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子韞很想勸自己說,寧妍旎是過來看看他,或者隻是過來罵他,這對他來說都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期待。


    前太子已經被他讓人送出了這個殿。


    下意識地,寧子韞不想讓她看見前太子,破壞了他們之間目前暫時還算平和的關係。雖然這關係,其實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般牢靠。


    但是麵前的寧妍旎顯然不是這樣想的,她鼻尖跟著眼尾一同紅了,“陛下,你這樣做,到底是還想怎麽磋磨我。”


    時間仿佛倒流到了那個夜間。


    那時她在草叢上也是紅著眼眶,無助地問他,他這樣做,到底於他有何益。


    那時的寧子韞可以心如木石地不理會她,但是現在的寧子韞,默了半響,說出了一句,“我並不想再磋磨你。”


    殿內響起了一聲嗤笑。


    寧妍旎笑了,“那陛下為什麽連避子湯藥,都吝於給我了。”


    “陛下自然是不在乎我的處境,我現在於陛下而言,不過就是一個勾欄中的女子,見不得光,由著陛下輕慢。”


    寧妍旎的話說完,眸裏的淚就直接傾了出來。


    什麽勾欄中的女子,她怎麽會是。寧子韞受不了寧妍旎這般地落淚,他情願寧妍旎大聲地指責他,罵他,也不想她這麽自輕自賤。


    她口口聲聲都喚了他“陛下”,似是他們之間遠得隔著鴻溝天塹。心被紮得疼,寧子韞恨聲,“我沒有把你當作什麽勾欄中的女子。”


    “我隻是,隻是不想再讓那些湯藥損了你本來就不太好的身子。”


    這話說出來,其實兩人都覺得荒謬可笑。


    損了她身子的,難不成不是寧子韞他自己。寧子韞看著寧妍旎麵上的自嘲更甚,心裏就更是翻江倒海的不是滋味。


    尤其是今日的寧妍旎說出來的話,一句比一句刺耳。


    她闔了闔眸,淚還停不下來,說話間都哽得像是緩不過氣,“那陛下是覺得我還不如勾欄中的可憐女子。”


    “我與陛下之間,攀不上陛下的兄妹情誼,也配不上陛下的後宮數千。來日若是真有這不幸的事發生,陛下是準備草草將我賜予哪個倒黴的男子,還是說,陛下根本就忘了我們之前說好的半年。”


    寧子韞的心口窒得。


    他若真說他不想守那半年之約,那寧妍旎到底會作如何想。


    看著寧妍旎現在的模樣,寧子韞想,其實不用問,他也知道了寧妍旎是根本不可能會再有任何忍讓的餘地。


    “你要什麽,都給你。那湯藥,你想要,便喚盧嬤嬤熬。”寧子韞放在身側的手微動了下,最終還是沒抬起手。


    隻是垂眼看著她慢慢止住的淚,“別喚我陛下,喚回我的名。”


    “喚回我的名。”這句話,寧子韞重複了兩遍。


    他和她,兩個人站在殿內。他衣袖的袖擺挨著她的鬥篷,卻也是隻有這頂鬥篷才會毫無芥蒂地讓他挨著。


    寧妍旎站在那半響沒有回應。


    爾後寧妍旎側開了一步,將鬥篷離了他那龍紋常服衣袖的袖擺。她輕輕開了口,“寧子韞,你說過的話,是不是都會作數?”


    看寧子韞遲緩地點了點頭。


    寧妍旎的麵上終於有種如釋重負的鬆快,她也點了點頭。


    緩了緩眼尾鼻尖的通紅後,寧妍旎轉身走了出去,獨留他一個人在這個窒息黑沉的廷殿。


    殿內和殿外,隻隔了一道殿門,卻幾乎就像是兩個世界。


    出了殿,就算有風拂過,也是日麗暖煦。


    寧妍旎的眸輕眨了眨,緩了小半會,她也不知道她的鼻尖是不是褪了紅。雖然現在也已經沒有什麽人關心她哭什麽,笑什麽。


    寧妍旎蹙著眉,邁出了殿門。下一瞬,寧妍旎的腳步微頓。


    她看見餘還景,他還站在殿外,長身玉立,在廊外的日光下對著她笑,“長公主。”


    守在殿門口的杭實聽著,眉頭就算忍不住地一跳。


    他抬眼看了下餘還景,這人說聰明時自是絕頂的狀元之才,但是現在,明明寧妍旎的麵上神色明明就是大有問題,但是餘還景卻隻是當作不知。


    杭實輕咳了聲,對著餘還景做了個請的動作,“餘大人不是有事要見陛下嗎,還請隨杭實一同入殿。”


    盧嬤嬤上前扶著寧妍旎,寧妍旎斂回了眸光,沒有多的話能在這裏說。她朝著餘還景輕輕點頭,轉身便準備離開。


    但見到她的機會並不多,尤其是現在。


    餘還景的目光在言德殿和寧妍旎的身上一個來回。


    未有多加思索,餘還景很是爽利地回了杭實一聲輕咳,“杭實大人,下官要請見陛下的這事不急。下官臨時想起有些急事未辦,稍後些,下官再過來和陛下請安。”


    餘還景的話說得極輕極快。


    話剛說完,餘還景就轉頭走了。腳步也像他的話一般,輕快地就追上了離開的寧妍旎。


    餘還景很有分寸,站得不近。但是又很沒道理,他與寧妍旎並行,眸光之中有些杭實看了就擔心的意味。


    杭實想攔下他的話堵在喉頭,吐不出來,又噎不下去。僵在殿門口好半會,直到看不見他們三人的蹤影,杭實才回了殿。


    言德殿內,寧子韞已經喚了太醫院的鍾太醫過來。


    鍾太醫自秋獵起,就一直跟在寧妍旎身旁。寧妍旎的身子怎麽樣,鍾太醫自然是會比其它太醫更清楚幾分。


    “她的身子這麽弱,若是一直服這藥,可會有什麽問題?”寧子韞說著。


    他的麵色沉沉結霜,目光利得讓鍾太醫俯在地都覺有些發寒。


    鍾太醫稍抬起了頭,不敢隻挑好話講,“身子弱,可以養。但是這藥確實傷身,再怎麽調和,怕是服多了,也會傷了女子的根本。”


    “便是屆時再想孕育子嗣,怕是也不太容易了。除此之外,便是身子的調養問題了。”


    鍾太醫俯首回了地,顫著在想這位陛下現在到底是什麽心思。


    隻是寧子韞一直沉默著,過了好半會,都沒有再開過口。


    作者有話說:


    ? 第六十一章


    言德殿漸漸消失在了他們身後。


    寧妍旎的步子邁得很小, 走得很慢,酡紅的珠蘭鬥篷下擺跟著她的步子輕颺冉冉。


    本來她們應該是要傳轎輦的,但是寧妍旎看著身旁的餘還景, 對著盧嬤嬤輕搖了搖頭。


    餘還景的眸底總是有些亮光在,他身量很高, 步子卻隨著她走得很慢。


    他見寧妍旎一直盯著他, 反而先有了幾分赧然, “今日大年初一, 我是想起,我還未向長公主拜過年。”


    這人追上來,就是為了給她拜年?


    寧妍旎微愣了下, “餘公子, 方才不是有事要進言德殿尋陛下?若是因為要來同我拜年,誤了差事就萬萬不好了。”


    對著寧妍旎, 餘還景的話竟然有些說得不利索,“也不是。”


    不是什麽緊事要尋寧子韞, 也不是特意過來隻為了同她拜年。


    盧嬤嬤在旁聽得也很清楚,心裏泛不住的皺眉。


    這餘大人,看上去也不像那麽聰明。這時候她是應該走了,盧嬤嬤輕言向寧妍旎告退, “長公主,老奴先回殿去。”


    盧嬤嬤要先回殿去熬藥, 便讓人遣了阿梔過來隨身伺候寧妍旎。


    “長公主昨夜守歲, 今天可能有些累了。我陪長公主行到磐安道上,好嗎?”餘還景忖著, 開著口問她好不好。


    陪著她走到磐安道上, 她再走一小段就回到了承禧宮。既不想累著她, 也不想讓她覺得他在旁,心生不喜。


    寧妍旎望著餘還景始終離了她三步遠的步子,謙朗君子,原是這般。


    寧妍旎頷了首,指根攏了攏鬥篷的毛領,讓它將她遮得更嚴實些,將那些不想讓他看見的,都遮了。


    見她同意,餘還景便又清淺地笑了起來。


    年初一的宮城之中,很是清淨。走了一會,也隻遇到幾個正在端拿東西的宮人。


    這段路其實不算長,餘還景在旁說著話,寧妍旎本來是不應該分心的。


    但是她想起如今已經是進退維穀的自己,眉間的愁慮便揮散不開,連餘還景在旁說的話,她都提不起多大的興致。


    “長公主,現在還是身子不好?”餘還景看著她瑩白的臉。


    她的神色這般明顯的有心事,他怎麽會看不出來,隻是他也知道她不願和他說,那他便不提。


    餘還景側過頭看著她,“前幾日友人送了我幾小罐的秋烏棗。閑時當零嘴挺好的,家妹也很喜歡,還讓我一定送罐來給長公主。”


    “長公主可以試試,如果長公主喜歡,家妹應該會很高興的。”


    現在可不是秋烏棗的節氣。


    寧妍旎回過頭看他,兩人的眸光相接之間,餘還景的眼神先不好意思地轉開了。


    “餘公子,你不喜歡秋烏棗罷。”寧妍旎說著,“餘公子的友人,竟然送了餘公子不喜歡的秋烏棗予餘公子。”


    寧妍旎現在雖然心裏沉著一堆事,但是想事情還是想得很快。


    她看到他的那本歲時記上,有兩頁便寫了允城。其中有關於秋烏棗秘製的蜜餞,餘還景便是在上麵標注了太過甜口味濃,想應是他並不喜歡甜膩的味道。


    前兩次餘還景大概也是這樣,打著他妹妹的名頭來見她,借著他妹妹的謝意來贈她這身珠蘭酡紅鬥篷。


    他知道她喜歡珠蘭的,所以幫她折枝插花的時候,他挑的都是珠蘭。


    現在他跟在她身旁,說要和她拜年,卻又說他的妹妹要送她秋烏棗。


    他知秋烏棗於她而言,是多遙不可及的家念。


    寧妍旎垂下眸光,看著餘還景的手,因為她這句話而有些緊張地握了握。


    有的心思沒有說出口,但是卻就快要遁了形。


    “謝謝你,餘公子。勞煩你代我,向令妹也道上一聲謝。”但是她隻能裝作不知,寧妍旎輕輕道著謝。


    這句話落下,僵著的氣氛得到緩和,餘還景輕聲說了句好。


    餘還景的心念轉得也很快,他其實並不蠢笨,他意識到,“長公主看了那本歲時記?”


    寧妍旎點了點頭,她其實在上麵還做了許多的標注,不能再還給他了。寧妍旎輕聲確認著,“餘公子那本歲時記,應該是送給我,我不需要再還給餘公子了罷?”


    不然她怎麽會知道他不喜歡秋烏棗。


    餘還景的眉目隨著清淺的笑意挑彎了些,“自然是不用還的。長公主是否也覺得其中所載翔實有趣,令人心生向往。我少年時有些反骨,不聽父母相勸,就喜歡四處遊玩。”


    “我曾在行途上遇到三兩個蒼顏白發的老人家,攀著山岩,涉過險灘。雖然行得慢,但是總能到達。長公主身子雖然不好,但是我一定也能護好長公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上春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饅頭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饅頭泥並收藏掌上春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