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對於離開家鄉工作的我來說沒有什麽感覺,隻是一個可以讓我多休息一兩天的節日罷了。


    或許是長大後沒有了孩提時代的純真,沒有了對於節日的期盼,沒有了小時候隻有在節日時才能吃到一些美食的喜悅,現在,我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吃想吃的東西,所以,對節日的期盼自然是少了許多。想到這,心裏不免有點悵然,小時候盼望著長大,長大了就能擁有大人才能擁有的力量,可現在,每每想到小時候才享有的快樂就會希望出現一座時光機帶我回去看看。


    記憶中,每年端午前一兩天家裏就會包粽子準備過節。那時,奶奶的年紀還不是很大,身體也算硬朗,每次家裏做各種粑粑都是奶奶,媽媽不會做粑粑就隻是做準備工作。


    在我的老家,粽子叫粽粑。奶奶包粽粑的時候,我都會拿個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她嫻熟的拿起兩片粽粑葉疊在一起卷出一個喇叭形,然後手抓糯米往裏放,一邊放一邊壓實,糯米占據“喇叭形”裏麵的空間,再將餘下的大半截粽葉覆蓋下來將“喇叭形”包裹嚴實,最後就是用棕葉捆住。粽葉的頭係在桌腿的上麵,當粽粑一個個吊在粽葉的另一頭時,掛粽葉的這條桌腿被一團翠綠裝飾,已經被歲月斑駁侵占的木桌在那會兒顯得格外有生命氣息。


    煮粽粑,放在柴火灶要煮好幾個小時。一邊聽鍋裏咕嘟咕嘟的聲響,一邊很自覺的去看灶裏的火勢,這時候添柴是絕對不需要長輩來催,為了能快點吃到粽粑,肯定是蠻勤快的了。


    記憶中最近一次在家看奶奶包粽粑還是大學畢業前一年的端午假期。因為高中三年都沒有回家過節,大學時就總想找機會回家過節,更多的是想過節時奶奶包粽粑、桐葉粑這些時我可以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偶爾也可以動手摻和,不管做得好不好,就是挺享受瞎摻和的過程。


    而今,雖已有十多年沒有在老家過節,也有十多年沒有看奶奶包粽粑、桐葉粑,十多年沒有吃到奶奶包的粑粑,記憶中的場景、味道卻是刻在腦海裏永遠都抹不去。我想,對於離開家鄉的人來說,過節的意義更多在於懷念,懷念一些人,懷念一些味道,懷念一些回不去的時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現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晚zd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晚zdy並收藏發現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