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這四個人心事重重地走了,我們來看看這個外國人是怎樣想的吧。寫小說不但要鑽到中國人心裏去,還要鑽到外國人心裏去。漢斯身材高大魁梧,如今已年過五十,開始發胖了;金黃色的頭發淡了下去,變成了亞麻色;有皺褶的皮膚紅通通的,還很滋潤,要不是罩著一層汗毛,就和煮熟了的胡蘿卜一樣。他的行動還帶有年輕人的敏捷,這是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效果。這些天,他的確在s市呆膩了。這裏沒有夜總會,又沒有體育館,電視上演的節目他全聽不懂。由鄭副廠長和翻譯陪同逛了兩趟大街,他看出來連這兩個中國人也不知道還有什麽地方可以消遣的了。但是他又不明白為什麽還不讓他開始工作,對中國人的慢節奏,他感到莫名其妙,然而又不便問,隻好成天坐在特級套間裏喝啤酒。啤酒是青島出的,比德國啤酒和美國的罐裝啤酒都好,這才把他暫時穩住。今天來到機械總廠,知道老朋友趙信書已調走了,他就想趕快幹完活,早點離開這個沒有意思的地方,在公司給他限定的出差日期裏,餘下幾天到中國南方去逛一趟。
他和趙信書怎麽建立起的友誼呢?現在讓我們順著他的回憶追溯上去。原來,他去年冬天被公司派到這個礦務局機械總廠洽淡業務,一下火車,就聽到一口很純正的德國話招呼他。對一個離家萬裏的人來說,這首先就使他感到十分親切,消除了他在漫長的旅途中的寂寞感。而這位能說很純正的德國話的人,又是一個瘦小的、文質彬彬的、臉上總帶有一種很羞澀的笑容的中國人。趙信書的外貌在我們看來是最平常的、最普通的、最不起眼的,可是在外國人看來,這卻是一副典型的東方人的形象。漢斯從小到大,在德國出版的介紹中國的書籍上,經常看到畫著這種單眼皮、黃皮膚的人的插圖。於是,他像見到了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把把趙信書摟進懷裏,兩人著實親熱了一番。
趙信書第一天來接他,穿的是自己的滌卡棉製服,外麵穿了一件在s市的冬天離不開的軍綠色老羊皮大衣。把漢斯接回廠裏,在宴請漢斯的酒席上,吳克功忽然發現我們的工程師和漢斯比較起來穿得太寒傖了,有失國體。宴會以後,就叫王副廠長去想辦法,無論如何也要買套西服來,把趙信書打扮打扮,以壯聲威。王副廠長連茶也沒有喝,趕緊坐小轎車進城。但是,西北的這座中等城市在當時還沒有一家商店出售西服,掛的都是灰色、藍色、黑色的棉中山裝,還不如趙信書本人的衣服。幸好王副廠長的女兒是s市文工團的歌唱演員,她給爸爸想了個辦法,去文工團向一個小個子演員借了一套演出服。王副廠長連夜趕回機械總廠,和吳書記一起來到趙信書的宿舍,硬要趙信書穿上。趙信書漲紅了臉,扭扭捏捏地不肯穿,說:“漢斯根本就不在乎這個,他還佩服我們中國的知識分子艱苦樸素哩。他說,要是外國的工程師處在我們這樣的生活水平,是受不了的……再說,我從來沒有穿過西服,我還是穿自己的衣服習慣……我,我的確不願意這樣做……”
“哎!”吳克功說:“他不在乎,我們可要在乎呀。趙工,你現在不是代表你自己,是代表我們國家跟外國人打交道。你看,我、老王,這不都換上料子服了嗎?你當我願意穿?
這件衣服的領子做小了,也不知道是我胖了,”說著,他扭了扭脖子,“你看,箍得緊緊的,還不如我穿大棉襖舒服哩!可是,我們得識大體呀!習慣嘛,穿穿就習慣了。來吧,來吧,穿穿試試。”趙信書從來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意見,尤其在領導麵前。他勉強地穿上了演出服。吳書記和王副廠長像兩個服裝設計師一樣,把他撥來撥去地看了看。
“嘿!好!”吳書記笑著拍了拍巴掌。“這你在外國人麵前一站,才像那麽個樣子!”
“正合身!正合身!”王副廠長也笑著說。這一下午他總算沒有白跑。西服有了,還沒有大衣,總不能裏麵穿這樣講究的西服,外麵穿那件軍綠色老羊皮大衣吧。吳克功苦苦地想了一會兒,突然高興地說:“有了,我老伴剛給我做了件二毛皮、禮服呢的大衣,我還沒穿過。我這就叫司機去拿。”
大衣可不怎麽合身。吳克功身材跟趙信書一般高,但要胖得多。吳書記和王副廠長想了想,隻好對趙信書說:“這麽著:你要出門,就把大衣披上,進了房子就脫下來。屋子裏嘛,反正有暖氣,不冷的。”
第二天一早,趙信書就土洋結合,裏麵穿著西服,外麵裹著吳書記的二毛皮大氅,頂著寒風來到漢斯的住處。招待所裏暖氣果真燒得很熱,趙信書進了門就扒下了大衣,露出舞台上的演出服。漢斯剛刮完臉,從衛生間裏出來,見了他,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嗬!趙先生,你今天怎麽穿得這麽漂亮?是在這s市做的麽?”趙信書這個書呆子一輩子不會撒謊,並且心裏對這種做法也有隱隱的反感,苦笑了一下,竟脫口說道:“不是的。這衣服不是我的,是我們廠借來的。你一走,我還得還人家。”漢斯聽了哈哈大笑。但從這點,他更認為這是個誠實可信的中國人,具有東方人固有的美德,而且還有別人不易發現的幽默感。他親熱地拉著趙信書在沙發上坐下,喝著他帶來的速溶咖啡聊天。
他問趙信書的德語是在哪裏學的,趙信書告訴他那還是在大學裏,他的教授是三十年代留德的學生,曾得過德國的博士學位。“那麽,你那位可敬的教授在德國上的哪所大學?”
“漢諾威大學。”“啊!”漢斯興奮地從沙發上跳起來。“我也是漢諾威大學的。他是三十年代畢業的;我是五十年代畢業的。他是我的前輩了。想不到我在中國能夠和我前輩的學生見麵。趙先生,在中國,我們兩人的關係應該算什麽關係呢?”
趙信書想了想,在中國,這算不上有什麽關係,連師兄弟關係也算不上。但他不願意讓漢斯失望,說:“在中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同學關係。”
“對的!對的!是同學關係!”漢斯高興得又和他握了握手。兩個人的關係更親密了。
趙信書在錢如泉麵前顯得呆頭呆腦,社會常識很貧乏,但他畢竟雖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年知識分子,與漢斯比較起來,對中國的風俗人情、地理曆史當然要知道的多得多了;他又能用很準確流利的德國話向漢斯作介紹,甚至能講一些有趣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在漢斯眼裏,他簡直成了個知識非常淵博的學問家。在工作中,漢斯還發現趙信書對本行業務也很精通,雖然對現代的科技發展不太了解,但基礎知識比自己還要紮實。工作的最後階段,漢斯終於推心置腹地向趙信書說了實話:“趙先生,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麽要買我們公司的wc機器。這種機器其實已經很落後了,在非洲都很難推銷出去。你們應該買另一種機器——wcl334,那才是最先進的。
你們買了wc,對你們采礦業的幫助並不大。”
“唉!”趙信書搖了搖頭。“我一看圖紙和說明,已經知道了。但是,買什麽機器,不買什麽機器,不是由我們技術人員決定的。”“那由誰來決定呢?由那位姓吳的政府官員嗎?”
“不是,”趙信書看了漢斯一眼,“他也決定不了,廠長也決定不了。那是由上麵決定的。”
“上麵?那你可以建議呀!”漢斯熱情地說,“我把這信息透露給你,你去建議,不是更能取得你們政府官員對你的信任嗎?”趙信書無可奈何地笑了笑。“你還沒有來的時候,我已經在局裏召開的一次會上提過了類似的意見。但是局裏說,我沒有到過外國去,怎麽知道外國采礦機械發展的情況呢,又說,上麵已經基本上決定了,我們照著辦就行了。上麵不重視我的意見,我,”他也學漢斯聳了聳肩膀,“沒有辦法。”
漢斯當然更“沒有辦法”,隻得撇開不談,叫他介紹他們的家鄉——長江以南的風景了。
他和趙信書怎麽建立起的友誼呢?現在讓我們順著他的回憶追溯上去。原來,他去年冬天被公司派到這個礦務局機械總廠洽淡業務,一下火車,就聽到一口很純正的德國話招呼他。對一個離家萬裏的人來說,這首先就使他感到十分親切,消除了他在漫長的旅途中的寂寞感。而這位能說很純正的德國話的人,又是一個瘦小的、文質彬彬的、臉上總帶有一種很羞澀的笑容的中國人。趙信書的外貌在我們看來是最平常的、最普通的、最不起眼的,可是在外國人看來,這卻是一副典型的東方人的形象。漢斯從小到大,在德國出版的介紹中國的書籍上,經常看到畫著這種單眼皮、黃皮膚的人的插圖。於是,他像見到了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把把趙信書摟進懷裏,兩人著實親熱了一番。
趙信書第一天來接他,穿的是自己的滌卡棉製服,外麵穿了一件在s市的冬天離不開的軍綠色老羊皮大衣。把漢斯接回廠裏,在宴請漢斯的酒席上,吳克功忽然發現我們的工程師和漢斯比較起來穿得太寒傖了,有失國體。宴會以後,就叫王副廠長去想辦法,無論如何也要買套西服來,把趙信書打扮打扮,以壯聲威。王副廠長連茶也沒有喝,趕緊坐小轎車進城。但是,西北的這座中等城市在當時還沒有一家商店出售西服,掛的都是灰色、藍色、黑色的棉中山裝,還不如趙信書本人的衣服。幸好王副廠長的女兒是s市文工團的歌唱演員,她給爸爸想了個辦法,去文工團向一個小個子演員借了一套演出服。王副廠長連夜趕回機械總廠,和吳書記一起來到趙信書的宿舍,硬要趙信書穿上。趙信書漲紅了臉,扭扭捏捏地不肯穿,說:“漢斯根本就不在乎這個,他還佩服我們中國的知識分子艱苦樸素哩。他說,要是外國的工程師處在我們這樣的生活水平,是受不了的……再說,我從來沒有穿過西服,我還是穿自己的衣服習慣……我,我的確不願意這樣做……”
“哎!”吳克功說:“他不在乎,我們可要在乎呀。趙工,你現在不是代表你自己,是代表我們國家跟外國人打交道。你看,我、老王,這不都換上料子服了嗎?你當我願意穿?
這件衣服的領子做小了,也不知道是我胖了,”說著,他扭了扭脖子,“你看,箍得緊緊的,還不如我穿大棉襖舒服哩!可是,我們得識大體呀!習慣嘛,穿穿就習慣了。來吧,來吧,穿穿試試。”趙信書從來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意見,尤其在領導麵前。他勉強地穿上了演出服。吳書記和王副廠長像兩個服裝設計師一樣,把他撥來撥去地看了看。
“嘿!好!”吳書記笑著拍了拍巴掌。“這你在外國人麵前一站,才像那麽個樣子!”
“正合身!正合身!”王副廠長也笑著說。這一下午他總算沒有白跑。西服有了,還沒有大衣,總不能裏麵穿這樣講究的西服,外麵穿那件軍綠色老羊皮大衣吧。吳克功苦苦地想了一會兒,突然高興地說:“有了,我老伴剛給我做了件二毛皮、禮服呢的大衣,我還沒穿過。我這就叫司機去拿。”
大衣可不怎麽合身。吳克功身材跟趙信書一般高,但要胖得多。吳書記和王副廠長想了想,隻好對趙信書說:“這麽著:你要出門,就把大衣披上,進了房子就脫下來。屋子裏嘛,反正有暖氣,不冷的。”
第二天一早,趙信書就土洋結合,裏麵穿著西服,外麵裹著吳書記的二毛皮大氅,頂著寒風來到漢斯的住處。招待所裏暖氣果真燒得很熱,趙信書進了門就扒下了大衣,露出舞台上的演出服。漢斯剛刮完臉,從衛生間裏出來,見了他,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嗬!趙先生,你今天怎麽穿得這麽漂亮?是在這s市做的麽?”趙信書這個書呆子一輩子不會撒謊,並且心裏對這種做法也有隱隱的反感,苦笑了一下,竟脫口說道:“不是的。這衣服不是我的,是我們廠借來的。你一走,我還得還人家。”漢斯聽了哈哈大笑。但從這點,他更認為這是個誠實可信的中國人,具有東方人固有的美德,而且還有別人不易發現的幽默感。他親熱地拉著趙信書在沙發上坐下,喝著他帶來的速溶咖啡聊天。
他問趙信書的德語是在哪裏學的,趙信書告訴他那還是在大學裏,他的教授是三十年代留德的學生,曾得過德國的博士學位。“那麽,你那位可敬的教授在德國上的哪所大學?”
“漢諾威大學。”“啊!”漢斯興奮地從沙發上跳起來。“我也是漢諾威大學的。他是三十年代畢業的;我是五十年代畢業的。他是我的前輩了。想不到我在中國能夠和我前輩的學生見麵。趙先生,在中國,我們兩人的關係應該算什麽關係呢?”
趙信書想了想,在中國,這算不上有什麽關係,連師兄弟關係也算不上。但他不願意讓漢斯失望,說:“在中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同學關係。”
“對的!對的!是同學關係!”漢斯高興得又和他握了握手。兩個人的關係更親密了。
趙信書在錢如泉麵前顯得呆頭呆腦,社會常識很貧乏,但他畢竟雖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年知識分子,與漢斯比較起來,對中國的風俗人情、地理曆史當然要知道的多得多了;他又能用很準確流利的德國話向漢斯作介紹,甚至能講一些有趣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在漢斯眼裏,他簡直成了個知識非常淵博的學問家。在工作中,漢斯還發現趙信書對本行業務也很精通,雖然對現代的科技發展不太了解,但基礎知識比自己還要紮實。工作的最後階段,漢斯終於推心置腹地向趙信書說了實話:“趙先生,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麽要買我們公司的wc機器。這種機器其實已經很落後了,在非洲都很難推銷出去。你們應該買另一種機器——wcl334,那才是最先進的。
你們買了wc,對你們采礦業的幫助並不大。”
“唉!”趙信書搖了搖頭。“我一看圖紙和說明,已經知道了。但是,買什麽機器,不買什麽機器,不是由我們技術人員決定的。”“那由誰來決定呢?由那位姓吳的政府官員嗎?”
“不是,”趙信書看了漢斯一眼,“他也決定不了,廠長也決定不了。那是由上麵決定的。”
“上麵?那你可以建議呀!”漢斯熱情地說,“我把這信息透露給你,你去建議,不是更能取得你們政府官員對你的信任嗎?”趙信書無可奈何地笑了笑。“你還沒有來的時候,我已經在局裏召開的一次會上提過了類似的意見。但是局裏說,我沒有到過外國去,怎麽知道外國采礦機械發展的情況呢,又說,上麵已經基本上決定了,我們照著辦就行了。上麵不重視我的意見,我,”他也學漢斯聳了聳肩膀,“沒有辦法。”
漢斯當然更“沒有辦法”,隻得撇開不談,叫他介紹他們的家鄉——長江以南的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