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新建


    鄭家確實隻有周蘭知道這個賬本子。


    周蘭在發現賬本子不見後, 就開始疑神疑鬼,能進她房間的無非是家裏這些人,鄭國華和鄭長俊自然不可能, 前者對大哥大嫂尚算尊敬,輕易不到二樓來, 鄭長俊年紀小, 每天就知道儍吃儍喝, 哪裏想到投錢這種事, 至於鄭妮妮,這丫頭心眼多,但周蘭也算是看著她長大的, 覺得她沒這個膽子。


    這麽一想, 家裏會有誰膽大到敢偷東西呢?


    那自然就剩下文秀一個人了。


    但賬本子是隱秘之事,她哪裏敢到處嚷嚷, 隻敢咬死了自己的錢被人偷了。


    文秀也冤枉啊,她雖然道德上有些不地道, 但自詡做人還是有底線的,違法犯罪的事她可不做,現在被人誣賴說是小偷,她可真得快要冤枉死了。


    每天白天的時候, 周蘭都陰惻惻的盯著她,看的鄭國華都沒辦法, 隻要叫她別露麵。


    晚上她想跟鄭國華解釋一下, 結果鄭國華又累的倒頭就睡,對她的話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而且似乎還有被說服的架勢, 有時候她剛一開口, 就被鄭國華給擠兌回來了。


    她心裏委屈,卻無處可訴說,隻能憋在心裏。


    她覺得,再這樣下去,她真的要憋出病來了。


    由於是特殊時期,喪事一切從簡,再加上鄭國強死的不名譽,周蘭的身體也在多次刺激之下急轉直下,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的消瘦和病弱。


    鄭長河和鄭長江兄弟倆暫時不急著回去,而是留在家裏照顧周蘭。


    兄弟倆對文秀向來不算尊重,如今聽了周蘭的話,就愈發的看不上文秀了,每每背著鄭國華對文秀冷言冷語,更叫文秀冷心的是,她的女兒鄭妮妮看見了,竟然連反駁都不敢。


    周蘭病了,自然不能去上班。


    現在兩個兒子都在她跟前,這工作給誰都不好,幹脆將兩個兒子喊道床前來,將事實攤開來說:“……你爸他死的冤枉,我肯定不會這麽算了,早晚這工作我得拿回來,我這身子也幹不了紡織廠的工作,現在,這兩份工作,一份機械廠的,一份紡織廠的,你們自己選。”


    “機械廠的工作肯定要艱難些,你爸的清白還沒恢複,但一旦恢複了,以後工資肯定要高些,紡織廠呢,好就好在能立刻上班,隻是日後工資怕是不高。”


    周蘭將兩個廠子的利弊都給告訴了兩個兒子。


    無論他們怎麽選,最後都怨不得他。


    鄭長河和鄭長江兄弟倆被說的直接愣住了,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周蘭會將自己的工作也給了他們,原本他們已經開始為了鄭國強的工作而暗暗爭鬥了起來,這會兒聽了周蘭這一番話,叫他們頓時羞愧不已,隻覺得自己真不是人,父親屍骨未寒,他們卻差點反目。


    一時間,兄弟倆竟然連看對方的眼睛都不敢。


    周蘭沒看見他們反應,還以為他們兄友弟恭,隻一個勁兒的說著:“不過也別怕,我有的是辦法叫機械廠把你爸的工作給你們。”


    有了周蘭這句保證,兄弟倆稍稍安心。


    等從房間裏出去後,不約而同的一起出了家門,他們得好好商量一下,這兩份工作該怎麽分。


    這邊兄弟倆和好如初,那邊文秀也在打鄭國強工作的心思。


    奈何鄭國華一聽她的打算就滿口拒絕,鄭妮妮又因為偷了錢和票而心虛不已,文秀的想法自然沒人支持,最終隻能把怨憤咽回肚子裏。


    轉而將目光看向鄭妮妮。


    她尋思著,或許可以給鄭妮妮找個婆家,也不要彩禮啥的,隻要一個工作就行。


    鄭家隨著鄭國強的死,一切都恢複了平靜,可公安局那邊卻焦頭爛額,鄭國強死了,凶手卻不是劉大腦袋,而是自殺,當然,鄭國華覺得是他殺,可最恨鄭國強的劉大腦袋那天夜裏被拘留,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


    那麽劉大腦袋就不構成殺人罪,隻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可他又瘋了,這不是他們胡說八道,而是省城來的醫生給下的診斷,說是得了失心瘋。


    劉大腦袋平常隻要劉嫂子在,就很冷靜,看起來和正常人沒區別,但一旦劉嫂子不在,他的攻擊性就特別強,而且還有很嚴重的自殘行為。


    他是故意傷害罪,自然不用槍斃,可要是坐牢的話,對整個監獄係統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而且……


    總不能叫劉嫂子留在監獄裏陪他做牢吧。


    可要是人在牢裏死了,又是他們的失責。


    總而言之,難的很。


    “這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抓起來關著頭疼的是咱們,不關起來,這鄭家不肯,咱們總不能天天把人家夫妻倆管拘留室吧。”


    劉大腦袋對自己打了鄭國強這件事已經忘記了,最近但凡劉嫂子不在,他就鬧騰的更加的凶,拘留室的玻璃都給砸碎了好幾塊。


    心疼啊。


    公安局裏也沒餘糧了啊。


    “去問問鄭家怎麽想的,是繼續往上告,還是說私下了結?”


    大隊長有些煩躁的抓抓頭發。


    其實私心裏,他是不願意放劉大腦袋回家的,這明顯就是個危險分子,情緒十分不穩定,這種人就該找個地方關起來,不該叫他出來禍害人。


    但是呢,看見他和劉嫂子相處的場景,又覺得這男人有些可憐。


    要知道當初他在廠裏也是個能幹人呢,工資可不低。


    所以說,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攪風攪雨……大隊長屬於是相信鄭國強和劉嫂子有一腿的人。


    但相信有啥用?


    悲劇已經發生,兩個破碎的家庭,誰也不得善終。


    鹿仁佳關注完了鄭家發展後,便一門心思的回來建造烘幹房,來的還是上次的兩個老師傅,上回來的不情不願,這次卻是主動請纓。


    張師傅一進門就笑嗬嗬地說道:“本來我們建築站的小年輕都要來的,我尋思著他們懂什麽,我可是有經驗的人,這不,直接就過來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


    更何況本來就沒什麽矛盾:“就等著張師傅你呢,我昨兒個還跟戈壁說,不曉得政府大院的樓完工了沒,張師傅能不能過來呢。”


    “那肯定能啊,那邊慢騰騰的,有的建呢,你這兒活快,我們過來一天也不妨事。”


    “你們可不能敷衍我啊,上次那房子我可是跟不少人誇了你們的好手藝呢。”


    “不得話說欸。”


    張師傅拍胸口保證,然後喝了碗鹿仁佳放了糖的濃豆漿,就開始幹活,鹿仁佳也大房,一包大前門直接放到牆頭,茶葉每個人的瓷缸子裏抓了一把,豆漿更是由他們當水喝,可以說,這條件整個縣城裏都少有。


    張師傅自然盡心幹活。


    尤其中午的時候,他還去之前建造的那個烘幹房門口轉了一圈,發現裏麵多了不少奇怪的裝置,正和他之前建造的烘幹房嚴密的契合在一起,而那正在運作的烘幹爐正發出嗡嗡的聲音,那蓋子上,還有儀表,上麵是一些奇怪的字母,反正張師傅是看不懂。


    原本還以為能攢點兒經驗呢。


    沒想到啊,這烘幹房的水還挺深。


    張師傅的心情頓時低沉了些,不過好在他也沒想過偷學,下午依舊賣力幹活,隻是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回去後就有人找上門來,想要請他去建烘幹房。


    奈何他是真的有心無力,畢竟那烘幹房裏麵的彎彎繞繞,他是真看不懂。


    烘幹房建了幾天,幾個師傅都養胖了,尤其兩個新來的小工,走的時候那叫一個依依不舍,等回了政府大院那邊的工程時,忍不住的就跟同事吹噓了起來。


    這一來二去的,都知道豆腐坊是個肥差了。


    一個個的,巴不得豆腐坊生意更好點兒,到時候再建房子的時候,說什麽他們都要搶著去。


    隻可惜,鹿仁佳絲毫都沒接收到這群瓦匠小工們的殷切期望,因為她已經不打算再擴建豆腐坊了,至少暫時不打算擴建了,新的烘幹房陰幹了幾天後,開始安裝設備,設備填進去後燒了兩爐空爐,便開始投入使用,而豆腐坊這邊,也開始了全天候八小時上班製,工資也一人加了一塊錢,這對這群工人又是一陣激勵。


    尤其是胡嫂子。


    老胡是鋼鐵廠的正式工,早年老縣長在的時候,鋼鐵廠那叫一個風生水起,老胡考進去當了正式工,胡嬸子卻為了照顧孩子,隻找了個豆腐坊的工作,家裏的經濟大權一下子掌握在了老胡手裏。


    老胡愚孝,手裏的錢早年孝順一半個爹媽,剩下的一半才是給的家用。


    胡嬸子省吃省喝的將幾個孩子拉扯大,還都給他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如今才算是直了頭,也就是這空檔,豆腐坊的事業蒸蒸日上,鋼鐵廠那邊卻是一個紕漏接著一個紕漏的出。


    所以家庭地位上自然有了轉變。


    胡嬸子忍了一世,到了這把年紀了,突然翻身做了主人,她當然不可能再同意老胡將一半工資給爹媽了。


    於是這個月剛發了工資,胡嬸子就把錢攥在了手裏,隻給了老胡五塊錢,讓他給爹媽送去。


    老胡不肯,胡嬸子也不勸。


    反正又不是她爹媽。


    雲絲一批一批的產出,送到省城和鄉鎮,還有供銷社裏也隨之上架,每個月月底供銷社固定的雲絲售賣日,家裏有空閑的都早早的排了隊。


    如今雲絲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了必不可少的營養品。


    更別說周邊縣城都沒有,就連省裏都要來訂貨,河東縣老百姓也是與有榮焉,將雲絲直接當成河東縣的特產,所以包雲絲的牛皮紙袋子上貼的就是‘河東雲絲’的商標。


    現在還沒有所謂的商標法。


    但鹿仁佳還是去公安局備了案,而且是以個人名義備案的,省的以後有了商標法後,有人盜用商標,做一些假冒偽劣產品。


    他們是從末世來,從不吝嗇懷疑人的劣根性。


    作者有話說:


    鄭家的心思都不算好。


    第88章 學習


    勞動節之前的幾天是最忙的。


    不僅要忙著廠裏的活兒, 還得忙著家裏的事。


    尤其那些親戚多的,約好了到家裏吃飯的,那些婦女們不僅要忙活廠裏的事, 還要早起去趕黑市買菜,市場裏的菜都是定額的, 需要搶不說, 還要票。


    現在哪家沒有孩子下鄉的?


    但凡家裏有省下來的票, 肯定是要寄給孩子的, 家裏的票不多了,自然就得想辦法,於是黑市就成了一個好的選擇, 尤其豆腐坊每過些日子就有人來送柴火, 那開拖拉機的小夥兒,每次都往柴火裏塞些雞蛋蔬菜啥的, 大家夥兒自己偷偷買,也不聲張, 所以豆腐坊的工人在菜上,實際是不缺的。


    家家戶戶忙的熱火朝天。


    唯獨胡嬸子很是淡然,隻跟拖拉機司機定了四隻公雞,拿到手後都沒回家, 在豆腐坊大門口的車棚子下麵養了兩天,到了勞動節那天早上, 將三個兒媳婦帶了過來, 一人手裏塞了一隻。


    “拿著帶回你們娘家去,咱家也不是什麽富裕人家, 這雞啊, 就算節禮了。”


    胡嬸子這話幾個兒媳婦可不敢應承, 尤其大兒媳和二兒媳,這些年來,婆婆對她們倆也算是慷慨,不僅幫著帶孩子,就連回娘家的禮都準備的好好的,隻不過都是一些糕點餅子之類的,哪裏像今年,居然送一整隻雞。


    一方麵感念婆婆對自己的好,一方麵又覺得婆婆是因為老三娶了媳婦,才這麽大方。


    兩個兒媳心情多少有些複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年代文裏的小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佰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佰裏並收藏穿成年代文裏的小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