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後, 正月二十三有個篝火會,鎮上所有人都會去,這是龔家捐錢舉辦的。


    大堂哥領著族中的弟子在鎮上布置, 那晚燈火璀璨, 華麗至極。鎮上的人都參加了篝火會。


    連阿瓊都回來了,她穿了件紅色繡著香草紋飾的上衣,他一回頭,見她低著頭尋找手串,露出的後頸白生生的, 他突然看的有種無所適從。


    不敢再看, 起身出門去了。


    那晚鎮上的人繞著集市的廣場,連著一條街上的燈和人, 香草燃起的香味, 至今想起來,全是熟悉的年少的氣息。


    鎮上那場篝火,照的山脊都亮了, 而二叔卻沒有去, 他站在龔家的二樓的窗口看著遠處的亮光, 很欣慰。


    那晚鎮上的少男少女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 一直都沒有散去。


    那仿佛是平靜最後的狂歡。


    第二天二叔就走了, 他也在整理行李了, 因為沒有收到父親的回信, 祖父也暫時不同意他去昆明求學。


    他隻能等著父親的信,但是沒能等來父親的信, 龔家跟著二叔南下的人馬回來了。


    其中包括死在緬北的兩人,其中一個就有卓叔。


    阿瓊那一天就像沒聽到消息一樣,整個人都木木的。


    那是他第一次見死去的人, 滿心愧疚和心底隱隱的恐懼。


    阿瓊連哭都沒有聲音,隻是問領隊的人,卓叔到底怎麽死的?


    領隊的人說,回來的路上遇上了馬匪。


    阿瓊不相信。


    “逸昌,你送阿瓊回去。”,母親受了驚嚇,一直驚呼神明保佑,要去拜神。


    他去送阿瓊,可是阿瓊拒絕了。一個人哭著孤零零的走了。


    阿瓊自從那日回去後,再沒回來。


    他去找過兩次,她家就在龔家老在後麵的矮群屋中,龔家所有的老仆們都住在這裏。


    那一天開始,阿瓊很長時間都沒回來。


    他問過大堂哥為什麽會死人?龔家商幫裏明明有武裝,有土木倉,怎麽會突然死人。


    而大堂哥看著他,像哄小孩子一樣說:“逸昌,外麵世道亂著呢,你以為咱們出門安安分分做生意就行了?哪一座的廟敢不去拜?阿爸就像撒錢一樣。連阿爸讀不能保證十成的安全,更何況這些夥計。這些破事,你該不問,你隻管好好讀書就是了。”


    隻要龔家朝中有人,龔家照樣可以百年不倒。這是他們的根本。


    他越發好奇:“二叔,在緬北做什麽生意?”


    大堂哥搪塞他:“你房間裏不是有嗎?象牙、玉器,什麽賺錢販什麽。”


    他忍著好奇心,可是母親說阿瓊的我阿嬤去世了,她要回家去。


    他每日連書也看不進去。


    阿瓊二月中旬回來,整個人都木木的,連笑都不會笑了。


    再也不肯讀書了,他隻好每日都讓她跟在自己身邊,整理筆記,她再也不肯拿起筆了。


    端午節,二叔又回來了。


    他這次回來非常低調。


    家裏人終於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二叔在飯桌上問:“逸昌要去昆明讀書,正好你二嬸的哥哥要去昆明,這樣可好友人照應你。我讓人那邊買好宅子,到時候你再去。”


    他當時心不在焉的點頭,而母親一句話都沒說。


    那晚一家人坐在一起,祖父難得沒有訓話,二叔也沒有教訓兩位堂哥,所有人都很開心,喝了很多酒。


    他不喝酒,所以早早退出來,但是沒有見阿瓊,他便回房間去等。


    阿瓊一夜沒回來。


    再見阿瓊的時候,是第三天。


    母親見他下午回來,麵上有怒意,也有惆悵。


    “逸昌,我有事和你講。”


    他不明所以,問:“什麽事?我有作業要做。”


    母親難以啟齒。


    身邊的盧叔說:“家裏要辦喜事。”


    他突然心一跳,問:“什麽喜事?”


    母親看著他的臉,突然講不出口了。


    他心裏像是有了預感:“母親,阿瓊呢?你不是說她今天回來嗎?”


    母親臉色一黯,閉著眼一句話不說。


    最後還是盧叔說:“阿瓊好命,嫁了姥爺做妾。”


    他腦子嗡的一聲,幾乎像瘋了一樣,“你說什麽?”


    盧叔以為他修了臉麵,忙說:“少爺,家裏都知道你不痛快,要不這樣吧,咱們早點啟程,早點到昆明吧。”


    他:“阿瓊在哪?我要見她。”


    母親開始哭著說:“你別這樣,你不能見她了,讓人知道笑話的,你身邊的人,做了你父親的妾。”


    他一路衝進二叔的院子,二嬸見他這幅樣子,心裏知道的。


    瞪著拉著他的仆人,安慰他:“逸昌,你被這樣,知書達理的女人多的是,她看上你二叔不過是為錢為財,這樣的女人,不都是這樣。不值得人多計較。”


    “你胡說什麽!她怎麽看上二叔!”,他憤怒的喊道。


    二嬸驚訝看他,又有些心疼,說:“我知道你不相信,可是確實是她自己進的你二叔的房間,自己成了事,你二叔也知道納你身邊的女人不合適,可是她自己送上門……”


    他從沒有被這樣羞辱過,忍了又忍,失魂落魄回去了,甚至不敢再去問一聲。


    就這樣第二天,阿瓊敬了茶,成了二叔的妾。


    這個夏天,他有種預感,他不可能去昆明了。


    五月一過,開始炙熱,販茶的馬幫就該啟程了,他病了一場,不嚴重,但是也總不見好。


    家裏人都說他是因為阿瓊,他也不解釋。


    他再見阿瓊,是在水榭的池塘邊,他還是穿著白衣黑褲,手裏提著書,阿瓊穿了件絲綢的短衫,兩條胳膊白生生的,仰頭望著日光,他站在她身後看了很久。


    少女阿瓊再也不是那個坐在芭蕉叢下,細細編辮子的阿瓊了。


    她變得嫵媚,眉眼看人都不一樣了。


    他心慌又心虛,卻沒有怨恨。


    因為舍不得。


    他們一起長大,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執,阿瓊一直都照顧著他。


    可再也不能坐下來說話了。


    阿瓊回頭看到他,臉色豁然一變,再也不是笑著看他了。


    她成了二叔的女人。


    阿瓊一句話沒說,起身匆匆走了。


    他回去還夢見她坐在水榭,仰頭望著天空,像一隻鳥。


    而後,他便經常在宅子裏走動,也經常去看二嬸,也常碰見阿瓊。


    二叔娶她後就出門了,再沒回來,二嬸不喜歡她,便有時候會折騰她。他寬慰了幾次,二嬸才不為難她了。


    她一雙眼睛濕漉漉的,看著他,但是從來不說話,連招呼都不打。


    他卻越來越管不住自己,就是想去看看她。


    中秋夜晚飯後,家裏人祭祀拜月,他除了院子,就看到她,他第一次那麽衝動拉著人,阿瓊被他嚇了一跳,“你放開。”


    他原本有很多話,但是看到她就質問不出口了,什麽都不想問了。


    阿瓊害怕有人看到,回頭張望。


    他突然笑起來,覺得很沒意思,所有的惦念,不過是怕她過不好。


    她過得好就行了。


    他心裏的那點難以啟齒的旖麗的思緒,和難以啟齒的念頭,終於泯滅了。


    他隻是遺憾,遺憾沒有帶她去讀書,沒有帶她去見識外麵的世界。


    二叔回來了,昆明那邊已經安排好了。


    結果還沒等他出發,父親就出事了。


    消息一回來,龔家大亂,他害怕極了。


    二叔立刻讓大堂哥帶著人去為父親的事情奔走。而他因為還是孩子,誰也不準他出門。


    母親一病不起,整個龔家都籠罩在陰影中。


    外麵的世界已經亂了,而龔家人還毫不自知。


    半個月後大堂哥都沒回來。


    十月最後一天,父親和大堂哥被送回來。


    兩個人都沒了。家裏連一句都不準問。


    舉家皆哀,外麵亂象,鎮上也已經開始了。


    二叔幾乎一夜白發,赤紅著眼睛,主持了父親的葬禮,並且埋葬了大堂哥。


    二堂哥還在販茶的路上沒回來,二嬸的叔叔給她寫信,立刻離婚,從龔家離開。


    二嬸不肯走,龔家已經亂糟糟的了,二叔清理了幾個作亂的家仆,然後做主送走了母親和二嬸。


    龔家大宅裏,連聲音都沒有。祖父祖母關在最後麵的院子裏,他再也沒見過兩個老人。


    仆人也不再安分,老宅裏的人全都放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不肯走的。


    二嬸最終被送走,母親走的時候還病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欲穿花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青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青姿並收藏我欲穿花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