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她將手遞給楚翊:“陛下,咱們去鞍轡庫走走?姑姑正想挑一件合適的轡頭,給我的愛駒裝上,下月大狩之際,用處可大呢。”
小皇帝哪裏看得懂這裏的暗流湧動,懵著,被姑姑牽起了小手,他回頭看了眼母後,“朕要安慰安慰姑姑,母後你等等朕,朕很快就回來。”
薑月見心裏想著最好他今日不要回來了,麵上和藹微笑,“去吧。”
小皇帝被牽著走了。
薑月見感到些微倦意,手指揉捏了一下肩膀,對還在一旁的男人揚起了眼波:“過來,給哀家揉揉。”
蘇探微坐上她身側。
然而這張藤椅太過於狹窄,容不下兩個人這般擠著,薑月見抬高了屁股。
最後,太後娘娘神態自如輕置玉臀,坐到了身後太醫的雙腿上。
柔軟的嬌軀,熨帖融化成春水。
太醫的身體逐漸緊繃,手指僵硬地替太後按揉肩部。
刺金描鳳的昳麗裙擺層疊鋪陳,翡翠鸞絛輕壓著裙邊,在太後微微的顫之間,衣袂如波浪綿迭。
長睫垂落下來,為鼻梁山根兩側覆上淺淺的翳。
太後抱怨道:“你不知道,每日處理那些奏折有些累人,哀家這裏快酸死了。”
她想,要是楚珩還在那個位置上,照他的那個兢兢業業挑燈達旦的勤勉程度,大概活不到四十也得猝死。
而她更就淒慘了,她還要一邊忙碌,一邊做保養。生過孩子的女人太過於勞累,一年都老十歲。
第二春來得跌宕起伏,到如今都沒有真實感,薑月見還要留駐青春,往溫柔鄉裏多沉湎幾年。
身後的男人低聲道:“太後為國政煩心麽?”
手上的力度,讓薑月見悶悶哼了一聲,側過眸,看不見他的麵孔,隻是加重了口吻說給他聽:“哀家再將精神拋在朝政上幾年,很快就老了,到時候年老色衰,小太醫就連虛與委蛇,也不肯了吧。”
蘇探微指尖一重,肩頸酸脹的感覺令太後身子輕輕地戰栗,他從身後輕笑。
“娘娘青春美貌,怎麽就有了暮色黃昏之歎?”
薑月見抬手,越過肩,覆蓋在他按摩的右掌之上,不用幾分力地一捏,“男人重色。實則沒什麽地久天長,你瞧那個房是安……不說了,就連先皇,哀家剛進宮的時候,他也是很喜歡哀家的,每夜裏都會過來了。漸漸地日子長了,尤其等哀家生了陛下之後,先帝就膩煩了哀家這日趨鬆弛的皮囊,再也沒好臉色過。”
蘇探微想了想,薑月見剛進宮時,那般黏人,一刻離開都不行,由不得他不勤於後宮走動,在她的種種把戲裏也曾色令智昏,日日流連於美人鸞帳。
後來識破了她種種爭寵獻媚的詭計,他心思確實淡了許多。
那個乖順溫柔的皇後,似乎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喜歡自己,她的情意綿綿,其實全由扮演,沒有半分真心。
加上她實在太懶,身為皇後卻不理六宮,跟不上他在前朝的步調,楚珩嘴上沒說過,心裏其實已逐漸分離。
但真正的爆發點,仍是在於那夜,她睡夢之間,讓他聽見了原來這個平日裏綿羊一般的皇後,其實暗中盼著早日守寡。楚珩覺得自己心裏的最後一點溫存與憐愛,被她這一把火燒幹淨了。
就算隻是為了梗一口氣,他也不再涉足後宮。
今天的薑月見,是朝內外說一不二的龍頭人物,她本不該獨自麵對這一切,是他的無用,令她被迫走上了這一步,說起來,他才應當自慚形穢。
蘇探微的手放輕了力度,沉思須臾,柔聲道:“臣不相信,先帝會厭膩娘娘。”
薑月見明眸善睞,盈盈淺淺地回眸,睨向身後清俊如畫的容顏:“哀家不想說他,隻想說你。小太醫,你會否有一日,厭膩了哀家,不想留在哀家身邊?”
蘇探微胸口的弦被輕易挑斷,震了震,似乎無法說出讓這雙漂亮的眼睛傷心的話,他低聲道:“臣不會的。”
太後的鳳眸浮光瀲灩起來,湧起酒醉般的感覺。
兩張唇,越靠越近。
就在四片唇瓣即將碰觸,合二為一之時,彼此濕漉漉的呼吸都已在交織。
坤儀宮驀然傳來一道揚長笑音:“哎喲,我來得不巧了!”
受驚的兩人頃刻之間分開了身體,太後更是急匆匆地一躍而起,宛如做了什麽虧心事,兩張臉蛋紅潤如火。
薑月見望向門口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安國公人,見她一扭一扭如楊柳擺款的腰肢晃到了近前,薑太後忸怩道:“你怎麽來了?”
傅銀釧擺袖,嗬嗬笑道:“那個死男人,又氣我了。”
薑月見忍著羞赧,手指向身後拂了拂,讓蘇探微尋個機會先出去,免得被傅銀釧揪住。
口中向傅銀釧回道:“還沒死呢?不是說,死男人,得永生麽?讓哀家看看,你是不是一直貌美如花。”
蘇太醫搭在扶手椅上的雙手一頓,詫異地看向了傅銀釧。微微眯眸。
作者有話說:
楚狗:原來就是你搗亂我們夫妻關係。
第34章
太和殿, 龍涎香氣縷浮沉。
年僅弱冠的年輕人,劍眉朗目,唇若施朱, 品月色水荷鷺鷥紋廣袖長衫, 襯得他一身的氣質內斂而溫潤,毫無攻擊性,給人以可親、可近之感。
小皇帝左右端詳這人, 實在看不出,他哪裏來的本事, 能將姑姑氣成這樣。宜笑姑姑有郡主封號, 幽州那兩個老地頭蛇,居然敢這麽欺負她。
楚翊皺眉道:“今天朕跟你說的話,全是母後的意思, 你且聽著, 朕問你什麽, 你就答什麽。”
房是安不敢不從:“臣不敢欺瞞。”
看他那喪眉搭眼的樣兒, 仿佛誰欠了他巨額錢債似的,瞧著真是晦氣。
楚翊梗著心頭火,道:“朕問你,朕的姑姑,宜笑郡主, 她有什麽不好?”
房是安耷拉著眼皮, 其實早已知道, 今日入宮麵聖, 實為清算, 陛下重視“情義”二字, 不會輕易放過這麽一個薄情寡義的自己。
他緩緩搖頭:“沒有。”
楚翊冷冷一哼:“那你, 對她可有什麽不滿?”
房是安深呼吸一口濁氣,再次搖首:“臣沒有。”
楚翊皺起眉峰,將手掌上密密麻麻的小抄瞅了一眼,實在沒看出下文應該怎麽問了。好吧,自由發揮。
“那朕再問,”陛下正襟危坐,清一清嗓,“你家中的父母,可是嫌棄朕的姑姑,生不出兒子,逼著給你納妾?”
房是安屈膝,跪了下來。
楚翊目光一滯,看向重重緙絲屏風之後,花鳥紋理栩栩如生,盡頭有一團模糊的暗影。
房是安微噎。其實這個十五歲中舉,有著幽州第一才子之稱的房家長公子,算得上驚才絕豔,皮囊上佳,氣質出塵,恍然一打眼,能看出是個雍容爾雅的貴介郎君。
即便是跪著,這儀態也很好,身量瘦長而挺拔,不見有一分腐儒酸氣。
宜笑姑姑最開始應該是喜歡過他的,否則今天也不會過來。隻是後來,她還是被這個男人傷了心。
房是安道:“臣無能。家中的確有一些流言蜚語,因郡主不能懷孕,父母已經年近花甲,期盼含飴弄孫之樂,不免心急,有意,令臣納妾。”
楚翊問:“那你是怎麽想的?房家兩個老東西這麽跟你說,你就順水推舟了?”
聽到陛下的嫌斥之詞,指向父母,房是安雖不敢有怨,仍結緊了眉梢。
房是安抱拳躬身:“陛下容諒,父母之命,是安唯有從命,不敢有違。宜笑郡主心地良善,自嫁入房家,體貼舅姑,主掌中饋,陟罰分明,細致周到,娶妻如此,房是安之幸,然而妻命固不可違,父母之命更不能不從,兩相權衡,臣以為,媳唯以侍奉公婆為要,方是闔家之幸。當公婆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也隻能奪己心誌,委屈從權。”
這一番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第二種理解。
房是安的頭壓得極低極低,他不能觀察到陛下的神情舉止,小皇帝放心大膽地看向花鳥緙絲屏風,那裏暗作一團,似乎連風聲都沒有。
但楚翊仿佛看見了姑姑此刻的眼神,充滿了平靜的諷刺。
楚翊起身,來到房是安的麵前,將雙臂背後,冷冷地看著他,雖然小皇帝個頭小,站著也隻有房是安跪著高,然而這天生的九五之尊的威勢,卻猶如山嶽般將他的肩膊往下壓。
那時分,房是安竟隱隱約約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是麽?”楚翊挑唇,“欺君罪及九族,回答朕,除了房家兩老讓你納妾以外,你對此,一點都不心動?”
這時候,房是安沉默了。
他的沉默,讓屏風之後亦是一陣漫長的死寂。
房是安不知妻子在此,他以為這殿中,隻有自己與君王二人,無法欺君,他汗顏道:“臣,的確有過此念。”
楚翊露出“早知如此”的神情,但房是安驀地抬起了頭,急於向陛下解釋:“隻是,臣心中,由始至終隻有郡主一人,即便納妾,臣心中仍然隻有她一人!若妾有所出,也必定會記在郡主名下……”
終於露出了男人醜惡的嘴臉,楚翊多看他一眼都嫌惡心:“原來姑姑真的一點都沒看錯你,你不光沒有擔當,你還虛偽。”
房是安頹唐跌坐倒地,喃喃道:“郡主,是臣之摯愛。窮極一生,臣再也不會遇到像郡主這樣的女子了,臣不想與她和離。陛下,臣的父母,年紀已經老邁,他們等不得了……”
話音未落,房是安感覺到,仿佛有什麽無聲無息地掠過了紗簾屏風,悄然地遠去,如一陣信風卷起落葉,翩翩從蒙塵的心頭摘落。
那種無法觸摸,無法抓住的空空蕩蕩的感覺,讓他心中惶惶不安,他急促地用自己的雙目在殿中逡巡,直至,重疊朦朧的屏風影後,有什麽驀然消失,他驚慌地看向陛下。
楚翊譏嘲地告訴他:“是郡主。”
房是安有一種直覺,倘若這次,沒能將郡主留下來,那麽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將她留得下來了。
那一瞬間他忘懷了什麽君臣,即刻就要拔腿去追,然而小皇帝卻幽幽提醒他:“房是安,你可別忘了,你是要納妾的。”
他的步子生生急刹。
睖睜轉過臉來,正碰上陛下冷嘲的寒目,清炯洞明,就如先皇一樣,房是安被震懾。
小皇帝負手道:“你的意思郡主已經很明白了,太後和朕也很明白了,既然無法就這件事達成調和折中,那麽雙方各退一步,我楚家也不無理欺人。成婚之時,朕的姑姑宜笑郡主曾與你約法三章,她不點頭,你不得納妾,是你違約在先,此事,朕也可以不計較。”
大婚之時,滿室紅燭喜光,新嫁娘嬌羞怯弱地在鳳帳間,對他提出了約法三章,第一條便是,她若是不點頭,他不得納妾過門。
洞房花燭夜,房是安以為,這僅隻是夫妻之間的一點點情趣,何況,彼時情意正濃,他滿心滿眼都隻有郡主愛妻,何曾想過其他女人?他輕易地應許了承諾,不納妾,不蓄外室,不得欺騙。
許過的承諾,如一張泛黃的薄紙,被他輕飄揭過。對於郡主,她卻時刻都記著。
房是安腦袋低垂,懊喪地攥緊了雙拳,“臣配不上郡主。”
楚翊笑道:“好在你還有這個自知之明。”
房是安無力地道:“陛下預備,如何各退一步。”
其實,心中已有答案,不必多此一問。
可似乎還要繼續問一問,方能讓自己徹底灰心。
楚翊下了最後文牒,將這事定死了:“你可以納妾,別說納一個,兩個,你喜歡,就算納十個,二十個,隻要你的父母高興,沒有誰反對。宜笑郡主這裏隻有一個要求,你們和離。”
當陛下吐出最後兩個字“和離”時,房是安的心髒被一隻無形的手攫住,收力一握。血液噴濺的疼痛,驚醒了他。
原來回歲皇城不是調和融睦,而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小皇帝哪裏看得懂這裏的暗流湧動,懵著,被姑姑牽起了小手,他回頭看了眼母後,“朕要安慰安慰姑姑,母後你等等朕,朕很快就回來。”
薑月見心裏想著最好他今日不要回來了,麵上和藹微笑,“去吧。”
小皇帝被牽著走了。
薑月見感到些微倦意,手指揉捏了一下肩膀,對還在一旁的男人揚起了眼波:“過來,給哀家揉揉。”
蘇探微坐上她身側。
然而這張藤椅太過於狹窄,容不下兩個人這般擠著,薑月見抬高了屁股。
最後,太後娘娘神態自如輕置玉臀,坐到了身後太醫的雙腿上。
柔軟的嬌軀,熨帖融化成春水。
太醫的身體逐漸緊繃,手指僵硬地替太後按揉肩部。
刺金描鳳的昳麗裙擺層疊鋪陳,翡翠鸞絛輕壓著裙邊,在太後微微的顫之間,衣袂如波浪綿迭。
長睫垂落下來,為鼻梁山根兩側覆上淺淺的翳。
太後抱怨道:“你不知道,每日處理那些奏折有些累人,哀家這裏快酸死了。”
她想,要是楚珩還在那個位置上,照他的那個兢兢業業挑燈達旦的勤勉程度,大概活不到四十也得猝死。
而她更就淒慘了,她還要一邊忙碌,一邊做保養。生過孩子的女人太過於勞累,一年都老十歲。
第二春來得跌宕起伏,到如今都沒有真實感,薑月見還要留駐青春,往溫柔鄉裏多沉湎幾年。
身後的男人低聲道:“太後為國政煩心麽?”
手上的力度,讓薑月見悶悶哼了一聲,側過眸,看不見他的麵孔,隻是加重了口吻說給他聽:“哀家再將精神拋在朝政上幾年,很快就老了,到時候年老色衰,小太醫就連虛與委蛇,也不肯了吧。”
蘇探微指尖一重,肩頸酸脹的感覺令太後身子輕輕地戰栗,他從身後輕笑。
“娘娘青春美貌,怎麽就有了暮色黃昏之歎?”
薑月見抬手,越過肩,覆蓋在他按摩的右掌之上,不用幾分力地一捏,“男人重色。實則沒什麽地久天長,你瞧那個房是安……不說了,就連先皇,哀家剛進宮的時候,他也是很喜歡哀家的,每夜裏都會過來了。漸漸地日子長了,尤其等哀家生了陛下之後,先帝就膩煩了哀家這日趨鬆弛的皮囊,再也沒好臉色過。”
蘇探微想了想,薑月見剛進宮時,那般黏人,一刻離開都不行,由不得他不勤於後宮走動,在她的種種把戲裏也曾色令智昏,日日流連於美人鸞帳。
後來識破了她種種爭寵獻媚的詭計,他心思確實淡了許多。
那個乖順溫柔的皇後,似乎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喜歡自己,她的情意綿綿,其實全由扮演,沒有半分真心。
加上她實在太懶,身為皇後卻不理六宮,跟不上他在前朝的步調,楚珩嘴上沒說過,心裏其實已逐漸分離。
但真正的爆發點,仍是在於那夜,她睡夢之間,讓他聽見了原來這個平日裏綿羊一般的皇後,其實暗中盼著早日守寡。楚珩覺得自己心裏的最後一點溫存與憐愛,被她這一把火燒幹淨了。
就算隻是為了梗一口氣,他也不再涉足後宮。
今天的薑月見,是朝內外說一不二的龍頭人物,她本不該獨自麵對這一切,是他的無用,令她被迫走上了這一步,說起來,他才應當自慚形穢。
蘇探微的手放輕了力度,沉思須臾,柔聲道:“臣不相信,先帝會厭膩娘娘。”
薑月見明眸善睞,盈盈淺淺地回眸,睨向身後清俊如畫的容顏:“哀家不想說他,隻想說你。小太醫,你會否有一日,厭膩了哀家,不想留在哀家身邊?”
蘇探微胸口的弦被輕易挑斷,震了震,似乎無法說出讓這雙漂亮的眼睛傷心的話,他低聲道:“臣不會的。”
太後的鳳眸浮光瀲灩起來,湧起酒醉般的感覺。
兩張唇,越靠越近。
就在四片唇瓣即將碰觸,合二為一之時,彼此濕漉漉的呼吸都已在交織。
坤儀宮驀然傳來一道揚長笑音:“哎喲,我來得不巧了!”
受驚的兩人頃刻之間分開了身體,太後更是急匆匆地一躍而起,宛如做了什麽虧心事,兩張臉蛋紅潤如火。
薑月見望向門口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安國公人,見她一扭一扭如楊柳擺款的腰肢晃到了近前,薑太後忸怩道:“你怎麽來了?”
傅銀釧擺袖,嗬嗬笑道:“那個死男人,又氣我了。”
薑月見忍著羞赧,手指向身後拂了拂,讓蘇探微尋個機會先出去,免得被傅銀釧揪住。
口中向傅銀釧回道:“還沒死呢?不是說,死男人,得永生麽?讓哀家看看,你是不是一直貌美如花。”
蘇太醫搭在扶手椅上的雙手一頓,詫異地看向了傅銀釧。微微眯眸。
作者有話說:
楚狗:原來就是你搗亂我們夫妻關係。
第34章
太和殿, 龍涎香氣縷浮沉。
年僅弱冠的年輕人,劍眉朗目,唇若施朱, 品月色水荷鷺鷥紋廣袖長衫, 襯得他一身的氣質內斂而溫潤,毫無攻擊性,給人以可親、可近之感。
小皇帝左右端詳這人, 實在看不出,他哪裏來的本事, 能將姑姑氣成這樣。宜笑姑姑有郡主封號, 幽州那兩個老地頭蛇,居然敢這麽欺負她。
楚翊皺眉道:“今天朕跟你說的話,全是母後的意思, 你且聽著, 朕問你什麽, 你就答什麽。”
房是安不敢不從:“臣不敢欺瞞。”
看他那喪眉搭眼的樣兒, 仿佛誰欠了他巨額錢債似的,瞧著真是晦氣。
楚翊梗著心頭火,道:“朕問你,朕的姑姑,宜笑郡主, 她有什麽不好?”
房是安耷拉著眼皮, 其實早已知道, 今日入宮麵聖, 實為清算, 陛下重視“情義”二字, 不會輕易放過這麽一個薄情寡義的自己。
他緩緩搖頭:“沒有。”
楚翊冷冷一哼:“那你, 對她可有什麽不滿?”
房是安深呼吸一口濁氣,再次搖首:“臣沒有。”
楚翊皺起眉峰,將手掌上密密麻麻的小抄瞅了一眼,實在沒看出下文應該怎麽問了。好吧,自由發揮。
“那朕再問,”陛下正襟危坐,清一清嗓,“你家中的父母,可是嫌棄朕的姑姑,生不出兒子,逼著給你納妾?”
房是安屈膝,跪了下來。
楚翊目光一滯,看向重重緙絲屏風之後,花鳥紋理栩栩如生,盡頭有一團模糊的暗影。
房是安微噎。其實這個十五歲中舉,有著幽州第一才子之稱的房家長公子,算得上驚才絕豔,皮囊上佳,氣質出塵,恍然一打眼,能看出是個雍容爾雅的貴介郎君。
即便是跪著,這儀態也很好,身量瘦長而挺拔,不見有一分腐儒酸氣。
宜笑姑姑最開始應該是喜歡過他的,否則今天也不會過來。隻是後來,她還是被這個男人傷了心。
房是安道:“臣無能。家中的確有一些流言蜚語,因郡主不能懷孕,父母已經年近花甲,期盼含飴弄孫之樂,不免心急,有意,令臣納妾。”
楚翊問:“那你是怎麽想的?房家兩個老東西這麽跟你說,你就順水推舟了?”
聽到陛下的嫌斥之詞,指向父母,房是安雖不敢有怨,仍結緊了眉梢。
房是安抱拳躬身:“陛下容諒,父母之命,是安唯有從命,不敢有違。宜笑郡主心地良善,自嫁入房家,體貼舅姑,主掌中饋,陟罰分明,細致周到,娶妻如此,房是安之幸,然而妻命固不可違,父母之命更不能不從,兩相權衡,臣以為,媳唯以侍奉公婆為要,方是闔家之幸。當公婆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也隻能奪己心誌,委屈從權。”
這一番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第二種理解。
房是安的頭壓得極低極低,他不能觀察到陛下的神情舉止,小皇帝放心大膽地看向花鳥緙絲屏風,那裏暗作一團,似乎連風聲都沒有。
但楚翊仿佛看見了姑姑此刻的眼神,充滿了平靜的諷刺。
楚翊起身,來到房是安的麵前,將雙臂背後,冷冷地看著他,雖然小皇帝個頭小,站著也隻有房是安跪著高,然而這天生的九五之尊的威勢,卻猶如山嶽般將他的肩膊往下壓。
那時分,房是安竟隱隱約約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是麽?”楚翊挑唇,“欺君罪及九族,回答朕,除了房家兩老讓你納妾以外,你對此,一點都不心動?”
這時候,房是安沉默了。
他的沉默,讓屏風之後亦是一陣漫長的死寂。
房是安不知妻子在此,他以為這殿中,隻有自己與君王二人,無法欺君,他汗顏道:“臣,的確有過此念。”
楚翊露出“早知如此”的神情,但房是安驀地抬起了頭,急於向陛下解釋:“隻是,臣心中,由始至終隻有郡主一人,即便納妾,臣心中仍然隻有她一人!若妾有所出,也必定會記在郡主名下……”
終於露出了男人醜惡的嘴臉,楚翊多看他一眼都嫌惡心:“原來姑姑真的一點都沒看錯你,你不光沒有擔當,你還虛偽。”
房是安頹唐跌坐倒地,喃喃道:“郡主,是臣之摯愛。窮極一生,臣再也不會遇到像郡主這樣的女子了,臣不想與她和離。陛下,臣的父母,年紀已經老邁,他們等不得了……”
話音未落,房是安感覺到,仿佛有什麽無聲無息地掠過了紗簾屏風,悄然地遠去,如一陣信風卷起落葉,翩翩從蒙塵的心頭摘落。
那種無法觸摸,無法抓住的空空蕩蕩的感覺,讓他心中惶惶不安,他急促地用自己的雙目在殿中逡巡,直至,重疊朦朧的屏風影後,有什麽驀然消失,他驚慌地看向陛下。
楚翊譏嘲地告訴他:“是郡主。”
房是安有一種直覺,倘若這次,沒能將郡主留下來,那麽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將她留得下來了。
那一瞬間他忘懷了什麽君臣,即刻就要拔腿去追,然而小皇帝卻幽幽提醒他:“房是安,你可別忘了,你是要納妾的。”
他的步子生生急刹。
睖睜轉過臉來,正碰上陛下冷嘲的寒目,清炯洞明,就如先皇一樣,房是安被震懾。
小皇帝負手道:“你的意思郡主已經很明白了,太後和朕也很明白了,既然無法就這件事達成調和折中,那麽雙方各退一步,我楚家也不無理欺人。成婚之時,朕的姑姑宜笑郡主曾與你約法三章,她不點頭,你不得納妾,是你違約在先,此事,朕也可以不計較。”
大婚之時,滿室紅燭喜光,新嫁娘嬌羞怯弱地在鳳帳間,對他提出了約法三章,第一條便是,她若是不點頭,他不得納妾過門。
洞房花燭夜,房是安以為,這僅隻是夫妻之間的一點點情趣,何況,彼時情意正濃,他滿心滿眼都隻有郡主愛妻,何曾想過其他女人?他輕易地應許了承諾,不納妾,不蓄外室,不得欺騙。
許過的承諾,如一張泛黃的薄紙,被他輕飄揭過。對於郡主,她卻時刻都記著。
房是安腦袋低垂,懊喪地攥緊了雙拳,“臣配不上郡主。”
楚翊笑道:“好在你還有這個自知之明。”
房是安無力地道:“陛下預備,如何各退一步。”
其實,心中已有答案,不必多此一問。
可似乎還要繼續問一問,方能讓自己徹底灰心。
楚翊下了最後文牒,將這事定死了:“你可以納妾,別說納一個,兩個,你喜歡,就算納十個,二十個,隻要你的父母高興,沒有誰反對。宜笑郡主這裏隻有一個要求,你們和離。”
當陛下吐出最後兩個字“和離”時,房是安的心髒被一隻無形的手攫住,收力一握。血液噴濺的疼痛,驚醒了他。
原來回歲皇城不是調和融睦,而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