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用水把育苗地燒透後,把曬過太陽的玉米種子疏疏的嵌在泥土表麵,再用一層薄土覆蓋好。
為了防止鳥雀啄食,花蕾又讓鄭大叔在育苗地這裏紮了幾個稻草人,然後又用繩子綁了布條繃在育苗地上麵,用以趕走鳥雀。沒過幾天,玉米苗就鑽出了地麵,嫩嫩的綠芽慢慢地舒展著,花蕾看著非常的開心。
等麥子全部收割完畢後,用耕牛深翻了一遍田地,把泥土打碎平整好,挖好了溝渠,施加了一定量的肥料後,就把已經有二三葉的玉米秧移栽到了田地裏,然後澆透水,這玉米就算種好了。
說實話,花蕾並沒有種植過玉米,所以種植經驗不足,在種植的過程中,玉米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都不是很高。
花蕾也隻能勤以補拙,發現移栽的秧苗死了,及時的補種過去,看見幼苗旁出現了雜草,及時的去除。看著土壤比較幹結了,秧苗的葉子有些卷葉了,立馬澆水。土壤過於潮濕了,根部有些不對勁了,馬上疏通溝渠,排水防澇。看到秧苗出現了泛黃的跡象,想著應該是要追肥了。
做的這些也無非是參照別的農作物發生的一般情況模仿著種植而已。好在福伯和鄭大叔都是種田的老把式,在花蕾的理論和他們的經驗中,玉米苗在磕磕絆絆的成長著。
花蕾讓鄭大叔放下了其他的事情,一門心思的關照著這些玉米苗。發現有什麽不對的,立馬找方法解決。
玉米在百花莊上慢慢的長著,花蕾帶著福伯去了花盈莊上,這裏的麥子因為去年種的比較晚,所以收割的時間相對也晚了些,不過也已經全部收割完成了,正好可以種棉花了。
因為大盛朝有種植棉花的經驗,所以花蕾特意去翻看了一些書冊,找到了棉花的一些種植方法。
把田地翻耕了一遍後,去除了所有的雜草,把土地平整好,按照一定的間距挖好了溝渠,施足了底肥後,土地這一塊算是完成了。
因為棉花籽種皮堅韌,而且表麵有一層短絨,如果直接播種的話,可能出芽會比較晚,影響種苗的生長速度不同,從而導致將來棉花統一開花結鈴和成熟,所以花蕾準備浸泡種子催芽,避免這些問題。
用冷水把棉花籽浸泡十幾個時辰後,撈出,攤在地上二、三寸厚,進行曬種,曬至籽毛變白時,用稻草蓋好催芽,待一半左右的棉籽露芽時就可以播種了。
然後在田地裏按照一定的間距挖好深一寸左右的坑,就可以把浸泡好的棉花籽種下去了,然後蓋上土,用稻草覆蓋保溫。半個月後,棉花籽就會破土而出了。
因為有書冊上講的種植方法,相比於玉米苗的種植,棉花相對的就簡單了很多,雖然過程中還是會發生很多意外的事情,不過都能在花蕾的掌控中。
實在遇到了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還可以向司農局的官員谘詢這些問題,畢竟水窪地農事官的木牌牌也還比較好用,他們在問花蕾水窪地問題的時候,花蕾問他們棉花的種植方法,也是一種很正常的交流方式。
加上花蕾言語恭敬,態度端正,這些官員也很是受用,免不了要在花蕾麵前顯示一下自己的能耐,所以在這樣的交流中,花蕾學到了很多種地的竅門。
而且花蕾還去司農局借閱了很多棉花種植的書籍,回來讓幾個人抄寫了一份留在了花盈莊上,自己可以隨時看,莊子上的人也可以隨時問福伯這些認字識數的人。所以棉花的生長倒是非常的順風順水。
除了棉花和玉米,花蕾還種了很多的紅薯,土豆等農作物。
莊子上的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水窪地的改造花蕾也時不時的兼顧著,一切都看上去挺好的樣子。不過,很快,惡心她的事情又來了。
這天花蕾在百花莊上查看玉米苗的生長情況。一個五十開外的婆子坐著騾車到了百花莊上,要求見花蕾,說自己去了青雲巷的書肆,找花蕾,沒找到,所以找到百花莊來了。
花蕾聽到稟報後回了莊子上,就看到堂屋裏坐著一個穿著暗紅色團花對襟比甲,頭插著亮晃晃金包銀簪子的婆子,一臉喜笑顏開的樣子,一雙精明的眼睛是不住得打量著屋裏的一切。花蕾有些發懵,這又是誰啊?
對方一看到花蕾,滿是褶子的臉就笑得更加開心了,上下打量著花蕾,就好像是在看一件待估而價的商品似的。這眼神讓花蕾有些不喜,不動聲色的坐到主位,開口道,“這位大娘,聽說你找我,不知有什麽事?”
對麵的婆子聽到問話,停止了打量的目光,忙笑著說道,“花小姐,你長得可真是水靈,這模樣難怪王夫人會看上。”
花蕾皺了皺眉,沒有接話。
對麵的婆子一看花蕾沒接話,又繼續道,“是這樣的,花小姐,我姓錢,別人都叫我錢婆子,是專門給有緣分的公子小姐牽紅線結姻緣的。
韓府的王夫人前兒個,特意來找我,說她家嫡長兒韓公子看上你了,她和她家韓二爺也覺得花小姐非常的不錯,想讓花小姐和韓公子結兩姓之好。我和你說啊,這個韓二爺現在在翰林院任職,韓家老爺可曾經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給聖上講經讀史的,可是一個清貴之家。如果花小姐真的能夠嫁到韓府,那可就是祖墳都冒青煙了.....。”
錢婆子的話還在叨叨叨的說個不停,花蕾不知道自家的祖墳有沒有冒青煙,但是自己的頭上已經氣得冒青煙了。
原來這錢婆子是受了韓府二房王氏的說項,過來給花蕾做媒,讓花蕾嫁給自己不學無術的兒子韓文秉的。這個王氏以前一直希望珍珠嫁給韓文秉,在珍珠和薑雲起相看親事的時候,還出手破壞珍珠的親事,被裴老夫人發現後,把韓家二房的孩子全部攆出了侯府族學。
ps: 各位親,10月份恢複一天2章,一天3章實在是每天心慌慌,
為了防止鳥雀啄食,花蕾又讓鄭大叔在育苗地這裏紮了幾個稻草人,然後又用繩子綁了布條繃在育苗地上麵,用以趕走鳥雀。沒過幾天,玉米苗就鑽出了地麵,嫩嫩的綠芽慢慢地舒展著,花蕾看著非常的開心。
等麥子全部收割完畢後,用耕牛深翻了一遍田地,把泥土打碎平整好,挖好了溝渠,施加了一定量的肥料後,就把已經有二三葉的玉米秧移栽到了田地裏,然後澆透水,這玉米就算種好了。
說實話,花蕾並沒有種植過玉米,所以種植經驗不足,在種植的過程中,玉米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都不是很高。
花蕾也隻能勤以補拙,發現移栽的秧苗死了,及時的補種過去,看見幼苗旁出現了雜草,及時的去除。看著土壤比較幹結了,秧苗的葉子有些卷葉了,立馬澆水。土壤過於潮濕了,根部有些不對勁了,馬上疏通溝渠,排水防澇。看到秧苗出現了泛黃的跡象,想著應該是要追肥了。
做的這些也無非是參照別的農作物發生的一般情況模仿著種植而已。好在福伯和鄭大叔都是種田的老把式,在花蕾的理論和他們的經驗中,玉米苗在磕磕絆絆的成長著。
花蕾讓鄭大叔放下了其他的事情,一門心思的關照著這些玉米苗。發現有什麽不對的,立馬找方法解決。
玉米在百花莊上慢慢的長著,花蕾帶著福伯去了花盈莊上,這裏的麥子因為去年種的比較晚,所以收割的時間相對也晚了些,不過也已經全部收割完成了,正好可以種棉花了。
因為大盛朝有種植棉花的經驗,所以花蕾特意去翻看了一些書冊,找到了棉花的一些種植方法。
把田地翻耕了一遍後,去除了所有的雜草,把土地平整好,按照一定的間距挖好了溝渠,施足了底肥後,土地這一塊算是完成了。
因為棉花籽種皮堅韌,而且表麵有一層短絨,如果直接播種的話,可能出芽會比較晚,影響種苗的生長速度不同,從而導致將來棉花統一開花結鈴和成熟,所以花蕾準備浸泡種子催芽,避免這些問題。
用冷水把棉花籽浸泡十幾個時辰後,撈出,攤在地上二、三寸厚,進行曬種,曬至籽毛變白時,用稻草蓋好催芽,待一半左右的棉籽露芽時就可以播種了。
然後在田地裏按照一定的間距挖好深一寸左右的坑,就可以把浸泡好的棉花籽種下去了,然後蓋上土,用稻草覆蓋保溫。半個月後,棉花籽就會破土而出了。
因為有書冊上講的種植方法,相比於玉米苗的種植,棉花相對的就簡單了很多,雖然過程中還是會發生很多意外的事情,不過都能在花蕾的掌控中。
實在遇到了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還可以向司農局的官員谘詢這些問題,畢竟水窪地農事官的木牌牌也還比較好用,他們在問花蕾水窪地問題的時候,花蕾問他們棉花的種植方法,也是一種很正常的交流方式。
加上花蕾言語恭敬,態度端正,這些官員也很是受用,免不了要在花蕾麵前顯示一下自己的能耐,所以在這樣的交流中,花蕾學到了很多種地的竅門。
而且花蕾還去司農局借閱了很多棉花種植的書籍,回來讓幾個人抄寫了一份留在了花盈莊上,自己可以隨時看,莊子上的人也可以隨時問福伯這些認字識數的人。所以棉花的生長倒是非常的順風順水。
除了棉花和玉米,花蕾還種了很多的紅薯,土豆等農作物。
莊子上的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水窪地的改造花蕾也時不時的兼顧著,一切都看上去挺好的樣子。不過,很快,惡心她的事情又來了。
這天花蕾在百花莊上查看玉米苗的生長情況。一個五十開外的婆子坐著騾車到了百花莊上,要求見花蕾,說自己去了青雲巷的書肆,找花蕾,沒找到,所以找到百花莊來了。
花蕾聽到稟報後回了莊子上,就看到堂屋裏坐著一個穿著暗紅色團花對襟比甲,頭插著亮晃晃金包銀簪子的婆子,一臉喜笑顏開的樣子,一雙精明的眼睛是不住得打量著屋裏的一切。花蕾有些發懵,這又是誰啊?
對方一看到花蕾,滿是褶子的臉就笑得更加開心了,上下打量著花蕾,就好像是在看一件待估而價的商品似的。這眼神讓花蕾有些不喜,不動聲色的坐到主位,開口道,“這位大娘,聽說你找我,不知有什麽事?”
對麵的婆子聽到問話,停止了打量的目光,忙笑著說道,“花小姐,你長得可真是水靈,這模樣難怪王夫人會看上。”
花蕾皺了皺眉,沒有接話。
對麵的婆子一看花蕾沒接話,又繼續道,“是這樣的,花小姐,我姓錢,別人都叫我錢婆子,是專門給有緣分的公子小姐牽紅線結姻緣的。
韓府的王夫人前兒個,特意來找我,說她家嫡長兒韓公子看上你了,她和她家韓二爺也覺得花小姐非常的不錯,想讓花小姐和韓公子結兩姓之好。我和你說啊,這個韓二爺現在在翰林院任職,韓家老爺可曾經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給聖上講經讀史的,可是一個清貴之家。如果花小姐真的能夠嫁到韓府,那可就是祖墳都冒青煙了.....。”
錢婆子的話還在叨叨叨的說個不停,花蕾不知道自家的祖墳有沒有冒青煙,但是自己的頭上已經氣得冒青煙了。
原來這錢婆子是受了韓府二房王氏的說項,過來給花蕾做媒,讓花蕾嫁給自己不學無術的兒子韓文秉的。這個王氏以前一直希望珍珠嫁給韓文秉,在珍珠和薑雲起相看親事的時候,還出手破壞珍珠的親事,被裴老夫人發現後,把韓家二房的孩子全部攆出了侯府族學。
ps: 各位親,10月份恢複一天2章,一天3章實在是每天心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