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也知曉是誰給拿走了,在春棋炯炯有神的目光下,隻胡亂扯了個謊,心下卻覺得那勞什子溫柔都是她看岔了眼的錯覺,他分明就還是那個滿腹壞水的霸道鬼。
雍州,西平縣朱家村。
一個身姿妖嬈高挑的紅衣姑娘走在空寂狹長的村道上,伴著陣陣清脆的鈴鐺聲響,時斷時續。
隻見女子在一處破敗院落門前停下,伸手叩了叩門:“請問有人嗎?小女子途經此處,月黑風高不便趕路,不知能否投宿一晚?”
話音剛落,門從裏側被人打開,來開門的是一個農戶打扮的大漢,手中杵著跟拐杖,但是並非好似腿腳不便,而是有眼疾。
“我這邊不好招待,姑娘去前麵岔路口不遠處的朱大嬸家中借宿吧。”大漢給人指了路,作勢要將門闔上。
女子見被拒絕,也不走,隻是又接著道:“趕了許久的路,不若大叔容我先討口水喝歇歇腳,過會兒等我同伴來了之後就離開,不會耽誤很久的。”
聽罷,大漢隻好側身讓讓,將人放了進來。
女子感激笑笑,跟著大漢進了屋內後,嘴角的笑意卻僵在了嘴邊。
隻因見到了一個穿著白衣,清雋舒朗的麵,手搖折扇的翩翩公子。
不知是何時到的,此刻就四平八穩地坐在屋內,大概是聽見了方才的動靜,此刻正朝著她看來,嘴角噙著抹笑意:“姑娘好巧。”
洛蔓笙幹笑兩聲,有些意外薛鳴岐竟然也查到了此處,甚至來了比他們還要快些,心下頓時有些焦急,有些擔心東西已經落到了他們的手中。
那個大漢顯然是一個人獨居在此處,除了失明的雙眼而外,手背上的幾道刀傷也是分外猙獰。
洛蔓笙收回打量著人的視線:“大叔隻一個人獨居在此處麽?”
大漢熟練地給她倒了碗熱茶,點點頭:“姑娘也是想來打探有關於塵少卿的事吧?”
洛蔓笙聽罷,有些意外對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來意,隻怕是薛鳴齊先她一步問過了眼前的男子。
見此,她隻開口承認道是。
大漢聽罷,仍舊神色如常,隻說叫他們稍後片刻,有一樣東西想叫他們過目。
看著大漢摸索到了安放雜物的櫃子前,洛蔓笙疑心地蹙了蹙眉,到現在為止事情都進行得尤為順利,可她卻總覺得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隻是那種不安還沒有得到印證,就聽見一旁的薛鳴岐大嗬一聲:“姑娘當心。”
可薛鳴岐出聲已經太遲,洛蔓笙隻覺得地麵像是突然陷落,兩個人都掉進了地下的暗室之中,跌落的瞬間帶起了一陣飛揚的塵土。
跌到地上的時候,洛蔓笙因著最後是被薛鳴岐護在懷裏,摔的不重,甫一落地,待反應過來究竟是出了什麽事之後當即沉著麵將人給一把推開,自顧自站起身來。
薛鳴岐支著腿,想起她方才的舉動不由得莞爾,隨即隻聽見她高聲對站在上麵的大漢不解問道:“閣下這是何意?”
大漢不理人,隻是腳步越來越遠。
都還沒交手,竟就這般窩囊中了計,將洛蔓笙有些不忿地踢了一腳牆,隻聽見薛鳴岐道:
“那大叔分明有眼疾,不能視物,但是這屋中的擺放卻能亂中有序,獨居一人自然應當一切從簡,可是他卻有空餘的茶碗,一直燒著的火和備好的熱茶,可見這院落中必定還有旁的人。”
洛蔓笙不接話,隻不願承認他方才的分析都在理。
那個大漢一開始不直接出手,現下不過是隻將他們困在此處,若是真如薛鳴岐分析的那般,那是不是說明其實他們亦是在找人。
兩人都各懷心思地沉默著。
片刻後,突然又響起了一道腳步聲,極輕,身子也應當極孱弱。
隻見大漢扶著一個行動有些遲緩,瞧著已經到遲暮之年的老者,慢慢探下頭瞧著他們。
望見人,老者說得是一口的字正腔圓的官話:“你們二位是什麽人,為何在探聽塵大人的行蹤?”
老者說話客氣有禮,倒不像是想與人為敵的模樣。
可是方才才被擺了一道,再輕信不得。
洛蔓笙帶著遲疑,懷著些顧慮未出聲。
卻見薛鳴岐恭恭敬敬一揖,又伸出手遞上自己的令牌:“在下來自兗州薛家,是薛時山的嫡子薛鳴岐,此番前來,是想來探一探當年安定縣的真相,給姑父姑母一個交代,也想給薛家一個交代。”
洛蔓笙費解地瞧著人,不知此舉又是何意。
卻隻見老者聽到薛家二字的時候,腳步已是有些激動地往前邁了邁,卻又硬生生止住,複而又看了看一旁的紅衣女子,仍舊是懷著些戒備小心問道:“這位姑娘又是何人?”
見老者這般問起,又有薛鳴岐先挑了頭,洛蔓笙隻好也一揖:“我奉主子瑞陽王府蕭闕之命,亦是想來查清當年的真相。”
老者聞言未動,隻好生端詳起了那枚從薛鳴岐手中接過的令牌,慎重萬分。
洛蔓笙在一邊等得忐忑非常。
怕對方是冒充,故意套話。
又怕對方當真是要尋的人,卻對蕭家有芥蒂。
不過看著薛鳴岐這般坦蕩,必定是留了後手,心下一橫,正準備也將自己的身份也一同稟明之時,隻見老者隻仰天大笑,眼角卻又泛出些淚花來:“深陷半截黃土,苦等信音,惶惶不安十餘載,總算是沒有辜負先帝期望,塵少卿重托!”
見老者悲慟神色,倒真是不似作偽。
將兩人拉上來之後,幾人互相稟明了身份意圖,老者竟是當年被塵岱派出送信的下屬。
他們當真是在等人,這些年張昌的人定沒少沿路追查,假冒的人亦是不少,才叫他們疑心這般重。
她瞧了瞧一旁被來拉了上來正在整理衣袍的薛鳴岐,他明知其中有詐,還故意中計,為的也而不過就是叫他們放鬆警惕,引出餘樵罷了。
果然還是那隻狐狸,幾年不見,算計人的工夫倒是越發厲害。
聽完餘樵說起當年事情的經過,倒是同張昌所說的大致不二,隻就獨獨沒說到當年薛時雨當年托孤天一觀的事,想必是隱晦得緊,便就是連他也無從知曉。
塵岱被永曦帝派兵圍困在安定縣,餘樵臨危受命帶著梁州兵符,前往梁州調兵。
隻是行蹤泄露,前路遇襲,手下以命相搏才給了他一絲逃生之機,前路和後路都被圍堵,奔逃的路上他也受了重傷,撐著強弩之末的身子,又繞去了雍州。
可是到了雍州之後,他才得知這大齊已經變了天,而其間知道真相者悉數都慘遭滅口,無一例外,彼時他身側除了一個受了重傷瞎了眼的大青,再無人可用。
如此,他隻得死守著這個秘密,又偶爾放出些線索,等要等的人。
好在蒼天不負,在他即將身埋黃土之際,終是等到了。
薛鳴岐聽罷,得知被塵封已久的真相,難得的神色肅穆,手攥成拳。
隻見餘樵又拿出一個明黃色的錦囊,縱使衣袍破敗不堪布滿塵土,但是那個錦囊卻被他保存得完好潔淨。
洛蔓苼看見這禦賜之物,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些計較,隻是不知他是要給薛鳴岐還是她。
思索間,隻聽外麵傳出幾聲踹門的聲音,來的人應是不少,隻怕已經將這個小屋團團圍住。
餘樵一驚,也知這次故意透出風聲的動靜太大,雖然等來了自己想等的人,但是也引來了豺狼虎豹。
趁著此刻,互相都不知道對方虛實,不敢貿然出手的時候,他趕緊指了指方才將他們困住的密室:“這下麵有一條秘道,順著走可以到村外去,你們先行,我同大青斷後!”
說罷,又神色堅定地將手中的那個錦囊塞到薛鳴岐手中,話卻是對著他二人說的:“我現在便就將此物交托與你們,還請兩位將當年之事真相大白,撥亂反正,以祭奠無辜橫死之人!”
作者有話說:
今天也感謝每個追文的寶子!!
第76章
現下形勢危及,已經由不得幾人再猶豫。
薛鳴岐斂住不忍是神色,攥緊了手上突然像是有千斤重的東西,當即再也不敢耽擱,帶著心不在焉洛蔓苼就又跳進密室中,恰逢在跳下去的那一刻,木屋是門“嘭”地一聲被外麵的人給撞開來。
情況愈發凶險,兩人奔逃幾步,洛蔓苼卻突然停了下來,隻瞧著麵色不虞,手緊緊攥著鞭子。
餘樵能為當年的使命在此處堅守十六年堅定不移,現在完成了使命本該安享餘生,卻仍是甘願以命相搏,隻為他們爭取一線生機,安然將兵符帶出。
如此忠肝烈膽,隻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父兄,亦是為大齊社稷赤膽忠心,最後卻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現在見餘樵忠義,又叫她碰見,她怎能隻顧自己逃命?
如果保不住人的性命,也最起碼要保住人的全屍,風光下葬,死得其所。
“你先走,我去斷後,你最好護住那個的錦囊,否則我定要你用命來抵!”
她道,惡狠狠地看了薛鳴岐一眼,邁著比方才逃命時全然不同的堅定步伐,毅然決定地往回趕,隻好像是聽見了男子在身後有些失控地換了一聲“蔓蔓。”
她頓了頓,腳步沒停,轉了轉鞭柄,看著追來的蒙麵黑衣人,笑得有些肆意暢快。
...
賜婚的聖旨是蕭闕親自帶來的,在父親不忿,母親雀躍之下,親手交到了她手裏。
經此一事後,蕭闕來蘇府倒是越發坦蕩。
隻一瞧見人,蘇齊嶽便就想到女兒將來要嫁去梁州,心中自是不快,指桑罵槐了幾回,可蕭闕隻當充耳不聞,但也不給宋氏好臉麵,原先該如何現下也便就如何,倒是蘇落雪像是怵著人,總刻意避著人沒打過照麵。
宮中來的太醫剛替她施過針,又溫聲囑咐了幾句。
蘇苑音點頭應是。
這個太醫是芸貴人專程為她派來的,名叫何滿,就是當日被從井中救上來的時候替她診脈的那一位,模樣生得周正,倒是小麥膚色叫人印象深刻,好像此前清肅伯府中解了尹夫人危困的也是他。
蘇苑音對此人觀感極好,但是聽說療法太過於冒險激進,在太醫院中並不遭待見,那日叫他來為自己醫治也不過是因為但是都覺得她必死無疑,隨手點的人。
她心中惋惜,不過瞧著何滿性子淡泊,倒也不像是追名逐利之人。
善草堂最近因著常常有宮中貴人光顧,一時之間在整個上京城中備受追捧,進項也是之前的數倍。
佘塗同蘇苑音商議了一番,又開了幾家分店,今日便就是南市的鋪子頭一天開張,蘇苑音手雖然還沒好全,不太能使的上什麽勁,但是早在府中悶不住,同蘇齊嶽隻會了一聲。
蘇齊嶽叮囑了幾聲,已是首肯,本是興致勃勃,可卻被蕭闕給攔下,非迫著她喝藥。
日前幾日叫他發現自己不大愛喝藥之後,他便就來得格外勤,迫著人喝藥的時候哪裏有半點憐香惜玉。
一開始蘇苑音不滿控訴過幾回,可是換來的下場便就是麵紅耳赤,滿嘴藥味,腿腳發軟。
他總是有滿腹壞水,能便著法子叫她服軟。
日日喝這麽多藥,她隻覺得自己整個胃都在泛酸,用膳都提不起胃口。今天本還想趁著人還未到,先提前溜出去,能逃過一回便就是一回。
隻是算盤打得再響,也終是落了空,這廂才從父親書房中出來,就給人提回來喝藥。
瞧著蕭闕端著那碗藥,又露出那意味深長的神情,蘇苑音咽了咽口水,想起昨日自他走後,自己就連舌根都是麻的。
她心下一慌,訕笑著接過藥碗:“我自己來便就好。”
說罷便就視死如歸地屏住呼吸,猛地一股腦自己給自己灌了下去,耳邊突然傳來了幾聲笑,她忍著一嘴的苦味惡狠狠地瞪他,下一刻就被他喂了一粒蜜餞。
她意猶未盡地吃完,又提出自己的控訴:“我還要。”
眉如墨畫的男子伸手,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過會兒再吃,當心衝淡了藥性。”
雍州,西平縣朱家村。
一個身姿妖嬈高挑的紅衣姑娘走在空寂狹長的村道上,伴著陣陣清脆的鈴鐺聲響,時斷時續。
隻見女子在一處破敗院落門前停下,伸手叩了叩門:“請問有人嗎?小女子途經此處,月黑風高不便趕路,不知能否投宿一晚?”
話音剛落,門從裏側被人打開,來開門的是一個農戶打扮的大漢,手中杵著跟拐杖,但是並非好似腿腳不便,而是有眼疾。
“我這邊不好招待,姑娘去前麵岔路口不遠處的朱大嬸家中借宿吧。”大漢給人指了路,作勢要將門闔上。
女子見被拒絕,也不走,隻是又接著道:“趕了許久的路,不若大叔容我先討口水喝歇歇腳,過會兒等我同伴來了之後就離開,不會耽誤很久的。”
聽罷,大漢隻好側身讓讓,將人放了進來。
女子感激笑笑,跟著大漢進了屋內後,嘴角的笑意卻僵在了嘴邊。
隻因見到了一個穿著白衣,清雋舒朗的麵,手搖折扇的翩翩公子。
不知是何時到的,此刻就四平八穩地坐在屋內,大概是聽見了方才的動靜,此刻正朝著她看來,嘴角噙著抹笑意:“姑娘好巧。”
洛蔓笙幹笑兩聲,有些意外薛鳴岐竟然也查到了此處,甚至來了比他們還要快些,心下頓時有些焦急,有些擔心東西已經落到了他們的手中。
那個大漢顯然是一個人獨居在此處,除了失明的雙眼而外,手背上的幾道刀傷也是分外猙獰。
洛蔓笙收回打量著人的視線:“大叔隻一個人獨居在此處麽?”
大漢熟練地給她倒了碗熱茶,點點頭:“姑娘也是想來打探有關於塵少卿的事吧?”
洛蔓笙聽罷,有些意外對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來意,隻怕是薛鳴齊先她一步問過了眼前的男子。
見此,她隻開口承認道是。
大漢聽罷,仍舊神色如常,隻說叫他們稍後片刻,有一樣東西想叫他們過目。
看著大漢摸索到了安放雜物的櫃子前,洛蔓笙疑心地蹙了蹙眉,到現在為止事情都進行得尤為順利,可她卻總覺得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隻是那種不安還沒有得到印證,就聽見一旁的薛鳴岐大嗬一聲:“姑娘當心。”
可薛鳴岐出聲已經太遲,洛蔓笙隻覺得地麵像是突然陷落,兩個人都掉進了地下的暗室之中,跌落的瞬間帶起了一陣飛揚的塵土。
跌到地上的時候,洛蔓笙因著最後是被薛鳴岐護在懷裏,摔的不重,甫一落地,待反應過來究竟是出了什麽事之後當即沉著麵將人給一把推開,自顧自站起身來。
薛鳴岐支著腿,想起她方才的舉動不由得莞爾,隨即隻聽見她高聲對站在上麵的大漢不解問道:“閣下這是何意?”
大漢不理人,隻是腳步越來越遠。
都還沒交手,竟就這般窩囊中了計,將洛蔓笙有些不忿地踢了一腳牆,隻聽見薛鳴岐道:
“那大叔分明有眼疾,不能視物,但是這屋中的擺放卻能亂中有序,獨居一人自然應當一切從簡,可是他卻有空餘的茶碗,一直燒著的火和備好的熱茶,可見這院落中必定還有旁的人。”
洛蔓笙不接話,隻不願承認他方才的分析都在理。
那個大漢一開始不直接出手,現下不過是隻將他們困在此處,若是真如薛鳴岐分析的那般,那是不是說明其實他們亦是在找人。
兩人都各懷心思地沉默著。
片刻後,突然又響起了一道腳步聲,極輕,身子也應當極孱弱。
隻見大漢扶著一個行動有些遲緩,瞧著已經到遲暮之年的老者,慢慢探下頭瞧著他們。
望見人,老者說得是一口的字正腔圓的官話:“你們二位是什麽人,為何在探聽塵大人的行蹤?”
老者說話客氣有禮,倒不像是想與人為敵的模樣。
可是方才才被擺了一道,再輕信不得。
洛蔓笙帶著遲疑,懷著些顧慮未出聲。
卻見薛鳴岐恭恭敬敬一揖,又伸出手遞上自己的令牌:“在下來自兗州薛家,是薛時山的嫡子薛鳴岐,此番前來,是想來探一探當年安定縣的真相,給姑父姑母一個交代,也想給薛家一個交代。”
洛蔓笙費解地瞧著人,不知此舉又是何意。
卻隻見老者聽到薛家二字的時候,腳步已是有些激動地往前邁了邁,卻又硬生生止住,複而又看了看一旁的紅衣女子,仍舊是懷著些戒備小心問道:“這位姑娘又是何人?”
見老者這般問起,又有薛鳴岐先挑了頭,洛蔓笙隻好也一揖:“我奉主子瑞陽王府蕭闕之命,亦是想來查清當年的真相。”
老者聞言未動,隻好生端詳起了那枚從薛鳴岐手中接過的令牌,慎重萬分。
洛蔓笙在一邊等得忐忑非常。
怕對方是冒充,故意套話。
又怕對方當真是要尋的人,卻對蕭家有芥蒂。
不過看著薛鳴岐這般坦蕩,必定是留了後手,心下一橫,正準備也將自己的身份也一同稟明之時,隻見老者隻仰天大笑,眼角卻又泛出些淚花來:“深陷半截黃土,苦等信音,惶惶不安十餘載,總算是沒有辜負先帝期望,塵少卿重托!”
見老者悲慟神色,倒真是不似作偽。
將兩人拉上來之後,幾人互相稟明了身份意圖,老者竟是當年被塵岱派出送信的下屬。
他們當真是在等人,這些年張昌的人定沒少沿路追查,假冒的人亦是不少,才叫他們疑心這般重。
她瞧了瞧一旁被來拉了上來正在整理衣袍的薛鳴岐,他明知其中有詐,還故意中計,為的也而不過就是叫他們放鬆警惕,引出餘樵罷了。
果然還是那隻狐狸,幾年不見,算計人的工夫倒是越發厲害。
聽完餘樵說起當年事情的經過,倒是同張昌所說的大致不二,隻就獨獨沒說到當年薛時雨當年托孤天一觀的事,想必是隱晦得緊,便就是連他也無從知曉。
塵岱被永曦帝派兵圍困在安定縣,餘樵臨危受命帶著梁州兵符,前往梁州調兵。
隻是行蹤泄露,前路遇襲,手下以命相搏才給了他一絲逃生之機,前路和後路都被圍堵,奔逃的路上他也受了重傷,撐著強弩之末的身子,又繞去了雍州。
可是到了雍州之後,他才得知這大齊已經變了天,而其間知道真相者悉數都慘遭滅口,無一例外,彼時他身側除了一個受了重傷瞎了眼的大青,再無人可用。
如此,他隻得死守著這個秘密,又偶爾放出些線索,等要等的人。
好在蒼天不負,在他即將身埋黃土之際,終是等到了。
薛鳴岐聽罷,得知被塵封已久的真相,難得的神色肅穆,手攥成拳。
隻見餘樵又拿出一個明黃色的錦囊,縱使衣袍破敗不堪布滿塵土,但是那個錦囊卻被他保存得完好潔淨。
洛蔓苼看見這禦賜之物,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些計較,隻是不知他是要給薛鳴岐還是她。
思索間,隻聽外麵傳出幾聲踹門的聲音,來的人應是不少,隻怕已經將這個小屋團團圍住。
餘樵一驚,也知這次故意透出風聲的動靜太大,雖然等來了自己想等的人,但是也引來了豺狼虎豹。
趁著此刻,互相都不知道對方虛實,不敢貿然出手的時候,他趕緊指了指方才將他們困住的密室:“這下麵有一條秘道,順著走可以到村外去,你們先行,我同大青斷後!”
說罷,又神色堅定地將手中的那個錦囊塞到薛鳴岐手中,話卻是對著他二人說的:“我現在便就將此物交托與你們,還請兩位將當年之事真相大白,撥亂反正,以祭奠無辜橫死之人!”
作者有話說:
今天也感謝每個追文的寶子!!
第76章
現下形勢危及,已經由不得幾人再猶豫。
薛鳴岐斂住不忍是神色,攥緊了手上突然像是有千斤重的東西,當即再也不敢耽擱,帶著心不在焉洛蔓苼就又跳進密室中,恰逢在跳下去的那一刻,木屋是門“嘭”地一聲被外麵的人給撞開來。
情況愈發凶險,兩人奔逃幾步,洛蔓苼卻突然停了下來,隻瞧著麵色不虞,手緊緊攥著鞭子。
餘樵能為當年的使命在此處堅守十六年堅定不移,現在完成了使命本該安享餘生,卻仍是甘願以命相搏,隻為他們爭取一線生機,安然將兵符帶出。
如此忠肝烈膽,隻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父兄,亦是為大齊社稷赤膽忠心,最後卻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現在見餘樵忠義,又叫她碰見,她怎能隻顧自己逃命?
如果保不住人的性命,也最起碼要保住人的全屍,風光下葬,死得其所。
“你先走,我去斷後,你最好護住那個的錦囊,否則我定要你用命來抵!”
她道,惡狠狠地看了薛鳴岐一眼,邁著比方才逃命時全然不同的堅定步伐,毅然決定地往回趕,隻好像是聽見了男子在身後有些失控地換了一聲“蔓蔓。”
她頓了頓,腳步沒停,轉了轉鞭柄,看著追來的蒙麵黑衣人,笑得有些肆意暢快。
...
賜婚的聖旨是蕭闕親自帶來的,在父親不忿,母親雀躍之下,親手交到了她手裏。
經此一事後,蕭闕來蘇府倒是越發坦蕩。
隻一瞧見人,蘇齊嶽便就想到女兒將來要嫁去梁州,心中自是不快,指桑罵槐了幾回,可蕭闕隻當充耳不聞,但也不給宋氏好臉麵,原先該如何現下也便就如何,倒是蘇落雪像是怵著人,總刻意避著人沒打過照麵。
宮中來的太醫剛替她施過針,又溫聲囑咐了幾句。
蘇苑音點頭應是。
這個太醫是芸貴人專程為她派來的,名叫何滿,就是當日被從井中救上來的時候替她診脈的那一位,模樣生得周正,倒是小麥膚色叫人印象深刻,好像此前清肅伯府中解了尹夫人危困的也是他。
蘇苑音對此人觀感極好,但是聽說療法太過於冒險激進,在太醫院中並不遭待見,那日叫他來為自己醫治也不過是因為但是都覺得她必死無疑,隨手點的人。
她心中惋惜,不過瞧著何滿性子淡泊,倒也不像是追名逐利之人。
善草堂最近因著常常有宮中貴人光顧,一時之間在整個上京城中備受追捧,進項也是之前的數倍。
佘塗同蘇苑音商議了一番,又開了幾家分店,今日便就是南市的鋪子頭一天開張,蘇苑音手雖然還沒好全,不太能使的上什麽勁,但是早在府中悶不住,同蘇齊嶽隻會了一聲。
蘇齊嶽叮囑了幾聲,已是首肯,本是興致勃勃,可卻被蕭闕給攔下,非迫著她喝藥。
日前幾日叫他發現自己不大愛喝藥之後,他便就來得格外勤,迫著人喝藥的時候哪裏有半點憐香惜玉。
一開始蘇苑音不滿控訴過幾回,可是換來的下場便就是麵紅耳赤,滿嘴藥味,腿腳發軟。
他總是有滿腹壞水,能便著法子叫她服軟。
日日喝這麽多藥,她隻覺得自己整個胃都在泛酸,用膳都提不起胃口。今天本還想趁著人還未到,先提前溜出去,能逃過一回便就是一回。
隻是算盤打得再響,也終是落了空,這廂才從父親書房中出來,就給人提回來喝藥。
瞧著蕭闕端著那碗藥,又露出那意味深長的神情,蘇苑音咽了咽口水,想起昨日自他走後,自己就連舌根都是麻的。
她心下一慌,訕笑著接過藥碗:“我自己來便就好。”
說罷便就視死如歸地屏住呼吸,猛地一股腦自己給自己灌了下去,耳邊突然傳來了幾聲笑,她忍著一嘴的苦味惡狠狠地瞪他,下一刻就被他喂了一粒蜜餞。
她意猶未盡地吃完,又提出自己的控訴:“我還要。”
眉如墨畫的男子伸手,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過會兒再吃,當心衝淡了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