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儉心中哀慟至極,眼眶發紅,卻一字一頓道:“傳我旨意,將裴琿貶為庶民。”
裴琿跪地磕頭,連聲哭嚎道:“爹我錯了,不是我,真的不是我。”
大太太慘叫一聲,頓時撲上去,又哭又罵:“你怎得這般心狠!外頭人造反與琿哥兒有什麽關係!你怎麽能這般!”
裴儉心中難道不痛嗎?可他今日若不動手,自有長子裴慎來動手,屆時何止是被廢棄封號,貶為庶民。
況且若謀逆隻要宣稱自己不知情就能逃脫懲罰,豈不是開了個壞頭,屆時後世還不知要起什麽紛爭。
裴儉狠下心來:“琿哥兒,你得了魏國公府的金銀田產,即刻帶著妙娘與你的子嗣出宮去。自此以後,一輩子都不得入宮來,也不許出京離去。”
裴琿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大太太隻覺心如刀絞:“你怎得這般對我兒,他做錯了什麽!他做錯了什麽!”
眼看著裴儉鐵石心腸,大太太又忍不住轉頭去看裴慎:“慎哥兒你說句話呀!琿哥兒是你弟弟!你說句話啊!”
到底是同胞兄弟,便是兩人不甚相熟,可裴慎待裴琿也是有幾分感情的,聞言便低聲安撫道:“母親勿憂,出宮以後金銀田產一應俱全,必不會虧待了二弟,也無人敢欺淩他。”
裴儉心中巨石終於放下了,隻要裴慎肯照料弟弟,裴琿這樣的性子遠離了宮廷與政治,日子反倒能安生過。
他做了決定,心中一口氣鬆下來,身子便輕了些,飄飄的,像是要飄蕩在天上。
不是死,不能死,還有一件事要問清楚。
裴儉強撐著病體,屏退左右,又道:“琿哥兒,帶著你母親出去。”裴琿涕淚交加,卻不敢違逆父親,扯著母親的袖子要走,可大太太這會兒心中悲痛至極,待裴儉又有幾分恨意,哪裏肯走。
“我不走!”大太太倔強道。
裴儉喘著粗氣,看著裴慎,裴慎便躬身道:“還請母親先出去一會兒,父親……”
“你閉嘴!”大太太怒極,斥罵道:“你這個做哥哥的,不管不顧弟弟死活,這般不孝不悌之人,也配做太子!”
裴慎麵色發沉,盯著大太太,他想問,母親,琿哥兒是你孩子,我不是嗎?可裴慎到底沒有問,他半句話都說不出來。
裴儉被氣得麵色發青,他好不容易順過氣來,隻管高呼道:“蕭義——”
蕭義即刻掀簾入內,請了兩個宮人,直將大太太拽了出去。
四下無人,室內再度靜下來,裴儉喘著粗氣道:“你跪下。”
裴慎微愣,沉默著跪在父親床前。
這是他最為滿意的長子,不論是為人處世,還是襟懷品行,都是他此生最得意的孩子。
裴儉喘得厲害,卻強忍著喉中癢意,一字一句地重複了蕭義稟報上來的謠言內容:“我問你,《財貨疏》可是你炮製的?是不是你指使言官彈劾我和你自己?是不是你出主意給煬帝身側近臣,將你我二人押解進京?”
裴慎眉心一跳,他看著裴儉,對方消瘦地幾乎隻剩下骨頭了,眼窩深陷、病骨支離。
這樣的父親,若再動怒一次,隻怕就……裴慎麵不改色道:“這謠言多半是趙光泰炮製的,毫無證據,倒因為果,強行構陷我。”
的確沒有證據,的確是趙光泰倒因為果,在齊國公所傳謠言的基礎上,誤打誤撞推斷出來的。
可裴儉知道,他的長子自小喜怒不形於色,心思深,城府重,他是真的有能力做出此等事來的。
裴儉的胸膛起起伏伏,他漲紅了臉,獨獨一雙眼睛,迅疾如雷電,鋒利可穿透人心。
“慎哥兒,我要死了,你老實說,別讓我帶著遺憾走。”裴儉的胸口喘得如同一個破風箱,呼哧呼哧,聽得裴慎鼻尖發酸。
明知道父親在以感情和死亡做要挾,裴慎沉默了許久許久,到底開了口:“父親可還記得,我的字是怎麽來的嗎?”
果然如此,裴儉閉上眼,心如刀絞,肝腸寸斷。
“是前朝肅帝於我考中進士時所賜。”裴慎靜靜道:“守恂,恂者,一曰誠,二曰懼,三曰恭。誠與懼都與我的名字慎不甚相符,唯一相近的便隻有第三個意思,恭。”
說罷,裴慎諷刺道:“裴慎,字守恂,恪守本分,恭順謹慎。”
自那一日起,庡?裴慎便知道,裴家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當狗,直到有一天被主子懷疑是惡犬,就此宰殺。第二條路就是造反。
“你怎麽敢?!”裴儉心中劇痛,他或許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聽裴慎隱晦承認了,裴儉心中照舊生疼。
“忘恩負義!你陷裴家於忘恩負義!”裴儉一口氣憋在心裏,臉色潮紅,他摩挲著枕下早已謄寫好的兩份詔書,痛苦至極。
他最為滿意的長子,怎會是這般不忠不義,背棄君父的畜牲!
“你母親說得對,你不配做太子,不配做太子。”裴儉閉了閉眼,隻將其中一份詔書甩出來。
攤開的詔書,上頭赫然寫著廢裴慎,冊裴琿為太子。
裴慎知道就算冊立了裴琿做太子,那又如何,最後登基的依舊是他,因為裴琿根本沒那個本事。
可即使如此,裴慎心中依舊愴然至極,隻是麵上笑了笑:“父親,自肅帝而起,裴家日漸為陛下所疑。可裴氏一族,上至祖母,下至幼兒,連同你在內,共計一百二十七口人。”
“我若不反,你讓我怎麽坐看祖母、父親、母親、兄弟去死?”
他一字一句地說出這番話,叫裴儉心中痛煞,隻哆嗦著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能說什麽呢?強要裴慎盡忠,讓他放棄父母兄弟,冷眼坐看全家去死?還是要他壯誌未酬,英年早逝?
裴慎沉默叩首,許久許久以後,裴儉握著這卷早早寫好的旨意,吭哧吭哧的喘著氣:“去、咳咳、去燒了。”
裴慎微愣,靜默地起身,將那卷詔書扔進炭盆裏,焚燒殆盡。
火苗舔舐著詔書,裴儉看著那詔書一點點成了灰燼,心也漸漸靜下來。
待那詔書徹底燃盡,裴儉自枕下摸索出另一份詔書,艱難的遞給裴慎。
裴慎展開詔書一看,是廢裴琿藩王位,貶為庶人的旨意。
裴慎跪坐在他榻前,任由他粗糲的手掌撫了撫自己的額頭,終究忍不住問道:“父親為何改了主意?”
裴儉很艱難、很艱難地笑了笑:“琿哥兒性子軟弱,誌大才疏,決計擔不起來的。”
“我已對不住舊主,焉能再對不起天下萬民?”
裴儉說完,兩行濁淚潸然而下。
他擺擺手:“去將你母親和弟弟喚進來。”
裴慎也不知怎的,忽覺心中哀慟,他回首望去,見父親躺在床上,枯瘦得厲害,隻剩下胸口微微起伏。
裴慎眼眶發澀,起身將母親和裴琿一同喚進來,還有匆匆趕來的老祖宗。
裴儉的耳畔是母親的啜泣、妻子的痛哭,是幼子的哭嚎,是長子沉默的呼吸聲,可是裴儉都聽不到了。
九月十六日,卯時三刻,建寧帝裴儉薨。
沈瀾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時辰後了,她牽著潮生的手,匆匆趕來乾清宮。
裴儉已死,裴慎作為太子,是鐵板釘釘的新帝,自然無人敢攔著沈瀾。
沈瀾匆匆入內,隻見周圍人哭成一片。
裴慎跪在地上,靜靜地望著朦朧天光下,榻上沒了呼吸的父親。
皇帝大行,周圍所有人都在哭,裴慎似乎並不悲傷,因為他不曾落淚。
可漸漸的,看著再也沒有了呼吸的父親,一種切骨的疼痛翻湧上來。
鈍鈍的,好似軟刀子割肉,模模糊糊地疼。
裴慎忽然想到,我沒有父親了。
沈瀾輕輕走到裴慎身側,半跪在地上,任由裴慎將她抱緊,把頭埋在她頸側。
我沒有父親了,沈瀾,我沒有父親了。
溫熱的淚珠一滴一滴落在沈瀾頸側。
裴慎說不出一個字來,他隻是想,母親是琿哥兒的,不是我的。現在,父親也離開了。
“我隻有你了。”
很輕很輕的聲音,卻好似萬均重錘擊打在沈瀾的心上。
沈瀾霎時淚眼朦朧,別離父母的痛苦,她又何嚐沒有呢?自此以後,她與裴慎,都成了孤身一人的旅客。
同病相憐,令沈瀾憐憫裴慎,也憐憫自己。
在一片哀泣聲中,沈瀾任由裴慎擁抱著自己,允諾道:“我在呢。”
在朗朗天光裏,沈瀾伸手,回抱住了裴慎。
裴琿跪地磕頭,連聲哭嚎道:“爹我錯了,不是我,真的不是我。”
大太太慘叫一聲,頓時撲上去,又哭又罵:“你怎得這般心狠!外頭人造反與琿哥兒有什麽關係!你怎麽能這般!”
裴儉心中難道不痛嗎?可他今日若不動手,自有長子裴慎來動手,屆時何止是被廢棄封號,貶為庶民。
況且若謀逆隻要宣稱自己不知情就能逃脫懲罰,豈不是開了個壞頭,屆時後世還不知要起什麽紛爭。
裴儉狠下心來:“琿哥兒,你得了魏國公府的金銀田產,即刻帶著妙娘與你的子嗣出宮去。自此以後,一輩子都不得入宮來,也不許出京離去。”
裴琿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大太太隻覺心如刀絞:“你怎得這般對我兒,他做錯了什麽!他做錯了什麽!”
眼看著裴儉鐵石心腸,大太太又忍不住轉頭去看裴慎:“慎哥兒你說句話呀!琿哥兒是你弟弟!你說句話啊!”
到底是同胞兄弟,便是兩人不甚相熟,可裴慎待裴琿也是有幾分感情的,聞言便低聲安撫道:“母親勿憂,出宮以後金銀田產一應俱全,必不會虧待了二弟,也無人敢欺淩他。”
裴儉心中巨石終於放下了,隻要裴慎肯照料弟弟,裴琿這樣的性子遠離了宮廷與政治,日子反倒能安生過。
他做了決定,心中一口氣鬆下來,身子便輕了些,飄飄的,像是要飄蕩在天上。
不是死,不能死,還有一件事要問清楚。
裴儉強撐著病體,屏退左右,又道:“琿哥兒,帶著你母親出去。”裴琿涕淚交加,卻不敢違逆父親,扯著母親的袖子要走,可大太太這會兒心中悲痛至極,待裴儉又有幾分恨意,哪裏肯走。
“我不走!”大太太倔強道。
裴儉喘著粗氣,看著裴慎,裴慎便躬身道:“還請母親先出去一會兒,父親……”
“你閉嘴!”大太太怒極,斥罵道:“你這個做哥哥的,不管不顧弟弟死活,這般不孝不悌之人,也配做太子!”
裴慎麵色發沉,盯著大太太,他想問,母親,琿哥兒是你孩子,我不是嗎?可裴慎到底沒有問,他半句話都說不出來。
裴儉被氣得麵色發青,他好不容易順過氣來,隻管高呼道:“蕭義——”
蕭義即刻掀簾入內,請了兩個宮人,直將大太太拽了出去。
四下無人,室內再度靜下來,裴儉喘著粗氣道:“你跪下。”
裴慎微愣,沉默著跪在父親床前。
這是他最為滿意的長子,不論是為人處世,還是襟懷品行,都是他此生最得意的孩子。
裴儉喘得厲害,卻強忍著喉中癢意,一字一句地重複了蕭義稟報上來的謠言內容:“我問你,《財貨疏》可是你炮製的?是不是你指使言官彈劾我和你自己?是不是你出主意給煬帝身側近臣,將你我二人押解進京?”
裴慎眉心一跳,他看著裴儉,對方消瘦地幾乎隻剩下骨頭了,眼窩深陷、病骨支離。
這樣的父親,若再動怒一次,隻怕就……裴慎麵不改色道:“這謠言多半是趙光泰炮製的,毫無證據,倒因為果,強行構陷我。”
的確沒有證據,的確是趙光泰倒因為果,在齊國公所傳謠言的基礎上,誤打誤撞推斷出來的。
可裴儉知道,他的長子自小喜怒不形於色,心思深,城府重,他是真的有能力做出此等事來的。
裴儉的胸膛起起伏伏,他漲紅了臉,獨獨一雙眼睛,迅疾如雷電,鋒利可穿透人心。
“慎哥兒,我要死了,你老實說,別讓我帶著遺憾走。”裴儉的胸口喘得如同一個破風箱,呼哧呼哧,聽得裴慎鼻尖發酸。
明知道父親在以感情和死亡做要挾,裴慎沉默了許久許久,到底開了口:“父親可還記得,我的字是怎麽來的嗎?”
果然如此,裴儉閉上眼,心如刀絞,肝腸寸斷。
“是前朝肅帝於我考中進士時所賜。”裴慎靜靜道:“守恂,恂者,一曰誠,二曰懼,三曰恭。誠與懼都與我的名字慎不甚相符,唯一相近的便隻有第三個意思,恭。”
說罷,裴慎諷刺道:“裴慎,字守恂,恪守本分,恭順謹慎。”
自那一日起,庡?裴慎便知道,裴家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當狗,直到有一天被主子懷疑是惡犬,就此宰殺。第二條路就是造反。
“你怎麽敢?!”裴儉心中劇痛,他或許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聽裴慎隱晦承認了,裴儉心中照舊生疼。
“忘恩負義!你陷裴家於忘恩負義!”裴儉一口氣憋在心裏,臉色潮紅,他摩挲著枕下早已謄寫好的兩份詔書,痛苦至極。
他最為滿意的長子,怎會是這般不忠不義,背棄君父的畜牲!
“你母親說得對,你不配做太子,不配做太子。”裴儉閉了閉眼,隻將其中一份詔書甩出來。
攤開的詔書,上頭赫然寫著廢裴慎,冊裴琿為太子。
裴慎知道就算冊立了裴琿做太子,那又如何,最後登基的依舊是他,因為裴琿根本沒那個本事。
可即使如此,裴慎心中依舊愴然至極,隻是麵上笑了笑:“父親,自肅帝而起,裴家日漸為陛下所疑。可裴氏一族,上至祖母,下至幼兒,連同你在內,共計一百二十七口人。”
“我若不反,你讓我怎麽坐看祖母、父親、母親、兄弟去死?”
他一字一句地說出這番話,叫裴儉心中痛煞,隻哆嗦著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能說什麽呢?強要裴慎盡忠,讓他放棄父母兄弟,冷眼坐看全家去死?還是要他壯誌未酬,英年早逝?
裴慎沉默叩首,許久許久以後,裴儉握著這卷早早寫好的旨意,吭哧吭哧的喘著氣:“去、咳咳、去燒了。”
裴慎微愣,靜默地起身,將那卷詔書扔進炭盆裏,焚燒殆盡。
火苗舔舐著詔書,裴儉看著那詔書一點點成了灰燼,心也漸漸靜下來。
待那詔書徹底燃盡,裴儉自枕下摸索出另一份詔書,艱難的遞給裴慎。
裴慎展開詔書一看,是廢裴琿藩王位,貶為庶人的旨意。
裴慎跪坐在他榻前,任由他粗糲的手掌撫了撫自己的額頭,終究忍不住問道:“父親為何改了主意?”
裴儉很艱難、很艱難地笑了笑:“琿哥兒性子軟弱,誌大才疏,決計擔不起來的。”
“我已對不住舊主,焉能再對不起天下萬民?”
裴儉說完,兩行濁淚潸然而下。
他擺擺手:“去將你母親和弟弟喚進來。”
裴慎也不知怎的,忽覺心中哀慟,他回首望去,見父親躺在床上,枯瘦得厲害,隻剩下胸口微微起伏。
裴慎眼眶發澀,起身將母親和裴琿一同喚進來,還有匆匆趕來的老祖宗。
裴儉的耳畔是母親的啜泣、妻子的痛哭,是幼子的哭嚎,是長子沉默的呼吸聲,可是裴儉都聽不到了。
九月十六日,卯時三刻,建寧帝裴儉薨。
沈瀾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時辰後了,她牽著潮生的手,匆匆趕來乾清宮。
裴儉已死,裴慎作為太子,是鐵板釘釘的新帝,自然無人敢攔著沈瀾。
沈瀾匆匆入內,隻見周圍人哭成一片。
裴慎跪在地上,靜靜地望著朦朧天光下,榻上沒了呼吸的父親。
皇帝大行,周圍所有人都在哭,裴慎似乎並不悲傷,因為他不曾落淚。
可漸漸的,看著再也沒有了呼吸的父親,一種切骨的疼痛翻湧上來。
鈍鈍的,好似軟刀子割肉,模模糊糊地疼。
裴慎忽然想到,我沒有父親了。
沈瀾輕輕走到裴慎身側,半跪在地上,任由裴慎將她抱緊,把頭埋在她頸側。
我沒有父親了,沈瀾,我沒有父親了。
溫熱的淚珠一滴一滴落在沈瀾頸側。
裴慎說不出一個字來,他隻是想,母親是琿哥兒的,不是我的。現在,父親也離開了。
“我隻有你了。”
很輕很輕的聲音,卻好似萬均重錘擊打在沈瀾的心上。
沈瀾霎時淚眼朦朧,別離父母的痛苦,她又何嚐沒有呢?自此以後,她與裴慎,都成了孤身一人的旅客。
同病相憐,令沈瀾憐憫裴慎,也憐憫自己。
在一片哀泣聲中,沈瀾任由裴慎擁抱著自己,允諾道:“我在呢。”
在朗朗天光裏,沈瀾伸手,回抱住了裴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