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討曹檄文
三國:開局打跑劉備,強搶糜貞 作者:大頭加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郭嘉收到的戰報,其上的信息,並非特別詳細。
可郭嘉卻將所有的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
卻剝絲抽繭,將所有的戰報,全部整理出來。
將其中的疑點,也一一解釋出來。
聽到此處,曹操眉頭緊鎖。
也開始思索,郭嘉剛才的言語。
眼神逐漸變得愈發的憤怒,甚至有種想要吃人的生動衝動,
“按照奉孝的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劉備所為,劉備故意設計,暗害了元讓。”
“劉備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在我曹操背後下黑手,他是嫌命太長了。”
得知自己是被劉備暗害的,曹操怒火中燒,幾乎已經衝破天靈蓋。
郭嘉深呼吸一口氣,再次搖頭感歎。
“劉備布置的謀劃,不僅如此,甚至將袁譚、薛仁貴等人,一同算計進去。”
“按照劉備的用意,應該並非是想暗殺夏侯惇,很有可能是想讓夏侯惇被薛仁貴重創,而陳到則是率軍,前去救援夏侯惇,賣夏侯惇一個人情。”
“而劉備則是埋伏在賤命村,打薛仁貴一個措手不及,全殲薛仁貴的大軍。”
“如此一來,既保證消滅了薛仁貴,又能讓夏侯惇以及主公,欠下劉備一個天大的人情。”
“從而讓劉備來到兗州麵見天子之時,愈發的順利。”
雖未至戰場。
郭嘉通過手中僅有的情報,已經將劉備當時的心思,分析的一清二楚。
“劉備雖然做出了一係列的謀劃,他萬萬沒有想到,薛仁貴居然如此的神勇無敵,一人一騎,就突破了劉備的千軍萬馬,有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的本領,更是差點將他本人給斬殺了。”
“他更沒有算到,趙雲會率領著白馬義從,出現在戰場上,打了他劉備一個措手不及。”
“諸多的變故,才會導致劉備的謀劃失敗,更導致了夏侯惇將軍戰死沙場。”
聽到郭嘉如此細致的描述,曹操不由的深呼吸一口氣。
“不管劉備最先謀劃的,究竟是什麽。”
“可正是因為他的陰險狡詐,才會害得元讓戰死沙場。”
“此仇不共戴天,我一定要為元讓報仇雪恨。”
放下戰報之後,郭嘉將目光放在曹操的身上,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報仇雪恨?”
曹操咬牙切齒道:“劉備不是要來許昌,拜見天子嗎,許昌便是他劉備的葬身之處。”
聽聞此言,郭嘉陷入了沉默,並沒有多說什麽。
曹操一臉不解道:“難道奉孝覺得,此時不能夠殺掉劉備嗎。”
郭嘉這才緩緩開口道:“主公,此時即便殺了劉備,頂多是出一口惡氣,於大局而言並沒有任何的好處。”
“倘若讓劉備有任何的察覺,肯定會去投靠袁紹、劉表等人。”
“在下的建議是,先安撫劉備,將其收為己,用待到解決陶商、袁紹等大敵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劉備。”
說著,郭嘉拱了拱手,繼續分析。
“雖說劉備的謀劃,出現諸多的意外,可有一點,主公也不得不承認。”
“若非趙雲率領白馬義從,救援及時,薛仁貴與他麾下的兩萬大軍,肯定能被夏侯惇將軍全數殲滅。”
“如此一來,劉備的謀劃,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劉備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背後替劉備出謀劃策之人,此人的確是一個難能可貴,且有大局觀的人才。”
“加上劉備對陶商恨之入骨,已經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利用劉備對付陶商,遠比殺的劉備,要有用的多。”
郭嘉沉著冷靜,替曹操分析利弊的同時,還在不斷的勸諫曹操。
雖然因為劉備的設計,害死了夏侯惇,讓曹操怒火中燒。
可夏侯惇已經死了。
做再多的事情,也無事無補。
為了一個死去的人,導致曹操全盤戰敗。都處於極度被動狀態。
於曹操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郭嘉要替曹操謀劃的,是整個大局。
而非曹操一時的憤怒,以及出一口惡氣。
曹操並未多說什麽,不斷的踱步徘徊。
顯然是在計較,郭嘉此言的得失。
恰在此時,一斥侯快馬,從徐州方向疾馳而來。
“啟稟主公,大事不妙。”
“徐州牧陶商,聲稱奉天子之命,領徐州、兗州牧。”
“並且傳出天子詔書,主公乃是大漢第一奸臣,囚禁天子,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他已經在下邳,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主公。”
奉天子詔書?
曹操有些懵逼了。
然而當他看到,加蓋皇帝玉璽的聖旨之時,氣得直打哆嗦,吹胡子瞪眼。
“該死的陶商,狗賊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作為從後世來的人,陶商的文學功底,雖不是特別好,
罵人的本事,倒是天下一流。
這篇討伐曹操的檄文,洋洋灑灑,一千多字。
其內容跟曆史上。
官渡前夕,袁紹令主簿陳琳,寫的討賊檄文,有些大同小異。
陶商文學功底,遠不如陳琳。
所寫的檄文,自然沒有那般的浮誇華麗。
可陶商這篇檄文,將曹操所做的惡事,描述的淋漓盡致。
作為敵人,陶商自然不會有任何誇獎曹操的地方,而是幫助曹操,傳揚他的惡名。
尤其是曹操在宛城一戰,一炮害三賢。
因為貪圖張繡嬸嬸的美貌,害死了兒子曹昂、大將典韋,以及侄子曹安民的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諸如,成立摸金校尉,挖墳掘棺,偷取財寶
諸如喜好人妻,霸占下屬妻子。
亦如屠戮百姓,甚至生吃人肉。
諸多事情,全部都被陶商展露出來。
這些事情或真或假,或重或輕。
已經不重要了。
總之一句話。
就是要讓天下人,知曉曹操的惡行,對曹操恨之入骨。
筆筆如刀刃,將曹操醜陋的外表,一刀刀全部割下。
每一個字,都令人蕩氣回腸,熱血沸騰。
別說是那些不知曹操根底之人。
縱然是曹操身旁最親近的人。
看到此等檄文,恐怕都恨不得,將曹操碎屍萬段,使其肉侵其皮。
可郭嘉卻將所有的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
卻剝絲抽繭,將所有的戰報,全部整理出來。
將其中的疑點,也一一解釋出來。
聽到此處,曹操眉頭緊鎖。
也開始思索,郭嘉剛才的言語。
眼神逐漸變得愈發的憤怒,甚至有種想要吃人的生動衝動,
“按照奉孝的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劉備所為,劉備故意設計,暗害了元讓。”
“劉備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在我曹操背後下黑手,他是嫌命太長了。”
得知自己是被劉備暗害的,曹操怒火中燒,幾乎已經衝破天靈蓋。
郭嘉深呼吸一口氣,再次搖頭感歎。
“劉備布置的謀劃,不僅如此,甚至將袁譚、薛仁貴等人,一同算計進去。”
“按照劉備的用意,應該並非是想暗殺夏侯惇,很有可能是想讓夏侯惇被薛仁貴重創,而陳到則是率軍,前去救援夏侯惇,賣夏侯惇一個人情。”
“而劉備則是埋伏在賤命村,打薛仁貴一個措手不及,全殲薛仁貴的大軍。”
“如此一來,既保證消滅了薛仁貴,又能讓夏侯惇以及主公,欠下劉備一個天大的人情。”
“從而讓劉備來到兗州麵見天子之時,愈發的順利。”
雖未至戰場。
郭嘉通過手中僅有的情報,已經將劉備當時的心思,分析的一清二楚。
“劉備雖然做出了一係列的謀劃,他萬萬沒有想到,薛仁貴居然如此的神勇無敵,一人一騎,就突破了劉備的千軍萬馬,有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的本領,更是差點將他本人給斬殺了。”
“他更沒有算到,趙雲會率領著白馬義從,出現在戰場上,打了他劉備一個措手不及。”
“諸多的變故,才會導致劉備的謀劃失敗,更導致了夏侯惇將軍戰死沙場。”
聽到郭嘉如此細致的描述,曹操不由的深呼吸一口氣。
“不管劉備最先謀劃的,究竟是什麽。”
“可正是因為他的陰險狡詐,才會害得元讓戰死沙場。”
“此仇不共戴天,我一定要為元讓報仇雪恨。”
放下戰報之後,郭嘉將目光放在曹操的身上,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報仇雪恨?”
曹操咬牙切齒道:“劉備不是要來許昌,拜見天子嗎,許昌便是他劉備的葬身之處。”
聽聞此言,郭嘉陷入了沉默,並沒有多說什麽。
曹操一臉不解道:“難道奉孝覺得,此時不能夠殺掉劉備嗎。”
郭嘉這才緩緩開口道:“主公,此時即便殺了劉備,頂多是出一口惡氣,於大局而言並沒有任何的好處。”
“倘若讓劉備有任何的察覺,肯定會去投靠袁紹、劉表等人。”
“在下的建議是,先安撫劉備,將其收為己,用待到解決陶商、袁紹等大敵之後,再想辦法解決劉備。”
說著,郭嘉拱了拱手,繼續分析。
“雖說劉備的謀劃,出現諸多的意外,可有一點,主公也不得不承認。”
“若非趙雲率領白馬義從,救援及時,薛仁貴與他麾下的兩萬大軍,肯定能被夏侯惇將軍全數殲滅。”
“如此一來,劉備的謀劃,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劉備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背後替劉備出謀劃策之人,此人的確是一個難能可貴,且有大局觀的人才。”
“加上劉備對陶商恨之入骨,已經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利用劉備對付陶商,遠比殺的劉備,要有用的多。”
郭嘉沉著冷靜,替曹操分析利弊的同時,還在不斷的勸諫曹操。
雖然因為劉備的設計,害死了夏侯惇,讓曹操怒火中燒。
可夏侯惇已經死了。
做再多的事情,也無事無補。
為了一個死去的人,導致曹操全盤戰敗。都處於極度被動狀態。
於曹操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郭嘉要替曹操謀劃的,是整個大局。
而非曹操一時的憤怒,以及出一口惡氣。
曹操並未多說什麽,不斷的踱步徘徊。
顯然是在計較,郭嘉此言的得失。
恰在此時,一斥侯快馬,從徐州方向疾馳而來。
“啟稟主公,大事不妙。”
“徐州牧陶商,聲稱奉天子之命,領徐州、兗州牧。”
“並且傳出天子詔書,主公乃是大漢第一奸臣,囚禁天子,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他已經在下邳,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主公。”
奉天子詔書?
曹操有些懵逼了。
然而當他看到,加蓋皇帝玉璽的聖旨之時,氣得直打哆嗦,吹胡子瞪眼。
“該死的陶商,狗賊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作為從後世來的人,陶商的文學功底,雖不是特別好,
罵人的本事,倒是天下一流。
這篇討伐曹操的檄文,洋洋灑灑,一千多字。
其內容跟曆史上。
官渡前夕,袁紹令主簿陳琳,寫的討賊檄文,有些大同小異。
陶商文學功底,遠不如陳琳。
所寫的檄文,自然沒有那般的浮誇華麗。
可陶商這篇檄文,將曹操所做的惡事,描述的淋漓盡致。
作為敵人,陶商自然不會有任何誇獎曹操的地方,而是幫助曹操,傳揚他的惡名。
尤其是曹操在宛城一戰,一炮害三賢。
因為貪圖張繡嬸嬸的美貌,害死了兒子曹昂、大將典韋,以及侄子曹安民的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諸如,成立摸金校尉,挖墳掘棺,偷取財寶
諸如喜好人妻,霸占下屬妻子。
亦如屠戮百姓,甚至生吃人肉。
諸多事情,全部都被陶商展露出來。
這些事情或真或假,或重或輕。
已經不重要了。
總之一句話。
就是要讓天下人,知曉曹操的惡行,對曹操恨之入骨。
筆筆如刀刃,將曹操醜陋的外表,一刀刀全部割下。
每一個字,都令人蕩氣回腸,熱血沸騰。
別說是那些不知曹操根底之人。
縱然是曹操身旁最親近的人。
看到此等檄文,恐怕都恨不得,將曹操碎屍萬段,使其肉侵其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