她一句,“你少插嘴!”
了疾不禁動了怒,拔座起來,“大哥最好少在我這裏擺什麽大爺的架子,二嫂懷著身孕還成日關在這屋子裏,她心裏也煩悶,可沒見有你這樣大的脾氣。”
一時間沉靜下來,三人都有些尷尬。緇宣更是滿臉消沉,坐到榻上去別著臉不講話,也有些不能麵對芸娘的意思。
芸娘見他如此,一時半刻顧不上委屈,反過頭來勸了疾,“鶴年,你哥哥是心急的,不是有意要發火,你不要怪他。”
了疾到底是修行之人,怒氣一霎湮滅,就事論事地考量,蔣文興走了於他也是有莫大的好處的,隻是這好處不便說明,隻好全借緇宣的名目來掩蓋。
他將走不走的,在門首掉過頭來,“我還有些使不著的錢鎖在家裏,大哥隻管到我從前的屋子裏去取,我拿鑰匙給你。”
家裏的月份銀子從不短了疾的,隻是他出家在外一向用不上,都存放在箱籠裏,十幾年下來,也是不小的數目。緇宣暗裏鬆了心弦,麵上卻還堵著氣道:“這錢算我借你的,回頭我再還給你。”
了疾不置可否,旋踵出去了。芸娘略送一送他,走回榻上來坐著,一時更是尷尬。
芸娘成日在這裏足不出戶,生怕香客裏有熟人撞見,未必不委屈。隻是這委屈不曾對緇宣說,因為知道他心裏也不好過。今日驀地給他吼一句,那些委屈就似決堤,靜靜的坐這一會的功夫,竟從眼裏直往外流。
緇宣聽見她哭,扭轉頭來,一麵暗惱自己的不是,一麵又更覺心煩意亂。
理不清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的,他個好端端富貴大爺淪落到受人脅迫;她一個好端端閑散奶奶淪落到這山上來避禍;兩個好端端人,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竟來受這些冤枉氣。
他心裏遽猝然閃過後悔的念頭,連自己都覺得慚愧,可這念頭一經冒出,就有些止不住。他想著要去安慰她,可出口的話更多的是對往後的顧慮與擔憂,“芸娘,等孩子生下來,我們……”
話音未斷,芸娘那頭卻倏地“哎唷”了一聲。她整個變了臉,眉頭緊蹙,咬著嘴唇,身子往後仰著,一副痛苦的神色。
緇宣也就顧不上未說的話了,忙起身去扶住她,“怎麽了?是有哪裏不舒服?”
芸娘一時痛得說不出話,隻顧搖頭。緇宣疑心是要生了,登時手忙腳亂。芸娘一把攥住他的腕子,還是搖頭,“離生還早得很,身子懷到後頭就是這樣的,偶然疼得不行。”
緇宣不放心,扶她到床上躺著,便折身下山去請大夫。
為芸娘常請的那位大夫是住在河子街上,好巧不巧,琴太太並月貞打雨關廂回來,正也經過這條街。
琴太太顛了一路,顛得腸胃有些不爽快,叫月貞打起窗簾子透氣,恰好就看見緇宣打一間藥鋪子裏出來。琴太太定睛一瞧,笑著指給月貞看,“那不是你緇宣兄弟麽?怎麽穿著和尚的袍子,難不成也要學你鶴兄弟出家不成?”
月貞循著她的扇子扭頭一望,果然是緇宣,穿的鶴年的衣裳,便搭口道:“大約是穿的鶴年的。”
“他到廟裏去了?”琴太太笑著問,漸漸把自己問得疑惑起來,“是誰病了,他到藥鋪子裏來了,像是來請大夫的……怎麽放著咱們家常使喚的大夫不請,跑到這裏來請個生人?”
一詞一句也慢慢將月貞敲起精神來,她不動聲色地落下簾子,笑著打著馬虎眼,“大約是正好走到這裏吧。太太要不要叫他?”
“算了,他估摸著有事要忙,你看他那心急火燎的樣子……”
月貞不再搭話,隨意地笑著,實則一顆心“突突”地跳個不停。馬車走出去一段,她暗窺琴太太的麵色,見她慢悠悠搖著紈扇,那風徐徐地,似吹入她發怔的眼底。
這廂歸家,琴太太還有些落不下心,將瞧見緇宣的細則前後思想了一番。到吃晚飯的時候,斂著兩彎細眉對月貞說:“唷,是不是你鶴兄弟病了?”
月貞端著碗,趁勢點頭,“我看多半是,鶴年病了,怕姨媽曉得擔心,所以緇大爺才在外頭請大夫給他瞧。”
琴太太跟著點頭,“那可不能叫你姨媽曉得,鶴年就是你姨媽的命,要是給她知道,且不論什麽大病小病的,她先就要急一場。”
正好惠歌也在桌上,笑著插嘴,“怎見得就是鶴哥哥生病呢?鶴哥哥自打小時候生過那一場怪病,就少見病的。大概是別的什麽人病了吧,母親不要擔心。”
月貞早嚇得沒了胃口,忙笑著替惠歌揀菜,“姑娘,我和太太不在家這幾日,家裏頭還好不好?你費心了吧?我看你眼睛底下有些泛青,是不是給哪個婆子慪得夜裏沒睡好?”
惠歌淡笑著答複,“沒什麽事,就是給岫哥和崇哥鬧的,他們兩個好的時候好得要命,打起架來也真是拉也拉不住。虧得兩個都還肯聽奶媽的話,要叫我去拉,豈不是百般費力。”
說到此節,琴太太眼睛亮了亮,端著碗看了惠歌兩眼,其後眼內光便黯沉下去。她心裏暗暗聚起疑雲,卻什麽也未多講,隻將二人睃一眼,笑道:“快吃飯,吃了去將孩子們叫過來我看看。”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月貞和了疾就見麵。
第59章 迷歸路(九)
琴太太也算得上是個聰慧敏銳的人, 夜裏坐在鏡前,還是覺得緇宣請大夫的事情有哪裏不對。
月貞的話雖然也說得過去, 可了疾自幼就是個不愛麻煩人的人, 什麽大不了的病要叫他哥哥在濕條條的山路上來回折返著請大夫?
她一點一點地將前後梳理了一遍,飯桌上惠歌的話又閃入腦中,倒是提醒了她, 現如今那南屏山住著的家人可不隻了疾一個。
她慢條條地梳著頭發,盯著鏡子裏的一盞昏燈神色凝重地出神。隔了會,她擱下梳子, 扭頭對馮媽說:“我在想,是不是芸娘病了?”
馮媽在床前鋪床熏被, 聞言便停下手來,“二奶奶病了……什麽病啊, 怎麽放著咱們家常使喚的大夫不叫, 偏在外頭請個不生不熟的大夫?”
“我就是在疑惑這個。要是芸娘,好端端的, 她又會生什麽病?還得避著家裏的人, 伺候她的人也不回家來說一聲。”琴太太慢慢走到床上來坐, “她走的時候,是帶哪些人去伺候的?”
馮媽把眼一轉,收回剔燈的手,“也怪,她隻帶了一個丫頭去, 是她娘家陪嫁來的那個秋雁。那時候到我這裏來回話,我還勸說多帶兩個人, 二奶奶偏說夠了, 又說既是在佛前祈祝, 就不好帶那麽些人去伺候,倒不顯誠心了。我想也是這個道理,就沒多勸。”
琴太太暗想,倘或是芸娘病了,為什麽放著丫頭和尚不使喚,倒要麻煩緇宣?叔嫂之間原該避忌著些的,況且這二人從前還議過親事,應當比旁更留心才對。
她心裏冷不防地冒出個念頭,掀被子的手停頓了半晌,“你明日打聽打聽那個秋雁的爹娘住在哪裏,去看看那丫頭在不在家。要是在家,悄悄將她帶回家來。”
馮媽滿心疑惑,“那丫頭會在家?”
月貞就在那裏靜靜地看著,心中不免悵怏惘然,不過她也是無能為力,隻能坐在那裏。恍惚中,像是看見了自己躺在那裏。
比起這死的慘相,她更怕琴太太那活的木然。她情願在這裏看著桂姨娘,腦子思量著別的事。想來想去,還是想到與蔣文興,與了疾的事。
在這種時候,她發現蔣文興並沒能替她抵抗掉多少空虛,那短暫的滿足後,空虛仍在無限膨脹。終歸還是了疾,在心裏給了她許多安慰,令她可以不驚不慌地坐在這裏,麵對這慘然的景象。
坐到下晌,雨停了,墨雲裏放出些微弱的陽光來,透進窗內。架子上的兩隻玉瓶又反照出幾點光斑,投去架子床內,在那猩紅的帳子扇輕輕浮動著,像是一種輕柔的撫慰。
那侍奉的婆子推門進來,看了月貞一眼,又走到床前去看桂姨娘,才發現桂姨娘早沒了氣了。她驚了一聲,“貞大奶奶,姨娘是幾時斷氣的?”
月貞恍恍惚惚回過神,說了句“不知道”,便立身走了。
回去告訴琴太太,琴太太也隻是“噢”了一聲,沒別的話,倒是掃了月貞好幾眼,道:“才打個死人的屋子裏出來,渾身都不幹淨,快回房去好好洗一洗,咱們明日好清清爽爽的回錢塘去。”
月貞笑了笑,也是“噢”了一聲。
琴太太對她這情狀似乎很滿意,藹藹地微笑著,在月貞去後,那笑容漸漸隱沒在雨後的微光裏。
錢塘的雨也連著下了好幾日,剛落停,太陽冒出來,卻是一副日暮途遠的景象。街上的人稀疏不少,隨處都是濕噠噠的,緇宣轉到徐家橋錢莊來,進門便將腳狠狠跺了幾下,跺下滿靴的泥垢。
雨天的緣故,鋪子裏顯得有些冷清,隻聽見一陣一陣算盤珠子的聲音,此起彼伏的,如同珠玉落盤。櫃上隻有那位安插過來的小川管事,不見蔣文興。緇宣趁此功夫,便將這位小川管事叫到後頭廳上去問蔣文興的事。
小川管事雖然占個“小”字,可已年過三十,麵龐裏藏著些老練與圓滑。他一行奉茶一行照實說:“這大半日都不見他,也沒使人傳個話,不知道哪裏去了。他喜歡與咱們錢莊的主顧來往,常與他們請客吃酒,大約今日也是約了哪位主顧在外頭吃酒吧。”
掌櫃的私底下與主顧來往,原沒什麽稀奇,就是要籠絡住他們叫他們把銀子放進錢莊裏。可聽小川的意思,那種交情又像是超出了這一範疇的,似乎有什麽別的幹係。
緇宣思來不對味,把茶碗蓋子“嗑”地落下,又問:“錢莊裏的定銀一向有什麽岔子沒有?
小川道:“那倒沒有。蔣掌櫃每日都核對得很清楚。不過我偶然聽見過一兩句,好像是他想同咱們那位做藥材生意的嚴主顧搭夥做個什麽買賣,正在愁本錢的事。”
“什麽買賣?”
小川幹笑兩聲,“不大清楚,就是聽見那麽一兩句。”
那位嚴大官人的生意做得雜,常往蘇州揚州去,又是販布又是販藥材,哪裏有生意往哪裏鑽。蔣文興想與他搭夥,本錢哪裏來?少不得就要打錢莊的主意。
緇宣不得不警惕起來,囑咐小川,“你把櫃上的銀子給我盯緊些,賬也要時刻查著,不要出一點紕漏。”
小川躬著腰,笑容裏透著點為難,“盯緊些是沒有問題的,可時刻查賬,隻怕掌櫃的多心怪罪小的啊。這一家鋪子裏,拿事的到底是掌櫃,小的,嘖,小的要過問掌櫃的做下的賬,這……”
緇宣睇他一眼,“你是我安插過來的,他不敢為難你。你盡管放心,既然將你安插在這裏,自然是對你有打算的,不叫你白得罪人。”
小川立時深深作了個揖,“得,大爺這樣說,小的也就沒什麽顧慮了。”
話未說完,就聽見簾外“吭吭”咳了兩聲,是蔣文興笑著打簾子進來,走在廳中向緇宣作揖,“我在前頭就聽見緇大哥的聲音,還說路上個濕漉漉的,大哥怎麽也不嫌泥濘,想起轉到徐家橋來了。”
緇宣擱下茶道:“我在前頭河邊趙媽媽家院子裏約了人談事,談完了順道走過來瞧瞧。這一陣忙,不得閑與文兄弟坐下來好好說說話,文兄弟在這裏做得還慣吧?”
蔣文興擇定張椅子坐,向那小川笑一笑,“小川,也給我倒盞茶來。”
一句話將那二人皆驚了驚,誰不知道小川是緇宣安插到這裏來的?也算是這鋪子裏的二號人物,別說旁人不敢輕易使喚他,就連蔣文興也不當使喚他做這端茶遞水的活計。
蔣文興有自己的盤算。自打當上這掌櫃,就分外憋屈,方才外頭零星聽見幾句,就知道緇宣是徹底靠不住了。賬上的銀子盯得緊不得挪用,往後做到死也就是個掌櫃,還有什麽可指望?還不如一門心思合計與嚴大官人的買賣要緊。
至於這本錢,蔣文興望著小川打簾子出去,笑著把眼轉回來,“緇大哥,我聽見些閑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見?”
緇宣臉色已有些不好,仍提了提嘴角,“什麽閑話?”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也是聽別人說的。說是芸二奶奶這次上山祈祝,名目上是為岫哥,實則是為肚子裏的另一個孩子。”
緇宣“嗬”了一聲,笑道:“要是真的,那可就要恭喜霖兄弟了。”
蔣文興低一低頭,把身子挪正一些,“我看,還是不要恭喜霖二爺了。倘或孩子是他的,怎麽他到南京去之前,竟然一點風聲沒漏出來?這樣大喜的事,應當早就傳開了,怎麽芸二奶奶反倒要避著人躲到廟裏去?緇大哥,有的事情暫且還是你知我知,過些日子,還不會有別人知道,那可就不好說了。”
沉默中,緇宣漸漸冷透了臉,“你又想要些什麽?你做掌櫃才半年,要接手更要緊的事情,別說我不答應,給老爺知道,他頭一個就要寫信回來罵我。文兄弟,我已經仁至義盡了,你也不要太強人所難。”
蔣文興略略笑起來,“你放心,我也知道你的難處,許多事情看著是你做主,其實還要問過二老爺的意思。我也知道,我在你們李家是沒什麽大前程可謀的,眼下我另有出路,不過需要些本錢。隻要你肯助我,我自去發我的財。我離了李家,你自然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了,豈不是兩全其美的是情感?”
聞言,緇宣倒暗裏鬆了口氣,因問:“你要多少本錢?”
“不多,五千兩。”
緇宣想了想,點頭應下,“銀子我想法湊給你,不過你得容我些時日。家裏的錢都在太太手裏,外頭的錢,我要調用,也得先把賬抹平。”
“緇大哥是個爽利人,我自然也爽利。我等你,什麽時候拿到了銀子,什麽時候我就從你們李家抽身。”
緇宣吃了個啞巴虧,心裏不大痛快,可更叫他不放心的還是芸娘那頭。事情既然漏到蔣文興這裏,保不齊有一日又會走漏到別人的耳朵裏。於是打徐家橋出來,緇宣便吩咐馬車往南屏山去。
那截山路更是泥濘,緇宣走到廟裏時,已給路上的林木澆了個透。甫進門,芸娘先是喜出望外一陣,話說了幾句,就忙著給他燒水瀹茶。
緇宣在榻上坐定,看見她行動已有些不方便,彎腰躬身間,總把個肚子扶著,顯得吃力。他心下有些不好過,埋怨道:“你那個丫頭就不該打發她回家去。和尚們也不好近身服侍你,凡事都得你自己來,你自己不累麽?”
芸娘提著茶壺走過來,一麵倒茶一麵笑,“哪裏有累的?不過是些倒茶燒水的小事情,每日的飯菜還是小和尚從飯堂端來給我呢。我又不能漫山去逛,再不給我點事情做,我都要坐死在這裏了。真不知道鶴年這十幾年是怎麽過的,他也不嫌悶。”
說話間摸到他濕漉漉的袍子,蛾眉便緊蹙起來,“這樣的天你還往這裏跑什麽?身上都濕透了。我去叫鶴年給你拿身衣裳換一換。”
“算了,你坐著,我去叫。”
緇宣在屋外頭朝上喊了一聲,未幾就見了疾拿了身袍子到屋裏來給他換。
兄弟倆寒暄兩句後,緇宣又將蔣文興那樁事說給他聽。了疾默了片刻,倒是說了幾句讚同的話,“像蔣文興那樣的小人,長留在家中反倒是個禍患,給錢打發他出去也好。”
其實他也有些私心,想著不論蔣文興同月貞有何瓜葛,隻要他走,兩個人再有什麽自然也就斷了。他來不及知道前因,能先斬斷後果也是好的。
緇宣眼下卻是頭疼銀子的事情,“可他要五千兩,這不是筆小數目。你是知道的,要在家裏頭支錢,母親就要過問。母親那個性子,給錢是爽快,可凡事打聽個清清楚楚她是不會罷休的。倘或要在鋪子裏支錢……”
話未說完,了疾便攢眉睇住他的背影,“在公賬上支錢不大好吧?賬終歸是對不上,往後父親查對下來,豈不是要叫那些老掌櫃來背擔這個責?這事情到底與他們不相幹,何苦帶累這些無辜的人。”
緇宣掉過身來,張著胳膊任芸娘給他係著衣帶。他臉上有些不好看,端著兄長的架子,“那你說怎麽辦?他們原本就是咱們家的奴才夥計,不替主子背這個責,每月白放他們那麽些薪俸做什麽?”
了疾聽了這話也不由得微微掛起臉,“理不是這樣論,奴才夥計也是人,主子東家也是人,誰的命比誰的值錢不成?”
緇宣懶得聽他這論調,把手擺一擺,“你這些‘眾生平等’的話留著跟那班和尚講吧,我是個俗人。你倒是有心處處為外人打算,怎麽不替你親大哥打算打算?”
見此狀,芸娘理罷他的衣裳,兩頭笑勸,“怎麽兄弟倆說話老這樣夾槍帶棒的?有什麽事情好好商量嘛。鶴年又沒說不替你想法子,他要是真不為你這個做哥哥的打算,又何必幫咱們這麽多?”
趕上緇宣心煩,便叱了她一句,“你少插嘴!”
了疾不禁動了怒,拔座起來,“大哥最好少在我這裏擺什麽大爺的架子,二嫂懷著身孕還成日關在這屋子裏,她心裏也煩悶,可沒見有你這樣大的脾氣。”
一時間沉靜下來,三人都有些尷尬。緇宣更是滿臉消沉,坐到榻上去別著臉不講話,也有些不能麵對芸娘的意思。
芸娘見他如此,一時半刻顧不上委屈,反過頭來勸了疾,“鶴年,你哥哥是心急的,不是有意要發火,你不要怪他。”
了疾到底是修行之人,怒氣一霎湮滅,就事論事地考量,蔣文興走了於他也是有莫大的好處的,隻是這好處不便說明,隻好全借緇宣的名目來掩蓋。
他將走不走的,在門首掉過頭來,“我還有些使不著的錢鎖在家裏,大哥隻管到我從前的屋子裏去取,我拿鑰匙給你。”
家裏的月份銀子從不短了疾的,隻是他出家在外一向用不上,都存放在箱籠裏,十幾年下來,也是不小的數目。緇宣暗裏鬆了心弦,麵上卻還堵著氣道:“這錢算我借你的,回頭我再還給你。”
了疾不置可否,旋踵出去了。芸娘略送一送他,走回榻上來坐著,一時更是尷尬。
芸娘成日在這裏足不出戶,生怕香客裏有熟人撞見,未必不委屈。隻是這委屈不曾對緇宣說,因為知道他心裏也不好過。今日驀地給他吼一句,那些委屈就似決堤,靜靜的坐這一會的功夫,竟從眼裏直往外流。
緇宣聽見她哭,扭轉頭來,一麵暗惱自己的不是,一麵又更覺心煩意亂。
理不清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的,他個好端端富貴大爺淪落到受人脅迫;她一個好端端閑散奶奶淪落到這山上來避禍;兩個好端端人,放著好端端的日子不過,竟來受這些冤枉氣。
他心裏遽猝然閃過後悔的念頭,連自己都覺得慚愧,可這念頭一經冒出,就有些止不住。他想著要去安慰她,可出口的話更多的是對往後的顧慮與擔憂,“芸娘,等孩子生下來,我們……”
話音未斷,芸娘那頭卻倏地“哎唷”了一聲。她整個變了臉,眉頭緊蹙,咬著嘴唇,身子往後仰著,一副痛苦的神色。
緇宣也就顧不上未說的話了,忙起身去扶住她,“怎麽了?是有哪裏不舒服?”
芸娘一時痛得說不出話,隻顧搖頭。緇宣疑心是要生了,登時手忙腳亂。芸娘一把攥住他的腕子,還是搖頭,“離生還早得很,身子懷到後頭就是這樣的,偶然疼得不行。”
緇宣不放心,扶她到床上躺著,便折身下山去請大夫。
為芸娘常請的那位大夫是住在河子街上,好巧不巧,琴太太並月貞打雨關廂回來,正也經過這條街。
琴太太顛了一路,顛得腸胃有些不爽快,叫月貞打起窗簾子透氣,恰好就看見緇宣打一間藥鋪子裏出來。琴太太定睛一瞧,笑著指給月貞看,“那不是你緇宣兄弟麽?怎麽穿著和尚的袍子,難不成也要學你鶴兄弟出家不成?”
月貞循著她的扇子扭頭一望,果然是緇宣,穿的鶴年的衣裳,便搭口道:“大約是穿的鶴年的。”
“他到廟裏去了?”琴太太笑著問,漸漸把自己問得疑惑起來,“是誰病了,他到藥鋪子裏來了,像是來請大夫的……怎麽放著咱們家常使喚的大夫不請,跑到這裏來請個生人?”
一詞一句也慢慢將月貞敲起精神來,她不動聲色地落下簾子,笑著打著馬虎眼,“大約是正好走到這裏吧。太太要不要叫他?”
“算了,他估摸著有事要忙,你看他那心急火燎的樣子……”
月貞不再搭話,隨意地笑著,實則一顆心“突突”地跳個不停。馬車走出去一段,她暗窺琴太太的麵色,見她慢悠悠搖著紈扇,那風徐徐地,似吹入她發怔的眼底。
這廂歸家,琴太太還有些落不下心,將瞧見緇宣的細則前後思想了一番。到吃晚飯的時候,斂著兩彎細眉對月貞說:“唷,是不是你鶴兄弟病了?”
月貞端著碗,趁勢點頭,“我看多半是,鶴年病了,怕姨媽曉得擔心,所以緇大爺才在外頭請大夫給他瞧。”
琴太太跟著點頭,“那可不能叫你姨媽曉得,鶴年就是你姨媽的命,要是給她知道,且不論什麽大病小病的,她先就要急一場。”
正好惠歌也在桌上,笑著插嘴,“怎見得就是鶴哥哥生病呢?鶴哥哥自打小時候生過那一場怪病,就少見病的。大概是別的什麽人病了吧,母親不要擔心。”
月貞早嚇得沒了胃口,忙笑著替惠歌揀菜,“姑娘,我和太太不在家這幾日,家裏頭還好不好?你費心了吧?我看你眼睛底下有些泛青,是不是給哪個婆子慪得夜裏沒睡好?”
惠歌淡笑著答複,“沒什麽事,就是給岫哥和崇哥鬧的,他們兩個好的時候好得要命,打起架來也真是拉也拉不住。虧得兩個都還肯聽奶媽的話,要叫我去拉,豈不是百般費力。”
說到此節,琴太太眼睛亮了亮,端著碗看了惠歌兩眼,其後眼內光便黯沉下去。她心裏暗暗聚起疑雲,卻什麽也未多講,隻將二人睃一眼,笑道:“快吃飯,吃了去將孩子們叫過來我看看。”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月貞和了疾就見麵。
第59章 迷歸路(九)
琴太太也算得上是個聰慧敏銳的人, 夜裏坐在鏡前,還是覺得緇宣請大夫的事情有哪裏不對。
月貞的話雖然也說得過去, 可了疾自幼就是個不愛麻煩人的人, 什麽大不了的病要叫他哥哥在濕條條的山路上來回折返著請大夫?
她一點一點地將前後梳理了一遍,飯桌上惠歌的話又閃入腦中,倒是提醒了她, 現如今那南屏山住著的家人可不隻了疾一個。
她慢條條地梳著頭發,盯著鏡子裏的一盞昏燈神色凝重地出神。隔了會,她擱下梳子, 扭頭對馮媽說:“我在想,是不是芸娘病了?”
馮媽在床前鋪床熏被, 聞言便停下手來,“二奶奶病了……什麽病啊, 怎麽放著咱們家常使喚的大夫不叫, 偏在外頭請個不生不熟的大夫?”
“我就是在疑惑這個。要是芸娘,好端端的, 她又會生什麽病?還得避著家裏的人, 伺候她的人也不回家來說一聲。”琴太太慢慢走到床上來坐, “她走的時候,是帶哪些人去伺候的?”
馮媽把眼一轉,收回剔燈的手,“也怪,她隻帶了一個丫頭去, 是她娘家陪嫁來的那個秋雁。那時候到我這裏來回話,我還勸說多帶兩個人, 二奶奶偏說夠了, 又說既是在佛前祈祝, 就不好帶那麽些人去伺候,倒不顯誠心了。我想也是這個道理,就沒多勸。”
琴太太暗想,倘或是芸娘病了,為什麽放著丫頭和尚不使喚,倒要麻煩緇宣?叔嫂之間原該避忌著些的,況且這二人從前還議過親事,應當比旁更留心才對。
她心裏冷不防地冒出個念頭,掀被子的手停頓了半晌,“你明日打聽打聽那個秋雁的爹娘住在哪裏,去看看那丫頭在不在家。要是在家,悄悄將她帶回家來。”
馮媽滿心疑惑,“那丫頭會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