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斂著唇角,不知怎的,竟見一分羞意與閃躲。


    蘇探微用打濕了溪水的帕子,擦過太後娘娘臉頰上殘留的洶湧過後的淚痕,“水真多。”


    她惱得很,一口咬住了男人的耳朵,再說,就咬死他。


    作者有話說:


    妖嬈太後,在線撒嬌。


    第44章


    陛下朦朦朧朧醒來, 在王帳裏用鍍金的盥盆清洗臉蛋,料理自己的頭發,把自己打扮得一絲不苟, 攬鏡自照, 深感充滿王者氣度。


    他要親自主持大狩,所以今日,必須表現得無懈可擊。


    楚翊來到母後的帳外, 向裏問詢:“母後,你起了麽?”


    玉環撩開了簾門, 見陛下立在外邊, 笑吟吟道:“娘娘正在梳妝。”


    楚翊探進毛茸茸黑溜溜的小腦袋,母後的帳篷裏設有一張專供女子梳妝用的鏡台,鏡台上架著一麵古銅色的妝鏡。


    鏡中映出太後娘娘端麗嫵媚的粉靨, 胭脂初染, 螺黛新畫, 姣好無暇的銀盆麵如芙蓉醉春。


    她正素手挽著發髻, 小皇帝不吭一聲地跑了上前,“母後。”


    他看出來,母後昨夜的休息並不好,眼底似有一層淡青,被她撲了厚厚的脂粉遮掩著, 可楚翊心細如發, 一眼便看了出來。


    他哀愁想:母後病得看起來很重, 她晚上一定受了煎熬, 不願意告訴朕……


    薑月見將青絲挽入發髻, 用一支石榴包絲垂珞釵斜插烏雲中固定。頸邊繞一條赤金墜血珊瑚雙福鎖項圈, 襯得膚色更加白皙, 宛如冰肌上又敷了層乳色的糖霜。


    太後娘娘和藹可親地掐了掐兒子肉嘟嘟的小臉蛋,心情不錯的模樣。


    母子倆一同出席大狩,今日是士兵會操演練,也有弓馬比試。


    臨出去時,陛下抬頭,好奇地向母後問:“那個蘇太醫呢?”


    他一直跟著母後,寸步不離,昨夜裏母後身上不好,他怎麽不見了人?


    薑月見的思緒被陛下一聲問回了昨夜。


    狹窄的馬車,交融的濕汗,粗重的呼吸……


    太後急忙摁下了綺念,淡定地撒了個謊:“蘇太醫,伺候了母後一整晚,他累了。”


    陛下天真地以為那就是字麵的意思,點了一下腦袋,沒有再去關注這件事,隻是牽著母後的小手暗暗緊了一些。


    昨夜裏,她沒了走路的氣力,是那個男人抱著她回到車上的。


    也是他親自駕車,將她送了回來。


    回到帳中之後,薑月見心懷忐忑地問了翠袖,得知陛下中途醒來過,心提到了嗓子口,才又被告知陛下並未過來,她舒了一口氣,轉頭驅逐著駐足不去的男人,讓他趁人不備,快些出去。


    被卸磨殺驢的男人顯然不那麽高興,太後素手推搡間,他竟握住了娘娘的細腰,當著玉環與翠袖,毫不避忌地親了太後娘娘的嘴唇。


    彼時兩個女官嚇得花容失色,生怕露餡兒教人發現,一邊暗中醒悟過來,蘇太醫和娘娘的關係早已進了一步,是以他的膽子愈來愈大了。


    太後娘娘也沒見真的生氣,隻是惱羞成怒,七分的赧然在裏邊,一邊拒絕他的吻,一邊推著人往外去,“好了好了,親也親了,抱也抱了,什麽都讓你滿意了,你快走。”


    蘇太醫這才皺著眉頭,不那麽痛快地掀簾而出,身影消失在了簾門外的月色中。


    太後娘娘正牽著陛下的小手往校場那邊走,猝不及防撞見了迎麵而來的傅銀釧,彼此對視之後,太後不悅地道:“你怎來了?”


    大狩向來沒有女子參與的先例,連當年她還是皇後時都沒有這份殊榮。


    傅銀釧行了一禮,笑聲道:“這不是娘娘開了先河,默許的臣婦麽。”


    薑月見了悟:“這麽說,安國公也來了?”


    怪道昨夜裏,山腳下營寨處傳來那熱鬧的動靜。


    傅銀釧道:“我這兒氣還沒消呢,娘娘就少在臣婦麵前提他,給臣婦尋不痛快了。”


    她正想單獨與太後說上幾句話,但看太後似乎並無這意思,目光頗有嫌棄之意,深感自己送了一盒的豬腸衣是肉包子打狗了。


    她輕輕哼一聲,當著陛下的麵兒,調門竟也不低:“喲,臣婦見娘娘今日紅光滿麵,雨露滋潤……”


    “夠了!”


    薑月見薄怒打斷。


    等傅銀釧一聽,她又恢複雍容可親,彎腰對陛下道:“母後和安國公夫人有話要說,一會兒過來,陛下先去。”


    楚翊聽話地點頭,轉而牽了玉環的手,讓她帶自己過去了。


    傅銀釧與太後並肩而行,直至到無人處,她笑頰粲然:“臣婦隻是說笑,娘娘別生氣,越生氣,倒顯得越心虛。”


    薑月見鎖眉:“哀家心虛什麽,哀家對那個小太醫不懷好意,不止你一個人知道。”


    傅銀釧順著太後的話點頭:“是,當著陛下也不心虛?”


    那可是才隻有六歲的小孩兒,太後娘娘也不怕兒子撞破了他們的苟且眼睛長疔?


    薑月見微微含笑,盡力壓抑著火:“你想說什麽?”


    傅銀釧在背後搭住了太後娘娘紙片般輕薄的身子,用隻有兩人能聽得見的聲音,道:“娘娘今日步態風流,如風中玫瑰,左搖右曳,完全失了平日的端莊穩重,是小太醫對你操之過急了?”


    “你……”薑月見麵皮發紅,要反駁,卻無力,隻得咬住了嘴唇,鄙夷她說話太粗俗。


    傅銀釧好心好意地哄著她道:“無妨無妨,這裏都是大老粗,誰能像我一樣眼尖如刺,一會兒臣婦就這樣攬著太後娘娘去,等落了座,就毫無破綻了。”


    薑月見怕她說的都是真的,隻好順她意思照做,誰知才走沒幾步,她又起頭:“年輕的少年郎怎樣?”


    薑月見暗惱,正要甩手去了,傅銀釧連忙又將人哄回來,太後頰染紅暈,咬牙,冷冷一哼道:“好得很,年輕力盛,用之不竭的精力,你可滿意?”


    傅銀釧戳了一下太後的臉蛋,“跟臣婦原不相幹,娘娘滿意就好。”


    又走了幾步,見娘娘不說話,像是氣著了,傅銀釧幽幽道:“月見。你如今這樣我便放心了,當年先帝戰死的時候,我真怕你……”


    走不出來。


    她們雖然是女人,可誰又規定了,女人就不能對自己好點兒,一輩子非得在一棵歪脖樹上吊死?


    薑月見對楚珩用情至深,她自己都不願意承認,可人嘛,憋得太久,總要撕開一條釋放的口子,不然這心裏多半是會生病的。


    太後娘娘頓了一下腳步,柳眉輕折:“哀家好得很,不要再提楚珩。”


    “好、好。”傅銀釧嬉皮笑臉,全無國公夫人自矜貴重,笑得一臉蕩漾不值錢,搭著娘娘香肩一路行至校場。


    人聲鼎沸。


    入目所見,最顯眼的並非是架高台之上的兩方金龍禦座,而是另一座八抬軟椅,巨大的篷傘撐在椅背之後,如雪鬆般覆蓋下厚重的陰翳。


    陰影下端坐的男人,著一身華麗的金線山石紋紫袍,麵容蒼白如雪,幾近病態,從袍子下露出來的雙手細可見骨,遠遠瞧去,似乎隻見衣履,不見皮肉,宛如虛浮地飄在空氣裏。


    薑月見落座,這才抽空,對傅銀釧還以顏色:“兩年不見,你家國公,又妖了一點兒了。”


    她見景午很少,不過沒少聽傅銀釧暗中罵他的臭毛病。包括跟鬼一樣,晴天白晝的見不得太陽,出門到哪兒都不忘頂把傘,曬一曬太陽他就灰飛煙滅了。


    傅銀釧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作“陰溝水鬼”。


    但景午在人群裏似乎有著不小的聲望,或許是因為出門少,能出席大狩猶如賞光,眾人賣他的麵子,加上他獨特招搖的出行方式,所以走到哪兒,哪兒都熱鬧。


    太後娘娘感到身後的椅背,似被一隻手扶住,用了幾分力。


    她回眸,隻見身後不知何時立了一個男人,他垂下視線,瞳眸深邃,淡淡凝視自己。


    薑月見臉熱,別開眸光,道:“來得時機正好,為哀家捏捏肩。”


    傅銀釧也瞧見了太後最近的新寵——蘇太醫,他從善如流地為太後揉捏按摩肩頸,手法熟練,看得出平日裏沒少做。


    能把男人使喚得這麽聽話,傅銀釧羨慕不已。


    甚至歆羨薑月見死了夫君真是不錯,若換以前,誰能使得動武帝陛下這般鞍前馬後地伺候著。


    武帝那天威,一個眼神下來,傅銀釧覺得自己已經被殺死了。他活著的時候,傅銀釧都不敢常來找薑月見玩。


    薑月見被揉按得舒舒坦坦,被小皇帝看在眼底,他不禁仰頭:“朕也想要!蘇卿也給朕按!”


    薑月見瞥他一眼,“你人小,按什麽按,仔細你的身子骨被拆了!別多事!”


    楚翊悻悻然閉口,小嘴嘟了起來。


    不過隻嘟了一晌,陛下便被遙遙而來的車馬攫住了視線。


    領路的是一支二十人的騎兵,為首之人,身材魁梧,甲胄在身,手持一杆白龍銀槍,兜鍪之上的紅纓在風中獵獵飛揚,一看便知是一沙場悍將。


    但見他一馬當先,銀槍在烈日照耀下散發出晶亮的光輝。


    車馬隊伍停在校場外,眾人目光所及之間,馬車的門徐徐打開,步出錦衣羅裙、香嬌玉嫩的女子,烏發如瀑,披帛落地,這正是宜笑郡主。


    將軍請郡主下車,護送她行至校場中間,向太後與陛下行禮。


    楚翊看到姑姑來了自然很高興,但他更好奇姑姑身旁的人,他扭頭向母後道:“母後,那是誰啊。”


    薑月見眉梢輕動,摸了一下他顱頂的鬏鬏,“冼明州。”


    “……”


    陛下的好奇心裂了一條口子,他再也不想問了。


    甚至看那冼明州,是怎麽看怎麽不順眼,小手在袖口底下攥成了拳。


    好一個冼明州,這就是害死他父皇的罪魁。楚翊咬咬牙,恨不得衝將上前和他單挑。


    可是,母後說得一點都不錯,那個冼明州,虎背熊腰,高大健碩,胳膊比他人還粗,手裏銀槍一刺,便似能生裂千鈞之石。瞧著多讓人害怕呀。


    連帶著陛下歡迎宜笑姑姑都不那麽熱情了,等宜笑行禮之後,太後將她叫到跟前,拉住了宜笑的手,溫柔笑道:“也該出來散散心了,過來坐。”


    聽說了,宜笑與房是安和離之後,便一直在端王府為端王侍疾,未曾再出。


    京畿首善之地,尚有流言傳出,對宜笑郡主不利,暗含指摘。端王妃擔心女兒受了這些流言蜚語的困擾,將自己一輩子縮在王府裏,於是托了太後娘娘,寄望於帶女兒隨行大狩,能開解心結。


    薑月見自然答應了,她今日留的空位,原本就是給宜笑的,可惜被傅銀釧占得先機,於是隻能兩人擠在一處就座。


    傅銀釧是個對誰都熱絡的自來熟,宜笑一落座,她便拉著宜笑的手笑嗬嗬地道:“我見郡主妹妹如明月,可望不可攀,誰家兒郎見了不迷糊?這拉拉小手的便宜,我先占一個,妹妹可別嫌棄。”


    宜笑也不是那內斂的性子,便以牙還牙:“宜笑見國公夫人如日初,不可望也不可攀,何況晝與夜,不相交。”


    明晃晃的拒絕,是個人也聽出來了。


    傅銀釧訝異,對薑月見道:“你婆家的妹子好烈的性子,一點麵子都不給的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雀金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燃並收藏雀金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