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穿成年代文裏的小人物 作者:翟佰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孩子癲癇啊,多大拉。”
那麽多人圍過去,怕是孩子情況不樂觀啊。
“看著十三四歲了,一輩子看來是毀了。”
工作人員的氣憤也就是一時的,最後也是唏噓:“爹媽看著年紀不小了,尤其那個當媽的,頭發都花白了,我聽旁邊人說,她家以前出過事,到現在都沒人肯幫忙,大姑娘還跟人溜掉了,現在老兩口就靠老頭子一個人的工資過日子呢。”
鹿仁佳聽著覺得這劇情有點耳熟。
離開河邊後,鹿仁佳歪了歪身子:“文秀?”
“我估計是的。”
沐戈壁點頭。
鹿仁佳冷笑一聲:“這就是遭報應了。”
有個癲癇兒子,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麽希望了,鄭妮妮這個人又自私的很,富貴時說不定還能幫襯娘家,但是自己手裏本來就不多的時候,想從她身上撈點兒,那也是難上加難了。
作者有話說:
收尾了,準備完結!
第143章 戰鬥
到底是不是文秀, 鹿仁佳也沒去求證。
如今她夫妻和順,家庭幸福,自己還考上了大學, 未來還有一份豆腐事業等她去拚去闖,鹿國平和文秀這對親生父母, 在她這裏早已是過眼雲煙。
而且……知道他們過的不好就行了。
鹿仁佳也沒想過趕盡殺絕, 因為人到了絕路會選擇放棄自己, 他們隻有在這樣無望卻又不絕望的日子裏, 才會堅持的苦熬下去。
有的時候,死亡也是一種解脫。
所以,鹿仁佳從未想過要他們去死, 相反, 她更希望他們能長此以往的,好好的活下去。
小勺好容易適應了王敏不在家的時候。
一眨眼的功夫, 又到了她們開學的時間,這一次姚姥姥可舍不得了, 抱著沐戈壁就是一通哭,她也感覺自己老了,她是真的害怕,害怕孩子們拋下自己越走越遠, 害怕自己越來越老,和孩子們漸行漸遠。
她真的好想跟自己心愛的孫子孫媳在一塊,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沐戈壁和鹿仁佳也紅了眼圈。
可再難受他們還是得走, 他們還有一年整的學業要完成。
但沐戈壁還是做下了個保證:“別怕,姥姥, 一旦我倆工作穩定了下來, 我們就在省城買房子, 到時候將你們接到省城去一塊兒生活。”
“快別胡說了,這房子還能買呢?”
現在可沒有買房政策下來,就算能買,也不能說出來。
“怎麽不能。”
鹿仁佳安慰姚姥姥,又抱了抱小勺:“勺兒在家聽太太話,嬸兒過些天就回來看你。”
小勺不怎麽會說話,卻能聽懂,頓時抱著鹿仁佳的胳膊不撒手。
“聽話,勺兒。”
鹿仁佳不敢掙紮,怕傷了小勺。
最後還是周廠長過來將小勺給抱走了。
夫妻倆又攬著姚姥姥和田雪說了會兒話,到了進站的時間,兩個人才念念不舍的檢票進了站,隻聽見小勺嚎啕大哭的聲音。
聽得人心裏酸酸的難受。
“要實在舍不得,咱們五月一號回來就是了。”
到時候正好期中考試,學校也會放假的。
“咱們還是去找找房子吧,甭管大小,好歹能叫姥姥過去跟咱們住段日子。”鹿仁佳眼圈紅紅的,她並不是個愛哭的性子,但誰看了那離別的場麵,都會忍不住難受的。
說到底,姥姥不是覺得累,隻是想他們了而已。
“等沒課的時候,咱們出去轉轉去。”
沐戈壁也覺得早點買房子比較好,畢竟省會城市都是發展比較快的,現在不想辦法買房子,很可能以後想買都買不起了,書裏可是寫了,鄭妮妮去海市買了一套房子,花了一千多萬呢。
一千多萬,那得多少錢啊。
不過,方智俊也確實是個金娃娃,手段了得。
夫妻倆定下了買房大計,然後便回學校報名去了,已經經曆過兩次開學的他們,現在再麵臨開學也格外的遊刃有餘起來,隻是,在路過光榮榜的時候,卻看見下麵圍了不少人。
鹿仁佳本就是個熱愛湊熱鬧的性格,連忙湊過去。
結果就看見上麵貼著一張報紙。
而且是一張軍報,這種報紙平常是很少會出現在學生手中的,可偏偏,這張報紙就貼在了公告欄上,而報紙的頭版頭條,寫的就是本國與越國在滇省國境線邊上,年初的那一次摩擦。
學生們看的義憤填膺,咬牙切齒的,隻恨不得立刻棄筆從戎,走上戰場,保家衛國。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見凝重。
報紙都能貼到大學校園裏了,估摸著滇省那邊的情況不樂觀,早年幫鄰國驅除侵略者時,就有不少大學生兵上了戰場前線,他們扛著經緯儀和繪圖板,滿臉稚氣的衝向戰場,在炮火中畫出地形輿圖,讓在陌生戰場上毫無優勢的我國戰士們得到了寶貴的地形信息。
若這次還要動手,估計會有更多熱血大學生衝向戰場。
想到這裏,夫妻倆的情緒都有點低落。
他們擔心沐胡楊夫妻倆。
一旦真的爆發衝突,沐胡楊肯定是要上前線的,還有王敏,就算不去前線,估計也會留守大後方,負責治療傷員,最重要的是,王敏真的會願意留在大後方麽?
不會的。
鹿仁佳甚至都能猜測出他們會用怎樣的話術請戰。
事實也確實如此。
王敏和沐胡楊提交參戰申請,理由是他們已經有了孩子,孩子也送去安全的地方,沐胡楊也並非獨生子,他不用擔心父母的養老問題,至於王敏,她是寶貴的醫療兵,她上戰場,才是對戰士們的負責。
其實上前線哪有不害怕的。
申請通過後,夫妻倆回到他們的院子,將家裏的東西打包了一下,全都寄回了家,最後,在一床嶄新的大棉被裏,放上了兩封遺書。
在東西寄走的時候,王敏還另外寫了一封信寄往寧省大學。
鹿仁佳是在半個月後接到這封信的。
在拿到信的一瞬間,她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慌裏慌張的拆了信,就看見信裏王敏娟秀的字體。
信上寫道‘……若是我們當真出了意外,希望你們夫妻能夠收養小勺,希望你們不要告訴小勺真相,希望你們告訴小勺,他是你們親生的……擁有一對能陪伴他學習,陪伴他成長的父母,是小勺最大的幸運。’
信紙上有淚滴,可見王敏寫這封信的時候,情緒也很不穩定。
“戈壁,你看。”
鹿仁佳正慌著呢,就看見沐戈壁跟方智俊一起進了門。
開學後的方智俊變化更大了,身上的衣裳換成了紫紅色的緞麵襯衫,日常穿著西裝褲小皮鞋,頭發也長了,梳成了三七粉,頗有一點斯文敗類的架勢,據說數學係好幾個女同學在追他。
隻可惜神女有心,襄王無意。
方智俊滿心滿眼都是錢,女人,於他來說就是過眼雲煙。
沐戈壁難得見鹿仁佳恐慌,連忙伸手接過信,上下飛速看了一遍,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方智俊本來不該偷看私人信件的。
但沐戈壁卻沒藏著掖著,而是大大方方的將信攤開,方智俊看後,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的憤怒中,他攥著拳頭,咬牙切齒:“要打起來了。”
是啊,要打起來了。
幾天後,廣播裏傳來播音員慷慨激昂的聲音,而此時此刻的沐胡楊夫妻倆已經跨過了邊境線,開始了收割。
這一戰打的很快。
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
當然,不是徹底結束,隻是宣布停止了。
大部隊撤回,隻剩下滇省軍區負責接下來的小形對峙。
但就算如此,夫妻倆還揪心著呢。
隻要沐胡楊和王敏一天不打電報回來,他們都沒辦法放下心來。
又過了大半個月,滇省來了消息。
好消息是,夫妻倆都活著。
壞消息則是,沐胡楊受傷了。
好在不嚴重,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田雪和周廠長就踏上了前往滇省的火車,而姚姥姥則是包袱款款帶著小勺到省城來投奔鹿仁佳他們。
老軍屬王大爺思想覺悟很高,在得知事情真相後,第一時間聯係了自己的一個老朋友,當天下午就拎著小包出去探親去了,將院子留給他們一家幾口。
姚姥姥更老了。
自從收到信開始,到戰役打響,再到撤退後的半個月收到消息,這兩個月的時間,幾乎將姚姥姥的心血都要熬幹了,她是真的怕啊,怕大孫子在戰場上出事。
她還不敢在田雪跟前流露出擔憂來,因為田雪比她更害怕。
所以一下車,看見小孫子小孫媳,姚姥姥再也熬不住了,將孩子王沐戈壁懷裏一丟,自己抱著鹿仁佳嚎啕大哭起來,至於為什麽抱著鹿仁佳,大約是因為她比沐戈壁更有安全感吧。
哭過了,發泄過了,姚姥姥的情緒才穩定了些。
當然,這也是因為:“好在人活著回來了,哪怕因傷退役,回來務農,也比把命丟在外麵強。”
姚姥姥的要求不高,隻想要人活著回來。
隻是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卻一輩子沒能回來。
姚姥姥的想法,又何嚐不是其它軍屬的想法?
“我聽大嫂的意思,傷應該不重。”電報雖然寫的不詳細,但該說的都說了。
那麽多人圍過去,怕是孩子情況不樂觀啊。
“看著十三四歲了,一輩子看來是毀了。”
工作人員的氣憤也就是一時的,最後也是唏噓:“爹媽看著年紀不小了,尤其那個當媽的,頭發都花白了,我聽旁邊人說,她家以前出過事,到現在都沒人肯幫忙,大姑娘還跟人溜掉了,現在老兩口就靠老頭子一個人的工資過日子呢。”
鹿仁佳聽著覺得這劇情有點耳熟。
離開河邊後,鹿仁佳歪了歪身子:“文秀?”
“我估計是的。”
沐戈壁點頭。
鹿仁佳冷笑一聲:“這就是遭報應了。”
有個癲癇兒子,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麽希望了,鄭妮妮這個人又自私的很,富貴時說不定還能幫襯娘家,但是自己手裏本來就不多的時候,想從她身上撈點兒,那也是難上加難了。
作者有話說:
收尾了,準備完結!
第143章 戰鬥
到底是不是文秀, 鹿仁佳也沒去求證。
如今她夫妻和順,家庭幸福,自己還考上了大學, 未來還有一份豆腐事業等她去拚去闖,鹿國平和文秀這對親生父母, 在她這裏早已是過眼雲煙。
而且……知道他們過的不好就行了。
鹿仁佳也沒想過趕盡殺絕, 因為人到了絕路會選擇放棄自己, 他們隻有在這樣無望卻又不絕望的日子裏, 才會堅持的苦熬下去。
有的時候,死亡也是一種解脫。
所以,鹿仁佳從未想過要他們去死, 相反, 她更希望他們能長此以往的,好好的活下去。
小勺好容易適應了王敏不在家的時候。
一眨眼的功夫, 又到了她們開學的時間,這一次姚姥姥可舍不得了, 抱著沐戈壁就是一通哭,她也感覺自己老了,她是真的害怕,害怕孩子們拋下自己越走越遠, 害怕自己越來越老,和孩子們漸行漸遠。
她真的好想跟自己心愛的孫子孫媳在一塊,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沐戈壁和鹿仁佳也紅了眼圈。
可再難受他們還是得走, 他們還有一年整的學業要完成。
但沐戈壁還是做下了個保證:“別怕,姥姥, 一旦我倆工作穩定了下來, 我們就在省城買房子, 到時候將你們接到省城去一塊兒生活。”
“快別胡說了,這房子還能買呢?”
現在可沒有買房政策下來,就算能買,也不能說出來。
“怎麽不能。”
鹿仁佳安慰姚姥姥,又抱了抱小勺:“勺兒在家聽太太話,嬸兒過些天就回來看你。”
小勺不怎麽會說話,卻能聽懂,頓時抱著鹿仁佳的胳膊不撒手。
“聽話,勺兒。”
鹿仁佳不敢掙紮,怕傷了小勺。
最後還是周廠長過來將小勺給抱走了。
夫妻倆又攬著姚姥姥和田雪說了會兒話,到了進站的時間,兩個人才念念不舍的檢票進了站,隻聽見小勺嚎啕大哭的聲音。
聽得人心裏酸酸的難受。
“要實在舍不得,咱們五月一號回來就是了。”
到時候正好期中考試,學校也會放假的。
“咱們還是去找找房子吧,甭管大小,好歹能叫姥姥過去跟咱們住段日子。”鹿仁佳眼圈紅紅的,她並不是個愛哭的性子,但誰看了那離別的場麵,都會忍不住難受的。
說到底,姥姥不是覺得累,隻是想他們了而已。
“等沒課的時候,咱們出去轉轉去。”
沐戈壁也覺得早點買房子比較好,畢竟省會城市都是發展比較快的,現在不想辦法買房子,很可能以後想買都買不起了,書裏可是寫了,鄭妮妮去海市買了一套房子,花了一千多萬呢。
一千多萬,那得多少錢啊。
不過,方智俊也確實是個金娃娃,手段了得。
夫妻倆定下了買房大計,然後便回學校報名去了,已經經曆過兩次開學的他們,現在再麵臨開學也格外的遊刃有餘起來,隻是,在路過光榮榜的時候,卻看見下麵圍了不少人。
鹿仁佳本就是個熱愛湊熱鬧的性格,連忙湊過去。
結果就看見上麵貼著一張報紙。
而且是一張軍報,這種報紙平常是很少會出現在學生手中的,可偏偏,這張報紙就貼在了公告欄上,而報紙的頭版頭條,寫的就是本國與越國在滇省國境線邊上,年初的那一次摩擦。
學生們看的義憤填膺,咬牙切齒的,隻恨不得立刻棄筆從戎,走上戰場,保家衛國。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見凝重。
報紙都能貼到大學校園裏了,估摸著滇省那邊的情況不樂觀,早年幫鄰國驅除侵略者時,就有不少大學生兵上了戰場前線,他們扛著經緯儀和繪圖板,滿臉稚氣的衝向戰場,在炮火中畫出地形輿圖,讓在陌生戰場上毫無優勢的我國戰士們得到了寶貴的地形信息。
若這次還要動手,估計會有更多熱血大學生衝向戰場。
想到這裏,夫妻倆的情緒都有點低落。
他們擔心沐胡楊夫妻倆。
一旦真的爆發衝突,沐胡楊肯定是要上前線的,還有王敏,就算不去前線,估計也會留守大後方,負責治療傷員,最重要的是,王敏真的會願意留在大後方麽?
不會的。
鹿仁佳甚至都能猜測出他們會用怎樣的話術請戰。
事實也確實如此。
王敏和沐胡楊提交參戰申請,理由是他們已經有了孩子,孩子也送去安全的地方,沐胡楊也並非獨生子,他不用擔心父母的養老問題,至於王敏,她是寶貴的醫療兵,她上戰場,才是對戰士們的負責。
其實上前線哪有不害怕的。
申請通過後,夫妻倆回到他們的院子,將家裏的東西打包了一下,全都寄回了家,最後,在一床嶄新的大棉被裏,放上了兩封遺書。
在東西寄走的時候,王敏還另外寫了一封信寄往寧省大學。
鹿仁佳是在半個月後接到這封信的。
在拿到信的一瞬間,她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慌裏慌張的拆了信,就看見信裏王敏娟秀的字體。
信上寫道‘……若是我們當真出了意外,希望你們夫妻能夠收養小勺,希望你們不要告訴小勺真相,希望你們告訴小勺,他是你們親生的……擁有一對能陪伴他學習,陪伴他成長的父母,是小勺最大的幸運。’
信紙上有淚滴,可見王敏寫這封信的時候,情緒也很不穩定。
“戈壁,你看。”
鹿仁佳正慌著呢,就看見沐戈壁跟方智俊一起進了門。
開學後的方智俊變化更大了,身上的衣裳換成了紫紅色的緞麵襯衫,日常穿著西裝褲小皮鞋,頭發也長了,梳成了三七粉,頗有一點斯文敗類的架勢,據說數學係好幾個女同學在追他。
隻可惜神女有心,襄王無意。
方智俊滿心滿眼都是錢,女人,於他來說就是過眼雲煙。
沐戈壁難得見鹿仁佳恐慌,連忙伸手接過信,上下飛速看了一遍,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方智俊本來不該偷看私人信件的。
但沐戈壁卻沒藏著掖著,而是大大方方的將信攤開,方智俊看後,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的憤怒中,他攥著拳頭,咬牙切齒:“要打起來了。”
是啊,要打起來了。
幾天後,廣播裏傳來播音員慷慨激昂的聲音,而此時此刻的沐胡楊夫妻倆已經跨過了邊境線,開始了收割。
這一戰打的很快。
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
當然,不是徹底結束,隻是宣布停止了。
大部隊撤回,隻剩下滇省軍區負責接下來的小形對峙。
但就算如此,夫妻倆還揪心著呢。
隻要沐胡楊和王敏一天不打電報回來,他們都沒辦法放下心來。
又過了大半個月,滇省來了消息。
好消息是,夫妻倆都活著。
壞消息則是,沐胡楊受傷了。
好在不嚴重,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田雪和周廠長就踏上了前往滇省的火車,而姚姥姥則是包袱款款帶著小勺到省城來投奔鹿仁佳他們。
老軍屬王大爺思想覺悟很高,在得知事情真相後,第一時間聯係了自己的一個老朋友,當天下午就拎著小包出去探親去了,將院子留給他們一家幾口。
姚姥姥更老了。
自從收到信開始,到戰役打響,再到撤退後的半個月收到消息,這兩個月的時間,幾乎將姚姥姥的心血都要熬幹了,她是真的怕啊,怕大孫子在戰場上出事。
她還不敢在田雪跟前流露出擔憂來,因為田雪比她更害怕。
所以一下車,看見小孫子小孫媳,姚姥姥再也熬不住了,將孩子王沐戈壁懷裏一丟,自己抱著鹿仁佳嚎啕大哭起來,至於為什麽抱著鹿仁佳,大約是因為她比沐戈壁更有安全感吧。
哭過了,發泄過了,姚姥姥的情緒才穩定了些。
當然,這也是因為:“好在人活著回來了,哪怕因傷退役,回來務農,也比把命丟在外麵強。”
姚姥姥的要求不高,隻想要人活著回來。
隻是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卻一輩子沒能回來。
姚姥姥的想法,又何嚐不是其它軍屬的想法?
“我聽大嫂的意思,傷應該不重。”電報雖然寫的不詳細,但該說的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