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月見不置可否,目光轉淡。


    日光砸入密林的重影,籠罩在青年的一襲白衣之上,更添溫潤清絕。他在那方台下立著,烏發玉冠,與世無爭,超然物外。


    在會操開始之前,冼明州龍行虎步,至蘇探微麵前,叫住了這個作太醫裝束的男子,“冼明州眼拙,未知尊駕是——”


    一個會射術的太醫,並不多見,冼明州疑心他並非在太醫院供職。


    然而對方一句話打斷了自己的幻想。


    “太醫院,蘇探微。”


    冼明州驚訝:“蘇太醫,你也會騎射?”


    瞧著麵前之人,弱不禁風的模樣,隻怕這副衣袍之下隻有二兩骨,比那安國公不遑多讓,實難令人相信,他會是一個箭術高手。


    蘇探微揚唇微笑:“君子六藝,隻是略通一二。”


    冼明州倒毫不失望:“實不相瞞,冼某人在碎葉城駐守兩年裏,未曾一見蘇太醫這樣精於騎射的人物,今日大狩,冼某技癢,不知可否向蘇太醫討教一二?”


    隔了甚遠,隻能看到兩個人在交談,不能聽出他們在談論什麽。


    傅銀釧憂心忡忡,問太後道:“那個冼明州,臣婦瞧著好生厲害,他糾纏蘇太醫,不知道是不是要刁難他?太後娘娘,你可得看在眼底,想想辦法。”


    她家的小太醫,細皮嫩肉的,可經不住冼明州這樣孔武糙蠻的男人磋磨。


    太後鳳目凜然,叫來了孫海,讓他去催促冼明州主持會操,不可久留。


    然而太後娘娘的吩咐剛剛落下,隻見台下的兩人已分別取了弓箭。


    “……”


    定了定神,薑月見不悅地皺眉道:“不用了。”


    孫海隻好待在原地。


    會操還沒開始,倒是讓冼明州和蘇探微再度成為了焦點。


    今日本就有的箭術比試看來是提前了,隻是場上的人物有些不同凡響,一個大將軍,是絕不會輕易下場的,還有一個白衣書生,遺世獨立,這兩個人居然要比箭術?


    好生奇怪。


    小皇帝壓根沒察覺母後變了幾次的臉色,反倒興奮不已。


    蘇哥哥可得替他好好教訓教訓那個冼明州,最好讓他狠狠出糗,下不來台,讓父皇在天之靈得以告慰!


    誰讓他欺負父皇,長得還那般嚇人,他就是活該!


    小皇帝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偏心眼兒,一門心思地盼著蘇太醫勝出。


    傅銀釧關注到陛下的手舞足蹈念念有詞,不禁抿唇失笑,太後娘娘好福氣,這新招的小男寵,這麽快連兒子的芳心也俘虜了,看來陛下和他的未來小爹相處得真是很愉快,完全用不著操心將來陛下的接受度問題。


    蘇探微的箭已經抵住了弦,試了試拉弓。


    冼明州見他動作似乎略有生疏,可見是長日不曾練過,想來可知,便讓了一步:“蘇太醫請先試射三箭。”


    蘇探微的手習慣了翻閱經卷典籍,的確,是因為見到冼明州,又喚醒了舊日熟悉的惺惺相惜之感,不止冼明州一人技癢,他亦是。


    挽弓如滿月。


    蘇探微頷首噙笑:“一次足夠。”


    脫手,箭鏃去後,筆直地劈裂了楚翊留在靶心的那支羽箭,穿心透出,直紮在顏色血紅的箭靶正中央。


    作者有話說:


    楚狗:臭兒子內心戲好多,戲精吧。


    第46章


    這一箭堪稱妙到絕巔, 箭頭的準度一厘一毫都不差,哪怕是偏出一點,都無法造成這種震撼的效果。


    不止冼明州一人看見了, 並為之驚歎。


    原來書生當中, 亦有如此武功蓋世的人物。他甚至不禁會想,倘若當年武威城中先帝身旁有這樣一人該有多好。


    高台之上的小皇帝,興奮地跳了起來, 用力地鼓掌:“好厲害!”


    “母後,你看到了嗎?”他扭頭去找母後, 卻見母後深鎖眉頭, 並不見半分高興,目光甚是陰沉,楚翊頗為吃驚, 遲疑地又喚了一聲, “母後?”


    薑月見緩和心神, 唇角淡淡上揚, 露出一縷笑意:“母後無事,你繼續看。”


    他神采飛揚,簡直比自己百步穿楊還要激動,薑月見便問自己的兒子:“你想讓他做你的大將軍嗎?”


    小皇帝重重點頭:“母後你看行不行?”


    薑月見思量著,這個男人要是走了武官的道路, 會直接過渡到前朝去, 將不能繼續留在深宮內苑, 與她見麵的機會也會屈指可數, 更遑論獨處的時候。


    他這樣一個人, 居然肯甘心自折羽翼, 在選官時露拙於人, 故意引導自己和楚翊把他留在了太醫院,這中間,難道就沒有什麽旁的目的?他的目的是什麽呢?


    是的,薑月見一直知道這個男人目的不純,絕不僅僅隻是對杏林學說感興趣這麽一回事。


    高台之上,這兩人的比試已經進行到高潮迭起的精彩環節。


    誰也不肯服誰。


    起初隻是比試射箭靶,兩個人一箭又一箭,箭鏃密集如雨點,但從無落空,每一箭都牢牢定在紅色的箭靶之上。


    這樣比試似乎沒有一丁點難度,於是兩個人默契地換了一種方式。


    比賽射銅錢。


    現如今大業流行通寶外圓內方,中間隻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孔洞,隔了數丈之遠,箭要穿過銅錢的內徑難如登天。


    不隻是薑月見、楚翊這些外行,連看台上日日操練的弓箭手,也不禁呆滯了目光。


    傅銀釧向陛下感慨道:“陛下,臣婦倒是聽說過,當年先帝起用冼明州時,也曾和他有一場比試,不過那場比試看過的人不多,鮮少有人知道。”


    小皇帝正在興奮頭上,聞言,好奇地扭頭過來:“真的麽,誰贏了?是不是父皇贏了?”


    傅銀釧搖搖頭:“臣婦不曾親眼得見,聽說比試了不止一場,各有勝負,至於這射術誰贏了,臣婦沒打聽得這麽仔細。”


    她所知道的這些,也不過是景午告知。


    想到他,傅銀釧的美眸悄悄兒地朝著景午遞過去,篷傘下,他的臉隱匿在一片陰翳底下,不見天日,秀雅的五官永遠擺著一種清冷疏離的神態,像一塊捂不熱的寒玉石。傅銀釧隻看了兩眼,收回神,暗中鄙薄了一句,不再理會他。


    場上的銅錢已被射中過半。


    每一枚銅錢被掛出來時,並不是紋絲不動的。林隙有風,吹動懸錢的細繩發出細微的搖顫,不可能完全靜止。


    箭頭穿過銅錢之後,猶如箭尾本身粗大,整支羽箭會卡在銅錢孔中間,最終一並釘在靶上。


    這兩人的射術都是罕見的穩準狠,例無虛發,每箭必然射穿銅錢,毫厘不差。


    若說冼明州畢竟是大將軍,箭術超凡算是理所應當,不該如此教人吃驚的話,那這個穿戴著太醫的服飾,濯濯如春月柳,皓皓如雲間月的青年書生,就實在令人稱歎。


    有人認了出來,這個太醫,就是太後娘娘近前的紅人,蘇探微。


    聽說,這個蘇太醫還是個殿元出身,主動放棄了仕途,去太醫院效力……


    倒是有過一些傳聞,說這個太醫有意勾引太後,不清不楚的。畢竟,倘若不是如此,一個殿元放棄大好前程,藏匿深宮,怎麽也解釋不通。


    現在有人開始為自己曾經的猜疑而感到動搖了,這個太醫確是文武兼修,不可多得的人才。想來,明日他若是踏足在朝堂上,也必不會教人意外。


    十五枚銅錢全數射下,冼明州的背部已經出了一層熱汗,汗水黏著盔甲的裏衣,貼在背部的肌肉上,燥熱無比。


    他看身旁的蘇探微,皮膚略出汗漬,色澤皎然,隻是略微發紅,清透無比,實在驚奇,這麽一個麵如傅粉的小白臉書生,會懷有一身連他也自愧不如的箭術。


    這一輩子,就隻有武帝曾令他刮目相看,改變以貌取人的觀點。


    如今,是要再加一個人了。


    冼明州棄了弓,心悅誠服地抱拳躬身:“蘇太醫賜教了,冼某佩服。”


    蘇探微頷首,笑道:“你還沒輸。”


    冼明州搖頭:“不,我已經輸了。冼某一生厲兵秣馬,勤勉不怠,就為修習這一件事。而蘇太醫,文能執筆,武能提弓,一心數用,荒廢射術多日,即便今天勉強戰成平手,也是我技不如人,慚愧。”


    這場比試確實酣暢淋漓。


    不過,冼明州一如兩年前,是個死心眼,這點倒是不管他去了哪兒,從來沒變過。


    當初他們比試時,隻是在一無人的角落,彼時冼明州已是揚威校尉,而楚珩則扮作一個無名小卒,看他在河邊練習拳腳,故意試探。


    比試之後,卻激發了男人天性之中的勝負欲,打得難解難分,拳腳不夠,還比試了弓馬與兵器。


    雖說各有勝負,但冼明州覺得自己已經升到了這個武銜上,居然輸給了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卒,實在愧領朝廷的錢糧,一時意氣上頭,差點兒沒撞死在樹上。


    拉他不住,楚珩方亮明身份,保住了冼明州尊嚴和性命。


    其實,他那個蠻牛一樣死心眼的個性,隻適合為將,不適合為帥,這點是楚珩一開始就非常清楚的,所以他並不能如同信任太師一樣,過分地放權給冼明州。


    武威之戰後,王師回朝,想必朝中對冼明州施壓不少。


    是嫋嫋。她讓他活了下來,隻是貶謫碎葉城,削了幾級官職,對於冼明州而言,無關痛癢。


    蘇探微向高台之上看了一眼,太後在一堆人中央,霞帔麗裙,鳳翹華冠,最惹眼的存在,他斂了斂唇角,轉身步向台上。


    薑月見對他今日的表現不置一詞,淡漠地轉向楚翊:“給你父皇報仇這件事兒,就等二十年後,等你長大了,冼明州老了再說吧。倒時候拳怕少壯,他打不過你的。再說君子報仇,二十年不晚不是麽。”


    “……”


    好端端地,被母後這麽一打擊,楚翊嘟起了小嘴,不高興地耷拉下眉眼不說話了。


    有過這麽一場精彩的箭術比試之後,今日還敢踴躍上前比賽箭術已經所剩無幾,冼明州已去主持會操與角抵,箭術場便撤了下去。


    傅銀釧興猶未盡,找不著人說話,正想著再同宜笑郡主套近乎,卻見她一直不言不語,也不知在看誰,傅銀釧怔了一下。


    她忽然想起來,太後娘娘怎麽會安排冼明州去接郡主?


    莫非,這是娘娘有意撮合?


    還真有可能,這冼明州人也二十七八了,一直不曾婚配,拋開武威城之戰那不談,他也算為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一員猛將。在他之前,無數功勳卓著的將領都是由陛下親自賜婚,足可見惜才之意。


    娘娘要是看重這個冼明州,為他指婚也再正常不過了。


    至於宜笑郡主,剛剛在幽州房家碰了那麽大一個釘,全是因為房家兩老的貪心和房是安的懦弱,這個冼明州,上頭沒有父母,也沒有三姑六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他又是個忠厚耿介的粗人,直性子,不懂讀書人的彎彎繞,自然,也便沒那麽多哄女孩子的花言巧語,和那房是安是兩個極端。


    不過太後大約還是怕弄急了,再給宜笑郡主挑錯了郎君,所以她的心思極其隱晦,隻是試探撮合,絕不會再輕易賜婚,若不是自己了解她,隻怕也看不出來。


    宜笑出神,是因今日,冼明州來接她時,正巧遇上了已經和離的前夫房是安。


    房是安的頭上已經拆掉了繃帶,按理說,他傷好了早該回幽州了,他盤桓歲皇城不去,可見是未曾死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雀金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燃並收藏雀金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