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寧子韞的身上,好像都是血汙,他心口的氣息還喘得艱難。忍不住地,淚珠子就從她的眸裏滾了出來。
寧子韞卻抬不起手去為她拭淚了。
再說,他的手現在都這麽髒汙了,隻會把她的臉拭得更髒。寧子韞笑了笑,“你們先走,到了那驛館,你們再讓人來尋我就好了。”
他說得輕巧鬆快。
但怎麽可以。
這去到驛館還有大半個時辰,不說現在隨時還有土滑石砸的危險,就是寺裏那些人如果再追上來,寧子韞這副模樣,怎麽還能等到大半個時辰後。
還有他現在身上這還未止住的血。
寧妍旎突然意識到,寧子韞可能傷得走不動了。
她顫著手,拿著巾帕。
巾帕不夠纏著,她又扯著衣裙,寧妍旎哭著罵他,“寧子韞,你簡直就是混賬至極。你明明知道這有危險,你還就隻帶了這麽幾個人過來。”
他其實並不知道。
寧子韞聽說寧妍旎去了宏覺寺的時候,並不知道會有危險。他本來其實是不想來的,隻是管不住自己,最終還是急趕了過來。
還好他來了不是。
隻要一想到她有什麽危險,那就是件可怖不已的事。但寧子韞在此時也沒有多的辯解,他勉強笑了下,“對,我就是混賬。”
她的眸裏落著淚,盛著的都是難過和擔心,終於不再是不甘不願。寧子韞又笑了,能得到他現在這麽溫柔的對待,可真好。
“快走吧,別又生出什麽變故。”寧子韞說話的聲音很輕。
他失的血好像有些多了,他的意識開始漫散,開始有些看不清眼前的她。她再不走,還會被他拖累。
寧子韞抓著她還為他纏著傷口的手,他覺得有些無力,但是他還是想最後再問下她,“在最先的開始,你並不討厭我,是不是?”
她這麽良善的人,肯定是的,但寧子韞就是想聽她說出來。
寧妍旎的淚還在不住地掉著,有些帶著哭音的啞,“如果我討厭你,我那時就不會讓阿棠去送湯給你了。”
但是他都對她做了什麽啊。
往昔的幕幕驀地重回眼前,寧妍旎哪會不恨寧子韞,但濃深的恨意到現在卻讓她覺得有些累了。
一直恨一個人,是很不智,也是很難的,她總不能抱著恨意過完這以後的日子。
寧子韞一向溫熱的手,此時竟然有些冰冷得可怕。
寧妍旎回握住了他,說話的聲音都有些抖得厲害,“寧子韞,你是不是傷得很重?”
寧子韞不回答,他輕聲說著,“阿旎,我喜歡你。我是真的喜歡你。”
但是她卻不喜歡他,而且在他的身邊愈久,她就愈失了鮮活之氣,讓他也愈發地覺得頹敗。現在這個時候,正好是離開他的最好機會。
“餘還景他人還不錯。我認識了他數年,看人看得還挺準,他會待你很好的。”
胸腔之內腥氣翻湧得讓寧子韞咳了幾聲,他扯開了寧妍旎握著他的手,“你走罷。”
“如果我是你,我不趁機紮上幾刀就不錯了,你還在這磨蹭些什麽。”寧子韞閉上了眼,不敢再去看她哭花的臉。
不同於之前,這是他難得的一次理智戰勝了內心。但他還有奢求,寧子韞艱澀地問著,“你走了,以後,能不能不再討厭我?”
就算不喜歡,也不要再討厭。寧子韞問得極其笨拙,問得極其小心。
就像那個被母親嫌憎的小寧子韞,此時惴惴地站在她麵前。他在那片暗影下慢慢長大,陰鬱,冷戾,還有些混賬。
也有幾分難言的幼稚。
他會為小犬做金鈴鐺,在上麵纂刻上個名。他會為了賴在她的宮裏,閑著看她拙笨地繡花,捧著一本無聊的《論衡》翻來覆去。他明明是不想她嫁予旁人,卻還親力親為幫她的親事鋪好路。
他明明是想對她好,卻實在不知道怎麽對她好,還傷害過她這麽多。
寧妍旎心沉得眼淚簌簌直落。他現在都這副模樣了,能不能活還是一回事,還要問她這問題。
“好。”寧妍旎聽到自己說出了這句話。
寧妍旎拭著臉上的淚,話不由己地哭著說出口,“今後,我們橋歸橋,路歸路。我不再討厭你,你也放過我。”
“我們,以後再也不見。”
那道泛著光的口子,吹進來的風可真冷。
她可真是難騙啊,到了他要死了的這個時候,她還不肯說幾句好聽的話。
寧子韞輕笑著抬手,艱難地從那個杏子黃的荷囊裏取出了那塊白玉。
這是他先前日日拿在手裏的那塊蟠螭形白玉,這塊玉伴了他好多年。寧子韞將它遞給了她,輕輕地說,“幫我帶出去罷,先放在你那。”
若是他沒去跟她拿,那也就是送她的了。
“別哭了,走罷。”寧子韞口裏都是血氣味兒,這次換他別開了臉,不再看她。
外頭餘還景焦急的聲音響了起來,寧妍旎再留下來,又有什麽用呢。
寧妍旎的步子很沉,剛把手伸了出去,接到了外麵的光。在外頭的餘還景就握著了她的手心,將她牽扶了出來。
她站都站不穩,餘還景此時也顧不上什麽男女之別的禮數。
餘還景抱著她,在下一刻的山崩土垮之前,他們離開了這裏。
? 第八十一章
溫寧元年。
四月, 穀雨時節,太後賜婚長公主與當朝戶部尚書,金玉良緣, 眾人欽羨。
五月,長公主去宏覺寺酬佛。寺中走水, 長公主薨歿, 戶部尚書悲慟不已。皇上也因此悲痛抱病臥榻, 未能臨朝, 朝事由九王爺代為處理。
百官朝列的大殿之上,氣氛一直凝重肅然著。
散朝之後,戶部尚書餘還景獨自走著。他一身緋色朝服, 麵色不好, 行走間匆匆,朝臣們看著也不好上前與之搭話。
中書令老大人看著, 隻一聲輕歎,拍了拍餘還景的肩以表關懷。
餘還景朝著老大人拱了手, 便徑直離了殿。他行過青石直道,過了白玉橋,匆匆在宮廊上走著,來到了禦和殿。
殿外守著的人進行通稟, 很快便出來,請餘還景進去。
“陛下怎麽樣了?”餘還景看著雙目充紅的杭實, 問著他。
杭實朝著餘還景點了點頭, 臉上的表情終於帶著雲銷雨霽的緩和。這幾日他與幾位太醫一直守在殿內,不敢離開, 也防著這消息讓旁人知道了。
沉香榻間, 傳來了一聲輕咳, 之後啞沉的聲音就喚著,“還景。”
杭實讓開了身,讓餘還景上前走近到榻邊。
餘還景眉頭緊皺,他看著榻上的寧子韞,心緒很是複雜。
這些事的安排,都是寧子韞吩咐下去的。
寧子韞傷得很重,除了原先受的刀傷,左腿骨也被砸得折了,右腿也傷了。當時觸目驚心的血肉模糊,一想起來,都讓人痛得不行。
太醫說,就算治好了,以後每逢天氣陰潮時節,這腿傷估摸還會反複。但能活下來,也已是不容易。
九王爺聽說了之後,幾乎拆了大半個太醫院。聽著寧子韞口中還在喚著寧妍旎,更是急得想把寧妍旎找回來。
但是他又實在不敢。寧子韞決定的事,都是不容他們輕易置喙的。隻有寧妍旎,才不管不顧寧子韞說的話。
“陛下,都辦好了。”餘還景上前,對著寧子韞說著。
她終於如願地離開了宮城,帶著阿梔阿棠,還帶著那隻小犬,就是沒有帶上想跟她一起的寧子韞。
寧子韞艱難地扯了下唇角,“她現在,應該很開心罷。”
殿內直棱窗隻是半開,風也不大,但寧子韞的眼皮卻很是酸澀。身上血肉骨骸的痛楚,也不過如此。
寧子韞讓餘還景把椿台上的小匣子打開,這個匣子,就是之前一直放在他書案上的那個烏木小匣。
“這件事,我應該做得更早些的。”寧子韞淡淡說道著。
烏木小匣子內,靜靜躺著一枚銜珠桃形紅珊瑚耳璫,還有薄薄的兩頁紙。
這薄薄的兩頁紙,就是最先開始,寧子韞想從東宮取出來的東西。
那時,富賈溫府一夜之間被倭人縱火侵奪,溫府布在各州城的產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後來那皇上出麵,假仁假義出麵平息民慌,將溫府的產業全收到了國庫之下。
但是世人不知,一切劇變的源頭,都是那老皇上造成的。匣子裏的這份,便是當時皇上與倭人的約定協議。
君王的卑鄙無德,最後都由多少無辜的人受了罪。當時的東宮儲君太子卻是知道此事,在寧子韞準備動手時,太子先寧子韞一步取到了這份罪證。
太子拿它在手裏,一直放著,不動聲色,也是因為考慮日後若有大變,可以拿它要挾那老皇上。
這畢竟是件極其下作的事。
寧子韞本想緩緩圖之,想兵不血刃。隻不過沒想到,最終,還是太子敗了之後,寧子韞才從東宮將它取了出來。
如今,這一旦明示昭告出去,便會在史書和民間留下多少的罵名。
不止寧皇先祖在地下要跳腳,當今在朝的寧氏皇室宗親,蒙羞之餘也會引得朝局動蕩。
餘還景明白寧子韞現在的意思,默了默。
寧子韞垂眼,將那枚耳璫取了出來,握在手裏。
爾後,寧子韞讓餘還景將這個小匣子一起帶出去,與中書令老大人和刑部一起,將此事清楚明白地明榜貼告。
終於到了新一年的盛夏。
無垠的天幕之下,破曉再也無了拘束。大地的每個角落,終是盡皆灑照金光,萬物長出新的生機。
一小院中,兩女子相對而坐。
一個雲髻峨峨,身著妃紅百水衣裙,身姿婀娜。水彎眉細長,雙目柔情似水。
另一女子著的玉渦色暈錦襦裙,麵容一如流雲白瑩,五官嬌豔如琢。尤是那杏眸瀲灩,叫人看得挪不開眼。
“咳。”濃青鬱鬱的黛紫丹蔻正撫在書卷之上。
曾經的容妃,如今的將軍夫人,薑湄,她頭往下盯著書卷,雙眸卻一直抬著往對麵瞧去。
薑湄正偷偷在看著對麵寧妍旎這小妮子。
前些天,陛下明榜昭告了先皇的過錯,還了溫府多年的清白,將溫府昔日的產業歸還到了寧妍旎的手中。
現在,她麵前坐著的寧妍旎,可謂是尊大金佛了。
在院中的這日光之下,寧妍旎如今整個人更似發著亮的瓷娃娃,叫薑湄看著,真想將她整個抱回自己屋中去。
寧子韞卻抬不起手去為她拭淚了。
再說,他的手現在都這麽髒汙了,隻會把她的臉拭得更髒。寧子韞笑了笑,“你們先走,到了那驛館,你們再讓人來尋我就好了。”
他說得輕巧鬆快。
但怎麽可以。
這去到驛館還有大半個時辰,不說現在隨時還有土滑石砸的危險,就是寺裏那些人如果再追上來,寧子韞這副模樣,怎麽還能等到大半個時辰後。
還有他現在身上這還未止住的血。
寧妍旎突然意識到,寧子韞可能傷得走不動了。
她顫著手,拿著巾帕。
巾帕不夠纏著,她又扯著衣裙,寧妍旎哭著罵他,“寧子韞,你簡直就是混賬至極。你明明知道這有危險,你還就隻帶了這麽幾個人過來。”
他其實並不知道。
寧子韞聽說寧妍旎去了宏覺寺的時候,並不知道會有危險。他本來其實是不想來的,隻是管不住自己,最終還是急趕了過來。
還好他來了不是。
隻要一想到她有什麽危險,那就是件可怖不已的事。但寧子韞在此時也沒有多的辯解,他勉強笑了下,“對,我就是混賬。”
她的眸裏落著淚,盛著的都是難過和擔心,終於不再是不甘不願。寧子韞又笑了,能得到他現在這麽溫柔的對待,可真好。
“快走吧,別又生出什麽變故。”寧子韞說話的聲音很輕。
他失的血好像有些多了,他的意識開始漫散,開始有些看不清眼前的她。她再不走,還會被他拖累。
寧子韞抓著她還為他纏著傷口的手,他覺得有些無力,但是他還是想最後再問下她,“在最先的開始,你並不討厭我,是不是?”
她這麽良善的人,肯定是的,但寧子韞就是想聽她說出來。
寧妍旎的淚還在不住地掉著,有些帶著哭音的啞,“如果我討厭你,我那時就不會讓阿棠去送湯給你了。”
但是他都對她做了什麽啊。
往昔的幕幕驀地重回眼前,寧妍旎哪會不恨寧子韞,但濃深的恨意到現在卻讓她覺得有些累了。
一直恨一個人,是很不智,也是很難的,她總不能抱著恨意過完這以後的日子。
寧子韞一向溫熱的手,此時竟然有些冰冷得可怕。
寧妍旎回握住了他,說話的聲音都有些抖得厲害,“寧子韞,你是不是傷得很重?”
寧子韞不回答,他輕聲說著,“阿旎,我喜歡你。我是真的喜歡你。”
但是她卻不喜歡他,而且在他的身邊愈久,她就愈失了鮮活之氣,讓他也愈發地覺得頹敗。現在這個時候,正好是離開他的最好機會。
“餘還景他人還不錯。我認識了他數年,看人看得還挺準,他會待你很好的。”
胸腔之內腥氣翻湧得讓寧子韞咳了幾聲,他扯開了寧妍旎握著他的手,“你走罷。”
“如果我是你,我不趁機紮上幾刀就不錯了,你還在這磨蹭些什麽。”寧子韞閉上了眼,不敢再去看她哭花的臉。
不同於之前,這是他難得的一次理智戰勝了內心。但他還有奢求,寧子韞艱澀地問著,“你走了,以後,能不能不再討厭我?”
就算不喜歡,也不要再討厭。寧子韞問得極其笨拙,問得極其小心。
就像那個被母親嫌憎的小寧子韞,此時惴惴地站在她麵前。他在那片暗影下慢慢長大,陰鬱,冷戾,還有些混賬。
也有幾分難言的幼稚。
他會為小犬做金鈴鐺,在上麵纂刻上個名。他會為了賴在她的宮裏,閑著看她拙笨地繡花,捧著一本無聊的《論衡》翻來覆去。他明明是不想她嫁予旁人,卻還親力親為幫她的親事鋪好路。
他明明是想對她好,卻實在不知道怎麽對她好,還傷害過她這麽多。
寧妍旎心沉得眼淚簌簌直落。他現在都這副模樣了,能不能活還是一回事,還要問她這問題。
“好。”寧妍旎聽到自己說出了這句話。
寧妍旎拭著臉上的淚,話不由己地哭著說出口,“今後,我們橋歸橋,路歸路。我不再討厭你,你也放過我。”
“我們,以後再也不見。”
那道泛著光的口子,吹進來的風可真冷。
她可真是難騙啊,到了他要死了的這個時候,她還不肯說幾句好聽的話。
寧子韞輕笑著抬手,艱難地從那個杏子黃的荷囊裏取出了那塊白玉。
這是他先前日日拿在手裏的那塊蟠螭形白玉,這塊玉伴了他好多年。寧子韞將它遞給了她,輕輕地說,“幫我帶出去罷,先放在你那。”
若是他沒去跟她拿,那也就是送她的了。
“別哭了,走罷。”寧子韞口裏都是血氣味兒,這次換他別開了臉,不再看她。
外頭餘還景焦急的聲音響了起來,寧妍旎再留下來,又有什麽用呢。
寧妍旎的步子很沉,剛把手伸了出去,接到了外麵的光。在外頭的餘還景就握著了她的手心,將她牽扶了出來。
她站都站不穩,餘還景此時也顧不上什麽男女之別的禮數。
餘還景抱著她,在下一刻的山崩土垮之前,他們離開了這裏。
? 第八十一章
溫寧元年。
四月, 穀雨時節,太後賜婚長公主與當朝戶部尚書,金玉良緣, 眾人欽羨。
五月,長公主去宏覺寺酬佛。寺中走水, 長公主薨歿, 戶部尚書悲慟不已。皇上也因此悲痛抱病臥榻, 未能臨朝, 朝事由九王爺代為處理。
百官朝列的大殿之上,氣氛一直凝重肅然著。
散朝之後,戶部尚書餘還景獨自走著。他一身緋色朝服, 麵色不好, 行走間匆匆,朝臣們看著也不好上前與之搭話。
中書令老大人看著, 隻一聲輕歎,拍了拍餘還景的肩以表關懷。
餘還景朝著老大人拱了手, 便徑直離了殿。他行過青石直道,過了白玉橋,匆匆在宮廊上走著,來到了禦和殿。
殿外守著的人進行通稟, 很快便出來,請餘還景進去。
“陛下怎麽樣了?”餘還景看著雙目充紅的杭實, 問著他。
杭實朝著餘還景點了點頭, 臉上的表情終於帶著雲銷雨霽的緩和。這幾日他與幾位太醫一直守在殿內,不敢離開, 也防著這消息讓旁人知道了。
沉香榻間, 傳來了一聲輕咳, 之後啞沉的聲音就喚著,“還景。”
杭實讓開了身,讓餘還景上前走近到榻邊。
餘還景眉頭緊皺,他看著榻上的寧子韞,心緒很是複雜。
這些事的安排,都是寧子韞吩咐下去的。
寧子韞傷得很重,除了原先受的刀傷,左腿骨也被砸得折了,右腿也傷了。當時觸目驚心的血肉模糊,一想起來,都讓人痛得不行。
太醫說,就算治好了,以後每逢天氣陰潮時節,這腿傷估摸還會反複。但能活下來,也已是不容易。
九王爺聽說了之後,幾乎拆了大半個太醫院。聽著寧子韞口中還在喚著寧妍旎,更是急得想把寧妍旎找回來。
但是他又實在不敢。寧子韞決定的事,都是不容他們輕易置喙的。隻有寧妍旎,才不管不顧寧子韞說的話。
“陛下,都辦好了。”餘還景上前,對著寧子韞說著。
她終於如願地離開了宮城,帶著阿梔阿棠,還帶著那隻小犬,就是沒有帶上想跟她一起的寧子韞。
寧子韞艱難地扯了下唇角,“她現在,應該很開心罷。”
殿內直棱窗隻是半開,風也不大,但寧子韞的眼皮卻很是酸澀。身上血肉骨骸的痛楚,也不過如此。
寧子韞讓餘還景把椿台上的小匣子打開,這個匣子,就是之前一直放在他書案上的那個烏木小匣。
“這件事,我應該做得更早些的。”寧子韞淡淡說道著。
烏木小匣子內,靜靜躺著一枚銜珠桃形紅珊瑚耳璫,還有薄薄的兩頁紙。
這薄薄的兩頁紙,就是最先開始,寧子韞想從東宮取出來的東西。
那時,富賈溫府一夜之間被倭人縱火侵奪,溫府布在各州城的產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後來那皇上出麵,假仁假義出麵平息民慌,將溫府的產業全收到了國庫之下。
但是世人不知,一切劇變的源頭,都是那老皇上造成的。匣子裏的這份,便是當時皇上與倭人的約定協議。
君王的卑鄙無德,最後都由多少無辜的人受了罪。當時的東宮儲君太子卻是知道此事,在寧子韞準備動手時,太子先寧子韞一步取到了這份罪證。
太子拿它在手裏,一直放著,不動聲色,也是因為考慮日後若有大變,可以拿它要挾那老皇上。
這畢竟是件極其下作的事。
寧子韞本想緩緩圖之,想兵不血刃。隻不過沒想到,最終,還是太子敗了之後,寧子韞才從東宮將它取了出來。
如今,這一旦明示昭告出去,便會在史書和民間留下多少的罵名。
不止寧皇先祖在地下要跳腳,當今在朝的寧氏皇室宗親,蒙羞之餘也會引得朝局動蕩。
餘還景明白寧子韞現在的意思,默了默。
寧子韞垂眼,將那枚耳璫取了出來,握在手裏。
爾後,寧子韞讓餘還景將這個小匣子一起帶出去,與中書令老大人和刑部一起,將此事清楚明白地明榜貼告。
終於到了新一年的盛夏。
無垠的天幕之下,破曉再也無了拘束。大地的每個角落,終是盡皆灑照金光,萬物長出新的生機。
一小院中,兩女子相對而坐。
一個雲髻峨峨,身著妃紅百水衣裙,身姿婀娜。水彎眉細長,雙目柔情似水。
另一女子著的玉渦色暈錦襦裙,麵容一如流雲白瑩,五官嬌豔如琢。尤是那杏眸瀲灩,叫人看得挪不開眼。
“咳。”濃青鬱鬱的黛紫丹蔻正撫在書卷之上。
曾經的容妃,如今的將軍夫人,薑湄,她頭往下盯著書卷,雙眸卻一直抬著往對麵瞧去。
薑湄正偷偷在看著對麵寧妍旎這小妮子。
前些天,陛下明榜昭告了先皇的過錯,還了溫府多年的清白,將溫府昔日的產業歸還到了寧妍旎的手中。
現在,她麵前坐著的寧妍旎,可謂是尊大金佛了。
在院中的這日光之下,寧妍旎如今整個人更似發著亮的瓷娃娃,叫薑湄看著,真想將她整個抱回自己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