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回事?昨夜我擔心的一宿沒睡。”


    “李家出事了。今日一大早我便見到李家門口人喊馬嘶,亂成一團。”


    “出了何事?”


    “聽說是李心遠被下獄了。”


    眾人議論紛紛,說辭不一。


    沈瀾甫一進門,與諸位見過禮,卻見有幾個生麵孔坐著。轉念一想,應當是李東請來的李心遠人脈。


    她便對著李東道:“你既代表了你家老爺,且將昨日你對我說的話一一重複給諸位聽。”


    李東無奈,隻好將昨夜之事盡數道來。說罷,跪在地上叩首道:“求求諸位老爺,救救李家罷!”說罷,直將頭磕得鮮血淋漓。


    廳中方才不過竊竊私語,如今卻成了沸反盈天。


    端坐上首的趙立一拍茶幾,怒道:“以行刺為名,行索賄之實,未免也太過蠻橫!”


    不做米糧生意,素日裏販鹽的鹽商大戶錢逾拈須道:“若真這般,唇亡齒寒,必要救李兄。三萬兩銀子,我們這裏足足有二十餘人,一家出個五百兩,湊上一萬兩,倒是使得的。”


    客居湖廣,祖籍浙江的絲商姚廣劭連連擺手:“錢老爺,你這話倒輕巧。今年南直隸、浙江、福建都在鬧礦監稅使,染坊罷工、織工四散去,目不見綢緞顏色,耳不聞機杼之聲,我這生意早做不下去了。”他哀歎道:“今日我倒是能出五百兩,可來日呢?若再有下一個李家,難不成我回回都出五百兩?”


    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如此,倒不如叫李家先賣出些東西來。我等收了去,也不占他李家便宜。”


    “陳兄這話有趣,明著倒是高義,暗地裏卻占足了便宜。”


    “你這人怎得這般!我好心幫李家渡過難關,你倒來誣我!”


    廳中眾人吵成一團,李東急急哀求各家,救救他家老爺。沈瀾頭疼的厲害,揚手拂下幾上茶盞。


    瓷片裂地聲清脆可聞,諸人皆驚,紛紛詫異望來。


    “諸位且聽我一言。”說罷,沈瀾望向跪在地上的李東,問道:“鄧庚是六日前來的,昨日突然宴請你家老爺並將其下獄,難道之前便無跡象嗎?”王俸好歹要遣了人四處調查富戶名單,從而被李心遠逮住。難不成鄧庚一來就能動手?


    跪在地上的李東哀聲道:“沈娘子不知道,這鄧庚已經不是頭一次宴請我家老爺了。到達武昌的頭一日,索要了五百兩。第二日,索要了一千兩。第三日,要了兩千兩。”


    眾人紛紛倒吸一口冷氣,隻覺著這鄧庚胃口甚大。


    “到了第四日,我家老爺說這是要鈍刀殺豬啊。如今不過放血,再過幾日便要吃肉,老爺打定主意再不給錢。誰知到了昨日,他惱羞成怒,便將老爺下獄了!”


    李東老淚縱橫,有幾個看不過眼,紛紛出言安慰。


    沈瀾翠眉顰蹙,心道這鄧庚可比王俸聰明多了。他將消息瞞得死緊,隻對著李家揮刀,令旁人作壁上觀,又給了李心遠仿佛隻要掏錢就能保命的錯覺。


    一日割一刀,直到李心遠給出了接近三千兩銀子,表示無法承受了。這時鄧庚恐怕已經大致查問明白了李家到底有多少錢,方才獠牙畢露,給出了三萬兩銀子的價位,好將李家一口氣榨幹。


    “諸位老爺仁善,如今我李家敗落,還請諸位救救我李家罷!”說罷,便顫巍巍跪下,又要磕頭。


    眾人陡生兔死狐悲之感,隻歎息著安慰李東。


    沈瀾也歎息一聲:“說說罷,李心遠和鄧庚達成了什麽協議?”


    滿座皆驚,李東一僵,複避開沈瀾眼睛,倉惶道:“沈娘子說什麽呢?”


    沈瀾冷笑:“前三日李心遠共計交了三千五百兩銀子,三日後他既然意識到了鄧庚是在慢刀割肉,為何不曾通知聯絡我等?距離他被下獄還有一天一夜,他幹什麽去了!”


    李東隻把頭深深低下去,愴然道:“老爺猶豫不決呢。”


    “李心遠猶豫個屁!”趙立怒道。大家誰不知道誰,李心遠算不得一代梟雄,卻也是老謀深算,預感到危機降臨,何至於猶豫上一天一夜?


    沈瀾一提點,在座眾人即刻意識到了。鹽商錢逾暴怒:“一天一夜裏,李心遠是不是去找了鄧庚,拿我們當投名狀獻了出去。保不齊還答應了要為虎作倀,是也不是?”


    李東高呼冤枉:“正是要同氣連枝的時候,我家老爺何至於此。將諸位獻出去,李家沒了同盟又有什麽好處呢?!”


    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加之沒證據,便有幾人信了,低聲道:“位安兄,此話不假。”


    位安乃錢逾的字。錢逾尚未說話,沈瀾便已理清了思緒,慢條斯理道:“諸位且聽我一言。”


    眾人便紛紛看來,趙立拈須道:“沈娘子若有所得,盡管道來。”


    沈瀾深呼吸一口氣:“對於鄧庚而言,殺豬還有先殺後殺之分。李心遠隻怕以為鄧庚會選擇他做倀鬼,幫助李家蠶食掉湖廣富戶,最後再殺掉李家。”


    “如此一來,李家鬧騰到最後必定聲名不好,殺了李家,百姓額手稱慶,鄧庚無需激起民變,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收攏湖廣財富。”


    這話有理,便有人疑問道:“這都是對鄧庚的好處,對李老爺又有何利處?”


    李東也叫嚷起來:“沈娘子莫要誣陷我家。”


    沈瀾理也不理他,隻淡淡道:“怎會無利呢!這法子,鄧庚得利,李家亦然。”


    說罷,細細解釋道:“李家雖聲名不好,卻也增強了實力。最重要的是,李家獲得了苟延殘喘的時機,從第一個死的刀下鬼變成了最後一個死。”


    “隻要熬到最後,尚有變數。或許朝中罷免了礦監稅使,或許賄賂給鄧庚的錢財足夠多,對方收手了。屆時李家便能保命。”


    “你這沒卵子的王八羔子!”錢逾暴怒,三四十歲的錢逾鹽販子起家,年富力健,最是凶性,提拳便要來揍李東。驚得尚且憤慨的眾人紛紛去攔。


    李東四處躲避,高呼冤枉:“沈娘子誣我!若我家老爺獻了此等毒計,那鄧庚得了好處,為何要將老爺下獄?!”


    沈瀾歎息道:“因為用這法子太慢了,鄧庚沒時間。王俸還沒搜刮多少錢便死了,鄧庚是繼任者,他必要讓朝中看到成果,於是選擇最先最快殺掉最富的李家。緊接著,交上一大筆銀錢後,便有緩慢的時間去圖謀剩下的人家。”


    說罷,她神色複雜道:“李心遠沒料到鄧庚不需要他這隻倀鬼,隻要他當豬肉便好。”


    李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隻訥訥不語。


    周圍人群情激奮,忍不住狠狠往李東身上毆了幾拳,最後被趙立攔下,吩咐護院將李東送回李府。


    眾人氣稍順,趙立這才開口:“事已至此,李心遠自然無需再救,隻是我等亦是大廈將傾,不知沈娘子有何主意?”


    沈瀾搖搖頭,不說話了。人在大勢之下,要麽順從,要麽反抗,要麽逃亡,別無他路。


    趙立歎息一聲,“家中有親朋故舊當官的,隻管寫了信去陳述一二,且叫他們上書,揭發礦監稅使暴行,隻盼著朝廷裁撤礦監稅使。”


    絲商姚廣劭歎息道:“這法子早試過了。”


    錢逾蹙眉:“我等前些日子還去了布政使府上,被人客客氣氣的請了出來,隻說沒法子。”


    “難不成真要將祖輩積累下的家業都交出去?”有人哀歎道,“若真是如此,還有何顏麵去見祖宗。”


    “怕就怕破財都消不了災。”


    滿座皆眉頭緊鎖,唉聲歎氣,趙立便勉強提起精神安慰道:“且安心,吃下李家少說也好五六日的功夫,我等尚且還有時間商議。既然今日沒法子,諸位便回去,好生想想,明日再說。”


    眾人無奈,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實在沒有別的路子,正欲告辭離去,卻見姚廣劭忽而吞吞吐吐道:“實則還有一個法子。”


    聞言,滿座大喜,隻連聲催促道:“姚兄,都什麽時候了,還賣關子做甚!速速說來!”


    姚廣劭歎息道:“我祖籍浙江,隻從浙江、蘇州等地買了綢緞販來湖廣。早些年間,倭寇鬧得凶,浙江巡撫乃魏國公世子,也就是現任川湖總督。我有幸與其家中管事結識,或可籌錢請那管事求見川湖總督一麵,請他庇佑我等一二。”


    沈瀾驚愕,眾人大喜,隻紛紛讚歎道“竟沒料到姚兄有此等門路”,“姚兄果真是人脈寬泛。”


    沈瀾暗自歎息。轉念一想也是,裴慎如今官至從一品,封疆大吏,商戶們能夠上他府中管事的門路,已然不易。


    隻是王俸作亂,裴慎卻毫無動靜,可見是避而不出,恐怕不會搭理商戶們的。


    她想了這麽一會兒的功夫,眾人已相約開始湊錢。


    沈瀾雖覺這法子無用,卻也不願在此時犯眾怒,便隨著他們意思意思,交了五百兩銀子,有幾個實在踴躍,生生湊出了一萬五千兩,托給姚廣劭。


    作者有話說:


    1. 本章什麽典吏被杖責致死、縣令逃去揚州、雲南兵變等事,均參考《萬曆礦稅大興對官員的殘害及其影響》,略有改編。


    2.皇帝反悔,太監搶旨那段,參考《湖廣民變與晚明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略有改編


    3. 姚廣邵所說的因為礦監稅使,導致百業凋零,參考《關於萬曆時期的礦監稅使》


    第88章


    天朗氣清, 長空一碧。裴慎閑來無事, 隻端坐茶寮內,靜心烹茶。茶寮不過一鬥室, 恰在桐花草堂外, 臨水負山,明窗靜牖。


    黃花梨馬蹄禪茶幾上放著六盞兩注一臼,裴慎慢條斯理地取了宣德窯茶心小盞, 溫盞過後, 提起紫檀玉鈕茶注, 緩慢將泉水注入茶盞。


    熱氣氤氳之間,白瓷盞中蒙頂石花慢浮緩蕩, 漸次舒展。茶湯明澈清亮,色如綠翡, 香氣濃馥……


    “爺。”陳鬆墨的稟報聲打破了一室寧靜。


    裴慎蹙眉, 隨手擱下清茶,沉聲道:“進來。”


    陳鬆墨心知打從半個月前起, 爺心情就不好,平日裏不是處理公事,就是讀書、品茶、篆刻、打棋譜……左右都是些平心靜氣的清雅事。


    “何事?”裴慎溫聲問道。


    陳鬆墨拱手道:“爺,外頭來了個絲商,名喚姚廣邵,自稱客居湖廣,祖籍浙江,奉上了兩千兩銀錢,請見爺一麵。”


    這會兒商戶湧上來, 求得無非是自己的庇佑。裴慎正欲說不見, 想了想, 又問道:“哪條線搭上來的?”


    這樣的事陳鬆墨自然要問明白,便清楚道:“管車馬的董正青。”


    裴慎熟悉自己手下每一個親衛,自然知道董正青是哪個。方臉闊耳,左臉頰上還有道長疤,曾於浙江平倭時挨了倭寇一刀,廢了一條胳膊,便退了下來,被分去管著府中車馬。


    “屬下問過董正青了,七年前在浙江,倭寇攻打臨山衛,接到戰報,爺遣了董正青帶隊做斥候,先行勘察情況,途中董正青意外遭逢小股倭寇,救了一名衛所小旗。這小旗乃姚廣邵的遠房堂侄。”


    裴慎不需要再往下聽便知道,無非是這姚廣邵以感謝為名尋上了董家門。保不齊還有些夏日送米糧,冬日送棉炭,結為兒女姻親的戲碼。


    “你去問問姚廣邵有何事?”語罷,裴慎又道:“若是鄧庚將李家下獄之事,或是他上門來求庇佑,便說我偶感風寒,近來閑居家中,再提點他一句皇命難違。”


    “是。”陳鬆墨躬身告退。


    裴慎打發了此事,正欲繼續品茶,卻見茶盞內原本溫熱的茶水已生涼意。


    那姚廣邵求上了門,她怎得不來?


    裴慎隨手倒掉一盞清茶,換了個印花白甌,重新溫盞注水。熱騰騰的泉水自茶注內一線而下,環注盞畔……


    她脾性這般倔,絕口斷言說他二人之間,再無可能,又怎會來求自己?


    裴慎麵色一沉,正欲撂下茶注,門外忽傳來陳鬆墨的聲音。


    “爺,那姚廣邵……”


    “不是讓你拒了去嗎?!”裴慎煩躁道。


    “……與沈娘子有關。”陳鬆墨硬著頭皮說完,靜靜的聽著裏頭的動靜。


    裴慎聽見沈娘子三字,難免恍惚一瞬。那一日,沈瀾親口說出“你我之間,再無可能”。


    裴慎彼時心中生疼,低聲下氣的求了一句“可否為了潮生與他結為夫妻”,竟還得了一句什麽“她先是沈瀾,然後才是沈潮生的母親。”


    她是沈瀾,他又何嚐不是裴慎呢?!


    魏國公世子,累世勳貴,從一品高官,封疆大吏,兵權在握,自然傲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做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忍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忍冬並收藏我不做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