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瀾微怔,心中驚疑。
第三杖,陳鬆墨以更凶的力道,狠狠揮下鐵梨木軍杖。
這一記,半分痛感都沒有。仿佛將要打下來時力道都被卸去。
沈瀾已然心中有數,隻覺平日裏給親衛的消暑湯水、四季節禮、年關診脈都沒白給,便頗為感激地抬頭看了眼陳鬆墨,又裝出一副勉力忍痛的樣子,甚至到了第四杖、第五杖時,還呼痛一聲。
“爺,打完了。”語罷,陳鬆墨喘了幾口粗氣,抹了把汗,仿佛累壞了的樣子。
裴慎冷哼一聲,心知肚明第一杖的力道不過三分,他未曾製止,更不曾叫陳鬆墨狠狠打,陳鬆墨這才有膽子越打越輕,到了後幾杖,表情凶狠,實則半分力道都無。
隻是明知陳鬆墨弄鬼,裴慎到底沒揭穿,心思複雜的站在原地看著沈瀾。
她隻穿了件薄春衫,夜深露寒,涼意逼人,加之又是被嚇,又是被打,難免臉色虛白。
見她艱難的從凳子上起身,似弱柳輕紅,單薄羸弱的站在那裏,煞白著臉,唇瓣被咬的殷紅如血,寒風透體而過,便微微顫抖起來,看著好不可憐。
裴慎一時間心生憐惜,暗道你與她置什麽氣,性子擰慢慢教就是了,何至於此,便開口道:“沁芳,你可知錯?”
這五杖下來,翠微和念春已是哀嚎痛哭,皮開肉綻,隻沈瀾被放水,連個油皮都沒破,若細細算來,大約疼上一兩天便能行走自如。
沈瀾已不願再跟裴慎擰巴,以免拂了陳鬆墨好意,隻低頭道:“爺,奴婢知錯,望爺寬恕。”
裴慎見她軟聲軟語求饒,心裏怒氣盡消,又思及裴延,便說道:“這幾日你不必出存厚堂,且在院中養傷。”
沈瀾點頭稱是,正好,可以避開裴延。
第23章
見三個大丫鬟都挨了打, 俱是皮開肉綻, 院中眾仆婢被唬得屏聲息氣,噤若寒蟬。
裴慎冷眼掃過, 隻沉聲道:“我素日裏外放, 鮮少歸家。以至於這院子裏沒規沒矩的。若日後再無故起口角紛爭,便不止五杖了。”
念春和翠微被兩個小丫鬟攙扶著,聞言隻眼中含淚, 與眾仆婢一同稱是。
裴慎擺擺手, 眾人這才告退。也不敢發出響動, 隻悄沒聲地散去。
月涼如水,沈瀾隻覺夜風料峭, 翠袖輕薄,稍有幾分寒涼之意。見她於夜風中微微顫抖, 裴慎便取下身上寶藍道袍, 遞過去:“披上罷。”
沈瀾愕然,一時腦中思緒百轉千回, 隻垂下頭去:“爺,奴婢不冷。”他們不過是主仆關係,怎能穿裴慎衣物,太過親密。
裴慎被氣笑,隻蹙眉道:“你不冷?麵白如紙,一點人氣都沒有。叫什麽沁芳,改叫知白罷。”
沈瀾無奈,隻好接過道袍。見裴慎一動不動,隻看著她, 又隻能披上。
那道袍是鬆江嘉定斜紋布, 質地細密, 似絨非絨,極適宜春夏禦寒。沈瀾一披上,透骨的寒意稍去,身子也漸漸暖和起來。
沈瀾道:“多謝爺恩賞。”
裴慎不語,隻微微發怔,他肩寬背闊,身量又高,那道袍也寬大,下擺、袖口俱垂了一截,幾乎將她整個人都裹了進去。
他的衣衫裹著沁芳。
思及此處,裴慎呼吸發緊,隻站在原地緩了緩,這才袖手道:“夜深了,你且回房歇著去。”
沈瀾應了一聲。傷處雖未出血破皮,多半也起了一道血檁子,行步之間傷處略有牽扯,難免有幾分痛意,便隻好小步慢移,轉身回房。
剛進房飲了杯茶水,便有個小丫鬟捏著一個翠青釉三係蓋罐,匆匆前來,隻說道:“沁芳姐姐,爺叫我送了藥來,說是拿三七、桃仁、冰片製的傷藥,舒筋活絡化瘀,叫我給姐姐抹開。”說著,便將傷藥罐遞給沈瀾。
沈瀾接過來,開蓋,隻見罐中脂膏質地細膩勻稱,色白如玉,其香清苦,當是上等的傷藥。
“念春和翠微那裏可有?”沈瀾問。
小丫鬟懵懵懂懂搖了搖頭,沈瀾疲憊道:“你去將我桌上兩個魚藻紋蓋罐取來。”
待小丫鬟取來了,沈瀾分裝了大半傷藥,又給了她幾文錢,請她去給念春、翠微送藥,再去廚房打盆井水來。夜間井水寒涼,勉強用作冷敷。
今天白日從錢婆子來存厚堂開始,到如今挨了一通打為止,波折頻頻,無有片刻停歇。
沈瀾已是疲憊至極,以棉帕冷敷後上了藥,痛處稍緩,便拂下素白帳幔,趴在石藍貯絲軟枕上,兀自昏沉睡去。
或許是冷敷及時,或許是傷藥起了作用,沈瀾傷勢好的極快,沒兩天就好了。
隻翠微和念春還躺在床上,少了兩個丫鬟,沈瀾的工作便繁重起來。
這一日,沈瀾點起一支鵝梨帳中香,正要置入象牙雕梅雀香筒中,閑坐案前讀書的裴慎忽起身,遞來一隻剔紅梅花盒:“且打開看看。”
沈瀾微怔,隻開了盒蓋,見數朵絨花團團簇簇排列其中,鮮妍明媚,姹紫嫣紅,光是沈瀾認得的,就有七八種,昌州海棠、紅白葉、玉丹、碧桃、綠萼……林林總總,足有二十幾朵。
“爺,可是要我收起來?”沈瀾會意,接過剔紅盒,便要放去大漆鑲嵌雕方角櫃中。
裴慎一時愕然,隻沒好氣的笑罵道:“我好心好意賞你幾朵絨花戴戴,你存起來做甚?”
沈瀾捧著剔紅盒,驚訝道:“這是給我的?”
絨花價貴,這二十幾朵絨花樣式時新,手藝精巧,且料子也好,俱是蠶絲製成,外頭買少說也要幾十兩。
“爺,無功不受祿。”沈瀾猶豫片刻,到底拒絕了,“我上回說要買絨花,不過是為四太太一事稍作遮掩罷了,非是真的要買絨花。”
裴慎笑道:“既給了你,便是你的了。”語罷,又意味深長道,“你當知道我祖籍南京,南京有個習俗,隻說女子出嫁時要戴絨花,寓意榮華。你將來嫁人,自可頭戴絨花出嫁。”
此話何意?沈瀾心中微顫,正疑心裴慎是否要將她配人,聞言便勉強笑道:“爺怎麽說這個?莫不是要將奴婢嫁出去?”
裴慎笑:“十八歲了還不成婚,難不成想熬到桃李之年?”
沈瀾小心試探:“十八還是二十都好,隻是得等我銷去奴籍出了府,置辦一份家業,再尋婚配。”
裴慎嗤笑:“你一介女子,柔弱嬌怯,無枝可依,還想置辦什麽家業?”
沈瀾非但沒覺得受屈辱,反而異常歡喜。裴慎沒反駁銷去奴籍出府一事!
她心中雀躍,正要張口,裴慎又道:“至於出府,你出去做甚?”
沈瀾臉一白,方才的喜悅消失的無影無蹤。她立在原地,隻覺周身寒氣砭骨,似有朔風如刀,叫她遍體生涼,心中淒惶。
裴慎竟要她當一輩子奴才。
“臉怎麽這麽白?”裴慎蹙眉道,“傷還未好?”
沈瀾心道當一輩子奴才,還不如當一輩子逃奴呢,便強忍著淒鬱與憤懣,試探道:“爺,我若不出府,莫不是要配個小廝?”
聽她這問,裴慎心中不愉,哪裏有女兒家半分都不害臊,竟親口問自己婚事的。到底是瘦馬出身,又被那鴇母教養長大,淨是些浮浪之氣。
轉念又想起裴延那些“檀郎”、“燕好”之語,明知她當時必是被裴延絆住,虛與委蛇罷了,可心中到底煩悶,便不耐煩道:“吩咐你什麽去做便是,哪來的那麽多問題。”
又吩咐道:“明日你隨我出府,去靈霞寺禮佛。輕車簡行,東西不必多,去去就回。”語罷,拂袖離去。
沈瀾盯著手中剔紅盒,越發煩悶,站了許久,長舒出一口鬱氣。
無論裴慎是麗嘉要將她配給小廝,還是送給裴延,又或者是贈予其餘上峰同僚下屬,隻有一條是必要做的。
早日脫離國公府。
作者有話說:
文中提到的花卉、香筒出自《長物誌》
絨花始於唐,在明、清高速發展,目前是非遺文化。
第24章
第二天, 沈瀾帶上一套素白中單、柳青潞綢直綴以作換洗, 又將梅蘇丸、金瘡藥、定心丸等俱裝入一隻楠木雕花箱中,便跟著裴慎上了一輛雕花飾錦, 朱頂清漆的馬車。
車身刷著上好的桐油, 側壁隱藏著梅雕多寶格,存放著蜜餞幹棗、榛鬆果仁、石榴橄欖、蜜絛環等等。
沈瀾正奇怪裴慎素來不愛茶點零嘴,嫌棄甜膩, 為何吩咐人在車上放這些。誰知裴慎見她進來了, 便吩咐道:“一大早起來, 沒吃東西,墊墊肚子罷。”
沈瀾應了一聲, 不好吃帶核的、帶皮的、掉渣的,便取了幾顆柳葉糖甜甜嘴。
見她這般, 裴慎忽笑道:“我原也不該在車裏坐的, 該在車外騎馬才是。”
沈瀾微怔,頗為詫異地望著裴慎。這是何意?
郎騎青驄馬, 妾乘油壁車,郎意濃,妾意濃,相逢靈霞中。
裴慎心裏想著這些,卻隻笑笑,車上不好讀書,便隨意望著沈瀾不說話了。
沈瀾心裏發怵,隻覺口中甜滋滋的柳葉糖無甚味道,如坐針氈地熬到了靈霞寺。
裴慎帶著沈瀾下了車, 林秉忠和陳鬆墨也一左一右從車轅上跳下來。
靈霞寺是京都附近大寺, 便是建於靈霞山山頂, 也一樣香火旺盛,人聲鼎沸。
上山的青石階綿長至山頂,積年累月受風吹雨打,為人踩踏,早已光潔如鏡,連苔痕都無一絲。
一路行來,周遭遍栽槐鬆,值此五月,槐鬆正翠,冠蓋如林,風煙輕,雲靄淨,草色蒼潤,野花雜秀,時有蜂簇其上,泛著自然的野趣。
沈瀾望著許久未見的秀色,心情大好,便跟著裴慎一同上了青石階。
裴慎、林秉忠、陳鬆墨三人俱是習武出身,獨沈瀾一個弱女子,隻走了幾十階便氣喘籲籲。
沈瀾一麵想著幾十階都快上到三樓了,氣喘籲籲也不怪她,一麵又覺得這眼前長不見底的台階何時是個頭,也不知裴慎為何非要讓她同來?
見她這般,裴慎蹙眉道:“可要用籃輿?”
富貴人家來登靈霞寺,決計不會自行登山,必是叫家中仆婢抬著轎子上山。
這青石路上,除了行人,時不時有仆婢抬著綠泥金頂大轎、雕花朱漆藍泥轎拾級而上,還可從山下雇些人抬著藍布小轎上山。
沈瀾連忙搖頭:“多謝爺體恤,不必了。”她一個奴婢,裴慎都不坐轎,她敢坐?嫌棄自己命太長了嗎?
裴慎便看她兩眼,隻慢悠悠搖晃著手中灑金川扇,陪著她一點點磨蹭上山。
他不走,林秉忠和陳鬆墨哪裏好走,一行四人俱慢吞吞爬山。
沈瀾心裏一陣陣寒意,這與籃輿一樣,她是什麽身份?裴慎做主子的,為何要體恤她呢?
好不容易爬上了山,但見佛寺建於山頂,雲遮霧繞之下俯瞰群山。明瓦朱漆,珠宮貝闕,石欄杆,菱花窗,回文萬字,幡幢重重。
見裴慎衣著不凡,便有一著皂色僧衣的小沙彌來引路,帶他們進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供奉著結跏趺坐的釋迦牟尼佛像,寶相莊嚴,慈和悲憫。殿內人來人往,有善男信女許願求簽,有僧人立於一旁為信善解簽,煙火繚繞,一派繁華之景。
裴慎既來了佛寺,便意思意思拜了拜。又示意沈瀾、陳鬆墨、林秉忠三人去拜一拜。
沈瀾抬眼望去,見那大佛清淨莊嚴,慈眉善目的樣子,隻怔怔立在佛像前,愣了半晌,到底闔眼,雙手合十,跪於蒲團之上,誠心誠意許願。
——大慈大悲菩薩,信女沈瀾若得歸故裏,必為佛祖重塑金身。
第三杖,陳鬆墨以更凶的力道,狠狠揮下鐵梨木軍杖。
這一記,半分痛感都沒有。仿佛將要打下來時力道都被卸去。
沈瀾已然心中有數,隻覺平日裏給親衛的消暑湯水、四季節禮、年關診脈都沒白給,便頗為感激地抬頭看了眼陳鬆墨,又裝出一副勉力忍痛的樣子,甚至到了第四杖、第五杖時,還呼痛一聲。
“爺,打完了。”語罷,陳鬆墨喘了幾口粗氣,抹了把汗,仿佛累壞了的樣子。
裴慎冷哼一聲,心知肚明第一杖的力道不過三分,他未曾製止,更不曾叫陳鬆墨狠狠打,陳鬆墨這才有膽子越打越輕,到了後幾杖,表情凶狠,實則半分力道都無。
隻是明知陳鬆墨弄鬼,裴慎到底沒揭穿,心思複雜的站在原地看著沈瀾。
她隻穿了件薄春衫,夜深露寒,涼意逼人,加之又是被嚇,又是被打,難免臉色虛白。
見她艱難的從凳子上起身,似弱柳輕紅,單薄羸弱的站在那裏,煞白著臉,唇瓣被咬的殷紅如血,寒風透體而過,便微微顫抖起來,看著好不可憐。
裴慎一時間心生憐惜,暗道你與她置什麽氣,性子擰慢慢教就是了,何至於此,便開口道:“沁芳,你可知錯?”
這五杖下來,翠微和念春已是哀嚎痛哭,皮開肉綻,隻沈瀾被放水,連個油皮都沒破,若細細算來,大約疼上一兩天便能行走自如。
沈瀾已不願再跟裴慎擰巴,以免拂了陳鬆墨好意,隻低頭道:“爺,奴婢知錯,望爺寬恕。”
裴慎見她軟聲軟語求饒,心裏怒氣盡消,又思及裴延,便說道:“這幾日你不必出存厚堂,且在院中養傷。”
沈瀾點頭稱是,正好,可以避開裴延。
第23章
見三個大丫鬟都挨了打, 俱是皮開肉綻, 院中眾仆婢被唬得屏聲息氣,噤若寒蟬。
裴慎冷眼掃過, 隻沉聲道:“我素日裏外放, 鮮少歸家。以至於這院子裏沒規沒矩的。若日後再無故起口角紛爭,便不止五杖了。”
念春和翠微被兩個小丫鬟攙扶著,聞言隻眼中含淚, 與眾仆婢一同稱是。
裴慎擺擺手, 眾人這才告退。也不敢發出響動, 隻悄沒聲地散去。
月涼如水,沈瀾隻覺夜風料峭, 翠袖輕薄,稍有幾分寒涼之意。見她於夜風中微微顫抖, 裴慎便取下身上寶藍道袍, 遞過去:“披上罷。”
沈瀾愕然,一時腦中思緒百轉千回, 隻垂下頭去:“爺,奴婢不冷。”他們不過是主仆關係,怎能穿裴慎衣物,太過親密。
裴慎被氣笑,隻蹙眉道:“你不冷?麵白如紙,一點人氣都沒有。叫什麽沁芳,改叫知白罷。”
沈瀾無奈,隻好接過道袍。見裴慎一動不動,隻看著她, 又隻能披上。
那道袍是鬆江嘉定斜紋布, 質地細密, 似絨非絨,極適宜春夏禦寒。沈瀾一披上,透骨的寒意稍去,身子也漸漸暖和起來。
沈瀾道:“多謝爺恩賞。”
裴慎不語,隻微微發怔,他肩寬背闊,身量又高,那道袍也寬大,下擺、袖口俱垂了一截,幾乎將她整個人都裹了進去。
他的衣衫裹著沁芳。
思及此處,裴慎呼吸發緊,隻站在原地緩了緩,這才袖手道:“夜深了,你且回房歇著去。”
沈瀾應了一聲。傷處雖未出血破皮,多半也起了一道血檁子,行步之間傷處略有牽扯,難免有幾分痛意,便隻好小步慢移,轉身回房。
剛進房飲了杯茶水,便有個小丫鬟捏著一個翠青釉三係蓋罐,匆匆前來,隻說道:“沁芳姐姐,爺叫我送了藥來,說是拿三七、桃仁、冰片製的傷藥,舒筋活絡化瘀,叫我給姐姐抹開。”說著,便將傷藥罐遞給沈瀾。
沈瀾接過來,開蓋,隻見罐中脂膏質地細膩勻稱,色白如玉,其香清苦,當是上等的傷藥。
“念春和翠微那裏可有?”沈瀾問。
小丫鬟懵懵懂懂搖了搖頭,沈瀾疲憊道:“你去將我桌上兩個魚藻紋蓋罐取來。”
待小丫鬟取來了,沈瀾分裝了大半傷藥,又給了她幾文錢,請她去給念春、翠微送藥,再去廚房打盆井水來。夜間井水寒涼,勉強用作冷敷。
今天白日從錢婆子來存厚堂開始,到如今挨了一通打為止,波折頻頻,無有片刻停歇。
沈瀾已是疲憊至極,以棉帕冷敷後上了藥,痛處稍緩,便拂下素白帳幔,趴在石藍貯絲軟枕上,兀自昏沉睡去。
或許是冷敷及時,或許是傷藥起了作用,沈瀾傷勢好的極快,沒兩天就好了。
隻翠微和念春還躺在床上,少了兩個丫鬟,沈瀾的工作便繁重起來。
這一日,沈瀾點起一支鵝梨帳中香,正要置入象牙雕梅雀香筒中,閑坐案前讀書的裴慎忽起身,遞來一隻剔紅梅花盒:“且打開看看。”
沈瀾微怔,隻開了盒蓋,見數朵絨花團團簇簇排列其中,鮮妍明媚,姹紫嫣紅,光是沈瀾認得的,就有七八種,昌州海棠、紅白葉、玉丹、碧桃、綠萼……林林總總,足有二十幾朵。
“爺,可是要我收起來?”沈瀾會意,接過剔紅盒,便要放去大漆鑲嵌雕方角櫃中。
裴慎一時愕然,隻沒好氣的笑罵道:“我好心好意賞你幾朵絨花戴戴,你存起來做甚?”
沈瀾捧著剔紅盒,驚訝道:“這是給我的?”
絨花價貴,這二十幾朵絨花樣式時新,手藝精巧,且料子也好,俱是蠶絲製成,外頭買少說也要幾十兩。
“爺,無功不受祿。”沈瀾猶豫片刻,到底拒絕了,“我上回說要買絨花,不過是為四太太一事稍作遮掩罷了,非是真的要買絨花。”
裴慎笑道:“既給了你,便是你的了。”語罷,又意味深長道,“你當知道我祖籍南京,南京有個習俗,隻說女子出嫁時要戴絨花,寓意榮華。你將來嫁人,自可頭戴絨花出嫁。”
此話何意?沈瀾心中微顫,正疑心裴慎是否要將她配人,聞言便勉強笑道:“爺怎麽說這個?莫不是要將奴婢嫁出去?”
裴慎笑:“十八歲了還不成婚,難不成想熬到桃李之年?”
沈瀾小心試探:“十八還是二十都好,隻是得等我銷去奴籍出了府,置辦一份家業,再尋婚配。”
裴慎嗤笑:“你一介女子,柔弱嬌怯,無枝可依,還想置辦什麽家業?”
沈瀾非但沒覺得受屈辱,反而異常歡喜。裴慎沒反駁銷去奴籍出府一事!
她心中雀躍,正要張口,裴慎又道:“至於出府,你出去做甚?”
沈瀾臉一白,方才的喜悅消失的無影無蹤。她立在原地,隻覺周身寒氣砭骨,似有朔風如刀,叫她遍體生涼,心中淒惶。
裴慎竟要她當一輩子奴才。
“臉怎麽這麽白?”裴慎蹙眉道,“傷還未好?”
沈瀾心道當一輩子奴才,還不如當一輩子逃奴呢,便強忍著淒鬱與憤懣,試探道:“爺,我若不出府,莫不是要配個小廝?”
聽她這問,裴慎心中不愉,哪裏有女兒家半分都不害臊,竟親口問自己婚事的。到底是瘦馬出身,又被那鴇母教養長大,淨是些浮浪之氣。
轉念又想起裴延那些“檀郎”、“燕好”之語,明知她當時必是被裴延絆住,虛與委蛇罷了,可心中到底煩悶,便不耐煩道:“吩咐你什麽去做便是,哪來的那麽多問題。”
又吩咐道:“明日你隨我出府,去靈霞寺禮佛。輕車簡行,東西不必多,去去就回。”語罷,拂袖離去。
沈瀾盯著手中剔紅盒,越發煩悶,站了許久,長舒出一口鬱氣。
無論裴慎是麗嘉要將她配給小廝,還是送給裴延,又或者是贈予其餘上峰同僚下屬,隻有一條是必要做的。
早日脫離國公府。
作者有話說:
文中提到的花卉、香筒出自《長物誌》
絨花始於唐,在明、清高速發展,目前是非遺文化。
第24章
第二天, 沈瀾帶上一套素白中單、柳青潞綢直綴以作換洗, 又將梅蘇丸、金瘡藥、定心丸等俱裝入一隻楠木雕花箱中,便跟著裴慎上了一輛雕花飾錦, 朱頂清漆的馬車。
車身刷著上好的桐油, 側壁隱藏著梅雕多寶格,存放著蜜餞幹棗、榛鬆果仁、石榴橄欖、蜜絛環等等。
沈瀾正奇怪裴慎素來不愛茶點零嘴,嫌棄甜膩, 為何吩咐人在車上放這些。誰知裴慎見她進來了, 便吩咐道:“一大早起來, 沒吃東西,墊墊肚子罷。”
沈瀾應了一聲, 不好吃帶核的、帶皮的、掉渣的,便取了幾顆柳葉糖甜甜嘴。
見她這般, 裴慎忽笑道:“我原也不該在車裏坐的, 該在車外騎馬才是。”
沈瀾微怔,頗為詫異地望著裴慎。這是何意?
郎騎青驄馬, 妾乘油壁車,郎意濃,妾意濃,相逢靈霞中。
裴慎心裏想著這些,卻隻笑笑,車上不好讀書,便隨意望著沈瀾不說話了。
沈瀾心裏發怵,隻覺口中甜滋滋的柳葉糖無甚味道,如坐針氈地熬到了靈霞寺。
裴慎帶著沈瀾下了車, 林秉忠和陳鬆墨也一左一右從車轅上跳下來。
靈霞寺是京都附近大寺, 便是建於靈霞山山頂, 也一樣香火旺盛,人聲鼎沸。
上山的青石階綿長至山頂,積年累月受風吹雨打,為人踩踏,早已光潔如鏡,連苔痕都無一絲。
一路行來,周遭遍栽槐鬆,值此五月,槐鬆正翠,冠蓋如林,風煙輕,雲靄淨,草色蒼潤,野花雜秀,時有蜂簇其上,泛著自然的野趣。
沈瀾望著許久未見的秀色,心情大好,便跟著裴慎一同上了青石階。
裴慎、林秉忠、陳鬆墨三人俱是習武出身,獨沈瀾一個弱女子,隻走了幾十階便氣喘籲籲。
沈瀾一麵想著幾十階都快上到三樓了,氣喘籲籲也不怪她,一麵又覺得這眼前長不見底的台階何時是個頭,也不知裴慎為何非要讓她同來?
見她這般,裴慎蹙眉道:“可要用籃輿?”
富貴人家來登靈霞寺,決計不會自行登山,必是叫家中仆婢抬著轎子上山。
這青石路上,除了行人,時不時有仆婢抬著綠泥金頂大轎、雕花朱漆藍泥轎拾級而上,還可從山下雇些人抬著藍布小轎上山。
沈瀾連忙搖頭:“多謝爺體恤,不必了。”她一個奴婢,裴慎都不坐轎,她敢坐?嫌棄自己命太長了嗎?
裴慎便看她兩眼,隻慢悠悠搖晃著手中灑金川扇,陪著她一點點磨蹭上山。
他不走,林秉忠和陳鬆墨哪裏好走,一行四人俱慢吞吞爬山。
沈瀾心裏一陣陣寒意,這與籃輿一樣,她是什麽身份?裴慎做主子的,為何要體恤她呢?
好不容易爬上了山,但見佛寺建於山頂,雲遮霧繞之下俯瞰群山。明瓦朱漆,珠宮貝闕,石欄杆,菱花窗,回文萬字,幡幢重重。
見裴慎衣著不凡,便有一著皂色僧衣的小沙彌來引路,帶他們進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供奉著結跏趺坐的釋迦牟尼佛像,寶相莊嚴,慈和悲憫。殿內人來人往,有善男信女許願求簽,有僧人立於一旁為信善解簽,煙火繚繞,一派繁華之景。
裴慎既來了佛寺,便意思意思拜了拜。又示意沈瀾、陳鬆墨、林秉忠三人去拜一拜。
沈瀾抬眼望去,見那大佛清淨莊嚴,慈眉善目的樣子,隻怔怔立在佛像前,愣了半晌,到底闔眼,雙手合十,跪於蒲團之上,誠心誠意許願。
——大慈大悲菩薩,信女沈瀾若得歸故裏,必為佛祖重塑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