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仲氏皇帝開竅了?
三國:開局打跑劉備,強搶糜貞 作者:大頭加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壽春。
袁術兵敗淮陵,損兵折將之後,一路逃竄,逃回壽春。
陶商壓根就沒有放過袁術的打算。
匯合三千大明水師,一路追擊。
沿途過關斬將,輕輕鬆鬆收獲十幾座城池。
數日之後,兩萬陶軍大軍,已經推進至壽春一線。
在壽春以北三十裏,安營紮寨。
當初從袁術處,搶奪的糧草輜重,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往壽春。
與此同時,大量的攻城器械,也被調過來。
陶商甚至從徐州方麵,繼續調兵遣將。
儼然不破,壽春誓不回師。
身著龍袍的袁術,手持天子劍,登上壽春北城樓。
跳遠望去,望著不遠之處的陶軍大營。
這是袁術有史以來,最感到恐慌的一次。
被人打得如此狼狽,甚至打到了家門口。
袁術隻好將目光,放在紀靈的身上,開口詢問道:“紀靈,壽春城防如何,是否能擋住陶商那狗賊的進攻。”
紀靈聞言,立刻拱手回應。
“啟稟陛下,壽春城中糧草輜重充足,末將已經調集了十萬大軍,嚴防死守。”
“並且。壽春城牆城池高厚,易守難攻,陶商兵力不足,縱然從徐州源源不斷地調遣大軍前來,想在短時間之內攻克壽春,也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好,如此一來,朕也能高枕無憂了。”
聽到紀靈如此信誓旦旦,也讓袁術不由的鬆了口氣。
“隻要陶商那狗賊,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攻克壽春。”
“徐州後方空虛,曹阿滿肯定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倘若陶商繼續待在這裏,圍困壽春,肯定會被曹阿瞞趁機偷襲徐州。”
“屆時,陶商那狗賊打不進壽春,老家徐州被偷,走投無路之下,朕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殺出,必定可以大敗陶商。”
袁術的腦子,似乎在此時已經開竅。
想到了陶商長時間圍困壽春,將會遇到怎樣的困境,
一旦他的想法變成現實,他袁術就有反敗為勝,打敗陶商的機會。
淮陵一戰,袁術都已經被陶商打出了陰影。
八萬大軍麵對陶商的七千步軍,應是被對方打的接連後撤。
陶軍將士的戰鬥力,已經完全超乎了袁術的想象。
若是不宰了陶商,隻怕他袁術這輩子,都要蒙上陰影。
好在袁術家底雄厚,縱然敗了八萬大軍,十萬石糧草,對袁術而言,都不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
他仍舊有足夠多的兵馬,擋住陶商的進攻。
“紀靈,壽春的防禦,便交給你全權負責。”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擋住陶商的進攻。”
“倘若壽春有半點損失,朕第一個砍下你的頭顱。”
紀靈信誓旦旦的保證道:“陛下盡管放心,末將必定誓死守衛城池,確保陛下的安全。”
“哪怕犧牲莫將的性命,也絕對不讓陶軍,越雷池一步。”
“朕還是非常放心你的。”
袁術拍了拍紀靈的肩膀,
紀靈的忠心,自然不言而喻,乃是袁術最為放心的人之一。
交代幾句之後,袁術便急匆匆的往城樓下趕去。
站在城樓,望著對麵的陶軍軍營,讓袁術仍舊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時刻擔心,陶商大軍會攻破壽春。
縱然壽春城有十萬守軍,可淮陵一戰,已經將袁術打出了翔。
他對於守城戰役,仍舊沒有半點信心。
在回到仲氏皇宮之後。外麵的一切諸多的煩惱,全部都被袁術拋之腦外。
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極盡奢侈。
皇宮當中,又恢複了往日的祥和與熱鬧。
袁叔抱著酒杯,喝的不亦樂乎。
整個人都有些搖搖欲墜。
至於外麵的兵禍,早就已經被他拋之九霄雲外。
“諸位,如此美酒佳肴,載歌載舞,你們為何還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
“難道朕今日宴請你們,仍舊讓你們不滿意嗎。”
滿臉通紅的袁術,早就已經爛醉如泥。
望著閻象等人,一個個愁眉苦臉的模樣,不由得為之憤怒。
閻象見狀,急忙勸說道:“陛下設宴,乃臣等之福分。”
“可如今,我軍兵敗如山倒,陶商更是趁勝進軍,隨時隨地都有進攻壽春的可能。”
“江東孫策已經奪取了會稽、臨海、豫章與臨川四郡,其餘各郡太守,也是陽奉陰違,不聽陛下號令。”
“我仲氏帝國掌握之地,已經大為縮水。”
“加之太子落入陶商之手,袁渙大人如今也已經是生死未卜,人心渙散。”
“陛下此時應該厲兵秣馬,打退強敵,保家衛國,何故還有此心情在此欣賞歌舞,品嚐著美酒佳肴。”
聽到這番話語,按照常理而言,袁術肯定會惱羞成怒,甚至破口大罵。
可他並沒有半點發火,反而拍著桌案,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當真以為,朕如此的昏庸無能,整日裏沉醉在酒池肉林當中,不管外麵的事情了。”
“實話告訴你,朕早就已經有了退敵之策,完全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聽到這裏,閻象不由的為之一愣:“請陛下恕臣愚鈍,不知陛下有何良策,敢請陛下教臣。”
聞言,袁術緩緩的站了起來,掃視著大殿當中的一眾文臣武將,頗有幾分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感覺。
“那陶商打敗了朕的八萬大軍,威震天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對陶商而言絕對是壞事,因為曹操還有袁紹等人,絕對不允許陶商做大。”
“一旦讓陶商攻克淮南,就會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
“壽春上有十萬雄師,兵精糧足,足以支撐大半年的時間。”
“倘若陶商將主力大軍,全部調往壽春,徐州空虛,曹操一定會趁機,偷襲徐州。”
“一旦徐州有變,陶商那狗賊,必定會率領大軍回師,屆時壽春危局,不戰可解。”
“朕亦可親自率領大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陶商,以報淮陵之戰之仇。”
聽到袁術侃侃而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閻象等人,直接愣在當場。
這位仲氏皇帝,何時有如此智慧?
袁術兵敗淮陵,損兵折將之後,一路逃竄,逃回壽春。
陶商壓根就沒有放過袁術的打算。
匯合三千大明水師,一路追擊。
沿途過關斬將,輕輕鬆鬆收獲十幾座城池。
數日之後,兩萬陶軍大軍,已經推進至壽春一線。
在壽春以北三十裏,安營紮寨。
當初從袁術處,搶奪的糧草輜重,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往壽春。
與此同時,大量的攻城器械,也被調過來。
陶商甚至從徐州方麵,繼續調兵遣將。
儼然不破,壽春誓不回師。
身著龍袍的袁術,手持天子劍,登上壽春北城樓。
跳遠望去,望著不遠之處的陶軍大營。
這是袁術有史以來,最感到恐慌的一次。
被人打得如此狼狽,甚至打到了家門口。
袁術隻好將目光,放在紀靈的身上,開口詢問道:“紀靈,壽春城防如何,是否能擋住陶商那狗賊的進攻。”
紀靈聞言,立刻拱手回應。
“啟稟陛下,壽春城中糧草輜重充足,末將已經調集了十萬大軍,嚴防死守。”
“並且。壽春城牆城池高厚,易守難攻,陶商兵力不足,縱然從徐州源源不斷地調遣大軍前來,想在短時間之內攻克壽春,也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好,如此一來,朕也能高枕無憂了。”
聽到紀靈如此信誓旦旦,也讓袁術不由的鬆了口氣。
“隻要陶商那狗賊,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攻克壽春。”
“徐州後方空虛,曹阿滿肯定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倘若陶商繼續待在這裏,圍困壽春,肯定會被曹阿瞞趁機偷襲徐州。”
“屆時,陶商那狗賊打不進壽春,老家徐州被偷,走投無路之下,朕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殺出,必定可以大敗陶商。”
袁術的腦子,似乎在此時已經開竅。
想到了陶商長時間圍困壽春,將會遇到怎樣的困境,
一旦他的想法變成現實,他袁術就有反敗為勝,打敗陶商的機會。
淮陵一戰,袁術都已經被陶商打出了陰影。
八萬大軍麵對陶商的七千步軍,應是被對方打的接連後撤。
陶軍將士的戰鬥力,已經完全超乎了袁術的想象。
若是不宰了陶商,隻怕他袁術這輩子,都要蒙上陰影。
好在袁術家底雄厚,縱然敗了八萬大軍,十萬石糧草,對袁術而言,都不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
他仍舊有足夠多的兵馬,擋住陶商的進攻。
“紀靈,壽春的防禦,便交給你全權負責。”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擋住陶商的進攻。”
“倘若壽春有半點損失,朕第一個砍下你的頭顱。”
紀靈信誓旦旦的保證道:“陛下盡管放心,末將必定誓死守衛城池,確保陛下的安全。”
“哪怕犧牲莫將的性命,也絕對不讓陶軍,越雷池一步。”
“朕還是非常放心你的。”
袁術拍了拍紀靈的肩膀,
紀靈的忠心,自然不言而喻,乃是袁術最為放心的人之一。
交代幾句之後,袁術便急匆匆的往城樓下趕去。
站在城樓,望著對麵的陶軍軍營,讓袁術仍舊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時刻擔心,陶商大軍會攻破壽春。
縱然壽春城有十萬守軍,可淮陵一戰,已經將袁術打出了翔。
他對於守城戰役,仍舊沒有半點信心。
在回到仲氏皇宮之後。外麵的一切諸多的煩惱,全部都被袁術拋之腦外。
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極盡奢侈。
皇宮當中,又恢複了往日的祥和與熱鬧。
袁叔抱著酒杯,喝的不亦樂乎。
整個人都有些搖搖欲墜。
至於外麵的兵禍,早就已經被他拋之九霄雲外。
“諸位,如此美酒佳肴,載歌載舞,你們為何還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
“難道朕今日宴請你們,仍舊讓你們不滿意嗎。”
滿臉通紅的袁術,早就已經爛醉如泥。
望著閻象等人,一個個愁眉苦臉的模樣,不由得為之憤怒。
閻象見狀,急忙勸說道:“陛下設宴,乃臣等之福分。”
“可如今,我軍兵敗如山倒,陶商更是趁勝進軍,隨時隨地都有進攻壽春的可能。”
“江東孫策已經奪取了會稽、臨海、豫章與臨川四郡,其餘各郡太守,也是陽奉陰違,不聽陛下號令。”
“我仲氏帝國掌握之地,已經大為縮水。”
“加之太子落入陶商之手,袁渙大人如今也已經是生死未卜,人心渙散。”
“陛下此時應該厲兵秣馬,打退強敵,保家衛國,何故還有此心情在此欣賞歌舞,品嚐著美酒佳肴。”
聽到這番話語,按照常理而言,袁術肯定會惱羞成怒,甚至破口大罵。
可他並沒有半點發火,反而拍著桌案,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當真以為,朕如此的昏庸無能,整日裏沉醉在酒池肉林當中,不管外麵的事情了。”
“實話告訴你,朕早就已經有了退敵之策,完全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聽到這裏,閻象不由的為之一愣:“請陛下恕臣愚鈍,不知陛下有何良策,敢請陛下教臣。”
聞言,袁術緩緩的站了起來,掃視著大殿當中的一眾文臣武將,頗有幾分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感覺。
“那陶商打敗了朕的八萬大軍,威震天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對陶商而言絕對是壞事,因為曹操還有袁紹等人,絕對不允許陶商做大。”
“一旦讓陶商攻克淮南,就會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
“壽春上有十萬雄師,兵精糧足,足以支撐大半年的時間。”
“倘若陶商將主力大軍,全部調往壽春,徐州空虛,曹操一定會趁機,偷襲徐州。”
“一旦徐州有變,陶商那狗賊,必定會率領大軍回師,屆時壽春危局,不戰可解。”
“朕亦可親自率領大軍,乘勝追擊,一舉消滅陶商,以報淮陵之戰之仇。”
聽到袁術侃侃而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閻象等人,直接愣在當場。
這位仲氏皇帝,何時有如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