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罷,才轉眸看見桌前備好的一碗清粥和兩個小菜,徑直尋了凳子坐下。
蘇苑音看見他,又想起方才他沒羞沒躁讓她替他做的那些事。
實在是被那大得駭人的醜東西嚇住,手上那種灼熱的感覺還沒完全消散,現下還是酸得都握不緊拳頭。
刻意不去想他當時在沉溺和清醒中掙紮痛苦的神情究竟有多撩人。
端的是一種非要將她也一並拉向失控的架勢。
當真是惡劣!
她生起了幾分怨念,轉過身去,不想應答。
那人也沒硬要迫著她開口,見她轉過身去隻留下一個看起來分外決絕的背影,嘴角漫不經心地牽起一點弧度。
她默了默,沒聽見他再開口,隻聽見一點點若有似無的清脆聲響,像是筷子無意的碰到碗碟。
“都涼了,你拿去熱熱再吃。”
她先沒沉住氣,轉了個身,對他開口。
他就規整的坐在桌前,正對著她,骨節分明的手托著碗,頭微垂起,慢條斯理又夾起一筷子菜。
他吃相很好看,動作不疾不徐的,聲音也輕,瞧得出骨子裏還是矜貴氣。卻又會熟練的生火,處理食物,想來味道也不會太難吃。
其實也不難想,先帝故去後,他過得必定不會太順遂,至少剛開始那幾年,很難。
這殘羹冷菜,也就隻有她敢往自己跟前送,前次是冷得能凝出油的如意糕,這次是涼了許久的白粥。待他上心,卻又不多,不知是她吝嗇還是他貪心。
“不算太涼。”他答的違心,但是有用就行。
蘇苑音狐疑看向他,見他吃的專注,不像是在吃什麽小粥配鹹菜,反倒是像什麽滿漢全席似的,瞧著就憑空增了幾分食欲。
他挑剔,還能叫他勉強入口的,想來是真如他所說的一般。
她點頭,側著身子將頭枕臂彎,沒再糾結這件事,隻是道:“老吳說此次大捷,錦西的齊軍全退了。”
“嗯。”他用完膳,將碗落在了桌上,向著她看去。
看著她有些欲言又止,似是還有旁的話要說。
“怎麽了?”他出聲引導。
“秦牧方才說出了岔子是怎麽回事?”
提前先趕回來,後又直奔蕭闕的中軍帳,隻怕是發生了棘手的事。
蕭闕走來,坐在床沿處,望著那一副格外清亮的眸子,沒再有下一步的動作,隻看著她道:
“裴瑋跑了,他見過你,又三番兩次想要之於死地,若是回了上京,指不定要如何。”
見她神色不變,沒瞧出半點驚慌之色,他狐疑挑了挑眉,到底是因他之故,才生了這些事,也該當替她將這些因自己而生出的麻煩掃清。
“左將軍姚準已經帶兵去追,但裴瑋狡詐,又對你敵意頗深,我要親自去一趟才放心。”
裴瑋生命力太強,還是當親自去也斬草除根才好。
“跑了就跑了,不過一個裴瑋,不值得你親自跑了一趟。”她聳肩,有些不以為意,早在決定隻身回去救秦牧,就已經想好了要同他打照麵,該做的準備也都已經做好了。
“老吳說你得趁著這個難得的間隙好好養病,越往東走,可越不輕鬆,尤其是現在草藥這般緊缺的時候。”
蕭闕沒應她之後的問題,隻是笑謔:“你莫不是為了將他們給摘出去,還想再不認他們一回?”
他從不質疑蘇家父兄在她心中的分量,所以更不想她做這種取舍。
見三兩下就被蕭闕戳穿,蘇苑音默了默,想要兩全何其難,倒不如少貪心些,隻求一頭圓滿,於父親,若是有朝一日當真她們當真能成事,隻能再來回報恩情。
“裴瑋已經能算是現在永曦帝手下為數不多還算是得用之人,便就是為了削弱永曦帝的實力,為日後梁軍東征提前掃清障礙,他都得死在梁州。”
他將關於她的那部分原由輕輕揭過,分析得又有理有據,沒給她留什麽繼續勸阻的餘地。
“那什麽時候走?”她不悅中帶著一絲不願承認的妥協。
蕭闕被逗笑:“過會兒便就要走了。”
這麽快?
她蹙了蹙眉,難怪現在倒是安分,隻坐在離得稍遠些的床沿,但隨即又想,既是去追人,也合該早些去。
“那你小心些。”她頓了頓,想來是快要拔營,她其實心裏還打了些別的主意,又怕他不太樂意,像是在巴郡的王府裏一般,還是準備屆時再先斬後奏。
“嗯。”他應了應,
她伸手,兀自去牽他的手來擺弄,他靜靜瞧著她鬧沒阻止,隻聽見她帶著些自然血色的朱唇翕動:“方才瞧見了方鴻,想來當麵同你道謝,後來沒等到你,被我先給勸回去了。”
“嗯。”他繼續應她,當是已經知曉,沒發現自己現下眸子裏多柔和。
“對了,當時你為什麽會救方鴻。”
在她眼裏,剛相識的時候,蕭闕待她可當真是算不得好,他從來就不是個聖賢書中會舍己救人的君子。
本以為會等來什麽正經的理由,哪裏能反應過來他竟會伸手來捏了捏她的麵頰:“我們得回報他們的恩情不是。”
她一聽便就明了他說的是什麽。
那個恩,或許是方老伯載了她一程,同她一起來找蕭闕,那個她自己欠下的恩。
...
蕭闕沒久留,同她說了會子話便就走了。
左右人是勸不住,這邊才說上一句,那邊就有數句話在等著你,她索性就也由著他。
次日清理了戰場,玄甲衛全都回了營,粗略統計了傷亡,比之前同那個裨將軍交手是還要更多。
隻要有戰爭,無論勝負,傷亡都再所難免,醫帳裏傷患者源源不斷往裏送,老吳瞧著越來越緊缺的藥材偶爾也會歎氣。
蘇苑音在老吳身邊打下手幫了兩天,蕭闕那邊還沒傳回消息,第三日洛蔓笙送來了物資,藥,糧皆有,還是一身紅衣,騎著一匹棗紅馬,腰上係著軟鞭,幹淨利索的下了馬,安排人手卸貨。
老吳看著糧草雙眼都在放光,也趕忙湊上去瞧了一圈,走到哪兒都是滿意的點頭。
蘇苑音煎藥忙活了一上午,午飯時正撞見了洛蔓笙,似是專程來尋她。
她有些意外,因為在巴郡兩人雖然也打過照麵,但是並沒有說過話,所以倘若無事,那便就也不會來尋她。
也不用她請,洛蔓笙倒是自來熟得緊,自己先走進了營帳:“蕭闕同你還當真是難分難舍得緊,這都多少回了,怎還像是不會痛似的,非要同你糾纏不清,就也不會看看身邊的人。”
這話蘇苑音不愛聽,隻像是來尋她不痛快,她拉下臉:“洛姑娘若是專程來說這些事,那還是請回吧。”
“噗嗤。”洛蔓笙媚忍住笑,如絲的媚眼裏多了幾分明媚,身上好似少了些方才的頤指氣使。
“你同時雨姨當真是像,我此前這就沒發現呢。”
蘇苑音聽罷也是一頓,其實還是頭一次,在賢妃娘娘口中除外,聽起這個名字,陌生又熟悉。
作者有話說:
第127章
蘇苑音知道一些洛蔓笙的過往。
據芸貴妃所說,當年永曦帝作亂之時曾將先帝□□,但是在□□之前先帝曾派出兩批人前去調兵,彼時任大理寺少卿之位的塵岱奉的是口諭拿梁州兵符調兵,洛蔓笙的父親洛席道則是攜的密旨,前去雍州跟駐守的謝將軍求援。
隻是後來走露風聲,塵岱手中的兵符最為棘手,永曦帝隨即派張昌將人圍困在安定縣逼其交出兵符,洛席道雖是順利到了雍州借兵,隻是回京路上卻被永曦帝攔下,不讓陳情二話不說就打上了勾結雍州謀反的烙罪名,由此,雍州兵符被繳,洛席道成了逆賊,隨後一道突然出現的先帝調兵密旨,本來能有一線生機,洛席道卻突然認罪,最後闔族流放全家死於黃州。
若是細說,她同洛蔓笙都是當年那件事情的受害者,上京同黃州相隔千餘裏,她受流放之苦,又親眼見所有的親人都橫死在自己麵前,要是細究,她這個從不記事起就流落到蘇家,有錦衣玉食,能看書習字,得享一方太平的要實在是要好些。
眼見一陣紅色的虛影晃了晃,伴著幾聲清脆的鈴鐺聲響,她回神對上了一雙像是天生就帶笑,眼尾上揚的媚眼。
她歎口氣,自打聽見了洛蔓笙口中說出的那個名字,心裏縱是不痛快,那點氣也算是消了。
“蘇姑娘在想什麽?”洛蔓笙帶著些自來熟,徑直就坐到了蘇苑音的身邊,托著腮瞧她,未施粉黛的麵上素淨又明媚。
兩人其實就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所以蘇苑音有些不習慣她這般親昵。
“你來找我是為了蕭闕?”她偏了偏頭,揣度洛蔓笙的用意。
洛蔓笙輕笑兩聲:“是,也不是,不如蘇姑娘先聽我講個故事如何?”
蘇苑音轉過頭去,正巧瞧見了一雙神色似是在逐漸飄遠的眸子。
她同薛鳴岐的婚事是自小就定下的,所以她從記事起,就知道自己身上有婚約,薛鳴岐她偷偷見過,生得唇紅齒白,倒是一副好皮囊,所以她還算是欣然接受,隻那薛鳴岐卻好似不太鍾意她,對她也常避之不及,好在國公府的人不同他這般討厭,待她也都極好。
因為是武將世家出身,薛爺爺忠心報國,說一不二,時雨姨直爽大方總向著她,薛伯父常年駐守兗州鐵骨錚錚,隻薛鳴岐同他們都不同,武藝稀鬆平常,更是狡猾得像一隻狐狸。
隻是後來突生變故,從洛家鋃鐺入獄到消失的密旨突然出現,已經輾轉數月,他們眾叛親離,薛家不出手相救,也是人之常情,怨不得誰。
就在父親認罪的前夕,母親在牢獄之中重病纏身,她將母親抱在懷裏,感受到母親的生機在慢慢流失,又無能為力,就算不是死在這裏,他們不日也要上斷頭台,橫豎都是個死,她被關得已經沒了氣性,甚至已經開始在想,什麽死法能最痛快。
那天好像正值年關,喪鍾響了一夜,關押他們的牢房裏來了人將父親帶走,次日清晨才回,後來隻聽說父親已經認了罪,永曦帝念在父親前半生的功績,他們改為了流放。
畢竟人生在世,哪裏有不怕死的,到底是能瞧見一絲生的希望,母親也較之以往更振作。
隻是流放的路真的很難,寒來暑往幾個春秋更迭,最後到了黃州已經隻有三十幾人,本來應是挺過來就好,可負責押送的官兵突然全都不見,父親覺出不對趕緊向在兗州駐守的薛伯父寫信求救。
隻是最後等不到援兵卻等來了殺人不眨眼的山匪。
母親早都瘦的脫相了,父親的咳嗽也越發嚴重,有時還會見血,都是在苦苦尋求一線生機,眼看最艱難的時候都要熬過去了,卻再最後被關上唯一的門。
先帝駕崩那天,天牢中來了貴人要見父親,她正好能看見一截明黃色的衣角,她其實知道父親為什麽會認罪,永曦帝怕坐不穩龍椅,而父親為了保全闔族,與虎謀皮,最後換來個被對方失信背叛的下場。
她在無盡的絕望中死死瞪著這些山匪,將心底的恨意全部釋放,痛聲大罵著所有人,罵永曦帝。山匪猙獰著朝她落下刀,她悲憤交加,唯沒有恐懼。
最後有人的刀比他快,他先倒在了她的麵前,像是一條喪家之犬,渾身彌漫著惡臭,她難解心頭之恨,撿起刀又在他身上補了幾刀,血濺的到處都是,她卻有種說不出的暢快。
末了她才想起那個先出手救她的人。
那個少年持劍而立,眉宇間都帶著狠勁兒,眼底蓄滿了戾氣,同從前見過他的樣子截然不同。
那時的他還尚不能很好的控製自己的情緒,通身都是殺意,眸光冷得瘮人,可縱使他從一個人人恭維的天之驕子變成了一個冷漠陰鬱手染鮮血的偏執少年,卻也是他劃破了籠罩著她的無盡絕望,饒有興致的笑著問她,想不想報仇。
…
洛蔓苼將啟封的回憶又慢慢合上,垂下眸子看見了蘇苑音手上被燙出的紅痕。
她有時候當真想不明白,先帝駕崩,蕭闕性情大變,活得越發像是個沒有感情的假人,可是本來誰都捂不熱,卻竟能自己生出一顆惻隱之心,甚至將愛意全都給予她。
原來他不是從不回頭,更不是冷心冷情,隻是在過去,那個人沒叫他遇上罷了。
他給她親手報仇的機會,她的命也是他給的,蕭闕在她心裏永遠有個重要的位置。
所以她可不想再見他為蘇苑音自折一身傲骨。
蘇苑音看見他,又想起方才他沒羞沒躁讓她替他做的那些事。
實在是被那大得駭人的醜東西嚇住,手上那種灼熱的感覺還沒完全消散,現下還是酸得都握不緊拳頭。
刻意不去想他當時在沉溺和清醒中掙紮痛苦的神情究竟有多撩人。
端的是一種非要將她也一並拉向失控的架勢。
當真是惡劣!
她生起了幾分怨念,轉過身去,不想應答。
那人也沒硬要迫著她開口,見她轉過身去隻留下一個看起來分外決絕的背影,嘴角漫不經心地牽起一點弧度。
她默了默,沒聽見他再開口,隻聽見一點點若有似無的清脆聲響,像是筷子無意的碰到碗碟。
“都涼了,你拿去熱熱再吃。”
她先沒沉住氣,轉了個身,對他開口。
他就規整的坐在桌前,正對著她,骨節分明的手托著碗,頭微垂起,慢條斯理又夾起一筷子菜。
他吃相很好看,動作不疾不徐的,聲音也輕,瞧得出骨子裏還是矜貴氣。卻又會熟練的生火,處理食物,想來味道也不會太難吃。
其實也不難想,先帝故去後,他過得必定不會太順遂,至少剛開始那幾年,很難。
這殘羹冷菜,也就隻有她敢往自己跟前送,前次是冷得能凝出油的如意糕,這次是涼了許久的白粥。待他上心,卻又不多,不知是她吝嗇還是他貪心。
“不算太涼。”他答的違心,但是有用就行。
蘇苑音狐疑看向他,見他吃的專注,不像是在吃什麽小粥配鹹菜,反倒是像什麽滿漢全席似的,瞧著就憑空增了幾分食欲。
他挑剔,還能叫他勉強入口的,想來是真如他所說的一般。
她點頭,側著身子將頭枕臂彎,沒再糾結這件事,隻是道:“老吳說此次大捷,錦西的齊軍全退了。”
“嗯。”他用完膳,將碗落在了桌上,向著她看去。
看著她有些欲言又止,似是還有旁的話要說。
“怎麽了?”他出聲引導。
“秦牧方才說出了岔子是怎麽回事?”
提前先趕回來,後又直奔蕭闕的中軍帳,隻怕是發生了棘手的事。
蕭闕走來,坐在床沿處,望著那一副格外清亮的眸子,沒再有下一步的動作,隻看著她道:
“裴瑋跑了,他見過你,又三番兩次想要之於死地,若是回了上京,指不定要如何。”
見她神色不變,沒瞧出半點驚慌之色,他狐疑挑了挑眉,到底是因他之故,才生了這些事,也該當替她將這些因自己而生出的麻煩掃清。
“左將軍姚準已經帶兵去追,但裴瑋狡詐,又對你敵意頗深,我要親自去一趟才放心。”
裴瑋生命力太強,還是當親自去也斬草除根才好。
“跑了就跑了,不過一個裴瑋,不值得你親自跑了一趟。”她聳肩,有些不以為意,早在決定隻身回去救秦牧,就已經想好了要同他打照麵,該做的準備也都已經做好了。
“老吳說你得趁著這個難得的間隙好好養病,越往東走,可越不輕鬆,尤其是現在草藥這般緊缺的時候。”
蕭闕沒應她之後的問題,隻是笑謔:“你莫不是為了將他們給摘出去,還想再不認他們一回?”
他從不質疑蘇家父兄在她心中的分量,所以更不想她做這種取舍。
見三兩下就被蕭闕戳穿,蘇苑音默了默,想要兩全何其難,倒不如少貪心些,隻求一頭圓滿,於父親,若是有朝一日當真她們當真能成事,隻能再來回報恩情。
“裴瑋已經能算是現在永曦帝手下為數不多還算是得用之人,便就是為了削弱永曦帝的實力,為日後梁軍東征提前掃清障礙,他都得死在梁州。”
他將關於她的那部分原由輕輕揭過,分析得又有理有據,沒給她留什麽繼續勸阻的餘地。
“那什麽時候走?”她不悅中帶著一絲不願承認的妥協。
蕭闕被逗笑:“過會兒便就要走了。”
這麽快?
她蹙了蹙眉,難怪現在倒是安分,隻坐在離得稍遠些的床沿,但隨即又想,既是去追人,也合該早些去。
“那你小心些。”她頓了頓,想來是快要拔營,她其實心裏還打了些別的主意,又怕他不太樂意,像是在巴郡的王府裏一般,還是準備屆時再先斬後奏。
“嗯。”他應了應,
她伸手,兀自去牽他的手來擺弄,他靜靜瞧著她鬧沒阻止,隻聽見她帶著些自然血色的朱唇翕動:“方才瞧見了方鴻,想來當麵同你道謝,後來沒等到你,被我先給勸回去了。”
“嗯。”他繼續應她,當是已經知曉,沒發現自己現下眸子裏多柔和。
“對了,當時你為什麽會救方鴻。”
在她眼裏,剛相識的時候,蕭闕待她可當真是算不得好,他從來就不是個聖賢書中會舍己救人的君子。
本以為會等來什麽正經的理由,哪裏能反應過來他竟會伸手來捏了捏她的麵頰:“我們得回報他們的恩情不是。”
她一聽便就明了他說的是什麽。
那個恩,或許是方老伯載了她一程,同她一起來找蕭闕,那個她自己欠下的恩。
...
蕭闕沒久留,同她說了會子話便就走了。
左右人是勸不住,這邊才說上一句,那邊就有數句話在等著你,她索性就也由著他。
次日清理了戰場,玄甲衛全都回了營,粗略統計了傷亡,比之前同那個裨將軍交手是還要更多。
隻要有戰爭,無論勝負,傷亡都再所難免,醫帳裏傷患者源源不斷往裏送,老吳瞧著越來越緊缺的藥材偶爾也會歎氣。
蘇苑音在老吳身邊打下手幫了兩天,蕭闕那邊還沒傳回消息,第三日洛蔓笙送來了物資,藥,糧皆有,還是一身紅衣,騎著一匹棗紅馬,腰上係著軟鞭,幹淨利索的下了馬,安排人手卸貨。
老吳看著糧草雙眼都在放光,也趕忙湊上去瞧了一圈,走到哪兒都是滿意的點頭。
蘇苑音煎藥忙活了一上午,午飯時正撞見了洛蔓笙,似是專程來尋她。
她有些意外,因為在巴郡兩人雖然也打過照麵,但是並沒有說過話,所以倘若無事,那便就也不會來尋她。
也不用她請,洛蔓笙倒是自來熟得緊,自己先走進了營帳:“蕭闕同你還當真是難分難舍得緊,這都多少回了,怎還像是不會痛似的,非要同你糾纏不清,就也不會看看身邊的人。”
這話蘇苑音不愛聽,隻像是來尋她不痛快,她拉下臉:“洛姑娘若是專程來說這些事,那還是請回吧。”
“噗嗤。”洛蔓笙媚忍住笑,如絲的媚眼裏多了幾分明媚,身上好似少了些方才的頤指氣使。
“你同時雨姨當真是像,我此前這就沒發現呢。”
蘇苑音聽罷也是一頓,其實還是頭一次,在賢妃娘娘口中除外,聽起這個名字,陌生又熟悉。
作者有話說:
第127章
蘇苑音知道一些洛蔓笙的過往。
據芸貴妃所說,當年永曦帝作亂之時曾將先帝□□,但是在□□之前先帝曾派出兩批人前去調兵,彼時任大理寺少卿之位的塵岱奉的是口諭拿梁州兵符調兵,洛蔓笙的父親洛席道則是攜的密旨,前去雍州跟駐守的謝將軍求援。
隻是後來走露風聲,塵岱手中的兵符最為棘手,永曦帝隨即派張昌將人圍困在安定縣逼其交出兵符,洛席道雖是順利到了雍州借兵,隻是回京路上卻被永曦帝攔下,不讓陳情二話不說就打上了勾結雍州謀反的烙罪名,由此,雍州兵符被繳,洛席道成了逆賊,隨後一道突然出現的先帝調兵密旨,本來能有一線生機,洛席道卻突然認罪,最後闔族流放全家死於黃州。
若是細說,她同洛蔓笙都是當年那件事情的受害者,上京同黃州相隔千餘裏,她受流放之苦,又親眼見所有的親人都橫死在自己麵前,要是細究,她這個從不記事起就流落到蘇家,有錦衣玉食,能看書習字,得享一方太平的要實在是要好些。
眼見一陣紅色的虛影晃了晃,伴著幾聲清脆的鈴鐺聲響,她回神對上了一雙像是天生就帶笑,眼尾上揚的媚眼。
她歎口氣,自打聽見了洛蔓笙口中說出的那個名字,心裏縱是不痛快,那點氣也算是消了。
“蘇姑娘在想什麽?”洛蔓笙帶著些自來熟,徑直就坐到了蘇苑音的身邊,托著腮瞧她,未施粉黛的麵上素淨又明媚。
兩人其實就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所以蘇苑音有些不習慣她這般親昵。
“你來找我是為了蕭闕?”她偏了偏頭,揣度洛蔓笙的用意。
洛蔓笙輕笑兩聲:“是,也不是,不如蘇姑娘先聽我講個故事如何?”
蘇苑音轉過頭去,正巧瞧見了一雙神色似是在逐漸飄遠的眸子。
她同薛鳴岐的婚事是自小就定下的,所以她從記事起,就知道自己身上有婚約,薛鳴岐她偷偷見過,生得唇紅齒白,倒是一副好皮囊,所以她還算是欣然接受,隻那薛鳴岐卻好似不太鍾意她,對她也常避之不及,好在國公府的人不同他這般討厭,待她也都極好。
因為是武將世家出身,薛爺爺忠心報國,說一不二,時雨姨直爽大方總向著她,薛伯父常年駐守兗州鐵骨錚錚,隻薛鳴岐同他們都不同,武藝稀鬆平常,更是狡猾得像一隻狐狸。
隻是後來突生變故,從洛家鋃鐺入獄到消失的密旨突然出現,已經輾轉數月,他們眾叛親離,薛家不出手相救,也是人之常情,怨不得誰。
就在父親認罪的前夕,母親在牢獄之中重病纏身,她將母親抱在懷裏,感受到母親的生機在慢慢流失,又無能為力,就算不是死在這裏,他們不日也要上斷頭台,橫豎都是個死,她被關得已經沒了氣性,甚至已經開始在想,什麽死法能最痛快。
那天好像正值年關,喪鍾響了一夜,關押他們的牢房裏來了人將父親帶走,次日清晨才回,後來隻聽說父親已經認了罪,永曦帝念在父親前半生的功績,他們改為了流放。
畢竟人生在世,哪裏有不怕死的,到底是能瞧見一絲生的希望,母親也較之以往更振作。
隻是流放的路真的很難,寒來暑往幾個春秋更迭,最後到了黃州已經隻有三十幾人,本來應是挺過來就好,可負責押送的官兵突然全都不見,父親覺出不對趕緊向在兗州駐守的薛伯父寫信求救。
隻是最後等不到援兵卻等來了殺人不眨眼的山匪。
母親早都瘦的脫相了,父親的咳嗽也越發嚴重,有時還會見血,都是在苦苦尋求一線生機,眼看最艱難的時候都要熬過去了,卻再最後被關上唯一的門。
先帝駕崩那天,天牢中來了貴人要見父親,她正好能看見一截明黃色的衣角,她其實知道父親為什麽會認罪,永曦帝怕坐不穩龍椅,而父親為了保全闔族,與虎謀皮,最後換來個被對方失信背叛的下場。
她在無盡的絕望中死死瞪著這些山匪,將心底的恨意全部釋放,痛聲大罵著所有人,罵永曦帝。山匪猙獰著朝她落下刀,她悲憤交加,唯沒有恐懼。
最後有人的刀比他快,他先倒在了她的麵前,像是一條喪家之犬,渾身彌漫著惡臭,她難解心頭之恨,撿起刀又在他身上補了幾刀,血濺的到處都是,她卻有種說不出的暢快。
末了她才想起那個先出手救她的人。
那個少年持劍而立,眉宇間都帶著狠勁兒,眼底蓄滿了戾氣,同從前見過他的樣子截然不同。
那時的他還尚不能很好的控製自己的情緒,通身都是殺意,眸光冷得瘮人,可縱使他從一個人人恭維的天之驕子變成了一個冷漠陰鬱手染鮮血的偏執少年,卻也是他劃破了籠罩著她的無盡絕望,饒有興致的笑著問她,想不想報仇。
…
洛蔓苼將啟封的回憶又慢慢合上,垂下眸子看見了蘇苑音手上被燙出的紅痕。
她有時候當真想不明白,先帝駕崩,蕭闕性情大變,活得越發像是個沒有感情的假人,可是本來誰都捂不熱,卻竟能自己生出一顆惻隱之心,甚至將愛意全都給予她。
原來他不是從不回頭,更不是冷心冷情,隻是在過去,那個人沒叫他遇上罷了。
他給她親手報仇的機會,她的命也是他給的,蕭闕在她心裏永遠有個重要的位置。
所以她可不想再見他為蘇苑音自折一身傲骨。