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自然而然地將飯碗湯匙從張湍手中接過。
“是嗎。”張湍站起身,“我下去看看。”
去看什麽?
他不知道,隻知他不敢再留在這裏。
趙令僖吃完一碗餃子,重新蹬上靴子,端著飯碗下樓。後院點著篝火,角落的積雪也被這篝火熱氣烘得融化。許許多多年歲不一的孩子們三三兩兩成群,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趙令僖穿過人群,將飯碗放回廚房,出門時,忽然聽到一聲響。
她循聲抬頭,夜幕中展開一朵絢麗煙火。
另一簇煙火竄上天去,她循著煙火的軌跡向下追尋,看到房頂瓦上,白雙槐正站在屋脊上高高舉著煙火,一旁莊寶興騎坐在屋脊上,抱著白雙槐的雙腿,以免他不慎跌下樓去。
張湍呢?
她忽然在想。
“娘子。”身旁適時響起呼喚。
她轉眼看去,張湍抬起手,送來兩朵絹花:“剛巧見到這裏有,討了兩朵來。”
絹花在他手中綻放,比之天穹焰火更加絢爛。
“這裏沒有鏡子。”她沒有去接,緩緩說道,“你幫我戴上?”
張湍抬手,指尖微寒,拂過她的鬢角,撫上荊釵布巾包裹的發髻,小心翼翼將布巾荊釵卸下,將那兩朵絹花簪在髻間。
天穹再度炸開煙火。
火光閃爍,落在蕊間,乍然春至。
? 第106章
夜幕回歸寧靜。
耳邊孩童嬉鬧聲中,藏著她的絮絮低語。
張湍屏息凝神,靜靜聽著。
“當年除夕家宴,父親為姑姑梳發簪花。”院中篝火灼灼,為絹花描畫金邊,照得她麵若明月:“九泉下,父親與姑姑,想已團圓。”
他記得殿前初見,她滿頭青絲披散如瀑,不加珠飾。取醉園中再會,她以蝴蝶為飾,發間金玉珠寶不計其數。不知何時起,她卸盡簪釵,僅餘絹花妝點。他以為她喜愛絹花,故在擷春粘花組枝時,借來幾朵花瓣,親手做了兩朵。
卻叫她想起傷心事來。
“阿喜姐姐,你會彈琴嗎?”篝火邊的女孩歡快跑來,“擷春姐姐在庫房找到幾張琴,我們都沒聽過。擷春姐姐和胡叔她們都不會,叫我來問問阿喜姐姐,哦對,還有舒哥哥。”
她俯身向女孩笑道:“那就勞煩你帶我去看看琴。”
女孩歡天喜地,拉起她的手向樓中去。
擷春已將庫房翻出的五張瑤琴擦拭幹淨,她逐一試弦,找出還算完整的一張,簡單調過琴弦,便隨她們到篝火前。兩個小孩抬來方桌,女孩抱來座椅,她將琴端放桌上。麵前是熊熊火焰,她的手指愈暖,在孩童們滿懷期待的目光中,輕輕起弦。
仍是《離支詞》。
曲中寫著長夏斑斕、盛世繁榮,孩子們靜靜聽著,火光落在眼中,熠熠明輝。
張湍與孩子們並排靜坐,聽到繁華盛景下掙紮求生的□□,看到花團錦簇後苟延殘喘的悲泣。再無往日歌舞升平、海晏河清。
一曲終時,孩子們爭先恐後湧上前去,將她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詢問與讚美。雙手按在弦上,她抬眼越過火光,看見篝火後站立的張湍。今夜細雪冰寒,他穿得單薄,風吹過時,身影隨衣袖搖晃。
“阿喜姐姐的琴真好聽,我好像聽到娘親從前織布的聲音。”
女孩說得極其認真,一字一句,平上去入都咬出重重的音。織機吱呀的聲響,與琴聲淙淙截然不同?????。可她聽懂了女孩的話。
她微笑著問:“你母親一定織出了很長很長的布,對嗎?”
女孩用力點頭:“是很長很長的布,連起來比冬天裏的風還要長。”
“冬天裏的風?”她有些好奇。
“對呀,冬天裏的風從早上刮到晚上,再從晚上刮到白天,一定是很長很長的一陣風。娘親織的布更長,因為娘親從春天到冬天,再從冬天到春天,都沒有停過。”女孩拍拍手跳起來,“姐姐,我還想聽你彈琴,聽完後我要去娘親跟前,把歌唱給她聽。”
“好。”
擷春說過,善堂裏的孩子都是孤兒。她知道女孩的母親已經去世,所以不問不提,隻稍靜片刻,在女孩殷切的目光中撥動琴弦。
她記得織布時,梭子在絲線經緯間遊走的節奏音調,也記得織機扳動時的節拍。她沒有彈奏那些拿手的名曲,而是以瑤琴作織機,譜出新曲。
任如何陽春白雪風雅卓絕,都不抵此刻弦音。
張湍向著琴音緩緩靠近,曲中有無數飛梭遊蕩在織機間的經緯縱橫,一雙雙滿布皴紋的手撥彈出世間最動人的樂曲。與前曲相反,此時此刻,琴音下,是藏在困苦艱辛後的歡愉繁華。
她亦截然不同。
子夜更聲響,四周鞭炮鳴。
新春已至。
“新年好~”院中孩子們聽到更聲,齊聲拜年問候。
她坐在桌前,望著蹦蹦跳跳的孩童,驀然笑起。
張湍站在她的身後,輕輕俯身,與她貼耳低語:“新年好。”
灼燙的呼吸擦過耳根臉頰,她微微低頭,瞥見他的手掌撫上琴弦。指腹緩緩抹過數根弦,最終落在文弦一端,輕輕挑動。
一弦一音,鳴在心頭。
待篝火將熄,孩童愈發困頓,擷春帶著他們各自回房睡覺。她將琴還回庫房後,扶著樓梯回房。房中吵鬧,在通鋪留宿的旅人們閑談不休,各自聊起四方見聞。白雙槐與莊寶興回得早,替她占下鋪位,從自家車上取來的枕頭被褥已然鋪好。
通鋪最內側的位置給她留著,旅客人們初時未察,待她蹬下布鞋躺在床上時,方才驚覺,竟有名女子與他們同宿此間。
笑語交談變為竊竊私語,白雙槐與莊寶興麵麵相覷,隨即齊齊盯住旁邊那些旅人。他們雖未上過戰場,卻也是幾經艱險廝殺出的軍將,隻一刹的目光便足以將尋常人逼退。
竊竊聲停,屋內靜得出奇。
她拉過被褥蓋在身上,稍稍翻身,能聽到衣料與被褥摩擦的聲響。不久,身旁又有響聲,旁側的床褥塌下——有人來。她翻過身,看到側身躺下的張湍,兩人麵對著麵,目光相接。
絹花還在她鬢間,枕亂的發絲跳出,劃過眉眼,斜過鼻尖,隨著呼吸起起伏伏。
他看到她的呼吸漸漸快了,如她指下的音調般撩人。
鬼使神差,他抬起手,撚起那綹亂發,理順在她的耳後。
約是燈油耗盡,燈火在片刻掙紮後熄滅。她隨燈火一同閉上眼睛,耳尖還有他的手指擦過時的落下的微弱體溫。
一宿未眠。
夜裏,旅人的鼾聲、張湍的呼吸和自己的心跳,混亂交織。她聽著更聲,寅時初就有人踩著更聲收拾行囊。張湍亦如常早起,待他起身離開,她方覺困倦,在細微的鬧嚷聲中沉沉睡去。
這便睡到晌午,擷春受托送來梳洗用具,她才迷迷糊糊睜開眼睛。
下樓時,昨晚的女孩見她現身,匆匆跑到跟前:“阿喜姐姐,上午舒哥哥給我們寫了唱詞,我唱給姐姐聽好不好?”
“什麽唱詞?”她仍是半夢半醒的模樣,難以分辨女孩話中含義。
“就是昨天晚上,阿喜姐姐彈得曲子,舒哥哥知道我要唱給娘親聽,特意給我寫了唱詞。”
張湍走近,她亦醒神。
“擅自作主,還望莫怪。”張湍遞來信紙,紙上工整落著幾行歌詞。
她沒有接,隻在女孩身前蹲下,笑吟吟道:“姐姐帶你去唱給娘親聽,姐姐也在旁邊聽,好不好?”
“太好了。”女孩撲進她懷中,險些將她撲倒。
聽擷春講,女孩的母親埋在城郊亂墳崗,墳頭楔著支破損的舊梭,梭上纏有紅線,很是好找。銀州城沒有初一上墳的忌諱,她喚來白雙槐,帶女孩乘上馬車,向亂葬崗去。
三人在亂墳中好一陣搜尋,幾次三番被裸出地麵的骸骨絆到,她仍定心穩神,牽著女孩找到那支舊梭。數年風吹日曬,紅線已褪了色,也難怪他們現下才找到。女孩在墳前跪下磕頭,站起身後笑著與母親說話唱歌。
歌聲散入風中,她忽覺惋惜——來時應將那張琴一並帶來。
等歌聲停落,女孩忽而嗚咽,抬袖擦著眼淚。她將女孩攬入懷中,輕輕撫過女孩脊背。
陰雲吐出雪粒,落在發間衣上。
身後忽有幾聲重音,她轉眼看去,幾名身型壯碩、體態笨拙的漢子,抬著兩卷草席拋在墳堆裏。她按住女孩後腦,向白雙槐遞去眼色,示意他上前看看。幾名漢子離開後,白雙槐湊近查看。兩卷草席被那漢子們抽走,墳堆間是兩名衣不蔽體的女子,滿身傷痕淌血,其中一人仿佛還有氣息。
白雙槐解下外衣,披在那名還未斷氣的女子身上,將人抱回。
“看得出是什麽傷嗎?”將女孩與女子送上馬車後,她在車邊與白雙槐低聲問詢。
“粗粗看過一眼,刀傷、鞭傷,還有尖釘、烙鐵,不知是什麽樣的畜生,竟下這樣的狠手。”白雙槐惡聲道,“娘子,我先送你回善堂,無論如何,這夥人絕不能輕饒了。”
怎料馬車未動,遠處忽有蹄聲。
一隊人馬急急趕來,將他們圍在當中。
白雙槐將她護在身後,目光在眾人間迅速掃過,來者不善,看起打扮,像是山匪盜賊。
“兄弟們說,有個多管閑事的小子,帶著個漂亮姑娘。”為首的人抬起馬鞭指著二人,“今兒大年初一,正發愁給大哥拜年要帶什麽禮,你們來得剛好啊。”
“阿喜姐姐快逃!”女孩分開車簾,“他們是山賊!”
她回眼看去,溫聲問道:“你知道?”
女孩搖搖頭:“是車裏這位姐姐說的,她身上的傷,就是這些山賊做的。”
山賊們哄然大笑,馬蹄高揚,馬匹嘶鳴。
白雙槐側首道:“娘子快上馬。”等她上馬,將套馬的繩索砍斷,她就能縱馬先逃。
“你們是山賊。”她卻走到白雙槐身前,抬眼瞥向山賊問:“在哪座山?你的大哥,又在哪間寨?”
山賊笑個不停:“小娘們兒膽子倒是不小,想知道?跟爺回去,不就知道了?不僅讓你知道,要是伺候大哥伺候得好,還能讓你當兩天寨主夫人,吃香喝辣,逍遙快活!”
“寨主夫人?倒是威風。”她後退幾步,抓住韁繩飛身上馬:“小白,放馬。你們帶路,我還真想去看看。”
作者有話說:
新年快樂~初一早上六點給大家抽個獎。
新的一年,好運連連~
——
阿喜的初一,要幹大事嘿嘿
? 第107章
韁繩繞掌兩周繃緊,馬匹被迫轉向。馬背無鞍,她依然坐得平穩,脊背挺直,頭顱輕昂,目光在圍堵四周的山賊們身上掃過。
白雙槐握緊懷中刀,警惕地反複環視四周,久久沒有動手。
是聲嗤笑:“小白,看來此前崔蘭央找的武師夫子不夠盡心,未授你行兵布陣之術。這七人縱馬來時,排布雖看似混亂,實為列陣前行,中為主攻,左右兩翼策應,尾有後防可進可退。”
“是嗎。”張湍站起身,“我下去看看。”
去看什麽?
他不知道,隻知他不敢再留在這裏。
趙令僖吃完一碗餃子,重新蹬上靴子,端著飯碗下樓。後院點著篝火,角落的積雪也被這篝火熱氣烘得融化。許許多多年歲不一的孩子們三三兩兩成群,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趙令僖穿過人群,將飯碗放回廚房,出門時,忽然聽到一聲響。
她循聲抬頭,夜幕中展開一朵絢麗煙火。
另一簇煙火竄上天去,她循著煙火的軌跡向下追尋,看到房頂瓦上,白雙槐正站在屋脊上高高舉著煙火,一旁莊寶興騎坐在屋脊上,抱著白雙槐的雙腿,以免他不慎跌下樓去。
張湍呢?
她忽然在想。
“娘子。”身旁適時響起呼喚。
她轉眼看去,張湍抬起手,送來兩朵絹花:“剛巧見到這裏有,討了兩朵來。”
絹花在他手中綻放,比之天穹焰火更加絢爛。
“這裏沒有鏡子。”她沒有去接,緩緩說道,“你幫我戴上?”
張湍抬手,指尖微寒,拂過她的鬢角,撫上荊釵布巾包裹的發髻,小心翼翼將布巾荊釵卸下,將那兩朵絹花簪在髻間。
天穹再度炸開煙火。
火光閃爍,落在蕊間,乍然春至。
? 第106章
夜幕回歸寧靜。
耳邊孩童嬉鬧聲中,藏著她的絮絮低語。
張湍屏息凝神,靜靜聽著。
“當年除夕家宴,父親為姑姑梳發簪花。”院中篝火灼灼,為絹花描畫金邊,照得她麵若明月:“九泉下,父親與姑姑,想已團圓。”
他記得殿前初見,她滿頭青絲披散如瀑,不加珠飾。取醉園中再會,她以蝴蝶為飾,發間金玉珠寶不計其數。不知何時起,她卸盡簪釵,僅餘絹花妝點。他以為她喜愛絹花,故在擷春粘花組枝時,借來幾朵花瓣,親手做了兩朵。
卻叫她想起傷心事來。
“阿喜姐姐,你會彈琴嗎?”篝火邊的女孩歡快跑來,“擷春姐姐在庫房找到幾張琴,我們都沒聽過。擷春姐姐和胡叔她們都不會,叫我來問問阿喜姐姐,哦對,還有舒哥哥。”
她俯身向女孩笑道:“那就勞煩你帶我去看看琴。”
女孩歡天喜地,拉起她的手向樓中去。
擷春已將庫房翻出的五張瑤琴擦拭幹淨,她逐一試弦,找出還算完整的一張,簡單調過琴弦,便隨她們到篝火前。兩個小孩抬來方桌,女孩抱來座椅,她將琴端放桌上。麵前是熊熊火焰,她的手指愈暖,在孩童們滿懷期待的目光中,輕輕起弦。
仍是《離支詞》。
曲中寫著長夏斑斕、盛世繁榮,孩子們靜靜聽著,火光落在眼中,熠熠明輝。
張湍與孩子們並排靜坐,聽到繁華盛景下掙紮求生的□□,看到花團錦簇後苟延殘喘的悲泣。再無往日歌舞升平、海晏河清。
一曲終時,孩子們爭先恐後湧上前去,將她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詢問與讚美。雙手按在弦上,她抬眼越過火光,看見篝火後站立的張湍。今夜細雪冰寒,他穿得單薄,風吹過時,身影隨衣袖搖晃。
“阿喜姐姐的琴真好聽,我好像聽到娘親從前織布的聲音。”
女孩說得極其認真,一字一句,平上去入都咬出重重的音。織機吱呀的聲響,與琴聲淙淙截然不同?????。可她聽懂了女孩的話。
她微笑著問:“你母親一定織出了很長很長的布,對嗎?”
女孩用力點頭:“是很長很長的布,連起來比冬天裏的風還要長。”
“冬天裏的風?”她有些好奇。
“對呀,冬天裏的風從早上刮到晚上,再從晚上刮到白天,一定是很長很長的一陣風。娘親織的布更長,因為娘親從春天到冬天,再從冬天到春天,都沒有停過。”女孩拍拍手跳起來,“姐姐,我還想聽你彈琴,聽完後我要去娘親跟前,把歌唱給她聽。”
“好。”
擷春說過,善堂裏的孩子都是孤兒。她知道女孩的母親已經去世,所以不問不提,隻稍靜片刻,在女孩殷切的目光中撥動琴弦。
她記得織布時,梭子在絲線經緯間遊走的節奏音調,也記得織機扳動時的節拍。她沒有彈奏那些拿手的名曲,而是以瑤琴作織機,譜出新曲。
任如何陽春白雪風雅卓絕,都不抵此刻弦音。
張湍向著琴音緩緩靠近,曲中有無數飛梭遊蕩在織機間的經緯縱橫,一雙雙滿布皴紋的手撥彈出世間最動人的樂曲。與前曲相反,此時此刻,琴音下,是藏在困苦艱辛後的歡愉繁華。
她亦截然不同。
子夜更聲響,四周鞭炮鳴。
新春已至。
“新年好~”院中孩子們聽到更聲,齊聲拜年問候。
她坐在桌前,望著蹦蹦跳跳的孩童,驀然笑起。
張湍站在她的身後,輕輕俯身,與她貼耳低語:“新年好。”
灼燙的呼吸擦過耳根臉頰,她微微低頭,瞥見他的手掌撫上琴弦。指腹緩緩抹過數根弦,最終落在文弦一端,輕輕挑動。
一弦一音,鳴在心頭。
待篝火將熄,孩童愈發困頓,擷春帶著他們各自回房睡覺。她將琴還回庫房後,扶著樓梯回房。房中吵鬧,在通鋪留宿的旅人們閑談不休,各自聊起四方見聞。白雙槐與莊寶興回得早,替她占下鋪位,從自家車上取來的枕頭被褥已然鋪好。
通鋪最內側的位置給她留著,旅客人們初時未察,待她蹬下布鞋躺在床上時,方才驚覺,竟有名女子與他們同宿此間。
笑語交談變為竊竊私語,白雙槐與莊寶興麵麵相覷,隨即齊齊盯住旁邊那些旅人。他們雖未上過戰場,卻也是幾經艱險廝殺出的軍將,隻一刹的目光便足以將尋常人逼退。
竊竊聲停,屋內靜得出奇。
她拉過被褥蓋在身上,稍稍翻身,能聽到衣料與被褥摩擦的聲響。不久,身旁又有響聲,旁側的床褥塌下——有人來。她翻過身,看到側身躺下的張湍,兩人麵對著麵,目光相接。
絹花還在她鬢間,枕亂的發絲跳出,劃過眉眼,斜過鼻尖,隨著呼吸起起伏伏。
他看到她的呼吸漸漸快了,如她指下的音調般撩人。
鬼使神差,他抬起手,撚起那綹亂發,理順在她的耳後。
約是燈油耗盡,燈火在片刻掙紮後熄滅。她隨燈火一同閉上眼睛,耳尖還有他的手指擦過時的落下的微弱體溫。
一宿未眠。
夜裏,旅人的鼾聲、張湍的呼吸和自己的心跳,混亂交織。她聽著更聲,寅時初就有人踩著更聲收拾行囊。張湍亦如常早起,待他起身離開,她方覺困倦,在細微的鬧嚷聲中沉沉睡去。
這便睡到晌午,擷春受托送來梳洗用具,她才迷迷糊糊睜開眼睛。
下樓時,昨晚的女孩見她現身,匆匆跑到跟前:“阿喜姐姐,上午舒哥哥給我們寫了唱詞,我唱給姐姐聽好不好?”
“什麽唱詞?”她仍是半夢半醒的模樣,難以分辨女孩話中含義。
“就是昨天晚上,阿喜姐姐彈得曲子,舒哥哥知道我要唱給娘親聽,特意給我寫了唱詞。”
張湍走近,她亦醒神。
“擅自作主,還望莫怪。”張湍遞來信紙,紙上工整落著幾行歌詞。
她沒有接,隻在女孩身前蹲下,笑吟吟道:“姐姐帶你去唱給娘親聽,姐姐也在旁邊聽,好不好?”
“太好了。”女孩撲進她懷中,險些將她撲倒。
聽擷春講,女孩的母親埋在城郊亂墳崗,墳頭楔著支破損的舊梭,梭上纏有紅線,很是好找。銀州城沒有初一上墳的忌諱,她喚來白雙槐,帶女孩乘上馬車,向亂葬崗去。
三人在亂墳中好一陣搜尋,幾次三番被裸出地麵的骸骨絆到,她仍定心穩神,牽著女孩找到那支舊梭。數年風吹日曬,紅線已褪了色,也難怪他們現下才找到。女孩在墳前跪下磕頭,站起身後笑著與母親說話唱歌。
歌聲散入風中,她忽覺惋惜——來時應將那張琴一並帶來。
等歌聲停落,女孩忽而嗚咽,抬袖擦著眼淚。她將女孩攬入懷中,輕輕撫過女孩脊背。
陰雲吐出雪粒,落在發間衣上。
身後忽有幾聲重音,她轉眼看去,幾名身型壯碩、體態笨拙的漢子,抬著兩卷草席拋在墳堆裏。她按住女孩後腦,向白雙槐遞去眼色,示意他上前看看。幾名漢子離開後,白雙槐湊近查看。兩卷草席被那漢子們抽走,墳堆間是兩名衣不蔽體的女子,滿身傷痕淌血,其中一人仿佛還有氣息。
白雙槐解下外衣,披在那名還未斷氣的女子身上,將人抱回。
“看得出是什麽傷嗎?”將女孩與女子送上馬車後,她在車邊與白雙槐低聲問詢。
“粗粗看過一眼,刀傷、鞭傷,還有尖釘、烙鐵,不知是什麽樣的畜生,竟下這樣的狠手。”白雙槐惡聲道,“娘子,我先送你回善堂,無論如何,這夥人絕不能輕饒了。”
怎料馬車未動,遠處忽有蹄聲。
一隊人馬急急趕來,將他們圍在當中。
白雙槐將她護在身後,目光在眾人間迅速掃過,來者不善,看起打扮,像是山匪盜賊。
“兄弟們說,有個多管閑事的小子,帶著個漂亮姑娘。”為首的人抬起馬鞭指著二人,“今兒大年初一,正發愁給大哥拜年要帶什麽禮,你們來得剛好啊。”
“阿喜姐姐快逃!”女孩分開車簾,“他們是山賊!”
她回眼看去,溫聲問道:“你知道?”
女孩搖搖頭:“是車裏這位姐姐說的,她身上的傷,就是這些山賊做的。”
山賊們哄然大笑,馬蹄高揚,馬匹嘶鳴。
白雙槐側首道:“娘子快上馬。”等她上馬,將套馬的繩索砍斷,她就能縱馬先逃。
“你們是山賊。”她卻走到白雙槐身前,抬眼瞥向山賊問:“在哪座山?你的大哥,又在哪間寨?”
山賊笑個不停:“小娘們兒膽子倒是不小,想知道?跟爺回去,不就知道了?不僅讓你知道,要是伺候大哥伺候得好,還能讓你當兩天寨主夫人,吃香喝辣,逍遙快活!”
“寨主夫人?倒是威風。”她後退幾步,抓住韁繩飛身上馬:“小白,放馬。你們帶路,我還真想去看看。”
作者有話說:
新年快樂~初一早上六點給大家抽個獎。
新的一年,好運連連~
——
阿喜的初一,要幹大事嘿嘿
? 第107章
韁繩繞掌兩周繃緊,馬匹被迫轉向。馬背無鞍,她依然坐得平穩,脊背挺直,頭顱輕昂,目光在圍堵四周的山賊們身上掃過。
白雙槐握緊懷中刀,警惕地反複環視四周,久久沒有動手。
是聲嗤笑:“小白,看來此前崔蘭央找的武師夫子不夠盡心,未授你行兵布陣之術。這七人縱馬來時,排布雖看似混亂,實為列陣前行,中為主攻,左右兩翼策應,尾有後防可進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