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她早就已經做下了打算,瑞陽王的辭世將她壓垮,她也再不想做負累,選擇了離開。
到底經曆這一切的都不是她,所以蘇苑音沒有資格評判這種做法的對錯,她隻在想,兩個親人相繼離世,於蕭闕而言,不知他是否能接受得了。
不過他就算是難過,大抵也隻是靜默消化湮滅,像獨自舔舐傷口的獸。
她該去一趟梁州,送芸貴妃最後一程。
青葉離開之後,她踏著清晨的光去了一趟瑞陽王府。
上京的瑞陽王府沒被查封,門前還掛著白帆,昭示著永曦帝顧念手足親情而格外的仁慈。
張伯在院中打五禽戲,頭發花白卻仍舊精神奕奕。
顯然是早將她認出,張伯將人給迎了進來:“稀客稀客啊,王府裏許久沒有客來了。”
大底是消息還沒傳的那麽快,貴妃死於火海,人連帶著屋子,全都化成了一捧灰,什麽都沒有剩下的事,還沒有多少人知曉。
蘇苑音沒刻意提,張伯也沒問來意,如今人人都避著嫌,現下肯來這裏看看,已然是真心實意。
聽她說想去梨園裏頭瞧瞧,張伯笑了笑,語氣中帶著點唏噓:“蘇姑娘來得不是時候,花都謝完了,不過等過陣子,園子裏頭結了果子,倒是又有另一番看頭。”
說歸說,張伯卻腳步不停,將人引著繞過了纖芸閣,抬人望著一片梨樹都綠意盎然,卻沒了白花點綴。
她在園外駐足著沒往裏走,眺望著視線,瞧見了連著蜿蜒小路而上的空曠庭院裏,相較於這邊的熙熙攘攘,那棵獨自伸展梨樹格外落寞。
她想起了那日來這裏尋蕭闕,彼時他就在樹下飲酒,瞧著玩世不恭卻又分外驚豔,是叫人不得不承認的賞心悅目。
她默不作聲地走了過去,想著昨日貴妃口中提到的那棵。
張伯跟著走了上來:“明明是同園裏的一道種下去的,可偏這棵長的最好,花期也最久。”
蘇苑音仰頭看了看,確實是如張伯所說,最頂端的枝椏上,還伶仃剩下幾朵,正被一陣輕風帶起,枝頭一顫,一朵花脫落了枝幹,順著她的視線盤旋著向下飄落。
好巧不巧,倒像是在刻意等她來一般。
她伸手接過,觸感輕的厲害,叫她不敢隨意使勁。
“張伯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嗎,我有個種藥的園子,也在上京,附近景致都不錯,還有不少人能陪著說話,不若去我那邊吧。”她轉頭對張伯道。
沒了芸貴妃的庇佑,加之梁州同上京愈發加劇的對峙之勢,這個王府,不知道還能存在多久。
“年紀大了,不愛動彈了,在這王府裏能守一日便是一日吧,總能等到世子回來。”
張伯說得灑脫,氣氛緩和些許。
蘇苑音還正待說話,卻隻見春琪匆忙走近,說永曦帝要召見她。
她聽罷,心裏有了計較,隨即同張伯辭別,出了瑞陽王府。
貴妃薨了的事傳遍了朝野上下,永曦帝親曆了昨夜的事,看著烈火將所有人隔絕在外,把麵前的宮殿一點點吞噬。
直到現在為止他都不敢相信,她真的以最決絕的姿態,隻為遠離他。
尤記得瑞陽王身死的消息傳來那天,他出於報複和不甘,親口對她說了這件事,本意是想她認清現實,她卻寧可自欺欺人的逃避。
他被激怒,於是在蕭黎死去的那夜裏,拋下了所有的自尊,不理睬她抗拒,寵幸了她,她卻以這樣的方式來懲罰他!
“昨日芸貴妃都同你說了什麽?”他問跪在殿前的蘇苑音,那個她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
蘇苑音冷漠抬起眼,看著麵前這個麵色沉鬱的帝王,想起了青葉同她說過的話,永曦帝同她的爭吵,強迫,威脅。
永曦帝口口聲聲說愛,可是行下的事卻都是自私占有,將貴妃逼上絕路的罪魁禍首分明就是他。
“說了很多,說瑞陽王,說蕭闕,說想聽的戲,想去到地方…”,她看著坐上曉得頹然又蒼老的帝王答道。
永曦帝輕嗤,唯獨就是沒有提過他對麽。
“我待她那般好,她怎麽敢!”
他為了她,縱容蕭黎在梁州苟活了那麽久,縱容蕭闕野心越來越大,他讓她做上了最尊崇的位子,也想過死後就追封她做皇後,進自己的陵寢。
“可是逼死芸貴妃的,不就正是皇上麽?”她抬眼,直視著那個上位者,眼裏卻沒有絲毫畏懼。
永曦帝當即神色變冷:“你當真覺得你是薛家的人,我便就不敢殺你麽?”
縱使這個上位者已經年老,但是周身帶起的威壓卻沒有因此減弱。
蘇苑音是當真在他眼裏看見殺意的。
僵持半晌,她垂下頭,說不敢。
永曦帝收回視線,他不承認是自己逼死她,隻怨她鐵石心腸,若是能早點接受他,怎會落得這般不得善終的下場。
蘇苑音因要去梁州送一趟貴妃遺物,梁州此刻關係敏感,不能聲張,隻得把原定的行程提前了幾天,同蘇齊嶽說是薛鳴岐寫信來催促,要提前幾日去。
自幼跟在自己身前,親自教導大的女兒,眼下既然尋回了自己的身世,本該也算是好事。
可在蘇苑音臨別之際他又覺得心裏空落落的,也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薛家那邊肯不肯放人,在蘇府的日子本來就不算多,現在還又往前提了幾天。
思及此,他心裏就不大利爽,但是轉念又想,自打上次將人從詔獄領回來之後,縱使她口上不說,隻單是瞧著,都覺得像是心裏有什麽事,卻又不願意同別人說,指自己壓在心底。
去趟兗州也好,當是散散心,興許新認識些人,能將自己從回憶中抽身,重新開始。
“若是在兗州待的不開心了就回來。”他將離別的傷感呑進腹中,對蘇苑音道。
蘇苑音點頭,笑道:“父親怎做得這般苦大仇深,又不是不回來,中秋前定是要回來給父親拜壽的。”
得了這句話,蘇齊嶽才由陰轉晴,滿意離去。
隻離京那日,蘇齊嶽不知怎地,大抵是不願見分離的場景,最後也沒露麵。
佘塗怨她就連何滿都帶上,唯獨就漏了她,兄長在一旁打圓場,忙得不可開交。
何滿有才,卻並無多少根基,在太醫院這種看人下菜碟的地方並不受多少重用,她覺得惋惜,向人提了一嘴來善草堂的事。
好在他也並不是什麽扭捏之人,當即就應承下來,知她要去兗州,就也提起要去拜訪一個師兄,如此也算順路,隻就佘塗一人留下,所以氣了起來。
反倒蘇苑音安慰了人一路。
準備出城時,輕塵最後也來了,也是對著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內容諸如不辭而別之類。
蘇苑音因對二皇子出手,對輕塵跟賢妃是愧的,所以也沒臉去主動找人,如今輕塵還肯來送她,已經足夠叫她寬慰,被說了也都好生受著,摸摸鼻子解釋幾句。
最後幾人辭別,蘇苑音坐上馬車同人招招手,遙看了一眼屹立的都城,撫上手中那木匣子的時候,臉上的笑意已經斂盡。
過東望關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下,車夫在外頭稟告有人在前麵攔。
蘇苑音掀開了些車簾,看見不遠處的長亭裏,坐了個人,似是專程在這截人。
她下車,無人阻攔的走到二皇子麵前。
“二皇子這是何意?”
蕭旼不以為意笑笑,卻將話說的曖昧:“蘇二姑娘可當真是用完了就丟啊,畢竟也差點算是要議親的人,這般故意生分可真算是不厚道。”
蘇苑音不愛聽這種說辭,也並不想同他兜圈子。
“我同二皇子之間應該還沒有熟到這種地步吧?”她淡道。
“你現在仇也報完了,氣也發泄了,之前同我商議的那件事,你也該再考慮考慮,畢竟你留下的馬腳,也不少對吧,善草堂的東家?”
蕭旼說完,笑而不語地看向她。
蘇苑音回視他,對他明裏暗裏的威脅不以為意。
“謝二皇子提醒,隻我生平最討厭的就是被威脅,況且,你這個威脅人水平,有些次。”
她說罷,再拒絕被套話,隻轉過身去先行離開。
蕭旼看著她的背影,笑得有些意味深長,但是也並未叫人在攔著。
蘇苑音出了東望關,趕路了幾天,到了安定縣,梁州跟兗州的分岔口,北上為梁州,南下是兗州。
蕭旼不會那麽容易放棄抓住她的把柄,這一路上也是監視跟蹤不斷。
因為當年安定縣一案,她的親生父母都被永曦帝逼死於這處,她有了在此處停留的而不被起疑的由頭,正好為偷天換日暗上梁州做準備。
幾人這才知曉原來那個一直被蘇苑音小心護著的木匣子裏頭為何物。
本是預備叫夏琴跟何滿照著原定的計劃繼續去兗州,她帶著春棋去梁州護送芸貴妃的遺物,畢竟人多目標太大,轉移視線不易。
夏琴聽罷沒什麽異議,畢竟薛家那邊的確需要有個先回去傳話的人。
隻何滿卻有些擔憂,梁州戰亂不停,最是混亂的時候,蘇苑音同春棋兩個女子隻身背上實在難叫人放心。
最後又商議了一陣,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隻何滿跟著蘇苑音和春棋一路去。
夏琴則使些銀子雇幾個人假扮,浩浩蕩蕩往兗州方向去。
梁州因為靠北,春意來得也慢,上京下了連綿月餘的雨現在到了梁州又叫她們給遇上,到巴郡本是三五天的行程被生生拖有些久。
也不知是為何,自打踏上了梁州,她心裏有總是莫名焦急,嫌碰上雨季路走的慢,不能快些將芸貴妃帶到王府去,又有些怕見到他。
她帶著矛盾踟躕,卻不知上天已早早替她做下了決定。
作者有話說:
感謝寶子們追文喲~
第101章
接連趕路幾日,走過的路又多半是這種泥濘坑窪之地,馬車損耗得快,車轍壞在了半路,已然是不能再繼續用了。
蘇苑音瞧了瞧,隻幸好並沒有壞在荒郊野嶺,幾百餘步的地方有小鎮,驟雨初歇,往返請人來修太過麻煩。
好在一路都是輕車簡行,行李並不算多,蘇苑音索性下了馬車,同春棋挑揀了些沒必要再帶的負累,叫行李置於馬背上,幾人沿著小路向著鎮子上去。
何滿看了看濕滑的路,蘇苑音不過才走了幾步,裙底已經被泥水打濕了黑漆漆一片。
“蘇姑娘不若上馬吧,行李不算多,再加些蘇姑娘的重量也是使得的。”
蘇苑音指腹摩挲著手裏的木匣,有些坑窪不平的觸感已經能叫她適應,她搖頭,拒絕了何滿的提議。
“在馬車裏坐的久了,渾身上下哪哪都不太舒服,走走路也好,鬆快鬆快。”
見她拒絕,何滿便就也不再勉強,隻道:“定是舟車勞累所致,一會兒到了鎮上我去開幾副安神的方子,熬了藥大家都用些。”
一聽要喝藥,反應最大的就當屬是春棋,她趕忙皺緊了臉,想起此前還因被傷了臥床不起時連著喝了數日的藥,當即擺擺手:“何公子少抓些,莫要將我給算進去了。”
“春棋姑娘可想好了,現下喝上一副便就可預防了事,若是累病了,隻怕屆時要喝的就不止是一副了。”
春棋聽罷,猶豫了一陣,還未答,隻覺得鼻尖一濕,方才停歇的雨竟又殺了回來,可當真是好一個喜怒無常。
到底經曆這一切的都不是她,所以蘇苑音沒有資格評判這種做法的對錯,她隻在想,兩個親人相繼離世,於蕭闕而言,不知他是否能接受得了。
不過他就算是難過,大抵也隻是靜默消化湮滅,像獨自舔舐傷口的獸。
她該去一趟梁州,送芸貴妃最後一程。
青葉離開之後,她踏著清晨的光去了一趟瑞陽王府。
上京的瑞陽王府沒被查封,門前還掛著白帆,昭示著永曦帝顧念手足親情而格外的仁慈。
張伯在院中打五禽戲,頭發花白卻仍舊精神奕奕。
顯然是早將她認出,張伯將人給迎了進來:“稀客稀客啊,王府裏許久沒有客來了。”
大底是消息還沒傳的那麽快,貴妃死於火海,人連帶著屋子,全都化成了一捧灰,什麽都沒有剩下的事,還沒有多少人知曉。
蘇苑音沒刻意提,張伯也沒問來意,如今人人都避著嫌,現下肯來這裏看看,已然是真心實意。
聽她說想去梨園裏頭瞧瞧,張伯笑了笑,語氣中帶著點唏噓:“蘇姑娘來得不是時候,花都謝完了,不過等過陣子,園子裏頭結了果子,倒是又有另一番看頭。”
說歸說,張伯卻腳步不停,將人引著繞過了纖芸閣,抬人望著一片梨樹都綠意盎然,卻沒了白花點綴。
她在園外駐足著沒往裏走,眺望著視線,瞧見了連著蜿蜒小路而上的空曠庭院裏,相較於這邊的熙熙攘攘,那棵獨自伸展梨樹格外落寞。
她想起了那日來這裏尋蕭闕,彼時他就在樹下飲酒,瞧著玩世不恭卻又分外驚豔,是叫人不得不承認的賞心悅目。
她默不作聲地走了過去,想著昨日貴妃口中提到的那棵。
張伯跟著走了上來:“明明是同園裏的一道種下去的,可偏這棵長的最好,花期也最久。”
蘇苑音仰頭看了看,確實是如張伯所說,最頂端的枝椏上,還伶仃剩下幾朵,正被一陣輕風帶起,枝頭一顫,一朵花脫落了枝幹,順著她的視線盤旋著向下飄落。
好巧不巧,倒像是在刻意等她來一般。
她伸手接過,觸感輕的厲害,叫她不敢隨意使勁。
“張伯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嗎,我有個種藥的園子,也在上京,附近景致都不錯,還有不少人能陪著說話,不若去我那邊吧。”她轉頭對張伯道。
沒了芸貴妃的庇佑,加之梁州同上京愈發加劇的對峙之勢,這個王府,不知道還能存在多久。
“年紀大了,不愛動彈了,在這王府裏能守一日便是一日吧,總能等到世子回來。”
張伯說得灑脫,氣氛緩和些許。
蘇苑音還正待說話,卻隻見春琪匆忙走近,說永曦帝要召見她。
她聽罷,心裏有了計較,隨即同張伯辭別,出了瑞陽王府。
貴妃薨了的事傳遍了朝野上下,永曦帝親曆了昨夜的事,看著烈火將所有人隔絕在外,把麵前的宮殿一點點吞噬。
直到現在為止他都不敢相信,她真的以最決絕的姿態,隻為遠離他。
尤記得瑞陽王身死的消息傳來那天,他出於報複和不甘,親口對她說了這件事,本意是想她認清現實,她卻寧可自欺欺人的逃避。
他被激怒,於是在蕭黎死去的那夜裏,拋下了所有的自尊,不理睬她抗拒,寵幸了她,她卻以這樣的方式來懲罰他!
“昨日芸貴妃都同你說了什麽?”他問跪在殿前的蘇苑音,那個她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
蘇苑音冷漠抬起眼,看著麵前這個麵色沉鬱的帝王,想起了青葉同她說過的話,永曦帝同她的爭吵,強迫,威脅。
永曦帝口口聲聲說愛,可是行下的事卻都是自私占有,將貴妃逼上絕路的罪魁禍首分明就是他。
“說了很多,說瑞陽王,說蕭闕,說想聽的戲,想去到地方…”,她看著坐上曉得頹然又蒼老的帝王答道。
永曦帝輕嗤,唯獨就是沒有提過他對麽。
“我待她那般好,她怎麽敢!”
他為了她,縱容蕭黎在梁州苟活了那麽久,縱容蕭闕野心越來越大,他讓她做上了最尊崇的位子,也想過死後就追封她做皇後,進自己的陵寢。
“可是逼死芸貴妃的,不就正是皇上麽?”她抬眼,直視著那個上位者,眼裏卻沒有絲毫畏懼。
永曦帝當即神色變冷:“你當真覺得你是薛家的人,我便就不敢殺你麽?”
縱使這個上位者已經年老,但是周身帶起的威壓卻沒有因此減弱。
蘇苑音是當真在他眼裏看見殺意的。
僵持半晌,她垂下頭,說不敢。
永曦帝收回視線,他不承認是自己逼死她,隻怨她鐵石心腸,若是能早點接受他,怎會落得這般不得善終的下場。
蘇苑音因要去梁州送一趟貴妃遺物,梁州此刻關係敏感,不能聲張,隻得把原定的行程提前了幾天,同蘇齊嶽說是薛鳴岐寫信來催促,要提前幾日去。
自幼跟在自己身前,親自教導大的女兒,眼下既然尋回了自己的身世,本該也算是好事。
可在蘇苑音臨別之際他又覺得心裏空落落的,也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薛家那邊肯不肯放人,在蘇府的日子本來就不算多,現在還又往前提了幾天。
思及此,他心裏就不大利爽,但是轉念又想,自打上次將人從詔獄領回來之後,縱使她口上不說,隻單是瞧著,都覺得像是心裏有什麽事,卻又不願意同別人說,指自己壓在心底。
去趟兗州也好,當是散散心,興許新認識些人,能將自己從回憶中抽身,重新開始。
“若是在兗州待的不開心了就回來。”他將離別的傷感呑進腹中,對蘇苑音道。
蘇苑音點頭,笑道:“父親怎做得這般苦大仇深,又不是不回來,中秋前定是要回來給父親拜壽的。”
得了這句話,蘇齊嶽才由陰轉晴,滿意離去。
隻離京那日,蘇齊嶽不知怎地,大抵是不願見分離的場景,最後也沒露麵。
佘塗怨她就連何滿都帶上,唯獨就漏了她,兄長在一旁打圓場,忙得不可開交。
何滿有才,卻並無多少根基,在太醫院這種看人下菜碟的地方並不受多少重用,她覺得惋惜,向人提了一嘴來善草堂的事。
好在他也並不是什麽扭捏之人,當即就應承下來,知她要去兗州,就也提起要去拜訪一個師兄,如此也算順路,隻就佘塗一人留下,所以氣了起來。
反倒蘇苑音安慰了人一路。
準備出城時,輕塵最後也來了,也是對著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內容諸如不辭而別之類。
蘇苑音因對二皇子出手,對輕塵跟賢妃是愧的,所以也沒臉去主動找人,如今輕塵還肯來送她,已經足夠叫她寬慰,被說了也都好生受著,摸摸鼻子解釋幾句。
最後幾人辭別,蘇苑音坐上馬車同人招招手,遙看了一眼屹立的都城,撫上手中那木匣子的時候,臉上的笑意已經斂盡。
過東望關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下,車夫在外頭稟告有人在前麵攔。
蘇苑音掀開了些車簾,看見不遠處的長亭裏,坐了個人,似是專程在這截人。
她下車,無人阻攔的走到二皇子麵前。
“二皇子這是何意?”
蕭旼不以為意笑笑,卻將話說的曖昧:“蘇二姑娘可當真是用完了就丟啊,畢竟也差點算是要議親的人,這般故意生分可真算是不厚道。”
蘇苑音不愛聽這種說辭,也並不想同他兜圈子。
“我同二皇子之間應該還沒有熟到這種地步吧?”她淡道。
“你現在仇也報完了,氣也發泄了,之前同我商議的那件事,你也該再考慮考慮,畢竟你留下的馬腳,也不少對吧,善草堂的東家?”
蕭旼說完,笑而不語地看向她。
蘇苑音回視他,對他明裏暗裏的威脅不以為意。
“謝二皇子提醒,隻我生平最討厭的就是被威脅,況且,你這個威脅人水平,有些次。”
她說罷,再拒絕被套話,隻轉過身去先行離開。
蕭旼看著她的背影,笑得有些意味深長,但是也並未叫人在攔著。
蘇苑音出了東望關,趕路了幾天,到了安定縣,梁州跟兗州的分岔口,北上為梁州,南下是兗州。
蕭旼不會那麽容易放棄抓住她的把柄,這一路上也是監視跟蹤不斷。
因為當年安定縣一案,她的親生父母都被永曦帝逼死於這處,她有了在此處停留的而不被起疑的由頭,正好為偷天換日暗上梁州做準備。
幾人這才知曉原來那個一直被蘇苑音小心護著的木匣子裏頭為何物。
本是預備叫夏琴跟何滿照著原定的計劃繼續去兗州,她帶著春棋去梁州護送芸貴妃的遺物,畢竟人多目標太大,轉移視線不易。
夏琴聽罷沒什麽異議,畢竟薛家那邊的確需要有個先回去傳話的人。
隻何滿卻有些擔憂,梁州戰亂不停,最是混亂的時候,蘇苑音同春棋兩個女子隻身背上實在難叫人放心。
最後又商議了一陣,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隻何滿跟著蘇苑音和春棋一路去。
夏琴則使些銀子雇幾個人假扮,浩浩蕩蕩往兗州方向去。
梁州因為靠北,春意來得也慢,上京下了連綿月餘的雨現在到了梁州又叫她們給遇上,到巴郡本是三五天的行程被生生拖有些久。
也不知是為何,自打踏上了梁州,她心裏有總是莫名焦急,嫌碰上雨季路走的慢,不能快些將芸貴妃帶到王府去,又有些怕見到他。
她帶著矛盾踟躕,卻不知上天已早早替她做下了決定。
作者有話說:
感謝寶子們追文喲~
第101章
接連趕路幾日,走過的路又多半是這種泥濘坑窪之地,馬車損耗得快,車轍壞在了半路,已然是不能再繼續用了。
蘇苑音瞧了瞧,隻幸好並沒有壞在荒郊野嶺,幾百餘步的地方有小鎮,驟雨初歇,往返請人來修太過麻煩。
好在一路都是輕車簡行,行李並不算多,蘇苑音索性下了馬車,同春棋挑揀了些沒必要再帶的負累,叫行李置於馬背上,幾人沿著小路向著鎮子上去。
何滿看了看濕滑的路,蘇苑音不過才走了幾步,裙底已經被泥水打濕了黑漆漆一片。
“蘇姑娘不若上馬吧,行李不算多,再加些蘇姑娘的重量也是使得的。”
蘇苑音指腹摩挲著手裏的木匣,有些坑窪不平的觸感已經能叫她適應,她搖頭,拒絕了何滿的提議。
“在馬車裏坐的久了,渾身上下哪哪都不太舒服,走走路也好,鬆快鬆快。”
見她拒絕,何滿便就也不再勉強,隻道:“定是舟車勞累所致,一會兒到了鎮上我去開幾副安神的方子,熬了藥大家都用些。”
一聽要喝藥,反應最大的就當屬是春棋,她趕忙皺緊了臉,想起此前還因被傷了臥床不起時連著喝了數日的藥,當即擺擺手:“何公子少抓些,莫要將我給算進去了。”
“春棋姑娘可想好了,現下喝上一副便就可預防了事,若是累病了,隻怕屆時要喝的就不止是一副了。”
春棋聽罷,猶豫了一陣,還未答,隻覺得鼻尖一濕,方才停歇的雨竟又殺了回來,可當真是好一個喜怒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