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慎哽住,心道她必定是被迫早起,心情不好,專來噎他,便幹笑兩聲:“你今日怎會無事?還得隨我入宮去呢。”


    沈瀾瞥他一眼,又捋了捋腰間青紅攢心絲絛:“我知道了,不必你來提醒。”說罷,她又難免懷疑:“你之前跟我說政局恐有變, 叫我這些日子都跟緊你, 到底是真是假?”


    莫不是裴慎想讓她入主東宮, 便專門拿來哄騙她?


    “我自然沒騙你。”裴慎隻管走到她身側,輕聲道:“古來皇位交接之時最宜生出事端來,你必得跟緊我。”


    沈瀾這才歎息一聲,點頭道:“也不知何時方能安定下來?”


    裴慎輕笑,懶散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哪裏有安寧的時候?”


    無論如何,就裴慎這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性子,沈瀾是敬謝不敏的。


    “走罷,天要亮了。”裴慎牽著沈瀾的手,帶著她出府,卻見府外已停了七八輛馬車,幾乎堵塞了魏國公府門前青石街。


    府中裴慎、裴琿都要去登基大典、老祖宗、大太太要操辦晚宴、接受命婦朝拜,另有其餘幾房的誥命夫人也要入宮。


    車馬轔轔作響,直奔宮城而去。


    九月十五,大吉,魏國公裴儉於奉天殿行登基大典。


    是日早,新帝告天地、祭太廟,拜社稷。奉天殿內,欽天監設鼓,教坊司置樂,錦衣衛鳴鞭,翰林院捧詔,文武百官隨侍叩拜,山呼萬歲。


    新朝初立,改元建寧。


    帝下詔,大赦天下。且冊生母林秀為恪貞仁壽皇太後、妻李昭為懿安皇後、嫡長子裴慎為皇太子。


    準備了數日的登基大典堪堪結束,卻還有夜宴要參加。


    沈瀾自覺在端本宮內住不久,隻隨意收拾了些衣裳細軟入宮,這會兒收拾完畢,無所事事,便陪著潮生,一同靜坐讀書。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朱牆畔有重重修竹,翠色正濃,掩映著烏木綺窗。


    裴慎透過軒窗往裏望去,依稀可見愛妻稚子,並坐案後,一個手握書卷,一個坐而臨帖。


    他心中安寧慰然,靜靜立了好一會兒,這才掀簾而入,驚醒了畫中人。


    沈瀾聽見腳步聲,抬頭望來:“回來了?”


    裴慎笑著點點頭,又邁步而入,看著潮生臨帖,指點道:“這一橫不好,太緩了些。《筆勢論》有雲,緩則不緊。此外,你這墨蘸得多了,實則隻需豆大即可。”


    潮生點了點頭,又自顧自的去習楷書。


    沈瀾不欲打擾潮生學習,便起身拂開珠簾,自去外間看書飲茶。


    目送著她離開的背影,裴慎就有幾分心癢,今日隻在早晨見了一麵,晚上又得去赴宴,心裏自然想她。


    裴慎看了眼潮生,見他字習練得尚可,隻叮囑了一句“好生習字,莫要分心”便出去了,惹得潮生撇撇嘴,繼續低頭練字。


    沈瀾隨意坐在官帽椅上,慢條斯理地翻閱著一卷《農政全書》,琢磨著良種推廣的事。


    裴慎見她全神貫注,便忍不住清清嗓子道:“想什麽呢?”


    沈瀾隨口:“沒什麽。”說罷,她抬起頭好奇道:“你怎麽回來了?不必去參加宴會嗎?”


    裴慎細細打量她神色,見她並無異色,一時也不知什麽心情。她並未嫁給自己,不好去參加宮中大宴,卻渾然無失落之色,可見心裏對他感情尚淺。


    裴慎心中悵惘,開口便忍不住帶著幾分酸意:“一會兒要赴宴,自然不如你清閑。”


    沈瀾隻覺這人莫名其妙:“我此番回來,本是有事要忙。若不是你說近日危險,叫我不要出門,我哪裏會清閑下來?”


    裴慎訕笑:“外頭的確要生亂。”


    沈瀾索性擱下書,正色道:“你晨間說是皇位交接之時恐有亂象,莫不是有人要……”


    逼宮造反四個字雖未出口,裴慎卻已會意,隻是笑道:“宮中俱是我父親的舊部,按理是不會出事的。”


    沈瀾默然,天下事若都按道理來,哪裏還會有意外呢。


    見她神思不屬,裴慎安慰道:“林秉忠功夫比陳鬆墨更高,我將林秉忠並百餘軍士留給你,你隻需安安心心待在端本宮就是了。”說罷,他自己到底不放心,又叮囑沈瀾:“若外頭真有了動靜,你便將宮門徹底閉死,隻待我來找你再開。”


    裴慎斷不會無緣無故說這些,可見是真有跡象,隻是他自己也不太確定罷了。


    她正想細問,卻見裴慎輕輕撫了撫她的臉頰,笑道:“天色也差不多了,我帶著潮生去赴宴,你且好生休息。”


    沈瀾心緒不寧,歎息一聲,目送著裴慎帶著潮生出了門。


    恰在此刻,另一對夫妻也在低聲絮語。


    大太太成了懿安皇後,掌了金印寶冊,母儀天下,大喜的日子她卻滿眼含淚,端著白瓷藥碗,拿著調羹攪和著黑苦的藥汁子,吹涼了,喂給裴儉。


    裴儉戎馬多年,哪裏耐得住這般慢吞吞的喝藥,隻管端著碗,一飲而盡。


    他身形消瘦,眼窩深陷,喝上幾口便嗆的厲害,不住地掩麵咳嗽。


    大太太眼淚忍不住又掉了下來。


    少年夫妻老來伴,兩人從前也是恩愛過的,她哪裏受的住裴儉這般。


    一麵給裴儉順氣,一麵止不住啜泣道:“你成日裏勞心勞力圖什麽!年紀一大把了,還不肯歇著!”說著說著,哽咽難言:“你要是出了什麽事,叫我怎麽辦!”


    雖是埋怨,可裴儉心裏到底是熨帖的,他笑了笑:“莫怕,待我、咳咳、將國事稍稍理順些,我也能多、咳、多陪陪你。”


    隻這麽一句話,他又忍不住咳嗽起來,喉嚨癢得厲害,身子也漸漸發沉。


    裴儉心知是登基大典累著了,歇了好一會兒都沒緩過來。


    可即使如此,裴儉拍拍大太太的手,堅持道:“你放心,我就算要死,也得熬到慎哥兒把南方整飭完畢,回返京都繼位為止。”


    一提起死字,大太太悲從中來。可聽見裴慎的名字,她又擦擦眼淚,忍不住埋怨道:“你白日裏把慎哥兒給冊了皇太子,琿哥兒去哪裏就藩卻沒個說法!”


    裴儉嗓子眼癢得厲害,強忍著咳意:“去哪裏都好,慎哥兒總不會虧待琿哥兒的。”


    大太太麵色一變,埋怨道:“都是你教的!慎哥兒脾氣那般大,如今連我這個做母親的都不放在眼裏,我真怕有一日,他們兄弟鬧起來。”


    大太太又止不住嗚嗚咽咽地哭起來:“我還想著叫你下一道旨意,若琿哥兒犯了錯,也好保住琿哥兒的性命。”


    裴儉一時無奈,他知道老妻更偏疼幼子,想著長子承了爵位,幼子卻隻能得些田莊金銀,便也任由妻子偏心琿哥兒,卻沒料到她竟有此擔心。


    “你放心,慎哥兒待琿哥兒自有兄弟之誼,必不會倪牆。”裴儉咳得厲害,麵色漲紅,惹得大太太情急之下,連忙為他撫背順氣。


    見他病成這樣,大太太也不好再提琿哥兒的事,將他扶起,替他更衣。


    頭戴冕冠,素紗中單,紅羅蔽膝,外罩袞玄衣纁裳,皂靴玉帶。


    裴儉清瘦,衣裳穿在身上難免有些空蕩,惹來大太太又傷心一場。


    她正欲攙扶著裴儉去赴宴,卻忽見內宦匆匆來報,隻說錦衣衛指揮使蕭義請見陛下。


    裴儉神色微微一沉,蕭義是知道他稍後有大宴要赴的,這會兒匆匆來報,必定有要事。


    “去,叫他進來。”說罷,裴儉瞥了眼大太太。


    大太太本也不耐煩聽這些朝堂破事,幹脆避去了偏殿。


    裴儉屏退了左右,這才宣來蕭義,誰知蕭義一見裴儉消瘦的樣子,竟猶豫片刻。


    裴儉雖年邁病重,腦子卻還清醒,知道他這般猶豫,是擔心自己身體承受不住。


    可見蕭義要稟報的,是個壞消息。


    裴儉歎息道:“說罷。”


    蕭義咬牙,即刻雙膝跪地:“陛下重病,臣本不該以此事攪擾陛下。隻是事關重大,臣不敢擅專,隻能從速稟報。還請陛下聽了,莫要置氣,以免中了奸佞小人之計。”


    裴儉聽了,隻管深呼吸一口氣道:“你盡管說來。”


    蕭義這才稟報起來:“陛下,今日宮中忽有謠言,說《財貨疏》乃陛下及其幕僚所擬,前朝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言官彈劾陛下和殿下,惹來前朝煬帝生疑,也都是陛下指使的。”


    “此外,煬帝本欲將陛下和殿下均高升一級,借著入京謝恩的機會就此釋了兵權或是幹脆辦一場鴻門宴將陛下斬殺當場,是陛下令人日夜進讒言,方叫煬帝將陛下及殿下押解進京,這才給了陛下造反的機會。”


    “傳謠的小太監說,陛下……”蕭義頓了頓,到底誠懇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裴儉神色茫然了一瞬,緊接著,他喉嚨疼得宛如刀割一般,呼吸間隱有甜腥之意。還未等蕭義說完,裴儉竟生生嘔出一口血來。


    蕭義大驚失色,倉皇起身要奔出去喊太醫。


    裴儉坐在龍椅上,深呼吸數次,強壓下口中血腥氣,猙獰著麵目道:“去查——去查誰傳得謠言!!”


    蕭義悚然,跪地道:“臣已令人將傳謠者逮捕入詔獄,再欲細細查驗。”


    裴儉到底老辣,胸膛震顫數次,竭力冷靜道:“謠言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登基大典結束後來,可見是有親近之人知我秉性,要我被氣得病重。想來必有人在這幾日作亂。“


    裴儉深呼吸一口氣,壓下喉中血氣:“你去,調了親軍,隱入乾清宮,對外便說我重病在身,叫慎哥兒帶上太子親衛去主持大宴。”


    一提裴慎,蕭義猶豫片刻道:“陛下,那兩個說嘴的小太監又傳謠,說那些髒事兒都是殿下指使的。”


    裴儉再難以忍耐,他麵部抽搐漲紅,分明是怒急攻心,隻一個字一個字擠出來道:“你去遣人,將琿哥兒帶來我這裏。”


    蕭義毛骨悚然,後脊背一片白毛汗。他咬咬牙,這才告退離去。


    今日宴會有二,一為大宴,皇帝在西苑宴文武百官。二為宮中內宴,屬於皇室家宴。


    西苑明德殿內,燈火通明,九月雞冠花正紅,每張案桌上都有金葵花杯,看盤有簇盤糖纏、水果有龍眼蜜橘、糕點有吃糕、帶骨鮑螺,菜肴有什錦海味雜膾、花頭鴛鴦飯、冰鴨……林林總總,俱是珍品。


    眼看著更鼓聲響,皇帝卻還未出現,文武百官已是議論紛紛。


    裴慎心知父親那裏必是出事了。


    他冷眼掃過百官——


    從最前方的數位閣老到六部尚書,乃至於幾位總督,有的麵不改色,心裏不知在想些什麽,有的神色端凝,雙眉緊鎖,有的還與周圍人談笑風生,狀似雲淡風輕。


    這還是殿內,因著是大宴,殿外還有許多低品級官僚沒資格入殿,還不知喧嘩成什麽樣呢。


    裴慎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回頭看了眼潮生。


    潮生在裴慎身後置了一張小案,他今日要端著些,便夾了塊稍小的冰鴨。但大抵氣氛是會感染人的,潮生漸覺怪異,擱下冰鴨不說話。


    裴慎見他雖詫異,但舉止並未失措,神色也未顯倉惶,心中到底是滿意的,便回過頭去,慢條斯理地取了一塊甘露餅吃了。


    一會兒恐有事,且先墊墊肚子。


    果不其然,伴隨著裴儉還未到,蕭義也不知去哪兒了,文武百官喧嘩聲漸鼎沸起來。


    李謙李閣老到底耐不住,起身道:“已是亥時,陛下未至,可否請殿下隨老臣同去乾清宮?”


    裴慎知道乾清宮一定是出事了。他不是不急,隻是心知肚明父親病重,活不了多久了,就算要動手也不必趕在這時候。


    也就是說,今日重點必定在他和潮生身上。


    此時此刻,他帶著潮生遠離父親、遠離沈瀾,對他們而言才是最好的。


    “許是在路上耽擱了。”裴慎溫雅道,“李閣老且稍待一二。”


    李謙蹙眉,正要再開口,卻忽聽得最外頭遙遙有喧嘩之聲,驚得殿中文武百官齊齊往外頭望去,有的問“這是怎麽了?”,脾氣爆的即刻罵道:“什麽鳥廝!殿中也敢喧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做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忍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忍冬並收藏我不做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